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由夏衍改编剧本的电影是什么
《祝福》。
电影《祝福》,原著为鲁迅小说《祝福》,夏衍改编剧本,桑弧导演,白杨主演,1956年由北京电影制片厂摄制,该片是新中国第一部彩色故事片。
《祝福》通过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社会矛盾,深刻地揭露了地主阶级对劳动妇女的摧残与迫害,揭示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指出彻底反对封建的必要性。
(1)老电影祥林扩展阅读:
剧情简介:
辛亥革命前后,居住在浙东山村里的祥林嫂命运凄惨,丈夫祥林早年去世,他死后的棺材帐越滚越大,一家人生活举步维艰。婆婆走投无路,为了还清债务,给二儿子阿根娶亲,在中人卫老二的怂恿下不惜偷偷将媳妇卖给贺老六。
阿根将此事告于嫂子,祥林嫂得知此事,便连夜逃走到了鲁镇。在阮大嫂的介绍下,到鲁四老爷家当了女佣。可没过多长时间,祥林嫂还是被抓了回去,带到山坳里成亲。在拜堂时,祥林嫂一头撞在了香案上,昏了过去,但她醒来时,被新丈夫贺老六的老实、真诚打动,便留了下来,一年后生下儿子阿毛。
可好景不长,两年后的冬天,卫老二来逼债,但贺老六因为卧病在床,所以无力还债,卫老二乘机唆使贺老大霸占老六的几间破房,并商量等老六死后,再把祥林嫂转卖,为此,老六与卫发生了口角,被打得奄奄一息。
这时,外面又有人高喊"狼来了",祥林嫂赶紧冲了出去找阿毛,但最后在山上只找到了一只小鞋,祥林嫂哭得死去活来,被搀回家后,老六早已断气,她走投无路,只得又到鲁四老爷家帮佣。但鲁四老爷等人认为祥林嫂克夫克子,是个有罪的晦气女人。
每逢祭礼拜神时,都不让她沾手,只让她在厨房里干些粗活。祥林嫂由于受到重重打击,变得很木讷,经常向人念叨阿毛的事,人们经常讥笑她,祥林嫂内心益发悲苦。
后听人说在庙里捐条门槛供万人踏便可以洗脱罪过,祥林嫂以为见到了希望,便拿出所有积蓄10吊钱捐了一条门槛。但事后大家依然歧视她,鲁四老爷还因她碰了供品而横加责骂,并将她赶了出去。祥林嫂从此疯疯癫癫、乞讨为生。又一个年夜,可怜的祥林嫂在一片看似欢庆祝福的气氛中悲惨地死去。
② 有哪些优秀的国产老电影
先介绍五部知名度较高,大家很可能已经看过的电影;然后再绍五部几乎很少人看过,但是绝对精彩的老电影。电影按照动作片、故事片、灵幻片、爱情片、喜剧片分类型介绍,方便不同观影爱好的朋友。
第一部(动作片):由成龙、刘家良、狄龙、梅艳芳主演,刘德华、黄日华、钱嘉乐客串的《醉拳2》,美国《时代周刊》评为“1994年世界十大佳片”以及“全球史上百部最佳电影”之一。《醉拳2》在美国上映后创下不俗的票房成绩,标志着成龙电影开始真正地走向世界;第31届金马奖最佳动作设计。
第二部(故事片):尊龙、陈冲、邬君梅主演《末代皇帝》,第60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佳摄影、最佳美工、最佳服装设计、最佳剪辑、最佳音响效果、最佳原始音乐九项大奖。
第三部(灵幻片):林正英、钱小豪、楼南光主演《僵尸先生》,开启了香港的“僵尸大时代”,虽然获奖不多,却是香港灵幻功夫电影的巅峰之作。
第四部(爱情片):周润发、钟楚红主演《秋天的通话》,24届金马奖最佳男主;第7届金像奖最佳电影;精湛的表演,细腻的感情,不哭都不行。
第五部(喜剧片):周星驰、袁咏仪主演《国产凌凌漆》,第14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提名),当年的袁咏仪风头正盛,中国影史唯一一位处女作就拿金像奖的女演员,然后连着两年拿影后。袁咏仪就像一颗流星,璀璨却不持久,如今早已不在一线女星阵营。
再来五部绝对养眼却名气不大,几乎无人看过的电影
