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12位年近100岁还健在的老戏骨,秦怡令人敬佩,田华一生太可怜
娱乐 圈有这么一群特殊的存在,他们对艺术抱有狂热的追求,
几乎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在电影艺术上,即便早已到了含饴弄孙的年纪,
依旧活跃在大荧幕上。比如 老艺术家秦怡 ,已经快100岁了,
还在坚持演电影,像她这样的老艺术家不在少数,
下面给大家详细盘点以下12位。
1、于洋、杨静(91岁、92岁)
提起于洋很多年轻人可能并不熟悉,但他可是我国鼎鼎有名的表演艺术家。
1930年,于洋出生在辽宁,在那个时局动荡的年代,大多人都过得非常艰辛,
于洋也不例外,因此他非常渴望有一天能出人头地。
机缘巧合下,17岁的于洋通过出演《 留下他打老蒋 》正式踏入演员这一行,
之后他又出演过多部脍炙人口的作品,如《 惊涛骇浪 》等。
随着年龄的增长,于洋逐渐淡出在大家的视野中,回归家庭。
他的妻子 杨静 也是名演员,出演过《 金铃传 》、《 王家大院 》等作品,
两人因戏生情,婚后育有一对儿女,只可惜儿子 于晓阳 因哮喘病离世,年仅44岁。
那时,于洋已经75岁高龄,却要面对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夫妻两悲痛欲绝,
每每提及英年早逝的儿子都会落泪,两人花了好几年时间才从丧子之痛中走出来。
如今,于洋已经91岁,杨静也90岁两人相互扶持携手多年,始终相濡以沫,让人羡慕不已。
2、田华(93岁)
1928年,田华出生在河北唐县一个小山村,因家境贫寒。
为讨生活 年仅12岁 的田华,背井离乡加入了戏剧社,
容貌秀丽又吃苦耐劳的田华在剧社饰演过很多角色。
即使是在兵荒马乱的环境中,田华仍坚守初心,不断磨练自己的意志,
并迅速成长为一名出色的戏剧、电影演员。
之后,更是凭借《 白毛女 》中“喜儿”一角,被大众记住红遍全国。
如今田华已经93岁,早已不复当初的青春容颜,成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
她这一生可谓是坎坷不断,充满传奇。
前半生事业有成家庭美满的田华,到了晚年本该享清福的年纪,
却因为家里四位老人在几年内接连患上癌症,不得不承担起家庭的重担。
即使在如此缺钱的情况下,她依旧坚守自己的原则不接受任何广告邀约,
并为此婉拒了一个 200万 的广告。
只可惜,到最后亲人还是相继离世,屡次受创的她身心俱疲,令人唏嘘。
3、师伟(93岁)
1928年,师伟出生在山东,她可是八一电影厂辉煌影视历程中不可或缺的里程碑人物,
是当年一代人心目中的青春记忆。
师伟最具代表性的两部作品分别是《 林海雪原 》和《 秘密图纸 》,
一个是惹人怜爱的“小白鸽”,一个是英姿飒爽的“女特工”,
这两部剧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之后因在《 吕梁英雄传 》中的精彩表现让师伟爆红全国。
事业有成的师伟,家庭生活却并不如人意,丈夫 康玉洁 骤然离世后,
没多久她 最爱的二儿子和三女儿也相继去世 ,只剩大儿子陪在身边。
如今已经 93岁 的荧屏女神,在褪去演员的光环后,
与普通老太太无异,虽然至亲至爱之人纷纷离去,
但她依旧能笑看人生,让人钦佩。
4、方辉(93岁)
1928年,方辉出生在辽宁沈阳的普通家庭,
从小就喜欢看电影的他,高中时期就开始参加社团里的各种演出。
长大后成功进入 娱乐 圈发展,并于1950年拍摄了人生中的第一部作品。
起初,方辉出演的大多是正能量角色,虽然都是些无关紧要的小配角,
但他非常珍惜每一次表演机会。
他踏实肯干的性格颇受导演严寄洲赏识,
并邀请他在《 英雄虎胆 》中出演土匪 “李汉光” ,
这部电影不仅是方辉演艺生涯的高光时刻,还成了人人称赞的影坛经典。
作为 娱乐 圈的老戏骨,方辉把自己的大半生都奉献给了演艺事业,
并留下了众多让人回味无穷的作品。1999年在他出演完最后一部作品后,
便逐渐消失在大众视野中,回归普通人的生活。
方辉的妻子也是位演员,两人婚后育有5个孩子,
但妻子在十几年前就已撒手人寰,如今93岁的方辉孤身一人生活,
偶尔找三五好友小聚,日子过得也算惬意。
