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电影《横空出世》里的夏世忠是谁的原型片中描述为美籍华裔量子物理学家,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是杨振宁
是杨振宁
杨振宁和邓佳先是西南联大初中生。他们乘船去美国一起学习。后来,他们有了完全不同的价值取向,走上了完全不同的道路!杨振宁留在了繁荣的美国世界。
他获得了诺贝尔奖,晚年取得了巨大成就。邓佳先当年毅然回国,为中华民族的两颗炸弹和一颗星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不幸的是,由于科研和试验条件有限,个人防护条件差,邓佳先由于核辐射过多而罹患癌症,夭折了,这是巨大的民族悲痛!但历史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从历史和国家的角度来看,邓佳先将永垂不朽!是他永远确立了整个中华民族的战略安全和国家地位!不管多少年过去了,所有的中国人都会尊敬他。
横空艺术地再现了“两弹一星”事业的发展历程和背景。影片中的人物基本上都有真实的原型。卢光大软化了钱三强、邓佳先、涂守锷和程凯佳的形象。尤其是钱三强先生和何泽慧夫人,几乎就是陆光大的原型。但否认苏联专家数据,并在机场会见夏世中,发生在邓佳先身上。
2. 电影《砂器》故事,汉灵帝后代出演警察,女主角高龄下海,还有什么
有一位粉丝向笔者提建议,希望笔者能写一写日本经典电影《砂器》。
老实说,一直想写这部电影的回顾文章,却始终敲不下键盘。
这部电影在内容上是割裂的,前半段是刑侦电影,后半段是伦理影片。
笔者想写这篇文章时也是纠结的,是从世俗内容入手还是从思想内涵切入?
斟酌再三,还是放弃了之前拟定的题目“杀害恩人的音乐家,不认父亲的儿子,被宿命纠缠的《砂器》”,选择了一个现在你看到的比较世俗的标题。
好吧,此刻笔者的心中,多少也有点儿理解那个杀人犯和贺英良了,人生中很多选择都是艰难的,似乎都逃不开宿命二字。和贺英良是一个麻风病人的儿子,笔者是一个自媒体作者。
言归正传,聊聊《砂器》。
一、晦涩的名字,执着的追求
老实说,《砂器》或者《砂之器》都是一个晦涩难懂的名字,很多人即使看完原著小说或者电影之后都对这个名字感到懵懂,这标题起的,开个玩笑说,原著作者松本清张如果也干自媒体的话恐怕会饿死。
笔者认为,砂器,顾名思义是沙子做的器皿,外形可以和黏土做的一样,但由于它的根基(宿命)脆弱,一旦遇到风吹水淋立刻就会崩塌。再漂亮的砂器,终究会回归它渺小的沙子原形。
这也是日本那个时代电影的特点,像《人证》、《新干线大爆破》一样,虽然案件真相大白,但观众却对犯罪分子恨不起来,相反还会对他们产生怜悯之心同时开始反思。
可能观众们多多少少都会在自己的身上发现一种宿命的轮回吧。
《砂器》是一部优秀的电影,值得我们去欣赏、去借鉴、去反思和学习。
最后还有一句话,三木谦一,真的是一个正直的警察,一个真正的好人,这样的人世间罕有。
3. 中国有哪些电影是根据外国文学改编的呢
1920《车中盗》 任彭年 美国侦探小说《焦头烂额》中《火车行动》
1921 《红粉骷髅》 管海峰 法国侦探小说《保险党十姊妹》
1925 《小朋友》 张石川 法 国 埃 克 多 · 马 洛 小 说 《 苦 儿 流 浪 记 》
1926 《一串珍珠》 李泽源 法国莫泊桑小说《项链》
1926 《空谷兰》上下 洪深、张石川 日本黑岩泪香小说《野之花》
1926 《忏悔》 卜万苍 俄国托尔斯泰小说《复活》
1926 《不如归》 杨小仲 日本德富芦花同名小说《不如归》
1926 《伪君子》 侯曜 法国莫里哀同名作品及参照易卜生《社会栋梁》 、 《少年党》
