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电影《李娜》保底发行代价6亿元,你是否看好这部由胡歌主演电影的票房
电影《李娜》已经更名为《独自上场》,由胡歌、文森特·卡索 、郝蕾 、张欣儿主演,目前该电影已经签了保底6亿元的协议,在网上引发了不小的热议。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认为这部电影的票房成绩应该会很好,一方面是因为这样的题材有成功的先例,另一方面是因为胡歌的票房号召力非常不错。最重要的是,这部电影能签下保底发行,说明该电影也被资方看好。
三、能签下保底发行说明被资方看好
对于一部电影来说,能签下保底发行说明该电影至少在市场价值是被资方所看好的。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那就是资方肯定是看到了电影所带来的利益才会去签这个保底的,毕竟他们签下保底也是想获得利润,不可能去做一些亏本的事。而这种签下保底发行的行为也从侧面证明了该电影确实有值得期待的点,也说明在资方心中,《李娜》所能获得的票房要超过6亿。
总的来说,我个人还是比较看好这部电影能获得不错票房成绩的。
Ⅱ 李娜原型电影保底发行6亿,回本票房苛刻谁亏了
饱受瞩目的以著名网球运动员李娜为原型的《独自·上场》(原名《李娜》)电影即将上映。在这时候有消息称《独自·上场》这部影片的保底发行达到了6亿元人民币,回本票房苛刻,谁亏了?影片的发行商又在其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这毫无疑问是一场豪赌。
Ⅲ 电影票房保底协议是什么意思 《美人鱼》18亿保底协议,是不是说,如果票房不到18亿,发行公司也要
所谓票房保底,就是发行方对于制片方的一个票房承诺——对于看好的影片,发行方进行早期的市场预估,制定一个双方都可以接受的价格。即使实际票房没有达到这个保底票房数字,发行方还是要按这个数字分账给制片方,但超出保底数字的话,那分账比例会对发行方蚂局更有利,分的钱会比没保底的时候多。 超出18亿之后周尺卖星驰肯定有钱啊,只是分配比例会按他们的保底协议来,百分比可能会少点了。
我给你看个电影票房怎么分的计算方式吧:
中国票房分账的基本原则是:首先,需要在总票房中扣除5%的电影发展专项基金和3.3%的营业税。剩下的钱当中,作为放映场所的影院拿走57%,制作方和发行方拿走43%。然后,制片方会根据事先的约定支付发行方一笔费用。剩下的钱扣除成本闷困让了之后,制作方和投资方再按约定分成
Ⅳ 值得!《唐探3》豆瓣评分已出,7小时破9亿,打破7项影史纪录
早在2020年春节档,预售就已经爆裂的《唐人街探案3》,因为受到众所周知的原因而无奈下档。
在熬过了2020年的暑期档、国庆档、新年档(元旦新年)之后,陈思诚仿佛憋着一口大气,就是要在大年初一这一天去上映、就是要在院线上映。陈思诚自己对此的解释是:唐探就是为春节而生的。
经过首日的放映之后,票房和口碑已出。只能说,值得,陈思诚配得上这样的野心,也确实有这样的底气。
票房方面, 因为之前在预售阶段,就已经突破了6亿大关,毫无悬念的,在首映当日,7个小时的时间内,票房就已经突破了9亿大关,正迈向10亿。要知道这是实实在在落在口袋里的钱,预售票房再高,也都是虚的。陈思诚这下可以安心地睡个觉了。
口碑方面, 部分打分平台还未出分。而豆瓣方面,评分6.8分,共有约1万3千人给出评分。相较于《唐探1》的7.6分和《唐探2》的6.7分,《唐探3》的口碑成绩算是在巨大压力之下托住了。
不仅如此,在放映的第一天,这部电影就已经打破了6项影史纪录:
打破了中国影史单日票房纪录;
打破了中国影史首日票房纪录;
