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浚县建业电影院周六上什么电影
你好
浚县奥斯卡影城
鹤壁市浚县卫河路建业购物广场4楼
请及时查收
如有疑问 请追问
满意的话 望采纳
谢谢
『贰』 介绍浚县名人50字 介绍浚县名著50字各一个
子贡,孔子高徒,曾任春秋鲁国、卫国两国之相,是孔门十二哲、七十二贤之一,孔子称其为"瑚琏之器"。因
子贡
善于经商,被后世尊为"华夏儒商始祖"。
李崇(454—525)),字继长,小名继伯,北魏顿丘(今浚县)人。文成皇后第二兄李诞之子。14岁拜主文中散,袭爵陈留公。后为高祖、世宗、肃宗三朝元老,历治8州,5拜都督将军,政绩显赫,战功卓著,堪称一代名臣。
王梵志,一名梵天,隋唐时卫州黎阳县(今浚县)人,著名白话诗人。
谢偃,卫县人,本姓直勒氏。仕隋为散从正员外。贞观初,应诏对策及第。驾幸东都,诏求直谏,偃极言得失,太宗称美,引为弘文馆直学士。为尘、影二赋甚工,尝奉诏撰《述圣赋》,又献《惟皇诫德赋》以申讽。时李百药工五言诗,偃善作赋,时人称为李诗、谢赋。出为湘潭令。集十卷,今存诗四首。
卢楠,字次,又字子木,今浚县城关镇人。明代著名文学家,有"才压江南"之誉。著有《蠛蠓集》五卷。
王越(1423—1498年),字世昌,今浚县钜桥岗坡村人。景泰二年进士。官至兵部尚书,总制大同及延绥甘宁军务。以功封威宁伯。越尝三次出塞,收河套地。身经十余战,出奇取胜,动有成算。奖拔士类,笼络豪俊,人乐为用。惟因前结汪直,后结李广,为士论所轻。卒,谥襄敏。越诗性情流露,不须雕饰,悲歌感慨,有河朔激壮之音。著有《襄敏集》二卷。
李钦聃(1929年——今),字老聃,号称大伾山人,台湾著名书画家,河南浚县城关镇人。他的画路很广,无论山水、花卉、翎毛、人物、草虫等,样样都有深厚的功力,是一位极有创造潜力的画家。 李钦聃自1952年拜名画家梁鼎铭教授学素描,之后又随黄君壁等名家学山水、花鸟和草虫,经多年努力,奠定了相当的基础,进而广采博深,虚心观摩,处处请益,并师法自然,体察自然之美,留意物态物性物情物理,作品更见进步。尤其可贵的是他认定"在绘画的学习中永不毕业",换言之,他将不断的"更上一层楼",进步不已。
贾连朝(1946年——今),河南浚县人,研究生学历,高级经济师,1966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0年8月参加工作。2001年1月—2006年1月,担任河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党组成员;2006年1月—2013年1月,任河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主任、 党组成员。[32]
朱彦民(1964年——今),艺名朱桢,号美髯公,斋号冰醋斋、怀醑堂、后素轩,河南浚县人,当代著名学者,书法家,师从王玉哲,范曾先生,怀醑堂乃范曾先生所命赏。现为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先秦史研究室主任、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大学中国画法研究院兼职教授。任国际易学联合会理事,中国殷商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先秦史学会理事等多所学术机构负责人和高级研究员。
李学同(1964年——今),河南浚县人,1984年7月参加工作,1984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学历在职研究生(天津大学系统工程专业),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副教授。现任广东省直机关工委常务副书记、中国共产党广东省第十一届委员会候补委员。
王远,著名编剧,河南浚县人,电视剧代表作有《水浒后传》、《春光灿烂猪八戒》、《仙剑奇侠传》、《向周星驰致敬先》、《殷商传奇》等;电影代表作为《我和乔丹的日子》。
『叁』 浚县驾驶证到期体检去哪里
你好,浚县驾驶证到期体检需要去鹤壁市浚县社会福利医院体检中心。
浚县福利医院座落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河南省浚县北关,是豫北地区民政系统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医院。
拥有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急救中心,是豫北地区民政系统首家三级乙等医院。
是浚县法医学联合鉴定中心指定性医院、职工医疗保险定点医院,新型农村基本医院保险定点医院和多家保险公司定点医院。
『肆』 浚县的名人
子贡,孔子高徒,曾任春秋鲁国、卫国两国之相,是孔门十二哲、七十二贤之一,孔子称其为瑚琏之器。因善于经商,被后世尊为华夏儒商始祖。
李崇(454—525)),字继长,小名继伯,北魏顿丘(今浚县)人。文成皇后第二兄李诞之子。14岁拜主文中散,袭爵陈留公。后为高祖、世宗、肃宗三朝元老,历治8州,5拜都督将军,政绩显赫,战功卓著,堪称一代名臣。
王梵志,一名梵天,隋唐时卫州黎阳县(今浚县)人,著名白话诗人。
