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电影刘三姐的歌曲都有哪些
电影《刘三姐》中的歌曲有:
1、《序曲》
2、《山顶有花山脚香》
3、《渔船虽小能安身》
4、《小小鲤鱼不吞钩》
5、《蜜蜂过岭为花开》
6、《只有山歌敬亲人》
7、《我家不是财神庙》
8、《不种芝麻他吃油》
9、《采茶姐妹上茶山》
10、《心想唱歌就唱歌》
11、《今天看见锅煮饭》
12、《众人水来众人山》
13、《对白》
14、《山歌不唱忧愁多》
15、《隔山唱歌山答应》
16、《你歌哪有我歌多》
17、《财主请来当奴才》
18、《劝你莫进圣人门》
19、《富人只会吃白米》
20、《这里是条清水河》
21、《财主心肠比蛇毒》
22、《姐妹二人梭对梭》
23、《花针引线线穿针》
24、《财主有把铁算盘》
25、《砍柴过岭又过坡》
26、《砍来虎头垫柱脚》
27、《这里原是老虎口》
28、《眼望青山难出笼》
29、《才把金钩丢下水》
30、《好篮从来不装灰》
31、《一只小船轻悠悠》
32、《刀切莲藕丝不断》
33、《世上那见树缠藤》
34、《山歌好比春江水》
前33首歌曲是由傅锦华、蔡秀英和李敏玲演唱。而《山歌好比春江水》本是歌舞剧《刘三姐》的插曲,歌曲原唱为黄兴宁,后经乔羽、雷振邦改编成为《刘三姐》主题歌。
(1)老电影刘三姐长春版扩展阅读:
电影《刘三姐》有两个版本,第一个是1961年苏里执导的《刘三姐》,第二个是1978年吴永刚、陈正鸿联合执导《刘三姐》。
电影《刘三姐》的剧情:
刘三姐被财主迫害,到外婆家投亲。财主莫怀仁的管家莫进财强夺猎户李小牛的猎物,刘三姐打抱不平,迫使莫进财把猎物还给李小牛。随后,莫怀仁利诱刘三姐为妾不成,便以讨租、强索田地来威胁刘三姐。刘三姐约财主对歌,财主请来三个酸秀才,刘三姐用山歌战胜了他们。莫怀仁勾结官府,禁唱山歌,阴谋迫害刘三姐,并要拿刘三姐问斩。刘三姐在乡亲们的掩护下,时隐时现,把莫怀仁愚弄得匍匐在迷魂阵中。后来,刘三姐和李小牛告别亲人,转到外地传歌去了。
关于刘三姐:
1、壮族民间传说人物:刘三姐
刘三姐是民间传说的壮族人物,古代民间传说歌手,聪慧机敏,歌如泉涌,优美动人,有“歌仙”之誉。人们对刘三姐无比喜爱,有关她的故事与记载很多,更是在每年的三月三当成节日来纪念她。2006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州市申报的“刘三姐歌谣”,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间文学项目类别,序号23。 经国家考证研究决定:宜州市作为刘三姐故乡。
2、祖海演唱的歌曲:《刘三姐》
《刘三姐》是祖海演唱的歌曲,出自专辑《梦·蝶变》。
3、张艺谋执导剧场:《印象·刘三姐》
《印象·刘三姐》是世界上最大的、最具魅力的山水实景剧场,传唱最久远的民族山歌,史无前例的漓江风情巨献。《印象·刘三姐》由桂林广维文华旅游文化产业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我国著名导演张艺谋出任总导演,国家一级编剧梅帅元任总策划、制作人,以及两位年轻导演 -- 王潮歌、樊跃的加盟,数易其稿,历时三年半努力制作而成。它集漓江山水风情、广西少数民族文化及中国精英艺术家创作之大成,是全世界第一部全新概念的“山水实景演出”。演出集唯一性、艺术性、震撼性、民族性、视觉性于一身,是一次演出的革命、一次视觉的革命。
4、2010年舒畅主演电视剧:《刘三姐》
