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热门电影 > 中国老电影戏剧年画

中国老电影戏剧年画

发布时间:2023-04-25 07:50:25

㈠ 我想问问一部动画片,我91年的,那部片子大概上个世纪的吧。是一部中国的传统剪纸动画片,但感觉像皮影哈

剪纸片是借鉴南宋流传至今的皮影戏和民间剪纸等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美术电影片种。它以平面雕镂艺术作为人物造型的主要表现手段,制成平面关节纸偶。环境空间由绘制的纸和天片,贴在前、后玻璃板上构成背景。拍摄时,将纸偶放在玻璃上,用逐格拍摄的方法把分解的动作拍摄下来,通过连续放映而形成活动影象。

1957年初,中国动画电影创始人之一万古蟾带领陈正鸿、詹同、刘凤展、谢友根、车慧及杜春甫、胡进庆等试验小组成员,经过一年多研制,于1958年9月在美影试制成功了中国第一部剪纸片《猪八戒吃西瓜》。此后,艺术家采用各种绘画和造型手段,形成了绢像画像砖风格、装饰画风格和水墨拉毛风格等不同艺术风格的剪纸片。

从1958年到1995年,美影共摄制剪纸片101部。

一、五六十年代的剪纸片

1958年,美影艺术家们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指引下,研制成功了具有浓郁中国民族风格和民间色彩的剪纸片,为中国美术电影增添了一个新品种。从1958年至1965年,美影摄制剪纸片共16部。

1.《猪八戒吃西瓜》

《猪八戒吃西瓜》编剧包蕾,导演万古蟾,摄影陈正鸿,1958年9月美影摄制完成。影片取材于我国古典小说《西游记》,讲述唐僧师徒4人去西天取经,途经荒山野地,大家又饥又渴,便在一座破庙前歇息。唐僧派孙悟空去找食品,回来时见八戒只顾自己吃西瓜,就用法术变成西瓜皮一路跟着八戒,让八戒摔了不少跟头,八戒只好在师父面前承认了错误。

1957年春由万古蟾带领的试验小组,开始筹备试拍,他们自己动手,用木头做成摄影台架子,每拍一个镜头,都用人工将粘有人和景的玻璃板抬上或抬下,这样拍一个镜头,摄影师和工作人员都要上下数次爬木架。操纵时由于人物没有定位,拍出来的人物动作很抖动。第一次试拍没有达到预期效果。1958年初,第二次全部重拍,大家针对第一次易动的教训,献计献策,把人物运动的幅度、速度、力度及运动的轨迹都枯历羡事先做好记号,控制在摄影表预先设没拍计的运动范围内。经过日夜奋战,终于在同年9月底获得成功。

[《猪八戒吃西瓜》]

2.《渔童》

《渔童》,集体改编,万古蟾导演,1959年美影制完成。影片讲述老渔翁在黑夜冒着风浪出海捕鱼,只捞了一个绘有渔童的古老鱼盆。他把鱼盆带回家。深夜,渔童从盆里跳出,垂钩钓鱼,溅出的水都变成了珍珠。洋教士得知后,勾结官老爷要霸占这件宝物,遭到渔翁的痛斥。为了不让鱼盆落入洋人之手,渔翁在公堂把鱼盆摔碎,这时渔童从盆里跳出,甩起钩竿把洋教士扔进大海。《渔童》是继中国第一部剪纸片《猪八戒吃西瓜》之后的第二部剪纸片。影片内容健康,人物性格鲜明,充满浓厚的民族色彩和中国风格。影片取材于张士杰搜集的农民起义军义和团的民间故事,它表现了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精神,歌颂了劳动群众的勇敢和智慧。为了塑造渔童和老渔翁这两个人物形象,摄制人员冒着七级大风浪,到蚂蚁岛去体验生活,到幸福院同七、八十岁老渔翁座谈,到幼儿园观察天真活泼的小孩的形象,还到普陀山观看一些庙里的金童玉女,才把神话色彩的渔童和老渔翁形象肯定下来。该影片于1980年5月荣获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二等奖。

[《渔童》]

3.《山羊与狼》

《山羊与狼》导演胡雄华、沈祖尉,摄影游�,1960年12月美影摄制完成。影片描写凶狠的大灰狼借口小山羊喝了它河里的水,嚎叫着要在晚上吃掉它。小花猫、小刺猬、小猴和小象想出了打狠的好主意。在小动物们的密切配合之下,一只恶狼终于遭到了灭亡。它讲述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重要性,启发孩子们要认识狠欺人、吃人的本性,只要团结起来,就可以消灭恶狼。这是一部黑白片,充分显示出中国民间剪纸和皮影的艺术特色。

4.《人参娃娃》

《人参娃娃》由包蕾根据张士杰原作改编,万古蟾导演,摄影王世荣,造型设计胡进庆,1961年美影摄制完成。影片描写财主胡刮皮的小长工小虎,在一次排水时巧遇人参娃娃,从此两个人成了好朋友。人参娃娃为了帮助小虎还债,送他一棵人参。胡财主见后,逼问小虎人参来历,并强迫他去找人参娃娃。小虎知道财主没安好心,当夜悄悄地去告诉人参娃娃,不料被偷偷跟踪的财主一手抓住人参娃娃的辫子,小虎猛扑过去咬烂档住财主的手臂,财主一松手,人参娃娃遁入土中,财主怒冲冲地把小虎推进峭壁边沿。在这危急关头,人参娃娃出来解救了小虎,并和小虎一起将财主埋在泥土里。这部剪纸片在塑造人物形象、刻划人物性格方面比较成功,尤其是人参娃娃又白又胖、光屁股、穿着红兜的形象和济困夫危、团结互助、富有正义感的性格,令人喜爱。该片获得1961年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第四届莱比锡国际短片和纪录片电影节荣誉奖和1979年埃及第一届亚力山大国际电影节最佳儿童片奖,1963年获中国第二届《大众电影》“百花奖”第二名。

[《人参娃娃》]

5.《丝腰带》

《丝腰带》改编金之平,导演钱运达,摄影段孝萱,1961年美影摄制完成。影片根据河北地区带有寓言色彩的民间故事改编。描写一老汉,在清早拾粪时捡到一条丝腰带,便想入非非,一味梦想好吃、穿好、住好,最后在梦里栽了一个大跟斗,头脑才清醒过来。影片采用漫画的风格,由温画家韩羽担任人物设计。人物造型粗看“稚拙”,却耐人寻味,动作揉和着一些京剧程式化动作,与京戏音乐相配合,别具风格。1963年获第二届电影“百花奖”第五名。

[《丝腰带》]

6.《金色的海螺》

《金色的海螺》改编包蕾,导演万古蟾、钱运达,摄影王世荣,1963年11月美影摄制完成。影片《金色的海螺》是根据阮章竞的同名抒情长诗改编,描述打鱼青年经过种种考验,终于与珊瑚岛上的海螺姑娘共同生活的故事,说明坚贞不移的精神最终定能战胜一切邪恶。影片人物造型生动,栩栩如生,背景设计色彩优美,镂刻精细,海底珊瑚仙岛的景色尤为迷人,成功地体现了剪纸片的艺术特点和民族风格。该影片于1964年4月获印度尼西亚第三届亚洲国际电影节“卢蒙巴奖”。

[《金色的海螺》]