谢偃,卫县人,本姓直勒氏。仕隋为散从正员外。贞观初,应诏对策及第。驾幸东都,诏求直谏,偃极言得失,太宗称美,引为弘文馆直学士。为尘、影二赋甚工,尝奉诏撰《述圣赋》,又献《惟皇诫德赋》以申讽。时李百药工五言诗,偃善作赋,时人称为李诗、谢赋。出为湘潭令。集十卷,今存诗四首。
卢楠,字次,又字子木,今浚县城关镇人。明代著名文学家,有才压江南之誉。著有《蠛蠓集》五卷。
王越(1423—1498年),字世昌,今浚县钜桥岗坡村人。景泰二年进士。官至兵部尚书,总制大同及延绥甘宁军务。以功封威宁伯。越尝三次出塞,收河套地。身经十余战,出奇取胜,动有成算。著有《襄敏集》二卷。
李钦聃(1929年——今),字老聃,号称大伾山人,台湾著名书画家,河南浚县城关镇人。他的画路很广,无论山水、花卉、翎毛、人物、草虫等,样样都有深厚的功力,是一位极有创造潜力的画家。 李钦聃自1952年拜名画家梁鼎铭教授学素描,之后又随黄君壁等名家学山水、花鸟和草虫。
贾连朝(1946年——今),河南浚县人,2001年1月—2006年1月,担任河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2006年1月—2013年1月,任河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主任。
朱彦民(1964年——今),艺名朱桢,号美髯公,斋号冰醋斋、怀醑堂、后素轩,河南浚县人,当代著名学者,书法家,师从王玉哲,范曾先生,怀醑堂乃范曾先生所命赏。现为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先秦史研究室主任、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大学中国画法研究院兼职教授。任国际易学联合会理事,中国殷商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先秦史学会理事等多所学术机构负责人和高级研究员。
李学同(1964年——今),河南浚县人,1984年7月参加工作,1984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学历在职研究生(天津大学系统工程专业),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副教授。现任广东省直机关工委常务副书记、中国共产党广东省第十一届委员会候补委员。
王远,著名编剧,河南浚县人,电视剧代表作有《水浒后传》、《春光灿烂猪八戒》、《仙剑奇侠传》、《向周星驰致敬先》、《殷商传奇》等;电影代表作为《我和乔丹的日子》。
『伍』 谁知道浚县八景(河南省浚县)
1.同杨侍御毅三月夜登大伾山
明·陈大宾
怪石穹窿夏木阴,移觞倚月共披襟。
喜随骢马登云峤,疑上丹丘靖幻心。
望近凤山红日晓,坐余龙洞白云深。
淇源秋水萦如练,仰圣高歌绿竹吟。
——录自浚县大伾山天宁寺大佛楼北崖壁
【题解】
这是作者于1599年3月夜间骑马登大伾山时,同杨毅侍御史月下砌夜畅饮直至拂晓的所见所感。月光映衬出大伾秀丽、淇水如练的美好夜景,仰瞻圣迹引发作者无限感思,情不自尽高歌《绿竹吟》。
【注释】
大伾山:位于浚县城东南,山势巍峨,秀丽幽静。是我国文献记载最早的名山之一,商周时,浚地称黎,山称黎山。西汉初,朝廷于黎山脚下、黄河之滨置县。“县取山之名,取水在其阳”,因称黎阳,山亦名黎阳山。东汉初年,刘秀在山巅筑青坛祭告天地,遂赐名“青坛山”。明初,俗称浚县东山。金代明昌以前,大伾山为黄河转折点,黎阳津(又名黎阳关,对岸为白马津)为黄河重要渡口。黎阳县城“凭山为基,东阻于河”。因为“山阻河险”,这里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战国时张仪劝赵王守白马津,苏代约燕王决白马口,秦末郦食其劝汉王塞白马口,白马津、白马口说的都是这里。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陈胜命张耳、陈余率兵三千渡白马津攻取赵地。东汉初年,光武帝刘秀以幽并二州兵取天下,首先在黎阳立营,作为河北的屏障。东汉末年,曹操与袁绍交兵,皆以黎阳为制胜之地,几经争夺。两晋与前赵、后赵、前秦、后燕在黎阳曾多次大战。后赵大将逯明曾筑垒于大伾山东。后燕慕容德南迁,巧遇黄河结冰,军民踏冰过河,摆脱追兵。于是慕容德改黎阳津为“天桥津”。隋末,李密率瓦岗军攻占黎阳,打开这里的国家粮仓赈济灾民。时间不长,李密就招募了20余万兵士。唐初,朝廷在这里设置黎州总管府,辖四州八县。五代时,朱温、李克用曾在黎阳争斗。北宋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金兵进军黎阳,宋守军烧掉大伾、凤凰、紫金三山之间的两座浮桥后溃退。金兵乘小舟从这里渡河南进,直捣京师。清嘉庆年间,民间反清秘密组织天理教在大伾山设立了据点。天理教起义军在滑县起义后,拟先攻下浚县城,然后北进夺取北京。起义军围困浚县县城数月,始终没有攻克,天理教起义由此失败。清朝时,诗人张端曾任浚县县丞。在游览了大伾山之后,即兴题诗一首:“极目烟霞景万重,太行西峙水朝宗。是谁忽地开生面,第一山头第一峰。”
侍御:官名。侍御史的略称,即监察御史。
穹窿:中间高而四周下垂的样子。
移觞句:相互敬酒,邀月同饮。觞,盛酒器具。
云峤:此指大伾山。
;丹丘:神话中的神仙之境。
幻心:从幻想中产生的想法。