5、管宗祥(94岁)
1927年,管宗祥出生于山东,不仅是一位出色的话剧演员,
同时也是 导演管虎的父亲 ,管虎在拍摄《 老炮儿 》时还曾邀请过他出演。
1942年管宗祥加入山东文工团,正式开启了演艺生涯,
并在伴随大家成长的电视剧《 小兵张嘎 》中饰演队长一角。
但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是他在《 包氏父子 》中的精彩表现,
管宗祥恰到好处的眼神把握和形体处理,将老包的窝囊、胆小演绎得淋漓尽致。
虽然他参演过不少影视作品,但大多是反派和配角,也因此他被大家称作 “反派专业户”。
如今 94岁 的管宗祥早已两鬓白发,连行走也不方便,
但只要跟他谈起电影来,仍旧是兴致勃勃,
而且每当谈到 刘江、张勇 等一众好友时,也总是格外精神。
6、蓝天野(94岁)
1927年,蓝天野出生在河北饶阳,他的姐姐是位革命者,
在姐姐的影响下他也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在党组织的授意下,蓝天野成立了北平剧联党支部。
并按照组织的要求通过戏剧演出宣传党的思想,
就这样蓝天野开始了他的演艺生涯。
《 封神榜 》中心怀苍生、仙风道骨的 姜子牙 ,无疑是蓝天野演员生涯中,
留下的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尽管年事已高,但他始终心系舞台,2011年恰逢建党90周年,
在人民艺术剧院院长的盛情邀请下,
84岁的蓝天野再次出现在舞台上,出演献礼剧《 家 》。
之后,他又在话剧舞台上活跃了10年,蓝天野不仅出演话剧,
他还尝试过执导话剧,由他指导的《 贵妇还乡 》得到了观众们的一致好评。
每次演出都场场爆满。
2021年,94岁的蓝天野在建党节前夕荣获七一勋章,
这枚勋章无疑是对他演艺生涯最高的肯定。
现在,蓝天野每天忙着指点后辈演出、策划节目,整日忙得不亦乐乎。
7、吕奇(79岁)
1942年,吕奇出生在广东,他曾是邵氏演员,也是香港粤语长片时代众人熟知的男星。
自1960年踏进演艺圈起,吕奇一共出演过近 100 部电影,与 陈宝珠 合作的作品就超过了 20 部,也因此两人一度被大家视为“金童玉女”般的存在。
1965年,吕奇凭借《 公子多情 》一夜爆红,成为粤语长片市场的当红小生,
从影27年他不仅留下多部经典作品,还创办了自己的影视公司,
之后又尝试写剧本、自导自演,可以说是位全能的电影人。
吕奇一共经历过两段婚姻生活,育有三个儿子,为了能好好陪伴家人,
在1987年推出最后一部作品《 命带桃花 》后,就退出了演艺圈,与第二任妻子移居台湾。
身为粤语长片市场的代表人物,吕奇的影响力非同一般,
以至于后来很多作品人物都是以他为原型创作的,
如今79岁的他,在台湾安度晚年生活。
8、郑榕(97岁)
1924年,郑榕出生在安徽定远,1942年就开始从事话剧相关的工作,
迄今为止已经从艺近80年,是在革命战火中成长起来的老艺术家。
自他从艺起,先后出演过五十多个话剧角色,和八十多个影视角色,
其在《雷雨》中饰演的周朴园、《茶馆》中的常四爷以及86版《西游记》中的太上老君,
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如今已经97岁高龄的郑榕,虽已行动不便,但精神尚且不错。
9、刘仲元(99)
1922年,刘仲元出生于天津,自踏进演艺圈起饰演过无数角色,
比如在李亚鹏版《笑傲江湖》中饰演莫大先生,以及在胡军版《天龙八部》中出演苏星河。
虽然大多都是毫不起眼的配角,但仍凭着精湛的演技,
给观众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如今 99岁的刘仲元早已息影 ,
也很少能看到有关他的新闻,希望老先生能 健康 长寿。
10、秦怡(99岁)
1922年,秦怡出生在上海,从小就非常喜欢电影和文学。
抗战爆发后,年仅16岁的秦怡离开家乡只身奔赴抗战前线,
机缘巧合下来到重庆,进入中国电影制片厂成为实习演员,
并有幸参演了人生中首部电影《 好丈夫 》。
1945年,秦怡返回到上海继续演艺事业,塑造过多个经典角色,
如《两家春》里勇敢要强的北方农村童养媳坠儿,《铁道游击队》中的芳林嫂等。
