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有什么讲述外国人在中国的电影值得推荐
讲述外国人在中国的电影有很多,而且有很多非常优秀的,非常值得一看。比如说《三里屯》,初来乍到的英国人盖瑞在三里屯刚落下脚,便迫不及待地想要大干一场,实现他的“中国梦”。然而在北京人生地不熟的他却在寻求投资的路上处处碰壁。后来福来克毛遂自荐地当上了盖瑞的军师,为他指点迷津。
㈡ 美国有什么电影到中国来拍的除了功夫梦以外,还有没有里面的主角有美国人也有中国人的那种
《末代皇帝》不是美国的,是英国意大利中国合拍的,没美国什么事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好莱坞能获得在中国内地拍摄的许可难度很大,因此真正在中国大陆取景的好莱坞电影很少,目前影响比较大的有:
太阳帝国(1949年后来大陆拍摄的首部好莱坞电影,取景地:上海)
碟中谍3(取景地,浙江西塘)
木乃伊3(取景地:浙江横店影视城)
至于变形金刚2中上海的场面是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长滩奎恩斯威立交桥搭景拍摄的,摄制组根本没来上海
至于主角是中国人也有老外的电影那就多了去了
周润发、李连杰、成龙在好莱坞拍的所有片子都是
㈢ 外国人拍的以中国传统电影为背景的电影有哪些
铁拳
导演
罗伯特·菲茨杰拉德·迪格斯
在一个位置偏僻、遥远的不知名的小村庄里,聚集了来自于各路的战士、刺客以及一位我行我素的孤胆英雄——其中就包括了“刀客”杰克(罗素·克劳饰)和花夫人(刘玉玲饰),而他们无疑是受到了最大限度的利益的驱使,来到这里想要抢夺难以置信的巨大财富,继而展开了一场胜者为王的殊死搏斗。为了得以活命,他们不得不施展出的是这个世界上最令人眼花缭乱的绝技,全部都是一些得到了最真实的视觉化且只存在于传说中的神乎其神的盖世武功,相当地具有野心,但是那种拳拳到肉的凶残,也确实是让人感到一种超越了极限的毛骨悚然
㈣ 请大家推荐一些在中国拍摄的外国片
1、末代皇帝 意大利
2、敦煌 日本
3、武士 韩国
4、飞天舞 韩国
5、太阳帝国 美国
6、玉战士 芬兰
7、解放军占领巴黎 法国
8、大地 美国
9、碟中谍III 美国
10、庭院里的女人 美国
11、喜福会 美国
12、花木兰 美国
13、面纱 美国
14、伯爵夫人 美国
15、杀死比尔 美国
16、上海红美丽 美国
17、西游记 日本
18、中天 韩国
19、古墓丽影II 美国
20、生死格斗 美国
21、致命紫罗兰 美国
22、大偷袭 美国
23、功夫之王 美国
24、木乃伊3 美国
㈤ 有哪些外国人拍的中国历史剧值得推荐
外国人拍的中国历史剧,有很多种,《西游记》我相信大部分国家都有拍过,服装装扮都是奇形怪状,还是没有我们中国的好看,像《还珠格格》《武媚娘传奇》《末代皇帝》《霸王别姬》《活着》等等,这部《末代皇帝》在豆瓣评分也是最高的9.1分,获奖无数,奥斯卡最佳导演奖,得到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还有一部《花木兰》,作为中国人,没有抢先一部导作这部历史剧,感觉有点可惜了,是由迪斯尼公司出品的电脑动画电影,好像开始在拍摄真人的《花木兰》电影,而且阵容也很强大,刘亦菲、甄子丹、巩俐、李连杰领衔主演,里面有两位武打巨星,还有神仙姐姐刘亦菲,关于花木兰的传说,大家是众所周知,花木兰替父从军,巾帼不让须眉的女将军,不愧是女中豪杰,这部新电影预期明年3月上映,我很期待!
㈥ 为什么外国人拍的中国电影《末代皇帝》可以拿奥斯卡,而中国人自己拍的电影不行
因为外国人拍摄的效果很好,花了大量的金钱在质量上有很高的提升。
中国当时的社会环境,溥仪内心的悲哀,作为一个皇帝,明明拥有着江山,却活的像一个傀儡。
㈦ 外国人最早在华拍摄的电影是什么
外国人来华拍摄纪录片的历史,最早大约可以追溯到电影刚诞生的那几年。1896年,卢米埃尔兄弟派出了数百名摄影师奔赴世界各地拍片,其中一些摄影师就曾来华拍过纪录片,只是这些影片的名称和内容现在已难以考证。
1898年,美国爱迪生电影公司的一名摄影师在周游世界过程中曾在香港和上海拍过一些素材,后来被编入《香港码头》、《上海街景》等6部短纪录片中。4年后,另一家美国电影公司根据其摄影师在北京、天津拍摄的素材编辑发行了《北京前门》和《天津街景》两部短片。
1908年,在上海从事电影放映活动的意大利人劳罗也开始了拍片活动,拍摄了《上海第一辆电车行驶》、《上海租界各处风景》、《强行剪辫》等片,而在北京拍摄的《西太后光绪帝大出丧》纪录了一个古老帝国的两位统治者的葬礼。
1909年,法国百代电影公司的摄影师来北京拍摄风光片,也拍摄了纪录一些京剧名角(如杨小楼、何佩亭)的演出片断。同年,美国人本杰明·布拉斯基在上海成立了亚细亚影戏公司,起初拍摄的大多是纪录片,如《西太后》、《不幸儿》等。
1925年,苏联导演史涅伊吉诺夫与一名摄影师随同开辟莫斯科—北京远程航线的苏联飞机来到中国,在张家口、北京、上海、广州等地拍摄了一些素材,被编入纪录片《伟大的飞行与中国的国内战争》,此片后来更名为《东方之光》,作为苏联在国外上映的第一部新闻纪录片在西欧诸国放映。两年之后,另一位苏联导演雅可夫·布里奥赫来中国拍摄了新闻纪录片《上海纪事》,影片反映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末期上海的情形,于1928年在苏联上映。
