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当今影视圈健在的老戏骨,堪称表演艺术家的也就这8位,你知道都是谁吗
堪称表演艺术家的这八位分别是葛优、李幼斌、斯琴高娃、曾江、陈道明、李保田、李雪健、焦晃,下面我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其中的几位。
葛优李幼斌一直是一个非常努力的演员,我们大家都非常喜欢李幼斌,并且我们会感觉李幼斌一直是一个不靠炒作,并且为人非常低调,总是演绎的一些电视剧呢,也是我们很多人都非常喜欢演绎的一些电视剧是因为他从来都为人低调,不靠炒作,一直为了自己的一些名气,一直打拼到现在,他一直非常喜欢做一个明星,被很多人认识。
然后有一些非常大的号召力,他做到了,但是他是凭着自己的实力做到的,是有一种成就感,在心中的这种成就感是挥之不去的,我们大家非常的佩服李幼斌,并且我们会感觉李幼斌是一位值得佩服的大将。李幼斌一直是一个前辈,并且在我们很多人心中呢,都有着非常大的知名度,我们每个人都非常喜欢李幼斌。
B. 第七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电影嘉年华开幕式有哪些明星
2017年第七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在北京国家中影数字制作基地举办开幕式。郭富城、林志玲、刘亦菲、刘烨、赵丽颖、张天爱、冯绍峰、刘青云、江一燕、吴刚、朱亚文、窦骁、欧豪、谭维维、关晓彤、小沈阳、陈德容、张艾嘉、赵文卓、田壮壮、于冬,日本明星佐佐木希、法国明星让·雷诺等现身红毯。
4月16日,电影《毒·诫》剧组成员亮相开幕红毯。当日,第七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在北京怀柔区国家中影数字制作基地开幕。
电影《六人晚餐》剧组成员亮相开幕红毯。
京剧电影《乾坤福寿镜》剧组成员亮相开幕红毯。
电影《捉妖记2》剧组导演许诚毅与小胡巴亮相开幕红毯。
电影《营救汪星人》剧组成员亮相开幕红毯。
京剧电影《穆桂英挂帅》剧组成员亮相开幕红毯。
电影《六人晚餐》剧组成员亮相开幕红毯。
2017年第七届北京电影节昨晚(4月16日)开幕,在开幕式上,演员关晓彤带来了一段歌曲串烧
C. 默片时期的著名电影艺术家要五名
阮玲玉、乐蒂、夏梦、蓝苹、凌波等
阮玲玉
人生如戏。
化妆间,一个人对着镜子,慢慢地抬起右手,画眉。
从后台一路奔波,在幕后悄悄凝望等待开场,再走过连接幕后和舞台的虎度门,你不再是你自己,你已经成了戏中人。
阮玲玉就活在戏中。1936年3月8日,就在今天上海的新闸路沁园村9号,阮玲玉徘徊在自己的家里,也徘徊在生死的边缘,在接下来的几分钟里,她在平日里最喜欢吃的八宝粥里放下三瓶安眠药,她选择的是永远的安睡和心境的安宁。
阮玲玉是整个中国电影默片时代的超级明星,她的一颦一笑中散发了当时上海的优雅气息,从处女作《挂名夫妻》开始,先后拍摄了《自杀合同》、《故都春梦》、《野草闲花》等29部影片。1930年5月,《影戏杂志》举办“电影明星选举”中,阮玲玉以6179票当选第一名,这个时候的巨星胡蝶也仅仅得票3784票,然而所有的这些没有给阮玲玉带来所谓的幸福。
25岁的阮玲玉最终死在舞台上,没有能从虎度门退回来。“我死了,你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我好快乐。”,她把遗书留给了下来。她活在公众的目光中,活在媒体的报道里,活在街头巷尾的流言蜚语,唯独没有活在属于她自己的世界中。
你认识这些人么?你见过这些电影画报和美人照片么?如果你年过80,并且曾经做过追随时尚的年轻人,相信你给出的答案一定是肯定的。她们都是解放前红极一时的电影明星:胡蝶、乐蒂、蓝苹……一代名伶,估计不少都已经香消玉殒,这里留下的是她们人生最美的时刻。
乐蒂