除了在艺术上有超高的造诣外,她对“小家”和“大家”的爱,
也展现出了秦怡温婉善良却坚毅的品格。
因为儿子患有严重的疾病,常年需要人照顾,
于是秦怡以柔弱的身躯扛起了养家糊口的重担。
汶川地震发生后,秦怡先后捐款21万,并在做完腰椎手术后,
不顾医生的劝阻,前往都江堰参加上海援建小学的开学典礼。
青海玉树地震后,她不仅捐款 3万 ,还身体力行积极号召大家参加慈善公益活动。上海电影协会主席在提起秦怡时,也忍不住称赞道:
“她一生塑造过很多优秀角色,但最成功的是她严谨地塑造了自己的形象——一位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
今年,秦怡迎来了自己的99周岁生日,虽然是在医院度过,
但大家还是按照传统习俗,为她点起了100岁红烛,祝她百岁生日快乐。
11、韦伟(103岁)
1918年,韦伟出生于广东并在1941年登上戏剧舞台,
成名于上世纪40年代,把她称作为电影界的“ 活化石 ”一点也不为过。
在她创作的众多角色中,最经典的莫过于《 小城之春 》中的年轻少妇 周玉纹 ,
这部电影一经上映立刻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直到1995年,《小城之春》还被评选为中国电影90年 历史 上十部经典作品之一。
如今 103岁 的韦伟定居香港,虽年事已高,但能从相关报道中看出这位百岁老人,
仍精气神十足。
以上十几位都是年近百岁的老艺术家,他们一路走来经历过各种艰难险阻,
但依旧凭借自己的才华给大家呈现出很多精彩的作品。
在他们的身上,我们可以学到面对生活时的从容不迫,
最后衷心地希望他们身体 健康 ,晚年幸福。
往期精彩:被称为“最妖娆”的网红拉面哥如今怎么样了?
“最帅段誉”陈浩民的“堕落史”,和他残害过的6个女人
丁真走红的背后,不只是带来流量那么简单
㈡ 秦怡的演艺经历
1938年,秦怡进入中国电影制片厂当实习演员,参演了《正在想》、《好丈夫》等话剧和电影作品。
1941年,秦怡离开中国电影制片厂,进入中华剧艺社,成为该社演员。在长时间的话剧舞台实践中,秦怡的演技不断进步,演出了《草木皆兵》、《戏剧春秋》等话剧作品。
1947年,抗战胜利后秦怡回到上海,作为特约演员,同期出演了内容尖锐,有强烈的控诉意义的影片《无名氏》。
1949年建国后,秦怡任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演员剧团副团长,主演了新悲剧爱情电影《失去的爱情》,在影片中饰演了对生活失望的女大学生。
1951年在影片《两家春》中出演了勇敢的北方农村的童养媳坠儿,该片获得文化部1949-1955年优秀影片三等奖。 1956年秦怡在抗日题材电影《铁道游击队》中饰演了芳林嫂;并在《马兰花开》塑造了性格坚毅的铲运机工人马兰。
1957年,秦怡主演了新中国第一部体育题材彩色故事片《女篮五号》,该片获得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国际电影节银奖和墨西哥国际电影节银奖。
1960年,秦怡主演了电影《摩雅傣》,在影片中演出了解放后傣族第一代女医生的成长历程。
80年代初,秦怡任上影演员剧团团长。 1982年,主演了多集电视剧《上海屋檐下》,并凭借此部电视剧获得第1届大众电视金鹰奖优秀女演员奖。
1995年,秦怡获中国电影世纪奖最佳女演员奖。
2008年,秦怡出演电视剧《母仪天下》中晚年的王政君,并参演了我国首部反映农民工子弟生活的电影《我坚强的小船》。
2009年2月,秦怡获全国妇联和人民日报等十一家全国媒体授予的中国十大女杰称号。5月,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9月,出席《光荣与力量2009“走近他们”年度人物颁奖典礼》。10月,在第18届金鸡百花电影节获终身成就奖。11月,秦怡从艺70周年,举办了“秦怡电影回顾展”。
2010年4月,秦怡在江阴市参加金鸡百花奖的颁奖仪式。6月,被评选为“十大感动母亲”,荣获“母亲真情杯”奖。7月,参与创建秦怡艺术馆的工作。9月,担任电影《情醉富春江》主角。10月,策划首届上海中外无声电影展,并参加了电影展的一系列活动。
