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热门电影 > 老电影列宁在1918

老电影列宁在1918

发布时间:2022-05-09 01:37:12

1. 苏联关于列宁的老电影

苏联电影除了《列宁在十月》,《列宁在1918》比较熟悉外,还有

《列宁的故事》(内容:有列宁去世)

出现列宁形象的苏联电影:《带枪的人》,《优秀的党员(斯维尔的洛夫)》

《在十月的日子里》(十月革命)

中国电影《以革命的名义》也有列宁(演员于是之扮演)。


这位列宁的扮演者是什特劳赫(不是史楚金)

2. 列宁在1918的在中国大陆的影响

由于这部影片,以及莫·罗姆导演的另一部《列宁在十月》,是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大陆可以放映的少数几部外国片之一,这部影片对中国经历过1970年代的人具有深刻的影响。 剧中反派人物在剧场密谋刺杀列宁时的背景芭蕾舞《天鹅湖》以及瓦西里夫妇的接吻戏在放映时曾被遮挡。 剧中最有名的一句对白是瓦西里对饥肠辘辘的妻子说:“面包会有的,牛奶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这句话在中国大陆常被用于鼓励别人。 列宁在工厂演讲之后离厂,男刺客诺维科夫挡住身后的群众,假惺惺地说:“大家不要挤,让列宁同志先走!”,使得女刺客芬妮·卡普兰有可乘之机。这句话在中国大陆常被用于在拥挤离场的时候开玩笑。 马特维也夫从敌人的会场楼上跳下,高喊“瓦西里!”,以至于一段时期一些人从高处跳下时都要喊“瓦西里!” 苏联的特务安全机构契卡负责人捷尔任斯基在审问叛徒奇多尔夫时说:“看着我,看着我的眼晴。”这句话被人用于质疑别人时的发问。 一个官员向焦急等待列宁伤情消息的群众宣布:“列宁同志已经不咳嗽了,他已经不发烧了!”也是一句传播很广的台词。 崔永元提到俄国使馆让他们不要做这部电影的专题,因为与真实历史不符。

3. 《列宁在1918》中有没“有胜利属于人民”这句台词

阿尔巴尼亚老电影《宁死不屈》里地下党的口令:“消灭法西斯,胜利属于人民!”

4. 苏联电影《列宁在一九一八》扮演列宁的演员的名字

鲍里斯·休金
Борис Щукин
列宁在十月也是他演的,可惜英年早逝,只活了43岁就死于心脏病。1939年,为了纪念他,莫斯科戏剧学院改名为休金戏剧学院

5. “列宁已经不咳嗽了”出自哪部电影

列宁同志已经不咳嗽了,他已经不发烧了——出自《列宁在1918》
《列宁在1918》是拍摄于1938年的黑白老电影,当时虽说是完全的为政治而服务,但是也算是一部不错的电影,加之在那个年代,能看一部电影也是相当稀缺,因此里头的一些经典台词为老一辈的中国人所熟知,例如:”不要难过,不要哭,会有的,都会有的,面包会有的”,”慢一点,不要挤,大家不要挤,让列宁同志先走!”。在叶京继导演的《与青春有关的日子里》就运用了很多的这样的经典台词,听来别有一番滋味在其中。

6. 求《列宁在一九一八》1939年网盘在线观看资源,Boris Shchukin主演的

链接: https://pan..com/s/1Lb_Vx_SS2WmTgeF7V-VIvg


提取码: 238q
导演: Mikhail Romm
编剧: 米哈伊尔·罗姆
主演: Boris Shchukin
类型: 剧情、传记、历史
制片国家/地区: 苏联
语言: 俄语
上映日期: 1939-04-07
片长: USA: 130 分钟
胜利后,新兴的苏维埃受到各方敌人的武装干涉。英、日、土耳其等国利用俄国地主、富农阶级扼杀苏维埃的本性,在粮食问题上大做文章。

7. “快……快去救列宁……布哈林……是叛徒……”最初是哪部电影中的台词

台词最初是《列宁在1918》的台词,后来在《甲方乙方》、《列宁在十月》中也有。

《列宁在1918》是前苏联黑白故事影片。表现了十月革命后,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外遭英、日、土耳其等国的武装干涉,内临各种反抗势力的骚扰,全国处于普遍饥荒的严重关头,列宁以他的大智大勇领导全国人民顽强奋斗,最终赢得胜利挽救了革命。

台词也是中国贺岁电影的开山鼻祖《甲方乙方》中的经典桥段,电影中训练有素的厨子把文竹丢下去砸了姚远的头,姚远在半昏迷状态下说了一句:“快去救列宁,布哈林是叛徒...”

