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十二部有味道的日本武士电影
有味道的日本老电影
趁着暑假的工夫,我一天看了十多部日本片。尤其是武士片,一看就看上了瘾,越看越有味道。下面我就列举看过的12部电影,简单的来进行一定的评论。
《黄昏清兵卫》讲述的是,日本幕府后期,武士没落的故事。清兵卫是一个下等武士,他生活贫穷,但与事无争,过着平静的生活。对于上级的命令只能是无条件的服从,反正让他去和其他武士对决,虽然无奈,但也只有服从。这部影片也透露出,他作为一个社会底层小人物的悲哀,因为贫穷而无法迎娶自己心爱的女人。同样她的姐妹篇电影《隐剑鬼爪》,剧情上对他进行了大量的复制和重复,唯一的不同就是,主人公对藩主虽然也是无条件的服从,但他却进行了一定的反抗。看过《黄昏清兵卫》之后,这部电影可以不看。
同样描写没落武士生活的电影《切腹》,又投向了另一个主题。主人公千千女求汝,虽然家境穷困到了极点,但他仍然能够坚守武士的情操,直到他最后被迫切腹。这边电影同时也是对当时一些为富不仁的藩主的嘲笑和社会人情冷暖的辛辣讽刺。
《夺命剑》主人公是笠原伊三郎和他的儿子五郎,他们的生活很富裕,地位也很崇高。但伊三郎却有着一段不幸福的婚姻,他不想让儿子重蹈自己的覆辙。他宁可冒着自己家族被剿灭的危险,依然反抗藩主的无理要求。应该说这是一部实打实的为爱而抗争的故事剧。
另外,在日本也有侠客。但这些侠客不同于中国的侠客。《大菩萨岭》就是讲的一代剑魔的成长之路。电影《用心棒》和《春十三郎》,讲的是一个剑术高超的流浪武士为社会除害的故事。
而《座头市》里面的主人公座头市,是最接地气的侠客。他剑术高超,出剑极快。虽然他是一个70多岁的盲老头,出剑竟然凌厉无比,他出剑的时候,别人根本就没有看到剑影。而且出手心狠手辣,出剑必见血。他这个人唯一的爱好就是赌博。所以说座头市这个侠客有点中国风的味道。在古龙的小说中,他笔下的侠客往往都是剑术高超,喝酒吃肉,女人不离身的人。他在《小李飞刀》中塑造了一个快剑阿飞的形象。我想或多或少,都有可能是从《座头市》中取材。而他笔下的陆小凤,两根手指有着奇异的功能,而且好赌。所以说座头市和古龙的小说属于一路风格,奇异古怪,让人意想不到。
日本的侠客来源于一些剑术高超的武士。他们之间的比武往往注重一招一式,剑术招式实际,基本上一招毙命。属于现实主义的风格。中国的武侠则不同,多浪漫主意色彩。令狐冲的独孤九剑还算实际。而郭靖的降龙十八掌,张无忌的九阳神功则虚幻不实际。根本就没有招式可言。另外日本和中国的武侠精神追求也大不相同。像金庸描述的武侠很中国,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古龙的武侠则是吃喝享乐,得过且过,看透生死的小侠形象。严格来说日本是没有侠客的。有的话也是想座头市这种小侠客的形象。
说到侠客,日本最出名的电影《七武士》,一群没落武士,为了农民的利益,而和土匪厮杀的故事。还有《十三刺客》,则是为了国家,刺杀残暴藩主的故事。日本的武士讲究决斗和招式,中国的侠客讲究道义和精神。
日本电影还有一些讲述国家内乱争斗的故事。电影《蜘蛛巢城》,有着浓浓的中国味道。讲了臣弑君,篡位成功,又被手下反叛的故事。中间还穿插了一个能够预言未来的妖怪老人,搞迷信活动,中国味十足。《乱》电影画面非常的优美,讲了老国王有三个儿子,他主动让位给太郎。结果太郎和次郎先是驱赶老国王,然后两人争夺王位,太郎被杀死。三郎又从外藩借兵,帮助父王抢夺王位。按照中国人的电影思路,最终的结局应该是,二郎也被杀死,三郎当上了国王才对。但这部电影的结局却很让人意想不到。次郎和三郎在战争中全部被杀死,老国王却活了下来。而外藩的军队进入城中,又开始争夺王位。从此这个国家陷入一片战乱。这部电影剧情很中国,但结局却很日本。
写于2017年8月
⑵ 日本古装武侠电影
百人斩少女
还有 阴阳师
⑶ 请推荐一些日本的武士、忍者、浪人电影~总之,就是日本“武侠”电影~
推荐《里见八犬传》《幕府风云》80年代的经典日本武侠片
⑷ 经典的武侠片
