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电影有什么特点
中国电影主要特点有以下几个:
1、坚持和发展革命的现实主义道路,坚决执行双百方针,题材广泛,反映生活中各类矛盾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如《天云山传奇》、《喜盈门》、《人到中年》、《高山下的花环》、《血,总是热的》、《伤逝》、《骆驼祥子》等影片。
2、尊重艺术的客观规律,创造出各种真实生动的银幕形象,塑造了各类不同的典型性格。如《南昌起义》、《西安事变》、《廖仲恺》等影片对革命领导人进行了多角度的刻画,对蒋介石等历史人物能实事求是地按照历史本来面目表现。
3、在风格与样式上趋于多样化。由于题材领域的扩展,使艺术家们可以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和特长,探索自己最适宜的风格、样式,表现最完美的内容。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一批中青年编导拍摄了一批有一定实验意义的探索性影片,如《黄土地》、《青春祭》、《良家妇女》、《黑炮事件》、《猎场札撒》、《老井》、《红高粱》、《秋菊打官司》、《香魂女》、《霸王别姬》等。在电影创作繁荣的同时,电影理论研究也空前活跃,并在相当多的创作人员中发生影响。
2. 为什么在国际上获奖的国产电影都是反应和夸大国内反面内容的
这应该和媒体话语权没有关系吧,应该是文化差异导致的
3. 为什么有些国产电影在国内不火 而在国外就获得各种奖
中国国产电影火不火主要和票房挂钩,而在国外对电影是否能获奖是对电影的艺术价值,拍摄等等方面的来判定的。
1、中国电影的上映审核和国外不同。中国对电影的审核分为可播出,修改后才能播出和禁播。中国的审核标准:
一、主题:不可偏离国情
标准:一部影片的主题应该宣扬正确的价值观导向,不能跟国情脱离太远。即便是商业电影必然涉及的正反对立元素,也绝不可以搞出邪能胜正这样的主题,这似乎会引起观影不适。
二、血腥:不能拍特写 标准:究竟什么样的血腥场面才叫尺度范围内?电影局在审查时也会犯难,但会有一些模糊的标准,比如最好拍全景,不要有血淋淋的特写。
三、鬼戏:只可心中有鬼 标准:所谓“鬼片”其实无鬼已经成了所有内地恐怖片的共识。但“鬼”又实乃制造恐怖氛围的绝佳工具。于是,基本上所有惊悚恐怖片导演都学会了这件事,那就是只在心中有鬼。
四、涉警:须模糊作案细节 标准:我国的涉警作品,在交给电影局审查之前,还得先通过公安部这一关,需要获得公安部的批文方可拍摄和上映。相较于其他电影,涉警戏的审查细致到案件在哪一个地区、哪一个时间段发生,甚至办案手段是否符合国内情况等等。
因为一些电影在国内并不受欢迎而且会受到限制。所以一些导演在电影投放时就会选择海外市场。
而国外是按照限制来划分的。比如英国 英国电影分级制度 “U”级:普通级——适合所有观众。在此级节目中只能偶尔使用“damn”(该死)、“hell”(见鬼、混蛋)这类轻微的咒骂语言,极少使用其他温和的咒骂语言; “Uc”级:特别适合儿童观看; “PG”级:家长指导级; “12”级:适合12岁以上及成人观看; “15”级:适合15岁以上及成人观看; “18”级:适合18岁以上及成人观看。所以一些国内不能播出的电影可能在国外就能获奖,比如《十七岁的单车》。
2、电影类型和电影受众。电影是一种大众文化商品,其首要功能是娱乐。观众通过从电影影像和故事中获得某种心理上的替代性满足来逃避日常生活的压力,以放松情绪和实现精神的愉悦。一般票房高的商业电影,符合大众口味,但电影艺术价值就不一定高。当然也有可能有新鲜这个成分。
而在中国的电影受众主要以年轻人为主,而去影院看电影也主要是抱着娱乐的心态。当一部电影成为热点话题时,它就具备了满足人们社会交流的功能,成为大家生活中茶余饭后的谈资,而那些还未关注该电影的人因为无法产生共同话题便会有一种交际危机感,因此有些观众哪怕对电影本身的内容不感兴趣,但为了获得谈资解除社交危机,获得社交互动的满足感,他们也会走进影院贡献票房,成为票房飙升的助力。所以一些艺术价值高的电影可能并不能满足受众的心理需求,而影院会根据售票来安排影片场次。当某部影票受众不多时,场次就会减少或者下映。票房自然也不会高。
4. 为什么红高粱会成为第一部获得“欧洲三大电影节”的中国电影
原因如下:
《红高粱》塑造了“我奶奶”、“我爷爷”、罗汉大叔等一批中国普通老百姓群像,歌颂了他们敢生、敢死、敢爱,敢恨的民族精神,也对中华民族的历史、性格、心理、文化以及生存方式作出了思考。
该片最大的特色是拍出了中国人豪迈爽快的一面,跟中国内地电影一贯的哀伤沉重的传统风格大相径庭。摄影师顾长卫在取景和色彩的运用上有出色表现,男女主角在高粱地野合的一段有中国电影罕见的“景人合一”之美,令人看得畅快淋离。
整部电影似乎只由黄色和红色组成。身为西安人的张艺谋用泼墨式的表象风格向它们表达着热爱之情,那些黄色的土地正是他所要朝拜的对象。而红色则更加出彩,除了比人高的“红”高粱,还有“我奶奶”的红盖头、红轿子、红鞋子,窗上的红窗花、碗里的血红的高粱酒、红彤彤的炉火。