1927 《女律师》 裘芑香、李萍倩 英国莎士比亚戏剧《威尼斯商人》
1928 《少奶奶的扇子》 张石川 英国王尔德话剧《温德米尔夫人的扇子》
1928 《卢鬓花》 但杜宇 英国小说《侠盗罗宾汉》
1928 《就是我》 朱瘦菊 陈冷血翻译的小说《火里罪人》
1928 《飞行鞋》 潘垂统 德国格林童话《罗仑》 、 《五月鸟》
1930 《野草闲花》 孙瑜 受法国小仲马小说《茶花女》和美国影片《七重天》的影响创作
1930 《桃花湖》 郑正秋 “根据某西洋通俗小说改编的一个多角恋爱的香艳故事” 2
1931 《福尔摩斯侦探案》 李萍倩 英 国 作 家 柯 南 · 道 尔 同 名 小 说
1931 《恋爱与义务》 卜万苍 波兰女作家华罗琛夫人中文同名小说
1931 《杀人的小姐》 谭志远、高梨痕 日本话剧《血蓑衣》
1931 《亚森罗宾》 李萍倩 英国侦探小说《亚森与罗宾》 3
1931 《一剪梅》 卜万苍 英国莎士比亚戏剧《维罗纳二绅士》
1932 《一夜豪华》 邵醉翁 法国莫泊桑小说《项链》
1933 《前程》 张石川、程步高 詹宁的《父子罪》
1933 《爱拉廷》 叶一声 阿拉伯神话《天方夜谭》中的一个故事
1934 《三姊妹》 李萍倩 日本作家菊池宽通俗小说《新珠》
1936 《狂欢之夜》 史东山 俄国果戈里原著《钦差大臣》
1936 《到自然去》 孙瑜 英 国 詹 姆 斯 · 巴 雷 的 话 剧 《 可 敬 的 克 莱 顿 》
1937 《摇钱树》 谭友六 爱 尔 兰 剧 作 家 西 恩 · 奥 凯 西 的 《 求 诺 和 孔 雀 》
1937 《永远的微笑》 吴村 俄国托尔斯泰小说《复活》
1937 《石破天惊》 但杜宇 英 国 侦 探 小 说 《 福 尔 摩 斯 探 案 集 · 罪 薮 》
1938 《艺海风光》 朱石麟、贺孟斧、司徒慧敏 法国梅立克小说
1938 《茶花女》 李萍倩 法国小仲马原著《茶花女》
1939 《少奶奶的扇子》 李萍倩 英国王尔德话剧《温德米尔夫人的扇子》
1939 《金银世界》 李萍倩 法国作家巴若莱剧本《托帕兹》
1939 《女大思嫁》 (港) 君啸 法 国 勒 内 · 福 舒 瓦 话 剧 《 油 漆 未 干 》
1940 《魂归离恨天》 (港,粤语片) 许啸谷 英 国 艾 米 丽 · 勃 朗 特 小 说 《 呼 啸 山 庄 》
1940 《从心所欲》 (港) 赵树芹 英国莎士比亚戏剧《错误百出的喜剧》
1940 《中国野人王》 (港) 侯曜、尹海清 1914 年 美 国 埃 德 格 · 莱 斯 · 伯 洛 兹 小 说 《 泰 山 历 险 记 》
1940 《中国白雪公主》 吴永刚 德国格林童话《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
1941 《古国人妖》 (港) 叶蕾 阿拉伯神话《天方夜谭》
1941 《雪姑七友》 (港) 任护花 德国格林童话
1941 《复活》 梅阡 俄国托尔斯泰小说《复活》
1942 《四姊妹》 李萍倩 英国小说《傲慢与偏见》
1943 《红粉知己》 吴文超 英 国 小 说 《 简 · 爱 》
1943 《情潮》 岳枫 俄 国 托 尔 斯 泰 小 说 《 安 娜 · 卡 列 尼 娜 》
1943 《日本间谍》 袁丛美 意大利范斯伯《神明的子孙在中国》
1946 《大雷雨》 (港) 陈铿然 俄国话剧《大雷雨》
1947 《新天方夜谭》 (港) 但杜宇 阿拉伯神话《天方夜谭》
1947 《黄金潮》 (港,粤语片) 左几、谭新风 俄国果戈理原著《钦差大臣》
1947 《母与子》 李萍倩 俄国戏剧家奥斯特洛夫斯基《无罪的人》
1947 《假面女郎》 方沛霖 法国巴尔扎克小说《伪装的爱情》
1947 《春残梦断》 马徐惟邦、孙敬 俄国屠格涅夫小说《贵族之家》