“古典美人”乐蒂小姐(1937-1968)以31岁的芳华离世,她从影的15年间,共计参演过44部电影。虽然短暂了些,但凭借着她独一无二的古典韵味及精湛演技,影坛至今仍无人能取代其特殊的成就及地位;与世长辞几十年后,仍能令无数老中青影迷心心念念魂牵梦萦的魅力,可谓永不停格的一则传奇。
夏梦
有“上帝杰作”之美誉的夏梦,曾经是长城电影公司受欢迎的女演员之一,与石慧及陈思思合称“长城三公主”。在中国内地观众最早看到的香港电影中,夏梦主演的《抢新郎》《董小婉》和《故园春梦》无疑成为了代表作。而与今天的香港女影星相比,美丽高贵且多才多艺的夏梦至今无人能敌。
蓝苹
在三十年代,一个年轻女演员开始在上海崭露头角,她先后主演了几部进步电影,但她自己却经历了被捕和婚变等戏剧性的变故,1937年7月,七七事变爆发后,她做了一个改变她一生、也改变几十年中国现代史的决定:去延安。
她在做女演员的时候叫蓝苹,她去了延安后叫江青。她在1981年1月25日被判死缓时,估计许多现在读到这篇文章的小朋友们,都还没有出生。
蓝苹给世人留下了《自由神》、《都市风光》、《狼山喋血记》、《联华交响曲》、《王老五》五部电影,在过去几十年里的中国,只有极少数人可以看到这些电影.
凌波
凌波原名君海棠,英文名Ivy,福建省人,香港黄梅调歌唱电影的代表人物。十四岁以「小娟」的艺名开始演出厦语(即闽南语)电影,外销台湾及东南亚各地。
凌波於1962年开始演出国语片,大部份均是反串男装演出的黄梅调电影,她亦因此成为此类电影的代表人物。例如:《梁山伯与祝英台》(1963)、《七仙女》(1963)、《花木兰》(1964)、《宋宫秘史》(1965)、《西厢记》(1965)、《鱼美人》(1965)、《三笑》(1969)等等,其中以《梁山伯与祝英台》最著名。此片在台湾上映时轰动全岛,连映数月不辍,凌波因此荣获第二届金马奖「最佳演技特别奖」。据说由於凌波是以女扮男装演出,不便领取「最佳男主角奖」,於是评审当局巧立「最佳演技特别奖」名目以赠。时至今日,台湾传媒提到凌波,无不以「梁兄哥」呼之,可见《梁山伯与祝英台》余威犹在。
凌波也拍过不少非黄梅调电影,著名的有:《万古流芳》(1965)、《烽火万里情》(1967)、《明日之歌》(1967)、《哑巴与新娘》(1971)等等,此外,凌波亦曾以《花木兰》及《烽火万里情》两部电影荣登金马奖影后宝座。
七十年代凌波淡出影坛,1989年举家移民加拿大至今。
李丽华
河北省人,香港国语影坛的中流柢柱,有「影坛长青树」的美誉。父母均为京剧名伶,李丽华因而深受薰陶,曾随名伶章遏云学艺。1940年从影,拍过一百二十多部电影,其中不乏经典之作,例如:《假凤虚凰》(1946)、《误佳期》(1951)、《小凤仙》(1953)、《雪里红》(1956)、《杨贵妃》(1962)、《武则天》(1963)、《□惜姣》(1963)等等,又凭《故都春梦》(1966)及《扬子江风云》(1969)两部电影荣膺金马奖最佳女主角。
李丽华多部作品中,以《小凤仙》最为人熟悉。据说李丽华为其角色小凤仙设计了多套戏服,该批戏服在电影上映后竟然广受观众欢迎,竞相仿造,一度成为东南亚的流行服饰,号称「小凤仙装」,传为影坛佳话。
李丽华1973年退出影坛,移居美国。夫婿严俊也是国语片的著名演员兼导演。
胡蝶
胡蝶的表演生涯一直从二十年代末延续到六十年代,然而,她最辉煌的时期是在三、四十年代。
三十年代初,她主演了中国第一部有声片《歌女红牡丹》,她把一个忍受丈夫虐待与压榨而毫无反抗、心地善良又有几分愚昧的女性刻画得相当成功。在第一部左翼电影《狂流》中,她塑造的秀娟不但富有反抗精神,而且内心世界十分丰富,受到好评。她主演的《姐妹花》是她表演艺术的高峰。在影片中,她一人饰演有着不同生活道路的双胞胎姐妹大宝、二宝,把两个身份悬殊、性格各异的女性刻画得非常成功。这部影片三十年代在国内打破国产影片有史以来上座率的最高纪录,后来到东南亚、日本、西欧诸国演出,也大获好评。胡蝶饰演过娘姨、慈母、女教师、女演员、娼妓、舞女、阔小姐、劳动妇女、工厂女工等多种角色,她的气质富丽华贵、雅致脱俗,表演上温良敦厚、娇美风雅,一度被观众评为“电影皇后”,胡蝶横跨默片和有声片两个时代,成为三、四十年代我国最优秀的演员之一。
