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热门电影 > 科幻烧脑电影解说蒙太奇

科幻烧脑电影解说蒙太奇

发布时间:2023-05-23 06:07:37

Ⅰ 表现心理式蒙太奇的电影都有哪些!!急求!!

这个杀手不友耐太冷 蝴蝶梦 十三棵泡液告誉桐
建议搜搜希区柯克的电影,他是心理表现的行闹段家。还有吕克贝松的作品。

Ⅱ 怎样理解电影里的蒙太奇手法

蒙太奇手法,说白了就是对单个镜头的选择和组合起来,合到一起之后表达出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

比如说,选择一个男演员露出渴望的镜头,然后再选择一个面包的镜头。这样组合起来,就是一个人饿极了对食物的渴望。

大致的理解就是这样,没什么特别的地方。

Ⅲ 蒙太奇可以创造出不同于现实时空的影视时空。请以你看过的电影、电视剧为例进行论述。

当卢米埃尔兄弟在19世纪末拍出历史上最早的影片时,他是不需要考虑到蒙太奇问题的。因为他总是把摄影机摆在一个固定的位置上,即全景的距离(或者说是剧场中中排观众与舞台的距离),把人的动作从头到尾一气拍完。后来,发现胶片可以剪开、再用药剂黏合,于是有人尝试把摄影机放在不同位置,从不同距离、角度拍摄。他们发现各种镜头用不同的连接方法能产生惊人的不同效果。这就是蒙太奇技巧的开始,也是电影摆脱舞台剧的叙述与表现手段的束缚,有了自己独立的手段的开始。一般电影史上都把分镜头拍摄的创始归功于美国的埃德温·鲍特,认为他在1903年放映的《火车大劫案》是现代意义上的“电影”的开端,因为他把不同背景,包括站台、司机室、电报室、火车厢、山谷等内景外景里发生的事连接起来叙述一个故事,这个故事里包括了几条动作线。但是,举世公认弯液袭还是格里菲斯熟练地掌握了不同镜头组接的技巧,使电影终于从戏剧的表现方法中解脱埋迟出来。蒙太奇在无声片时期已经有了相当的发展。
从1927年起,电影有了声音,这时电影从创作到理论都发生了一次极大的震动。画面有了声音,不再是单纯的视觉的解释,电影能够更逼真地反映生活,原来无声片合法的许多假定性的东西,以及作者直接表达自己见解的方法,不再适用了。这就是为什么当时有不少著名的电影艺术家如卓别林和雷内·克莱尔,都有一段时期对有声电影抱怀疑的态度,而理论家爱因汉姆更对有声电影始终予以否定。
蒙太奇学派出现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期的苏联,以爱森斯坦、库里肖夫、普多夫金为代表,他们力求探索新的电影表现手段来埋兄表现新时代的革命电影艺术,而他们的探索主要集中在对蒙太奇的实验与研究上,创立了电影蒙太奇的系统理论,并将理论的探索用于艺术实践,创作了《战舰波将金号》《母亲》《土地》等蒙太奇艺术的典范之作,构成了著名的蒙太奇学派。
爱森斯坦是蒙太奇理论大师,1922年,他在《左翼艺术战线》杂志上发表了《杂耍蒙太奇》,这是第一篇关于蒙太奇理论的纲领性宣言。在爱森斯坦看来,蒙太奇不仅是电影的一种技术手段,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哲学理念。他指出:两个并列的蒙太奇镜头,不是“二数之和”,而是“二数之积”。《战舰波将金号》是爱森斯坦1925年拍摄的,是蒙太奇理论的艺术结晶,片中著名的“敖得萨阶梯”被认为是蒙太奇运用的经典范例。
另一方面,又有人以为蒙太奇是无声电影的产物,在有声电影的土壤上已经没有生存的地位。事实说明,有声虽然限制了某些蒙太奇方法的运用,但是电影从单纯的视觉艺术变为视听艺术,银幕上的人物成为可见又可闻的完整形像,这就大大地扩大了蒙太奇的用武之地。画面加上了声音,从此蒙太奇不只是画面与画面的关系,而且又有了声音与声音,声音与画面的关系。而所谓声音,又包括人声、自然音响与音乐三者。人声里又包括台词、解说词、内心独白以及人群的杂声。因此,画面与声音的结合涉及画面与人声、与自然音响、与音乐的各种结合,声音与声音的结合涉及这种种声音之间的结合。由于这样的复杂性,使电影的声音构成和声画构成有了无限丰富的可能性,给视听艺术开阔了无限广阔的新天地(见电影声音)。电影从黑白片发展成彩色片,色彩成为电影的表现手段之一,给电影带来色彩的蒙太奇新课题,又一次丰富了电影蒙太奇的世界。