1947 《夜店》 佐临 苏联高尔基话剧《在底层》
1948 《哑妻》 吴仞之 法 国 安 纳 托 里 · 法 朗 士 同 名 舞 台 剧
1948 《再生缘》 (港) 洪仲豪 俄国托尔斯泰小说《复活》
1948 《蝴蝶夫人》 (港) 黄岱 美国隆格《蝴蝶夫人》
1948 《妙手偷香》 (港) 吴回 俄国果戈理原著《钦差大臣》
1948 《相思债》 (港) 胡心灵 根据 1943 年由易卜生的《娜拉》改编的舞台剧《妻》改编
1949 《荡妇心》 (港) 岳枫 俄国托尔斯泰小说《复活》
1949 《欢天喜地》 郑小秋
脱胎于舞台剧《镀金》 , 《镀金》根据 19 世纪法国剧作家
腊皮施的三幕喜剧《迷眼的沙子》改编
1949 《望穿秋水》 张石川 苏联作家西蒙诺夫同名戏剧
1949 《表》 佐临 苏联作家安德莱耶夫同名小说
1950 《豪门孽债》 (港) 刘琼 苏联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被侮辱的与被损害的》
1950 《油漆未干》 (港) 欧阳予倩 法 国 勒 内 · 福 舒 瓦 话 剧 《 油 漆 未 干 》
1951 《月宫宝盒》 (港,粤语片) 叶一声 阿拉伯神话《天方夜谭》
1951 《宝剑明珠》 (港,粤语片) 吴文超 阿拉伯神话《天方夜谭》
1951 《银河飞马》 (港,粤语片) 叶一声 阿拉伯神话《天方夜谭》
1951 《花姑娘》 (港) 朱石麟 法国莫泊桑小说《羊脂球》
1951 《只不过是爱情》 韩义 波兰女作家华西列夫斯卡亚同名长篇小说
1952 《美国之窗》 佐临、石挥、叶明 狄豪里赤纳原著
1952 《到处惹人怜》 (港) 李晨风 法 国 埃 克 多 · 马 洛 小 说 《 苦 儿 流 浪 记 》
1952 《珍珠泪》 (台) 尹海清 美 国 约 翰 · 斯 坦 贝 克 《 珍 珠 劫 》
1952 《不知道的父亲》 (港) 舒适 苏联 Vasi l y Shkvarki n 话剧《不知道的父亲》
1953 《双雄斗志》 (港) 吴回 英 国 柯 南 · 道 尔 小 说 《 福 尔 摩 斯 探 案 》
1953 《神灯》 (港) 陈焕文 阿拉伯神话《天方夜谭》
1954 《小白兔》 孙维世 苏 联 谢 · 米 哈 尔 柯 夫 小 说 《 神 气 活 现 的 小 白 兔 》
1954 《大地》 (港,粤语片) 李晨风 美国赛珍珠小说《大地》
1954 《如此人生》 (港) 周诗禄 苏联高尔基话剧《在底层》
1955 《孤星血泪》 (港) 珠玑 英国狄更斯小说《孤星血泪》
1955 《蝴蝶夫人》 (港) 易文 美国隆格《蝴蝶夫人》
1955 《自君别后》 (港) 王引 美国隆格《蝴蝶夫人》
1955 《同林鸟》 (港) 陶秦 英国莎士比亚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
1955 《杨贵妃》 (港,与日本合拍) 沟口健二 日本川口松太郎小说
1955 《视察专员》 (港) 黄域 俄国果戈理原著《钦差大臣》
1955 《天长地久》 (港) 李铁 美国德莱塞小说《嘉丽妹妹》
1955 《春残梦断》 (港) 李晨风 俄 国 托 尔 斯 泰 小 说 《 安 娜 · 卡 列 尼 娜 》
1955 《复活》 (港,粤语片) 陈文 俄国托尔斯泰小说《复活》
1955 《茶花女》 (港) 易文、张善琨 法国小仲马原著《茶花女》
1955 《黛丝姑娘》 (台) 蒋伟光 英国哈代小说《黛丝姑娘》
1956 《雨夜花》 (台) 邵罗辉 日本川口松太郎小说《爱染桂》
1956 《表错情》 (港) 刘芳 英国莎士比亚《错误百出的喜剧》
1956 《馥兰姐姐》 (台) 莫康时 美 国 路 易 斯 · 阿 尔 阿 特 小 说 《 小 妇 人 》
