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你喜欢哪部电影的海报
最近我看了很多电影,也一直在想怎样才算是一张优秀的电影海报?
看电影前,它能激发你的强烈兴趣;
看电影后,它让你对电影中某些情节产生“顿悟”之感;
电影之外,它是一幅独立的审美作品。
八十年代以前,电影海报是以画家手工精心绘制的画稿为母本印刷制作的,特别是那些由大师级画家加盟的手绘电影海报画稿,它不但提升了电影海报的艺术品位,还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现今高科技的引入,带来电影海报制作的革命,使得电影海报的制作变得非常便捷容易,相对于以往传统的工艺海报来说,几乎没有收藏价值。
电视机不普及的年代,看电影是奢侈品。手机都能看电影的年代,看电影变成日用品。因此电影海报也变得更大众化,商业化,由此弱化了电影海报的艺术性。
但不乏有一群设计师,他们凭自己的表达方式来叙述自己对电影的爱好。他们的作品风格多变,不强调明星效应,更注重电影本质的表达。这些海报作品,目的并非要如何将电影“卖”出去,而是作为从观众角度的对电影的更深层次的诠释,更像是电影的观后感。
因此我精选了一系列海报,从三大方面和大家分享与赏析:
一、给你一种顿悟的喜悦
01《泰坦尼克号》
如题所示——“最后的绝地武士”,Andrew Kwan海报设计没有悬念,用最直观的方式点题:残阳如血衬托下那疲惫的背影缓缓消逝,一段传奇已然落幕,空中悬挂着两轮太阳,那是卢克的起源,也是卢克的最好归宿……
04《逃出绝命镇》
第90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原创剧本,一部充斥着恐怖、种族问题、融入了细思极恐的科技元素的电影。
Jay Shaw的设计是90年代常见的海报设计风格,去掉色彩,侧重图形和版式表现,画面定格在勺子从人头杯子中“取出”一动作,有意形置换的意思,也将视觉重点放在"Get Out"上面,意味深长。就像这部电影一样,惊吓不会在你以为它要来的时候出现,而隐藏在背后的秘密,比你所能想象的都更加大胆。
影片其中的爵士配乐和罗德的阴谋论让电影充满黑色幽默,也很有讽刺意味。
05《007:幽灵党》
不管你有没有看这部电影,都一定要看《007:幽灵党》的片头,其表现手法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影片来欣赏,甚至有人给出片头比影片还精彩的评价。
片头中所出现的戒指,是该片的主题:幽灵党,戒指上的图案正是一个八爪鱼和幽灵结合体图形。《007:幽灵党》原版海报的表现都在帅哥美女丹尼尔·克雷格和莫妮卡·贝鲁奇身上了。
由此来看Pedro B. Maia版本的海报,和《007:幽灵党》片头一样,更偏向于用八爪鱼、幽灵、骷髅头等元素来表达影片的主题。
《007:幽灵党》片头
题外话:《007:幽灵党》片头配乐是由英国男歌手Sam Smith演唱的《Writing》。
《瑞士军刀男》
星爷说得对,演死尸是个技术活。Daniel Radcliffe,著名的哈利·波特一角饰演者,在《瑞士军刀男》里演一具非常重要的尸体,这具“尸体”会做鬼脸、喷口水,几乎“无所不能”,甚至展现出惊人的功能——剧烈的“屁流”可以成为喷气式划艇,带另一位主角汉克离开荒岛。
