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热门电影 > 关于苏联挖地球的电影有哪些

关于苏联挖地球的电影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11-14 22:35:36

㈠ 推荐几个和苏联有关的战争电影

<瓦尔特保卫撒拉热沃>很经典哦!莫斯科保卫战》、《解放》六部曲、《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第十六个人》、《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列宁格勒保卫战》。《攻克柏林》
《库尔斯克战役》《丹娘》《他们为祖国而战》《莫斯科在广播》《一个人遭遇》《莫斯科不相信眼泪》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第一骑兵军》、《列宁在十月》,反映俄、法战争的《战争与和平》。

㈡ 打个比方,挖洞可以挖到地球的另一边吗

当然可以,就是要克服很多困然,比如,工程量要大,因为地球这边到另一边的距离有1万两千多公里。还有,地球地下几十公里下就是岩浆了,要想办法一边打地洞,一边冷却。还有,地下压力特别大,要想办法支撑住。其他的,比如,空气进不去,形成的缺氧等,问题都搞定了,就可以挖到地球另一边了。

㈢ 苏联为直达地心,挖到12262米,周边全是黄金钻石,为何不挖了

有一部电影名叫《地心历险记》,讲述了人们去往地球内部探险的一个故事,因此便是产生了人们对于地心的好奇,当然作为普通人的我们,这辈子都不可能对地球内部有着什么交集,但随着人们科技水平的发展,不少国家都对地心展开了探查,其中这方面最为突出的一个国家便是苏联,也就是现在的俄罗斯。

另外就是,苏联那个时候的科研任务,一定程度上还是完成了,因为钻地这项工程,很大程度也是看科研效果,而不是一昧地追求经济效益,更何况经济效益的话,以苏联当时的经济实力,其他路子比这来钱来得更快的,其实更多,何必要在钻地这儿死磕呢?

可以看出,苏联最终停止在12262米,并不是突然的决定,而是经过多方考虑的,现在看来这更像是一种止损。

㈣ 有部科幻电影,结局是用苏联遗留的飞船返回地球上是什么电影

地心引力 Gravity(2013)


应该是借助天宫一号返回地球,不是苏联空间站

导演:阿方索·卡隆
编剧:阿方索·卡隆/霍纳斯·卡隆
主演:桑德拉·布洛克/乔治·克鲁尼/艾德·哈里斯/奥托·伊格内修森/法尔杜特·夏尔马/艾米·沃伦/巴舍尔·萨维奇
类型:剧情/科幻/惊悚/冒险

制片国家/地区:美国 / 英国
语言:英语 / 格陵兰语
上映日期:2013-11-19(中国大陆)/2013-10-04(美国)
片长:91分钟
又名:引力边缘(港) / 地球引力 / 重力 / Gravedad

㈤ 再现苏联解体的电视剧或电影有哪些

电影没有,
有一部纪录片《苏联解体大内幕》,很多网络电视上都有该资源,可以看一下。

还有一个八集专题片叫《苏联解体》网上可以看

㈥ 有那些苏联的经典电影,推荐一下

《办公室的故事》

《春天的十七个瞬间》

《莫斯科不相信眼泪》

《莫斯科保卫战》.

《斯大林格勒大血战》

《狙击手》

《攻克柏林》

《士兵之歌》

《解放》

解放包括炮火弧线、突破、主攻方向、柏林之战、最后一击5部。

《围困》

(愿我的答案令您满意。)

㈦ 苏联曾想挖穿地球,为何在12262米时停止

科拉超深钻孔工程,是前苏联组织的一场钻孔工程,位于俄罗斯东北部的科拉半岛,距离北极圈内不冻港摩尔曼斯克比较近。苏联用十多年时间挖这个洞,最后挖到了地下12262米,在地下8000米深处发现了含量很高的钻石矿和金矿,最终不得不叫停。到底是为什么呢?

很多人认为,地球是一个球体,我们每天在地球上走,走的始终都是弓背,如果有一天我们挖穿地球,在弓弦上走,是不是更近一些呢?