20部最经典的武侠片
武侠电影是中国几代电影人继承千百年民族侠义文学的正脉,吸取中华武术国粹的精髓,生发出的自立于世界影坛的电影经典样式,它不仅深受我国广大观众的喜爱,而且对世界电影的创作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选出的这20部武侠片都堪称是武侠电影中的"倚天剑"、"屠龙刀",其中在以中国武侠电影为主的同时,我们还兼顾了一些在人文精神、风格特征、内容模式等方面相类似的外国武侠片。迎着新世纪电影的曙光,我们相信武侠电影一定能继续弹铗长啸,威震江湖。
1、《火烧红莲寺》(中国,1928)
开创了中国武侠电影的先河,撷取近代武侠名著《江湖奇侠传》中的一段情节繁衍而成的经典故事文本,特技摄影、布景创意和武打设计均给人以光怪陆离之感。该片实际上成为30年代在生活贫困线上挣扎的劳苦大众逃避现实的"精神桃花源"。
2、《罗宾汉》(美国,1938)
该片是好莱坞三四十年代侠盗片的典范,取材于美国历史上最有名的"民间英雄"罗宾汉劫富济贫的传奇故事,片中许多精心设计的动作场面令人击节赞叹,扮演罗宾汉的埃洛尔.弗林是当时好莱坞最走红的动作明星。
3、《姿三四郎》(日本,1943)
日本电影巨匠黑泽明的处女作,以丰富而富于韵律的电影技巧擅场柔道和柔道哲学,表现一种人的体能最高境界的对抗,对日本功夫片的发展影响颇大。
4、《原野奇侠》(又译《荒山客》,美国,1953)
片中一个隐姓埋名、身怀绝技的"游侠"续写了西部"神话",当他为民除害后,却只能策马走向荒凉的远方,因为侠客从来都是孤独的。片中拔枪对决、以静制动的场面与中国武侠电影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5、《七武士》(日本,1954)
本片是黑泽明挑战美国"西部片"的一部力作,7个性格迥异、武艺高强的武士抒写了一部悲壮的"荡寇志",艺术性与娱乐性在影片中得到完美的统一。该片曾被评为世界十大佳片之一。
6、《宫本武藏》(日本,1954)
五六十年代日本剑侠片的"领头羊",片中迅猛凌厉而又具有强烈真实感的武打风格令人惊心动魄,该片对中国新武侠电影的兴起极具借鉴意义。
7、《为了几块钱》(又译《荒野大镖客》,意大利,1964)
本片是60年代风靡一时的意大利"通心粉"西部片的开山之作,被誉为"从深山野岭走来的明星"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因此片树立了"西部侠客"的英雄形象。粗犷、豪放而又具有浪漫主义气息的艺术描绘使广阔的西部大地成为英雄的象征,只身孤骑,千山独行成为西部侠客的理想人生。
8、《龙门客栈》(中国台湾,1967)
本片标志着中国新武侠电影高潮的到来,"武侠大师"胡金铨的鸣世之作。该片在情节安排、人物造型、武打设计诸方面都形成了鲜明的艺术特色,具有浓郁的民族文化风貌。
9、《独臂刀》(中国香港,1967)
港台武侠电影"泰斗"张彻的成名作,并因此获得"百万大导演"的美誉。片中残肢独臂的义士方刚含悲忍愤、苦练神功,终在一场大血拼中手刃仇敌,影片结尾方刚的"盘肠大战"成为张彻"暴力美学"最鲜明的印记。
10、《精武门》(中国香港,1972)
李小龙因此片而成为万众景仰的"民族英雄",片中他那硬拳硬身、迅如雷电的武打功夫令电影特技毫无用处。该片不仅大大拓展了武侠电影的创作视野,而且更是一曲扬我国魂,壮我国威的正气歌。
11、《马永贞》(中国香港,1972)
该片是张彻"暴力美学"的代表作,开创了"上海滩争霸"的故事模式,塑造了一个堪与黄飞鸿媲美的"黑道英雄"马永贞的银幕形象。影片结尾马永贞身中数十斧,仍力毙仇敌,撼倒青莲阁,将暴力带入一个超现实的神话境界。
12、《侠女》(中国台湾,1972)
本片是胡金铨历时5年呕心沥血之作,影片糅和了武打、悬疑与文艺气质于一体,在醉人的东方神秘色彩下,它由表面的复仇情节而进入哲学领域,激烈的打斗化为诗情画意的飞舞。该片曾获戛纳国际电影节最高综合技术奖。
13、《流星蝴蝶剑》(中国香港,1976)
