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国电影史的百年简史
自1905年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的诞生到2005年,中国的电影已走过了整整一百年的历程。在这百年的中国电影历史长河中,中国电影的发展史离不开中国武术的熔入。
中国电影从无声、单机、黑白影片到高科技、大投入、环绕立体声巨幕电影,乃至全球最有影响力的电影节,以武术及以尚武崇德的侠义思想为主题的电影占据了中国电影的重要地位。因此,可以说,中国武术促进了中国电影的发展;中国电影推广和宣传了中国武术。
中国电影史上的三次产业发展时期: 中国电影第一个产业时期是1922年—1937年。在世界电影诞生的第二年,1896年电影现身于上海开始,中国本土的电影业便从商业放映起步了。在经过蹒跚学步的萌芽期之后,到上世纪20年代,已经开始向私营化的产业发展,当时社会的资本环境与行业内的准备日渐成熟,民族工商业获得了空前的机遇得以迅猛发展,个人/社会资本,更准确地说是“游资”的逐渐充盈,使得很多资本家们投资的目标开始瞄准电影这一新兴行业。在这个行业里,人才和技术上的储备正在丰满,张石川、郑正秋、罗明佑、黎民伟和后来的邵氏兄弟等一批电影人都是从摇篮期走过来的先驱者,他们各自不同程度地涉猎了电影行当中创作、制片甚至发行、放映几个方面,所积攒下来的经验使之成为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电影中坚。在技术上,初期设备使用和摄制过程都要依靠外国技术人员,但有了像罗永祥、董克毅、吴蔚云等最早的一批技术人才的加盟,这一局面很快就被打破。具备了上述条件,以1922年明星公司成立为标志,电影公司迅速增长,到1924—1926年达到了高峰,据统计中国共开设有175家电影公司,仅上海一地就有141家。
在这个大浪淘沙过程中,“明星”、“联华”、“天一”三大公司浮出水面构成了三足鼎立。老字号的“明星”在上海的成立是电影史上的一件大事,它始终当仁不让占据着第一把交椅,将个人资本的运营方式发挥到了极致;1930年成立的“联华”拥有院线的先天条件,形成“影院业与制片业之最初的联合阵线”。罗明佑率先在一家私营公司里实现了制—发—放一条龙,他的经营思想在现在看来都是先进的,他试图结束中国电影的个人资本经营时代,进入垄断金融资本的高级阶段。然而当这一超前的理念遇到战争炮火和尚在襁褓中的金融体系时,只能是被描绘在纸上的美好前景,罗明佑成了一位悲剧的人物;1925年成立的“天一”公司,以数量取胜的作风固然可圈可点,但它成功地开发了东南亚市场,发展到现如今的“邵氏”,其生命线之长足以独立支撑起一部私营公司发展脉络的活历史。与此同时,三大公司不同的制片策略也为中国电影奉献了不同的艺术形态,“明星”是“长篇正剧”的鼻祖、“联华”是“文艺片”的源头,而“天一”则把“稗史、神怪片”一脉发挥得淋漓尽致,这些影片的类型直至今日仍在延续。
三大公司是电影产业链中上游制片业的代表,而与之同步发展的中、下游发行放映业也不甘示弱。在上海,最初的影院放映是由西方人经营的,西班牙人雷玛斯的青莲阁是第一个电影固定放映点,随后建起了属于自己的一条“院线”。到1926年雷玛斯离沪回国时,他的动产与不动产相加总计不下百万,足以号称“电影大王”。雷玛斯告老还乡时,张石川和百代公司的经理张长福终于等到时机,立即于1926年3月份承租了雷氏的五家电影院,组成中央影戏公司,以原有中央大戏院为领衔戏院,又吸收了“中华”、“平安”,中央影戏公司直辖7家影院。这条国片院线的形成是制片商涉足放映业的标志,同时中国电影的院线开始了新的划分。在北方,1918年开始经营北京真光电影公司的罗明佑将其属下3家影院,于1927年与经营西片的发行业务的英籍华人、平安电影有限公司董事长卢根属下的3家电影院合营,定名为华北电影公司。1929年华北电影公司进入全盛时期。罗明佑除掌控以上影院的首轮、二轮中外影片上映外,还以平津为中心,在石家庄、太原、郑州、济南、青岛,乃至沈阳、哈尔滨拥有直接或间接管辖的院线,同时开展国内外影片的代理发行的业务,短短几年时间控制了北方地区的电影发行放映,经营的影院达二十多家,把曾垄断经营影院的洋商一概排除在外,成为影院业名副其实的“华北王”。
面对中国庞大的市场和丰厚的回报,好莱坞八大公司纷至沓来,在上海和华北地区分别设有办事机构。关于当时电影的放映数量,有数字显示,美国电影以每年占进口影片数量平均80%以上的绝对优势控制着中国电影的放映市场,甚至决定着影院业的生计。尽管国产片的总生产量只是进口影片输入量的1/3或1/4,但是就中国的放映率和受众人群来说,国产片的影响力并不逊色于以美国片为主的外国电影。 1937年后,上海电影业因时局波动而变化,以“明星”消亡、“联华”解体、“天一”南迁为标志,老影业逐步消亡。中国电影史上的一个黄金岁月和产业蓬勃时期在抗战炮火声中戛然而止。
以前苏联为模式,到1956年基本完成了“独立、完整的制片生产基地”为主要目标的体制建设任务。
1945年抗战胜利,憋了一肚子劲儿的电影人拍出了一批以《小城之春》为代表的杰作。
1949年2月,经过短期的筹备,在建国前夕的4月上旬,电影管理局在北平成立,隶属中共中央宣传部领导,袁牧之任局长。电影局成立后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建立国家电影制片厂。
1950年,列宁和斯大林同志说着一口东北味儿普通话的苏联片《列宁在十月》上映。从此配音译制片变成中国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个时期先后建立的东北电影制片厂、北平电影制片厂、上海电影制片厂三大国营电影企业在历史转折之际,为新中国电影事业走出了第一步。在新中国电影事业的规划中,发行、放映同样位置显著,实现国有化的一体制既是最初方案,又是最终目标。因而,各地影片经理公司的建立随着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由关外推进到中原,在时间表上,与国营制片厂的创建可以说做到了两翼并进。据统计,旧中国有678家电影院,半数以上集中在上海、天津、北平、广州、武汉、沈阳等大城市,中、小城市数量很少。
1954年6月至9月,电影局及所属各制片厂的领导干部共9人组成赴苏访问团,经过长达3个月的考察,回国后向中共中央上报了《电影工作者赴苏访问团工作报告》。1955年中央批准了该《报告》,各电影厂(部门)便相继开始了大规模体制建设和调整,以苏联模式到1956年基本完成了“独立完整的制片生产基地”为主要目标的体制建设。1959年共完成82部故事片,产量下降而艺术质量上升,优秀和比较优秀的影片达到近30部,占全年总数的1/3强,这一年在新中国电影的发展历史上被称之为“难忘的一九五九年”。
新中国电影的17年历程有多种划分的方法,就电影事业的发展而言,可分为两大重要时期:从1949年开国到1957年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结束,为起步、初创、建设的阶段;1957年以后,经过1959年的“十年献礼”高潮,到1965年“文化部整风”及1966年的“文革”,为稳定、发展、转变的阶段。中国电影在经历了这17年的打造后,已经拥有了一份庞大的产业,家底坚实而雄厚。 中国电影第三次产业时期在时间和形式上与前两次有所不同。“文革”后百废待兴,新时期的改革开放不久挽救了濒于崩溃的电影经济,也使中国电影迎来又一次复兴。但几十年来形成的产业痼疾困扰着电影的发展,电视及多种娱乐方式的冲击更使电影业的经营每况愈下,改革势在必行。随着中国性改革的不断深化,电影业开始重新审视市场的作用和力量。上世纪90年代的一连串的“突破”如同多米诺骨牌效应,促成了体制的变迁,这一切都是在推动市场化进程的力量下进行的。因此,这一次产业期的到来较前两次而言,在意识上体现出了更多自觉。