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地球是一个有层次感的球体,从外到内依次是地壳、地幔、地核,越往地下,温度就越高,这是人类无法接触的地方。

苏联的“挖穿地球计划”,打算挖到那里去?

如果苏联挖穿地球,大概率会挖到南太平洋的南极洲附近,需要挖6300多公里,相当于长江那么长,这对人类来说是不可能做到的。所以,科拉钻孔最终只挖到了12公里,相当于长江刚流到唐古拉山脚下,距离通天河还有很远的距离。

事实上,苏联人本来就没打算挖到地球对面去,苏联人的目的就是研究地壳,试图接近莫霍面。莫霍面,就是地壳和地幔的交界处,是南斯拉夫地震学家莫霍洛维奇发现的,莫霍面在大陆地区深度约在20~70千米左右,大洋地区7~8千米。所以,基本可以确定,苏联人的目标是挖到20公里以上。

在那个时代,苏联和美国一直在较劲。美国开始的核武器研究,苏联几年时间跟进。苏联搞出了卫星,美国直接把人送上了月球。苏联连输两局,在上天方面全面落后,只好在入地方面加紧努力,想要有所突破。

这种大背景下,苏联调集全国最优秀的科学家,集中力量搞挖洞实验,凡是参加这个工程的科学家,都能获得原本十多倍的工资和津贴,甚至获得了一套莫斯科的豪华公寓。苏联为这个功臣真是下了血本!

美国在挖洞过程中,栽了跟头,挖到4500米就挖不动了,美国人花了3亿美元,全部打了水漂。美国人还说,钻那么深的孔,相当于站在高楼上用细细长长的干面条,去捅坚硬的柏油马路!

苏联很快就超过了美国,可是当挖到7000米时,一度遇到严重困难,经过科学家的群策群力,终于渡过难关。到8000多米时,苏联人惊奇的发现,这里是一个蕴藏着大量黄金和钻石的地质层。经过取上来的岩石样本的研究,每吨岩石含金量达到了80克!要知道每吨超过4克的金矿,就是富矿。

中国大部分的金矿都是每吨2克或者3克!成本高污染大效率低,如果能采到80克的金矿,这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梦寐以求的事情。可是科拉钻孔工作面小于1米,从8000米地下要挖出1吨的矿石谈何容易?所以这个黄金富矿只好放弃了。

随着工程的继续进行,越来越多的黄金和钻石被发现,可是苏联人始终不为所动,继续追寻全世界的最高纪录!直到挖到了12公里以下。

流传很广的说法是,有人听到了从地下深处发出的神秘声音,类似于被困在地狱之门后面的怪兽声音,甚至有科学家说自己看到了洞中飞出的怪兽。

飞出的怪兽,完全是无稽之谈,可是地下传出的声音必须重视!

苏联人1970年开始了这项工程,用了13年时间挖到12000米,可是后面的十年时间,一直到1993年,仅仅推进了262米!这十年为什么进度这么慢,有人说,就是这个声音困扰的。

这个“地狱之声”,据说很像人的声音,就像很多人在地狱承受着火烤的痛苦一样,听得让人头皮发麻。采集这些声音,并不容易,工作人员用非常耐热的录音器放到深处,终于采集到了这个声音。听到这一声音的人,无不恐惧万分,这就是著名的“俄罗斯地狱之声40秒”。

对这段故事,我表示很怀疑,因为地下的地壳运动和空气扰动都有可能产生一些声音。我们把空玻璃瓶放在耳边不是也能听到奇怪声音吗?这些都不稀奇。

目前这个超深钻孔已经被封闭,想要知道真相,恐怕不那么容易了。

不过,现在深度超过这个钻孔的世界纪录早已被卡塔尔的阿肖辛油井(12,289米)和俄罗斯在库页岛的Odoptu OP-11油井(12,345米)打破,在这两个深井中,人们并没有得到任何从地狱传来的消息。

成本增加的第一杀手是岩石硬度增加。越往地下走,岩石密度和硬度越大,钻杆的损害就越严重。随着转孔深度的增加,钻头磨损越来越严重,往往走不了几厘米就要更换,从万米深处取出钻头,然后更换,一来回就是一个工作日,每天重复这样无聊无用的体力劳动,实在是暴殄天物。