Ⅳ 《盗梦空间》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怎么评价

《盗梦空塌岩间》整个故事的结构很简单,就是男主为了某个目标,领了一个难度相当大任务,过程中召集了个性鲜明的团队,最后克服了巨大的困难终于完成了任务,并且克服了自己长久以来的心魔的一个故事。

接着,电话响了,他接了电话,是他孩子们打来的。他的孩子问他什么时候回家?他说因为工作暂时不能回去。如果只呈现这些,或许观众还真的以为他是因为工作而无法回家。而导演自然不放过布置悬念的机会,他利用孩子之口说:“外婆说,你再也不会回来了。”

这样又在观众心中升起了一阵悬念,为什么主人公不能回家呢?

故事慢慢地发展,类似这些小悬念不断地被造出来,不断满足挑起观众的究底欲,这些是短期的悬念,在不久后的情节都给出答案,观众的好奇心也因此不断地得到满足,从而更有兴趣追寻下一个悬念的答案。

Ⅳ 求推荐几下非常烧脑的电影

注:以下排名不分先后。

1.穆赫兰道(Mulholland Drive)

妖夜慌踪

这是一部比穆赫兰道更难以让人理解的悬疑片,也是迄今为止最耐人寻味的大卫·林奇的作品。影片叙事看似杂乱无章,毫无逻辑性可言,可一旦理顺情节后,就会发现每个镜头都意味深长,几乎可以说是逻辑严谨、无懈可击。凶杀、梦境、精神分裂、公路、迷幻、性等边缘元素提炼整合成一部超现实的影像,将充满恐怖的梦魇转换为怪癖荒谬的超现实场景,影片的结果恰好是影片起始的原因,大卫·林奇巧妙地用精神分析的原则完成了这部杰作。对悬疑爱好者来说,这是一部不容错过的影片。

由于篇幅原因,在这就不再一一赘述了,下面附上剩下20部的片单。

附31-50名单

31.小岛惊魂

32.机械师

33.大开眼界

34.本能

35.一级恐惧

36.宿醉

37.囚徒

38.香草天空

39.时空线索

40.明日边缘

41.洛城机密

42.达芬奇密码

43.七宗罪

44.彗星来的那一夜

45.罗拉快跑

46.宿敌

47.心慌方

48.V字仇杀队

49.星际穿越

50.西北偏北

Ⅵ 《记忆碎片》:45段叙事碎片还原弑妻真相,诺兰巅峰烧脑经典,你怎么看

(此文过分溺爱,没看过电影的谨慎)

说到整部电影的悬疑和烧脑,只通过独特的叙事技巧,粉丝朋友们会突然想到《无姓之人》《禁闭岛》等电影。

拉里无法接受自己杀了妻子的事实,于是把这个故事想象成自己处理的一个案件,从而达到逃避和延续仇恨的目的。

由浅入深的矛盾驱动

无论是小说还是电影,没有矛盾都不可能形成一个“开始-发展-高潮-结束”的完整结构的故事,所以矛盾才是故事延续和发展的真正动力。

在《纪念品》中,主要矛盾是在拉里的心目中,妻子是受害者,死了,复仇成了他生活的动力。整个故事是由拉里的复仇欲望驱动的。

(一)矛盾层次浅

拉里支离破碎的记忆和对妻子复仇的阻挠是一系列相关的矛盾,促成了剧情的发展。

每一个时间段下的进步状态总会显得模糊不清。当拉里去了某个地方,或者从某个地方醒来,他会失去对过去的记忆。就是因为他失忆了,才会去调查大家和他说的话是不是真的可信。

这样每一个岔路口都会有一个选择,选择之后就会有下一个岔路口,一步一步的往前推。

(二)深层次矛盾

最后,拉里的心理变化显示了电影中深刻的矛盾。

两个线索结合起来,拉里知道自己被泰迪利用去杀毒贩吉米,吉米并不是杀害妻子的真正凶手。

当拉里在泰迪的照片中写下“永远不要相信这个人”时,拉里心中所有的挣扎和矛盾都显现在他的脸上。

他一直认为妻子的复仇是活着的唯一信念。没有这个信念,他的人生将变得毫无意义。在他支离破碎的记忆里,只记得复仇。

电影结尾,旁白提示:“闭上眼睛,世界依然存在。”拉里内心挣扎着说道:

选择掩盖真相继续活在一次次报复的循环中,还是睁开眼睛接受自己杀了老婆的事实?