林黛
林黛,原名程月如,英文名Linda,香港历史上最著名的国语片女演员。1934年出生于桂林,原籍广西宾阳,1949年随母来港定居,翌年被星探发掘,加入长城电影制片有限公司成为基本演员。1951年,转投永华电影公司,拍摄了第一部作品《翠翠》(1953),一炮而红,成为当时两大电影公司电懋和邵氏的争夺对象。 林黛拍了很多等风格、形式截然不同的电影。其中《金莲花》、《貂蝉》、《千娇百媚》及《不了情》几部电影更令她四度成为亚洲影后。林黛曾与多位圈中人恋爱,1961年与曾任云南省长龙云的儿子龙绳勋结婚,婚后育有一子。但后来林黛与丈夫感情破裂,1964年7月17日,林黛在寓所服食过量安眠药兼吸入煤气自杀,失救而死,年仅三十岁。当时她尚有两部电影《宝莲灯》(1965)及《蓝与黑》上、下集(1966)未及完 成。这两部电影也成为林黛的最后遗作。
主要作品:
《金莲花》(1957)
《情场如战场》(1957)
《貂蝉》(1958)
《云裳艳后》(1959)
白虹
尤敏
D. 电影表演艺术家于兰多大岁数
截止到2020年12月23日,电影表演艺术家于兰年龄为58岁。
于兰,是北京军区政治部战友文工团京剧团演员。2016年,于兰凭文艺电影《大烟炮!一千八!》获得第40届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处女作奖项;1976年考入哈尔滨文化艺术干部学校京剧班;后任哈尔滨市京剧院演员。2001年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研究生班。师从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张蓉华、云燕铭、孙荣惠;后又拜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童芷苓、刘秀荣为师。
(4)国际电影表演艺术家有哪些扩展阅读:
于兰拜师于梅兰芳先生的琴师姜凤山先生的门下,学习梅派艺术,演出了《凤还巢》《穆桂英挂帅》《生死恨》《西施》《太真外传》等。
83岁高龄的姜先生还为新编古装京剧《兰梅记》设计了梅派唱腔及音乐。于兰因在《兰梅记》中饰演青衣、花旦两个人物的出色表演,2006年荣获第十届全军文艺新作品奖,戏剧表演一等奖。并荣立二等功。参加了第九届中国戏剧节,获优秀展演剧目奖。
E.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好莱坞最著名的电影艺术家是谁
01. 凯瑟琳·赫本(Katharine Hepburn)生日:1907年5月12日 国籍:美国
凯瑟琳·赫本
在好莱坞的历史上,有两个赫赫有名的赫本:一个是奥黛丽·赫本,一个凯瑟琳·赫本。而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凯瑟琳·赫本也许是好莱坞获得奥斯卡奖次数最多的一位女明星。凯瑟琳·赫本1907年5月12日出生于美国康涅狄格州的哈特福德市,1940年根据赫本的同名舞台戏改编而制作的影片《费城故事》取得了票房上的成功,赫本同时也第三次获得了奥斯卡提名。
F. 100位电影艺术家为什么没有达式常
在中国电影迎来一百周年华诞之际,为表彰对中国电影做出过突出贡献的表演艺术家们,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特别举办了“中国电影百年百位优秀演员”评选活动,评选出了100位演技精湛的优秀电影演员。不过深受大家喜爱的李秀明、达式常等演员并不在其中,也真是遗憾。
那这100位演员的名单究竟由哪些人组成呢?今天,就让咱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因为人数众多,所以我们分上下两期,为大家进行介绍。今天为大家展示的,是上半部分(名单按姓氏笔划排练)。