成本增加的第一杀手是地下温度太高。按照低温梯度原理,每下降100米,温度就要升高3度,到地下一万米,温度绝对在300摄氏度左右。再加上钻头摩擦生热,上万美元一个的钻头,坏的太快,多有钱也扛不住!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是苏联解体了,俄罗斯在苏联解体后继承了这一工程,随后陷入了长达十年的经济衰退和萧条,根本没有钱支持这个没什么用的大工程,最终就只好叫停了。

不管怎么说,科拉超深钻孔挑战了人类极限,是苏联人最骄傲的三大工程之一,从地底发现的各种样本和数据,对研究地壳活动有很高的价值。

埃及法老墓碑在地下4米深被发现!

清高宗乾隆的裕陵地宫的深度不到8米!

地质雷达探测器的理论探测深度是24米!

明定陵的深度是27米!清朝墓葬平均深度都不如明朝。

秦始皇陵地宫距离地面至少37米!(也有推测其深度超过500米,还没发掘,有待验证。)

世界上最深的人工游泳池是40米。没有水的话,跳下去的时候,你至少可以喊三秒钟。

美国GBU-57能钻透60米深的混凝土,打到松软的土地上,能达到200米。

人类探测到的最深的自然洞穴是"库鲁伯亚拉洞穴",深达2197米!

人类制造的最深的“洞”是俄罗斯的科拉超深钻孔,深达12262米!

地壳的平均深度是17000米,也就是说人类还没有钻透地壳。

地壳再往下是平均厚度2865000米的地幔。人类要是想从地表到达地心,需要经过3480千米。美国物理学家表示,自由落体的话,需要38分11秒。

很多人会用上面这个图,其实,这个是俄罗斯的最大钻石矿——“和平”。其直径为约56公里,入口直径1600米,深约533米。据说可以满足全球钻石市场3000年需求。

不过,不要担心钻石会贬值。因为,已经被倒卖钻石的垄断了。而且,对外宣称只生产工业钻石。

真实的科拉钻孔只是一个被封闭的“孔”。其在1983年就达到12000米。之后,又用了十年时间,往下钻了262米。该项目于1994年终止,2006年资金耗尽,停止研究。2008年,彻底废弃。

最主要的原因,苏联解体了,苏联与美国的竞赛也就停止了。

苏联进行这项研究,目的就是打败美国先探测到莫霍洛维奇不连续面的研究。当时,苏联喊出口号,要在各方面超过美国。可惜,1991年,苏联就被美国在经济上拖垮了,苏联解体了。

之后,继承苏联研究"衣钵"的俄罗斯也想继续搞下去。可是,没钱、没技术、没前途,两年后终止钻探。要知道,钻的越深温度越高,硬度越大。现在的钻头制作工艺还是不能满足需求。再者,继续钻下去,也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也不会带来任何经济上的回馈。而且,地壳一直是运动的,钻井随时可能阻塞。所以,终止了钻探。

(文/勇战王聊 历史 )

当年苏联在地球上所挖的深洞就是大名鼎鼎的“科拉超深钻孔”。该计划实施于1970年,进行到1989年底时,钻孔深度已达12262米。到了1990年,钻探工作突然停止,由此产生了许多传闻。

在国外媒体上,流传最广泛的一个传说,说是为了打穿地球,开始了钻孔工作。但是,科学家们无意中却钻到了传说中的地狱,为了避免给人类带来大灾难,不得不及时终止了钻探。

钻探停止后,曾参与该计划的一位名叫狄米尔·阿撒哥的地质学博士,向芬兰一家报纸透漏了当时的一些情况。当他们的钻机钻到了大约9英里(约14484米)深度时,钻探机器的转速突然变快,钻头钻到了地下一个非常巨大的空间。

他们将钻头收了上来。随着钻头的收起,洞口喷出了高温气体,一头长着獠牙,眼神邪恶的巨大怪物飞了出来。这个怪物,发狂般的高声尖叫,瞬间飞走了。周围的工人受到惊吓四散逃走,他们几位科学家决定留下一探究竟,将一台本来用于接受地壳移动声音的拾声器放了下去。