这种选择的矛盾直接预示了故事情节的后续发展,为彩片的倒叙奠定了基础。

(三)内在矛盾

拉里内心矛盾的选择是整个故事的中心。

拉里独自搜索犯罪档案以进行报复。他完成复仇目标后,会一张张烧掉自己的照片,把泰迪列为下一个行动目标,拉里刻意选择。

他之所以选择这样做,是为了逃避自己杀了妻子的事实,用这些“目标”来弥补自己的错误,减轻拉里的罪恶感,为自己设定一个活下去的目标。

正如电影结尾的旁白所说,“相信世界不是虚构的,相信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有意义的,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记忆来确定自己的身份。”。

这种自我认同的价值是电影赋予每一个观众的。

影片也给观众带来了几个问题:生存的真正价值在哪里?我们能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又怎么能自称生活没有浪费?

电影编剧兼导演在故事结尾选择拉里的内心选择,有两个目的。

第一,为了保持故事的叙事结构完整,把观众期待的结果放在结尾,让观众在影片结尾有一种满足感,满足观众的需求;

二是展示作家创作这部作品的主要精髓,促进公众对生活在世界上的哲学问题的思考,让公众沉浸在自己的思考中。

交替替代视角

《纪念品》的电影给观众带来了两种叙事视角,即“玩家视角”和“旁观者视角”。

从“游戏里的人”来看,观众的思维是由导演和编剧控制的。一般情况下,大部分观众都能接受正常的讲故事手法,有些倒叙和穿插也能被人理解。

但是这部电影打破了这种常规的方法,把整个故事倒着讲给观众听,这样观众的“玩家视角”就会显得没有主动性,被引走。

观众不能通过小片段来考虑整个故事,只能顺着拉里的视角。

这样一来,观众就无法掌握更多的线索,期待拉里的表演带领他们走出故事的迷雾。

作为一部电影,会给观众一定的代入机制,让观众用主角的眼光去看待故事的发展。他们成为这部电影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是叙事电影需要面对的某种情况。

就像电影《纪念品》里,观众把自己代入一个又一个的“拉里”,想象自己得了短暂的失忆,想象自己需要做什么,想象如何找到杀害自己“妻子”的罪犯,以及未来会发生什么等等。,并经历拉里的痛苦和困惑。

但是事情的真相真的是这样吗?完全没有。

检查员试图利用他杀死毒贩,并吞掉偷来的钱。毒贩的妻子利用他杀死了敌人,更多的约翰·G死在了英雄的枪下。

当主人公知道约翰G已经死了,而他深爱的妻子实际上并没有被犯罪分子谋杀时,他选择了遗忘、关注和选择。

因为活着一定有理由,活着一定有意义。

他把一些莫名其妙的细节刻在身上,成为了关于嫌疑人约翰·G的其他“真相”,开始了新一轮的谋杀和复仇,而这新一轮的复仇就是影片告诉我们的故事。

虽然影片只讲述了一个杀死约翰G的故事,但却让我们联想到了很多在此之前很久和之后很久杀死约翰G的故事,这大概就是所谓的电影张力。

很难准确定义“张力”这个词。说哲学的意思恐怕更直白,那就是:

人生可能是有意义的,也可能是无意义的循环。为了生活,我们拒绝真理,我们不得不欺骗自己,创造一个又一个目标,一个又一个意义...

