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热门电影 > 上影老电影80年代

上影老电影80年代

发布时间:2022-10-14 23:34:32

A. 80年代老电影推荐 带你回味80年代初的经典老电影

1、1982年《少林寺》

它开创了国产武打动作影片的先河,主演李连杰(饰觉远和尚)和丁岚(饰牧羊女)、反派演员于承惠(饰王仁则)和计春华(饰秃鹰)因此被观众熟悉,为李连杰配音的是配音界大咖童自荣先生,他用生涩质朴的声音将小和尚内心善良巧妙呈现,俘获了无数观众敬仰武功高强、匡扶正义的大侠之心。河南嵩山少林寺因此成为中国功夫的圣地,当时有不少青少年甚至渴望去少林寺出家,学一学少林功夫。这部电影的主题曲《少林,少林》和郑绪岚演唱的插曲《牧羊曲》迅速成为当时最流行的歌曲,一夜之间唱响大街小巷。

2、1980年《红牡丹》

电影《红牡丹》讲述的是旧社会马戏明星红牡丹(艺名)及其师兄妹的坎坷经历和悲惨命运,影片中最为精彩的是红牡丹在疾驰的马背上自如翻飞捡起观众扔在地上的钱币,但成就这部电影的却是由蒋大为先生演唱的主题曲《牡丹之歌》。相声演员岳云鹏将经典歌曲《牡丹之歌》改编为《五环之歌》,我心有不快,强烈建议年轻的观众还是将《牡丹之歌》的歌词好好品味:“啊牡丹,百花丛中最鲜艳;啊牡丹,众香国里最壮观!有人说你娇媚,娇媚的生命哪有这样丰满;有人说你富贵,哪知道你曾历尽贫寒?”可见百花之王也曾历尽贫寒,用今天的歌词就是:“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主演姜黎黎(饰红牡丹)不仅天生丽质,更重要的是马戏表演危险片段都是自己完成的,她因此成为众多年轻男性心目中的女神。

3、1981年《神秘的大佛》

主演刘晓庆(饰孟婕,沙舵爷的家庭教师,石匠幺哥的女儿)多个角色自如转换,老一辈艺术家葛存壮(饰沙舵爷)对人物细节的把握,两人决一死战时长鞭的虎虎生风和钢球的生猛威力,都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这部电影也让四川的乐山大佛与峨眉山齐名,吸引国人来旅游,亮相世界获关注。

B. 八十年代三十部国内经典电影有哪些

八十年代三十部国内经典电影有:

《苗苗》《红牡丹》《巴山夜雨》《等到满山红叶时》《第二次握手》《庐山恋》《戴手铐的旅客》《天云山传奇》《月亮湾的笑声》《喜盈门》《被爱情遗忘的角落》《知音》《漩涡里的歌》《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北影版)》;

《骆驼祥子》《牧马人》《人到中年》《少林寺》《赤橙黄绿青蓝紫》《城南旧事》《快乐的单身汉》《咱们的牛百岁》《青春万岁》《大桥下面》《人生》《高山下的花环》《黄山来的姑娘》《芙蓉镇》《红高粱》《庭院深深》。

1、《苗苗》

《庐山恋》是1980年上海电影制片厂出品,由黄祖模执导,张瑜、郭凯敏主演的风景抒情故事片。影片讲述了一位侨居美国的前国民党将军的女儿周筠回到祖国庐山游览观光,与中共高干子弟耿华巧遇,两人一见钟情并坠入爱河的故事。2018年8月18日,被评为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十大优秀爱情电影。

C. 80年代怀旧经典老电影

80年代怀旧经典老电影:

1、《好事多磨》

1980年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龚雪、郭凯敏主演。在这部电影中,两位主要演员的表演很本色很真实很生活,非常成功。影片上映以后,票房是当时全国第三位,龚雪也因此红透了半边天,收到很多观众来信。