打破了中国影史首日人次纪录;
打破了中国影史国产片单日票房纪录;
打破了中国影史悬疑片首日票房纪录;
打破了中国影史悬疑片单日票房纪录;
打破了中国影史春节档影片首日场次纪录;
能够获得这样的成绩,其实并不在意料之外,这部电影确实值得一看——
通过前两部作品的铺垫,《唐探3》达到了整个系列的“高潮”部分,陈思诚在前作中埋下了诸多伏笔,“唐探宇宙”也显得愈发丰满: Q到底是谁?黑化边缘的秦风将何去何从?张子枫的回归,预示着暗黑少女思诺的再度出现,世界名侦探排行榜……
聪明的陈思诚以一种独创的、全新的“喜剧+悬疑”的方式,让世人对于喜剧的呈现形式眼前一亮。这种突破和变革,仿佛成龙当年将武打动作与 搞笑 好玩结合在一起一样具有突破性。
如此一来,整个“唐探系列”其实是在靠“两条腿”走路,一条是喜剧,一条是悬疑推理。
喜剧是整部电影的保底部分,王宝强与刘昊然形成巨大反差下形成的 搞笑 诙谐,保证了影片的底线不会太低,达到保守的票房水准。 搞笑 ,这也是为什么陈思诚偏要在春节上映的原因之一。
而悬疑推理则是“另一条腿”,是推动整部影片情节的核心要素。正是因为有了这样悬疑推理的部分,很好地规避了以往一些喜剧电影浮于 搞笑 的表面形式,而缺乏内在的逻辑力量的缺点。
靠着这“两条腿”走路的“唐探系列”影片,必然是不会差的,一张电影票享受了两种类型的影片。相信,在春节档的这几部电影中,陈思诚导演执导,王宝强、刘昊然、张子枫、长泽雅美等主演的这部《唐人街探案3》,是值得你的一张电影票的。
正是因为这些坚实内容的支持,才让陈思诚有底气坚持《唐探3》必须在院线上映,因为他清楚地知道, 这部电影适合院线,而今的院线也需要这样一部电影。
在大年三十的时候,就有在影院工作的工作人员发出了这样的一条状态:
在某些众所周知的原因之下,2020年整个一年的票房成绩都处于低迷状态,而《唐探3》的来临,无疑会在这个春节档的假期里,给2021年的院线再次带来一剂强心剂。
对于影院而言,这些付出和等待,也是值得的。
Ⅳ _妈电影收入是否包含租借费
包含。
《_妈》从院线转移唯铅到线上发行一事,无疑是近段时间电影市场的热门话题。尽管影片罩衡改为线上发行,但由于保底+分成的模式,影片保住了自己的保底收入,并有机会获得更高收益。
《_妈》据出品方欢喜传媒此前计划影片院线上映时签订的保底发行协议显示,双方约定保底总票房为24亿元,保底物山做方需要最少支付保底发行代价为6亿元。
Ⅵ 投资3亿,获6亿保底!《李娜传》能否将胡歌捧成一线巨星
《李娜传》这部电影能够获得保底发行,说明发行方很看好这部电影,但是胡歌想要就此成为一线巨星不太可能。
胡歌自从出道之后,因为其英俊的外貌和不俗的演技,一直在电视剧领域有良好的口碑,但是胡歌在电影领域涉足不深。这次胡歌参演了体育题材电影《李娜传》,他在里面扮演李娜的丈夫姜山。
这部电影的制作班底非常强,但是胡歌在里面不是第一主演,并且体育题材电影票房并不理想,胡歌想要靠这部电影成为一线巨星非常困难。
三、电影表现好才会对演员有加成。体育题材电影一直表现出叫好不叫座的现象,之前巩俐出演的电影《夺冠》,有巩俐的加盟,加上女排的光环,整体票房才不到十个亿。电影票房高口碑好,才会对主演有加成,如果票房不理想,胡歌反而会被拖累,因此具体好坏还要等电影上映之后,看票房表现才能定论。
大家对此有什么其他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Ⅶ 美人鱼2为何不敢上映
不是不敢,而是被资方抛弃。
有电影公司发行人员透露,电影的出品方和发行方对《美人鱼2》信心不足,刚好有《夺冠》(原《中国女排》)这个项目,所以就想不如干脆赌一把,还没开机就定档大年初一了,也就是说在去年上半年,就已经决定了《美人鱼2》不在春节档上映。
具体原因分析:
原因1,春节档竞争激烈,不如避其锋芒。
不算《夺冠》,2020年春节档还有六部电影,《唐探3》、《囧妈》,以及《紧急救援》等都是非常厉害的对手,其中林超贤和陈思诚口碑很好,“唐探宇宙”初见雏形,尽管市场很大,但周星驰如果冲进来,确实很难滑缓有胜算,还不如避其锋芒。
原因2,信任度透支严重,观众口味仔让山有变化。
2016年上映的《美人鱼》,完全是凭借星爷的号召力才卖到33亿票房,在当时夺得了内地票房榜冠军的位置,但电影本身其实口碑差强人意,豆瓣近60万网友仅打出了6.7分,远不如此前《功夫》的8.5分,本身前作观众就不是特别满意。
在那之后,周星驰无论是导演还是监制的作品品念中质都非常一般,特别是去年《新喜剧之王》,一边倒的差评已经把周星驰留给影迷的好感消耗得差不多了,基于这两点,如果今年春节档把《美人鱼2》推出来,确实不算是个好时机。
原因3,抛弃《美人鱼2》是发行方的无奈之举。
《美人鱼2》和《夺冠》,一个周星驰一个陈可辛,看似没什么关系,其实背后都有同一家公司联瑞影业,它是两部电影的投资方和发行方。
《美人鱼》的时候,联瑞影业给电影保底20亿,电影成功后,直接成为《美人鱼2》的主投方之一,也是发行方,从当时的备案也能看出,备案单位就是联瑞影业。而《夺冠》联瑞同样也是投资方和发行方。
揣摩市场“风向”,分析观众口味,恰逢2020年东京奥运会,电影里有中国女排打赢日本队的比赛……综合以上几点,《夺冠》都是最适宜在春节档上映的电影。
然而联瑞不可能同时又把《美人鱼2》推上来导致自己打自己的局面,二选一,只好牺牲《美人鱼2》,力推《夺冠》上映了。
Ⅷ 2016十大亏损电影出炉,什么是压垮国产电影的最后一根稻草
016年虽然已经过去,但影视行业的多项年度盘点才刚刚开始,比如,近日新鲜出炉的2016年度电影票房。从各项数字来看,2016年电影市场遇冷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不仅去年初许下的600亿票房目标远未达成,甚至连年度票房增长率都未能突破5%。日前,有媒体根据去年电影行业的多项数字,总结出了年度亏损最多的几部电影。从这份表格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去年电影市场的亏损数字从数千万到数亿元不等,而其中亦不乏大制作、大导演、重磅明星加盟的影片。何以这些曾经的“票房灵药”惨变“票房毒药”?而除了票房之外,发行、营销渠道是否也应背负亏损的锅?去年票房亏损的原因究竟在哪里?高成本动画?观众不买账从这些电影中,首当其冲的一类就是以《摇滚藏獒》《小门神》和《精灵王座》为代表的高成本动画电影。这类电影都打着画面精良的旗号,将大把制作费用投入了前期的制作公司。无论是由美国好莱坞团队斥资6000万美金打造的《摇滚藏獒》,还是由7000万人民币支撑了三年漫长制作期的《小门神》,在这些漂亮的投资数字背后都是后期上映时巨大的回本压力。然而,国内观众却似乎并不愿意为这类电影买账。几部高成本动画电影在上映后,无一不是票房低迷,最终惨淡收场。如此低回报率的影片,也就注定了前期高昂的制作费用付诸东流。重金并没有砸出水花,亏损也是在所难免。合拍科幻动作片:披着“洋”皮的国产片而另一类在中国电影市场遇冷的就是中外合拍的科幻动作片了,前文榜单中出现的《勇士之门》和《蒸发太平洋》都属于这一类型。这类电影在投资、演员、上映地区等方面通常是由中外联合,电影类型无一不是故事格局大、后期特效要求高。然而这类中西合璧的产物却在中国电影市场上显得水土不服,东方元素与西方科幻的结合差强人意、缺乏诚意,观众自然不买账。《勇士之门》预算4800万美元(折合约3.3亿人民币),然而国内上映后票房仅有2283万,净亏损预估超过3.2亿。