观众的第二个视角是它最初的身份——“观众视角”。他们来欣赏这部电影,是导演故事的接收者。

他们用自己的想法欣赏这部电影,观看拉里的角色表演,同时审视整个迷雾重重的故事情节,绞尽脑汁理清人物之间的关系,了解利弊,抓住一些小细节来推断剧中人物表现出来的真假。

这样观众就能在客观条件的基础上了解故事的发展。很容易引起观众的情绪波动,从而带动他们内心的变化,进一步推动剧情的发展。

《纪念品》充分运用蒙太奇电影手法,剪辑镜头语言,黑白画面与彩色画面交错,给电影观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视觉效果和体验。

当然,也有离奇的故事,以及对生活在世界上的哲学层面的深刻思考。

就叙事结构而言,叙事和倒叙这两种叙事技巧的结合将《森喜朗传》连接起来,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故事。虽然这个故事以前似乎不容易被大众理解,但它并不能阻止大众欣赏和感受这个故事带来的深刻思考。

编剧从故事冲突的角度,充分展现了主角的浅层矛盾、深层矛盾和内心矛盾,使主次矛盾闪闪发光,却不影响主要矛盾——拉里内心的纠结和恐慌。

从叙事角度来看,导演赋予电影观众双重身份,即“玩家视角”和“观众视角”,让电影观众在两者之间游走,体验自身感受的变化,从而实现故事的深角度挖掘。

就是这样。这部电影本身不仅获得了2002年最佳原创剧本和最佳电影剪辑的双重提名,还将克里斯托弗·诺兰的电影事业推向了顶峰。但影片中无休止的烧脑后渗透的人生哲学仍在考虑中。

Ⅶ 什么是蒙太奇手法 在电影里是怎么用的

爱森斯坦试图通过蒙太奇把形象思维同逻辑思维沟通起来, 把科学和艺术结合起来,力图以电影体现人的理性活动,加强电影的哲理化倾向。这本是十分可贵的。但爱森斯坦把蒙太奇的作用 强调过了头,认为电影应当象历史科学那样,用蒙太奇手段来解释 现实,可以避开人物塑造直接表达思想,甚至打算将《资本论》搬上银幕。结果他的某些影片形象破碎,晦涩费解。尽高拿姿管如此,爱森斯 坦等苏联学派代表人物对电影蒙太奇理论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 在五六十年代,长镜头得到了普遍的运用,特别是电视的报道手法更助长了这一倾向。复杂的纵深场面调度在故事戚绝片中日益得到发展,这种场面调度不需要更换动作地点,这就改变了传统蒙太奇的性质。电影理论界认为,这种蒙太奇的演变标志着电影史上的一个新时代。虽然五六十年代,西方一些电影报刊上不时出现 "蒙太奇消亡"、"蒙太奇的末日"等预言,但实践证明,没有蒙太奇就不成为电影,即使在长镜头中也存在着一种镜头内部蒙太奇(场面调度)。蒙太奇也存在于电视中,即使是向电视观众直播当场发生的事件,比如轮船下水、体育比赛或代表团到来等等,也是要经过现场剪辑的。这种现场剪辑要求电视摄影师和导演具有特殊的素养,能立即发现并准确地表达事件实质,需要更敏锐的蒙太奇思维和蒙太敏瞎奇眼光。

Ⅷ 看懂《罗拉快跑》蒙太奇想不懂都难

    《罗拉快跑》就好像是一种蒙太奇的结合体。整部电影中,使用了非常多的蒙太奇手法对电影进行处理,使电影具有非凡的艺术魅力。

影片梗概:德国柏林,黑社会喽罗曼尼打电话给自己的女友罗拉,曼尼告诉罗拉:自己丢了10万马克。20分钟后,如果不归还10万马克,他将被黑社会老大处死。为了得到10万马克和营救曼尼,罗拉在20分钟之内拼圆皮胡命地奔跑。同时,曼尼在电话亭中不断地打电话到处借钱。电影表现了罗拉奔跑、罗拉找钱营救曼尼的三个过程和三种结果。第一次奔跑:罗拉没借到钱,罗拉和曼尼抢超市,罗拉被警方击毙;第二次奔跑:罗拉在银行抢到钱。曼尼被急救车撞死;第三次奔跑:罗拉在赌场赢钱,曼尼找回丢失的钱。罗拉、曼尼成为富人。

在影片开头,罗拉和曼尼通过电话交谈,采取了颠倒蒙太奇的方式。先展现故事的现在时状态即罗拉爽约,曼尼打电话找她。然后再回去介绍这通电话的始末,也就是曼尼丢钱的过程和罗拉丢车的过程。彩色现实与黑白回忆交织表达,尽管打乱了事件顺序,但仍是清晰明快地交待了故事的开始。

