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你觉得哪部电影宣传海报设计的最有个性
我觉得盗梦空间这个电影的宣传海报设计的最有个性,这部电影的宣传海报设计得让你觉得特别想要去看这部电影。这部电影的海报宣传设计的很符合电影里面的内容,海报的图案还非常漂亮,而且我觉得这部电影真的是非常的好看。
2. 听说有个人,设计一个电影海报的报酬需要100万,是真的吗
黄海个人影响力在国内影视业有这么一句话:一张好的电影海报价值2000万票房。电影海报构成了人们对电影的第一印象,这对于作品的宣传有很重要的作用。甚至有人会为了一张海报而去为一部电影买单。国内有这么一位顶级电影海报设计师:他需要提前一个月预约,而且工期长,给出的作品不再返工,并且开价100万起。但很多大导演仍愿意花时间等他的作品,观众甚至会为了他的海报,走进影院去看一部烂片。这个设计师叫做黄海,福建人,毕业于厦门大学设计系。
在日本电影《小偷家族》中国版海报中,黄海以浮世绘风格,结合影片经典一幕加入了一把雨伞,形成“家”的感觉。在具有强烈美感之外,也将电影所传达的关于家庭的理念表现得淋漓尽致。导演是枝裕和看完后,大加赞赏这种委婉含蓄的东方美。在英国某电影杂志评选的2018年全球最佳海报中,《龙猫》和《小偷家族》均入选前20名。
3. 电影海报怎么设计
电影海报设计是围绕着电影展开的,电影的主题是海报设计的重点。电影海报主题的确定需要挖掘电影海报与观众的内在关系,从观众的内心角度出
发,以期先入为主的在海报中展现影片的风格和气势,唤起观赏者丰富的审美感受,以此来确定海报设计的主题,抓住观众的内心需求。
①电影海报设计的画面是指海报图形、文字、色彩等方面的组合设计。在海报的视觉元素中,图形是主体部分。电影海报主要是通过图形语言来传达
影片的思想和主题的。当代国际著名视觉设计大师霍尔戈马蒂斯曾经这样说:“一幅好的招贴应该靠图形语言说话,而不是靠文字来注解。”在海报的图
形创作上,多采用主题鲜明、造型突出、色彩强烈的艺术形式,力求瞬间的视觉冲击力和心灵震撼力的效果。海报总是运用最夸张的意向拼贴出冲击视觉
的形象,通过形态、色彩与符号的重组,运用心理暗示的原理。不断强调画面的效果,从而一下子抓住观众的视线,让人无法抗拒。
②电影海报设计的版面设计是一个画面的主要元素。电影海报中的信息很多,相应的文字、图形元素就很多。版面把海报中的所有视觉元素组织和融
合成一个整体,让观者在品味的过程中轻易地明确主题、解读概念、感悟气氛。好的版面设计,能够把信息主次分明并且有序地一点点释放出来,让海报
能讲述一切。有效运用版面绝对是一种重要的设计手段,作品的版面经过精心的编排,就像能使各个设计元素能自己说话一样,那些表面化的元素背后将
释放出巨大的潜能和巨大的力量。
电影海报设计的创新是个性化的体现。个性在生活中常常被体现,个性已成为一个常用的词,电影海报领域也是如此,能够凸显整体电影的特色与内
涵。电影海报设计充满了“时代化”“个性化”“时尚化”。只有不断地追求创新与个性,才能设计出具有鲜明个性和超凡品位的电影海报作品。创新的
个性是电影海报设计的生命,也是电影海报设计的载体。任何一种艺术创作都要追求个“新”字,对于时代性很强的电影海报来说,独具特色的个性画面
更是得到大众的关注和青睐,抽象夸张已不再是招贴的代名词,许多著名设计师的设计就是以他们远见卓识的眼光和勇于创新的精神,设计出永远独具自
己的个性和魅力的艺术品来反映电影的内涵所在。
4. 如果让你选一部红色经典拍成电影,你会有哪些办法与创意呢设计一份海报来表现吧!