《刘三姐》是中共广西柳州市委、北京天星亿源影视文化公司于2010年联合拍摄的电视剧,由余明生执导,李功达任制片人,舒畅、刘冠翔、肖雨雨、程怡等领衔主演。该剧以唐代的柳州为背景,讲述“壮族歌仙”刘三姐历尽悲欢、追求自由和爱情的故事。
5、2018年中国歌剧舞剧院编排的民族歌剧:《刘三姐》
《刘三姐》是由中国歌剧舞剧院携手桂林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共同打造的大型民族歌剧,该剧获得2017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资助。《刘三姐》已于2018年7月25日、26日在国家大剧院上演。
Ⅱ 怎样评价电影《刘三姐》
刘三姐是一部非常经典的电影。
《刘三姐》是长春电影制片厂于1961年摄制的故事片,根据广西僮族民间传说改编。影片主要讲述了刘三姐用山歌反抗财主莫怀仁的故事。
一是人美。黄婉秋饰演的刘三姐给观众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黄婉秋再现了刘三姐的形象,把刘三姐扮演得栩栩如生,刘三姐人美、心美,十七八岁的姑娘情豆绽放,但在那个年代对心上的“暗恋”,羞涩之情在黄婉秋的演艺中刻画得淋漓尽致,自然赢得观众们的喜爱。
二是歌美。她在砍柴捕鱼的时候都唱山歌,她的歌声婉转动听,就像黄鹂深树鸣。美好歌声打动当地的穷苦大众。
三是景美。《刘三姐》的取景在桂林,桂林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三十多岁的人都记得在小学读过《桂林山水》的课文,“桂林山水甲天下”是每个人都知道的。
山歌已经被赋以人文的寓意。山歌不仅可以用来反抗恶势力,也可以用来传达爱情。
刘三姐最后被救出,清晨,阳光静静铺在水面上。一竹排小船在漓江上流动。晨暮如烟,没有之前半夜救刘三姐的喧闹,只有安静的水流声,观众之前紧张的心也放了下来,静静欣赏着美景。
一首“山中只见藤缠树,世上哪见树缠藤,青藤要是不缠树,枉过一春又一春”。刘三姐与阿牛的爱情,最后留下一段佳话。
Ⅲ 河池市刘三姐镇是电影《刘三姐》拍摄的背景吗
一个一个来分析(有些可能不准确)
第一个1960版本:
长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梁音 、黄婉秋 刘世龙等演的1960版本 电影《刘三姐》拍摄的地方在桂林和阳溯。我知道的地方有
开头有桥“桥底有水桥面凉”这个地方在阳溯白沙镇的遇龙河的遇龙桥,http://720yun.com/t/229jkdsfun0?pano_id=3647308这个是遇龙桥的全景图。
渔翁收留刘三姐时的地方在阳溯书童山,也就是现在张艺谋的《印象刘三姐》所在地
和财主对歌的地方在桂林市,木龙洞,位置是木龙湖出口靠叠彩山那边。
主人翁刘三姐的“家”在阳溯福利镇对面渡头村下面一点的沙洲(有人说是在渡头村)
采茶歌在桂林市冷家村,临桂五通镇的刘三姐茶庄有镜头(我前阵子去随便看了一下,不想回来时徒步,走不动就招了个摩托车问他,他说是的,看年龄应该有50多岁)在阳溯的鉴山寺后面的山坡也有镜头
具体看帖子http://bbs.guilinlife.com/thread-7699956-1-1.html 这里离鉴山寺的地方。我做个全景图地址http://720yun.com/t/c5ajzp4uuv7?pano_id=5909027
三姐唱“花针引线线穿针”完了后阿牛和老二碰面的地方也在福利镇的福利码头。被抓,全村人拿东西出去的也是这个地方。
三姐被财主抓住后唱有“画眉困在八角笼,八角笼门锁重重”这个也是在码头隔壁的大光亭改造的(当时我去找的时候就在眼前都不知道,问买东西的阿姨,她说就在这里)