进入21世纪后,对于电影业市场化的确定和认知,已经在全行业达成了思想的统一,但客观上讲这是经历了一个过程的。1993年,10部“分账大片”的引进和1999年中美谈判结束,中国加入WTO开始进入倒计时,这两大事件都着实给尚处于懵懂之中的中国电影业上了“市场”的一课。与狼共舞,是中国电影不得不做出的选择,在与国际接轨的不断磨合中,才能渐渐地触摸到市场的脉搏。“打破横向的区域界限,打破行业割裂状态,在大市场、大规模、全方位和全行业的基础上,进行纵向资产联营,进而重组市场,实现符合电影发展规律的新格局。”2001年,随着市场观念的深入人心,“院线制”的建设规划被提上议程,12月18日出台了《关于改革电影发行放映机制的实施细则》,经过2002、2003两年的强力推动,到了2004年,“中国已建成的36条电影院线,加入影院已经达到1188家,银幕数为2396块,比院线成立初期增加了316家影院和815块银幕。票房收入超过2000万元的影院有5家,超过1000万元以上的达到了15家以上。”
中国电影业市场化的方向确定以后,计划经济时代所形成的产、供、销关系亟待重新“洗牌”。而在电影行业本身,打破了国有企业的单一主体,民营资本和境外资金开始进入,从制片业逐步扩展到发行放映业,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2001年,华语电影《卧虎藏龙》冲进奥斯卡,斩获多个奖项,这给了中国人制作华语大片以前所未有的机会和信心。2001年到2003年,有着海外、本土双重投资背景的《大腕》、《英雄》、《天地英雄》、《手机》相继问世,《英雄》赢得了2.5亿的票房。2004年,具有同样资金组合方式的《十面埋伏》、《可可西里》、《天下无贼》及《功夫》,在票房榜上分别占据了前三名,《功夫》是1.7亿,《十面埋伏》是1.6亿,《天下无贼》为1.2亿。“借水行舟”使中国电影终于尝试着下了海,并且开始学习游泳。 第一次高潮
中国电影第一次武术动作片高潮出现在20世纪的20年代至30年代。在当时,人们习惯称其为“武侠电影”。 武侠电影随着中国电影的发展而发展到了第一次高潮。这个期间各种各类的武侠电影纷纷出现。
其武侠电影的急速发展,是与当时的文化背景、武侠小说等都有一定联系的。1928年上海明星影片公司根据武侠小说《江湖奇侠传》改编并摄制成武侠电影《火烧红莲寺》。历史上人们也一直认为《火烧红莲寺》是中国第一部武侠电影。
当时红极一时的《火烧红莲寺》,其票房和社会人气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在以后的3年内,为满足观众的要求,《火烧红莲寺》的续集竟拍了有18集之多。就连当今美国巨片《蝙蝠侠》系列都会感到汗颜。《火烧红莲寺》说的是,湖南的浏阳和平江两地为争码头而引发械斗,涉及到武林中的昆仑派和崆峒派,以及红莲寺庙等。剧情可以不去深入,而《火烧红莲寺》的连续18集,事实上形成了中国电影史上的第一次武术动作片高潮。以后在1940年和1993年,香港又制作了两集,从而使《火烧红莲寺》总共拍了20集。
在整个1929年至1931年期间,上海的50余家影片公司,共拍了250余部武侠电影,占全部出产影片的60%。
由于日本侵华战争,中国电影受到了巨大的创伤,同时也导致了中国武侠电影第一次高潮的结束。
第二次高潮
中国电影第二次武术动作片高潮出现在20世纪的50年代末至70年代。在60至70年代,武术动作片和言情电影一样,成为支撑香港和台湾电影业的两大支柱。在这期间,涌现了一批代表这个时期武术动作片的最高水平的演员与导演。如李小龙、洪金宝等及以后的成龙、元氏兄弟等。
1958年,香港峨嵋制片公司首先拍摄了金庸的《射雕英雄传》和《碧血剑》,之后,台湾地区也出现了武侠电影,如1960年台联影片公司的《七剑十三侠》等。
1973年,中国武术动作片翻开了重要的一页。《猛龙过江》是李小龙自编、自导、自演的影片,是世人公认的远征欧洲打入世界影坛,并获得成功的武术动作影片。同年的《龙虎争斗》是李小龙与美国好莱坞华纳影业公司合资生产的影片,成为中国第一部与国外电影公司合作的武术动作片。《死亡游戏》是李小龙自编、自导、自演的最后一部影片,遗憾的是李小龙并没有拍完这部电影就去世了。
此后,虽然香港和台湾的武术动作片还继续在生产,但作为群体性的武术动作片创作、拍摄、效应等逐步减退了。
第三次高潮
中国电影的第三次武术动作片高潮出现在20世纪的80年代初。1980年,北京电影制片厂首拍了刘晓庆主演的《神秘的大佛》,打开了武术动作片的先声。1982年由河南开封市演出公司和香港联华电影联合公司摄制的、李连杰主演的《少林寺》真正掀起了武术动作片的第三次高潮。在这期间,大量的武术动作片题材的影片诞生了,如1983年的《少林寺弟子》、《武当》、《武林志》等;1984年的《自古英雄出少年》、《木棉袈裟》、《大刀王五》等。同时,武术动作片有了将动作片与民族文化相融和的意韵。
由中国内地所引发的武术动作片与香港和台湾的武术动作片有一定的不同之处。即相比较而言,在叙述故事的前提下,更多的表现了一种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思想的熏陶。
步入90年代,香港的武术动作片又有了一个新的篇章,1992年的《新龙门客栈》、1993年《东方不败》、《狮王争霸》等对中国电影具有较大的影响。尤其是间隔了半个多世纪的《火烧红莲寺》,在1993年又拍了第20集的连续系列。以及1994年的《天龙八部》等等,都对武术动作片的第三次高潮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所有的武术动作片中,以出生于广东佛山的黄飞鸿的武术生涯为题材的武术动作片达到了空前的程度。从1949年的《黄飞鸿传》至今,已有了100余部关于黄飞鸿武术生涯的故事片。
Ⅱ 离藁城最近的石家庄献血点在哪里
http://www.hebbc.org/index.php?m=content&c=index&a=lists&catid=43 见河北省血液中心官网 采血地点 各献血地点联系电话、工作时间 省血液中心地址:中华北大街和平西路西北角200米电话:87815714:每周七天8:00-17:30,(机采血小板8:00-16:00)经过(中华和平路口站)的车次::4、5、8、13、17、20、23、76、92、96、108、1环1、1环2、夜观光4文化广场献血屋:省博物馆广场东北角电话:89808201;每周七天9:30-16:30经过(省博物馆站)的车次:1、快1、5、10、12、28、29、快34、36、41、42、45、60、69、116、130、518、旅游11、夜观光1、夜观光3火车站广场献血屋:火车站出站口南行100米路西电话:89808202: 每周七天9:30-16:30经过(火车站)的车次:1、快1、3、6、快6、9、11、快11、14、16、17、20、22、23、24、25、27、29、30、快30、31、快31、32、快32、33、34、快34、35、快35、45、49、50、快50、55、62、76、96、107、快107、108、111、快202、311、312、316、319、344、368、旅游1、旅游2、旅游7、夜观光2、夜观光4卓达商贸广场献血屋:翟营南大绝返街卓达商贸广场内(空中花园对面)电话:85813860:每周七天9:30-16:30经过(医大一院站)的车次:6、快6、12、27、33、43、49、52、56、73、79、290、夜观光1路 县区固定献血屋并旁饥正定献血屋:正定县恒府广场东北角,每周二、四10:00-16:30平山献血屋:平山县城中山广场,每周三10:00-16:30赵县献血屋:赵县永通路天洋超市西侧,每周五10:00-16:30流动献血车停车地点新乐市:文化广场鹿泉市:市财政局门前井陉县启唤:县剧场广场高邑县:新城大街与兴华路交叉口灵寿县:人民广场深泽县:县交通局门前藁城市:四明街与廉州路交叉口辛集市:文体广场栾城县:新开街与鑫元路交叉口晋州市:市电影院广场赞皇县:街心广场元氏县:万佳福超市门前行唐县:北市场南门无极县:县电影院广场