7.《红军桥》

剪纸片《红军桥》编剧林蓝,导演钱运达,美术设计柯明,摄影徐俊田,1964年美影摄制完成。影片是根据湖南一个民间传说改编的,讲述1930年红军从江西向湖南浏阳地区进军,胖财主和瘦财主纷纷逃命。逃跑时还把浏阳河上的便桥烧毁了,妄图阻挠红军前进。红军进村后,和老百姓一起很快就修起了一座新桥。人们为了纪念红军,特地在新桥上竖起了一块牌子,上面刻着“红军桥”3个大字。影片不仅内容好,色彩美丽动人,尤其在气氛渲染上,斗争场面的描写上都相当写实。人物造型吸取了皮影的艺术特色,充分运用了剪纸的特长,还有略近漫画的夸张,使人物有血有肉,既有革命传奇的色彩,还有浓厚的民间风味。

[《红军桥》]

二、“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剪纸片

“文化大革命”中,美影仅生产剪纸片7部。

1.《东海小哨兵》

《东海小哨兵》剧本集体讨论,潘国祥执笔,胡雄华导演,金志成摄影,1973年美影摄制完成。影片根据浙江省温州地区同名瓯剧改编。描写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东海前哨等地少年儿童与国民党派遣的特务进行斗争的故事。影片通过路遇敌人,识破假面、巍然对敌、合力聚歼等几处斗争场面的描写,刻画了主人公小红的机智勇敢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英雄形象。1974年该影片获南斯拉夫第二届萨格勒布国际动画电影节荣誉奖状。

[《东海小哨兵》]

2.《金色的大雁》

《金色的大雁》编剧冉丹,导演特伟、沈祖慰,摄影唐益楚、柴莲芳,1976年4月美影摄制完成。影片讲述藏族少年和他的小伙伴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同坏人进行斗争的故事。这部影片受“文化大革命”的极“左”思潮影响,违反剪纸片的艺术规律,想用剪纸的艺术手法去追求真人表现的逼真效果。结果,没有取得成功。但在运用夸张形式塑造少年英雄形象和其他人物形态方面,主创人员作了努力,下了功夫的。

[《金色的大雁》]

3.《长在屋里竹笋》

《长在屋里的竹笋》编剧黄新心,导演胡进庆、周克勤,摄影蒋友毅,1976年9月美影摄制完成。这是中国第一部水墨剪纸片。把中国山水画运用到剪纸片的制片工艺上,创造了水墨剪纸片,丰富了美术片的样式。影片描述姐姐秀秀和弟弟葵葵为了一只长在屋里的竹笋要不要归还生产队集体而发生矛盾,在姐姐热爱集体思想的教育下,姐弟俩高高兴兴地把竹笋挖出来交给生产队。影片具有浓郁的中国民族文化风格,受到行家们的好评。

[《长在屋里的竹笋》]

三、新时期的剪纸片

1977年至1995年,在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极大地调动了美影广大职工创作生产的积极性,摄制剪纸片77部计117本,其中系列剪纸片3部38本。

1.《狐狸打猎人》

《狐狸打猎人》编剧金近,导演胡雄华,摄影游涌,1978年11月美影摄制完成。影片讲述狐狸披着狼皮,把年轻猎人吓得丢枪逃命,后来幸亏老猎人赶来打死了狐狸。影片构思新颖,把猎人打狐狸的常规颠倒过来,变成了狐狸打猎人,既奇特、有趣,又有深刻的教育意义。该影片1980年6月荣获南斯拉夫第四届萨格拉布国际动画电影节美术奖。

[《狐狸打猎人》]

2.《刺猬背西瓜》

《刺猬背西瓜》编剧顾汉昌,导演王柏荣、钱家锌,摄影柴莲芳,1979年10月美影摄制完成。影片描述刺猬母子俩上山采野果,发现了一只大西瓜,刺猬妈妈用老办法,把西瓜背在背上,结果刺戳破了西瓜,连自己也陷进西瓜里,后来还是小刺猬用推的方法把西瓜背回家。它告诉人们办事不要墨守陈规,要善于开动脑子。影片中展现的田园景色优美,刺猬形象活泼可爱。

[《刺猬背西瓜》]

3.《丁丁战猴王》

《丁丁战猴王》编剧欧阳宇平、余又晨、胡进庆,导演胡进庆,背景伍仲文、沈同春,动作设计吴云初、薛梅君、查侃、姜菊芬,摄影唐益楚,1980年6月美影摄制完成。这是美影拍摄的第一部科幻美术片,也是中国第一部科幻美术片。影片描写丁丁学习认真,掌握着象征科学知识的金钥匙,孙悟空不相信丁丁的本领,要与丁丁比高低。他们经游太空、潜海底的反复较量,猴王终于甘败下风,并要求丁丁教他科学知识。影片诙谐幽默,富有哲理,用孙悟空与丁丁比武接连失败的事例,告诉人们“知识就是力量”的道理。影片在摄影中特技运用比较多,形式也较新颖,有些特技在美术片中第一次运用。如海底比武一场戏,以黑丝绒为背景,用一只8瓦日光灯管小台灯(冷光代表丁丁)与一只15瓦钨丝灯(暖光代表孙悟空),交替接触。并利用戏装闪光片的余料闪光粒,粘在背景、道具上,再加上灯光角度,摄影机转动等手法,产生了特殊的光怪陆离的海景,从而收到了海底大战的银幕效果。

[《丁丁战猴王》]

4.《猴子捞月》

《猴子捞月》编剧凌纾,导演周克勤,摄影蒋友毅,造型设计阿达,1981年12月美影摄制完成。影片根据民间流传的“水中捞月一场空”的寓言改编。导演针对幼儿童观赏的心理特点,采用“简单、明快、生动、有趣”的样式格调和具有中国民间水墨拉毛的猴子造型,使影片增添了强烈的儿童情趣。该影片1982年8月获加拿大第六届渥太华国际动画电影节儿童片一等奖,1987年5月获保加利亚第四届卡布洛澳国际喜剧电影最佳短片奖。

[《猴子捞月》]

5.《南郭先生》

《南郭先生》编剧熊耕发、钱家锌、王柏荣,导演钱家锌、王柏荣,摄影柴莲芳。1981年5月美影摄制完成。这是根据战国末期《韩非子·南储说上》中的寓言《滥竽充数》改编的。影片描写战国时期,齐宣王爱听吹竽,要300人合奏,南郭先生不会吹竽,混进竽乐队里,滥竽充数。后来新王继位,喜欢听独奏,南郭原形毕露,逃之夭夭。影片主题思想深刻,告诫人们一是不混,二是要知人善任。影片主创人员选用汉代画像砖和石雕作为人物造型背景设计的依据,显示出浓郁的民族风格和民间色彩,既古朴,又大方,既典雅又浑厚,既妙在含蓄又异常鲜明,既有古代艺术气氛又有现代艺术手法,是一部比较成功的影片。该影片1982年4月获文化部1981年优秀影片奖。

[《南郭先生》]

6.《鹬蚌相争》

《鹜蚌相争》编剧顾汉昌、墨犊,导演胡进庆,摄影耿康,1983年美影摄制完成。影片根据《国策·燕策二》中“鹬蚌相持”的寓言改编,描述鹬蚌原是好朋友,老渔翁几次都没有捉到它们,后来它俩为了一条鱼争吵翻了,鹬啄住了蚌,蚌夹住鹬,各不相让,老渔翁因而捉住了鹬和蚌。影片突破了剪刻技法,采用水墨拉毛风格,制出鹬有毛茸茸的感觉,一寸长的脖子上装有36个薄型关节,活动自如。整个影片墨韵清新优美,洋溢着诗情画意,既富于哲理又具有中国艺术特色。1984年该影片获第三十四届西柏林国际电影节“短片”银熊奖”,评委评论这部影片时说:“这部影片之所以能够获奖,是因为它出类拔萃地成功。”同年,该影片获南斯拉夫第六届萨格勒布国际动画电影节特别奖、南斯拉夫国际青少年电影中心动画片特别奖和加拿大第七届渥太华国际动画电影节特别奖。