最后定情时的大榕树在阳溯的大榕树景区,我进去时门票10块
这个桂林的伙伴整理的http://bbs.guilinlife.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06257&highlight=%C1%F5%C8%FD%BD%E3
http://bbs.guilinlife.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15874&highlight=%C1%F5%C8%FD%BD%E3你可以去看看。
还有三位老伯要把刘三姐留住的的地方是桂林灵川的大圩古镇
三姐被救出来后到“给你”,那些在阳溯徐悲鸿故居旁边的江畔
大概目前知道有这些,说真的我好像把里面的外景都找出来 因为我特别喜欢这部电影曾经有一时背下来。《刘三姐》和《五朵金花》最喜欢看的老电影。
河池只有宜州市 没有刘三姐镇 宜州市有个刘三姐故居
有一部分是在宜州的祥贝乡拍的,有一些街上的景是在德胜镇的老街拍的,我妈妈还做过群演。
河池市刘三姐镇的下视河是壮族歌仙刘三姐的故乡,下视河沿河两岸峰峦叠翠,翠竹青青,风景迷人,河岸崖壁上留有一根扁担和一方手帕模样的石叶,相传是壮族歌仙刘三姐打柴的“担”和“汗巾”,河池市刘三姐镇也是电影《刘三姐》的故事来源和拍摄外景地之一。
《刘三姐》中莫老爷出场,有一段对白莫老爷:这个毛丫头,我好像是在哪儿听人说起过?管家:就是宜山那个,爱唱山歌,抗交租税的刘三姐!莫老爷:什么?她不是被牛员外砍落水死了吗?管家:没有死.....莫老爷:什么?......管家:她现在又到我们这来了。宜山就在现在的宜州地区。
《刘三姐》是广影与长影联合摄制电影故事片。当时拍《刘三姐》当时正赶上建国十周年大庆,自治区领导十分重视《刘三姐》的拍摄工作,给摄制组提出了的要求是外景必须要以广西美丽的山水风光作为背景去叙述故事。演员还要是本土的外景当以桂林、阳朔为主,兼选其它。因此河池市刘三姐镇虽有取景,但不是主要选景区。
1960年4月初,时任《刘三姐》执行导演苏里与编剧乔羽带着摄制组抵达柳州依据柳州看了彩调剧刘三姐后,1960年4月初,由苏里由执笔,根据民间传说用了12天时间完成了剧本,4月下旬苏里、乔羽带着摄制组,租了一小船,从桂林到阳朔,顺江取景记录绘画,一面行船,一面构思未来影片的展现和表现。
于是影片开头取景在漓江书童山下,作为《刘三姐》在山上打柴时被牛员外派人砍藤落水和刘三姐撑伐顺江漂流途中被爱唱山歌的渔夫老李头父子收留的取景。刘三姐与莫老爷的对歌台选在了桂林市中心叠彩山脚下木龙洞前的漓江河畔。
临桂县五通茶山,风景秀丽,是“采茶姑娘茶山走,神仙听歌下凡来”取景地。桂林市叠彩山脚下木龙洞前漓江边是刘三姐对歌台。阳朔徐悲鸿故居小河畔作为定情时“斧砍江水水不离”的取景地,漓江边上千年古镇大圩作为刘三姐和阿牛哥乘坐小船横穿漓江,定情在一座古老的石桥下的场景。阳朔城南大榕树作为阿牛哥与刘三姐对歌抛绣球喜结良缘的的取景地。
埃文塔多所言属实,电影《刘三姐》外影都在原桂林地区(最早为十桂林专区,后为桂林地区辖八县)八内所拍,而且还是吾师苏里执导。内景就无须考究了,因为内景统统的可以在电影厂摄影棚里完成。
小时候我就经常看《刘三姐》这部电影。这部电影真的很有年代感,很能反映当时广西的现状。
小时候一直以为歌仙刘三姐是桂林人士,上了大学后才知道,原来 刘三姐是河池宜州人士,把每年的三月三当成节日来纪念她。
电影《刘三姐》
《刘三姐》是长春电影制片厂于1961年摄制的故事片,根据广西僮族民间传说改编。由苏里执导,黄婉秋、刘世龙、夏宗学等人主演,是中国大陆第一部风光音乐故事片。影片主要讲述了刘三姐用山歌反抗财主莫怀仁的故事。