白杨,电影代表作品: 《十字街头》、《八千里路云和月》、《一江春水向东流》、《团结起来到明天》、《祝福》、《冬梅》、《洒向人间都是爱》等。
鲍方,电影代表作品:《屈原》、《京华春梦》等。
陈宝国,电影代表作品:《大渡河》、 《神鞭》、《老店》、《香魂女》等。
陈冲,电影代表作品:《小花》、《苏醒》、《海外赤子》、《青春》、《末代皇帝》等。
陈道明,电影代表作品:《一个与八个》、《今夜有暴风雪》、《一代妖后》、《英雄》等。
陈强,电影代表作品:《白毛女》、《红色娘子军》、《大河奔流》、《海霞》、《瞧这一家子》等。
陈佩斯,电影代表作品:《法庭内外》、《瞧这一家子》、《夕照街》、《二子开店》等。
成龙,电影代表作品:《醉拳》、《师弟出马》、《红番区》、《尖峰时刻》、《我是谁》、《十二生肖》、《一个好人》等。
崔嵬,电影代表作品:《海魂》、《宋景诗》、《老兵新传》、《红旗谱》等。
冯喆,电影代表作品:《南征北战》、《羊城暗哨》、《淮上人家》、《金沙江畔》、《桃花扇》等。
葛优,电影代表作品:《甲方乙方》、《不见不散》、《夜宴》、《非诚勿扰》、《赵氏孤儿》、《私人定制》、《罗曼蒂克消亡史》等。
巩俐,电影代表作品:《红高粱》、《秋菊打官司》、《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漂亮妈妈》、《归来》等。
归亚蕾,电影代表作品:《冬暖》、《春寒》、《未婚妈妈》、《丹尼尔的故事》、《喜宴》等。
郭振清,电影代表作品:《六号门》、《平原游击队》、《花好月圆》、《独立大队》、《四等小站》等。
胡蝶,电影代表作品:《姊妹花》、《歌女红牡丹》、《绝代佳人》等。
黄宗英,电影代表作品:《幸福狂想曲》、《乌鸦与麻雀》、《家》等。
姜文,电影代表作品:《芙蓉镇》、《红高粱》、《让子弹飞》、《有话好好说》等。
蒋雯丽,电影代表作品:《霸王别姬》、《立春》、《刮痧》、《女帅男兵》等。
金山,电影代表作品:《夜半歌声》、《风暴》等。
G. 孙道临,是多才多艺的电影表演艺术家,“60年代最潇洒的男人”
孙道临,这是一个中国电影史上少见的非专业高学历,多才多艺的艺术家。他既是中国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朗诵艺术家,还是作家、诗人。
他毕业于燕京(北京)大学哲学系,精通英语,可以读原版的哲学译著。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黑格尔,那是他大学时读的最多的东西。
孙道临原名孙以亮,原籍浙江嘉善,1921年生于北京,就读于北京崇德中学和燕京大学。2007年12月28日上午8点59分,因心脏病突发,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享年86岁。
孙道临是中国电影艺术界的著名代表人物,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艺术生涯中,他在一百多部舞台剧和影视剧中,塑造了“觉新”、“李侠”、 “肖涧秋”、“江梅清”、“李四光”等一系列艺术形象,为中国电影走向世界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孙道临荣誉:
中共党员。曾任上海市人大代表、上影演员剧团副团长、中国电影家协会理事、顾问、上海华夏影业公司艺术总监、中国朗诵协会会长。
孙道临主演的电影获奖情况:
1957年,文化部1948至1955年优秀影片评奖中,《乌鸦与麻雀》、《渡江侦察记》,获一等奖;1979年,《李四光》获文化部优秀影片奖;1984年,《一盘没有下完的棋》获加拿大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大奖;2002年,《詹天佑》获中国电影“华表奖”、“五个一工程”奖。