[《鹬蚌相争》]

7.《小八戒》

《小八戒》编剧欧阳宇平,导演金雪林,摄影耿康,背景刘凤展,1983年12月美影摄制完成。影片是根据吴承恩的神话小说《西游记》中有关人物故事改写的,讲述小八戒捡到钱罐,老八戒据为己有。在孙悟空的教诲下老八戒认识错误的故事。影片使用贴布的方法制作形象,即用一般平布染上各种颜色制作。这种方法有别于一般剪纸片用纸镂刻剪裁的做法。贴布的形象色彩鲜艳而富有民间风味。这是中国第一部贴布剪纸片。

[《小八戒》]

8.《老鼠嫁女》

《老鼠嫁女》编剧包蕾,导演王柏荣,摄影柴莲芳,1983年美影摄制完成。影片描述黑老鼠娶妻,为满足岳父、岳母索取财礼,偷了桂圆、鸡蛋和麻油之后,又去偷奶油蛋糕,陷入岳父、岳母设的圈套,被关进了老鼠笼。影片以黑色为背景,象征老鼠正在黑夜中偷窃。全片没有一句对白,只用音乐和效果配合,时时发出“吱吱”的鼠叫声,十分形象和饶有趣味性。

[《老鼠嫁女》]

9.《火童》

《火童》编剧王瀛,导演王柏荣,摄影王世荣,1984年美影摄制完成。影片取材于云南哈尼族的民间故事,描写深明大义的明扎为了千百万乡亲的生死存亡,一人进入深山与妖魔搏斗,夺回了被抢走的火种。当他带回火种时,全身着了火。他以自己生命换来了人民的光明世界。哈尼族人民为了纪念这位小英雄,以“明扎”作为火的代称。这部影片把敦煌壁画、民间剪纸与现代绘画的表现技法揉合在一起,形成一种色彩浓重、线条流畅、画面饱满的装饰画的艺术风格。该片于1985年3月获第五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美术片奖,同年8月获日本第一届广岛动画电影节C组一等奖。

[《火童》]

10.《草人》

《草人》编剧何郁文,导演胡进庆,摄影柴莲芳,1985年美影摄制完成。影片描写渔翁以假为真设草人和以真为假扮草人,终于捉住偷鱼水鸟的故事。这部影片采用工笔画结合羽毛画的艺术方法,是对传统剪纸片的一个突破。影片中老汉和草人披的蓑衣采用清代画家任伯年《群星拜寿图》中工笔画法,在透明纱上勾画出一万六千多根蓑草,水鸟即用鸡身上的真羽毛经过制作一片片贴上去,使水鸟栩栩如生。影片在“以真为假、以假为真”及“以静制动、以忍制胜”之间展开了有趣的戏剧性冲突,是本影片立意所在。影片1986年8月获广播电影电视部1985年优秀影片奖,1987年8月获日本第二届广岛国际动画电影节C组儿童片一等奖。

[《草人》]

11.《葫芦兄弟》

《葫芦兄弟》(1~13集)编剧姚忠礼、杨玉良、墨犊,导演胡进庆、葛桂云、周克勤,摄影吴华荣,1987年5月美影摄制完成。这是中国第一部系列剪纸片,是根据中国民间传说编写的。它描写红、橙、黄、绿、青、蓝、紫7个葫芦娃,为救出被蛇精抓去的爷爷,凭着个人的本领,先后深入妖洞与蛇精搏斗,但都一一败退下来。后来在爷爷和山神的帮助下,7个葫芦娃连成一条心,团结一致消灭了蛇精。该影片故事情节曲折、惊险,人物造型新奇,节奏强烈,音乐明快,加上风、云、水、光等特技使用,引人入胜。该影片1989年获广播电影电视优秀影片奖、童年奖、红花奖,1989年获首届全国影视动画节目展播电影奖提名,1992年春获埃及第二届开罗国际儿童电影节铜奖。

[《葫芦兄弟》]

12.《智斗乌鸦》

《智斗乌鸦》编剧胡进庆,导演胡进庆、吴云初,摄影耿康,1992年美影摄制完成。影片描述乌鸦偷叨老熊家的肉,小狐狸竭力阻拦,老熊误以为小狐狸也参与了偷肉,将其训斥一顿。小狐狸巧妙施计,从小乌鸦口中夺回了老熊家的肉,物归原主,老熊十分内疚,称赞了小狐狸。影片采用水墨拉毛工艺制作人物,造型优美。

[《智斗乌鸦》]

13.《葫芦小金刚》

《葫芦小金刚》(1~6集)是系列剪纸片《葫芦兄弟》的续集,编剧墨犊、姚忠礼,导演胡进庆、沈祖慰、葛桂云,1993年美影摄制完成。影片讲述葫芦7兄弟变成葫芦小金刚后继续同前来报复的蛇精(被葫芦兄弟化为7座山镇压在山峰下)的妹妹青蛇精之间斗法,直到群妖歼灭。续集除了继续保持民族风格和浓郁民间色彩外,导演特别强调:“置死地而后生,置绝处又逢生”的艺术安排,影片获1991年度广播电影电视部优秀影片奖,1993年获第五届“童牛奖”和第二届全国影视动画展播荣誉奖。

[《葫芦小金刚》]

14.《十二生肖》

《十二生肖》(1~13集)编剧凌纾,导演沈如东、伍仲文、龚全福,摄影邱小平,人物造型刘泽岱,1995年6月美影摄制完成。影片《十二生肖》描述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12只动物,为保护人类和动物生存,分别与自己相对应的霹雳精、独角精、黑凤婆、呼噜怪、倒海魔王、九头怪、绿鼻鬼王、混天妖、长爪王、三眼女妖、红毛怪、冷血公主等12个魔鬼作斗争,最后都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人们就把这几种动物作为人类生肖,以此作为纪念。影片告诉人们要爱护动物,保护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影片在人物造型上吸取中国民间年画风味,在背景上采用水墨渲染和装饰画派民族风格。

[《十二生肖》]
楼主你说的那部应该在里面。

㈡ 80年代的年画有收藏价值吗

年画,是中国特有的、渲染吉庆祥和的、最受老百姓欢迎的民间艺术品之一。那么80年代的年画有收藏价值吗?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80年代的年画收藏价值,一起来看看。

80年代的年画收藏价值

应该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关于收藏品的收藏价值已经回答很多次了。值不值得收藏?它自有物质、精神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它是承载历史、文化、艺术信息的商品,其价值具有不稳定性,随着时代风尚、审美趣味的变化而变化。而整体上呈上升趋势。以书画为例,齐白石的同一幅画,在70年代值100元,而到现在,可达到30万元。至于古代的书画,经年累月,其涨幅就更大了。

在现代社会,从事收藏已成为人们重要的投资手段。相对较低的投入、和相对较高的产出,低风险、高效益的文物收藏已越来越受到有识之士的青睐。在经济日渐繁荣的今天,收藏已不再成为文人雅士的专利,而逐渐成为人们经济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部分。

纯派历史上靠收藏而成为巨富的人,实在是数不胜数。明代中叶,因为江南经济的发达,涌现了一大批书画鉴藏家,如文徵明父子、项元汴家族,王世贞兄弟以及董其昌等等。这些收藏家同时又是著名的书画家,他们的收藏一方面推动着当时书画市场的繁荣,同时也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收藏品不仅是财富、更是品位、修养、以及地位的象征。尤其是近年来众多企业参与收藏,充分展示现代企业的层次和魅力,使其在激烈的商战中永远成为大众关注的对象。