这是一部被网络归为剧情、喜剧、冒险类的影片。正确来说,这是一部黑色喜剧。Pedro B. Maia版的《瑞士军刀男》海报,采用一个特别的视觉角度来设计,细看这特别的构图、荒诞的行为,就如观看这部电影一样,笑着笑着就哭了。
07《超能陆战队》
无疑,“大白”的受欢迎程度远远高于电影本身。“大白”面部造型灵感来自于日式铃铛,角色设计师Shiyoon Kim发现铃铛的上部有一个细长豁口连接两个孔,这启发了一条线连接两只眼睛的设计。
这种没有嘴巴的极简的设计概念让“大白”用眨眼和肢体动作表达情感,反而给大家对“大白”丰富肢体的语言有更多的解读。Berkay Daglar这张海报可谓诠释得非常到位了。
二、让一场电影变成静止的画面
抛开情节,许多电影都拥有优质的画面。其中要数韦斯•安德森的电影《布达佩斯大饭店》,电影中的色调、道具、布景,高饱和度的色彩,每一帧画面的注重细节到达了偏执狂的水准。
这种画面构图及色彩运用给观看电影的人带来视觉盛宴。
下面推荐的海报作品,并非从影片中截取画面创作那么简单,而是设计师通过个人风格,用自
08《星球大战VI:绝地归来》
出自Jaehwa Lee之手的海报,干净的背景,营造出广阔的空间感,角色造型因此而更突出,STAR WARS 字体美感一览无遗。
09《蝙蝠侠》
黑色的美。蝙蝠侠作为暗黑系英雄,再加上剧情本身和场景风格都是在黑暗的整体氛围中活动,巧妙地用黑色做插画,奠定黑暗的画面情感基调。
10《水形物语》
哑巴姑娘爱上鱼人,虽然时代定格在压抑的冷战背景,涉及到了当今社会中种族歧视、同性恋、弱势性别等这种现实社会问题。但故事将情欲与近乎神圣的爱情融入到了“水”这意象里,完成了一个美丽奇幻的成人童话。
11《剪刀手爱德华》
女主家居住的地方以前是从不下雪的,只有当爱德华出现后洁白的雪花才开始飞扬在那片土地上空。作为一个机器,爱德华几乎没有表情,一双尖利的剪刀手也不利于表达感情,冰冷的色调衬托在他惨白的脸上反而更加令人难忘。
12《银翼杀手2049》
在凸显色彩的同时而不失去反乌托邦的感觉,此片摄影指导为罗杰·狄金斯之作,画面中不是烟雾和粉尘的沙漠,就是阴冷潮湿的雨夜,成功地让你人感到未来的不适,随便一帧画面都是一件艺术品。
而下面这张海报,Chris Skinner通过他个人的风格,将赛博朋克式的末世街景和暧昧的霓虹灯管重现你的面前。
13《黑客帝国》
20年前的经典科幻片,Chris Skinner用自己的手法来描绘场景,细节处理得非常精细,可以作为一部独立的作品来欣赏。
2. 旧影:深刻在一代人脑海的老电影剧照
(电影《冰山上的来客》剧照)
(电影《春苗》 李秀明饰演田春苗)
(电影《沸腾的群山》剧照张连文饰演焦昆)
(电影《烽火少年》剧照)
(电影《红珊瑚》剧照 晓军饰演珊妹)
(电影《红雨》 曹秀山扮演红雨 1975年)
(电影《洪湖赤卫队》剧照 王玉珍饰演韩英)
(电影《金光大道》,张国民扮演男主角高大泉)
(电影《刘三姐》剧照黄婉秋饰演刘三姐)
(电影《青松岭》剧照刘晓媚饰演秀梅 王友来饰演大虎)
(电影《闪闪的红星》剧照 祝新运出演潘冬子)
(电影《铁道游击队》剧照)
(电影《五朵金花》杨丽坤饰演副社长金花)
(电影《向阳院的故事》剧照 浦克饰演石爷爷 章申饰演铁柱)
(电影《一副保险带》剧照 王政饰演红英 钱红娟饰演小杨)
(电影《英雄儿女》剧照 刘世龙饰演王成)
(电影《英雄小八路》剧照)
(电影《红日》剧照高博饰演丁政委 杨在葆饰演石东根)