1995年“纪念世界电影诞生100周年,中国电影诞生90周年”活动中,荣获中国电影世纪奖(男演员奖),《早春二月》获中国电影90年优秀影片;1995年他还获得了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特别荣誉奖。
2000年8月,中国电影“百年十佳”的二十四万张选票,选出了“我最喜爱的中国电影、中国电影演员、电影歌曲”的“百年十佳”,孙道临获得“最喜爱的中国电影演员”称号。
2005年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电影艺术家”称号。
孙道临第一次出演话剧 :
1939年在北京燕京大学燕京剧社参与话剧表演《窗外》(独幕剧)。早年在燕京大学就读哲学系时,就踏入了表演艺术生涯。
当时,他的好友黄宗江正自译了独幕话剧《窗外》,力邀孙道临出演。学艺术的打动了学哲学的,孙道临答应试试看,想不到演出一举成功,从此一发不可收,他又演了《雷雨》、《镀金》、《生死恋》等话剧,成了名扬全校的潇洒小生。
孙道临第一次出演电影:
1948年春节,孙道临演出黄宗江新作《大团圆》,该剧被准备在上海创办清华影业公司的金山看中,成了清华公司拍摄的第一部影片,而孙道临也跟随此片踏上了电影银幕的生涯。
从此,他塑造了《乌鸦与麻雀》中的华先生、《渡江侦察记》中的李连长、《不夜城》中的张伯韩、《永不消逝的电波》中的李侠、《早春二月》中的萧涧秋、《雷雨》中的周朴园等一个个身份不同、性格迥异的银幕形象。
孙道临第一部导演电影作品:
《詹天佑》。以后,又自编自导电影《雷雨》,并自演周朴园。《非常大总统》,自演孙中山。
“六十年代最潇洒的男人”:
1963年,他主演电影《早春二月》。此片在当年风靡一时,孙道临扮演的英俊善良的风流才子萧涧秋,倾倒了无数男女影迷。 社会 上曾掀起了一阵“萧涧秋旋风”,有的人跑遍上海,为的就是觅一条他围的豆绿色围巾,寻找一种勾人心魄的小资情调。
该片让孙道临成为了“六十年代最潇洒的男人”。他在片中的装扮被当时的影迷们疯狂模仿,尤其是那条豆绿色的长围巾,一度引领了当时的男装潮流。
孙道临出演的电影军人系列作品:
孙道临出演的电影,可分文人系列和军人系列作品,其在银幕上的“军人系列”,影响更大。
《渡江侦察记》中的侦察连长李春林是他第一次演兵,他的激情演绎,在观众中反响强烈。
此后,他戏路贯通,演兵不断,《南岛风云》中的游击队长、《永不消逝的电波》中军人出身的地下党员、《红色的种子》中的政委、《51号兵站》中的指导员……组成了他在银幕上的“军人系列”。
孙道临第一次文学作品发表:
1935年创作短篇小说《母女俩》,在北京崇德中学刊物《崇德学生》上发表。后又写了《独往》、《幻象》、《光与剑》、《我的恋人》等抒情诗。
前几年网络上较为流传的一首他写的《风的预感》:
1997年,孙道临的诗歌散文集《走进阳光》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走进阳光》收集了孙道临从学生时代直到1997年的作品。全书分为影坛记事、情怀追思、出访杂感、艺苑漫步、诗文旧作五个部分,虽然不是自传,不过也可以说是包含了人生的甜酸苦辣。
他在书中写道:
孙道临精通英语。他还改编过经典小说《呼啸山庄》和美国剧本《死路》,并翻译了美国电影剧本《守望莱茵河》和捷克电影剧本《黎明前的战斗》。
孙道临朗诵作品:
晚年的他更多的是在舞台上用浑厚而独具感染力的嗓音,朗诵出一篇篇感人至深的诗篇。
他录制的《唐诗欣赏》、《西洋爱情诗》、《莎士比亚戏剧片断朗诵》等磁带,深受群众的欢迎。
1988年,孙道临应旧金山美国艺术剧院特邀,参加为纪念美国剧作家奥尼尔诞生100周年的话剧《马可百万》的演出,他用英语扮演元朝皇帝忽必烈汗这个角色,其戏份极重,仅次于男一号马可·波罗。
孙道临配音作品:
《王子复仇记》中的哈姆雷特、《白痴》中的梅思金公爵、《列宁在1918》中的捷尔任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茹可夫等二十余部外国影片配音。
