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请问掏鸟窝是什么意思
就是将幼鸟或蛋从鸟巢里偷出来。比如说有养喜鹊的,就是将没成年的小鸟,从窝里拿出来,人工养大,这样的鸟对人较亲近,
② 老电影:哥俩好,里面的陈大虎和陈二虎是同一个演员演的吗
都是著名演员张良饰演的
张良还回忆过一人演两角的创作经历
一个演员的最大愉快,就是能遇上个好剧本,假如再有一位好导演、好的创作集体,那么他的愉快就更大,创造的欲望就更强,他的所有的愿望都会得到导演和全体合作者们的支持和帮助、并使它逐步的实现。在这次的《哥俩好》演出中,我可以说集中了这几个方面的愉快。白文、所云平同志为我们写出了这样一部好戏。还记得第一次读剧本的情景,我久久的坐在那里,如痴如呆的傻笑着,深深的被剧本情节吸引住了。陈大虎、陈二虎、雷班长、洪军长,还有那几个各有特色的战士,都活生生的站在我的眼前,尤其大虎二虎这哥俩的形象,更深深地吸引了我,激起了我的创作欲望。
想法和实际总是有距离的,摆在我面前的是这样一个重大的新课题:我得同时扮演两个角色。一个人演两个角色,一样的军装,一样的脸,如何分辨得出?我接到剧本后的最大难题,就是如何区分开这两个人,进而想到如何从性格上使他们更不同、更可爱。
从剧本上看,哥俩都是新社会培养起来的一对新人,是人民公社里的好青年。他们有着同一的美好理想:当一个真正的兵,保卫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也有着共同的好品质:忠诚勇敢、热情向上。他们初到部队上来,都还算不得一个好兵,但是他们有着不可动摇的志向。在这些方面,他们有许多相同的好品质,但是又有各人性格上的绝对不同。大虎待人处事忠厚诚恳、腼腆拘谨;二虎则热情豪放、无拘无束。作为演员,不仅应看到他们共同的好品质,更应着力刻划他们的不同性格。我就是本着这些想法,开始了我对这两个人物的探索。
首先,我想了解这哥俩在对待同一事物时的个人想法和态度。比如在帮助群众干活这一点上,大虎是觉得:帮群众干活是解放军的光荣传统,自己当了兵,就应该学习老同志们的精神,发扬这些传统。所以他在干活时是老老实实、勤勤恳恳,毫无个人打算。而二虎则是为了完成个人的立功计划。这哥俩都有着进取心和荣誉心,大虎更多的想到了集体,二虎更多的想到了个人。为此他们就有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根据他们的不同思想不同态度,再本着他们的性格,去找出他们各自的性格特征、外形特征,更明显的区别开这两个人,是我在创造人物时走的第二步。我想在他们一出场,就给观众留下比较鲜明的印象。除了在人物的整个精神状态上,我极力掌握住大虎的老诚腼腆、二虎的机灵豪爽外,还选择了两个人在敬礼时动作上的不同,以帮助观众去识别人物。这两种敬礼,一则是从他们的性格出发,再则是吸收了生活中常见到的现象,生活里我见到许多新战士,他们在敬礼时,有的就像二虎那样叉开两个指头,挺胸扬头显出他们性格上的豪爽。有的又像大虎那样,手慢慢地贴着身子拉上来,头歪过一点去就他的手,显出他们那么沉稳腼腆。这两种敬礼都算不得标准,但是放在这一对刚刚入伍的新战士身上,又是这样一对性格不同的哥俩身上,我想这种夸大还是可以的。此外,在着装上也想给人物作些区别。同样的军装,由于大虎的懂事爱清洁,军装总是穿得整整齐齐、干干净净。由于二虎的顽皮、淘气,经常东跑西跳掏鸟窝,所以帽子总是有些歪,衣服也任它长短不齐。当然这只是在敬礼和着装上给人物一点区别,而真正重要的,还是应该注意如何在典型环境中,表现人物的典型性格。因为剧本中对二虎有着较多的描写,我也就想着重谈谈自己在表演二虎这样几场戏时的性格掌握。
第一幕,连长授枪,二虎不要。这不要的态度也可以表现得很温和,用商量的态度。但是我想二虎此时的心情是平静不下来的。由于前面几段戏的发展,二虎已经认准了:“我当了兵,发的枪肯定比民兵的好,而且一定会把那支冲锋枪发给我,这我事先已经和班长说好了。”所以他满怀信心,等着发好枪。万没有想到连长发的却是那支自己拉了半天没拉开的步枪呢!因此,在表现二虎此时的心情时,我是先由兴奋期望、突转惊愕,继而委屈不满,噘着嘴迟疑着,极不情愿的接过枪,转回身越想越窝火,越看越憋气,再也忍不住便冲口喊出:“我不要这支!”这之后,对着连长和指导员的两种不同的开导方法,我表现二虎一面去商量,企求换支好枪,一面又板起脖子硬要。之所以这样,就想能表现出二虎复杂的心情,和他那憨直、倔强、又充满稚气的个性,使他能在这第一场里就给人留下个可爱印象。