1、《闪闪的红星》是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的中国儿童红色电影。该片由李昂、李俊执导,祝新运、赵汝平、刘继忠主演主演。于1974年10月1日上映。
2、《刘胡兰》拍摄于1996年,由山西电影制片厂出品,是沈耀庭执导,池华琼主演的战争剧情片。该片讲述了女英雄刘胡兰的英雄事迹。
3、《南征北战》是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军事影片,由成荫、汤晓丹联合执导,陈戈、冯喆、汤化达等主演,于1952年上映。
4、《地雷战》是由唐英奇、徐达、吴健海执导,白大均、张长瑞、吴健海等人主演的战争片。该剧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各村民兵联防运用地雷战术,歼灭了进犯的日军,取得反扫荡胜利的故事。
5、《红色娘子军》是由上海电影制片厂出品的战争片,由谢晋执导 ,祝希娟、王心刚等主演,1960年7月1日上映 。
我觉得我要是想嗯拍成电影的话,就觉得《智取威虎山》那部电影特别的好,我觉得对于红色记忆也是一种传承。
当下影视界兴起了新一轮的红色经典改编热潮。在此背景下,笔者以《林海雪原》为例,来探讨由红色经典改编的电视剧、电影的若干问题,并对不同艺术形式的描写手法进行分析,目的在于研究和探寻红色经典深受人们青睐的原因。
一、红色经典产生的时代背景
新中国成立后,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国家主流意识形态要从各方面加强,红色经典成为当时传播文化意识形态的主力军和主流的文化意识形态。红色经典的含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红色经典是指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至1976年“文革”结束之前以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为背景、以革命斗争为题材内容的文艺作品,包括红色小说、红色歌曲、红色电影、红色戏剧(主要是“样板戏”)等。广义的红色经典则是指凡以革命年代为时代背景、以英雄事迹或英雄人物为表现内容的所有经典文本,除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红色经典的母本外,还包括1990年以后出现的各种衍生文本,如重拍或新拍的关于红色经典的影视剧、由当红歌星翻唱的红色经典歌曲等。红色经典本身是一个在“文革”后期产生的词汇,最初指的是“文革”时期创作的革命样板戏,后来被怀旧的人们泛化到用以指称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指导下创作的,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政治运动和普通工农兵生活的典范性作品。红色经典作品主要出现于20世纪50至70年代,这些作品都不可不避免地沾染了当时的政治色彩。红色经典的建构是有意识、有计划地把文化生产和经典的两个过程结合起来,比如作品刚刚创作完成就被奉为经典之作,或开始创作时就当成经典来创作,“文革”期间样板戏的创作堪称典型。这似乎违背经典创作过程中自然形成的过程,而这种方式又是一种快速的飞跃的创作方式和理念,它与“文革”时期的革命要求完全相符合。这种创作方式也符合“文革”时期的时代特点,以至于在“文革”结束后受到了一些读者的诟病。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当下社会又兴起了新一轮的红色经典的改编热潮,这说明虽然这些红色经典有着浓重的政治文化色彩,但是在创作上都吸取了中国文学创作的多种艺术手法,刻画出了一批生动的具有现实主义精神的英雄形象,而这些形象有着巨大的榜样作用,能够不断地教育和鼓舞一代代人。当时创作的红色经典有很多,而《林海雪原》的发行量在红色经典中位居前列。同时《林海雪原》被后来的人们改编为不同的影视作品,而在不同时代所产生的改编影视剧也有着不同的含义。
二、《林海雪原》的内容与改编
《林海雪原》是曲波根据自己的经历创作的长篇小说。讲述了解放战争初期,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压向东北。在我军后方,国民党又组织了一些伪满洲国官员、地主、恶霸、流氓、大烟鬼等组建所谓的“中央一号队伍军”,不断进行军事骚扰,疯狂地烧杀抢掠,闻所未闻的邪恶。为了清除匪患,少剑波带领一支36人组成的小分队,插入到白雪皑皑的森林,与不同类型的敌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小说问世后受到了热烈的追捧,其中很多经典的桥段被人们牢记,如杨子荣深入土匪老巢与土匪头子座山雕的对话:“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莫哈莫哈,正晌午说话,谁也没有家,脸红什么?精神焕发,怎么又黄啦?防冷涂的蜡。”这些经典的话语表现出了小说主人公的机智与勇敢。此后对于这部小说的改编有很多。不同时期改编的版本体现了不同时期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对于红色经典的解读。
5. PS 设计一个宣传图片或者电影海报
6. 请为电影《灰姑娘》设计一条宣传语
穿上水晶鞋 , 和白马王子共度一生
7. 引用外国电影的海报去设计自己的产品海报,会不会有法律风险
你公司大不 销售到国外不 没有被看到就没有事 被看到肯定侵权啊 像我们小镇 用很多明星照片做广告贴 照样很火 但真的侵犯了潇湘权 但明星就算看到也不会告 告了没钱的人也赔不了几块钱 懂了吧
8. 用ps如何为电影设计一幅宣传海报
首先要看是什么类型的电影,根据电影类型找素材,结合电影需要传播胡内容进行设计 谢谢
9. 请根据下面的信息设计一张电影海报(英语哦)
用硕大的字写:NEW POLICEMAN 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