Ⅲ 元氏电影院有单间吗
有。电影院是有单独的独立包房的,占地面积是非常大的,但是需要提前预订,而且价格不菲。
Ⅳ 元氏县从古到今最大的官
一、古代名人:(1)李牧 ,北褚人,战国末期赵国名将。
(2)李左车,北褚人,李牧后人,秦末谋士。
(3)李治(1192-1279)元代数学家。
(4)李琦 明初人 祖籍纸屯。洪武初任监察御史,后调任大理寺副御。
二、近代名人:(1)智化民(1902-1938)元氏县北岩人。1938任元氏独立营指导员。
(2)姜纪五(1903-1975)元氏县南街人。1949年任中共平原省委委员,1964年7月任中国科学院副主任。
(3)李楚离(1903-2000)元氏东张人。1927年入党,解放战争是任中共冀东区党委书记兼冀东区军区政委,参加辽沈 平津战役。新中国 成立后人组织部副部长兼干部处处长、中央人民政府人事帆伏部副部长、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委。
(4)魏哲武(1907-1931)元氏中街人。1929年任石家庄中心市委组织部长。
(5)吴秋(1909-1985)元氏褚庄人。建国后,任邢台专属民政科长,专区合作总社副主任、专署手工业局局长,而、二轻局局长、经委副主任。
(6)智世昌(1910-2003)元氏北岩人,1938年任元氏县县委组织部长,元氏县县委书记。1943任高元赞县委书记,1949年后任福建晋江地委组织部长、地委书记、福建省委常委、组织部长。
(态盯携7)刘保堂(1922-1946)元氏吴村人。1938年参加元氏县青年抗日救国会。
三、当代名人: (1)张瑞芳,元氏县东街人,现任中国电影家协会顾问、上海电影家协会主席、中国电影表演学会会长。
(2)贾慧生元氏殷村人,历任山西省煤管局书记、山西省汾西矿务局局长,煤炭部副部长,现离休。
(3)何少存 元氏东街人。河北省副省长等
(4)张增顺 元氏西原庄人。少将军衔。历任石家庄陆军参谋学院政治部主任、党委书记、南京陆军指挥学院政治委员。2003年退休。
(5)高建国 元氏北苏阳村人,历任山西军区副司则首令员,北京军区副参谋长等。
(6)高群书 元氏里仁庄人,国内一线导演,作品:《命案十三宗》《征服》《风声》等
(7)牛莉 元氏牛家楼人,国家一级演员 2003年--2010年5次参加中央春晚,曾当选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理事和北京青少年安全健康项目公益形象大使。
Ⅳ 元氏县尚庭·公园首府怎么样
您好,元氏县尚庭·公园首府是一座集商业、休闲、文化、旅游、居住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化城市。它位于河北省元氏县,是一座集商业、休闲、文化、桥神早旅游、居住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化城市。公园首府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完备的公共敏雀服务设施以及众多的商业、文化、旅游、居住等功能。它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如公共交通、环境卫生、停车场、便民服务等,为市民提供了更加便捷的生活服务。此外,公园首府还拥有众多的文化娱乐设施,如图书馆、博物馆、剧院、电影院、游乐园等,为市民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此外,公园首府还拥有众多的旅游景点,如元氏古城、清凉山庄、清瞎握水湖等,为游客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旅游景点。总之,元氏县尚庭·公园首府是一座集商业、休闲、文化、旅游、居住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化城市,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更加便捷的生活服务和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
Ⅵ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电影真实吗
[1]关于梁祝传说,有众多权威专家学者考证历史上确实真实存在过,而且他们之间的爱情故事也是历史上确实发生过的真实事件,并有众多历史资料及文物古迹可供佐证。
1、 明代崇祯版《元氏县志》里明确记载“在南佐村西北隅,书院路所经由也,桥西南塔有古冢,山水涨溢,冲击略不赛移,若有阴为封护者,相传为梁山伯祝英氏之墓。”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民间文学研究学者陈连山认为,该记载无疑是元氏产生“梁祝传说”最有利的史料证明。
初建于宋初的封龙书院到目前为止仍然保留着相传梁祝二人一起读书的读书洞,同时,在宋代石桥“吴桥”旁边有一处古墓,被誉为古代元氏八景之一的“吴桥古冢”,相传是梁祝二人合葬之墓。在考察了位于元氏封龙山上的封龙书院以及查看相关史料后,陈连山认为,“‘梁祝传说’基本能够和本地名胜古迹联系在一起,有充分的史料来源和民间资料。”
令陈连山颇为激动的是,当地农村的秧歌小戏也有关于梁祝故事的演绎。戏中梁山伯和祝英台在书院打蹬脚睡在一盘炕上,忠厚老实的山伯对英台的女儿身毫无觉察,倒头便睡。祝英台唱到:“教你攥你不攥,教你摸你不摸,一脚踹到你胳肢窝……”地方语言朴实生动,很有地方特色。
据元代钟嗣成的《录鬼簿》记载,元曲四大家之一的白朴创作的15部元杂剧中就有一部名为《祝英台死嫁梁山伯》。元氏县地方志办公室工作人员杨夕群说,据考证,白朴曾师从元好问,因著有多种杂剧而成为戏剧家。据史料记载,元好问长期活动在封龙山一带。杨夕群表示,白朴的这篇杂剧很可能是取材于当地传说,遗憾的是该剧本已失传。
“元氏的‘梁祝传说’版本有明显的本地特色,可以充分说明其在当地流传广泛。”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民间文学和民俗学研究学者岳永逸说。与梁祝的现有版本不同,元氏县口口相传的“梁祝传说”有很多不同于现有版本的细节。在元氏“梁祝传说”版本中,马文才被称为马世龙(音),祝英台是撞碑而死,之后与梁山伯合葬,“如此更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色彩,表现得更真实可信。”岳永逸补充说。[2]
2、据魏晋史学家考证,“梁祝”故事发源于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梁祝镇,故里遗址现有梁祝墓、梁庄、祝庄、马庄、红罗山书院、鸳鸯池、十八里相送故道、曹桥(草桥)及梁祝师父葬地邹佟墓等。
这一美丽、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多少年以来就流传在河南省汝南县梁祝(马乡)镇。相传,
千年古县汝南---中国梁祝之乡 (10张)