收藏在改变人们物质生活的同时,也提升着人们的精神生活。如果说,藏品之于内府,不过是众多国家财产中一部分而已;而对于私人收藏家来说,每一件都有非同寻常的意义。每一件藏品的各个细节:色调、神韵都了然于胸,而且熟知关于它的故事和传奇。它的得与失、来与去、聚与散都与你息息相关。

因此,说收藏可以陶冶情操、修身养性是有道理的。它要求收藏者具备理性的经济头脑的同时,还要有很好的艺术的修养。收藏者在收藏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将自己培养成理性和感性结合得相当和谐的现代人。

年画的收藏价值

年画缩样本,是依照原版年画的尺寸按一定的比例精缩发行的样本。上世纪50至80年代是我国年画出版的高峰期。各出版单位每年要把所出版的各种年画缩样,合订成册,无偿发送给省、市、县新华书店,作为促销年画的样本。出版社每年出版的年画有多少,年画缩样就有多少,少的出一本,多的可以出五本甚至更多,大部分年画缩样是一年一本,页数也不同,少的十几页,多的有上百页。相比公开发行的年画,年画缩样本的纸张更为精致,通常采用当时较为贵重的铜版纸或布纹纸等。常见的年画缩样本有32开本和16开本,内页多为单面彩做腔贺色印刷,其表现形式丰富多彩,有绘画、摄影、书法、剪纸等等。从装帧形式看,可分合订装、活页式两种,而活页式的样片,则更易遗失,不易保存,能存留至今且完整无缺的活页式年画缩样本尤其珍贵。

年画缩样本题材精彩纷呈、包罗万象,有国家领袖、祖国建设、英雄模范、戏剧电影、风景名胜、历史故事、珍稀动物、花草树木、名人字画等等,反映的都是百姓大众所喜好的事物,符合他们的审美情趣;年画缩样本印刷十分精美,其制作质量之高是一般的书籍所无法比拟的,如北京摄影出版社1985年出版的《年画,挂历,年历缩样》,缩印了“中南海风光”、“首都风光”等精美摄影作品。上海书画出版社1986年出版的《上海国画年画缩样》汇聚了米芾、苏东坡、郑板桥、吴湖帆等历代60余位艺术家的书法、国画作品,其印刷质量之精,实用价值(鉴赏、临摹)之高,是极其罕见的;年画缩样本发行量少,存世量稀。年画缩样本是印刷样品,供宣传订货之用,大都是出版社赠给熟悉的圆猛发行商的,因此,缩样本上没有印量、定价,其印量极为有限,少的数百本,多的几千本。而一旦年历、年画发行完毕,这些缩样本对发行商就没有了使用价值,大都会被随意处理掉,因此,能完好保存下来的就非常有限了,特别是““””时期的缩样本,更是十分少见。

近年来,年画缩样本备受收藏爱好者青睐,成交价大幅攀升。据悉,在收藏市场上,价值较高的年画缩样本大多数是上世纪50年代的,““””时期的也售价不菲,而80年代的价值要低得多。如一本1959年天津美术出版社年画缩样本网上开价高达800元,一本1966年湖北人民出版社的年画缩样本开价250元,一本1985年内蒙古人民出版社的年画缩样本开价为60元,以上这些缩样本品相都一般,若是品相完好的价格还要高一些。

㈢ 木版年画的民俗含义有哪些特点

历史地看,木版年画的出现与雕版印刷密切相关。我国的雕版印刷兴于唐,盛于宋。最初主要应用于佛教经书插图的制作上。渐渐地,民间木版印制的纸马开始流行。《东京梦华录》与《武林旧事》都记载着当时的开封已有了专事销售此类版画的纸马铺。这表明至迟在宋代,逢到岁时,以木版印刷的神灵乞求平安的习俗即已出现。但是,更完备的张贴年画的风俗及其文化体系并未形成。也就是说雕版印刷———从刻版到印刷的技术早已成熟,却一直耐心地等待着大规模的张贴年画的风俗姗姗到来。这一风俗的真正形成应是明末清初。尤其是康乾之盛世,使得这五彩缤纷的风习得以普及到九州广大的乡野。尽管,明确的“年画”一词最早出现于道光年间的《乡言解颐》一书,但张贴年画的风俗在康乾年间已是定不可移。一旦大众有了这样的民俗需要,具有巨大复制能力的木版印刷的年画便扬帆启程,并得以迅猛的发展。南北各个年画产地几乎是同时崛起,并齐头进入了辉煌期。就其本质而言,木版年画不是单纯的艺术。在民间的生活中,它更是一种风俗的需要,是年俗的方式与载体。浓厚的人文精神与年心理便注入其间。年画自然也就不是一般意义的绘画了。

人文的价值

首先进入年俗并成为一种雏形的木版年画的是作为神灵崇拜的纸马。已知宋代的纸马有“钟馗、财马、回头鹿马”等数种。这里边有避邪的内容,也有祈福的含义。有人认为宋代画家刘松年那幅失传的《新年接喜》、苏汉臣的《开泰图》和李嵩的《岁朝图》这些节令画就是一种准年画,而且有一种祈福的含意。其实这种在过年时拿出来挂一挂的吉祥瑞庆的图画在史籍中记载得很多。虽然它还不是木版印刷品,更不是广大民间过年时使用的风俗用品,但这表明祈福是普遍存在的年心理。等到这些祈福的愿望真正成为年画的主题,并进入了风俗范畴,木版年画的题材就变得汪洋恣肆了。

面对年画,人们可以直观地看自己心中的想象。一切对生活的欲求与向往,比如生活富足、家庭安乐、风调雨顺、庄稼丰收、仕途得意、生意兴隆、人际和睦、天下太平、老人长寿、小儿无疾、诸事吉顺、出行平安等等,都在年画上。其中金钱的形象是民间年画中最常见的形象。杨家埠、武强和杨柳青的木版年画都有挂满金钱的摇钱树。山西临汾地区甚至有一种把金钱作为敬祀对象的纸马,更别提民间无处不在的财神了。但这并不能说是一种拜金主义。在物质匮乏的农耕时代,它只是生活幸福的理想化的符号罢了。就其本质而言,年画是理想主义的图画。不管年画中有多么真切的生活场景和细节,但它所展示的却是普通大众理想主义的形象世界。特别是在送旧迎新的日子里,这些画面就分外具有感染力和亲切感,给人们带来安慰、鼓励、希冀;为年助兴就是为生活助兴。还有哪一种民间艺术能够如此充分地展示人们的生命理想与生活情感?所以年画中最重要的价值是精神价值。

年画中另一层民俗内容是在张贴上。民俗是经过约定俗成、最终成为一种共同遵守的生活规定与文化的规范,谁也不能违抗。年画的张贴时间(比如灶王、财神、门神、各种纸马等都有各自的张贴时间)、地点(大门、影壁、房门、仓房、炕围、窗旁、水缸、钱柜、舱门、车厢、马厩、猪圈、牛棚等)及其张贴的具体部位和内容都有严格的规定。在规定的时间,把特定的年画贴在规定的位置上,是一种民俗行为。而在不同地域,生活环境不同,年画的需求不同,也就自然会产生出不同体裁的年画来。此中包含着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十分丰富的文化记忆。因此,这些内容也是本次中国木版年画普查的重点之一。