第六部(动作片):洪金宝导演,狄龙、杨凡、杨丽菁、关之琳主演《一刀倾城》,以武侠片的形式描述中国近代史中悲壮的一页,不该遗忘的历史,不该忽视的好片,可惜没有获奖,知名度也不大。思想和高度绝对超越一般的江湖仇杀片,看过后令人荡气回肠。
第七部(故事片):王双宝主演,王宝强配角《盲井》,血淋淋的罪恶,阴暗的角落,触目惊心,王宝强第一部电影作品。
第八部(灵幻片):钟镇涛、张敏、释小龙、徐锦江主演《十兄弟》,知名度不高,没有获奖;观赏性还是很不错的,适合和父母一起看。
第九部(爱情片):蔡卓妍、郑中基主演《追击八月十五》,知名度小,没有奖项,但是很好看,目前主流视频网站找不到这部电影,楼主可以费劲找找,实在找不到,可以联系我。
第十部(喜剧片):洪金宝、吴耀汉、成龙配角《奇谋妙计五福星》,五福星系列电影的巅峰之作。注意这里面有个主演叫“秦祥林”,那个年代的当红一线,红到什么程度呢,在大话西游中,朱茵饰演的青霞称周星驰饰演的至尊宝为“祥林”,就是在调侃秦祥林和林青霞的恋情。
给你放几部老电影集合的短片,请欣赏
网页链接
③ 祝福 的小说版和电影版的区别拜托了各位 谢谢
小说《祝福》是鲁迅写的,电影版是著名作家夏衍改编的。 看过原著和电影版后,总体感觉是电影中把许多原来侧面描写或潜台词都搬到了画面作正面描述。 例如电影一开始就借祥林家人的口提到祥林已死了好几年,小说并没有这情节。 又例如后来祥林嫂改嫁后孩子被吃的情节用了大量画面来描述,对孩子散落的竹篮,众人上山找寻孩子都作了突出表现,小说只是借祥林嫂的话寥寥带过。 电影最后写的是祥林嫂是饥寒交迫倒毙在鲁镇的街道上,画外语“祥林嫂就这样死了,幸亏,这样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这是个“光明的尾巴”,小说中并没有这情节。 由此可见,电影为了能让人看得更明白,是作了很多合理的改动的,但应该承认,这部小说改编成电影还是基本遵从贯彻了原著的思想,值得一看。
④ 从小说到影视剧改编的最成功的是祥林嫂,阐述理由
小说《祝福》是鲁迅的代表作之一,将这篇小说搬上舞台非常不易,因为它所提供的戏剧性因素很少,既没有曲折的剧情,也没有鲜明的矛盾冲突,却在琐碎零散的事件中揭示出深刻的主题,若没有高明的舞台艺术手法就把握不了它的题材和内涵。而搬上越剧舞台,又多了重不易,越剧当时被认为专演才子佳人戏的地方剧种,观众主要是家庭妇女为主力的女性群体,《祝福》对她们来说似乎太过陌生与高深。然而1946年5月,年仅24岁的袁雪芬,带领着雪声剧团将《祝福》更名为《祥林嫂》,成功地搬上越剧舞台。该剧被誉为“新越剧”的里程碑,解放后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关心和过问下,该剧经过多次修改,剧目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两方面日臻完善,成为鲁迅作品搬上戏曲舞台最成功的剧目之一。
编剧:综合艺术的基础
1946年首演版《祥林嫂》的编剧是当时雪声剧团的剧务部主任南薇,他也是该剧的策划与导演。他在原著基础上提炼了祥林嫂的一生故事,以时序为轴分六幕及一序幕一尾声展现,当时为了照顾越剧观众的观看习惯,增加了未婚时的祥林嫂与鲁府少爷的爱情戏,还很有创造性地设计了一个绍兴地方风格的无业游民卫癞子的角色。南薇也是1948年电影版的编导。没有南薇这位有胆识、有眼光的编剧,就没有越剧《祥林嫂》。
1956年为纪念鲁迅逝世20周年,上海越剧院组成袁雪芬、吴琛、庄志和张桂凤的改编小组,对《祥林嫂》进行再次改编。主创人员以南薇初稿的框架为参考,采用分幕制,确立了抗卖出逃、鲁府帮佣、抢亲成婚、夫死子亡、二进鲁府、赎罪捐门槛、被逐身亡等情节,取消了首演版祥林嫂与鲁少爷的爱情戏,还原了原著面貌,取消了电影版祥林嫂劈门槛的情节,另外增加了高老夫子这一人物,用于表现以鲁四老爷为代表的封建卫道士的伪善性格。