2011年1月,秦怡参加中国文联百花迎春联欢晚会;拍摄《秦怡》专题艺术片。4月,出席北京首届国际电影季。5月,秦怡艺术馆正式落成开馆。
2013年,秦怡参演微电影《幸福家味道》。
2015年秦怡担任电影《铁道游击队》的艺术顾问; 6月,由秦怡出品、编剧并主演的电影《青海湖畔》在上海国际电影节首映。
2016年3月,助阵电影《订制爱情》开机发布会。
㈢ 跪求秦怡主演的老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百度网盘资源
秦怡主演的老电影,免费高清资源在线观看
剧名:遥远的爱 网络网盘下载观看链接:https://pan..com/s/125uFWdmqEVtypBK8nU1qhg
㈣ 秦怡简介及详细资料
秦怡简介及详细资料
早年经历1922年2月4日,秦怡出生在上海浦东的一个封建大家庭,自幼就对文艺产生浓厚的兴趣,还在上海中华职业学校读商科的时候,秦怡就曾参加话剧《放下你的鞭子》的演出。不久她离开自己封建的家庭,参加中万剧团。
1938年,秦怡在上海中华职业学校肄业后,前往武汉参加抗日宣传活动。
演艺经历秦怡1938年,秦怡进入中国电影制片厂当实习演员,参演了《正在想》、《好丈夫》等话剧和电影作品。
秦怡秦怡1941年,秦怡离开中国电影制片厂,进入中华剧艺社,成为该社演员。在长时间的话剧舞台实践中,秦怡的演技不断进步,演出了《草木皆兵》、《戏剧春秋》等话剧作品。
1947年,抗战胜利后秦怡回到上海,作为特约演员,同期出演了内容尖锐,有强烈的控诉意义的影片《无名氏》。
1949年建国后,秦怡任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演员剧团副团长,主演了新悲剧爱情电影《失去的爱情》,在影片中饰演了对生活失望的女大学生。
1951年在影片《两家春》中出演了勇敢的北方农村的童养媳坠儿,该片获得文化部1949-1955年优秀影片三等奖。1956年秦怡在抗日题材电影《铁道游击队》中饰演了芳林嫂;并在《马兰花开》塑造了性格坚毅的铲运机工人马兰。
1957年,秦怡主演了新中国第一部体育题材彩色故事片《女篮五号》,该片获得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国际电影节银奖和墨西哥国际电影节银奖。
1960年,秦怡主演了电影《摩雅傣》,在影片中演出了解放后傣族第一代女医生的成长历程。
80年代初,秦怡任上影演员剧团团长。1982年,主演了多集电视剧《上海屋檐下》,并凭借此部电视剧获得第1届大众电视金鹰奖优秀女演员奖。
1995年,秦怡获中国电影世纪奖最佳女演员奖。
2008年,秦怡出演电视剧《母仪天下》中晚年的王政君,并参演了我国首部反映农民工子弟生活的电影《我坚强的小船》。
2009年2月,秦怡获全国妇联和人民日报等十一家全国媒体授予的中国十大女杰称号。5月,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9月,出席《光荣与力量2009走近他们年度人物颁奖典礼》。10月,在第18届金鸡百花电影节获终身成就奖。11月,秦怡从艺70周年,举办了秦怡电影回顾展。
2010年4月,秦怡在江阴市参加金鸡百花奖的颁奖仪式。6月,被评选为十大感动母亲,荣获母亲真情杯奖。7月,参与创建秦怡艺术馆的工作。9月,担任电影《情醉富春江》主角。10月,策划首届上海中外无声电影展,并参加了电影展的一系列活动。
2011年1月,秦怡参加中国文联百花迎春联欢晚会;拍摄《秦怡》专题艺术片。4月,出席北京首届国际电影季。5月,秦怡艺术馆正式落成开馆。
2013年,秦怡参演微电影《幸福家味道》。
2015年秦怡担任电影《铁道游击队》的艺术顾问;6月,由秦怡出品、编剧并主演的电影《青海湖畔》在上海国际电影节首映。
2016年3月,助阵电影《订制爱情》开机发布会。
主要作品参演电影上映时间剧名扮演角色导演合作演员2015
青海湖畔
梅欣怡
沈星浩
江平
2014
毛泽东在上海
魏师母
吴天戈
吴天戈
2013
心曲
张光奶奶
梁波罗
黄欣靓
2013
幸福家味道
母亲
洪亮
----
2012
三个未婚妈妈
客串
江平
车永莉
2012
遥远的约定
----
盛林
于慧
2010
情醉富春江
文竹
广春兰
于洋
2008
我坚强的小船
母亲
彭小莲
丁美婷
2006
东江特遣队
----