凤山:即凤凰山,位于大伾山东北里余,山体呈龟背形,周长500余米,海拔65米,岩石裸露。经多年开采,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掘为平地。
龙洞白云:龙洞位于大伾山东丰泽庙内崖壁上,相传有龙出于此洞,因名龙洞。每逢天将下雨,洞内先有云气涌出,宛如“晴雨表”。北宋政和八年(1118),宋徽宗敕封为“康显侯”。“龙洞吐云升祥烟”,为浚县八景之一。
源:水流所从出的地方。
秋水:比喻清澈明亮。
萦:回旋缠绕。
练:形容澄澈的卫河、淇河水有如柔软洁白的生丝。
圣:指传说中的神仙等。
【作者简介】
陈大宾,字敬夫,明江陵(今属湖北)人,明嘉靖进士,官至工部侍郎。此诗作于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
2.大伾山
明·高尚志
紫雾通危嶂,苍山逼古城。
诸峰伏地起,独岫入云横。
俯带淇滨险,遥襄晋岭平。
河隍中野曲,沙势大江迎。
窈窕开幽径,参差构绮甍 。
松巢留鹤羽,兰若问僧名。
洞久含灵润,花奇照晚晴。
乘高瞻巨迹,寻古辨深铭。
兴洽攀藤藟,怀舒委旆旌。
浩歌安终极,万里望蓬瀛。
——清·康熙《浚县志》
【题解】
大伾山不仅高峻、险要、幽雅、灵润、花奇,而且是大禹治水所到之地,漫山遍布名人题字、题记和石刻。到此一游,受益终身。
【注释】
危嶂: 高如屏障的山峰。此指大伾山。
古城:浚县城。商代称黎,西汉初年置黎阳县,明初称谓浚县至今。现尚存明洪武三年(1370)古城墙。
诸峰句:谓大伾山拔地而起,直入云端。
巨迹:大禹治水到大伾山。《尚书·禹贡》载:禹疏河,“东过洛汭,至于大伾”。
深铭:大伾山有历史价值较高的历代摩崖题字65处,摩崖题记63处,碑刻126通。汇聚了一千多年来的宗教风习、石雕造像、摩崖石刻、民族文字、诗文、书法、建筑、墓葬、园林、风物传说等等遗存。
【作者简介】
高尚志,明寇县(今属山东)人,进士。万历十七年(1589)任浚县知县。
清(九首)
3.黎阳怀古
清·程淓
常悬笔墨壮士汤,一日千秋觐斗光。
自识卫公同抱负,几思神禹各参商。
黄河南北人千里,淇澳东西水一方。
春到闲来吟欲遍,当年胜事几荒唐。
——清·康熙《浚县志》
【题解】
诗人登黎阳山,缅怀卫武公的高风大德和大禹治水的丰功伟绩。
【注释】
黎阳:即黎阳山,亦称大伾山。
悬:牵挂、挂念。
汤∶广大、浩茫貌。
觐:朝拜圣地大伾山。
卫公:即卫武公,卫康叔九世孙。姓姬,名和,《诗经》有《淇澳》诗歌颂其高风大德。
神禹:即大禹,《尚书·禹贡》载:禹疏河,“东过洛汭,至于大伾”。
淇澳:淇水。
【作者简介】
程淓,字箕山,号岸舫、铁鹤子。清广信(今江西上饶市)人,顺天(今北京市)籍。顺治进士。工书画。
4.春日黎阳怀古限韵
清·程淓
泉流冲出绕花城,立马郊厡看耦耕。
因到伾山怀胜迹,始知禹贡不虚名。
沙飞昙浦烟云色,竹扫淇园雨雪声。
往事分明无觅处,春风常自洽人情。
——清·康熙《浚县志》
【题解】
这是作者在浚县胜地骑马春游时自我限韵作的一首怀古诗。卫河绕浚城,立马看春耕,春风拂面,耳听淇园竹声,眼观大伾胜景,陶醉在无限春色之中。
【注释】
限韵:限制韵律作诗,如同赋诗分韵之列,试赋命题大都沿此路数,经过各种各样的限意限韵,逐渐形成律赋格律。
泉流:卫河水。
花城:浚县城。
郊厡:浚县城郊外。
耦耕:两人并力一起耕种。为浚县一带从前犁田的一种方式。
禹贡:大伾山。《尚书·禹贡》载:禹疏河,“东过洛汭,至于大伾”。
昙:密布的云气。
浦:水滨。
淇园:古时卫国的皇家园林,以产竹闻名。
5.春日黎阳怀古限韵
清·刘玉瓒
雨车下贲浚州城,西望千畴喜尽耕。
誉播邻封推乐土,境因仙吏锡嘉名。
河流非古犹存迹,淇澳于今尚有声。
烟树山花春色暮,闲敲诗句共陶情。
——清·康熙《浚县志》
【题解】
记述作者阳春三月冒雨乘车急奔浚县城时的所见所感。
【注释】
贲:通“奔”。急走。
浚州:今浚县,位于河南省北部,现属鹤壁市。
千畴:千亩良田。
誉:称赞,赞美。
境因句:浚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人杰地灵。在两千余年的历史长河中,浚地名流辈出。春秋时的端木子贡是孔子七十二贤之佼佼者,西汉时的贾护是《左氏春秋》的重要传人,唐初的王梵志开创了我国通俗诗话的先河,明代的王越“出将入相,文武全才”。大伾,浮丘两山平地突兀,景色宜人,文物古迹荟萃,摩崖题记遍布,有“登浮丘即朝东岳,攀大伾如游三壶”之称,被誉为“豫北平原第一胜迹”,是省级风景名胜区。县城与两山紧依相连,“十里城池半入山”,具有城市山林特色,现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河流句:黄河古时流经浚县大伾山东侧,黄河古道犹存。
淇澳:借代《诗经》。《诗经·卫风》有《淇奥》一诗。澳通奥。
【作者简介】
刘玉瓒,字黄中,清浚县人,祖籍顺天(今属北京市)。进士,官江西抚州知州。有《纪游草》。
6.春日黎阳怀古限韵
清·蔡士元
迟日芳菲绕浚城,漫随星驾课农耕。
功追禹迹千秋事,学羡淇园九十名。
白马风生云弄影,青坛雨润燕调声。
枳栖得附垂天翼,不尽登临忆古情。
——清·康熙《浚县志》
【题解】
【注释】
【作者简介】蔡士元,字信文。清邢台(今河北)人。拔贡。官浚县训导。
7.大伾名并古浮丘
清·劳之辨
大伾名并古浮丘,乘兴还登最上头。
四境桑麻眼底尽,二陵风雨笔端收。
鲁山绎山在千里,卫水淇水直一沟。
试把吴兴弁岘比,也如劲敌遇曹刘。
世间渺忽□神仙,谁见洪崖与偓佺。
黄石授书空自昔,青牛传道更何年?