木版年画往往是在广大民间进行道德伦理规范、生活知识教育、文化艺术传播的重要工具。木版年画所涉及的历史、宗教、神话、传说、小说、生产、建筑、风光、戏曲、自然、游戏、节庆和社会生活之广阔,可谓无所不包。在农耕时代,戏曲艺术的魅力不小于今天的电影电视,木版年画描绘过的戏出多不胜数,各地的戏曲年画所表现的又多是自己的地方戏,不少在年画上绘声绘色出现过的剧目如今早已绝迹不存。此外,究竟还有多少小说与传说被搬到木版年画上?单说《白蛇传》和《天河配》,就被各个产地、各个时期以各种形式———单幅、多幅、成套的条屏以及连环画一遍又一遍地描绘过。至于那种无以数计的描写民俗风情的年画,带着不同地域与时代的气质,记录下大量的珍贵的人文信息,更是木版年画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画面都是农民独特的视角。农民是木版年画的原创者。他们的画笔与刻刀直接反映着自己的爱憎、趣味、生活态度、文化心理以及价值观。俄罗斯圣彼得堡艾尔米塔什博物馆收藏的一幅杨柳青的木版年画《一人一性,百鸟百音》,表达着农民对人的不同性格的一种宽容的心态,由此让我们了解到民间对美好的人际关系的追求。还有一幅《猪羊一刀菜》,描绘屠夫宰杀一头大猪后,小猪崽们到天上玉皇大帝那里去告状,玉皇大帝劝告小猪崽们要宽心,因为“猪羊活在世上,只是供给人们的‘一刀菜’罢了”。农民正是用这种诙谐的方式来化解掉世间的弱肉强食带来的不平。这诙谐是不是也含着一种嘲讽与无奈?如此深刻地外化农民心灵的年画何止这两幅,它们大量地深藏在年画的遗存中。然而,这些遗存却不为人知地散布在田野里。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清末民初那些表现当时社会情景与重大事件的木版年画,其中体现出农民的政治敏感和思维视野,其价值不亚于大都市的时事画刊。在杨柳青、桃花坞、杨家埠、小教场、武强等产地都曾有不少这样的作品问世。它们一反传统,十分写实,细节非常逼真。在照相术尚未流行之时,这些木版年画成了当时社会的琳琅满目的写真。在这个层面上,其他哪一种民间美术能够与之相比?

数百年的木版年画的历史究竟创造了多少画面,无人能做出回答。年画是消费品,没人保存,也没人将其视为历史文化,即使到了20世纪年画走上消亡,仍不为世人重视与收藏,更别提各种人为的损坏与销毁。但如今只要在民间发现一幅老画或一块古版,竟然大多仍是不曾见过的孤品!存世于中外的年画应该数以万计。在如此浩瀚的木版年画作品中,蕴藏着的是农耕时代中国民间立体的影像,广角的生活与社会,还有过往不复的精神情感。木版年画的人文价值可以说既是深不见底,又是浩无际涯。

艺术的价值

木版年画另一个巨大的价值是艺术价值。它的艺术特色鲜明,表现手段纷繁,审美含量极高,自成一个十分独特的审美系统。这里分做三方面,即特定性、乡土性和地域性加以论述:

首先,木版年画艺术的特性,来自于年俗的特定要求。为了满足殷实与丰足的年心理的需要,其特色则是画面的饱满和内容的红火。年画的画面基本不留空白,即使天空与地面也被各种形象充实与填满。画中所有人物大都面含笑意,这与年的禁忌———禁哭有关。画里的孩童个个健硕丰腴,人人新衣新裤,所有器物全是完美无缺,这都是象征着生活的富足与吉祥。为了努力表达这种渴求与热望,大量的吉祥图案(各种具有吉瑞喜庆含意的动物、花卉、瓜果、物品、暗八仙以及紫气祥云等等)便被一样样地添加在画面上。艺人们不怕这些蜂拥而至的吉祥物彼此无关,因为这种一再被强化的吉庆才是人们对年的愿望。艺人的高明则是把这些密集的形象用装饰手法和谐而优美地组合在一起。于是欢乐、祥瑞、红火、繁盛、饱满和装饰性是年画最突出的特征,也是一种极具感染力的年画美。

渲染着这种年画特征的是木版年画的色彩。年画大多是套版印刷。最多的套版也只有六色。所以颜色必须既简练又有表现力。木版年画为了顺应年心理的要求,色彩追求鲜明热烈;在各种颜色中以火热的大红为主,用得也最多。因为大红是年文化的主色。在色彩关系方面,多采用对比色,比如民间口诀说“红配绿,一块肉;黄配紫,不会死”(天津)。“红间黄,喜煞娘;红重紫,臭其屎”(山东)。这些经验都说明木版年画的色彩基调是相互对比而非谐调,以达到彼此强调的作用,使画面强烈又明快。年画的颜色多用植物和矿物原料直接制成原色,很少用调和色。为了使这简单的几种原色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艺人采取色彩相互交错的方式,使得整个画面花花绿绿,斑驳响亮,简洁又丰富,具有很强的冲击力。这正是木版年画独有的色彩语言。

木版年画艺术的乡土性,是它价值之所在。这种在田野中诞生、在乡土中成长起来的艺术,淳朴真率,乐观诙谐。艺人们在农忙时耕作,农闲时作画。他们身在天高地远的穷乡僻壤,与朝廷里的文字狱全然无关。整个中国木版年画史上,没有一幅年画由于抨击时弊而招来麻烦。它们是农民的自娱自乐,嬉笑怒骂,一任自由。于是画面上的人情物态,都是充分的农民的性格形态。农民作画没有多少理性的技术,除去一代代口传心授而积累下来的程式化的经验,便是各自的天性与自生自灭的才华。虽然他们笔下的形象时而简率,时而稚拙,却有一种朴直的、天真的、极其生动和一任天然的乡土美感。这种乡土美包含一种情感的自由与自然。

同时,这种农民们的艺术又是具有很高智慧的。最高超的表现手法便是谐音的图像。在农耕时代,农民识字有限或者干脆是文盲,他们巧妙地利用与字同音的形象,将美好的词句可视地展现出来。谐音的图像分两种。一种为一个形象与一两个字的谐音(如鸡的形象与“吉”字;蝙蝠的形象与“福”字;打开外皮而露出许多籽儿的石榴形象与“多子”等);另一种为两三个形象的组合与一句成语的谐音(如一匹马、一只蜜蜂和一只猴子的组合与成语“马上封侯”的谐音;一只喜鹊和一株梅树的组合与成语“喜上眉梢”的谐音;莲花和金鱼的组合与成语“连年有余”的谐音等)。谐音的文字与成语都是兆征幸福的吉祥词语,所以这些具有特殊意味的图像又被称之为吉祥图案。奇妙的是,组合在一起的谐音的形象,在生活中本来是相互无关的,但在这里却意趣横生地组成并呈现出人们心中的向往。农民真是聪明之极,他们巧妙地绕开不识字的缺憾,通过这些谐音的形象,让人去猜画中的寓意(成语)。而这成语人人皆知,谁都能通过画中的图像慢慢把藏在其中的成语找到。这样,一方面提高画面的趣味性,一方面使得观赏者在猜解画中的题旨时获得了欣赏的快感。同时,谐音形象本身的内涵也被奇妙地扩充了。

木版年画中的吉祥图像,除去谐音的,还有另一类不谐音的。不谐音的吉祥图像大多来自于历史典故,具有象征与寓意的性质。比如蟠桃象征长寿,松竹梅(岁寒三友)寓意情义长在,鲤鱼跃龙门表示一种平步青云和飞黄腾达等等。在年画中,这些大量的谐音与不谐音的图像与各种年画的画面相互搭配,组成一片浓烈丰盈、富丽华美又富于浪漫色彩的景象。这种奇特的绘画氛围与境界,只有在年画中才能见到。

另一个能够体现木版年画艺术非凡价值的,是它的地域性。木版年画几乎覆盖整个中国。除去青海、内蒙、宁夏、新疆和吉林之外,几乎全都有自己的木版年画产地。由于中国地域多元,民族多样,文化姿质有别,风俗各具特异,木版年画———从题材、体裁、风格、手法和制作方式又迥然不同,因而呈现出绚丽多姿之局面。