D. 找一下六十,七十,八十年代的侦破老电影

经典国产反特务老电影大全
《斩断魔爪》上海电影制片厂1954 导演:沈浮 主演:陶金 凌之浩 胡思庆 孙百群 韩非
最后八个人(东北抗日联军)
《原形毕露》国语译制片 无字幕 朝鲜电影 反特片 1973年发行 长春电影制片厂1973年译制
罗马尼亚惊险故事片《密码》
神秘驼队
【埃及】走向深渊(上译)
【国产老电影】古刹钟声 1958
《代号213》上海电影制片厂1984 导演:天然 主演:马晓伟 陈肖依 赖昭群
圣保罗医院之谜
拂晓枪声
《寂静的山林》长春电影制片厂1957 导演:朱文顺 主演:王心刚 白玫 浦克
老电影《405谋杀案》
《东港谍影》1978(上影)全
锄奸记(1944)
《徐秋影案件》老电影1958 (本末鉴赏)
羊城暗哨
《前哨》长春电影制片厂1959 导演:德.广布道尔基 主演:李亚林 徐连凯 王春英
老电影反特故事片:《秘密图纸》
《天罗地网》经典老电影.1955
虎穴追踪(1956)
故事片《铁道卫士》
国产经典反特故事片[智截玉香笼] 完整_NDUwMjY2MDk
神秘的旅伴(1955)
国庆十点钟(1956)
[1983]不能受勋的英雄[朝鲜]
朝鲜老电影【敌后金达莱】(1971年出品)
罗马尼亚电影《边塞擒谍》全(1956)
血战落魂桥
《难忘的战斗》(1975)
《南海长城》【国产老片】
《51号兵站》
十天_h264-320x240
《山间铃响马帮来》上海电影制片厂
《智擒眼镜蛇》全集 国语译制片 苏联电影 二战
《地下尖兵》反特老电影1957年 (本末鉴赏)
《R4之谜》主演:邵慧芳 王滨雁 张力维 乔榛
《云雾山中》(1959)
电影 戴手铐的旅客(1980年)
老电影【黑三角】1978年(流畅)
电影:《幽谷恋歌》彩色(1981长影)CCTV-6
《多瑙河三角洲的警报》
《熊迹》
《蓝色档案》彩色(1980上影)CCTV-6
《不速之客》黑白 国语译制片 中文字幕 苏联电影 剧情 1959年出品
《激战前夜》
看不见的战线 译制片-朝鲜 1965年
《勐垅沙》八一电影制片厂1960 导演:王苹 袁先 主演: 王心刚 曹 樱 何美萍
《边寨烽火》长春电影制片厂1957 导演:林农 主演:达奇 王晓棠 田烈
《国庆十点钟》长春电影制片厂1956 导演:吴天 主演:印质明 赵子岳 浦克
《激战前夜》八一电影制片厂1957 导演:王冰 冯毅夫 主演:王润身 袁霞 王昶
特殊任务
八十年代公安侦破电影:《405谋杀案》、《雾都茫茫》、《R4之谜》、《神女峰的迷雾》、《蛇案》、《智截玉香笼》、《林中迷案》、《白雾街凶杀案》、《梅山奇案》、《深谷尸变》

E. 70到80年代经典老电影

70到80年代经典老电影如下:

1、《少林寺》

80年代十大经典武打片,南拳王不幸离世,李连杰在世界成名的前夜1979年4月,日本少林寺拳法联盟创始人宗道臣访问嵩山少林寺,并与时任香港长城影业公司董事长的廖一原接触。宗道臣表示希望长城影业能够拍摄一部少林寺题材电影,让他能够拿到日本去放映,以推广少林文化,弘扬少林精神。

F. 80年代怀旧经典老电影有哪些

《城南旧事》。

《城南旧事》,改编自林海音1960年出版的同名短篇小说,由吴贻弓执导,沈洁、郑振瑶、张闽、张丰毅等主演,1983年于中国内地上映。

剧情介绍:

秀贞与离散六年的女儿相认后,立刻带妞儿去找寻爸爸,结果母女俩惨死在火车轮下。后英子一家迁居新帘子胡同。英子又在附近的荒园中认识了一个厚嘴唇的年轻人。他为了供给弟弟上学,不得不去偷东西。英子觉得他很善良,但又分不清他是好人还是坏人。

不久,英子在荒草地上捡到一个小铜佛,被警察局暗探发现,带巡警来抓走了这个年轻人,这件事使英子非常难过。

G. 八十年代的怀旧经典电影有哪些

苗苗》1980

八十年代三十部经典电影,随便想起一部都令你无限感慨

《红牡丹》1980

八十年代三十部经典电影,随便想起一部都令你无限感慨

《巴山夜雨》1980

八十年代三十部经典电影,随便想起一部都令你无限感慨

《等到满山红叶时》1980

八十年代三十部经典电影,随便想起一部都令你无限感慨

《第二次握手》1980

八十年代三十部经典电影,随便想起一部都令你无限感慨

《庐山恋》1980

八十年代三十部经典电影,随便想起一部都令你无限感慨

《戴手铐的旅客》1980

八十年代三十部经典电影,随便想起一部都令你无限感慨

《天云山传奇》1980

八十年代三十部经典电影,随便想起一部都令你无限感慨

《月亮湾的笑声》1981

八十年代三十部经典电影,随便想起一部都令你无限感慨

《喜盈门》1981

八十年代三十部经典电影,随便想起一部都令你无限感慨

《被爱情遗忘的角落》1981

八十年代三十部经典电影,随便想起一部都令你无限感慨

《知音》1981

八十年代三十部经典电影,随便想起一部都令你无限感慨

《漩涡里的歌》1981

八十年代三十部经典电影,随便想起一部都令你无限感慨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北影版)》1981