(革命现代舞剧《白毛女》剧照茅惠芳饰演喜儿)
《红旗谱》
(革命现代舞剧《草原儿女》剧照 张纯增饰演特木耳 蔡国波饰演斯琴)
(革命现代舞剧《红色娘子军》剧照)
(革命现代舞剧《沂蒙颂》剧照 程伯佳饰演英嫂 张肃饰演方铁军)
(故事片《怒潮》剧照)
(郭振清、李世江分别在电影《决裂》饰演龙国正、江大年)
(电影《南海长城》王心刚饰演区英才 刘晓庆饰演甜女)
剪纸片电影海报:带响的弓箭
(电影《李双双》海报)
老版电影《渡江侦察记》剧照
《红日》
《红色娘子军》(1960年)
文革电影《欢腾的小凉河》剧照
《寂静山林》王心刚主演(1956年)
《甲午风云》饰演邓世昌
《秘密图纸》
《青春似火》(北影76年)
《野火春风斗古城》(1963年)
《侦察兵》(1974年)
电影《汾水长流》剧照
南征北战
《永不消逝的电波》
电影《打击侵略者》
电影《冰雪金达莱》
《蚕花姑娘》
电影《草原晨曲》 海报
电影《草原上的人们》(乌日娜饰演萨仁格娃)
电影《地道战》剧照
电影《地雷战》(白大均饰演民兵队长赵虎)
电影《独立大队》剧照
《山村新人》海报
(电影《南海风云》剧照 唐国强饰演于化龙 高保成饰演阿爸 洪学敏饰演阿妹)
电影《海霞》剧照 吴海燕饰演海霞 王苏娅饰演阿洪嫂
电影《海鹰》
电影《黑三角》
电影《红色娘子军》(祝希娟饰演吴琼花 向梅饰演符红莲)
电影《金沙江畔》剧照
电影《决裂》(剧照 郭振清饰演龙国政)
电影《决裂》(王苏娅饰演李金凤)
电影《枯木逢春》(上官云珠饰演方妈妈,尤嘉饰演苦妹子、徐志骅饰演方冬哥)
电影《苦菜花》(曲云饰演母亲 王志刚饰演姜永泉)
电影《燎原》
电影《勐垅沙》
电影《南海的早晨》
电影《上甘岭》(剧照 杨德才饰演张亮 刘玉茹饰演王兰 )
电影《暴风骤雨》经典剧照电影《护士日记》(王丹凤饰演简素华,汤化达饰演高昌平)
《南岛风云》剧照
电影《女跳水队员》
电影《青春之歌》 剧照
电影《青年鲁班》
电影海报《激战无名川》
电影海报《林海雪原》
电影海报《如此爹娘》
电影海报《山村姐妹》
电影海报《战洪图》
电影海报剧照《烽火少年》
动画片《小号手》
渡江侦察记
冯喆和王丹凤主演的电影《桃花扇》剧照
故事片《柳堡的故事》(陶玉玲饰演二妹子 廖友梁饰演李进)
故事片《芦笙恋歌》(宋雪娟饰演娜娃 汪杰饰演扎妥)
故事片《怒潮》(张平饰演邱金)
3. 老上海电影海报画
到博物馆有,就是不知道卖不卖~
4. 有哪些经典的电影海报
加勒比海盗海报图。海盗系列我全部看过非常经典
5. 北京哪个地方有卖那种老海报的
潘家园,二楼
6. 六七十年代的电影宣传画多少钱一张
不同的电影,意义不一样;宣传画不同质量,不同品相,价格也有较大差距。不过六七十年代比较特殊,这类东西有一定收藏价值,但市场价还比较低。
7. 有哪些经典的电影海报
电影这个东西,大家都有自己喜欢的经典,都有自己喜欢的印象深刻的电影海报。那么有哪些的经典的电影海报呢?
《辛德勒名单》,人们对于60多年前的那场浩劫,至今心有余悸,无数二战电影的轰炸,提醒着人们最恐怖的恶魔就是人类本身。斯皮尔伯格的两部二战影片《拯救大兵瑞恩》和这部《辛德勒名单》,从截然相反的两个层面剖析了战争,前者体现了战争的残酷,而后者无疑更具有内涵和思考空间。海报中,粗糙的老式照片里紧握的两只手,并不是简单代表了大人和幼儿,而是面对弱者时,强者中未泯灭的良知和人性。
8. 如果让你选一部红色经典拍成电影,你会有哪些办法与创意呢设计一份海报来表现吧!