1962年版本在形式结构上进行修改,围绕主题思想,结构确定为两单元,第一单元从出逃到丧子,着重描写夫权和族权对祥林嫂的迫害;第二单元从二进鲁府到被逐身亡,着重描写神权对她的摧残。1962年版还重点挖掘祥林嫂重大行为中的内心活动,特别创作了“厨房”一场戏,突出神权对祥林嫂的迫害。“文革”之后,《祥林嫂》在唱词细腻性和行动准确性等方面又进行了修改。
从小说《祝福》到越剧《祥林嫂》,编剧对主题和思想性的挖掘,对鲁迅作品思想性的表达,不是停留在概念化的层面,而是将其与典型的人物形象、鲜明的人物性格相结合,“主题通过作品中人物具体行动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因而艺术感染力强,有着较强的艺术生命力。”
导演:综合艺术的统帅
吴琛是1956版和1962年版的导演,他以深厚的导演功力带领主创队伍打造了《祥林嫂》这一越剧精品,特别是最后一场戏“问苍天”,是综合运用“编、导、演、音、美”来塑造人物的代表性范例,同时体现了越剧导演“无所不在却又了无痕迹”的特点以及吴琛导演蕴藉含蓄的个人风格。
这场戏演的是被逐出鲁府沦为乞丐的祥林嫂,除夕之夜倒毙雪地,被封建制度吞噬的一场戏。大幕在祥林嫂主题音乐中拉开,乐队模拟的风雪声环绕着变奏的祥林嫂主题音乐,预示了主人公在风雪中挣扎残喘走向末路。舞台出现冬日雪景下的鲁镇,远处是大雪覆盖的山野,近处是上书“节孝”的贞洁牌坊,中间是挂着两个灯笼的鲁府大门,风卷着雪花飘洒一地。天是压抑低沉的,牌坊是冰冷沉重的,鲁府的两扇黑漆大门,更是一个瞪着血红大眼的血盆大口,一副肃杀悲凉的场景。在幕后伴唱“年终家家祝大典,迎接福神赐吉祥”中,一年一度的除夕到了,鲁府大门的红灯笼亮了起来,伴奏欢快起来,导演设计的几组过场场景,管家老孔背着钱褡从外面收账回来,穿着大红衣裙的阿发婆婆带着小孙孙去守岁,两个戴面具的小孩手拿木刀术枪追逐嬉戏,烘托了绍兴地域色彩浓厚的年夜气氛。与此形成强烈对比的是,身穿蓝布破袄,手挽一个破竹篮,拄着一根破竹竿的祥林嫂,神情呆滞、颤颤巍巍地走上场,犹如风中残烛。“雪满地风满天”的唱段,祥林嫂回忆了一生的经历,雕塑般的造型,醇厚的唱腔,深沉的情感,营造出动人心魄的感染力。她最后用生命发出“灵魂到底有没有”的呐喊,却在“苍天不开言……人间也无言”的伴唱中倒毙在除夕之夜。接下来四句合唱“百无聊赖的祥林嫂,被人们弃在尘芥里。灵魂有无存疑问,地狱有无也不仔细”,再次画龙点睛地突出祥林嫂对神权的怀疑。尾声承续开头,采用对比手法,在热闹的新春爆竹声和恭贺新禧声中,在四老爷“可见是个谬种”和老孔“百无禁忌”声中,舞台灯光集中在鲁府大门的一副“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大红对联上,同时在伴唱“百无禁忌贺新禧,一片升平笼大地”中大幕徐徐落下。曾经有观众来信说最后可以用伴唱点点题,导演没有采纳这个建议,这样看似平淡的结尾,既回味无穷,又洗练深刻,同时与鲁迅原著的风格保持一致。
表演:综合艺术的中心
《祥林嫂》一剧的成功,与扮演祥林嫂的袁雪芬的出色表演分不开。以第一场为例来分析。暮色降临,在祥林嫂的主题音乐中,祥林嫂挑着柴担,带着小叔祥根,缓步上场。她穿着蓝底白花镶白边的大襟,系着紫边围裙,体型健美。在卫老二的招呼声中,祥林嫂担柴换肩,垫步停住,抬头一掠,露出忧戚沉郁的眼神,回应一声“卫大叔”,自然亮相,一个低眉顺目、处处不忘自己是童养媳妇出身的寡妇(袁雪芬语)出现在观众面前。回到家里,低声叫了声“娘”,把柴放到厨房后,马上又拿起吊水桶去提水,看到祥林娘闷声不语,知道婆婆有心事,劝慰地说了声“娘,吃饭了”,听到“我吃不下”的回答后,她心里一怔,在打击乐声中满怀忧虑下场,下场前一个停顿,回头看看婆婆,欲言又止。两句台词的一小段戏,表现了祥林嫂本分勤劳,又讷言隐忍的性格。因为挂念婆婆,对婆婆与祥根的谈话就很关切,谁知在窗口听到的居然是婆婆要卖掉她的噩耗。