1956 《梅姑》 (港) 严俊 英 国 小 说 《 简 · 爱 》
1956 《花落又逢君》 (港) 陶秦 法国小仲马原著《茶花女》
1956 《杏花溪之恋》 (港) 王引 美国温索尔小说《琥珀》
1956 《娇娇女》 (港) 黄岱 法国法朗士话剧《哑妻》
1956 《奇人奇遇》 (港,粤语片) 吴回 俄国果戈理原著《钦差大臣》
1957 《魂归离恨天》 (港,粤语片) 左几 英 国 艾 米 丽 · 勃 朗 特 小 说 《 呼 啸 山 庄 》
1957 《小妇人》 (台) 吴回 美 国 路 易 斯 · 阿 尔 阿 特 小 说 《 小 妇 人 》
1957 《亡魂谷》 (港) 严俊 美国维度小说《太阳浴血记》
1957 《月落乌啼霜满天》 (港) 严俊 苏联高尔基话剧《在底层》
1958 《一夜风流》 (港) 卜万苍 俄国托尔斯泰小说《复活》
1958 《情窦初开》 (港) 朱石麟 英国莎士比亚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
1958 《生死恋》 (台,台语片) 白克 法国小仲马原著《茶花女》
1958 《母子泪》 (台,台语片) 宗由 日本黑岩泪香小说《野之花》
1959 《苦儿流浪记》 (港) 卜万苍 法 国 埃 克 多 · 马 洛 小 说 《 苦 儿 流 浪 记 》
1960 《香闺春情》 (港) 费鲁伊 法 国 罗 曼 · 罗 兰 小 说 《 约 翰 · 克 里 斯 多 夫 》
1960 《春潮》 (港) 陶秦 俄国屠格涅夫小说《春潮》
1960 《慈母心》 (台) 左几 挪威易卜生《群鬼》
1960 《错恋》 (台) 李搏秋 日本小说家竹田敏彦著《眼泪之责任》
1960 《以革命的名义》 李恩杰、史大千 苏 联 米 · 沙 特 洛 夫 的 话 剧 《 列 宁 与 第 二 代 》
1961 《一夜难忘》 (港) 李晨风 英国哈代小说《黛丝姑娘》
1961 《爱的教育》 (港) 钟启文 意大利亚米契斯小说《爱的教育》
1963 《阿里巴巴 40 大盗》 (台) 洪信德 阿拉伯神话《天方夜谭》
1963 《一千零一夜》 (台, 台语戏曲片) 洪信德 阿拉伯神话《天方夜谭》
1964 《金色夜义》 林福地 日本尾崎红叶小说《金色夜义》
1964 《李善子》 (未发行) 郑君里 朝鲜赵白岭话剧《红色宣传员》
1965 《都市狂想曲》 (港) 吴家骧 俄国果戈理原著《钦差大臣》
1965 《地狱新娘》 (台,台语片) 辛奇 英 国 维 多 利 亚 · 浩 特 的 《 米 兰 夫 人 》
1966 《恋爱情报站》 (台) 李锡津 日本三浦绫子小说《冰点》
1966 《艳火》 (台) 罗文忠 日本小说《男之罪孽》
1966 《零下三点》 (台) 郭南宏、金溪 日本三浦绫子的小说《冰点》
1967 《女人 女人》 (港) 吴家骧 俄国奥斯特洛夫斯基话剧《大雷雨》
1970 《寻母三千里》 (台) 高仁河 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爱的教育》中第 33 篇
1970 《昨天今天明天》 (港) 龙刚 法国加谬小说《瘟疫》
1976 《一磅肉》 (港) 胡小峰 英国莎士比亚戏剧《威尼斯商人》
1980 《假如我是真的》 (台) 王童
根据大陆沙叶新等同名舞台剧改编,该剧又脱胎于俄国果
戈理原著《钦差大臣》
1983 《南京的基督》 (台) 王菊金 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同名小说
1990 《血色清晨》 李少红 哥伦比亚作家马尔克斯小说《一件事先张扬的谋杀案》
1993 《诈骗犯》 沈耀庭 日本作家西村京太郎小说《敦厚的诈骗犯》