天开洞府群真集,人到蓬莱万虑蠲。
此地只应频信宿,如何容易撇云烟。
——浚县大伾山碑刻
【题解】
【注释】
【作者简介】
劳之辨,字书生,号介庵。清浙江石门人。康熙进士,官至左副都御史。有《静观堂诗集》。此诗作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碑刻在大伾山吕祖祠。题目为谭文忠所加。
8.春日黎阳怀古限韵
清·王芝
烟绕花村花绕城,碧杨堤畔竞春耕。
观风拟税桑田驾,揽胜犹传伾陆名。
绿野遥连淇竹色,青坛隐度玉箫声。
公余喜傍红莲幕,咏竹哦松寄远情。
——清·康熙《浚县志》
【题解】
【注释】
【作者简介】王芝,字玉亭。清吴县(今属江苏)人。监生,官浚县县丞。
9.春日黎阳怀古限韵
清·李湘润
盈耳弦歌遍浚城,杏花开处喜春耕。
青峦不改伾浮色,碧水常留淇卫名。
富教千秋遵圣训,疏排八载播仁声。
思维盛事浑如昨,渺渺中怀无限情。
——清·康熙《浚县志》
【题解】
【注释】
【作者简介】李湘润,字青湄。清浚县人,庠生。
10.春日黎阳怀古限韵
三柳阴阴拂浚城,杏花微雨促春耕。
武公风美瞻淇咏,神禹功高敷土名。
卫浒青云悬舄彩,伾峰白雪入琴声。
人间盛事无今古,何限当年卓鲁情。
——清·康熙《浚县志》
【题解】
【注释】
【作者简介】
刘余锡,清浚县人,庠生。
11.春日黎阳怀古限韵
清·朱陛鹓
荡漾清波映卫城,喜看四野乐深耕。
浮丘鹤下山生色,淇澳人存竹有名。
神禹随刊垂旧烈,孟侯明慎播新声。
尼山倘再驱车过,富教应知慰圣情。
——清·康熙《浚县志》
【题解】
【注释】
【作者简介】
朱陛鹓,字涛秋,清浚县人,康熙四十七年(1706)举人。
民国(一首)
12.公余四首·其二
民国·岑春荣
绿竹淇园屡问津,太行青眼似含频。
故乡山水甲天下,怅触东南万里人。
【作者简介】不详
『陆』 平安夜,圣诞节怎么过高分征求情侣过圣诞方案
早上起来打一个充满爱意的电话、告诉她你永远爱她
,并且约好见面时间。然后你出发买一大束她最喜欢的花,到达约定地点先不出现,邀请一些和善的路人,每人一枝花,按不同时间分别送给她,送花同时把你对她的爱
通过路人传达给她。
(这段虽然难,但是让她感动的效果可是高极了!)
2、然后送她一样你亲手制造的礼物。(或者把自己打成礼包送给她哦!再就是你平时的积累了哦!)
3、带她去照情侣照、亲手制蜡、香皂、带两人照片的情侣T恤等等(选择其中几种)
4、吃饭一定是必不可少的啦!最好是买一碗面,老婆吃面,老公喝汤。再加上你的甜言蜜语了哦!
呵呵,我的想法花费并不多,但是如果能进行下来,保护你女朋友爱死你哦!