为《王子复仇记》配的哈姆雷特是演艺界训练口音的标准教材,是亿万观众公认的外国影片的华语配音典范。孙道临在这部电影的配音中所达到的成就,可以说是后人难以超越,连他自己再也没有能超越。
孙道临配的哈姆雷特,潇洒、俊逸、高贵而绝无媚俗气。在此基调上,各种情绪起伏上下,流转跌宕,令人耳不暇闻。从一出场的疑惑忧伤,到鬼魂告白后的悲悯激愤,装疯卖傻时的冷嘲热讽,海滨独白的浩瀚思虑,他都能拿捏火候,妙到毫颠,表现出惊人的节奏和情绪控制能力,其专业技巧和素养当世少有人能及。
孙道临主要电影作品:
《詹天佑》(2001,导演)
《继母》(1992)
《非常大总统》(1986,兼编导)
《雷雨》(1984,兼编导)
《一盘没有下完的棋》(1982)
《李四光》(1979)
《早春二月》(1963)
《51号兵站》(1961)
《革命家庭》(1960)
《万紫千红总是春》(1959)
《红色的种子》(1958)
《永不消逝的电波》(1958)
《不夜城》(1957)
《春天来了》(1956)
《家》(1956)
《南岛风云》(1955)
《渡江侦察记》(1954)
《女司机》(1951)
《民主青年进行曲》(1950)
《乌鸦与麻雀》、《大雷雨》(1949)
《大团圆》(1948)
孙道临表演艺术风格:
表演深沉、自然,含蓄,内敛,嗓音浑厚,吐字清晰,感情丰富。
孙道临电影艺术馆:
位于浙江嘉善县,是中国第一个以电影艺术家名字命名的综合性电影艺术馆,2003年立项,2007年开馆。艺术馆分为陈列展览和电影放映两大区域,建筑面积达7000平方米,包括孙道临生平陈列、中国电影史回顾陈列、600平方米的场景式展示厅、4个电影放映厅等。
孙道临家人:
父亲:孙文耀,浙江嘉善人,13岁考上秀才,后在上海法国天主教会办的震旦学院学习西学,主攻土木工程,曾留学比利时。归国后,在京汉铁路长辛店铁路工厂取代法国人做厂长,后到北洋政府交通部担任技正(即总工程师)兼考工科长。
孙道临母亲叫范念华,来自嘉善富家。
孙道临夫人:王凤娟。1926年12月生于浙江嵊县黄泽镇坑边村。越剧王派创始人,越剧花旦,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的政府特殊津贴),曾任上海市人大代表,华东戏曲研究院越剧实验剧团二团、上海越剧院主要演员,上海越剧院小红楼剧团团长、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
王凤娟唱腔平易质朴,流畅自然,表演上以善于描摹人物神态、传达内心感情著称,戏路宽广,创造了各种不同的舞台形象。其代表作《孟丽君》、《红楼梦》、《追鱼》、《春香传》,树立了孟丽君、林黛玉、鲤鱼精、春香等经典光彩的艺术形象。
女儿:孙庆原。生于1964年10月,为庆祝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因而取名孙庆原。曾留学德国。1987年,孙庆原赴德留学,职业不详。孙庆原说过:不坐享父母的荣誉,不仰赖父母的名望,自己走路,走自己的路。孙庆原丈夫在德国公司工作。他们有一个女儿朱凯佳 。
孙道临在自己创作的《走进阳光》一书中,有这样的话:
孙道临之所以能在演、导、诵等方面都表现出别样儒雅和非凡才情,成为一道“永不消失的电波”,不仅是艺术追求的笃定,更在于他敏而好学,胸有诗书的文、哲修养。
如果没有演戏,他也许会是个诗人。如果不是诗人,也许会是个学者。孙道临去世时,灵堂里播放着舒伯特的乐曲。“孙道临是一首诗,是一首舒伯特和林黛玉合写的诗。”
说明:本图文系根据网络和有关书面资料整理编辑而成
H. 著名的表演艺术家
TOP.1 郭兰英
郭兰英,1929年12月出生,著名晋剧表演艺术家,歌剧表演艺术家,女高音歌唱家。籍贯是山西平遥县,主演了《秦香莲》、 《李三娘挑水》、《..[详细介绍]
票数:206 人气:366
投票
TOP.2 孙道临