在中国西晋时期,青年学子梁山伯辞家攻读,途遇女扮男装的学子祝英台,两人一见如故,志趣相投,遂于草桥结拜为兄弟,后同到红罗山书院就读。在书院两人朝夕相处,感情日深。三年后,英台返家,山伯十八里相送,二人依依惜别。山伯经师母指点,带上英台留下的蝴蝶玉扇坠到祝家求婚遭拒绝,回家后悲愤交加,一病不起,不治身亡。英台闻山伯为己而死,悲痛欲绝。不久,马家前来迎娶,英台被迫含愤上轿。行至山伯墓前,英台执意下轿,哭拜亡灵,因过度悲痛而死亡,后被葬在山伯墓东侧。
3、据山东省济宁市文物局副局长、济宁市梁祝研究会会长、著名的梁祝文化专家樊存常先生考证,梁山伯与祝英台包括马文才,历史上确有其人,他们之间的故事为历史真实事件,而且他们的籍地都在孔孟之乡。马坡是祝、马的故里,在古邹邑西邻微山湖北岸,唐武德年间(公元618-626年)济宁市邹县(今邹城市)马坡,有梁祝合葬墓,并立有“梁山伯祝英台之墓”的石碑,元代济宁市梁祝读书处邹县峄山上有梁祝石像,陈云琴游峄山写有七绝《万寿宫梁祝像》云:“信是荣情两未终,闲花野草尽成空。人心到此偏酸眼,小像一双万寿宫”,明朝皇帝钦差大臣、南京工部右侍郎、前督察院右副都御史崔文奎巡视济宁马坡时发现唐朝修建的老梁祝墓破旧不堪,奉旨重修梁祝墓,墓碑历经淤积长期深埋,2003年10月27日,山东省济宁市梁祝文化研究会和微山县人民政府,隆重举行了“重修梁山伯祝英台墓记碑”的复出仪式,这是全国现有九处梁祝墓中,唯一的一块墓碑,立碑人崔文奎身份为明朝皇帝钦差大臣、南京工部右侍郎、前督察院右副都御史,为中国历史上见证梁祝故里官方人物之中官位最高、职位最重、权威性最大的一位。而且从碑文中反映出非常重要的一个事实是:从崔文奎向明朝皇帝“书以奏名”、而至得到当朝皇帝应允“奉敕”到“丁酉贡士前知都昌县事古邾赵廷麟撰;文林郎知邹县事古卫扬环书;亚圣五十七代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孟元额”。可以说重新修缮梁祝墓此事上至当朝皇帝、中央官员,下到江西都昌县事、邹县地方县事及其他当朝名士都参与了此事。由此足以可见:梁祝故事发源地及梁祝二人故里究竟在何处在明朝官方乃至朝廷早已得到确认并达成共识,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刘魁立先生,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贺学君女士,山东省民俗学会原会长李万鹏先生,山东省民俗学会副会长、山东大学民俗研究所所长叶涛先生等专家学者参加了出土仪式。此碑的出土,引起了新闻媒体的极大关注,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社》、《大众日报》、《齐鲁晚报》等众多的国内新闻媒体与韩国、日本、新加坡、美国等外国新闻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在很短的时间内,在国内外引起了很大轰动,引起了世人的极大关注。这是全国现有九处梁祝墓中,唯一的一块墓碑,全文843个字,与神话传说戏曲截然不同,不仅载明了二人合葬的地方,还点明了地方官员指令二人合葬的原因。根据碑文记载得知,作为独生女的祝英台,女扮男装外出到邹城峄山求学读书,自九曲村过吴桥东遇梁山伯,二人偕同,峄山授业,昼则同窗,夜则同寝,三年衣不解,可谓笃信好学者。一日英台思乡回家,山伯得知真相,往其门拜访,别后不一载,疾终于家,葬于吴桥东(据邹县志载此桥在明隆庆年间被淹没),英台眼见马家迎亲将至,苦思山伯,情深意切,遂舍身取义,悲伤而死,乡党士夫谓其令节,从葬山伯之墓。
根据碑文记载和实地考察,传说中的梁祝故事原地为济宁市微山县。其理由是:在时间上马坡石碑是记录梁祝故事最早的。不要说该碑根据外纪所记,即便是立于正德十一年,也大大早于晚清时期的《宁波府志》、《宜兴志》;从地理方位来看符合实际,梁祝合葬墓位于马坡村西南,距北面祝英台所在的九曲村约三公里,而距东南梁山伯所在的薄梁村约十公里,如果祝英台到峄山求学过吴桥与山伯相遇是合情合理的。
关于梁祝故事的产生年代问题,樊存常认为,根据梁祝墓祭碑碑文推测,此故事最早应产生于汉代。三国魏
梁祝化蝶(16张)
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没有产生此类故事的社会背景,选官制度也不可能让梁祝去追求读书做官之路,唯有社会安定,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的汉代才有梁祝故事产生的土壤。济宁为中国汉代碑文出土文物最多的城市,全国大部分汉碑出自济宁,作为孔孟故里的济宁,汉墓众多、规模之大,陪葬品之多在全国闻名,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嘉祥武氏家族墓群、曲阜九龙山汉墓群、任城王汉墓群等,这些都是当时注重厚葬的社会风俗的反映,另外,而且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有关考古专家在对梁祝墓周围的墓地进行勘探发掘时,发现有很多汉代墓葬,并出土有陶罐、泥人、动物兽等。据此,可进一步推断此墓为梁祝汉代合葬墓。以上均为“梁祝觅踪”节目组电视台采访马坡梁祝墓的真实现场视频报道。
2003年3月17日,由济宁市文物局考古研究室组织的专业考古人员进驻马坡,对“梁祝”墓进行了小范围的实物取证,勘探结果是:在“梁祝墓记碑”座,东6米,深1.8米,发现东西长4米的大石板一块,分析认为为明代重建梁祝祠庙的香案桌。在“梁祝墓记碑”座,西1米处,深2.0米处发现与“梁祝墓记碑”尺寸相等的石板一块,分析为明“梁山伯之墓”墓碑。根据马坡教委办主任肖广营回忆:1968年的时候,他与邹城的几个同学去看“梁祝”碑,发现有被人掘出的一个碑头,他们就找了铁锨朝下挖,发现碑前面有楷书“梁山伯之墓”五个大字,背面有林界、祠庙、立碑、厢房等内容的记载。当时他们看的不是墓记碑,而是墓碑。在“梁祝墓记碑”座,北10米,2米深处发现大批建筑物砖、石等。在“梁祝墓记碑”座的其他方位,深4.3米处,发现硬地表及早于明代的砖、瓦片等。在“梁祝墓记碑”后,深4.3米处发现石板、古土等。
同时祝英台所在村庄九曲村发现了大量汉代石碑,微山县马坡乡政府党委宣传干事吴琦,是梁祝文化研究的发烧友,一直在当地民间探访搜集梁祝的有关材料,至今已经有10多年。就在“梁山伯祝英台墓记”碑出土后,吴琦又发现了新的重要线索,他从九曲村找到了一小块残破的汉代石碑,上面刻有几个祝姓字样。这块小碑令他很兴奋,这说明汉代九曲村的确曾经有祝姓人氏生活过。这是梁祝为济宁汉代人极为有利的证明。
通过对“梁祝”传说内容及碑文记载的古代村落、古代交通、故事发生地点、姓氏习俗等的考证结果与传说、碑文内容全部吻合,可谓天衣无缝。因此,笔者认为:“梁山伯与祝英台”在现“梁祝墓地”已沉睡2000多年,确凿有据。梁山伯与祝英台包括马文才,历史上确有其人,而且他们的籍地都在孔孟之乡。马坡是祝、马的故里,两城是梁的故乡。
4、江苏宜兴的梁祝文化研究者长路晓农则认为,从历史记载看,梁祝故事的文字记载最早在宜兴。江苏学术界、史志界、旅游界的多位专家认为:从宋咸淳《毗陵志》至明代冯梦龙的传奇小说中,都有文字及其他证据显示,梁山伯和祝英台系宜兴人氏。
5、梁祝文化研究专家、宁波市鄞州区文联主席麻承照说,根据他对《鄞县志》的研究,梁山伯应是鄞州人,祝英台应是上虞人。