『柒』 我的家乡——浚县
浚县是一个历史非常悠久的城市,地处安阳,濮阳,新乡,鹤壁的中心,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早在6000多年前,便有先人在这里繁衍生息,殷商时期称为黎,西汉高祖年间设为黎阳县。
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华北第一古庙会”空前的规模。古庙会起于后赵时期,至今已有1600年的历史,与山东泰山庙会,山西白云山庙会,北京妙峰山庙会并称为“华北四大庙会”。每年正月初一到二月初二,长达一个月的时间。高峰时间,每天的客流量高达50多万人,用一个毫不夸张的说法,站在人群中,你不用走,双脚离地,也可以被人群裹挟着前进,宋丹丹小品里的台词用来形容浚县庙会再恰当不过了,“人山人海,锣鼓喧天”。每年正月初一,初九,十五、十六这几天,以村镇为单位的民俗表演便在黄河路,青檀路、伾浮路、古城北街进行,绵延十公里。很多的民俗表演节目都有自己的特色,多数是从古代延续而来,如舞狮,舞龙,盘古,秧歌,旱船,高跷,背阁等等,让游客大饱眼福。让人感到留恋万分还有,几乎在相同的地段各地做生意的人摆满了摊位,各种吃的玩的,当然还有很多平时看不见的稀罕玩意儿。最让孩子们流连忘返的还有各种的小吃,如石子馍,活络、炸虾、烤串,年糕等等应有尽有。另外还有各种泥捏的动物和人,惟妙惟肖,因为浚县是全国有名的泥塑之乡,俗称“泥咕咕”。遗憾的是,因近两年疫情的影响,古庙会也被迫暂停了。
说到浚县一定要说的两座山,大伾山和浮丘山,相比大伾山,浮丘山的名气要小许多。“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这两座山是远近闻名的香火圣地,所以正月里前来浚县的多数是香客,只要你走到山脚下,远远的就闻见了香火的味道。大伾山上现存的佛寺道观七处,名亭八座,石窟六处古建筑100多间,摩崖石刻460余处。
太极宫为大伾山最高峰,也是大伾山的标志,建于康熙十六年,是一座八棱柱形的三层高楼,通高30多米。
天齐庙为隋末瓦岗军镇守黎阳时所见,用于练兵点将,瞭望敌情,现已香火鼎盛。
太平兴国寺位于天齐庙的东北,该寺的石崖上刻有许多唐、宋、元、明、清各代的题记,该寺有殿宇20余间,面积约2600平方米。
天宁寺,也就是大佛所在之处,始建于北魏,以后历代曾数次重修。天宁寺历史悠远,元代以前称为大伾山寺,明代改为天宁寺。在天宁寺东西轴的最西端,有中国最早,北方最大的石佛,该石佛为北方第一大佛,有着“八丈佛爷七丈楼”的奇谈,素有“南看乐山大佛,北看伾山大佛”之说,开凿于16国的后赵时期,距今约1600年,这座庄严肃穆,慈善而神秘的大佛,见证了黎阳古城1600余年的沧桑变迁。
紧挨大佛北边的崖壁上,有许多名人的摩崖题记,其中最著名的是明代王守仁的一篇《大伾山赋》,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因不少人前来拓印,现已加玻璃盖保护。
现在正值早春,顺着天宁寺北边青砖铺成的台阶而上,会看到长约300多米的迎春花正在盛开,柔软的枝条从上倾泻下来,形成了一道花墙。每当这个时候,这道迎春花墙变成了整座山的亮点,过往的人们都频频驻足留影,拍下新年里第一张最美的影像。
本人实在不善于写说明性文字,今天就先写到这里,另外,大伾山的景点还有吕祖祠,壶天道院,恩荣坊,纯阳洞天,阳明书院等等,还有数不胜数的摩崖题记。如果就古老的浚县而言,我所介绍的不及十分之一,比如还有浮丘山上的碧霞宫,以及古城内的治阁、古城墙、古县衙、翰林府、文庙、大运河,以及离古城不远的黎阳仓等等,有机会再给大家详细介绍。
『捌』 默默的请问一下,浚县那边有没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我们是一座历史古城,有两大山,大伾山上有一大佛,素有“七丈佛爷八丈楼”之称,还有古县衙,老电影院,古城楼,渭河穿城而过,等等,
『玖』 河南浚县王月
楼上的说的8错,应是王越
传说<满江红>的真正作者其实是他
王越(1423—1498年),字世昌,今浚县钜桥乡岗坡村人。
少时仪表奇迈,颖悟过人,读书过目不忘,补县学生。
景泰元年(1450年)乡试中第三名,会试中第三十三名。
二年登进士第,授监察御史。
三年,出按浙江,警慑贪污,激浊扬清,议论英发,见事风生,众皆佩服。翌年,父卒,返原籍服丧。
天顺元年(1457年),起掌诸道章奏。四年,超擢山东按察使,深得宪体。
七年,升右副都御史,巡抚大同,力修废政,整饬边务,深得信赖。
成化元年(1465年),母卒,奔丧还家。
三年,署都察院事。
六年,赴延绥御敌有功转左,又以黄草梁功升右都御史。
八年,于河套破敌大捷,斩二百八十,加太子少保,增奉一级,提督十二团营。
十三年,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兼左都御史。
十六年,出大同御敌,于威宁海克捷,斩敌四百,封威宁伯,食禄一千二百石。
十七年,出宁夏西征,佩将军印,任总兵官,初镇大同,移镇延绥,战功卓著,加太子太傅,增禄四百石,总制宁夏、甘肃军事,提督团营。
十八年,受汪直牵连,夺封除名,谪居湖广安陆。
弘治元年(1488年),上疏陈冤,请许还乡,未准。
七年,再上疏陈冤,廷议功过,复官左都御史。
十年冬,甘肃边塞有警,廷拟复设总制官,先后举七人皆不称职,经吏部尚书屠?荐举,王越就任,加太子太保,总制宁、甘、凉军务兼巡抚并经略哈密。
翌年,于贺兰山剿敌获胜,加少保兼太子太傅。是年,又受李广牵连,忧恨绵绵,病死甘州军中。
朝廷闻讣,上为震悼,辍朝一日。赠太傅,谥号襄敏。遣进士王阳明(守仁)护送王越灵柩至浚,葬在大伾山西麓。�
王越治军有方,具有卓越的军事才干。他镇守边关二十余载,“虽罹挫?而志不少衰。”“久膺帅寄,历西北诸镇”,身经百余战。率军擒斩敌数千,夺获驼马万计,盔甲器物数万,追回被抢人畜三十余万,出境数百里,使河套地区久无边患,立功受奖十七八次之多。在防御工事上,越改挑壕堑为筑高墙,计千余里,创建墩堡数十座。“改造兵甲,简练士卒,区画粮草”,胸有伟略。“一遇有警,身不离鞍马,手不离弓矢,或连日不脱衣甲,或终日不得饮食,寄存亡于呼吸之间,决成败于指挥之顷,百苦备尝,九死不悔。”王越用兵,“知敌情伪及将士勇怯,出奇制胜,动有成算”。�
王越善用人,奖励部下,荐举贤才。榆林一战,一老兵献计而胜,越下马拜之,遂提为千户官。越举荐杨守随、侣钟、屠滽、王浚等人,后来皆成为名臣,健将武校多出其门。王越为政廉洁,恪职尽责。“内行交际,实也卓绝,磊磊落落,家无余财”。而且“睦族敦旧,周穷恤贫,援接卑幼,如恐不及”,扬名边陲,饮誉乡里。�
王越出将入相,文武全才,非但“身率三军,决胜千里”,而且博学能文,长诗善赋,戎马疆场之余,作诗、词、赋、文数百篇,20多万字,后人辑有《王襄敏公集》。资政大夫、南京刑部尚书吴洪作序,赞王越“好学不倦,�辞�藻,品格直逼盛唐”。越“文不经思虑,动数千百言,纵横张弛不失其正。诗尤明易通畅,不事艰刻,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然气象雄伟,文思焕发如长虹亘天,光焰万丈,可以追逐李杜诸人,其余莫能及也”。
�
王越一生多坎坷,遭弹劾五六次之多,曾被削官夺职,谪居他乡。但他“忠君爱国,壮老一致”,“贤良之举,蔚有时名”。《明史》第一百五十六卷列传第五十九载王越传。
『拾』 关于浚县的诗句
1. 关于浚县诗句
关于浚县诗句 1. 浚县明朝知县高尚志大伾山有诗词
1、《大伾山》明·高尚志
紫雾通危嶂,苍山逼古城。
诸峰伏地起,独岫入云横。
俯带淇滨险,遥襄晋岭平。
河隍中野曲,沙势大江迎。
窈窕开幽径,参差构绮甍。
松巢留鹤羽,兰若问僧名。
洞久含灵润,花奇照晚晴。
乘高瞻巨迹,寻古辨深铭。
兴洽攀藤藟,怀舒委旆旌。
浩歌安终极,万里望蓬瀛。
2、《大伾山》 清 张端
极目烟霞景万重,
太行西峙水朝宗。
是谁忽地开生面,
第一山头第一峰。
2. 浚县有名的人物的事迹 名言(作业用的)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马克思
● 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而不是在于接受,也不是在于争取。
巴金
● 人只有献身社会,才能找出那实际上是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 爱因斯坦
● 成功=艰苦的劳动+正确的方法+少谈空话。
爱因斯坦
● 人的价值蕴藏在人的才能之中。 马克思
● 不要在已成的事业中逗留着!
巴斯德
● 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
培根
● 浪费别人的时间是谋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是慢性自杀。 列宁
● 把语言化为行动,比把行动化为语言困难得多。 高尔基
● 不经巨大的困难,不会有伟大的事业。 伏尔泰
● 坚强的信心,能使平凡的人做出惊人的事业。 马尔顿
● 今天所做之事勿候明天,自己所做之事勿候他人。 歌德
● 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是耽误了。
裴斯泰洛齐
● 科学的每一项巨大成就,都是以大胆的幻想为出发点的。 杜威
● 科学没有国境,但科学家有祖国。 巴斯德
● 凡在小事上对真理持轻率态度的人,在大事上也是不可信任的。 爱因斯坦
● 好动与不满足是进步的第一必需品。
爱迪生
3. 浚县有名的人物的事迹 名言(作业用的)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马克思 ● 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而不是在于接受,也不是在于争取。 巴金 ● 人只有献身社会,才能找出那实际上是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
爱因斯坦 ● 成功=艰苦的劳动+正确的方法+少谈空话。 爱因斯坦 ● 人的价值蕴藏在人的才能之中。
马克思 ● 不要在已成的事业中逗留着! 巴斯德 ● 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 培根 ● 浪费别人的时间是谋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是慢性自杀。
列宁 ● 把语言化为行动,比把行动化为语言困难得多。 高尔基 ● 不经巨大的困难,不会有伟大的事业。
伏尔泰 ● 坚强的信心,能使平凡的人做出惊人的事业。 马尔顿 ● 今天所做之事勿候明天,自己所做之事勿候他人。
歌德 ● 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是耽误了。 裴斯泰洛齐 ● 科学的每一项巨大成就,都是以大胆的幻想为出发点的。
杜威 ● 科学没有国境,但科学家有祖国。 巴斯德 ● 凡在小事上对真理持轻率态度的人,在大事上也是不可信任的。
爱因斯坦 ● 好动与不满足是进步的第一必需品。 爱迪生。
4. 我的家乡浚县名人作文
地理位置:浚县位于河南北部,北距首都北京548公里,南至省会郑州165公里,卫河蜿蜒纵贯全境,淇河沿西部边界南流,处于安阳、濮阳、新乡、鹤壁等市辐射带的中心位置。