1、《闪闪的红星》是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的中国儿童红色电影。该片由李昂、李俊执导,祝新运、赵汝平、刘继忠主演主演。于1974年10月1日上映。
2、《刘胡兰》拍摄于1996年,由山西电影制片厂出品,是沈耀庭执导,池华琼主演的战争剧情片。该片讲述了女英雄刘胡兰的英雄事迹。
3、《南征北战》是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军事影片,由成荫、汤晓丹联合执导,陈戈、冯喆、汤化达等主演,于1952年上映。
4、《地雷战》是由唐英奇、徐达、吴健海执导,白大均、张长瑞、吴健海等人主演的战争片。该剧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各村民兵联防运用地雷战术,歼灭了进犯的日军,取得反扫荡胜利的故事。
5、《红色娘子军》是由上海电影制片厂出品的战争片,由谢晋执导 ,祝希娟、王心刚等主演,1960年7月1日上映 。
我觉得我要是想嗯拍成电影的话,就觉得《智取威虎山》那部电影特别的好,我觉得对于红色记忆也是一种传承。
当下影视界兴起了新一轮的红色经典改编热潮。在此背景下,笔者以《林海雪原》为例,来探讨由红色经典改编的电视剧、电影的若干问题,并对不同艺术形式的描写手法进行分析,目的在于研究和探寻红色经典深受人们青睐的原因。
一、红色经典产生的时代背景
新中国成立后,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国家主流意识形态要从各方面加强,红色经典成为当时传播文化意识形态的主力军和主流的文化意识形态。红色经典的含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红色经典是指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至1976年“文革”结束之前以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为背景、以革命斗争为题材内容的文艺作品,包括红色小说、红色歌曲、红色电影、红色戏剧(主要是“样板戏”)等。广义的红色经典则是指凡以革命年代为时代背景、以英雄事迹或英雄人物为表现内容的所有经典文本,除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红色经典的母本外,还包括1990年以后出现的各种衍生文本,如重拍或新拍的关于红色经典的影视剧、由当红歌星翻唱的红色经典歌曲等。红色经典本身是一个在“文革”后期产生的词汇,最初指的是“文革”时期创作的革命样板戏,后来被怀旧的人们泛化到用以指称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指导下创作的,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政治运动和普通工农兵生活的典范性作品。红色经典作品主要出现于20世纪50至70年代,这些作品都不可不避免地沾染了当时的政治色彩。红色经典的建构是有意识、有计划地把文化生产和经典的两个过程结合起来,比如作品刚刚创作完成就被奉为经典之作,或开始创作时就当成经典来创作,“文革”期间样板戏的创作堪称典型。这似乎违背经典创作过程中自然形成的过程,而这种方式又是一种快速的飞跃的创作方式和理念,它与“文革”时期的革命要求完全相符合。这种创作方式也符合“文革”时期的时代特点,以至于在“文革”结束后受到了一些读者的诟病。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当下社会又兴起了新一轮的红色经典的改编热潮,这说明虽然这些红色经典有着浓重的政治文化色彩,但是在创作上都吸取了中国文学创作的多种艺术手法,刻画出了一批生动的具有现实主义精神的英雄形象,而这些形象有着巨大的榜样作用,能够不断地教育和鼓舞一代代人。当时创作的红色经典有很多,而《林海雪原》的发行量在红色经典中位居前列。同时《林海雪原》被后来的人们改编为不同的影视作品,而在不同时代所产生的改编影视剧也有着不同的含义。