2004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徐静蕾 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同名小说
2006 《夜宴》 冯小刚 英国莎士比亚戏剧《哈姆雷特》
2006 《喜玛拉雅王子》 胡雪桦 英国莎士比亚戏剧《哈姆雷特》
4. 2019年拍的库尔班大叔和他孙儿们电影为什么还没发布
您好,2019年拍摄的库尔班大和祥叔和他孙儿们电影还没有发布,这可能是因为电影制作过程中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以核罩及电影的发行商需要考虑到电影的宣传和推广,所以可能会有一定的延迟。此外,由于电影的拍摄和制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唤氏搏技术问题,也可能会导致电影发布的延迟。
5. 《孙子从美国来》:一部笑中带泪的小成本电影 ,很多人没勇气看完
2012年,导演曲江涛在陕西拍完了一部《孙子从美国来》,上映后没有排片也没有票房,只在中央六台电影频道放过几次,却引起了很大反响,被很多人一致认为“ 出乎意料的好看 ”。
这部电影讲的是在陕西渭南市一个村庄里,鳏居在家的老杨头过着孤独平静的生活,却被一个来自美国的洋孙子打破了。生活习惯的不同,文化背景的差异,爷孙俩在这个破旧的家里上演了一幕幕啼笑皆非的好戏, 从最开始的剑拔弩张到最后的依依不舍,让人感受到了浓烈的爷孙情 ,和对乡土的热爱,以及留守老人背后的孤独。
这部电影花费不足百万,却比那些动辄花费几亿的大片有意思多了。没有轰轰烈烈的特效,没有肝肠寸断的爱情,也没有惊悚发麻的诡异桥段,只有 一个固执的陕北老汉和一个调皮美国孙子的日常,朴实温馨又不失幽默活泼 ,虽然没有在院线上映,但却不失为一部笑中带泪的好电影。
影片一开头,老杨头躺在躺椅上,昏暗的房间显得特别孤独, 突然有人敲门,原来是3年没着家的儿子栋梁回来了,还带回来一个外国媳妇儿,二婚的,外加一个拖油瓶-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洋孙子布鲁克斯,老杨头简称为布斯, 儿子和儿媳为保护藏羚羊在高原地区奔走,只有把洋孙子寄养在家里,平静的生活被打破了 。
老杨头是村里搞皮影的老师傅,地道的陕西人,调皮的洋孙子布斯是纯正的美国人,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带来了很多冲突,也带来了一系列笑点, 从一开始的互相嫌弃,到后来的互相接受,温馨的爷孙情让人动容 。
固执的老杨头虽然嘴上嫌弃洋孙子,但却 像中国所有的爷爷奶奶一样,从头到尾都在竭尽全力照顾布斯,可以说是有求必应 。
初来乍到的布斯很不习惯老杨头家里的生活,辣的不吃咸的不吃,宁愿吃垃圾食品方便面,也不愿尝试一下油泼面, 老杨头放下自己的面子,尝试像其他爷爷一样哄布斯吃油泼面,可惜失败;
布斯想吃汉堡包,村里小卖部没有,从小卖部老板那里知道了汉堡包是什么后,老杨头自制了汉堡包,看到布斯喜欢吃,老杨头欣慰地说:原来就是把肉夹馍的面饼子换成面包~
布斯还要喝牛奶,村里还是没有,在小卖部老板的指点下,不爱求人的他,去找了文化站的王站长,弄到了新鲜的牛奶,牛奶被布斯打翻,老杨头只好再硬着头皮再去找王站长。
这时的爷孙俩,虽然爷爷对孙子很关心,但 老杨头脾气硬,孙子又调皮,再加上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两人并没有互相接受 。晚上布斯听到了可怕的声音,钻进了老杨头的被窝,老杨头的眼神里有种说不出的情绪,这个洋孙子,好像也没那么讨厌,只是有点调皮。