当他们将拾声器放到钻达深度时,拾声器中传来了千千万万人凄厉的惨叫声……他们作为科学家,都是无神论者,但他们根本无法用科学解释这一自然现象。他们觉得,也许这就是传说中的地狱。他们无意中竟然打开了地狱之门。

为了避免事态变得更加严重,数位科学家立即采取行动,封闭了洞口。而那个逃出去的怪物,至今下落不明。

前苏联官方对于此事,保持了一贯的沉默。

但是呢,据官方材料显示,其实这类钻探计划,主要是为了研究地球的地质构造。目前还没有科学家认为,以现代的 科技 实力可以打穿地球。

科学家这一举动的主要目标,是为了验证地球的一个分界面,莫霍界面。现代通常认为地球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大层,而地壳和地幔的分界就叫莫霍界面。钻探计划,就是要钻探到莫霍界面,研究地壳和地幔构造。

美国从1957年开始,计划从较薄的太平洋地壳向下钻4.5千米,到达莫霍界面。但是,项目花费巨大,却没能达到预期的科研目标。1966年,美国国会停止了该项目的资金供应,项目终止,钻井深度9583米。

苏联却在美国停止计划之后,开始了自己的钻探计划。在科考队选择了钻井位置之后,1970年5月24日,钻探正式启动。

钻井有个特点,就是怕软不怕硬。硬的岩石结构,钻孔后,可以保持孔壁的完整,钻头可以上下自如。但如果遇到软的、易塌陷岩层,则脱落的岩石容易卡住钻杆,导致钻头提升时,钻柱折断脱落。

就是因为这一原因,在钻到7000米以下的深度之后,经历了无数次的该类事故。每次事故之后,都要将钻柱脱落丢失段用水泥封死,重新来过。

1976年,经过6年的工作之后,科拉钻孔超过了美国的井深记录。到了1983年,钻孔深度达到了12066米的深度。因为要准备1984年的国际地质大会,暂停了钻井工作。

1984年9月底,钻井继续,结果重新开始后的第一次钻头下放,就发生了钻柱断落的事故。钻井不得不重新从7000米深度开始,一直到1989年底,钻孔深度达到了破记录的12262米,但是钻柱再次断裂脱落。

从1983年到1989年,6年的时间,钻深仅仅增加了不足200米,不得不停止了钻井工作。此后,苏联解体,发生财政困难,不得不彻底停止了钻井计划。2008年,“科拉超深钻孔”的钻井被废弃,设备被拆除,地面建筑物被破坏。

地球的直径大约是12742千米,钻孔深度是12262米(12千米),耗时20年,耗费巨大的工程,也就钻了地球不到千分之一(1‰)的深度。看来人类想要给地球打个贯穿的洞,还需要继续努力呀。

俄罗斯临近挪威边界,有一个美丽的科拉半岛,那里不只有迷人的北极光,还有前苏联留下的神秘科拉超深钻孔。

苏联曾放言要挖穿地球,据说科拉超深钻孔钻到12000米时,工人听到了超自然异常声音,于是他们将一台耐热录音机,顺钻杆放入洞中,录下了凄惨哀嚎的人声。甚至还有现场人员言之凿凿地说,钻井口突然喷出热雾,随之出现了一个张牙舞爪的怪物。

于是有人说苏联钻到了人间地狱,那段录音被人称为“俄罗斯地狱之声40秒”。随之苏联紧急封井叫停钻井工程,留给了世人无尽遐想空间。

其实这些录音经音频专家分析,是录音室合成作品,而音频来源于1972年美国电影《血腥男爵》。而且地壳内部温度极高,井口有热浪喷涌而出,雾气弥漫貌似怪物亦是正常现象。也许这些传说只是苏联为钻井工程停工寻找借口,因为他们早已骑虎难下,不知该如何收手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与苏联皆想做世界老大,遂展开超级军备争霸赛。