    当罗拉挂断电话后,她房间的电视上出现了多米诺骨牌接连倒下的镜头。这种隐喻蒙太奇将巨大的概括力和极度简洁的表现手法相结合,含蓄而形象地暗示观众接下去的故事情节也像这些正在倒下的多米诺骨牌一样,一环扣着一环。

接着,罗拉在脑海中寻找借钱人。一个动画人物拉开记忆之门,罗拉的身体开始旋转,旋转中不断切橘拦换罗拉亲朋好友的照片,照片切换的速度由快到慢,照片上的人物由混乱到清晰。这是导演以心理蒙太奇的方式,形象生动地表现了罗拉内心的思索、闪念以及罗拉情绪由纷乱到清晰的过程。照片最后定格在了父亲。父亲的握稿摇头也是以隐喻蒙太奇的方式暗示观众罗拉借钱过程的艰难。

影片中三段不同结果的段落发展的时间也就是故事中曼尼给罗拉规定的时间,是10分钟。在这10分钟内,罗拉每次的奔跑情节都有所不同,罗拉、曼尼、推婴儿车的妇女、梅耶叔叔、父亲、警卫、银行女职员、偷自行车的男人、流浪汉,所有人物的命运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不变的只有罗拉的母亲。导演通过这种重复蒙太奇的叙事方式和对比蒙太奇的表现手法产生了强烈的冲突,表达了罗拉对于爱情的执着,不停奔跑。

对于部分间接关系人物的命运改变,导演并没有进行完整的叙述表现,而是通过照片蒙太奇的方式,将几张照片拼接在一起,组成一个故事,表达了这些人物的命运。尽管是一种极简的表达,但由于是在对比蒙太奇这样的一个大框架之下,仍然显现出了一种类似于“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的艺术魅力。

对于主要人物的叙述,导演采用了多种叙事蒙太奇手法,使整部影片在叙述主要内容时脉络清楚,逻辑连贯。也正是因为叙事蒙太奇的使用,《罗拉快跑》将整部影片的主要情节表达得更为明白易懂。

首先,在单独人物的叙事中,影片呈现的是一种自然流畅,朴实平顺的连续蒙太奇方式。沿着某一个人物的情节线索,按照事件的逻辑发展顺序,有节奏地进行连续叙事。

在罗拉奔跑的过程中,罗拉、曼尼、罗拉的父亲,这三条线索是同时发展并列表现,分头叙述统一在一个完整的罗拉借钱的这样一个大框架之下。这种同时异地的平行蒙太奇的使用集中了这三个主要人物的命运表现,大大加速了影片的节奏,有效地表现了拯救曼尼的紧张情绪。

另外,影片中交叉蒙太奇的手法也被频繁的使用,主要表现在罗拉、曼尼、钟表三者的交互上。罗拉不停地奔跑是电影的主线索,这条线索同曼尼在等待罗拉的10分钟内的行动以及广场上钟表的运行两条线索频繁地交替剪接在一起。而三次奔跑中,主线索罗拉的发展往往对曼尼这条线索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可以说,这三条线索是相互依存的,但在最后仍会汇合在一起。这种叙事方式很容易引起悬念,造成一种紧张激烈的气氛,能够有力地调动观众的情绪。

综合上述,我们可以发现《罗拉快跑》是以表现蒙太奇为大框架,架构了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探索的世界。而在表述的过程中,导演采用了多种叙事蒙太奇以交代情节、展示事件,给了观众一个不一样的导演眼中的罗拉的世界。

阅读全文

与科幻烧脑电影解说蒙太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国老年人与年轻人恋爱的电影 浏览:649
老电影大全播放野狼谷 浏览:941
电影食神国语高清土豆 浏览:761
电影龙的心演员表 浏览:228
我太爱你了你这种自私自利的人什么电影 浏览:549
日本午夜电影网中文字幕 浏览:691
十大经典科幻电影丧尸 浏览:76
美国女生校园电影有什么好看 浏览:548
一部外国电影霸道总裁 浏览:921
外国人爱情大片电影 浏览:857
防火防盗防闺蜜电影是哪个 浏览:478
拍摄电影有什么问题 浏览:795
我陪爸妈看电影作文 浏览:286
英文电影经典名段 浏览:611
东北虎电影国语高清 浏览:917
济南看电影哪里 浏览:173
电影人物p脸 浏览:799
有肉电影电视剧在哪里看 浏览:295
伐木者中文电影 浏览:676
金刚电影全集完整版国语 浏览: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