梁宏发
马苏
1993
梦非梦
颜蔚
岑范
狄梵
1993
飞越、飞越
白碧茹
翟俊杰
黄宗江
1991
千里寻梦
田洁青
杨延晋
于慧
1987
闺阁情怨
周勤丽
雅克·道夫曼
屠怀青
1987
雷雨
鲁侍萍
孙道临
孙道临
1984
青山夕照
王秀一(芳林嫂)
司徒兆敦
曹会渠
1983
倔强的女人
孟华
达奇
达奇
1982
张衡
桓夫人
黄祖模
许还山
1979
海外赤子
林碧云
欧凡
陈冲
1979
风浪
肖玉华
赵焕章
孙滨
1979
苦恼人的笑
女演员
杨延晋
李志舆
1976
征途
关婶
颜碧丽
江山
1975
浪涛滚滚
钟叶平
成荫
陈戈
1975
征途
关婶
颜碧丽
郭凯敏
1963
北国江南
银花
沈浮
魏鹤龄
1960
摩雅傣
米汗;依莱汗
徐韬
魏鹤龄
1959
青春之歌
林红
陈怀皑
谢芳
1959
林则徐
阿宽嫂
郑君里
赵丹
1958
红色的种子
华小风
林扬
孙道临
1957
女篮五号
林洁
谢晋
刘琼
1956
哥哥和妹妹
妈妈
苏里
苏立群
1956
铁道游击队
芳林嫂
赵明
曹会渠
1956
马兰花开
马兰
李恩杰
高博
1951
两家春
坠儿
瞿白音
王龙基
1950
农家乐
拉英
张客
张伐
1949
母亲
母亲
石挥
卫禹平
1949
失去的爱情
裘丽英
汤晓丹
金焰
1949
忠义之家
赵国英
吴永刚
刘琼
1947
无名氏
赵国英
应云卫
姜明
1947
海茫茫
凌海珠
何兆璋
乔奇
1947
大地回春
----
毛羽
刘琼
1946
遥远的爱
余珍
陈鲤庭
赵丹
1943
日本间谍
----
袁丛美
陶金
参演电视剧首播时间剧名扮演角色导演合作演员2012
心术
秦怡
杨阳
吴秀波、海清、张嘉译等
2010
等到胜利那一天
晚年梅云
包福明
焦恩俊,孙菲菲,王同辉,张光北,赵雪莲,安泽豪,康俊龙,马光泽
2008
母仪天下
晚年王政君
黄健中
袁立,黄维德,桑叶红,吴军,孙茜
1985
我是一片云
段母
辜朗辉、赵俊宏
张晓敏、王伟平、孙启新
1982
上海屋檐下
杨彩玉
----
康泰
个人生活婚姻情况1938年,话剧演员陈天国对秦怡展开追求,1939年秦怡在陈天国的以死相逼下被迫与其完婚。婚后,陈天国嗜酒如命,并对秦怡实施家暴。1944年8月,秦怡生下一女,产后一病不起,因为交不起奶粉和抚养费用,陈天国准备将孩子送人导致秦怡无法忍耐,两人正式结束婚姻关系。
1947年冬天,秦怡前往香港拍摄《海茫茫》,结识了电影演员金焰并确定恋爱关系,随后两人结婚,并生育一子。1962年,金焰由于大量酗酒引起胃出血,病倒在床,从此秦怡在病床边照顾金焰二十余年,直到金焰1983年去世。
照顾儿子秦怡与金焰之子金捷由于在文革时期受到惊吓,16岁时被诊断为急性轻度精神分裂症。患病的四十多年来,秦怡始终守护照顾在儿子的身边,即使出外拍戏,也会将他带在身边,几十年来秦怡没让儿子漏吃一次药,也总是让他穿的干净整洁。儿子平日的洗澡、理发、刮脸,都是由秦怡自己亲力亲为,直到2007年金捷去世。
患肠道病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中期,秦怡被查出患有直肠癌,后来做了手术,但却患上了腹泻的病症。由于这个病,秦怡一有活动要出门就不敢吃东西,上午的活动就不吃早餐,下午的就不吃午饭,晚上的就不吃晚饭。2008年,秦怡因肠道疾病做了大手术。
社会活动2002年5月,上海波特曼大酒店举办慈善拍卖活动,秦怡带着儿子金捷的一幅水彩画《衡山公园》参加。最后,国际影星施瓦辛格以2.5万美元获得此画。
秦怡2007年上海特奥会期间,秦怡与儿子捐画义卖多次,母子俩为特奥会共筹集了30多万元。
2008年,秦怡向汶川地震灾区捐款20万元。
2009年8月,秦怡出席六大卫视赈灾晚会《跨越海峡的爱心援助台湾受灾同胞赈灾晚会》。
2010年5月,秦怡担任上海世博会上海馆祝福大使,参加迎世博纪实艺术片《风情上海滩》的拍摄。
获奖记录获奖时间
奖项名称
获奖作品
备注
2019被授予“人民艺术家”国家荣誉称号。获奖2015
第11届中美电影节终身成就奖
获奖2015
第7届澳门国际电影节最佳编剧奖
青海湖畔
提名2015
第7届澳门国际电影节中国电影杰出贡献奖
获奖2009
第27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终身成就奖