交通条件:京珠高速公路穿境而过,鹤濮高速公路横贯县北,境内公路四通八达。旅游资源介绍: 浚县是与郑州市一起,于1994年被国务院命名批准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是河南省七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一家县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是省政府1987年首批公布的省级风景名胜区,它与城区联为一体,交通便利,吃住方便。
经过十几年的开发建设,如今已经成为一处假日旅游,观光览胜的好去处。先后接待了德国、法国、美国、加拿大、荷兰、日本、韩国及港澳台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人,年客流量达200余万人次。
2002年通过国际ISO9001和ISO14001质量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2003年7月被国家旅游局公布为AAAA级旅游景区。
大伾山风景区包括大伾山、浮丘山这两座在千里平原上突起的秀丽青石山峰。虽然海拔只有135米,但因当年大禹治水登临此山,被载入我国最早的史书《尚书.禹贡》篇中,历代称为“禹贡名山”。
现有大石佛等国保级文物1处10项,省保级文物8处,历代摩崖题刻460余处,汉唐古柏400余株。 景区内现有佛道建筑9处,亭台楼阁、寺庙宫观遍布两山。
北魏的天宁寺,因保存有八丈石佛七丈楼而闻名遐迩。大石佛高22.29米,已1600余年, 全国最早, 北方最大,是河南旅游精品。
它所包含的宗教文化、石刻艺术、历史政治等早已引起专家学者的惊叹。2001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国保文物,唐代的石刻瑰宝千佛洞是中原石刻艺术的精典之作。
道教的圣地碧霞宫始建于明代,规模宏大,构造精美,万仙客用悬塑、壁塑等手法、塑造出道家典籍中记载的神仙人物3千余位成为集中国官方与民间神仙人物之大成的艺术殿堂。一处处保存完好的名胜古迹和一幅幅历史画卷,再现了宗教文化在中原传播、发展的历程。
特别是一年一度的正月古庙会, 长达月余,朝拜者蜂涌而至,人如潮涌,高潮日达20万人,为宗教文化和经济信息的传播推波助.浚县古城墙始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今仅存西门北沿卫河一段,南北长700米,高12米,宽7米。
城墙上有垛,有两小门,一日"观澜门",一日"允淑门"(也叫水驿门)。此城墙高峻坚固,构造精细,宏伟壮观,而且"襟山带河",地理形势非凡。
大佛楼是天宁寺东西轴线上的最后一座建筑,因楼内依崖雕凿跏趺式弥勒大像一躯,两脚地面以下丈余,故有“八丈石佛七丈楼”之说,为浚县一大奇观。大石佛高22.29米,依崖开凿于十六国后赵时期,距今1600余年,是“全国最早、北方最大”的大型摩崖造像。
据明代《浚县志》记载,后赵皇帝石勒“以佛图澄之言馋崖石为佛像,高寻丈,以镇黄河”。大石佛又俗称“镇河将军”。
天宁寺院内原存后周《准敕不停废记》碑和金大定1180年铸造之铁铎等贵重物品。中院正中为藏经阁,阁上原藏南藏经6053卷,1949年迁平原省,现存新乡市博物馆。
阁下有“千手千眼佛”一尊,高4.3米,造型生动。后院即大佛楼院。
北侧院前为罗汉殿,东侧有钟楼,内悬明景泰四年(1453年)铸铁钟,钟高1.8米,口径1.2米,重达5000余斤,钟身铸铭文。中为大雄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
殿内原塑三世佛坐像,故称“三尊佛殿”。佛高3米,像后绘佛背光。
殿内两侧墙壁上画有24值使。殿后为水陆阁,天宁寺规模宏大,历史悠久,为我县价值极高的古建筑群之一。
高4.3米,造型生动。后院即大佛楼院。
北侧院前为罗汉殿,东侧有钟楼,中军亭,是隋末瓦岗军的遗迹,据《新唐书》记载,当年瓦岗军首领翟让被李密杀害后,徐懋公被砍伤臂膀,后来他自率一军驻守黎阳,在大伾山操练兵马,建此亭用以了望敌情。李密降唐后,又心存反复,被李渊父子射杀于熊耳山邢公岩下。
徐懋公不计私怨,请求把李密尸身运回黎阳安葬。朝廷准许,李密即被葬于山西南五里的地方。
1969年卫河清淤时,罗庄村西发现了一块《李密墓志铭》,为魏征撰文,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云溪桥始建于明正德三年(1508年),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坍塌,船渡11年。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浚县知县魏廉川重修。
云溪桥为五孔桥,式样美观,坚固耐久。长60米,高10米,宽12米。
中孔高大,便于舟通行,券额上雕一"虎头",两侧饰以花卉图案。桥两端墩基四角各置卧姿态水兽,形象凶猛逼真,艺术价吕祖祠建筑群之部分,院内有"三丰啸台"为明初太极拳创始人之一张三丰所建,院西北角有小石坊,小巧玲珑,完整无损,坊横额一面书"到此心清",一面书"引人入胜"。
吕祖祠,院内有"三丰啸台"为明初太极拳创始人之一张三丰所建,院西北角有小石坊,小巧玲珑,完整无损,坊横额一面书"到此心清",一面书"引人入胜" 东门面对陡壁悬崖,摩崖题记遍布其间,诸如"旧地重游"、"瞻彼淇澳"、"千仞岗"等等,内容丰富,字体苍劲隽秀。崖下有一长方形水池,入夏积水于此,明丽如镜。
据云:"池中沿崖下有一水泉,虽小且水流时断时续,后干涸而泉绝"。院内古柏参天,诗词歌赋之碑。
5. 浚县作文一一家乡的大运河