调皮的布斯用门板压了老杨的核桃,核桃碎了门板倒了,老杨心疼自己的核桃,围着孙子追,却不小心踩坏了孙子的宝贝蜘蛛侠,布斯伤心了,老杨却没办法再生气, 比起心疼自己的核桃,他更心疼孙子的伤心 ,雨声滴滴哒哒的夜晚,老杨挑灯做出了皮影版蜘蛛侠,布斯醒来兴高采烈地玩着皮影版蜘蛛侠,两人终于开始互相接受了。
在一段嬉笑怒骂的生活中,布斯和爷爷建立了美好的爷孙情 :布斯学习用筷子,把筷子夹起的第一个小番茄给爷爷吃;他教爷爷唱英文歌,爷爷叫他唱陕西老腔,谁也没教会谁;老杨头骑着自行车,布斯坐横梁,骑行在绿油油的乡间小路上~
布斯走后,他还是会把石头压在井口上,时常蹲在井口旁,期待着传来布斯的呼唤声;他时常想起那些和布斯在一起的欢乐时光, 这个倔强又固执的老头,已经深深喜欢上了这个洋孙子 ,他期待着和布斯春节见面,一起吃个团圆饭。
中国是个注重亲情的国度,中国人的人际关系中最稳定的就是血缘关系, 面对这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孙子,老杨头依旧付出了自己的全部热情 ,爷爷陪伴孩子长大,孩子陪伴爷爷变老,这就是很多人对爷爷奶奶有很深感情的原因,温馨感人的爷孙情,让人动容。
皮影是中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艺术,始于西汉,兴于唐朝,盛于清代,元代时期传至西亚和欧洲,在过去还没有电影、电视、手机电脑的年代,尤其是 在河南、山西、陕西、甘肃天水等地农村,这种朴素的民间艺术很受欢迎。
电影前半部分,孙子布斯要喝牛奶,老杨头去找王站长挤牛奶,王站长顺势说了即将开皮影班子,想请本村皮影大师老杨出山的消息,老杨头懒得搭理。布斯把牛奶打翻,老杨头硬着头皮再去挤牛奶,王站长再次提及这事儿,老杨头依然不搭理。
直到放羊的老伙计问他,他才说出了自己的顾虑:没兴趣,瞎胡闹,就跟前几回一样, 来了搞点所谓的政绩,官一升,屁股一拍就走了, 现在人连电影都不看了,谁还看这皮影。
作为皮影老艺人,老杨头有自己对行业的坚守和执着,他是热爱皮影的,正是因为这种热爱,他才拒绝王站长。因为他害怕又像前几次那样,热闹的开头,草率的结尾,害怕投入了全部的心血却被辜负, 一次次充满希望又一次次失望后,不再期待便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
他虽然嘴里说着不想,但梦里都是皮影,这是他一生挚爱,舍不得任何人来破坏它,就算是自己心爱的孙子也不行。本来想在65岁就”金盆洗手“的老杨听见孙子在睡梦中说了一句:我要看皮影。于是决定重新出山。
皮影班开了,谁来学是个问题,看到台下的都是老头老太太,老杨头拎着包就想走,王站长解释说“ 还有几个五十多岁的年轻人” ,可以看到这项传统文化的人才断层到什么程度。
其实除了皮影,还有很多优秀的中华文化在人才上市断层严重,比如粤剧、昆曲、古琴艺术、侗族大歌、南音、藏戏等,都有找不到传承人,传承不下去的危险。究其原因,还是因为这些古老文化融入不到现代人的生活,简而言之就是“没有市场”。现在的我们更喜欢电影电视,演唱会综艺节目等,这些古老的艺术, 我们看不懂,也没耐心欣赏,这些传统文化便离我们远去了 。
虽然这些年我们一直都在呼吁关注民间艺人,关注传统文化,但只有口号,在行动上都是空的。由于没有市场,很多民间艺人不得不放弃祖传手艺,去做一份养得活家人的工作,还有一些说什么也不会让孩子去传承, 因为很难生存下去,他们的命运,谁也不知道怎么去拯救。
曾经在一个旅游区,看到一个做糖人的手艺人,10块钱一个,花蝴蝶、孙悟空、猪八戒在手艺人的折腾下几秒成型,周围人看得都是目瞪口呆连连叫好,但大家都是看得多买的少,虽然 我们并不希望手艺人放弃手艺,但他们经济上的问题,谁来解决?