《蒸发太平洋》票房收益3500万,但和900万美元(折合6000万人民币)的投资相比,也损失了至少3700万。对赌or保底?投资与票房的较量近年来的国产电影市场,出现了“对赌”和“保底”两项新发行策略。“对赌”往往是资本市场的概念,在电影行业里又被称为“保底发行”。所谓“保底发行”,即制片方与发行方在影片上映前签订的一个对赌协议。根据协议,双方确认一个数额,无论影片票房最终是多少,制片方都能提前锁定一笔高额收益,而发行方则在实际票房超出这个数额的部分,优先获得额外收入。不过,保底发行虽然赢面大,但也是具有极高风险的,一旦失败,也需要承担巨额亏损。《梦想合伙人》就是因保底亏损的一部典型代表。该片由一众明星出演,然而上映后却因口碑不佳,最终仅获得票房8100万(投资方分账约3000万)。这样一来,为这部电影花了3亿保底的福建恒业影业就损失了一大笔钱。据悉该片电影投资9000万,预估净亏损6000万。同样因保底而惨遭亏本的还有《叶问3》。该片制作成本和发行等费用共计约3亿,保底票房为10亿,然而最终却仅收获了8亿票房,因此保底失败的快鹿投资集团将承担巨额亏损。此外,《叶问3》上映期间还爆出了虚假排场(锁定座位、幽灵场等)的黑幕,涉及虚假票房3200万。因此《叶问3》到底亏损了多少钱,除了投资方心中有数外,外人恐怕无法算清这笔糊涂账。古装武侠IP:市场尽失,春天不再曾经风靡一时的古装武侠电影,近年来逐渐失去了其在电影市场的地位,《三少爷的剑》票房滑铁卢就是最好的证明。这部由博纳和尔冬升打造,原著为古龙的大IP电影,上映之后却因口碑不佳,最终票房收益不足1亿,净亏损达6300万。而另一部同样命运的是《封神传奇》。这部由中国星主控,博纳、阿里巴巴、爱奇艺等联合投资的影片,虽然众星云集,但无奈观众对这类噱头大却不会讲故事的电影早已失去兴趣,上映后口碑欠佳也是可想而知了。最终电影票房仅以2.84亿草草收场,投资方能获得分成约1.1亿。如果成本按4亿算,净亏损达2.9亿。意外亏损:李安效应失灵、主旋律没市场李安的年度新作《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意外反响不佳,最终以3093万美元的票房成绩收场。虽然李安这面金字招牌在国内的影响力非同凡响,上映后在豆瓣和时光网的评分分别达到了8.6和8.0,但该片在美国本土的口碑欠佳,IMDb评分只有7.2分,烂番茄新鲜度45%。因此在最终的总票房上,美国市场仅收益174万美元,占总票房的5.6%。海外已经在中国两岸三地、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墨西哥、丹麦、挪威等地上映,票房2919万美元,其中中国内地1.63亿元。另一部反响不佳的影片是去年代表中国参加奥斯卡外语片竞选的历史大片《大唐玄奘》。这部影片在题材上贯彻了中央“一带一路”的主旋律,主演黄晓明也凭这部片连续获了意大利中国电影节和长春电影节两个影帝。然而观众却对这类题材兴趣不大,豆瓣评分仅有5.2,票房也只有3300万,这让投资过亿的中影集团亏损预计达到8800万。贺岁档:口碑票房双扑街眼看2016票房目标无法达成,不少人将目标盯紧了年底的贺岁档,期望能最终发力,让惨淡了一年的票房迎来最后一次爆发。然而即便是祭出了国师张艺谋的大旗,《长城》依然没能让去年的电影大盘起死回生。不仅如此,贺岁档上映的四部大片还尴尬“领衔”了年度票房亏损榜。贺岁档集体亏损的首要原因,就是票房低迷造成的低回报率。以《长城》为例,预算为1.5亿美元(约10亿人民币),如果仅算国内票房,要达到近26亿才能回本。然而目前上映三周,票房才刚刚突破10亿,远未达到预期。《铁道飞虎》也面临同样的窘境。这部主打精美特效制作的动作喜剧,前期投资成本高达2.5亿,加上后期营销、发行等费用,总投资约3亿。