2007年12月28日,中国著名电影演员、表演艺术家,1921年生于北京,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艺术生涯中,他参与了《渡江侦察记》《永不消逝的电..[详细介绍]
票数:130 人气:347
投票
TOP.3 秦怡
秦怡(1922.1.31——)女,中国著名演员、艺术家。2009年10月17日获得第18届金鸡百花终生成就奖。代表作品: 《女篮5号》;《铁道游击队》..[详细介绍]
票数:114 人气:247
投票
TOP.4 陈强
陈强1918出生,原名陈庆三,籍贯河北宁晋徐家河,中国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是著名演员陈佩斯的父亲。陈强从艺数十年,参演多部歌剧和影片..[详细介绍]
票数:98 人气:248
投票
TOP.5 王心刚
王心刚,辽宁大连人,1932年生,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家。被称为中国电影史上的“第一军人”,有很多的作品,并且获得了很多的荣誉。代表作有..[详细介绍]
票数:95 人气:283
投票
TOP.6 王晓棠
王晓棠( 1934─) ,演员,导演,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家,曾任八一电影制片厂厂长。2001年王晓棠自编自导的《芬芳誓言》,再次荣获当年度《大..[详细介绍]
票数:93 人气:264
投票
TOP.7 谢芳
谢芳,原名谢怀复,原籍湖南益阳,生于湖北黄陂,1935年年11月1日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谢芳是第一代知性女性的银幕代言人,虽然扮演的..[详细介绍]
票数:86 人气:208
投票
TOP.8 张勇手
张勇手,原名张永寿,电影演员、导演。山西汾阳人。1948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十八兵团随营学校学习,1958年后相继在《英雄虎胆》、《县..[详细介绍]
票数:82 人气:312
投票
TOP.9 田华
田华,中国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原名刘天花,1928年8月3日出生。电影“白毛女”被选中扮演女主人公喜儿,这是她第一次登上银幕,凭借着自..[详细介绍]
票数:80 人气:213
投票
TOP.10 王昆
王昆,我国著名歌剧表演艺术家,河北人。她1937年赴晋察冀边区参加革命,1945年在歌剧《白毛女》的首场演出中扮演喜儿。代表作品有《南泥..[详细介绍]
票数:77 人气:170
投票
TOP.11 郭振清
郭振清 1927年生于天津。电影表演艺术家。毕业于华北职工干部学校。先后为天津总工会文工团演员,天津艺术剧院演员,长春电影制片厂演员。..[详细介绍]
票数:77 人气:196
投票
TOP.12 张瑞芳
张瑞芳(1918年6月15日—2012年6月28日),中国著名表演艺术家。原籍北京,生于河北保定。塑造了新中国电影经典形象“李双双”。 张瑞芳曾是..[详细介绍]
票数:77 人气:194
投票
TOP.13 于洋
于洋(1930.10.4-) ,原名于延江,祖籍山东龙口市。中国影视演员、导演。主要作品有《英雄虎胆》、《青春之歌》、《暴风骤雨》、《大浪淘..[详细介绍]
票数:71 人气:172
投票
TOP.14 刘江
刘江,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家。1925年生于辽宁辽阳。1946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部队文工团员、分队长、副队长等..[详细介绍]
票数:66 人气:207
投票
TOP.15 葛存壮