北方年画如杨家埠与武强之粗犷豪放,南方年画如桃花坞与佛山之细腻柔媚,是一望而知的。然而,往细处瞧,单是北方各个产地的画风也相去甚远。比如山东杨家埠、高密和河北武强置身于林莽与乡野之间,具有强烈的乡土气息,农民的气质最为醇厚;河南朱仙镇地处中原腹地,雕版历史可上溯两宋,至今带着中古时代的典雅与大气;天津杨柳青地处京畿,为了顺应都市大户人家的审美要求,崇尚精雅与华美。清代中晚期,一些都市的职业画家如钱慧安等介入其间,当地作坊又冒出高桐轩等一些丹青高手,木版年画出现一种主动靠近都市文人性质绘画的倾向,同时在构图和技法上又吸收外来的营养,故而手工彩绘日臻其妙,妆金饰银,华贵富丽,达到了另一种极致。这些北方木版年画产地虽然同属北方的乡间美术,彼此又都是独树一帜。

再进一步看,皆以北方农民气质为其特色的杨家埠与武强年画,艺术个性上也存在很大差异。杨家埠的文化背景是齐鲁文化,雄强、阳刚、浑厚和乐观;武强的文化背景是燕赵文化,带着苍劲和辛辣的味道,在清末时期它曾引入过都市流行的“讽画”,冒出过许多揶揄、讥讽甚至怪异的图画来,将这块燕赵大地人们的个性表达得淋漓尽致。这是杨家埠所没有的。

各地年画由于自然和地理环境的差别太大,历史与民俗的传统各不相同,年画的题材与体裁都自持独有的特点。杨家埠冬天寒冷,墙体很厚,年画中便有专门贴在窗口的“窗顶”与“窗旁”;杨柳青乡间多在屋内置一水缸,贮备饮用水,故有半印半绘的粗路货“缸鱼”一种,专门贴在水缸之上的墙壁上,每每打开缸盖,大红大绿的鱼影即入缸中晃晃荡荡,如游其中;河北一带农村喜好灯彩,故武强的“灯方”是年画中的主项;山西风沙大,故在橱柜与门首垂挂一种年画,叫“拂尘纸”,一为装饰,一为遮尘。对这些百别千差的画儿,将在本图集各卷中尽述。

各个产地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自己的一整套制作经验和艺术与技术的特点,也创造出一批大众喜闻乐见、经久不衰的典型的年画形象。比如,杨柳青年画的《连年有余》、绵竹滇水脚的《门神》、朱仙镇的《大馗头》、桃花坞的《一团和气》、杨家埠的《深山猛虎》、武强的《六子争头》等等。到了进入全球化的今天,这些风靡了数百年的艺术形象已经成了这些产地、乃至中国民间文化最耀眼、最迷人的符号了。

中国木版年画还有一个重要的贡献,是在雕版方面。如前所述,木版年画肇始于唐宋以来的雕版。但是,宋代的雕版作坊主要是刻印经卷与图书,大规模制作年画的产地的形成要到明代中期以后。刻印图书属于典籍文化,印刷年画属于民间文化。前者多在都市,后者皆在乡间。从大的方面比较,刻印图书受文人审美的影响,崇尚典雅精致、含蓄和诗意;印制年画受大众审美和年俗的要求,追求鲜明强烈,热情洋溢。于是,刻版的手法、技巧、审美,完全是两种语言。许多年画产地的刻版刀法纯熟,刻技高超,称得上是木雕中的上品。但线条追求简练流畅,刀随情走,极其生动,富于张力;印出画来,版味十足。如果将明清时期徽派和金陵派经典的书版和皇家的殿版拿出来,与杨柳青、朱仙镇、武强、杨家埠的年画古版比较一下,一望而知全然是两个审美世界。木版年画为中国雕版印刷史的贡献是“另一半的江山”。 木版年画是我国民间美术一笔巨大的遗产。由于漫长而纵向的历史变迁,多元而横向的地域背景,独特而深刻的年俗底蕴,还有一代代才情并茂的艺人的创造,使年画发展成中华文化中的一个高峰。峰顶之上,几近云天,灿烂迷人。

它最清晰地描绘出农耕时代人们的精神天地,最炽烈地展示了老百姓的心灵向往,最缤纷地表达了那个漫长的历史时代社会生活的全相。因此说:木版年画是中国民间美术的龙头。

㈣ 豆瓣9.0分神作,38年过去,我们再没有拍出如此干净的电影了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

每当李叔同创作的这首 《送别》 的旋律响起,总能勾起人的无限回忆。

很多人评论这首歌:年少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

朴树曾经在一次表演中,唱到这首歌时痛哭不止,曲未尽,他就已经崩溃。

而让这首歌成为家喻户晓的经典旋律的,则要归功于一部38年前的国产老电影

影片没有华丽宏大的场面,没有精美的服装道具,却凭借着清新朴实的故事和隽永动人的情节,而成为治愈几代中国观众的经典电影,时至今日仍旧被视为:

中国影坛最好的诗意电影,没有之一!

影片在豆瓣上评分高达 9.0 ,好于 97 %的剧情片,曾获得多项国际大奖。

本期「 被遗忘的国产类型片 」,让我们一起重温这部38年前的经典电影!

《城南旧事》

My Memories of Old Beijing

影片上映于1983年,由上影厂出品。

电影改编自女作家 林海音 的同名短篇小说,由第四代大导演 吴贻弓 执导。

影片在当年获得了第三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最佳女配角和最佳音乐三项大奖,同时还走出国门成为改革开放最早一批在国外获奖的作品,先后获得第二届马尼拉国际电影节最佳故事片金鹰奖,1984年第十四届贝尔格莱德国际儿童电影节最佳影片思想奖。

原著是作家林海音的一部回忆性自传小说,该小说描写了20世纪20年代末北京城南一座四合院里一家普通人的生活,通过小女孩英子童稚的眼睛,来看当时北京形形色色和许许多多的人和事,以深挚的情怀和笔触细腻展现了老北京的风土人情,文字充满着浓浓的烟火气。

导演吴贻弓在1981年意外看到了这部小说,当即就被小说所打动,他曾说过:

小说中沉沉的相思、淡淡的哀愁深深打动了人心,充满了朴素、温馨的思想感情。

随即吴贻弓着手将小说改编成电影,原小说分五段写五个人,分别是 《惠安馆》、《我们看海去》、《兰姨娘》、《驴打滚儿》 《爸爸的花儿落了》 ,改编的时候,吴导删去了部分情节。

但即便未能拍出小说的全部内容,但影片对于原著的情节忠实度却非常高。

电影和原著一样,以小女孩英子的第一视角展开讲述,借用她稚嫩又童真的眼光去看待身边的世情冷暖与人间酸楚,虽然英子小小年纪,却道尽大人世界的悲欢离合。

整部影片不刻意悲伤,也不故作煽情,完全秉持了散文诗一样的恬淡风格。

二十世纪20年代末的北京城,此时已经是隆冬时节。

每年秋天开始,往北京运煤的骆驼队,都要伴着驼铃声悠悠地进城又出城。

早晨,城南一条胡同口的水井边上,附近的积水都冻出了冰碴子。

驼队又像往常一样,来到胡同里的一户人家卸煤。

主人家姓林,有个六岁的女儿叫 英子 ,从小长在胡同里,对周围的一切充满好奇。

看着停在家门口的骆驼,呆呆的表情和大口咀嚼草料的神态。

穿着大红棉袄的英子也忍不住学起了骆驼的神态来,她问父亲:

骆驼为什么都要挂个铃铛?