。。。。
③ 求教中国及日本很老的电影片名各一部!~(估计难度很大)
《战争子午线》里头那几个孩子带的是婴儿?楼上几位吹牛吹得还真是不脸红。
战争年代小孩子带婴儿跑路的中国影片我只知道一部《啊!摇篮》,不知道是不是楼主看的那部。
上海电影制片厂1979年出品
编剧:徐庆东、刘青
导演:谢晋
主演:祝希娟、张勇手、村里、方超、马晓晴、张瑜
故事梗概:
1947年,国民党进攻延安,保育院撤离途中与总部失去联系。旅长萧汉平派营教导员李楠和警卫员去寻找并护送保育院的十几个孩子。李楠杀敌心切,不太愿意接受这项任务。她一找到孩子们,不等开饭,就下令马上出发。老红军罗桂田心疼孩子,耐心地开导李楠。李楠想在河口镇帮助保育院接上关系就回部队,不料河面已被封锁,一时过不了河,李楠情绪急躁。掉队的文工团员梁燕,也只好留下来,当了保育员。一天,李楠带孩子们到古长城,碰见萧汉平。萧汉平对孩子们真挚的爱,使李楠深受感染。在黄河边上,保育院和大部队即将分手,失去妻儿的萧汉平,向李楠表露了爱情,但李楠回避了。过了黄河,罗桂田为孩子们找水,遭敌人袭击,身负重伤;保育员湘竹为掩护孩子们进山,中弹牺牲。这一切感动了李楠,于是她向罗桂田吐露心曲,她十七岁被逼嫁人,因生孩子难产,落下永远不能做母亲的遗憾,因而拒绝了萧汉平的爱情。罗桂田亲切地劝慰她,消除了她的隐痛和疑虑。中秋节,罗桂田为孩子们做好月饼,溘然去世。保育院终于平安抵达太行山,李楠和萧汉平也在战争中结成伴侣,并收养了烈士遗孤亮亮。
④ 一生必看经典电影
推荐一部国产电影,(更多关注 工种号 牦牛电影)
有一部电影,
没有知名演员,
没有跌宕起伏的剧情,
没有炫目的特效,
也只不过是讲述了一个老太太和大学生的简单故事。
却让无数人感动。
它就是电影《我们俩》
一、小马与老太太
北京,大雪
电影学院的学生小马,想在学校附近的胡同找一间便宜出租的房子。
瘦瘦小小的她,穿着不合身的军大衣,小脸冻得通红,骑着自行车,
在胡同里呼呲呼呲的埋头找。
推开一个破旧的门,小马见到了两位老太太,可怜巴巴的问有没有房子出租。
坐着的老太太倒是干脆利落,说院子有个小房间,200块。
小马跑去一看,确实挺小,除了些废品,家具这些啥都没有。
小马真的要离开时,老太太伤心的问,真搬了走?
眼睛里,语气里全是不舍。
有时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这么奇妙,
亲人间可能会情感生疏,甚至反目成仇。
刚认识一年的陌生人可能会有深厚的感情。
就像老太太女儿说给邻居听的,又像是说给自己的话:对自己家人都没这么亲,和一个外人,一起住这么两天,还这么舍不得。
我想这是善良的人才懂得的羁绊吧。
⑤ 贾玲原名
贾玲的原名是贾俞玲,她出生于湖北省襄阳市宜城县,并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
贾玲2003年,获得“首届北京相声小品邀请赛”专业组一等奖。2006年,获得“第三届中央电视台相声大赛”专业组二等奖。2009年,创办的新笑声客栈开张。2010年,登上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舞台,表演相声《大话捧逗》,获得“我最喜爱的春晚节目评选”曲艺组三等奖。
贾玲的演艺经历:
2015年,登上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舞台,表演小品《喜乐街》;同年,参演《摆渡人》《万万没想到》等电影,并推出首支音乐单曲《感觉自己萌萌哒》。2016年,获得网易时尚跨界盛典“年度最佳喜剧人奖”。
2018年,担任浙江卫视节目《王牌对王牌》固定嘉宾。2020年6月6日,参加浙江卫视节目《青春环游记第二季》。2021年,凭借自编自导自演的电影《你好,李焕英》成为全球单片票房最高的女导演(截至2021年4月)。
2021年11月29日,参演的《你好,李焕英》提名为第34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处女作奖项。2022年,登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2月24日,浙江卫视《王牌对王牌》第七季发布,贾玲为嘉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