⑴ ①中国广电总局引进外国电影的时候是按照什么程序来的啊 ②为什么有的电影根本不会引进只有网上有资源
第一个问题:第一条为了加强对进口影片的管理,根据一九八〇年四月十四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制止滥放内部参考影片的通知》精神,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凡属从外国及港澳地区进口发行影片或试映拷贝(包括35毫米,16毫米、超8毫米、影片录相带和影片视盘等,以下统称影片)的业务,统由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公司(以下简称中影公司)经营管理。
影片进口时,由海关凭中影公司填报的进口货物报关单核查放行。属于在全国发行的商业性影片,应在进口时办理纳税手续;属于非商业性影片,应予免税;属于非商业性性影片,进口后经过批准在全国发行的,由中影公司按章向北京海关办理补税手续。
第三条中国电影资料馆进口的资料影片(包括中国电影资料馆与外国电影资料馆互相选购、交换、赠送或通过其他途径购作资料的影片),属于非商业性影片,海关凭该馆填报的进口货物报关单核查免税放行。
进口的资料影片,如经批准,需向全国发行的,由中影公司按章向北京海关办理补税手续。
第四条科学技术、工业、农业、教育、卫生、新闻、外贸、外事等单位,因业务需要进口的专业性纪录、科教影片,属于国务院系统的单位进口的,由国务院各部委(总局)审批,属于地方单位进口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批。
影片进口时,海关凭有关部委(总局)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批准文件和申请单位填报的进口货物报关单一式三份核查免税放行,并将盖有海关印章的报关单一份转送文化部电影事业管理局备案。
第五条外国、港澳地区及台湾省的团体或个人运进给机关、团体、学校等单位的故事片,凡属国务院系统的单位接受的,须经文化部电影事业管理局审批;属地方单位接受的,须经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局(电影局)审批,并抄送文化部电影事业管理局备案。
影片进口时,海关凭接受单位填报的进口货物报关单和批准文件核查免税放行。
接受单位应当将接收的影片交中国电影资料馆统一保管。如因业务上特殊需要,接受单位可以凭上级主管部门的批准文件向该馆提取,供有关人员参考借鉴,但不准外借,不准招待映出,不准拿到社会上公开放映。借鉴后仍送回中国电影资料馆保管。
进口的故事影片,如经批准在全国发行的,应由中影公司向海关办理补税手续。
第六条对外国人和华侨、港澳及台湾省同胞等邮寄或者入境随身携带属于赠给我国个人作为业务参考的科教影片,海关应准许进口,并凭接受影片的个人填报的进口货物报关单及其所在单位的证明信件核查免税放行。属于赠给我国个人的故事影片,一般地不准进口,海关予以退运。如遇特殊情况,由文化部和海关总署研究处理。
对外国驻华使(领)馆人员、外国工商企业派来我国的常驻人员(包括外国常驻记者)和应聘来华工作的外国专家(包括文教、经济、科技专家)携带(或者从国外邮寄给他们)的影片,按海关现行有关规定办理。影片进口后应由有关部门严格控制,只限他们在内部放映;我方单位或个人不许借映。
第七条除香港长城、凤凰、新联三公司回内地拍片,由国务院港澳办公室同有关地区和有关单位直接联系外,凡属中外或我与港澳地区及台湾省的合制业务,统由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管理。合拍影片的进口,由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向海关办理进口报关手续;其中批准在全国发行的,则由中影公司按章向北京海关办理补税手续。
第八条对违反规定进口的或走私进口的影片,海关按有关规定处理;对没收的影片,凡有保留参考价值的可转送文化部电影事业管理局交中国电影资料馆保存。
第二个问题:因为中外文化的不同,所以有些电影里包含的内容并不符合广电总局对进口电影的审核条件,所以广电总局不通过审批。互联网到底是比较自由,自然会有人传播一些新鲜的东西。
第三个问题:几个月后上映是很正常的,通过审批也是要时间的。有的时候开发上就是要先在本土上映看效果再决定在哪个国家上映。可能有的影片因为社会影响等元素不被通过审核,但通过开发商的努力或社会风气和相应法规的变化,可能有的影片由符合中国文化,故又通过审核,得以到中国上映。