1927年,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率领一个包括北大学生在内的联合考察队开始对中国的西北部进行了持续8年之久的考察活动,过程中拍摄了大量的电影资料,曾在北京放映。1920年末期,另一位瑞典人,考古学家安特森用电影纪录了自己在中国北方和西北部的见闻,影片对塞外的风土人情、文物考古、民居、服饰等都有所反映。
战争岁月的记录者
1935年,在燕京大学任教的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曾用一台16毫米手摇摄影机拍下了“一二·九”学生运动的场面,今天已成为珍贵的历史资料。1936年,斯诺在访问延安期间拍摄的一些素材,纪录了毛泽东、周恩来的形象,红军步兵和骑兵的操练、检阅和野战演习,八一运动会的球赛及部队的文娱生活,这些素材也成为了非常珍贵的历史资料。继斯诺之后,美国摄影师哈利·邓海姆也辗转来到陕北革命根据地,拍摄了纪录片《中国要给予反击》。
1938年,又一位苏联纪录电影工作者罗曼·卡尔曼来到中国拍摄了表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纪录片《中国在战斗中》和《在中国》。同年,荷兰纪录电影工作者尤里斯·伊文思历尽艰险来到中国,他拍摄的《四万万人民》曾在不少国家上映,对声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起到了积极作用。
与此相反,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来华拍摄的日本纪录片不仅被用作鼓动日本民众和军队进行侵略战争的宣传手段,更成为日本政府推行军国主义的外交手段。1937年8月21日,就在“七七事变”一个多月后,“大日本电影协会”在中国成立了“满洲映画协会”,大肆制作宣扬伪满“国策”的影片。从1937年至1945年,该协会在中国拍摄了600余部影片,其中半数为系列新闻纪录片,如《新闻周报》、《大东亚战争特报》等。
从1938年到1943年,日军曾经对重庆进行过200多次空袭,出动战机9000余架次,投掷炸弹两万多枚,炸死炸伤市民数万人……这段被称为“重庆大轰炸”的史实曾经被纪录在长达6个小时的电影资料片中,摄制者包括日本航空队的随军摄影师、德国驻华大使馆新闻记者以及原国民党中央新闻制片厂的摄影师。这些资料片在二战后曾经被美军缴获,后来几经辗转才流入国内。2001年6月4日,根据这些资料片剪辑而成的51分钟的关于“重庆大轰炸”的纪录片在重庆试播,这是国内第一部反映60年前那场劫难的纪录片。
1949年9月底,25位苏联纪录电影工作者来到中国,在长达8个月的时间里,两个摄影队拍摄了大量的素材,分别被编入了两部大型纪录片《中国人民的胜利》和《解放了的中国》。这两部影片于 1950年7月17日全部制作完成,上映后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均获得了“斯大林奖”一等奖。这两部影片大概也是外国人在华拍摄的最早的彩色纪录片。
1955年,法国纪录片导演克里斯·马盖来到中国拍摄了《北京的星期天》,享有法国“新浪潮之母”盛誉的女导演阿涅斯·瓦尔达作为艺术顾问一同前来。1958年,已经定居巴黎的伊文思再次来到中国,拍摄了纪录片《早春》,反映了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江南农村景象。
1971年,伊文思与罗丽丹花费5年时间拍摄了由12部影片组成的大型系列纪录片集《愚公移山》。1976年3月初,这些影片在巴黎的四家艺术影院同时上映。也许是由于满足了西方人了解“封闭锁国”已久的中国的需求,此片仅在法国的映期就长达6个月,后来又在西德、比利时、巴西等国播映,受到广泛好评。1980年代中后期,他们花费同样多的时间在中国拍摄的另一部纪录片《风的故事》更成为纪录电影史上的杰作。1938—1988年,伊文思在中国拍摄纪录片的时间跨度长达半个世纪之久。
1972年,意大利导演安东尼奥尼拍摄了纪录片《中国》。这部影片让安东尼奥尼和他的电影在中国遭到全国性的批判。一位加拿大纪录片研究者指出的那样:这些影片与拍摄对象之间的关系冷淡,从来没有成功地与他们进行过密切的交流,只是一些由观光客拍摄的旅行日记般的有关中国的印象而已。然而这部影片却真实地记录了幸福中国,与现在人们所想象的"史无前例"完全不一样的中国。
㈧ 有木有外国人到中国拍的纪录片
鸟瞰中国,超级中国,美丽中国,中国历险记,中国之崛起,列国图志之中国,共坐白云间,北京大堵车,人造风景,关口知宏中国铁道大纪行,漫长的丝绸之路铁道,登天之路:西藏开山大运输,BBC驾车游中国,茶马古道:另一条丝绸之路,北漂一族:北京.彷徨的年轻人。。。
㈨ 关于外国人在中国的电影
黄河绝恋、紫日、面纱、芬妮的微笑、千里走单骑、红河谷
㈩ 推荐几部外国导演在中国拍摄取景的电影!
《面纱》爱德华诺顿
《黄石的孩子》周润发
《庭院里的女人》威廉达福
《古墓丽影》第二部
《木乃伊归来之龙帝之墓》
《大地》
《情人》
还有很多了,比如《末代皇帝》,都是外国导演在中国取景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