获奖2009
第7届中国十大女杰
获奖2008
第1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华语电影终身成就奖
获奖1995
中国电影世纪奖
获奖1983
第1届中国电视金鹰奖优秀女演员奖
上海屋檐下
获奖人物评价秦怡那些流光溢彩的银幕形象,早已定格在无数留档的胶片中、泛黄的老电影杂志上。对待演出,秦怡有一种执著与认真。她是一名真正的演员,无论是什么角色,总爱在脑子里想了又想。这份认真,换来事业的成功。生活中的秦怡,有绵长而独自承受的苦楚。她重感情,家庭的重担一力支撑。秦怡的美,来自她的外表,更出于她坚毅柔韧的性格和信仰。秦娘是秦怡的一个雅号。吴祖光在随笔《秦娘美》里曾形容,秦怡具有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身处逆境而从不灰心丧志。能够以极大的韧性迎接苦难克服苦难。永远表现为从容不迫。秦怡是个心宽的人,做人真实、自然。四川汶川地震后,她先后捐款20余万元,青海玉树地震后,又捐款3万元。几乎是倾囊而出,要知道,秦怡那时候是没有片酬的,她拿的是根据国家规定的上海电影制片厂的工资。(《人民日报》评)
秦怡
㈤ 上海30年代最红的明星资料。
电影女演员。湖南长沙人(1914--1987年4月12日)。王人美的父亲原来是浏阳一中的教员,而毛主席当年就认识她的父亲。1956年毛泽东接见电影家协会成员时,还问王人美:“细妹儿(湖南话,最小的妹妹),你还记得我吗?我在你家避过难呢。”1927年,王人美到黎锦晖创办的美美女校学习歌舞。黎锦晖让她改名王人美,将这女孩列入王家的“人”字辈,是要破一破女性不入家族辈分的旧习。在美美女校学习歌舞期间,王人美就跟着黎锦晖学习歌舞。她学得快,嗓子亮,又能识谱,黎锦晖总是要她先试唱,然后让她当“小先生”教其他人后来,王人美果然没辜负期望,成了上海早期著名的歌星和影星。同年王人美到上海加入中华歌舞团。1931年加入联华影业公司为电影演员。1935年入电通影片公司。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王人美拒绝为日寇拍片,积极参加抗日活动并参与了以"七·七"事变为主题的大型话剧《保卫卢沟桥》的演出。抗战期间她主要从事话剧活动。抗战胜利后到上海,先参加上海实验电影工场,后进昆仑影片公司。解放后她返回上海,在长江电影公司拍片,后入北京电影制片厂工作。1935年由王人美主演的影片《渔光曲》曾在莫斯科举行的国际电影节上获得荣誉奖,这是中国第一部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的影片。1951年她主演的影片《两家春》被文化部评为1949~1955年优秀影片。
参与影片:
野玫瑰 (1932)、 共赴国难(1932)、芭蕉叶上诗 (1932)、 都会的早晨(1933)、 春潮 (1933)、渔光曲(1934)、 小天使 (1935)、风云儿女(1935)、壮志凌云(1936)、长恨歌(1936)、关不住的春光(1948)、两家春(1951)、花儿朵朵(1962)、探亲记(1958)、 青春的脚步 (1957)、猛河的黎明 (1955)
㈥ 百年中国电影史上的10大女明星的演艺经历
阮玲玉(1910~1935)是中国第一位得到社会广泛赞誉的女演员。阮玲玉自1927年主演第一部影片《挂名夫妻》起,在29部影片中饰演角色。她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的电影表演艺术摆脱文明戏模式化表演桎梏、走向现实主义真实表演道路的开始。阮玲玉在短暂的一生中创造了旧中国各个社会阶层的妇女形象,尤其是她在《神女》中饰演的那位被污辱被损害的女性,在表演上最为出色。当《神女》在国外重新展映,仍闪耀着不朽的艺术光彩。玩玲玉在表演艺术上,形成了自己真挚、朴实、自然、清新的独特风格,她那饱满的热情、娴熟的技巧、独特的手法,使她达到了默片时代中国电影表演艺术的最高水平。