中国影史上,《红高粱》是第一部获得三大电影节最高奖的电影,也是张艺谋导演的处女作,这部电影中独特的色彩与影片中弥漫出来的奔放的气质,让人们能充分感觉到这部电影中的氛围,也展现了张艺谋在当时作为新导演的无限潜力。
国际三大电影节是指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戛纳国际电影节和柏林国际电影节,这三大电影节是目前影坛上最权威最有分量的三个电影节,他们颁出的最高奖项分别是金狮奖、金棕榈奖和金熊奖,也代表了全世界电影的最高荣耀。
世界三大国际电影节不同于美国奥斯卡金像奖、英国电影学院奖等颁奖礼的千人投票制度,而是采取“精英政治”的方式评奖。
每一个竞赛单元均设有独立的“评审团主席”和“评审团成员”,由主席领导,成员一般在10人以内,通常邀请电影界、文学界的权威人士,他们将在讨论和论证中决定奖项的归属。
5. 中国电影有什么特点
中国电影的特点就是,有关部门审美,给钱就能放映。什么片子都往出放,在烂的片子都能赚钱,因为中国人多。
6. 获国际大奖的中国电影有哪些
1、《霸王别姬》是汤臣电影有限公司出品的文艺片,该片改编自李碧华的同名小说,由陈凯歌执导,李碧华、芦苇编剧;张国荣、巩俐、张丰毅领衔主演。
影片围绕两位京剧伶人半个世纪的悲欢离合,展现了对传统文化、人的生存状态及人性的思考与领悟。1993年该片在中国内地以及中国香港上映,此后在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公映,并且打破中国内地文艺片在美国的票房纪录。1993年该片荣获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最高奖项金棕榈大奖,成为首部获此殊荣的中国影片。
2、《大红灯笼高高挂》是由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出品的剧情片,由张艺谋执导,巩俐、何赛飞、曹翠芬、金淑媛等主演。
该片改编自苏童的小说《妻妾成群》。影片围绕封建礼教展开话题,讲述了民国年间一个大户人家的几房姨太太争风吃醋,并引发一系列悲剧的故事。1992年3月13日,该片在北美上映,以260万美元的票房创下当时华语电影在北美的最高票房纪录。1991年,该片获得第48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银狮奖1992年,提名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
3、《一个都不能少》是1999年上映的一部剧情片,根据施祥生小说《天上有个太阳》改编,由导演张艺谋拍摄。该片使用一班非专业演员制作一出像纪录片的电影,故事主题是关于农村、贫穷及文盲的问题,在该片中张艺谋保留了演员本身的名字。本片获得十项国际电影奖项,包括金鸡奖、圣保罗国际电影节和威尼斯电影节的金狮奖。
4、1987年,在加拿大第11届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上,《大阅兵》获评委奖。
5、《红高粱》是由西安电影制片厂出品的战争文艺片,由张艺谋执导,姜文、巩俐、滕汝骏等主演,于1987年在中国上映。影片改编自莫言的同名小说,以抗战时期的山东高密为背景,讲述了男女主人公历经曲折后一起经营一家高梁酒坊,但是在日军侵略战争中,女主人公和酒坊伙计均因参与抵抗运动而被日本军虐杀的故事。1988年,该片获得第3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成为首部获得此奖的亚洲电影。
7. 历届柏林电影节中中国获奖的作品都有哪些这些作品有哪些共同点
柏林电影节是当今世界最顶级的电影节之一,与戛纳国际电影节、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并列。我国在历届柏林电影节中的作品非常多,比如:
第38 届( 1988 年),张艺谋的《红高粱》获得金熊奖;
第43 届( 1993 年) 谢飞的《香魂女》获得金熊奖;
第57届(2007年)王全安的《图雅的婚事》获得最佳影片金熊奖;
还有众多的银熊奖、推荐奖等,获奖作品越来越多。
02.特有的中国元素。我国电影题材中的动作片、科幻片、悬疑片、恐怖片等等非常多,仙人鬼怪、剑侠等系统给没有见过的西方世界大大的冲击,看的他们红红火火恍恍惚惚。这些作品的中国味带来了很多成功,不断刷新着近年来欧洲三大电影节华语电影入围数量的新纪录。国产片中也有很多的魔幻片,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无形地传播了我国的道德想法,又给人紧张刺激的剧情,让人非常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