葛存壮,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著名表演艺术家,著名演员葛优的父亲。在多年的表演工作中,用精彩的演技为观众奉献了众多经典的反面角色,..[详细介绍]
票数:63 人气:191
投票
TOP.16 李仁堂
李仁堂(1930.2.28—2002.6.24),中国话剧、电影演员。原籍山东诸城郭家屯镇,早年在北京读书。主演的影片有《元帅之死》、《子夜》等。..[详细介绍]
票数:63 人气:145
投票
TOP.17 程之
程之(1926.2.3-1995.2.14)电影、话剧表演艺术家,演员程之的父亲。从艺五十年,他以善演反派角色著称,被观众戏称作“南方特务”;他还..[详细介绍]
票数:56 人气:152
投票
TOP.18 于蓝
于蓝,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一部《烈火中永生》,让亿万观众记住了于蓝这样一个名字。除了江姐以外,《龙须沟》里的北京旧式劳动妇女程娘..[详细介绍]
票数:56 人气:168
投票
TOP.19 黄宗洛
黄宗洛(1926.9.26-2012.6.30),原名黄宗河,出生于北京,祖籍浙江瑞安。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话剧演员,大哥黄宗江是著名剧作家,三姐黄宗英是..[详细介绍]
票数:56 人气:159
投票
TOP.20 项堃
项堃(Xiang Kun,1915-2009),中国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全国政协第六届、第七届委员。原名王象坤。原籍山东德州市,1937年开始从事电影..[详细介绍]
票数:55 人气:192
投票
TOP.21 方化
方化,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1945年始,先后在东北电影公司,东北剧社,大黄河歌剧团,北京电影制片厂,长春电影制片厂,珠江电影制片厂任..[详细介绍]
票数:48 人气:238
投票
TOP.22 李默然
李默然(1927-2012.11.8),原名李绍诚,生于黑龙江省尚志县,1947年正式开始演艺生涯,1962年因在影片《甲午风云》中出演爱国将领邓世昌赢..[详细介绍]
票数:48 人气:135
投票
TOP.23 陈述
陈述(1920-2006)演员,原名陈致通,浙江省上虞县人,生于上海。陈述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家喻户晓的电影演员,陈述以扮演反派角色出名,陈..[详细介绍]
票数:44 人气:151
投票
TOP.24 赵丹
赵丹(1915-1980),原名赵凤翱,中国著名电影演员,祖籍山东肥城,出生于江苏扬州,长大在江苏南通。1937年主演《十字街头》和《马路天..[详细介绍]
票数:30 人气:142
I. 中国第一位在国际影坛上获奖的演员是谁
中国第一位在国际影坛上获奖的演员是石联星。
石联星(1914年5月18日~1984年8月1日),曾用艺名石莲馨,湖北黄梅人,中国著名戏剧、电影表演艺术家,获得1950年第五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优秀女演员表演奖”,成为新中国第一位在国际电影节获奖的女演员,为新中国的电影事业争得了荣誉。
相关信息
作为戏剧骨干,她编剧本,排戏,是个多面手。每次开文艺会,群众和战士们都是围得里三层外三层,形成了文化的高潮。战时,石联星和战士们一样,扛着大刀、梭镖参加战斗。空闲时,她自编自演话剧给战士们看,还教战士们政治课和文化课。
1945年,她进入延安鲁迅艺术学院从事教学工作,后又担任华北联大戏剧系教员。她在《疯了的母亲》《水车转了》《大地回春》《日出》《大雷雨》等剧目中塑造了许多生动鲜明的艺术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