⑵ 《你好,李焕英》即将全球上映,向国外上映的电影都需要达到什么标准
我们国家没有电影分级制度,在引进国外电影的时候,一般都是适合全年龄观看的。也正是因为如此,一些国外大片无法引进,或者在引进的时候需要删减一些镜头。而国外有类似的分级制度,国内的电影想要全球上映,需要进行一定的审核。当然除了审核之外,还要电影有一定的市场,片方有一定的资本。
不过国内的电影很少有在国外上映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没市场。也就能在向新加坡一类的东南亚国家上映,当地的华人比较多。《你好,李焕英》这部电影大众质疑,主要是觉得水平不够。
说完《你好,李焕英》之后,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有些国外的电影,能够全球上映。其实这点不需要质疑,全球上映的电影,大多数是美国好莱坞,或者一些极为优秀的制作。好莱坞的名气已经打出来了,是所有电影人梦想的地方,里面都是国内外知名的影星,有足够的票房号召力。
而且电影相关的内容,也是很不错的。有思想较深的《阿甘正传》、《肖申克的救赎》,也有系列大片《变形金刚》、《复联》。有号召力、内容过关,全球上映很正常。国内的电影,一比就有差距了,在国外影响力最大的是成龙,或者说只有一个成龙。
⑶ 外国电影怎么样才能在中国大陆上映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通过文化部的审批,看是否有中国法律中规定不让播放的内容
⑷ 国外电影是如何运到国内并上映的,过程是怎样的
广电总局每年有规定海外电影引进的数量限制,今年有海外电影引进权的中影集团会引进20部分账大片,和30部批片(即买断了版权的影片),经过审核和删除部分段落再投放到各大院线。基本上我了解的就是这些……
⑸ 电影院上映的电影需要满足什么要求
这位朋友问的是怎么上映,那我就从影片拍摄完之后说吧(前提像前两位朋友说的那样,一定要拿到拍摄许可证)。但你提到的电影有些是国产影片(《十月围城》等),而有些是分账影片(如《阿凡达》),这两种影片在国内院线上映的方式是不同的。
国产影片:电影拍摄结束(我的意思是后期完成后)后,要把影片送到电影局审查,审查(说起国内的审查制度,会让所有电影人心痛)通过后,制作方会把影片送到中国电影集团确定上映档期,确定后制作方会开始对影片宣传。此时制作方会联系院线确定上映的规模(即在此影院上映的影厅数辆,也可理解为卖出的拷贝数量),当确定上映的规模后,制作方开始制作拷贝,我国现如今制作方和院线的票房分账比例是4:6。
分账影片:可以理解为引进的影片,即国外制作的影片拿到我国来上映,这就多出了一个引进的问题。在我国引进方主要有中影集团和华夏电影集团,其他的过程和国产影片上映的过程相似,只是在分钱上多了一份给引进方。
这就是电影在我国的上映过程,不知是不是这位朋友想知道的,希望我的答案对你有用。
⑹ 国外电影引进国内的流程是怎样的呢
先要看中影集团想不想引进,之后再看胱癫肿菊批不批,如果这两关都过了,也要看引进方愿意什么时候放,如果想和世界同步,还得问制片方的意思,所以这个问题没有准确答案,一般来说要比国外晚几个月,比较蛋疼的话就是晚一两年,比如罗伯特·德尼罗和阿尔·帕西诺两年前的老片《正义杀戮》最近被翻译成《火线特攻》在国内上映了,晚了两年多(因为这时候此类电影的版权在国际市场上非常便宜,就和批发价一样,所以也被称为“批片”)
但天朝也有可能比美国还先看到好莱坞电影,全球同步首映的电影由于时差的关系天朝其实能比美国早12个小时看到,而有些电影甚至比美国提前上映,如2008年的《钢铁侠》就是中国先上映几天之后美国才上映
⑺ 美国电影从什么时候开始可以在中国上映
中国政府和文化部门对我国的本土电影有保护措施,每年只进口少量的美国电影在中国上映(20几部吧,这还是在世贸协定下才有这么多,否则更少),这些电影还要经历层层审批,保证不侮辱中国,不诋毁社会主义,还要积极健康,才有机会在中国上映,很多经典美国片是不符合这些要求的。其实美国电影很早就在中国上映了,如《乱世佳人》,《魂断蓝桥》,1994年11月中旬,由中影集团公司进口,第一部与外商采用票房分账形式发行的美国华纳公司影片《亡命天涯》在上海、天津、北京、郑州、重庆、广州等6个城市进行了为期一周的首轮放映,观众人次达139万,票房收入1127万元,所以第一部在中国上映的商业大片为《亡命天涯》,真实谎言在它的后面上映。很多经典电影不可能还在中国上映了,一般只会上映最新的美国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