作文:浚县一一家乡的大运河地理位置:浚县位于河南北部,北距首都北京548公里,南至省会郑州165公里,卫河蜿蜒纵贯全境,淇河沿西部边界南流,处于安阳、濮阳、新乡、鹤壁等市辐射带的中心位置.交通条件:京珠高速公路穿境而过,鹤濮高速公路横贯县北,境内公路四通八达.旅游资源介绍: 浚县是与郑州市一起,于1994年被国务院命名批准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是河南省七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一家县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是省政府1987年首批公布的省级风景名胜区,它与城区联为一体,交通便利,吃住方便.经过十几年的开发建设,如今已经成为一处假日旅游,观光览胜的好去处.先后接待了德国、法国、美国、加拿大、荷兰、日本、韩国及港澳台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人,年客流量达200余万人次.2002年通过国际ISO9001和ISO14001质量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2003年7月被国家旅游局公布为AAAA级旅游景区.大伾山风景区包括大伾山、浮丘山这两座在千里平原上突起的秀丽青石山峰.虽然海拔只有135米,但因当年大禹治水登临此山,被载入我国最早的史书《尚书.禹贡》篇中,历代称为“禹贡名山”.现有大石佛等国保级文物1处10项,省保级文物8处,历代摩崖题刻460余处,汉唐古柏400余株. 景区内现有佛道建筑9处,亭台楼阁、寺庙宫观遍布两山.北魏的天宁寺,因保存有八丈石佛七丈楼而闻名遐迩.大石佛高22.29米,已1600余年, 全国最早, 北方最大,是河南旅游精品.它所包含的宗教文化、石刻艺术、历史政治等早已引起专家学者的惊叹.2001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国保文物,唐代的石刻瑰宝千佛洞是中原石刻艺术的精典之作.道教的圣地碧霞宫始建于明代,规模宏大,构造精美,万仙客用悬塑、壁塑等手法、塑造出道家典籍中记载的神仙人物3千余位成为集中国官方与民间神仙人物之大成的艺术殿堂.一处处保存完好的名胜古迹和一幅幅历史画卷,再现了宗教文化在中原传播、发展的历程.特别是一年一度的正月古庙会, 长达月余,朝拜者蜂涌而至,人如潮涌,高潮日达20万人,为宗教文化和经济信息的传播推波助.浚县古城墙始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今仅存西门北沿卫河一段,南北长700米,高12米,宽7米.城墙上有垛,有两小门,一日"观澜门",一日"允淑门"(也叫水驿门).此城墙高峻坚固,构造精细,宏伟壮观,而且"襟山带河",地理形势非凡. 大佛楼是天宁寺东西轴线上的最后一座建筑,因楼内依崖雕凿跏趺式弥勒大像一躯,两脚地面以下丈余,故有“八丈石佛七丈楼”之说,为浚县一大奇观.大石佛高22.29米,依崖开凿于十六国后赵时期,距今1600余年,是“全国最早、北方最大”的大型摩崖造像.据明代《浚县志》记载,后赵皇帝石勒“以佛图澄之言馋崖石为佛像,高寻丈,以镇黄河”.大石佛又俗称“镇河将军”.天宁寺院内原存后周《准敕不停废记》碑和金大定1180年铸造之铁铎等贵重物品.中院正中为藏经阁,阁上原藏南藏经6053卷,1949年迁平原省,现存新乡市博物馆.阁下有“千手千眼佛”一尊,高4.3米,造型生动.后院即大佛楼院.北侧院前为罗汉殿,东侧有钟楼,内悬明景泰四年(1453年)铸铁钟,钟高1.8米,口径1.2米,重达5000余斤,钟身铸铭文.中为大雄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殿内原塑三世佛坐像,故称“三尊佛殿”.佛高3米,像后绘佛背光.殿内两侧墙壁上画有24值使.殿后为水陆阁,天宁寺规模宏大,历史悠久,为我县价值极高的古建筑群之一.高4.3米,造型生动.后院即大佛楼院.北侧院前为罗汉殿,东侧有钟楼,中军亭,是隋末瓦岗军的遗迹,据《新唐书》记载,当年瓦岗军首领翟让被李密杀害后,徐懋公被砍伤臂膀,后来他自率一军驻守黎阳,在大伾山操练兵马,建此亭用以了望敌情.李密降唐后,又心存反复,被李渊父子射杀于熊耳山邢公岩下.徐懋公不计私怨,请求把李密尸身运回黎阳安葬.朝廷准许,李密即被葬于山西南五里的地方.1969年卫河清淤时,罗庄村西发现了一块《李密墓志铭》,为魏征撰文,有很高的历史价值云溪桥始建于明正德三年(1508年),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坍塌,船渡11年.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浚县知县魏廉川重修.云溪桥为五孔桥,式样美观,坚固耐久.长60米,高10米,宽12米.中孔高大,便于舟通行,券额上雕一"虎头",两侧饰以花卉图案.桥两端墩基四角各置卧姿态水兽,形象凶猛逼真,艺术价吕祖祠建筑群之部分,院内有"三丰啸台"为明初太极拳创始人之一张三丰所建,院西北角有小石坊,小巧玲珑,完整无损,坊横额一面书"到此心清",一面书"引人入胜".吕祖祠,院内有"三丰啸台"为明初太极拳创始人之一张三丰所建,院西北角有小石坊,小巧玲珑,完整无损,坊横额一面书"到此心清",一面书"引人入胜"东门面对陡壁悬崖,摩崖题记遍布其间,诸如"旧地重游"、"瞻彼淇澳"、"千仞岗"等等,内容丰富,字体苍劲隽秀.崖下有一长方形水池,入夏积水于此,明丽如镜.据云:"池中沿崖下有一水泉,虽小且水流时断时续,后干涸而泉绝".院内古柏参天,诗词歌赋之碑碣林立,颜、柳、欧、赵各具风格.北墙壁嵌有刘德新书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