八十年代三十部经典电影,随便想起一部都令你无限感慨

《骆驼祥子》1982

八十年代三十部经典电影,随便想起一部都令你无限感慨

《牧马人》1982

八十年代三十部经典电影,随便想起一部都令你无限感慨

《人到中年》1982

八十年代三十部经典电影,随便想起一部都令你无限感慨

《少林寺》1982

八十年代三十部经典电影,随便想起一部都令你无限感慨

《赤橙黄绿青蓝紫》1982

八十年代三十部经典电影,随便想起一部都令你无限感慨

《城南旧事》1983

八十年代三十部经典电影,随便想起一部都令你无限感慨

《快乐的单身汉》1983

八十年代三十部经典电影,随便想起一部都令你无限感慨

《咱们的牛百岁》1983

八十年代三十部经典电影,随便想起一部都令你无限感慨

《青春万岁》1983

八十年代三十部经典电影,随便想起一部都令你无限感慨

《大桥下面》1984

八十年代三十部经典电影,随便想起一部都令你无限感慨

《人生》1984

八十年代三十部经典电影,随便想起一部都令你无限感慨

《高山下的花环》1984

八十年代三十部经典电影,随便想起一部都令你无限感慨

《黄山来的姑娘》1984

八十年代三十部经典电影,随便想起一部都令你无限感慨

《芙蓉镇》1987

八十年代三十部经典电影,随便想起一部都令你无限感慨

《红高粱》1988

八十年代三十部经典电影,随便想起一部都令你无限感慨

《庭院深深》1989

H. 八十年代老电影有哪些

1、1988《红高粱》:色彩鲜明,风格豪放,能把野合拍的如此唯美的也只有张艺谋了!
2、1987《末代皇帝》:用独特的视角展现末代皇帝的一生,还获得第60届奥斯卡最佳影片
3、1987《芙蓉镇》:反映的是建国后小人物的命运,说教意味不重,却十分感人!
4、1985《黄土地》:陈凯歌和张艺谋在25年前的第一次合作,经典中的经典!
5、1983《城南旧事》:用孩子的眼光去看中国的变迁,角度很新颖,故事也很棒!
6、1982《茶馆》:根据老舍作品改编,情节真实紧凑,各路大腕实力加盟共创经典!
7、1982《少林寺》:武打电影的里程碑,没有特效全靠真实地武打动作,是时代的印记!
8、1982《三个和尚》:由民间谚语改编的动画片,运用了很多当时很顶尖的动画技术!
9、1980《庐山恋》:号称中国第一部吻戏,是“文革”后第一部表现爱情题材的电影!

I. 豆瓣9.0分神作,38年过去,我们再没有拍出如此干净的电影了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

每当李叔同创作的这首 《送别》 的旋律响起,总能勾起人的无限回忆。

很多人评论这首歌:年少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

朴树曾经在一次表演中,唱到这首歌时痛哭不止,曲未尽,他就已经崩溃。

而让这首歌成为家喻户晓的经典旋律的,则要归功于一部38年前的国产老电影。

影片没有华丽宏大的场面,没有精美的服装道具,却凭借着清新朴实的故事和隽永动人的情节,而成为治愈几代中国观众的经典电影,时至今日仍旧被视为:

中国影坛最好的诗意电影,没有之一!

影片在豆瓣上评分高达 9.0 ,好于 97 %的剧情片,曾获得多项国际大奖。

本期「 被遗忘的国产类型片 」,让我们一起重温这部38年前的经典电影!