6、其实,“梁祝”的故事在宁波与汝南有着不同的版本。汝南传说:在晋代,梁山伯与祝英台同窗3年,却未能看出祝英台是女儿身,后来祝英台被许配马家。梁山伯求婚不成,一病不起,临死前,要求家人把自己葬在祝英台婚轿经过的路边,让自己死后可以看到祝英台出嫁,祝英台得知后,身穿孝服出嫁,轿子经过梁山伯坟时,下轿拜祭撞死在柳树前。宁波传说:梁山伯是晋代鄞县县令,是个清廉的好官,由于得罪了权贵,被残害致死,老百姓为他修了一座大墓。而祝英台是明代来自上虞的侠女,劫富济贫,后来被权贵杀害。当地老百姓为了纪念他们,就把两个人合葬在一起,结“阴婚”,据查证,此“两朝说”最初版本为82年报刊山海经搜集的浙东民间百姓口头故事,并非历史资料记录,而事实上根据晋代谢安有感于梁祝故事上报朝廷,封祝英台墓为“义妇冢”的历史事实,以及早在唐朝、宋朝、元朝均有史籍明文记载两人姓名及生平事迹,且梁祝传说早已于唐宋年间传入高丽,宋朝高丽史籍中明文记录两人姓名及生平故事的情况看来,此“两朝说”是民间百姓的主观臆想,可信度有待商榷。在汝南县,至今留有梁山伯与祝英台墓,分列于梁祝镇古官道两侧,出土的墓墙证明两座均为晋代墓。梁山伯与祝英台并没有订婚,二人不可能合葬,这种分葬墓符合当时的风俗习惯。而在宁波,至今留有梁祝二人合葬墓。
7、现存较早、也较完整的是宋代明州(今宁波)知府李茂诚的《义忠王庙记》,文中说梁山伯生于公元352年农历三月初一,死于373年农历八月十六,终年21岁,未曾婚配;祝英台出嫁在374年暮春;梁山伯庙(又名“义忠王庙”)修建于397年。如记载可靠,“梁祝传说”当产生在公元374年至397年这20多年内,完全形成则在宋代到清末。此后比较重要的文献记载,还有明代冯梦龙的《李秀卿义结黄贞女》,出现了化蝶的结局。
8、1997年7月,宁波的梁山伯庙出土一座晋代墓葬,墓的位置、规格和随葬器物与志书记载的梁山伯鄞县县令身份和埋葬地相吻合,被认为是可信的实物资料。
9、20世纪50年代,著名作家张恨水在创作长篇小说《梁山伯与祝英台》时,曾根据民间传说,考证出10处起源地:浙江宁波、江苏宜兴、山东曲阜、甘肃清水、安徽舒城、河北河间、山东嘉祥、江苏江都、山西蒲州、江苏苏州。
10、有关梁祝的古迹,现已发现17处包括读书处6个,坟墓10处,庙1座。专家普遍认为,梁祝读书处是受梁祝传说的影响后形成的,不能反证其源头。
其他史籍记载:
1.唐初(公元705-732年)梁载言《十道四番志》记载:“义妇祝英台与梁山伯同冢,即其事也”。
2.南朝梁元帝时(公元552-554年)《金楼子》一书中有记载。明代徐树丕《识小录》中记叙:“按,梁祝事异矣!《金楼子》及《会稽异闻》皆载之”。(二书已失传)
3.晚唐(公元851年)张读《宣室志》记载:“英台,上虞祝氏女,伪为男装游学,与会稽梁山伯者同肄业,山伯,字处仁。……问知山伯墓,祝登号恸,地忍自裂陷,祝氏遂并埋焉。晋丞相谢安表其墓曰‘义妇冢’”。
4.北宋徽宗大观年间(公元1107-1110年)明州(今宁波)郡守李茂城写的《义忠王庙记》记载:“神喟然叹曰:‘生当封候,死当庙食,区区何足论也。’后简文帝举贤,郡以神应君,诏为鄮令。”
5.南宋乾道五年(公元1169年),张津《乾道四明图经》称:“义妇冢,即为梁山伯祝英台同葬之地也。在县西十里接待院之后,有庙存焉。……按《十道四蕃志》云:‘义妇祝英台与梁山伯同冢’,即其事也。”
6.南朝齐武帝时(公元483-493年)《善卷崇记》:“齐武帝赎英台旧产建寺”
7.唐初(公元705-732年)梁载言《十道志》记载:“善权山南,上有石刻曰‘祝英台读书处’。”
8.北宋咸淳四年(公元1268年)《咸淳毗陵志》记载:“祝英台读书处,号‘碧鲜庵’。皆有诗云:‘蝴蝶满园飞不见,碧鲜空有读书坛。’俗传英台本女子,幼与梁山伯共学,后化为蝶。然考《寺记》,谓齐武帝赎英台旧产建,意必有人第,恐非女子耳”。
9.明代作家冯梦龙(公元1574-1646年)《古今小说》记载:祝英台为宜兴人,梁山伯为苏州人。并说祝英台是哥嫂将其许于马家,文中还有地裂、入坟、化蝶之说。
10.明朝著名文学家张岱(浙江绍兴人)在其著作集《陶庵梦忆》第二卷《孔庙桧》一文中写道:“己巳,至曲阜谒孔庙,买门者门以入。宫墙上有楼耸出,匾曰‘梁山伯祝英台读书处’,骇异之。”据济宁市文物局副局长、著名的梁祝文化研究专家樊存常先生考证:梁祝二人在济宁市邹县峄山读书,曾慕名而至济宁市曲阜孔庙拜祭过孔子,并参阅过孔庙的经文藏书,后梁祝二人因相互思恋而死,惊天动地,曲阜孔庙为了表彰纪念他们忠义精神,特地于二人在曲阜孔庙读书的地方标以牌匾,以示纪念。
11.中国的梁祝故事,流传到国外至今发现的最早要属近邻朝鲜、韩国了。新近研究发现,在五代十国至宋代(918一1200年)时期,唐代著名诗人浙江余杭人罗邺的七律诗《蛱蝶》,已被高丽王国时代人辑人了《十抄诗》,其中有“俗说义妻衣化状”的诗句,指的就是梁祝的故事,并且衣化为蝶。到中国宋代,高丽人编辑的《夹注名贤十抄诗》,不但收入了罗邺的《蛱蝶》诗,而且在注释中加上了一段《梁山伯祝英台传》。这是至今看到的最早流传到国外的梁祝故事,而且从“女扮男装”到衣裳“片片化为蝴蝶子”,比较全面完整地叙述了梁祝传奇故事。可见,梁祝文化走向世界,历史久远。而且以后几乎传遍了整个朝鲜半岛。
12.此外,关于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两个人,有其他版本传言:梁是明代人,祝是南北朝人,两者相隔千年。祝本是侠女,劫富济贫,曾三去马太守家盗银,最后中马之子马文才埋伏死于乱刀之下。百姓将其厚葬并在坟前立碑,年久,该碑下沉于地下。梁为浙江宁波府鄞县县官,清正廉洁,中年丧妻,无子,死后入葬时刨出祝之墓碑,众惋惜之余又不忍拆除祝墓,可是,为梁择地而葬又似不妥,故合葬,立碑,黑者为梁,红者为祝……从此敷衍出动人的传说,据查证,此记载最初版本为82年报刊山海经搜集的浙东民间百姓口头故事,并非历史资料记录,该文作者曾于86年从慈溪给编者来信说:“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两个朝代的人,祝英台是女侠,梁山伯是清官,两者墓穴碰巧在一块的传说故事”是年轻时曾做小贩的同村的民间医生讲给他听的,而这位乡村医生又是从宁波中山公园听一位老人讲的这个故事。当时公园内有好几个人在讲梁祝爱情故事,这个鄞县老翁摇摇头说:‘都是乱话!'这位乡村医生便上前动问:' 老伯,他们讲的是乱话,那真话究竟是怎样的呢?'鄞县老翁便讲了这个故事。”,因此该文作者将这位宁波公园老翁讲述的故事刊登在了报刊山海经上,而事实上根据晋代谢安有感于梁祝故事上报朝廷,封祝英台墓为“义妇冢”的历史事实以及早在唐朝、宋朝、元朝均有众多权威史籍及名家的文学著作明文记载两人姓名及生平事迹来看,此“梁祝属于两个朝代”的说法并不是历史文献记载,而是民间百姓的主观臆想,因为如若梁祝二人之一出生于明朝,唐、宋、元三朝文学著作不可能对明朝发生的事情有记载,由此可见,所谓“梁祝属于两个朝代”的民间传言是错误的。
故事内容
东晋时期,浙江上虞县祝家庄,玉水河边,有个祝员外之女英台,美丽聪颖,自幼随兄习诗文,慕班昭、蔡文姬的才学,恨家无良师,一心想往杭州访师求学。祝员外拒绝了女儿的请求,祝英台求学心切,伪装卖卜者,对祝员外说:"按卦而断,还是让令爱出门的好。"祝父见女儿乔扮男装,一无破绽,为了不忍使她失望,只得勉强应允。英台女扮男装,[远去杭州求学。途中,邂逅了赴杭求学的会稽(今绍兴)书生梁山伯,一见如故,相读甚欢,在草桥亭上撮土为香,义结金兰。不一日,二人来到[杭州城的尼山书院],拜师入学。从此,同窗共读,形影不离。梁祝同学三年,情深似海。英台深爱山伯,但山伯却始终不知她是女子,只念兄弟之情,并没有特别的感受。祝父思女,催归甚急,英台只得仓促回乡。梁祝分手,依依不舍。在十八里相送途中,英台不断借物抚意,暗示爱情。山伯忠厚纯朴,不解其故。英台无奈,谎称家中九妹,品貌与己酷似,愿替山伯作媒,可是梁山伯家贫,未能如期而至,待山伯去祝家求婚时,岂知祝父已将英[台许配给家住贸阝城(今鄞县)的太守之子马文才。美满姻缘,已成沧影。二人楼台相会,泪眼相向,凄然而别。后梁山伯被朝廷沼为鄞县(今鄞州区)令。然山伯忧郁成疾,不久身亡。遗命葬于忘情破。英台闻山伯噩耗,誓以身殉。英台被迫出嫁时,要求绕道去梁山伯墓前祭奠,在祝英台哀恸感应下,风雨雷电大作,英台悲痛伤心咬破手指在墓碑上写上“祝英台”,最好的遗言;我俩生不同时,但却死而同穴,这里便是我葬身之地。在英台悲痛叫嚷山伯带她走时,在雷电交加情况下梁山伯的墓离开裂开了,英台看见是山伯的魂魄激动而喜极而泣的心情纵然爬起身向坟中跑去跃跳入坟中,英台一跃墓中瞬间墓合拢,不一会儿墓碑上一道光彩就飞出两只蝴蝶,飞着围着墓一圈便飞上了天空,一道彩虹中梁山伯与祝英台便在上天团聚。梁山伯与祝英台真情撼天动地,玉帝感念两人情义节烈,赐封天官结为永世夫妻,于是梁山伯与祝英台缠绵悱恻,动人心弦的情史流传千古。