父亲解释,骆驼怕狼,人给他挂上铃铛,狼听见铃响,知道有人在保护骆驼,就不敢侵扰。

这自然是大人的说法,可对于人小鬼大的英子来说,经常对问题有着自己的想法。

她认为骆驼有大大的脚掌,走在沙漠里没有声音。一定是拉骆驼的人类,耐不住那长途寂寞的旅程,所以才给骆驼戴上了铃铛,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

父亲对于女儿的想法不置可否,只说:也许你的想法更美好!

在英子家对门不远,有家惠安馆,住在馆里的有个叫 秀贞 的姑娘。

她梳着一头大辫子,每天总是痴痴地倚在门口,嘴里时不时地唤着“小桂子”的名字,附近的人们都叫她疯女人。

英子对秀贞产生了好奇,可大人们都不允许她接近秀贞。

尤其家里的仆人宋妈,每回都告诫英子:

你就不怕惠安馆的疯子?

胆大活泼的英子却反驳说:

她每回见了我,都对我笑呢!

回家路上,恰好碰到警察「 出红差 」的队伍,人们都在围观叫好,当热闹来看。

英子并不懂这种旧时老北京处决犯人的说法,更不懂为何围观的人要拼命叫好。

之后,宋妈带英子去了附近的油盐店,店里的伙计正在难为一个和英子同龄的小姑娘,非要让小姑娘唱一段小曲儿才把酱卖给她,英子气不过,主动夺走了酱递给了她。

后来,英子又见到了女孩在胡同口的水井打水,才知道小姑娘也住在附近,叫 妞儿

英子主动邀请妞儿来自己家玩,可妞儿却不敢,她害怕英子家对门的疯女人。

英子回屋又碰上了蹲在门口的疯女人秀贞,大着胆子问:

小桂子是谁?

秀贞带着英子进屋,指着墙上的年画娃娃说:

看看我的小桂子长得多胖啊!

秀贞的父亲在屋外听女儿又在说起这些事,当即骂道:

别说了,也不害臊。

英子回家见宋妈和附近卖洋火的老婆子在一起嘀咕,似乎说的就是秀贞的事情。

宋妈看到英子过来就不再言语,可古灵精怪的英子,早就知道大人们在议论秀贞的丑闻。

原来,秀贞曾爱上了一个来城里读书的大学生思康,两人私定终身,可后来这个大学生被抓走,再也没回来,而秀贞那个时候已经怀有了身孕。

秀贞后来生下了个女儿叫小桂子,家里觉得丢人就被把孩子丢到城墙根脚下,不知去向。

打从失去爱人和孩子后,秀贞就变得疯疯癫癫起来。

转年到了春天,天气暖和起来,英子已经到了要入学的年龄。可她没事还是经常找附近的妞儿玩耍,有时也会去看看疯女人秀贞,日子就这样慢悠悠得过着。

有时英子会看到一些大学生来家里找父亲交谈,母亲总劝说父亲不要跟那些人来往太深。

可是父亲却说:

那些都是了不起的新青年啊!

母亲接着父亲的话题说:

哎,听说惠安馆那个疯子的男人也是……

话还没说完,就被父亲打住,示意她不要再说下去。

在一旁练字的英子听着父母的窃窃私语,隐隐约约知道了什么,但又不太说得明白。

只是觉得,大人们的世界好像总是很神秘。

后来,英子再去惠安馆看秀贞,秀贞有时会断断续续地回忆起一些片段,并提到小桂子的脖子后面有块青色胎记,还叮嘱英子:如果以后看到小桂子,一定要让她早点回家。

夏天,英子在胡同里玩耍,见到了妞儿和一个带着胡琴的瘦高男人走在一起。

英子主动打招呼,可妞儿却被身后的男人催着走离了胡同。

英子知道,男人是妞儿的父亲。

见妞儿不理自己,失落的英子走到了惠安馆,秀贞见她来,热情地招呼她。

还用自己养的指甲草加白矾捣碎,给小英子染了红色的指甲,秀贞一边涂一边回忆说:

思康他最喜欢我染的红指甲……

当晚回到家,妞儿突然来找英子哭诉,妞儿经常父亲毒打,以至于浑身都是伤。

英子不理解,为什么父母会如此狠心?

可妞儿却哭着说,自己并非现在的父母亲生的,而是被捡来的。

没过多久,一个雨夜,妞儿悄悄从家里跑了出来,她告诉英子,自己忍受不了养父母的毒打,想去找亲生父母。

她听家里人说,自己是在城门那儿被捡来的。英子猛然想起之前宋妈和卖洋火的婆子的对话,于是又看了妞儿脖子后面,果然有一枚青色胎记——这才确认她就是小桂子。

妞儿不明就里,英子于是拉着她来到惠安馆。

秀贞见到了过来的妞儿,当即抱住她,口中念叨着:

我苦命的小桂子,你终于回来了!

这时,远处传来了火车的汽笛声,秀贞于是赶紧给妞儿穿好新衣服,嘴里说着,咱们得坐八点五十的火车去天津,到天津坐大轮船,一块找你爸爸去!

收拾完行李,看着眼前的妞儿,秀贞忽然又停下,问眼前的妞儿:

你怎么不叫我呢,叫我一声妈。

英子也不理解妞儿到底相信了秀贞是她的母亲,还是因为被从未感受过的母爱所感动,居然真的叫了一声妈,两人连夜冒着大雨坐上了黄包车离开了胡同。

英子被大雨淋得发烧起来,反应过来时,已经拦不住住秀贞和妞儿,就倒在雨里。

街上的报纸后来报道了一条新闻说:

一个女人带着一个小女孩在铁路附近发生了意外惨死。

当英子再次醒来已经是在医院里,医生说她因为发烧昏迷了很久,差点急坏了爸妈。

出院以后,英子举家搬到了新帘子胡同,英子也进了附近的厂甸小学念书。

她再没见过秀贞和妞儿,可她总会忍不住想起她们。

一天下午,附近胡同里有三个男孩在踢球,有人把球踢进了附近废弃院落的草丛里。

传闻这座宅院闹鬼,男孩们都不敢进去捡球,只有英子不害怕,主动走进草丛里。

在草丛里,英子意外发现了一只精巧的自鸣钟,还有一个铜茶盘。

此时男孩们叫英子赶紧出来,英子就把东西都放回去,也没顾上找球就跑出了草丛。

回家后,父亲和母亲交谈中提到,胡同口张家遭了贼,被偷走了一座自鸣钟。

英子听在心里,她想起了下午在草丛里见到的东西。

第二天傍晚,对小偷产生好奇的英子又去草丛里找那些东西,结果见到树下蹲着个人。

英子吓了一跳,好在男人看来没有恶意,随即掏出一个皮球问英子,是来找这个的吗?

英子接过球,却又主动大着胆子跟他说话,见他一直蹲在地上就问:

你是来这儿拉屎的吧?

男人倒也不脸红,听完哈哈大笑地答应着。

见英子毫无顾忌的和自己说话,天真无邪,于是男人便敞开了心扉,主动跟她攀谈起来。

得知英子在厂甸小学念书,男人便兴奋地说,自己弟弟也在那儿念书,而且学习很好。

英子对男人产生了好奇,她回到家并没有告诉父母见到男人的事情。

此时附近的警察正在挨家挨户地上门调查,询问是否遭遇窃贼或是见到可疑人等。

第二天下午放学,英子又主动来到这片草丛,见男人果然蹲在这里,便又交谈起来。

这次男人说了很多:

自己弟弟学习好,可自己做哥哥的却没本事,没法供养弟弟上学读书,我走了这一步,也是没法子。我妈和弟弟都不知道,你说我是好人,还是坏人?