在强烈的配乐中,非常震惊的祥林嫂身体摇晃起来,手中的绳子也掉落在地,等她回过神来,拾起绳子茫然地回到屋里,低声回答婆婆“把门关关好”后,机械地把门关上的同时,她再也隐忍不住,伏在门框上轻轻跺足和小声饮泣起来,转过身来,看到祥林的灵牌,唯一能哭诉的地方,压抑不住的悲痛脱口而出“祥林……”话刚出口。马上用手捂嘴,屏息向婆婆房间的方向看去,这个动作把祥林嫂的童养媳身世和内心痛苦,一下子深刻表现出来。祥林嫂这样本分的妇女要做出逃走的重大决定,内心是矛盾的。她首先向亡故的丈夫低声哭诉,然后想在婆婆面前哀告,否定这个想法后欲自杀,可是想到“我好端端的为什么要去死呢?我不能逃吗”。决定出逃后,演员用了三个欲走不走的动作,表达惊惧、决绝和留恋的感情,完成出逃的过程,在戏剧过程中深入刻画了人物心地善良的性格。下场前的一组小动作,先是惶惶然地奔到上场门,环顾四周,不知逃往何处,最后从下场门匆匆而下,也与之前刻画的祥林嫂的身份、性格和仓皇出逃的情景相呼应。音乐:综合艺术的灵魂
《祥林嫂》一剧的音乐,是在作曲家、杰出的戏曲音乐家和理论家刘如曾整体统筹布局,演员和琴师共同努力下的结果。唱腔无疑是成功的,剧中唱段,“千悔恨万悔恨”、“我老六今年活了三十多”、“雪满地风满天”、“听他一番心酸话”、“青青柳叶蓝蓝天”等,在观众中广为传唱,深受欢迎。
刘如曾认为作为综合艺术一部分的音乐,要随着戏剧的发展而展开,音乐诸要素——音调、速度、节拍、力度、调高、调性、和声以及配器,要与戏剧动作的速度、节奏相协调,与表演相促进,不能脱离戏剧环境来谈音乐。“厨房”一场“千悔恨万悔恨”唱段,是祥林嫂听到柳妈“好心”之话后,内心非常痛苦的一场戏。唱段结合剧情,分为四个层次,初听“一锯两半分”的惊恐,自谴自责的悔恨,备受煎熬的恐惧,捐门槛的自慰。音乐也分四层次,女声伴唱“祥林嫂你实在笨”用弦下调嚣板唱出,音乐强烈,配合祥林嫂劈开木柴,似乎感觉到自己也被一劈两半的恐惧。接下来用六字调慢板,吸收宣卷调的一些素材,用下滑音、颤音等唱法,表现祥林嫂自怨自哀之情。第三个层次演的是祥林嫂又看了看《玉历宝钞》,仿佛置身阎罗殿,心理震悚惶恐,音乐用流水板,旋律高企,节奏急促,伴以局促的梆子声,表现祥林嫂被毒害而受煎熬的内心。最后在尺调慢板中清唱“不如捐条门槛吧”,表现深受神权压迫下的呻吟。
舞台美术:综合艺术的装饰
苏石风是《祥林嫂》的主要舞美设计者,他的设计风格是现实主义基础上的浪漫手法,意境悠远,回味隽永。他为表现剧中特有的年代、地域、民俗特点,用高大的石刻贞洁牌坊做舞台镜框,沉重压抑,点明当时的社会思想环境。最后一场“问苍天”的设计中,黑漆漆的鲁府大门上挂着两盏红灯笼,就像张开的血盆大口,这神来之笔令人叫绝。高明的舞台美术,不仅介绍环境,给表演提供一个具体场所,也不仅是布置一个赏心悦目的环境,它还要能表情达意,推动剧情发展,参与到人物塑造这一中心任务上来。第一场祥林家的场景,那是一间简陋的灰泥茅屋,台中是一张木桌,一张木条凳和一把竹椅放两边,台的右角是祥林的灵台,窗外是一丛毛竹,一派江南穷苦人家的场景。虽然家徒四壁,但看上去比较整洁有条理。可以想象主人是手脚勤快的。第七场贺老六家,那是一间由石头砌墙、木头搭成的房子,一个大红的喜字挂在供桌上方的墙上,旁边是个竹竿挑着白底蓝花蚊帐的木床,典型山里穷苦人家的场景。屋里陈设和祥林家相似的简陋,相似的整洁,暗示祥林嫂与贺老六同样的社会身份和相似的劳动者性格,预示了后面祥林嫂从寻死觅活到低头允婚的合理性。
《祥林嫂》一剧凝聚了雪声剧团和上海越剧院众多创作人员和演员们的智慧,该剧在题材、主题、演出形式、舞台风格等多方面扩大了越剧表现范围,并成功地充分调动了编、导、演、音、美各种艺术手段,以人物塑造为核心,在浓郁的生活与地域气息中演绎故事,表达发人深省的社会哲理,成为越剧综合艺术的典范剧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