周璇(1920~1957)委婉、甜润、动人的“金嗓子”和真挚、自然、感人的银幕形象一直镌刻在广大观众的心里。人们为她的艺术才华所赞叹和迷恋;又为她凄苦的一生所哀怜和惋惜……她童年被卖为周家养女,1931年参加上海明月歌舞团,因主演歌舞《特别快车》而崭露头角。1934年在上海各电台联合举办的歌星比赛中名列前茅,成为十大歌星之一,被誉为“金嗓子”。1935年从影,1937年拍摄的《马路天使》,使周璇一跃而成为电影明星。给观众印象最深的是影片的两首插曲《四季歌》和《天涯歌女》。
八一三事变后参加大型话剧《保卫卢沟桥》的演出。后随上海剧艺社赴菲律宾宣传抗日救亡。1938年任上海国华影业公司演员,主演《孟姜女》、《李三娘》、《董小宛》、《西厢记》等近二十部影片。1943年在中华电影联合股份有限公司,主演《渔家女》、《红楼梦》等影片。抗战胜利后赴香港,相继主演《长相思》、《各有千秋》、《忆江南》、《清宫秘史》等影片。1950年回上海。周璇短暂的一生是凄惨的,她是旧社会最后一个牺牲品。然而,她所创造的动人的银幕形象和优美的歌声,将会长久地留在人们的记忆之中。 上官云珠(1922~1968)。一个眼神,几个动作,能使一个小角色的性格在银幕上熠熠发光,并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上官云珠就有这样的艺术功力。她是一位可塑性强、戏路子宽,有表演才华的性格演员。上官的表演“情于中,形于外”,有一种出自内心的魅力。虽然她个子矮小,可是上官善于扬长避短,藏拙显优
,感情的流露分寸得当,能把角色的神韵细腻地表达出来。她在摄影机前一站,往往使导演感到她“神”了。在她短暂的一生里,她塑造了各种身份、性格、气质迥异的人物形象,如《天堂春梦》里演汉奸的妻子、《一江春水向东流》中演“接收夫人”、《万家灯火》中演含辛茹苦的家庭妇女、《舞台姐妹》中演人老珠黄的“戏子”和《早春二月》中演柔弱的寡妇、《南岛风云》中演抗日游击队的女护士符若华等,这些角色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秦怡(1922~)天生丽质,两只大眼睛特别吸引人。著名剧作家吴祖光说:“她的美丽身姿和特别明亮的一双眼睛把许多人吸引住了。”电影界漂亮的女明星不少,但像秦怡这样有成就的不多。她从不以天生丽质为满足、为本钱,她更注重勤奋进取,她的成功靠的是真本事。在抗战时期,她就与白杨、舒绣文、张瑞芳,一起被称为抗战大后方的重庆影剧舞台上的“四大名旦”。1947年,抗战胜利后秦怡回到上海,作为特约演员,先后在《忠义之家》、《无名氏》、《遥远的爱》、《母亲》、《失去的爱情》等影片中饰演主要角色。
新中国成立后,秦怡任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演员剧团副团长,曾主演《农家乐》、《马兰花开》、《两家春》、《摩雅傣》、《北国江南》、《梦非梦》等影片,并在《女篮5号》、《铁道游击队》、《林则徐》、《青春之歌》、《雷雨》、《海外赤子》等影片中扮演重要角色。1983年由她主演的电视连续剧《上海屋檐下》(兼任艺术顾问),再度向世人展示了她那不同凡响的表演技巧和具有东方女性魅力的风韵。她参演过30几部影片,无论是大角色、小角色,甚至是“跑龙套”的群众角色,她都全心全意去演,以真实、自然,毫无矫揉造作的演技征服了几代影迷。 林青霞(1954~),有着“台湾美人”之称的她,是港台影坛赋盛名的女星之一,纵横电影界20余年,获得台湾影后头衔,却选择在40岁那年嫁给香港商人邢李源,从此淡出影坛,她戏剧性的生涯转变,让人印象深刻。林青霞18岁豆蔻年华之际,以电影《窗外》的女主角江雁容迅速走红,成为影坛闪亮的一颗新星。1975年,21岁的她在中影《八百壮士》中,饰演泅水渡江为八百壮士赠旗的女童子军杨惠敏,隔年获第22届亚洲影展最佳女主角奖。
早期的她让影迷印象深刻的,应该是她演《我是一片云》、《月朦胧鸟朦胧》等琼瑶小说改编的电影。虽然年纪轻轻就走红,但林青霞一直很努力转型,1980年赴美进修表演,1984年又到美国圣地亚哥国际大学进修表演的相关课程。1990年更以《滚滚红尘》,获得第27届金马奖影后。1991年, 林青霞出演《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 掀起了反串的热潮, 她的反串形象另人难忘。 林青霞塑造了无数经典形象,例如经典的东方不败令人印象深刻,至今仍被台湾人奉为走下神坛的美人。 