《城南旧事》

My Memories of Old Beijing

影片上映于1983年,由上影厂出品。

电影改编自女作家 林海音 的同名短篇小说,由第四代大导演 吴贻弓 执导。

影片在当年获得了第三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最佳女配角和最佳音乐三项大奖,同时还走出国门成为改革开放最早一批在国外获奖的作品,先后获得第二届马尼拉国际电影节最佳故事片金鹰奖,1984年第十四届贝尔格莱德国际儿童电影节最佳影片思想奖。

原著是作家林海音的一部回忆性自传小说,该小说描写了20世纪20年代末北京城南一座四合院里一家普通人的生活,通过小女孩英子童稚的眼睛,来看当时北京形形色色和许许多多的人和事,以深挚的情怀和笔触细腻展现了老北京的风土人情,文字充满着浓浓的烟火气。

导演吴贻弓在1981年意外看到了这部小说,当即就被小说所打动,他曾说过:

小说中沉沉的相思、淡淡的哀愁深深打动了人心,充满了朴素、温馨的思想感情。

随即吴贻弓着手将小说改编成电影,原小说分五段写五个人,分别是 《惠安馆》、《我们看海去》、《兰姨娘》、《驴打滚儿》 《爸爸的花儿落了》 ,改编的时候,吴导删去了部分情节。

但即便未能拍出小说的全部内容,但影片对于原著的情节忠实度却非常高。

电影和原著一样,以小女孩英子的第一视角展开讲述,借用她稚嫩又童真的眼光去看待身边的世情冷暖与人间酸楚,虽然英子小小年纪,却道尽大人世界的悲欢离合。

整部影片不刻意悲伤,也不故作煽情,完全秉持了散文诗一样的恬淡风格。

二十世纪20年代末的北京城,此时已经是隆冬时节。

每年秋天开始,往北京运煤的骆驼队,都要伴着驼铃声悠悠地进城又出城。

早晨,城南一条胡同口的水井边上,附近的积水都冻出了冰碴子。

驼队又像往常一样,来到胡同里的一户人家卸煤。

主人家姓林,有个六岁的女儿叫 英子 ,从小长在胡同里,对周围的一切充满好奇。

看着停在家门口的骆驼,呆呆的表情和大口咀嚼草料的神态。

穿着大红棉袄的英子也忍不住学起了骆驼的神态来,她问父亲:

骆驼为什么都要挂个铃铛?

父亲解释,骆驼怕狼,人给他挂上铃铛,狼听见铃响,知道有人在保护骆驼,就不敢侵扰。

这自然是大人的说法,可对于人小鬼大的英子来说,经常对问题有着自己的想法。

她认为骆驼有大大的脚掌,走在沙漠里没有声音。一定是拉骆驼的人类,耐不住那长途寂寞的旅程,所以才给骆驼戴上了铃铛,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

父亲对于女儿的想法不置可否,只说:也许你的想法更美好!

在英子家对门不远,有家惠安馆,住在馆里的有个叫 秀贞 的姑娘。

她梳着一头大辫子,每天总是痴痴地倚在门口,嘴里时不时地唤着“小桂子”的名字,附近的人们都叫她疯女人。

英子对秀贞产生了好奇,可大人们都不允许她接近秀贞。

尤其家里的仆人宋妈,每回都告诫英子:

你就不怕惠安馆的疯子?

胆大活泼的英子却反驳说:

她每回见了我,都对我笑呢!

回家路上,恰好碰到警察「 出红差 」的队伍,人们都在围观叫好,当热闹来看。

英子并不懂这种旧时老北京处决犯人的说法,更不懂为何围观的人要拼命叫好。

之后,宋妈带英子去了附近的油盐店,店里的伙计正在难为一个和英子同龄的小姑娘,非要让小姑娘唱一段小曲儿才把酱卖给她,英子气不过,主动夺走了酱递给了她。

后来,英子又见到了女孩在胡同口的水井打水,才知道小姑娘也住在附近,叫 妞儿

英子主动邀请妞儿来自己家玩,可妞儿却不敢,她害怕英子家对门的疯女人。

英子回屋又碰上了蹲在门口的疯女人秀贞,大着胆子问:

小桂子是谁?

秀贞带着英子进屋,指着墙上的年画娃娃说:

看看我的小桂子长得多胖啊!

秀贞的父亲在屋外听女儿又在说起这些事,当即骂道:

别说了,也不害臊。

英子回家见宋妈和附近卖洋火的老婆子在一起嘀咕,似乎说的就是秀贞的事情。

宋妈看到英子过来就不再言语,可古灵精怪的英子,早就知道大人们在议论秀贞的丑闻。

原来,秀贞曾爱上了一个来城里读书的大学生思康,两人私定终身,可后来这个大学生被抓走,再也没回来,而秀贞那个时候已经怀有了身孕。

秀贞后来生下了个女儿叫小桂子,家里觉得丢人就被把孩子丢到城墙根脚下,不知去向。

打从失去爱人和孩子后,秀贞就变得疯疯癫癫起来。

转年到了春天,天气暖和起来,英子已经到了要入学的年龄。可她没事还是经常找附近的妞儿玩耍,有时也会去看看疯女人秀贞,日子就这样慢悠悠得过着。

有时英子会看到一些大学生来家里找父亲交谈,母亲总劝说父亲不要跟那些人来往太深。

可是父亲却说:

那些都是了不起的新青年啊!