虽然微影时代总裁林宁曾信誓旦旦给《铁道飞虎》保底8亿票房,不过目前已上映2周,而且经过了圣诞和元旦两个假期后票房尚不足6亿,日后若要完成这8亿目标恐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亏损的另一方面原因则是来自电影口碑的集体扑街,无法激发观众贡献票房的意愿。无论是万众期待的《长城》,还是明星云集的《摆渡人》,又或者是成龙领衔一众鲜肉的《铁道飞虎》,上映后豆瓣评分均在5分以下。而唯一一部有口碑的《罗曼蒂克消亡史》却又因为其题材太过文艺、宣传缺少热度、排片率低等原因,大有阳春白雪、曲高和寡之嫌。因此,《罗曼蒂克消亡史》总投资在1.5亿,最终票房落在1.19亿,亏损高达1亿。综上而言,去年电影市场的大范围亏损与影片类型、天价投资额、保底分账形式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影视行业表面看似风光无限,不断有资本涌入,然而从这些亏损数字背后却也看到了市场的残酷。若单从票房的角度看,观众逐渐回归理性、明星效应不断减弱、恶意炒作难以吸引眼球,因此,相较于五花八门的炒作和营销途径,拍一部真正好看的电影或许才是提升票房的正途。
Ⅸ 3亿成本的《李娜》被6亿保底,这部电影是讲述什么故事的
相信这两天大家都被一个新闻给刷屏了,那就是“3亿成本的《李娜》被6亿保底”,那么这条新闻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首先《李娜》是一部电影,现在已经改名为《独自。上场》,这部影片是由陈可辛执导的,由胡歌、郝蕾等人主演的。
这部影片是根据网球运动员李娜的同名自传《独自上场》改编的,讲述了李娜从6岁少年时期、运动员时期到退役之后的故事,并通过她的成长,展现时代裹挟的人生传奇的故事。
她是亚洲首位大满贯单打冠军得主,也是亚洲第一位入选国际网球名人堂的球员。在其15年职业生涯中,她21次打入WTA女单赛事决赛,共获得了9个WTA和19个ITF单打冠军。
她在2014年9月的时候选择了退役。她的丈夫就是姜山,两人于2006年的时候结婚了,现在李娜与丈夫姜山生活的十分幸福,并且已经有两个可爱的孩子。
Ⅹ 投资3亿,获6亿保底!《李娜传》是否可能将胡歌捧成一线巨星
胡歌在电视剧行业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他能够取得这样出色的成绩,除了他本身的优秀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永远不会放弃学习的机会。在事业顺风顺水的时刻胡歌选择用几年的时间来让自己蜕变,之后越来越多地进行电影的拍摄。胡歌本身出色的演技和在观众心中良好的形象是新电影票房的一个重要保障,只要有他在就不会缺少进入影院的观众,这样的影响力是他通过长期的努力和坚持换来的。《李娜传》这部电影投入了制作方非常多的资源和精力,整个团队也非常专业,并且有同类型的电影在前,这部新作的质量肯定会更高。李娜作为国内耳熟能详的网球运动员,她的事迹充满了传奇性,在国内也有大批的粉丝,这段关于李娜的故事自然会吸引到许多人前往观影。《李娜传》在上映之前就已经颇受期待,对于胡歌来说这部电影也将是他演艺生涯中的重要篇章。之所以认为他能够通过这部电影实现进一步的升华,主要原因如下。
一、演员实力强胡歌十多年的从业经历见证了他在演技上的不断成长,如今他已经是业内公认的演技和实力派明星。拥有这份实力的胡歌在电影行业取得成功是早晚的事,而《李娜传》的上映恰好就提供了这样一个契机。
你知道关于李娜的哪些事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