《刘三姐》主要拍摄地点是 柳州和桂林 。从桂林顺流而下到阳朔境内,沿河拍摄,而 阳朔的大榕树是作为刘三姐和阿牛哥定情的地点。
七星公园的月牙楼,叠彩山、伏波山,大多数是对歌的时候拍的。阳朔的白沙镇、遇龙河、福利镇也有取景。
电视剧《刘三姐》
作为柳州拍摄的第一部完整的电视连续剧,通过《刘三姐》让全国人民共享柳州的人美、歌美、舞美、山水美、风情美。
《刘三姐》分别在鹿寨县中渡古镇、柳侯祠、中华园、都乐公园、龙潭公园、千亩湖及三江侗族自治县的侗寨冠小鼓楼广场、柳城县洛崖景区、柳城县马山乡龙江河段,柳城监狱四塘农场茶园等地进行拍摄,最后剧组移师柳城县龙江河畔的“刘三姐影视城”拍摄。
《印象·刘三姐》
《印象·刘三姐》由著名导演张艺谋主导的世界最大,最具魅力的山水实景剧场。
最后在阳朔选择了漓江与田家河的交汇处作为剧场,而此处正是当年电影《刘三姐》的主要拍摄之地。
这个不可能,六零年的刘三姐是在桂林市,阳朔县两地指的一直以漓江为地点再就是遇龙河,六零版刘三姐始终没有有开过性林市。要不就是七八年版刘三姐。刘三姐电影只有二部,一是六零年,一是七八年。其余都是电视剧。不在此题。
是桂林漓江。
是不是不知道不过刘三姐故乡是 广西 省、河池市、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四把镇、下里社区 蓝靛村
据广西罗城县志记载:刘三姐原来618年出生在 天河县 (今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四把镇)下里的蓝靛村(今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四把镇下里社区蓝靛村),那里还有她故居的遗址, 那村 刘姓的族谱中还有记载。
下里离罗城的县城很近,刘三姐常到罗城去唱山歌,在 中华人民共和国 成立前罗城县城城西北的 多吉寺 的后殿正中供奉着歌仙刘三姐的神像,称之为“三姐歌殿”游人常在那里对歌,故有东门(罗城县城驻地)四把好玩好耍一说,在国内是独一无二的。
在1958年 《刘三姐彩调剧》 创作组经过深入民间采风,认定刘三姐是罗城人。
只有一两个背景是在宜州拍的,刘三姐电影都是在桂林拍。电影就需要好效果。
刘三姐这名字好多地方都有记载,桂林说桂林的,柳州说柳州的,贵州说贵州的,阿牛哥是宜山人,你们别争了,中央定论嫁给阿牛哥就是宜山人。有文献记载阿牛哥娶了刘三姐。
Ⅳ 刘三姐是谁
傅锦华是刘三姐的演唱者,黄婉秋只是个扮演者。
Ⅳ 《刘三姐》作者 是谁
刘三姐的故事为中国壮族民间传说,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和本土民间文化的精华,没有具体作者(作者就是一代代的人民,数不过来)。
刘三姐传说最早见于南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九十八《三妹山》。电影《刘三姐》是长春电影制片厂1960年摄制的故事片,著名导演苏里代表作。 歌剧《刘三姐》的歌曲和歌词创作是由中国著名的歌词作家乔羽老先生和歌曲作家雷振邦先生完成的。
(5)老电影刘三姐长春版扩展阅读
电影《刘三姐》主要讲述:
风景如画的桂林,壮族群众刘二刘三姐兄妹,与老渔夫、阿牛、舟妹住在一起亲如一家,过着勤劳幸福的生活。刘三姐和姑娘们喜欢在山上边采茶边唱歌。地主莫怀仁霸占茶山禁止百姓采茶,但乡亲们在刘三姐的鼓舞下拔掉了禁止采茶的牌子。