母亲接着父亲的话题说:

哎,听说惠安馆那个疯子的男人也是……

话还没说完,就被父亲打住,示意她不要再说下去。

在一旁练字的英子听着父母的窃窃私语,隐隐约约知道了什么,但又不太说得明白。

只是觉得,大人们的世界好像总是很神秘。

后来,英子再去惠安馆看秀贞,秀贞有时会断断续续地回忆起一些片段,并提到小桂子的脖子后面有块青色胎记,还叮嘱英子:如果以后看到小桂子,一定要让她早点回家。

夏天,英子在胡同里玩耍,见到了妞儿和一个带着胡琴的瘦高男人走在一起。

英子主动打招呼,可妞儿却被身后的男人催着走离了胡同。

英子知道,男人是妞儿的父亲。

见妞儿不理自己,失落的英子走到了惠安馆,秀贞见她来,热情地招呼她。

还用自己养的指甲草加白矾捣碎,给小英子染了红色的指甲,秀贞一边涂一边回忆说:

思康他最喜欢我染的红指甲……

当晚回到家,妞儿突然来找英子哭诉,妞儿经常父亲毒打,以至于浑身都是伤。

英子不理解,为什么父母会如此狠心?

可妞儿却哭着说,自己并非现在的父母亲生的,而是被捡来的。

没过多久,一个雨夜,妞儿悄悄从家里跑了出来,她告诉英子,自己忍受不了养父母的毒打,想去找亲生父母。

她听家里人说,自己是在城门那儿被捡来的。英子猛然想起之前宋妈和卖洋火的婆子的对话,于是又看了妞儿脖子后面,果然有一枚青色胎记——这才确认她就是小桂子。

妞儿不明就里,英子于是拉着她来到惠安馆。

秀贞见到了过来的妞儿,当即抱住她,口中念叨着:

我苦命的小桂子,你终于回来了!

这时,远处传来了火车的汽笛声,秀贞于是赶紧给妞儿穿好新衣服,嘴里说着,咱们得坐八点五十的火车去天津,到天津坐大轮船,一块找你爸爸去!

收拾完行李,看着眼前的妞儿,秀贞忽然又停下,问眼前的妞儿:

你怎么不叫我呢,叫我一声妈。

英子也不理解妞儿到底相信了秀贞是她的母亲,还是因为被从未感受过的母爱所感动,居然真的叫了一声妈,两人连夜冒着大雨坐上了黄包车离开了胡同。

英子被大雨淋得发烧起来,反应过来时,已经拦不住住秀贞和妞儿,就倒在雨里。

街上的报纸后来报道了一条新闻说:

一个女人带着一个小女孩在铁路附近发生了意外惨死。

当英子再次醒来已经是在医院里,医生说她因为发烧昏迷了很久,差点急坏了爸妈。

出院以后,英子举家搬到了新帘子胡同,英子也进了附近的厂甸小学念书。

她再没见过秀贞和妞儿,可她总会忍不住想起她们。

一天下午,附近胡同里有三个男孩在踢球,有人把球踢进了附近废弃院落的草丛里。

传闻这座宅院闹鬼,男孩们都不敢进去捡球,只有英子不害怕,主动走进草丛里。

在草丛里,英子意外发现了一只精巧的自鸣钟,还有一个铜茶盘。

此时男孩们叫英子赶紧出来,英子就把东西都放回去,也没顾上找球就跑出了草丛。

回家后,父亲和母亲交谈中提到,胡同口张家遭了贼,被偷走了一座自鸣钟。

英子听在心里,她想起了下午在草丛里见到的东西。

第二天傍晚,对小偷产生好奇的英子又去草丛里找那些东西,结果见到树下蹲着个人。

英子吓了一跳,好在男人看来没有恶意,随即掏出一个皮球问英子,是来找这个的吗?

英子接过球,却又主动大着胆子跟他说话,见他一直蹲在地上就问:

你是来这儿拉屎的吧?