说完不等英子回答,忏悔的男人居然抱头痛哭起来。

英子其实不懂男人的话,她想安慰男人,只是说:

我不懂……人太多,我分不清。

随即英子又说:

我们的课文里有一课《我们看海去》,可我没看过海,分不清海跟天,也分不清好人与坏人。

男人听完却似乎想通了,他收起泪水回答英子:

将来总有一天你会分得清的。

隔天放学后,英子又见到警察出红差的队伍,抓的都是一些年轻大学生。

回到家,母亲又在唠叨父亲:

今个儿又在枪毙学生了,你还招他们,怪吓人的,让人看见怎么办?

父亲只说母亲不懂,之后英子又常常见到父亲悄悄掏钱给那些来家里的大学生。

后来,学校举行毕业典礼,课堂上学生们唱起了一首《送别》。

英子偶然发现,那个得了第一名的学生的哥哥就是那天草丛里见到的男人。

英子发自内心地替男人感到高兴。

不久后,废弃宅院来了很多警察,街坊们都在传说,便衣抓到了盗窃的小偷。

听说抓到了小偷,英子很担心草丛男人,于是赶紧出门去看,结果看到了警察刚好押着男人从胡同口路过。

男人回头看了英子一眼,面带微笑,可英子看了内心却说不出的难过。

他的眼睛里止不住泪水,因为她知道, 自己又一次失去了刚认识不久朋友 。

转眼又到秋天,英子的父亲突然罹患重病,经常往来于家里和医院之间。

宋妈也让英子代笔写了一封家书,说自己一切安好,但是很想念儿子小栓子,希望让乡下的丈夫冯大明能够带着孩子来城里一趟。

可后来有一天放学,英子见到宋妈哭得很伤心,问了母亲才得知真相。

原来,宋妈的儿子两年前掉进河里淹死,女儿也被丈夫狠心卖给别人。

宋妈心痛却又没有任何的办法,只有默默地哭泣,仿佛一夜之间老了很多岁。

这一年的冬天来得很早,父亲的病也越来越严重,必须长期住在医院里。

英子放学后,带着成绩单来医院里看望父亲,想让父亲高兴高兴。

因为自从父亲住院以后,母亲一直不让英子来医院,说是父亲的肺病会传染。

可英子还是忍不住想念父亲,于是私自来医院看望,

病床上的父亲很憔悴,他回忆起自己上次打了英子的事情,于是就问女儿还记得吗?

英子回答:「 父亲打得好疼,想忘也忘不掉。

父亲愧疚地问:「 还恨爸爸吗?

英子懂事地回答:「 不恨。

转年秋天,在枫叶飘落的时节,父亲终究还是离开了英子一家人。

母亲要带着一家人离开北京,临行前,一家人在父亲的坟前告别,久久不愿离去。

之后,宋妈也告别林家独自回到了老家,成了又一个消失在英子生命里的过客。

英子和母亲、弟弟一起坐着马车渐行渐远,只有英子独自向后张望着。

她想再多看一眼,因为她知道,自己将要离开从小生活的城南。

她想记住这里的一切,记住那里的所有人,记住这儿的秋天,记住这儿的离别……

作为一部拍摄于八十年代的老电影,《城南旧事》没有采用常规的故事片结构,影片没有强烈的戏剧冲突,编导排除了由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所组成的情节线索,导演只是非常细致地勾勒了旧 社会 老北京一座胡同里的琐碎日常生活, 故事看似普通平淡,却用诗意的影像于无声处展现了纷繁复杂的老北京风情画卷

整个故事透过小女孩英子的视角来审视复杂的成人世界,善良女子秀贞的失孤、为了供养弟弟读书的小偷的被捕、淳朴勤劳的女佣宋妈的家庭惨剧、一生纯良和善待人的父亲的病逝,乃至于电影仅仅只是侧面刻画和铺垫的学生运动与 社会 激荡变革,如此多的故事线索,为影片填充了故事的深度与广度。

整部电影宛如一首略带感伤的讲述回忆的散文诗,在抒情与回忆当中折射当时整个 社会 的人情百态。 生于书香门第的英子虽然有着无忧无虑的童年,但却也在经历着不断的告别与失去;当小小年纪的她,开始被迫理解身边那些过去不懂的事情之后,成长的残酷代价让英子一夜长大,童年也就真的一去不返了。

我们每个人都是这样长大,不断地经历失去与离别,而这正是影片最让人产生共鸣的地方。

影片的女主角英子的扮演者 沈洁 ,是导演吴贻弓意外发现的小演员,出演电影时年仅10岁。电影播出后,不少观众称沈洁是「 中国电影眼睛最清澈的女孩 」。

就连原著作者林海音也盛赞说:「 这就是我心目中的英子 」。

说到这里,再来说点题外话,《城南旧事》上映之后果然大获成功,但其实影片拍摄时并未取得版权。一直到后来,林海音的儿子夏祖焯先生来到大陆,得知母亲的小说被改编成电影后,他只象征性地拿了一美元稿酬,之后电影被引进台湾上映。

1991年,林海音先生来大陆访问,才特意见了当年电影的主创人员,并感谢他们将自己的小说给还原在银幕上,由此传为一段佳话。

电影另一大成功的地方,无疑是片中所呈现的浓浓烟火气。看过电影的人,想必都会对片中老北京的风土人情印象深刻。 北京城的城垛颓垣、残阳驼铃、闹市僻巷……所有的场景在萧条陈旧中却带着一种明媚暖意,洋溢着鲜明的时代气息

据说电影最初的投资只有29万,但剧组为了还原小说中原汁原味的老北京胡同风貌,于是采用棚拍搭景的方式,片中的胡同、街道,包括影片中“小偷”躲藏的那块草地,都是上海电影制片厂的美工们按照1:1的规模实景搭出来的。

外景搭好后,导演吴贻弓却不着急开机拍摄,反而等了好长时间才开拍,目的就是要等这个再造出来的“北京”慢慢变老。果然, 几个月过后,当屋檐上的草籽变成了几撮随风摇曳的野草,当落寞院子里的假树桩经风吹雨打后有了旧的模样时,林海音笔下的一个地地道道的老北京便生灵活现地呈现在人们眼前 ,以致当年很多观众看了电影后还以为这部影片是在北京拍摄的。

由于前后筹周期过长,电影拍摄过程中一再超支,由原定的预算翻了一倍,成本达到了57万。但也正是当时的电影人精益求精的态度,才造就了这部跨越时代的经典之作。

遗憾的是——

在如今商业至上的华语电影市场,我们却再也拍不出如此纯粹干净的电影了!

阅读全文

与中国老电影戏剧年画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一部新电影会在电影院放多久 浏览:168
张卫健香港粤语版电影大全 浏览:533
怎么买电影情侣座 浏览:59
囡囡粤语电影剧情 浏览:657
最血腥新柬埔寨电影 浏览:70
百度云手机如何看电影 浏览:899
怀旧老电影特快列车 浏览:222
宝拉的疑惑电影国语版 浏览:451
苦命的女孩电影 浏览:673
新电影哪个网站好看 浏览:143
手机曲面屏看电影字幕 浏览:512
科幻电影太空一号下载 浏览:699
郑中基的搞笑电影 浏览:730
电影好雨时节经典语录 浏览:962
Marvel新电影2021 浏览:409
电影经典语录截图爱情 浏览:894
嘉兴万达今日电影 浏览:53
搞笑布熊电影 浏览:395
动漫电影介绍搞笑电影 浏览:985
在线看姻缘电影国语版 浏览: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