莫怀仁气急败坏,又想禁止百姓唱歌。刘三姐与莫怀仁打赌,只要他在对歌中取胜,就可以禁歌。莫怀仁请来秀才与刘三姐对歌。百姓纷纷前来观看。刘三姐机敏过人,用山歌战胜了对手,莫怀仁狼狈逃走。但他不甘失败,又出毒计,把刘三姐抢到家中百般威胁,刘三姐坚贞不屈,阿牛勇敢地闯进莫家将刘三姐救走,莫怀仁带领家奴乘船追赶,百姓帮助刘三姐逃走。
刘三姐和阿牛用山歌表白了彼此心意。封建官府下令禁歌,刘三姐带领乡亲们用歌声进行反抗,但在封建黑暗势力的压迫下,刘三姐被迫离开。但她继续在新的地方,用自己的歌声鼓舞民众,唤起大家与封建势力做斗争。
Ⅵ 电影刘三姐是反映什么民族的生活
刘三姐(1960年苏里执导电影)
编辑
刘三姐又称“刘三妹”,为中国壮族民间传说中的歌仙。关于其身世,不同地区流传着不同版本,而最广泛流传的当属流传在广西柳州一带的传说。
刘三姐传说最早见于南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九十八《三妹山》。明清以来,有关她的传说与歌谣文献记载很多。壮族民间口耳相传的故事与歌谣更为丰富。
电影《刘三姐》是长春电影制片厂1960年摄制的故事片,讲述了刘三姐反抗地主莫怀仁与李示田对歌10天10夜后化作黄莺飞去的故事。[1]
Ⅶ 经典老电影《刘三姐》是哪年拍摄的急急急
1960年拍摄的,是部国产音乐电影的鼎立大作。63年获过大奖,被誉为山歌之王。
Ⅷ 《刘三姐》是什么剧
电影《刘三姐》是长春电影制片厂1960年摄制的故事片。是中国大陆第一部风光音乐故事片
彩调,原名“调子”或“采茶”,流行于广西地区。在当地民间歌舞基础上形成,已有近两百年的历史,1955年定名为“彩调”。其表演自由活泼,富于生活气息。最为著名的剧目是《刘三姐》。
Ⅸ 《刘三姐》电影是哪一年拍的
《刘三姐》是长春电影制片厂于1960年摄制的故事片。
《刘三姐》根据广西僮族民间传说改编。由苏里执导,黄婉秋、刘世龙、夏宗学等人主演,是中国大陆第一部风光音乐故事片。
剧情简介
根据广西壮族民间传说改编而成的戏曲电影。砍柴女刘三姐(黄婉秋)以唱帮穷苦人解气的山歌名闻四乡,却也因此被视她为肉中刺的财主陷害,幸运捡得一条命后,她一路歌声沿江而下。老渔夫(张巨克)和儿子阿牛(刘世龙)通过歌声将她辨出,将她接入家中。
远近乡民听闻,都赶来与刘三姐赛歌,以为她已人头落地的哥哥刘二(梁音)也因此机与她重逢。因为歌词中多处直揭财主对穷苦人的盘剥,乡民叫好同时亦令当地财主莫怀仁(夏宗学)极为恐慌。
为防乡民暴动,莫怀仁想以淫威令刘三姐噤声,只换回自己的难堪,刘三姐言称若赛歌胜过她,她自不会开口再唱。刘二怕妹妹重蹈覆辙,想带她远走他处,但刘三姐誓要好好惩治莫怀仁。
莫怀仁找来一帮酸臭文人信心满满与刘三姐赛歌,不想个个被她骂得狗血喷头。为让刘三姐屈服,莫怀仁暗中将她绑至府中,施以锦衣美食,只换来刘三姐的几声冷笑。
Ⅹ 电影《刘三姐》大家觉得怎么样,莫老爷反映的是哪类人
电影《刘三姐》是部老电影,大家喜欢的话,可以看一看。
《刘三姐》是长春电影制片厂于1961年摄制的风光音乐故事片,导演是苏里。讲述的是广西僮族的民间歌手刘三姐用山歌反抗财主莫怀仁的故事。
刘三姐作为穷苦人家的孩子,一个弱女子,如何与地主、财主对抗呢?聪明的孩子自然有聪明的做法,她用山歌与当地财主莫怀仁作斗争。她在砍柴捕鱼的时候都唱山歌,她的歌声婉转动听,就像黄鹂深树鸣。美好歌声打动当地的穷苦大众,大家都唱起山歌来,反抗莫怀仁欺诈百姓的歌声飘荡在桂林的山水之间,引发了莫怀仁的极度不满。从开始想娶刘三姐为妾到转变为要赶走刘三姐,为了把刘三姐的歌唱败下,莫老爷请来了当地名士,几次对决,刘三姐都取得了胜利,在当地的影响越来越大,大家都跟着刘三姐唱歌,反抗财主老爷。
意见粗糙,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