男人倒也不脸红,听完哈哈大笑地答应着。

见英子毫无顾忌的和自己说话,天真无邪,于是男人便敞开了心扉,主动跟她攀谈起来。

得知英子在厂甸小学念书,男人便兴奋地说,自己弟弟也在那儿念书,而且学习很好。

英子对男人产生了好奇,她回到家并没有告诉父母见到男人的事情。

此时附近的警察正在挨家挨户地上门调查,询问是否遭遇窃贼或是见到可疑人等。

第二天下午放学,英子又主动来到这片草丛,见男人果然蹲在这里,便又交谈起来。

这次男人说了很多:

自己弟弟学习好,可自己做哥哥的却没本事,没法供养弟弟上学读书,我走了这一步,也是没法子。我妈和弟弟都不知道,你说我是好人,还是坏人?

说完不等英子回答,忏悔的男人居然抱头痛哭起来。

英子其实不懂男人的话,她想安慰男人,只是说:

我不懂……人太多,我分不清。

随即英子又说:

我们的课文里有一课《我们看海去》,可我没看过海,分不清海跟天,也分不清好人与坏人。

男人听完却似乎想通了,他收起泪水回答英子:

将来总有一天你会分得清的。

隔天放学后,英子又见到警察出红差的队伍,抓的都是一些年轻大学生。

回到家,母亲又在唠叨父亲:

今个儿又在枪毙学生了,你还招他们,怪吓人的,让人看见怎么办?

父亲只说母亲不懂,之后英子又常常见到父亲悄悄掏钱给那些来家里的大学生。

后来,学校举行毕业典礼,课堂上学生们唱起了一首《送别》。

英子偶然发现,那个得了第一名的学生的哥哥就是那天草丛里见到的男人。

英子发自内心地替男人感到高兴。

不久后,废弃宅院来了很多警察,街坊们都在传说,便衣抓到了盗窃的小偷。

听说抓到了小偷,英子很担心草丛男人,于是赶紧出门去看,结果看到了警察刚好押着男人从胡同口路过。

男人回头看了英子一眼,面带微笑,可英子看了内心却说不出的难过。

他的眼睛里止不住泪水,因为她知道, 自己又一次失去了刚认识不久朋友 。

转眼又到秋天,英子的父亲突然罹患重病,经常往来于家里和医院之间。

宋妈也让英子代笔写了一封家书,说自己一切安好,但是很想念儿子小栓子,希望让乡下的丈夫冯大明能够带着孩子来城里一趟。

可后来有一天放学,英子见到宋妈哭得很伤心,问了母亲才得知真相。

原来,宋妈的儿子两年前掉进河里淹死,女儿也被丈夫狠心卖给别人。

宋妈心痛却又没有任何的办法,只有默默地哭泣,仿佛一夜之间老了很多岁。

这一年的冬天来得很早,父亲的病也越来越严重,必须长期住在医院里。

英子放学后,带着成绩单来医院里看望父亲,想让父亲高兴高兴。

因为自从父亲住院以后,母亲一直不让英子来医院,说是父亲的肺病会传染。

可英子还是忍不住想念父亲,于是私自来医院看望,

病床上的父亲很憔悴,他回忆起自己上次打了英子的事情,于是就问女儿还记得吗?

英子回答:「 父亲打得好疼,想忘也忘不掉。

父亲愧疚地问:「 还恨爸爸吗?

英子懂事地回答:「 不恨。

转年秋天,在枫叶飘落的时节,父亲终究还是离开了英子一家人。

母亲要带着一家人离开北京,临行前,一家人在父亲的坟前告别,久久不愿离去。

之后,宋妈也告别林家独自回到了老家,成了又一个消失在英子生命里的过客。

英子和母亲、弟弟一起坐着马车渐行渐远,只有英子独自向后张望着。

她想再多看一眼,因为她知道,自己将要离开从小生活的城南。

她想记住这里的一切,记住那里的所有人,记住这儿的秋天,记住这儿的离别……

作为一部拍摄于八十年代的老电影,《城南旧事》没有采用常规的故事片结构,影片没有强烈的戏剧冲突,编导排除了由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所组成的情节线索,导演只是非常细致地勾勒了旧 社会 老北京一座胡同里的琐碎日常生活, 故事看似普通平淡,却用诗意的影像于无声处展现了纷繁复杂的老北京风情画卷

整个故事透过小女孩英子的视角来审视复杂的成人世界,善良女子秀贞的失孤、为了供养弟弟读书的小偷的被捕、淳朴勤劳的女佣宋妈的家庭惨剧、一生纯良和善待人的父亲的病逝,乃至于电影仅仅只是侧面刻画和铺垫的学生运动与 社会 激荡变革,如此多的故事线索,为影片填充了故事的深度与广度。