刘晓庆(1955~)曾经是中国最著名的电影明星,先后拿过6次“金鸡”和“百花”奖,就是现在,她也还身处影视摄制第一线。她又不仅仅是一个电影演员,和同龄人一样,她经历过20世纪下半叶中国所有重要的历史时段:三年自然灾害、“文革”、改革开放,下过乡,当过农民、工人、解放军,比多数同龄人幸运的是,由于她的表演天赋、个人努力和机遇,刘晓庆成功地改变了个人命运,由一个普通的只受过中等教育的川妹子,成为众所瞩目的电影明星。作为女演员,她得到的评价是“表演戏路宽广,善于捕捉形象,运用生活细节刻画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
无论你喜欢她,还是厌恶她,认为她有个性也好,自大狂也罢,刘晓庆,这个二十多年来持续引起关注的电影明星,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集体记忆的一部分。
张曼玉(1964~),“对于一个有实力的女演员而言,是不会在乎走在红地毯上时的装束的。”成为本届戛纳影后之后,张曼玉用优雅而温情的方式记下“这一生中难忘的时刻”,美丽的自信却呼之欲出。
张曼玉最大的优点就在于,能在塑造千面人物的同时又展示出属于角色的特有魅力,而能做到其中的一点,就足以使一个演员获得成功了。
也许我们已经不记得张曼玉获过5次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奖,4次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奖,以及柏林戛纳双料国际影后等其他大大小小的奖项,但《阮玲玉》里她的美丽哀愁、《滚滚红尘》中她的灵动慧黠、《新龙门客栈》里的她泼辣狐媚、《花样年华》里她的隐忍孤寂……张曼玉20年的演艺人生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了一句话:“所谓美女,是时光雕刻成的!”一个女人在岁月与镜头里不断地修正着自己,让我们知道了什么叫做不会随时光被遗忘的风骨与美丽。
巩俐(1965~)称得上中国影坛的一个奇迹,由于与著名导演张艺谋的成功合作,在短短四五年的时间里,她从戏剧学院的学生成长为一名国际知名影星。她是中国女星的国际代言人。她创造了中国影人闯荡世界影坛的奇迹。她是第一个在威尼斯电影节上获奖的中国女演员,第一个代言法国化妆品品牌欧莱雅的中国女星,荣获法国骑士荣誉勋章,被“peoplemagazine”收录为世界上最美丽的50个人之一,加拿大蒙特利尔世界电影节上的特别奖,第51届戛纳电影节的特邀嘉宾,被奥斯卡委员会接纳为会员,还是柏林、威尼斯、东京等国际电影节的评委会主席。当年从红花轿中走下来的九儿,呼啦一下就把这么多的耀眼光环都揽于怀中。
使巩俐的表演迈向高峰的是1992年张艺谋执导的《秋菊打官司》,片中演员赋予角色的生活实感深深打动了观众,秋菊不仅使巩俐荣膺“金鸡”、“百花”双料皇后,而且在第49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上获得最佳女演员奖,这是大陆女演员首次荣获国际大奖。
㈦ 两家春的演职员表
▪ 制片主任: 高博
▪ 摄影助理: 姚小余;张振鹤
▪ 录音助理: 汤荣春;李实山
▪ 置景: 吴文明;陈青甫;蔡阿林;陈尧刚;姜祥昌;罗安定;卢安存;陈仁金;翁阿奎;尹赣其
▪ 音乐: 陈歌辛
▪ 音乐顾问: 河北省艺术干部学校
▪ 照相: 吕智元
▪ 化妆: 田志高
▪ 场务: 朱泉根
▪ 洗印: 上海洗印科;中国电影洗印合作社
㈧ 老电影早春二月演员现在近况
高博(1918--1992) 山东惠民人。童年在北京求学。后随父母迁居南京。1938年中学肄业后去武汉,参加大众剧团,后转入抗敌演剧一队任演员。1944年入新中国剧社 。抗战胜利后随剧社至上海。1947年 在影片《鸡鸣早看天》中扮演角色, 同年入大同电影企业公司。1950年起 任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曾在《两家春》、《海魂》、《聂耳》、《老兵 新传》、《早春二月》、《红日》、 《神圣的使命》、《流亡大学》等三十余部影片中饰演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