Ⅶ 石家庄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啊
除石家庄市里,石家庄辖区必须要去的地方。
正定、平山、井陉二日游
精彩旅游路线:苍岩山风景区 - 天桂山风景区 - 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隆兴寺 - 木塔 - 青塔 - 华塔 - 砖塔 - 荣国府与宁荣街
旅游景点简介:
苍岩山风景区: 位于河北省井陉县东南,距石家庄市70公里,海拔1000余米,是我国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苍岩山最大的特点是:这里不仅自然风光优美,而且宗教寺庙众多,山峦中有不少名殿古刹。
天桂山风景区:在平山县城西50公里处,东距石家庄市90公里。天桂山风景区地处太行山中段,最高峰海拔1054米,景区面积60平方公里,分8个小景区,主要有青龙观、万佛岩、玄武峰、滴翠谷等。这里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山高、崖陡、泉多、溶洞遍布,而且森林茂密,植被完好,自然风光绝佳,素有“北方桂林”之称。
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 位于平山县城西北60公里柏坡岭上,东距石家庄市约80公里。这里南临岗南水库,北依层层峰峦,风景宜人。
西柏坡革命旧址原址在岗南水库淹没区,1947年刘少奇、朱德、董必武同志率领的中央工作委员会,东渡黄河,从延安来到西柏坡,在这里召开了中国共产党全国土地会议,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从1948年5月到1949年3月,毛泽东领导的中共中央迁至北京以前,西柏坡一直是中共中央所在地。这里是党中央和毛主席进入北平、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曾胜利指挥过三大战役。
隆兴寺: 位于石家庄市正定县城内,是国内现存时代较早、规模较大而又保存完整的佛教寺院之一,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寺庙的主要建筑天王殿、摩尼殿、弥陀殿、戒坛、大悲阁等,都顺序分布在中轴线上。大悲阁又称佛香阁、天宁阁,是隆兴寺内主体建筑之一,阁内有铜铸大悲菩萨像,高21米,有42臂,这就是闻名遐迩的正定大菩萨。摩尼殿以其建筑形制奇特而著称,平面呈十字形,这种建筑在中国宋代仅有此一例。殿内的壁画、彩色倒坐观音像都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隆兴寺的北侧有荣国府,是按照中国文学古典名著《红楼梦》中所描绘的荣国府和宁荣街所建的仿古建筑群,有兴趣的人不妨一游。
木塔:天宁寺凌霄塔,在正定隆兴寺之西大众街北侧原天宁寺内,因巍峨高崇而得名。又因塔身多系木结构,故俗称木塔。
据清光绪《正定县志》记载,天宁寺和凌霄塔同时建于唐懿宗威通年间(公元860—874中)。当时寺院规模宏大,富丽堂皇,牌坊、重门、天王殿、前殿、后殿、凌霄塔等主要建筑自南而北依次排列。暮鼓晨钟,香火鼎盛。民国初年,寺院屡遭厄难,殿堂一一毁坏,主要建筑独存凌霄塔。
凌霄塔是一座砖木结构的九层楼阁式塔,平面呈八角形,高41米,矗立于八角形台基之上。塔身一至四层是宋代在唐塔残址上重修,全砖结构,其上各层则为金代重建,砖木结构。每层正面各辟拱形洞门或直橇窗。四层至九层,斗拱、飞檐皆为木制。从第五层开始,各层高度逐层递减,外部轮廓亦逐层收缩,给人以轻盈挺秀之感。
凌霄塔最大的特点,是在塔身第四层中心部位竖立一根直达塔顶的木质通天柱,并依层位用放射状八根梁柱与外部相连。这样的结构国内现存仅此一例,极其可贵。该塔结构既不同于一般木塔,也有别于一般砖木结构塔。
青塔: 临济寺澄灵塔坐落于正定县城生民街东侧临济寺内,俗称青塔、衣钵塔,是1956年公布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澄灵塔高30.7米,是一座砖砌八角九级密檐式实心塔。塔下为宽广的八角形石砌台基,台基之上设须弥座,其束腰部分雕饰极其富丽的奇花异鸟图案,其上为仿木构砖雕斗拱、平座、栏杆;再上即砖制三层仰莲以承托塔身。塔身第一层甚高。正面设对开式拱形假门,侧面饰花棂假窗。转角处作圆形倚住。塔身的八层檐相距甚近,给入以重檐密布之感。从整体看,除第一层掾飞和各层角梁为木制外,其余各层檐下斗拱和平座栏杆均系砖仿木构。塔顶以砖雕刻的刹座,以铁铸的相轮、仰月、宝珠,增加了佛塔的庄重。
澄灵塔设计精巧。造型美观,雕饰富丽,结构富于变化,堪为密檐塔中的佳作。但由于年深岁久,早已残破不堪。因此,于1985年予以大修,各层瓦顶、残破的斗拱、砖雕、铜镜等均一一修缮,焕然新姿。
临济寺则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寺院,东魏兴和二年(公元540年)它的前身——临济院在城东南二里许的临济村创立。晚唐时禅师义玄驻锡此院并创立临济宗,四方信徒纷纷来此参师求学,极盛一时。并以寺名宗号临济宗,成为中国佛教产禅宗五大支派之一。
华塔: 广惠寺华塔,又名多宝塔。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华塔由主塔和附属小塔构成,全用砖砌。主塔底层四隅各附建一座扇六角形亭状小塔,小塔环抱主塔,高低错落,主次相依,精巧华丽,壮观秀逸。
砖塔:
开元寺钟楼和须弥塔位于正定常胜街西侧,原名净观寺,始建于东魏兴和二年(540),隋开皇十年(591)改名解慧寺。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奉诏改名。至清后期,因年久失修,寺院废毁,殿堂塌落,仅存钟楼和须弥塔。
荣国府与宁荣街: 地处正定大佛寺附近,两处实为一体景观,它是为拍摄电视连续剧《红楼梦》而修建的一座大型仿清古建筑群。
旅游行程推荐:
周六:北京出发,上午游苍岩山风景区,下午乘车到平山游天柱山及西柏坡。宿平山。
周日:到正定,游隆兴寺、正定四塔后到荣国府,随后可逛宁荣街。若有兴趣,还可于次日至赵县游赵州桥,品赵县雪花梨。
旅游行家指南:
餐饮:
河北菜在北方食文化以咸为主、粗犷大气的基础上,兼收八大菜系的一些特点,擅长爆、炸、炒,注重色、香、味、型。这里的狗肉全席、金毛狮子鱼、黄瓜宴、菊花鱿鱼,是深为顾客喜爱的名菜。地处石家庄市解放路东端的燕春楼饭庄就以经营河北风味的炒菜闻名。
推荐:狗肉全席 金毛狮子鱼
住宿:
石家庄是河北省省会,经济发达,市内有多家集住宿、餐饮、会议于一体、设施条件优越的理想住宿场所。星级酒店就有78家。
旅游景区附近的住宿则大多以招待所为主,所以建议旅游者前往附近中小城镇居住,在那里可以找到条件较好的旅馆。
娱乐:
近几年来,随着河北省第三产业的发展,石家庄市现代派娱乐与传统娱乐相得益彰。石家庄市内大多数影剧院、俱乐部,设施齐全,不失为人们日常体闲娱乐的好去处。
如果你对音响、球道已经玩腻了的话,那么,不妨去尝试一下返朴归真的独特乐趣吧。 河北梆子、河北评剧必让你欲罢不能!说不定还可以看到名满全球的吴桥杂技表演呢!