整部电影宛如一首略带感伤的讲述回忆的散文诗,在抒情与回忆当中折射当时整个 社会 的人情百态。 生于书香门第的英子虽然有着无忧无虑的童年,但却也在经历着不断的告别与失去;当小小年纪的她,开始被迫理解身边那些过去不懂的事情之后,成长的残酷代价让英子一夜长大,童年也就真的一去不返了。

我们每个人都是这样长大,不断地经历失去与离别,而这正是影片最让人产生共鸣的地方。

影片的女主角英子的扮演者 沈洁 ,是导演吴贻弓意外发现的小演员,出演电影时年仅10岁。电影播出后,不少观众称沈洁是「 中国电影眼睛最清澈的女孩 」。

就连原著作者林海音也盛赞说:「 这就是我心目中的英子 」。

说到这里,再来说点题外话,《城南旧事》上映之后果然大获成功,但其实影片拍摄时并未取得版权。一直到后来,林海音的儿子夏祖焯先生来到大陆,得知母亲的小说被改编成电影后,他只象征性地拿了一美元稿酬,之后电影被引进台湾上映。

1991年,林海音先生来大陆访问,才特意见了当年电影的主创人员,并感谢他们将自己的小说给还原在银幕上,由此传为一段佳话。

电影另一大成功的地方,无疑是片中所呈现的浓浓烟火气。看过电影的人,想必都会对片中老北京的风土人情印象深刻。 北京城的城垛颓垣、残阳驼铃、闹市僻巷……所有的场景在萧条陈旧中却带着一种明媚暖意,洋溢着鲜明的时代气息

据说电影最初的投资只有29万,但剧组为了还原小说中原汁原味的老北京胡同风貌,于是采用棚拍搭景的方式,片中的胡同、街道,包括影片中“小偷”躲藏的那块草地,都是上海电影制片厂的美工们按照1:1的规模实景搭出来的。

外景搭好后,导演吴贻弓却不着急开机拍摄,反而等了好长时间才开拍,目的就是要等这个再造出来的“北京”慢慢变老。果然, 几个月过后,当屋檐上的草籽变成了几撮随风摇曳的野草,当落寞院子里的假树桩经风吹雨打后有了旧的模样时,林海音笔下的一个地地道道的老北京便生灵活现地呈现在人们眼前 ,以致当年很多观众看了电影后还以为这部影片是在北京拍摄的。

由于前后筹周期过长,电影拍摄过程中一再超支,由原定的预算翻了一倍,成本达到了57万。但也正是当时的电影人精益求精的态度,才造就了这部跨越时代的经典之作。

遗憾的是——

在如今商业至上的华语电影市场,我们却再也拍不出如此纯粹干净的电影了!

J. 长春电影制片厂80年代拍摄了哪些经典电影

长春电影制片厂是新中国第一家电影制片厂,新中国电影事业的摇篮,创造了新中国电影史上的七个第一。先后拍摄故事影片900多部,译制各国影片1000多部。

最让我们怀念的,当属80年代的电影了。我整理了长影80年代的经典影片给大家分享: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长春电影制片厂80年代拍摄上百部故事片,记忆深刻的有:









《大渡河》


《大渡河》是由林农与王亚彪执导的一部战争片 ,这是一部爱国主义影片,电影讲述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队伍在大渡河与数十万国民党中央军和军阀的战争,国民党和军阀对中国工农红军武装围追、堵截。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伯承等同志部署了佯攻大树堡、暗渡安顺场的战斗

《红牡丹》


影片讲述了旧 社会 马戏明星红牡丹及其师史妹的坎坷经历和悲惨命运的故事。

《情天恨海》

故事讲述了在70年代台湾曾耿面对古人遗孤的愧悔莫及,幡然醒悟的曾耿,意识到自己愧对故人,愧对祖国,他毅然送走了魏芝圃和凤阳、孝贞,然后自杀。而魏芝圃、凤阳、孝贞逃离虎穴,他们眺望大陆,渴望着祖国统一之日早日到来。

《黄英姑》

故事讲述了年仅十七岁的黄英姑从地主家逃出,在与一位老人学了一身武艺后依然加入了红军,在与敌人与叛徒的角力中突出重围,在斗争中成长为优秀的红军指挥员。

长影当年曾经是中国最大的电影厂,也是新中国第一家电影制片厂。拍摄了很多优秀影片,比较著名的有:《平原游击㕥》、《董存瑞》、《五朵金花》、《英雄儿女》、《兵临城下》、《冰山上的来客》、《保密局的枪声》等。上世纪八十年代是长影电影制作的黄金期,这一时期拍摄了不少优秀影片(不好意思,因为没有图片资料,我只能用文字来列举了)。长影八十年代拍摄的比较经典的故事片有:

《残雪》、《绿色钱包》、《人到中年》、《飞来的仙鹤》、《不该发生的故事》、《谭嗣同》、《黄山来的姑娘》、巜五女拜寿》(戏曲片)、《花园街五号》、《白雾街凶杀案》、《直奉大战》、《开国大典》。

其中,《残雪》获1980年文化部优秀故事片奖,《绿色钱包》获81年文化部优秀故事片奖,《人到中年》获第三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不该发生的故事》获83年文化部优秀影片奖,《谭嗣同》、《花园街五号》、《黄山来的姑娘》获84年文化部优秀影片奖,《开国大典》获第八届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以上回答如有不妥之处欢迎指正,谢谢!

长影80年代质量差的电影就不提了,我看过的质量较好的有

《佩剑将军》《最后八个人》《明天回答你》《黄山来的姑娘》《黄英姑》《直奉大战》

从80年代起,电影出现重新洗牌,以谢晋导演的影片为标志,上影的电影宝刀不老,西影、峨影也有后来居上的趋势,八一厂则开始专注以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中心的重大 历史 题材创作。相比之下,长影开始走下坡路,有特色的影片不多,原来与上译厂平分秋色的译制片也完败。当然,也创作出一批上乘的影片,如《红牡丹》《人到中年》《赤橙黄绿青蓝紫》等,特别是1989年为纪念建国40周年出品的《开国大典》,可以说是一部传世的经典之作。

最经典莫过于《开国大典》了!

长春电影制片厂是 新中国第一家电影制片厂 ,堪称新中国电影的摇篮,创造了新中国电影史上的 六个第一 ,第一部木偶片《皇帝梦》,第一部科教片《预防鼠疫》,第一部动画片《瓮中捉鳖》,第一部短故事片《留下他打老蒋》,第一部长故事片《桥》和第一部译制片《普通一兵》。先后拍摄故事影片900多部,译制各国影片1000多部。

长春电影制片厂最早是日本侵占东北成立的电影厂,后来被东北人民解放军接收,正式命名为 东北电影制片厂 ,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进展,1948年10月19日长春解放后,东影分批迁回长春,1955年2月,东北电影制片厂 更名为长春电影制片厂

建国后到文革前17年期间,是长春电影厂最辉煌的时期 ,那个时代的电影主要是 讴歌新中国,展现革命战争 ,所以军事题材电影特别多,现在大量经典老片都诞生于这个阶段。

反映革命战争题材的电影: 《白毛女》、《红孩子》、《英雄儿女》、《上甘岭》、《董存瑞》、《平原游击队》等都是长影厂出品。

反映民族团结和时代风貌的电影 :《刘三姐》、《五朵金花》、《冰山上来客》、《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等。

80年代长影厂拍摄的电影以《开国大典》最为著名 ,这部电影是建国40周年献礼片,1989年上映曾经创造过国产片票房纪录。

90年代,电影市场化改革开启,国有电影厂越来越跟不上时代,于是逐渐和香港等公司以及新兴的民营电影公司合作,以拍摄合拍片为主。

2000年以后,国有电影厂逐渐走向没落,长春电影制片厂也逐渐远离观众的视线了,时至今日,长春电影制片厂已经成了很多人的童年记忆。

我喜欢长影厂的电影有北斗小字辈

保密局的枪声、人到中年、开国大典、滚滚红尘。

阅读全文

与上影老电影80年代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类似战狼的爱国电影中国 浏览:134
当女人出轨的电影 浏览:15
电影院怎么没有哪吒 浏览:437
老电影隔山打牛完整版 浏览:931
欧美史诗故事电影 浏览:792
成龙演的教外国小孩功夫的电影 浏览:339
父亲电影在哪里看 浏览:127
国语版免费喜剧电影在线观看 浏览:923
励志的美剧电影截屏 浏览:135
中国电影凸点视频 浏览:317
优酷视频电影怎么下载到手机相册 浏览:829
哪里下载美国电影下载 浏览:109
我要去那里看电影用英文怎么写 浏览:154
电影人山人海字幕 浏览:418
哪里可以伦理下载电影迅雷下载 浏览:379
国产男主研究飞机的电影 浏览:573
超人穿防弹衣的是什么电影 浏览:191
漫威有哪些电影系列 浏览:260
电影临时演员的片尾曲 浏览:729
张驰女演员电影 浏览: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