所以之前老杨头答应时,王站长提到了底薪和绩效的问题,老杨头的眼神有迟疑,或许他想起一个破布面具30块,还得天天给他买牛奶汉堡包,觉得能给点钱也是挺好的。
在王站长的劝说下,老杨头还是回去教这群老头老太太了,在自己的专业上,老杨头是自信的,上彩、用刀、刻画,他把自己知道的倾囊相授,无所谓老幼,也无所谓挣多少钱,此时此刻, 他只要分享与倾诉就够了, 至于这项传统文化能不能传承下去,老杨头虽心有余念,但这已不是他一人之力能奈何了的事, 传统文化的没落,是无可争议的事实。
这部电影是在陕西渭南一个村庄拍摄的,从头到尾,除了王站长和那几个趴在墙角的人较年轻外,总共就没看到几个年轻人,看得出来 这是一个落寞的村庄,就像中国千万个正在消失的村庄一样 。年轻人为了生计出门打工,一年回来一次,平日里只留下老人和孩子相依为命,在这里空守寂寞。
影片的开头,老杨头一个人在家过着自己的晚年生活,没有儿孙环绕,没有四世同堂,只有一个常年不回家的儿子, 他是名副其实的留守老人+空巢老人 。
整部电影里,老杨头儿子的出场次数屈指可数,老杨头给儿子取名“杨栋梁”,大概是希望他成为栋梁之才吧,儿子去可可西里保护藏羚羊,职业高尚,可以说是成了栋梁,只是他很少回家,让单身老父亲常年一人鳏居在家, 老杨头对儿子,就像中国千万空巢老人对待子女一样,期待又失望 。
他一定热切地期待着儿子回家,但儿子的工作总是很忙,常年奔波在外,好几年也回不来一次,期待的多了,也就不再期待了。好不容易回来一趟,说住十几天,却只住了一晚上就走了。儿子给他带来了布斯这个孙子,虽然不是亲生的,但他也一定是愿意接受的,只是他不敢接受,因为他老了,再也经不起像儿子的这般折腾了,就像最开始拒绝开设皮影班一样, 投入了心血和感情,收获的只有失望。
但只要决定了开始,他投入的就是全部,他认真给乡亲们传授皮影技艺,竭尽所能给布斯最好的照顾。但比没有希望更残忍的是,给你一次又一次希望,然后一次又一次夺走希望, 他真的将布斯当成自己的孙子,将自己最柔软的情感交付出去。
所以当儿子说和美国媳妇分手的时候,他心里应该是很绝望的吧,他本可以将那份爱留给自己,供自己度过晚年,可他将爱给了布斯,只留给自己漫长的牵挂,从此以后, 布斯走了, 他又只能独自一人守着孤独了。
老杨头受不了布斯的离开,是因为受不了布斯离开后,自己又是一个人。这是中国千万个空巢老人的真实写照。随着独生子女慢慢变成社会的中坚力量, 整个社会的空巢老人比以往任何时代都多 ,但现实是我们并没有面对如此庞大的空巢老人的经验,不管是物质上还是情感上,都明显不足。
在中国,爷爷奶奶对孙子辈的溺爱总是让人诟病, 但溺爱的背后,其实是老人的孤独和寂寞。 年纪大了的人会更渴望亲情,但儿子女儿不常回来给予不了,只得将所有的关爱都给子孙, 当一个老人将自己剩下的感情全部交付给一个必然离去的孩子的时候,对老人来说,是一种怎样的勇敢 。
影片的后半部分,老杨头给乡亲们表演皮影,他唱了一首“走遍天涯,到处是吾家。步长途,风吹雨洒;登高台,讲经说法;论琴音,六音通造化……”这是一个中了秀才的人,因是梨园子弟,不得不放弃仕途学艺唱戏的故事,这段唱词是这位秀才对自己艺术生涯的描述。
片中的老杨头鳏居在家,儿子栋梁走遍天涯,只留下他一人在家回忆以前唱皮影和孙子在一起的乐趣, 这是一首悲凉又豁达的唱词,是对老杨头孤独一生的表达,也是对皮影艺术没落的表达 。
布斯回美国上学去了,老杨头又是一个人,或是躺在昏暗的屋子里,或是一个人蹲在井口边,期待着布斯的声音。那孤寂的背影,是中国千万空巢老人的真实生活。 现实生活中,无数老人守着那条连接家的路,期待着子女归来,期待着亲情的回归。
影片的最后,儿子栋梁带着复合的美国媳妇回来过年,他们穿着唐装在屋子里别扭地合影,孙子布斯终于实现了吃团圆饭的愿望。
或许有人觉得这样的结局太俗套,但看到这孤苦的老人和可爱的孙子,谁不期待他们能有一个圆满的大结局呢,因为 亲情,是我们最重要的牵挂啊 。
这部电影没有大起大落,只有简单柔软的平和,沉静又活泼,是一部包裹着温暖和幸福的电影,寒冷的冬日,谁不被这样简单温暖的情感所打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