二、《林海雪原》的内容与改编
《林海雪原》是曲波根据自己的经历创作的长篇小说。讲述了解放战争初期,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压向东北。在我军后方,国民党又组织了一些伪满洲国官员、地主、恶霸、流氓、大烟鬼等组建所谓的“中央一号队伍军”,不断进行军事骚扰,疯狂地烧杀抢掠,闻所未闻的邪恶。为了清除匪患,少剑波带领一支36人组成的小分队,插入到白雪皑皑的森林,与不同类型的敌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小说问世后受到了热烈的追捧,其中很多经典的桥段被人们牢记,如杨子荣深入土匪老巢与土匪头子座山雕的对话:“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莫哈莫哈,正晌午说话,谁也没有家,脸红什么?精神焕发,怎么又黄啦?防冷涂的蜡。”这些经典的话语表现出了小说主人公的机智与勇敢。此后对于这部小说的改编有很多。不同时期改编的版本体现了不同时期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对于红色经典的解读。
9. 珍贵!旧报纸上的港片海报,年代感十足
纸媒盛行的上世纪,在报纸上刊登广告是电影宣传的重要手段之一,以风格海报配以个性文案,可以完美呈现出电影的格调,吸引观众入场。
今日与大家一同欣赏这些旧报纸上的港片海报,熟悉的电影,熟悉的演员,出现在如今已经少见的报纸之上,更加重了年代的厚重感。
港片黄金时代的开启者《英雄本色》,在1986年以午夜场形式登陆各大院线。
报纸海报上打出宣传标语“豪情万里,气贯九霄”,不仅是对电影的诠释,也充分表露徐克和吴宇森的野心。
由张国荣、张曼玉、梅艳芳等人出演的电影《缘分》,以漫画形式呈现出来,众人从一列长长的地铁中探出头,也暗示出电影将会在地下铁中上演好戏。
当年由周星驰主演的《鹿鼎记》在票房上大获全胜,永盛公司继而推出《绝代双骄》之时,也不忘蹭一把《鹿鼎记》的热度——“继金庸第一奇书《鹿鼎记》再拍古龙第一奇书……”
暑期档上映的《审死官》,以影坛三大至尊周星驰、杜琪峰、梅艳芳破天荒携手合作为噱头宣传。
《百变星君》是当年比较难得见到的彩色报纸海报,页面充斥着各种电影中的搞怪元素,看起来十分有趣。
《喋血双雄》是吴宇森暴力美学之巅峰,海报上的文案可以让人一眼看出,周润发和李修贤之间亦敌亦友的复杂关系。
《英雄好汉》上映之时,正赶上1987年的情人节,所以即便只是一部讲述江湖仇杀等内容的男人戏,也不忘推出情人节特制海报宣传,强行走一波“爱情故事”的噱头。
梁朝伟、张学友、袁咏仪主演的电影《亚飞与亚基》,以寻人和通缉两个有趣点做宣传,吸引大家忍不住多看两眼。
经典鬼片《倩女幽魂》三部曲,在泛黄的报纸上看到,更觉缥缈。
奇葩电影《力王》,报纸上的宣传以真人与漫画相结合,文案十分劲爆。
《逃学威龙3龙过鸡年》贺岁档上映,电影公司拍下一张众人拜年的大合照作为宣传,喜气洋洋。
张国荣、林青霞主演的《白发魔女传》,不忘在报纸上嘚瑟地广而告之——“日日票房卖座冠军”!
《A计划续集》简单明了的画面,以成龙的特技作为宣传就已经足够。
哥哥和梅姐的经典之作《胭脂扣》,在香港上映之前,已经在金马奖上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因此在刊登报纸之时,写出“香港电影之光”几个大字。
《食神》贴出角色介绍,有笑点也有看点。
《侠骨仁心》将梁朝伟和李嘉欣的美颜放大至报纸上,大家一看就明白,这是帅哥美女谈恋爱的故事。
《赌圣》大字醒目,就是要告诉各位观众——周星驰的天下到来了!
看着报纸上三位主角青春的脸,很难相信他们都已经不在人世的现实。
如今回看这些港片旧报纸海报,都仿佛被时间镀上一层年代滤镜,真的惹人怀念,那个百花齐放的黄金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