楚原执导的这部轰动一时的刀剑武侠片开启了70年代古龙武侠电影"大合唱"的前奏,影片溶入大量似是而非的禅机,以富丽堂皇的布景,轻灵柔巧的剑术,诡谲悬疑的气势,阴柔幽绝的色彩,令观众耳目一新。
14、《醉拳》(中国香港,1978)
该片将"大侠"黄飞鸿变成了一个"顽皮小子",将传统的武术变成了一种插科打诨、嬉笑逗闹的喜剧性手段。该片标志着谐趣武侠片的兴起,主演成龙也成为继李小龙之后又一位叱咤影坛的功夫巨星。
15、《蝶变》(中国香港,1979)
香港著名导演徐克对武侠电影进行创新的一次试验。影片集侦探、神秘、恐怖、武侠、奇观等电影典型元素于一身,又以"科学"来"演绎"传统的武功,是香港"新浪潮"电影运动的产物。
16、《少林寺》(中国香港,1981)
本片可以说是一次精英荟萃、具有世界水平的武术大全,将天下正宗的中国武术功夫系统地再现于银幕,使观众全面地欣赏到中国武术的精萃,开创了真功夫武侠电影的先河。李连杰则成为继李小龙、成龙之后的第3位武侠电影的"天之骄子"。
17、《笑傲江湖》(中国香港,1990)
根据金庸同名武侠小说改编的这部影片,系一部杰出的精雕细琢的古装武侠片,由胡金铨、徐克、程小东等大师联袂执导。影片在武打招式、摄影构图和音乐插曲等方面独运机杼,精密地构成了其古朴典雅、绚丽多姿、景中有情、情中有景的艺术风格。
18、《双旗镇刀客》(中国,1990)
本片是一部别开生面的武侠电影,曾获日本国际冒险与幻想电影节大奖。导演在保持传统武侠电影视觉空间的基础上,对传统武侠电影进行了全方位的"改写",为当代武侠电影引入了新的叙事方式与新的精神品格。
19、《黄飞鸿》(中国香港,1991)
徐克执导的这部黄飞鸿武侠片具有典型的后现代兼容主义的文化特征:集武打、言情、喜剧等多种类型于一身,融威武刚强与诙谐戏谑于一炉,影片塑造的黄飞鸿空有一身超凡武功却难敌洋人的船坚炮利,眼睁睁地看着国土沦丧,从而为武侠电影中的这个"百变英雄"赋予了一种历史反思的内涵。
20、《未被饶恕》(美国,1992)
影片中伊斯特伍德以严肃的面目和复杂的心情对西部神话进行了逆向性的考察,主人公基尼是一个"李寻欢"式的人物,编导通过这个人物试图达到对暴力的否定。该片曾获第65届奥斯卡最佳影片等四项大奖。
⑸ 求好看的日本古装电影
你说的好看指的哪方面?场面,细腻度,剧情,写实还原度,还是其它方面。
例如:
阿修罗之瞳,这种玄幻题材的古装电影,侧重写意和故事剧情讲述。
黄昏的清兵卫,这种更侧重内在,通过细腻的剧情烘托,展现日本武士的精神核心。平凡而感动。
七武士,这类古装历史题材,更多的侧重剧情的观赏性和侧面反映历史变迁的。
具体推荐如下(都是我看过几遍的):
诗意化的题材《阿修罗之瞳》、《花痕》、《山茶花飘零》、《蝉时雨》都还不错7-8分左右。
玄幻类《甲贺忍法帖》更多的是用特效吸引眼球,看起来有些像cosplayer。花里胡哨的技能和人物设定。类似的还有《多多罗》、《无限之助人》。。。
人物传记题材,更多的烘托虚构小人物的精神品质,坚持本心:《黄昏的清兵卫》、《隐剑鬼爪》、《少女杀手阿墨1-2》、《大菩萨岭》、《十三刺客》新版还不错,后面的打戏杀阵部分很热闹、《女座头市》。。。
有一部分比较老的,但是很经典的,国内资源很少《人斩》(天诛)胜新太郎和仲代达矢演的,主要讲冈田以臧的故事。《座头市》推荐89版第26话、《七武士》。。。
还有一种就是评分内涵超高的那种,例如黑泽明、北野武这一类的经典《乱》、《影子武士》、《切腹》、座头市系列 这一类基本上品质有保障,但是普遍年代较早,看起来画面感不是很舒服,且手法上个人不是很喜欢。
总结,日本武士电影,豆瓣7.5以上的可观赏性高。低于7.5-7.2以下的基本上索然无味。个别6点几分的冷门也不错。
ps:几部不怎么好看的《雨停了》、《必死剑鸟刺》、《壬生义士传》、《武士的一分》(不咋好看)、《必死剑鸟刺》(不咋好看)。《壬生义士传》(不咋好看)、《大奥》这几部千万别再入坑了,看完索然无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