最佳旅游时间:
石家庄地处中纬度亚欧大陆东部,临近渤海,但受亚欧大陆的影响很大,气候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和风现象显著,四季分明。冬季南北温差很大,夏季普遍高温。因此秋季出游最为适宜。
出游提示:
购物:
石家庄是中国北部的重要城市之一,商业相对繁荣。各大商场商品琳琅满目,逛逛商场,兜兜马路定会把旅途的疲惫一扫而光。
外部交通
航空
石家庄正定机场位于石家庄市东北,距市区32公里,是经国家批准的国际口岸机场。机场有航班将石家庄与北京、郑州、长沙、广州、南京、上海等地区连接起来,现已开通21条航线,通达包括香港在内的全国24个大中城市,并开通了石家庄至俄罗斯的国际航线。邻近的北京首都机场、天津国际机场也可为河北利用。
铁路
京广、京山、津浦、石太、石德、京包、京秦、京原等13条铁路干线及支线、地方铁路形成了以石家庄为枢纽的铁路网,从北京西站发车的T515次(11:03发车,13:41到达),只需两个半小时就可到石家庄。同时,众多预定、售票点的开设也为游客提供了便捷的服务。石家庄火车站位于市区中心地带,乘3、8、18、20路公交车可到。
车站售票大厅发售4日内全国各站硬座车票及部分剩余卧铺票,此外,还有多个预定、售票点,如中山路预售处(人民商场西行300米),建设大街预售处(长安公园西门斜对面),站前预售处(石家庄火车站南行600米)等处都预售从次日到第3日的票。附石家庄简明列车时刻表。
公路
石家庄公路如网,通车里程达4万多公里。石家庄到北京的高速公路,3小时以内就可到达。石家庄有多个长途汽车客运站。附:长途客运时刻表
内部交通
石家庄市市内交通也相当发达,公交车线路齐备,还有众多的出租车可以带你到市内各景点。
出租车
石家庄市出租汽车运价标准不分车型,一律5元(基价里程2公里)。公里租价: 标准型1.20元,豪华型1.40元,超豪华型1.60元。超过6公里每公里加收50%的空驶费,双程乘客不收空驶费。夜间收费自晚23:00到凌晨5:00,每公里加收0.20元。
当地特色:
常山战鼓:
战鼓队是由石家庄市正定县南牛乡东杨村几十名农民业余鼓手所组成,因正定是历史上“常山郡”所在地,故得名。提起常山战鼓,人们就会想到三国时威名赫赫的常山赵子龙,到如今,常山战鼓依旧气势磅礴。
“常山战鼓”是由鼓、大钹、中钹、小钹、小锣等打击乐器组合而成的一种民间锣鼓,它主要用于广场表演。它的特点是:套路多样、曲牌繁多,再加上别具特色的民族服装,雄浑壮观的演奏场面,极具冀中民间艺术的古韵。其中尤以东杨庄战鼓队最具代表性,上海舞剧院曾于1972年专程来听、看他们的表演,并将全部鼓点录音,赞誉他们是“所见到的鼓类中最富特色、最激动人心、鼓点最丰富的鼓队”。
井陉拉花:
属北方秧歌,是河北省三大优秀民间舞种之一,最早起源于民间节日、庙会等场合的街头广场花会。
井陉拉花以“抖肩”、“翻腕”、“扭臂”等动作为主要舞蹈语汇,形成刚柔并济,粗犷含蓄的独特艺术风格。其特点是舞姿健美、舒展大方、屈伸大度,抑扬迅变,擅于表现悲壮、眷恋、爱情等场面。传统的井陉拉花表演人数为六人或十二人,取“六合同春”之意。演员手执的道具,各有其象征意义:如伞象征风调雨顺;太平板、霸王鞭象征四季太平;花瓶象征平安美满。现在看到的井陉拉花虽做了很大改进,但均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井陉拉花的音乐既有河北吹歌的韵味又有寺庙音乐的色彩,刚而不野,柔而不靡,与拉花舞蹈的深沉、刚健风格交相辉映、浑然一体。
Ⅷ 聂隐娘:美,奢侈地停留(风、树、花、影)
文/蝉十七
看过《聂隐娘》后最大的感受是美,每一帧画面都美。仿若一卷移动着的中国山水画,和一轴盛唐人物画卷交叠在一起,在近两个小时里徐徐展开。画卷中的美,就在这一帧帧的慢镜头里,奢侈地停留。侯孝贤用胶片拍摄整部电影,没有后期特效,胶片的质感最大程胡迟度还原了山水人物的本来面貌,美得心旷神怡、不可方物。
唐朝的风放佛穿越荧幕,轻柔抚过。风无形无色,却影响万物。侯孝贤善拍风,用帘、用树、用云。帷幕动、衣衫动、树动、水动、云动,实则是风动。而古人讲究心不动则风不动。心动,风亦动。
我想侯导也是有意用风表现人物的情感波动。窈娘归家后坐在母亲身边,听母亲讲公主娘娘的故去。公主娘娘借聂母之口说,她临死仍放不下阿窈,因觉当年屈叛了她。一旁的窈娘听到此处已是泣不成声。聂母讲此段时,屋外的风吹得帷幔翩跹飘飞。屋内有风时时吹过,丝绸帘幔在两人身旁不停摆动,仿若窈娘波动不平的心绪。
还有聂母送夫和兄出行的那场戏。秋野辽阔,空气肃杀,城外瑟瑟的风吹乱了众人的衣衫发髻,袖口和裙摆杂乱地飘飞,颇有风萧萧兮易水寒之感。众人亦只此行艰险,秋风吹过心更寒。
片中还有几处表现温情的戏份,风未入,我很喜欢。一是片头部分,聂隐娘奉师命杀大僚小儿一家,却见大僚小儿可爱而未忍心下手。当时大僚小儿卧榻嬉戏,而后小儿睡在其父怀中。人心安静平和之时,心不动,则风不动,帘亦不动。庭院里安静美好,只听得蝉声微弱。聂隐娘也被这份静谧祥和所感染,她没能下杀手。终归,她做不成刺客。还有田季安教儿子摔跤那场戏,田季安手把手教儿子姿势,脸上露出放松的笑。屋里帷幔静静地垂着,楼阁安静,只能听到父子二人的笑声。此时的填季安是平和快乐的,他在用心教儿子武艺,裤春李没有想发兵,也没有想夺权。
很喜欢片中的树。有绿得苍翠欲滴的大树,冒着灵气;也有掉光叶子的枯木,透着韵味。田季安庭院里的树很有特点,树干高耸,枝叶繁茂,树干底部还铺着翠绿的青苔。树高,则威严;枝繁,则富庶;青苔遍生,则显历史沧桑。
其实,植物是最接地气的。侯导用胶片还原植物的本来景象,是想在荧幕上展现万物造化,万物灵韵。万物的灵气不是飘在虚空中,而是植根在大地上。它们,是离大地最近的生灵。戏里磨镜少年的居处是最接近人间烟火气的地方,于是聂隐娘总要穿过一大片田野地走到他家。田野金黄,随风摇曳,芦苇和庄稼摇出柔和的弧度。置身其境,只觉这就是自家屋外的田野,是童年时常去玩耍的野地。而清晨时分,那屋外树影婆娑,湖水微荡,远处雾气烟岚,山影隐在晨雾中。最是人间烟火处,却偏偏美得恍若幻境。
我总觉得侯导也是有意用植物的翠绿柔化一些刺杀的肃萧。田元氏派黑衣人寻聂父田兴一行、企图将田兴活埋那场打戏,其背景是一片翠绿的树林。林里植物繁茂,叶子绿得好像能滴出水来。刀剑在树缝之间穿过,剑风杀过,却感觉不到冷。绿当真是极有魔力的颜色,看了总能让人心旷神怡、心生温柔,轻而易举化解了眼前一场打斗的惨烈。因为有绿,所以从一开始就知道结局应是好的。看到这段的时候,突然就想到了小时候读《长恨歌》时读到的那句:“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他说,我对你的爱是绿色的。如今想来,这是多好的一句情话。