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率先将宇航员成功送上月球,在美苏太空争霸赛中拔得头筹。血性十足的苏联人怎甘落后,美国上天,他们就放言要入地打通地球,顺便勘探一下地下资源以备不时之需。

苏联雷厉风行说干就干,1970年正是列宁诞辰100周年,籍此意义非凡的科拉超深钻孔工程开工了。

苏联为召集最优秀的地质专家简直不惜血本,不但送给每位专家一套别墅,而且每位专家月薪,就抵大学教授一年收入。

要说钻井原理简单,就是钻杆带着钻头在地壳打洞。可做起来并不容易,随着钻井深度增加难度越大,尤其是钻井越深地壳温度越高,对钻头要求也越高。

据说每个钻头成本就是几十万美元,每日毁坏的钻头就价值不菲。就连财大气粗的美国,试着钻井到9000米就放弃了。

苏联为争霸只注重发展军备,其经济并不发达,科拉超深钻孔工程超高额费用,早已压的苏联喘不过气,可为了战斗民族的颜面不能言弃。

1983年,科拉超深钻孔已达12000米,可苏联专家们誓要钻到莫霍界面才肯罢手。但是苏联从1983年至1994年停工,十年时间只挖进了262米,相当于一年只挖26.2米。

可见科拉超深钻孔工程,除了耗资惊人再遇技术瓶颈期。曾有专家比喻科拉超深钻孔的钻杆,就像人们站在高楼上拿面条戳地一样,可想而知钻杆易碎到何等程度。

同时钻头在地壳近三四网络高温下易损,而且换钻头要从一万米以下提出再送回,工人每天做如此无用功就需耗费七八个小时。由此苏联也开始考虑科拉超深钻孔工程的存在价值。

尤其是1991年,戈尔巴乔夫将前苏联政权交给叶利钦,随即苏联解体。原来地质专家团队已分属不同国家而分崩离析。其次俄罗斯经济实力锐减,再也无力承担如此烧钱的纯科研工程,于是故弄玄虚找个借口停工,以粉饰自己骑虎难下的尴尬。

如今科拉超深钻孔周围一片荒芜,废弃的设备只能拆毁按废铁回收,只有井盖上大大的数字,无言述说着昔日的辉煌与骄傲。

众所周知,当年苏联曾经有过挖穿地球计划,但是已经挖到12262米就突然停止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我查阅了工程学和地理学的资料,发现前苏联是在脑洞大型,拿科学开玩笑。

㈧ 求一部电影的名字

译名:惊爆十三天 Thirteen Days

1962年10月中旬,华盛顿的美国情报官员在进行例行情报资料分析时,从飞临古巴上空的U-2飞机所拍摄照片中发现了问题。他们确认,苏联正在古巴首都哈瓦那西南的圣克利斯托瓦尔修建基地,部署中短程导弹和运载核武器的伊尔-28重型轰炸机。从这些基地发射的导弹,可以击中从秘鲁利马到加拿大哈得逊湾的大多数美洲重要城市。
消息传到白宫时,引起一连串的恐慌,幸好当时的总统约翰·肯尼迪(布路斯·格林伍德饰)和其弟罗伯特·肯尼迪(斯蒂文·坎普饰)能够冷静应付。10月22日美国东部时间晚上7点,肯尼迪总统在白宫他的书房里,向美国和全世界发表广播讲话,通告了苏联在古巴部署核导弹的事实,并指出,这一“秘密、迅速和异乎寻常的导弹设施”是“蓄意的挑衅和对现状作出的毫无道理的改变,是美国不能接受的”。因此,美国一方面公开向苏联发出警告,要求苏联从古巴撤出其中短程核武器,同时以美国海空力量在加勒比海的广大海域对古巴设立了海上封锁线,进行所谓的“隔离”。就这样,在当时世界两个超级大国——美国和苏联之间爆发了一场危机,将整个世界带到了核灾难的边缘。

㈨ 苏联经典电影有哪些

安娜卡列尼娜,办公室的故事,保尔·柯察金,兵工厂,波将金号战舰,德黑兰43年

㈩ 有关前苏联二战的电影一共多少部,有哪些

前苏联拍摄的二战影片应该有1000多部

推荐5部:

1、《一个机会》: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1942年,为窃取一份重要情报,苏军一小分队被空投到敌占区,在公路上截得一辆德军车辆,于是便冒充德军军官打入敌军情报中心,掀起了一场空前激烈的斗智斗勇的攻心战·······

2、《伟大的转折》:《伟大的转折》是由李培健编剧,胡培奋导演,于祥国作曲,洪涛、齐克建、邓小鸥、赵岭、任杰等演播的广播剧,共3集。影片讲述了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晚年在一连串的政治挫折和军事失败后,面对国民党内部的腐败与分裂,痛定思痛,寻求新的政治力量的思想转变过程。

3、《莫斯科保卫战》:莫斯科保卫战(俄语:Битва под Москвой,德语:Schlacht um Moskau)又称莫斯科战役,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苏德战争中的一系列重要战略性战事的总称。[1]

战事开始于1941年10月一直持续到1942年1月。莫斯科保卫战包括苏军粉碎向莫斯科进攻的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各突击集团而实施的一系列防御战役(1941年9月30日—12月5日)和进攻战役(1941年12月5日—1942年4月20日)。

此次战役最终以苏联红军的胜利而告终。苏军取得了莫斯科战役的胜利,宣告了希特勒“闪电战战无不胜”的神话的破灭。

4、《春天的十七个瞬间》:由莫斯科电影制片厂摄制的12集电视剧。

该片被人们誉为“非凡的影片,它甚至使那些惯于吹毛求疵地把影片同历史进行对照的人,也不由得倾倒于影片的魅力。”编导出色地把纪实手法与艺术虚构融合在一起。

影片的故事情节以施季里茨调查法西斯上层人物与西方秘密谈判媾和为核心,却又以他与德国党卫军的周旋以及党卫军内部的斗争为线索,剥丝抽茧、层层推进,全片不见“历史瞬间”的快速闪过,而是以慢节奏细腻展现主人公的斗争历程,使纪实性、戏剧性、历史性得以完美统一。

影片围绕1945年3月在瑞士伯尔尼和洛桑进行的谈判即英美盟国背着苏联与法西斯单独媾和的“日出行动”进行。

5、《围困》:《围困》是米哈伊尔·叶尔绍夫执导,Yuri Solomin、Yevgeni Lebedev等参演的剧情片。该片讲述了伟大卫国战争期间列宁格勒遭受德寇围困的九百天,列宁格勒军民克服种种令人难以置信的困难--饥饿,轰炸,疾病,寒冷——保卫了这座“英雄城”并最终打破了德寇的围困的故事。

拓展资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World War II,简称二战,亦可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是以德意志第三帝国、日本帝国、意大利王国三个法西斯轴心国和匈牙利王国、罗马尼亚王国、保加利亚王国等仆从国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

战争范围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人,5万多亿美元付诸东流,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世界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以美国、苏联、英国、中华民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世界和平与进步而告终。

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这次战争带动了航空技术、原子能、重炮等领域的发展与进步。

阅读全文

与关于苏联挖地球的电影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法拍的叫狗什么的电影 浏览:96
特种部队与外星人科幻电影 浏览:769
喜欢去电影院英文怎么说 浏览:990
反特老电影全集 浏览:309
重庆森林电影的经典台词截图 浏览:491
英语电影的读后感用英文写50字 浏览:341
国外经典商战电影 浏览:335
美女和蟒蛇繁衍后代是什么电影 浏览:279
评价一个电影院的英语作文 浏览:886
被名字拖累的电影推荐 浏览:837
电影雷霆追击演员表 浏览:567
国产男主绑在电锯上被锯死的电影 浏览:771
电影花栗鼠名字 浏览:816
泰坦尼克号电影hd高清版版 浏览:876
爱是一场盛宴高清电影 浏览:305
电影破门最后的任务简介 浏览:841
适合三四岁孩子看的电影有哪些 浏览:194
我的时候看吴孟达电影好看 浏览:18
这部电影故事情节曲折人物形象生动确实 浏览:604
电影国歌人物事迹 浏览: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