聂隐娘与戴上面具的田元氏打斗的那场戏。她们在一片白桦林里交战,群鸟惊飞,叶散枝乱。白桦是我特别害怕的长满“眼睛”的那种,那些眼睛就这般看着森巧形影飘飞的二人,更觉肃杀。
道姑送隐娘回家,隐娘沐浴回忆时有一个时间很短的镜头。那是嘉诚公主与众人骑马经过山林间,山林葱郁青翠,惟近处有一树杏花,花瓣雪白、摇曳生姿,明亮了整个画面。远处队列里的嘉诚公主没有露面,可这一树如雪般摇曳的杏花已然让人觉得美得沁人心脾。美人不露面,借花出镜。观花之貌,便可想象美人之颜。风吹杏花如飞雪,美得让人心动。
片中提及最多的花是白牡丹。白牡丹是公主娘娘从京师带到魏博的。当年,她受了皇帝的玦,为表决绝之心辞退了所以自京师带来的随从,以表从此京师自京师、魏博自魏博。可是她还是把自京师带来的上百株白牡丹种满了轩堂前的庭院。白牡丹盛开似千堆雪,公主娘娘坐在其间教儿时的隐娘抚琴,给她讲青鸾舞镜的故事。“罽宾国王买得一鸾,三年不鸣。夫人曰:‘尝闻鸾见类则鸣,何不悬镜照之。’王从其言,鸾睹影悲鸣,冲霄一奋而绝。”鸾见类则鸣,而公主娘娘自京师嫁到魏博,始终是一个人,没有同类。于是她只得和白牡丹依偎在一起。她从不肯真正和京师断绝,只守着京师带来的白牡丹,也是守着惟在京师才可觅的同类。当她听闻皇帝和皇侄相继驾崩时,咳血而亡,园子里上百株的白牡丹也一夕间全都萎了。我想这花儿应是代表了公主娘娘的同类,同类远在京师,魏博没有。
影片中的烛台精致,烛影也很美,每处的烛影也有不同。田季安议事处的烛光明亮,烛影翻腾跳跃,如一条想奋力跃起却又紧受束缚的龙。田元氏处的烛火也是亮的,烛影看似收敛却也肆意翻腾。而瑚姬房中的烛影是柔和的,微微地摇曳着,浅浅的亮着。也唯有在这个房里,田季安是放松的、舒服的。而且当二人在房中依偎时,心形的烛光映在帘幔上,明亮却不刺眼,微微晃动,放佛两人给予彼此的那种温暖。
同是用“影”捉人的还有瑚姬被小纸人魔怔的那场廊道里的戏,半明半暗的廊道,影影绰绰的人群,轻易造就了一种风流影动之感。妖气便在这影间氤氲,整个画面似美似幻,又煞是骇人。
影片中我最喜欢的两场戏,一是瑚姬与田季安依偎,田季安给他讲儿时故事之时;还有一处是故事的最后,隐娘回去找磨镜少年欲送他回新罗国那场戏。这两场戏里,有俗世里微小又暖人的幸福。
田季安唯有在瑚姬处,才能收起戾气,放松又舒服地抱着他的爱妾。他抱着瑚姬,给她讲他和聂隐娘小时候的故事。讲聂隐娘对他的爱,讲他对聂隐娘的愧疚,听瑚姬为隐娘不平。他们依偎在一起说话,像这世间所以平凡又幸福的夫妻一样。而此时聂隐娘就在屋里的帷幔后,静静地听他的六郎讲故事。那一刻她明白,她的六郎已然找到自己的青鸾,再不需要她了。而她,是时候去找自己的同类了。屋里烛光昏黄,床边有一束花,插得活泼又有灵气。田园氏房里也有花,一瓶艳丽的串红,被田季安发怒打翻的一瞬,串红撒了一地,艳的肆意,也艳的寂寞。
最后一场戏是隐娘回去找磨镜少年。磨镜少年从新罗来到这里,没有同类。他平时给人磨镜,几乎不说话,只是笑。可是当看到隐娘兑现承诺回来时,远远地,他就兴奋地喊出:“隐娘!”然后快步跑过去,为隐娘牵马,对她笑。如果我没记错,这应是影片中唯一一个叫她“隐娘”的人,而且是在影片最后。其他的人都唤她窈七,阿窈,窈娘或是七娘。可是从此以后,她不再叫聂窈。磨镜少年喊出了她新的名字,她叫隐娘。从此隐于山间乡野,不问朝堂江湖事,也终于可以忘了少时的恩恩怨怨。
最后一个远镜头,隐娘带着磨镜少年离开,他们穿过那片金黄的田野,远处雾气山岚,一行人走向田野尽头。那是俗世的大地上,最常见的景致。此时高昂的音乐响起,隐娘终于也找到她的青鸾,去向她真正想去的地方。我突然想到冯唐说过的一句很烂俗的话:“我不要天上的星星,我要尘世的幸福。”
从电影院出来,天下着雨。我和睡睡一边讨论着剧情一边往回走,秋雨还是有些冷的。回到学校商量着晚饭吃什么,想了半天也没结果。突然,睡睡灵光一闪说下雨天就该吃泡面!两个人一下子就兴奋了起来。于是回宿舍,拿小锅煮水,看水花翻滚沸腾,然后放进面,加鸡蛋和榨菜。面香浓郁,汤水暖人,边吃边看一部韩剧,所谓幸福,大抵如此。想到前两天和一个结婚一年的朋友聊天,她说不过是平凡人过小日子,而幸福,都挂在了脸上。
吃完面在阳台站了一会儿,秋雨连绵,笼罩了整个天地。
天地辽阔,容得下每个人的悲喜。万物有灵,温暖了所有的俗世幸福。
Ⅸ 老版电影元氏三兄于荣光主演
是这部吗?《阮氏三雄》是1988年江杨执导的电影,由于荣光、范冬雨等领衔主演。
阮小二已经成亲,阮小五已与邻村的姑娘盼青相爱。他们对贪官污吏、土豪恶霸的横行深恶痛绝,但是敢怒不敢言。平日里兄弟三人安分守己,从不惹是生非,但还是没有逃避灾难的降临。太平镇的恶霸何壮早就垂涎盼青的美色,唆使爪牙强抢盼青,激怒了阮氏三兄弟。他们痛打了何壮派来的家丁,救下了盼青和她的祖父。当何壮得知阮氏三兄弟是他20年前杀死的阮老万的后代,盼青是他害死的张大成之女时,心里又是恨又是怕,他便伙同其族兄何涛,设计陷害阮氏兄弟,企图斩草除根。他们将阮小二抓进监牢,残酷折磨,买通牢头,想毒死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得知后,邀几位见义勇为的好汉,闯进监牢,救出阮小二。阮氏兄弟会同当地豪杰晁盖、吴用等人劫富救贫,智取了梁中书派人送往京城蔡太师府的“生辰纲”。济州府闻讯大惊,立即派黄炳等人率水陆两军,配合何壮、何涛杀向石碣村,捉拿阮氏兄弟。晁盖、吴用埋伏在途中,大败官兵,杀死了黄炳、何涛和何壮,为百姓除了害。激战后,阮氏三兄弟随着晁盖、吴用等人奔上了梁山,投身到“替天行道”的义军行列中。 [
Ⅹ 在《姜子牙》这部动漫中,为何要将元始天尊设定为无脸男
风神系列第二部作品姜子牙在国庆文件中强势推出,姜子牙的推出受到广泛期待。毕竟姜子牙当初的拍摄计划是在春节晚会上,耽搁这么久,自然会给人留下足够的悬念。不过看了姜子牙,大部分人给的分数都不高。当年哪吒的平均分是8.5,现在姜子牙的分数开始下滑,票房和哪吒差距很大。姜子牙名声会崩有几个原因。神话传说的剧情在线,特效不错。口碑为什么会崩?
虽然姜子牙的剧情和特效都在水准之上,但是如果要更好的作品,姜子牙的评价并不高。最后一个原因是因为宣传问题。理论上需要宣传的越多越好,但电影行业却不是这样。过渡性的宣传不会带来太好的影响,只会让观众的期待上升。如果实际作品达不到观众的预期,最终的结果自然是观众不买单。姜子牙一开始的宣传没问题,但是因为和大圣归来、哪吒的对比,观众的期待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