(7)老电影列宁在1918扩展阅读:

《甲方乙方》角色介绍

1、葛优饰演姚远,“好梦一日游”的发起人之一。因为父母让他结婚才给他房子,他就想让周北雁做他的媳妇。虽然周北雁本身没有觉得它有多优秀,但在一次又一次帮助他人实现梦想后,两人终于相爱,最后顺利结婚。

2、刘蓓饰演周北雁,“好梦一日游”的发起人之一。姚远希望她成为他的老婆,但刚开始她并不喜欢姚远。不过在帮助顾客实现梦想的过程中,她俩也渐渐地投入了自己的真情,两人终成眷属。

8. 列宁在1918的影片评价

《列宁在1918》属于全世界影坛早期的领袖人物传记经典大片系列当中隹作和比较上乘的代表视听艺术作品。从电影艺术的创作手段上看,《列宁在1918》又属于了那一种常见和流行的“串糖葫芦”式的故事结构。尤其在前苏联电影当中,这种串式的拍摄手段太是司空惯见的人物故事的拍法。因为好处在于,电影人物平面的用力平均,镜画故事以点带面,节奏分配一统铺排。
我们能够注意到,影片《列宁在1918》的连环故事中间,大致拥有十五六个相对分散的小故事,表面上这些小的故事独成体系,他们是依凭在一个比较相对完整的大故事列宁在1918年的主轴上面连串起来的。《列宁在1918》其中的每一个散化故事都差不多是一出独幕的小戏。据说戏剧史有考证,小型名剧《带枪的人》就源自列宁在1918年代事迹。我们看影片时还可以注意到,影片《列宁在1918》当中的每一起承回转,都是集中在影片的第一主人公列宁身上的。依电影具体情况来看,片中的男二号应当属于列宁卫士瓦西里。三号人物无疑该是克里姆林宫卫队长马特维耶夫。这几个电影人物应当还是拥有相对比较独立人物性格脉络和故事走向的。
影片《列宁在1918》里的经典对白张口便是。比如这一句把枪放在桌子上,不但是影片《列宁在1918》当中人物形象,全 苏中 央 委员常 委捷尔任斯基的一句电影台词,这句话也是这一部影片的核心所在。令人叫绝场景是,面对革命叛徒的枪膛,捷尔任斯基坐态自如,毫无惧意,冷冷下令:把枪放在桌子上。我们当然会记得,捷尔任斯基在讲这句“把枪放在桌子上”之先的时候,对叛徒奇多尔夫说的话是:看着我。看着我的眼晴。看着我的眼晴。混帐东西,你居然混到我们革命的心脏里来了!你现在还敢说你是个契卡?!然而紧接着,叛徒终于没有,没有把枪放在桌子上。而革命战士克里姆林宫卫队长马特维耶夫也没有把250万卢布揣在个人怀里。一部好电影是格外讲求正反细节比照的。
把枪放在桌子上,是有针对性的电影台句。说把枪放在桌子上之前,一帮站在红色列宁布尔什维克对立面的穷凶谋反者,在暗中策划一整套的暗杀计划,为首的康斯坦丁在观看天鹅湖包厢里血腥安排:在察里津刺刹斯大林,在彼得堡刺杀乌里茨基,在莫斯科刺杀列宁和斯维尔德罗夫。电影的这一组镜头可以说是在大庭广众的歌舞升平之下进行的。可见暗杀者们的气焰之嚣张程度。然而就在这种生死抉择面前,大文豪高尔基先生却向列宁提出了他个人的“仁慈观”:不必要的残酷。记得影片《列宁在1918》的序片一过,高尔基在列宁办公室与领导人对论的就是这个根本问题。实际上这时,列宁并没有能够说服文豪先生。紧接着不久,电影特意安排了一个名叫娜塔莎小孤女出现,这是极有意味的一幕。小娜塔莎的零丁形象一直伴随着列宁形象进到电影尾声。
小娜塔莎的形象是一个别致的符号。希望的也是残酷现实的一角缩影。是的,影片《列宁在1918》的阶级和路线的斗争是相当触目惊心的。直到列宁身中三枪后,文坛大文豪高尔基先生才由睡梦深中惊了一醒。电影别具深邃意趣,列宁是在负了致命重伤之后,半昏半醒之间教育了面前这个大牌作家的。列宁有一些痴痴的讲道:我身上还留着知识分子的子弹。由此可见,列宁对于知识的态度。当然了,领袖列宁眼中的所谓知识分子必须是高尔基这一级别的。认识二十几个英文字母,当一个什么博导之类的人,仿佛不大好属于高尔基这一文人梯队。电影里相对知识分子,列宁显然更加重看了工人阶级。比如列宁在一个工厂演讲时刻,挥手郑重宣告:摆在工人阶级面前的路只有胜利,死亡不属于工人阶级。电影里列宁对于工人的关怀,也使得那个工人杀手不忍开枪刺杀列宁。道理简单的如同将心比心。他一走上讲台,说得都是我们工人,用工人的生活举例,说到我们的生活,说得都对。我不能打死他。
影片《列宁在1918》中的列宁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这一个列宁形象在银幕上面,虽然也是演的,但是从来不拿腔掂调,也不装酷扮势。比如电影里有一场煮牛奶的细节,列宁因为可能不太会煮,所以问身边同事斯维尔德罗夫,为什么牛奶没开会起泡了呢?接着牛奶煮飞了以后,两个革命伟人慌张离去时刻,列宁还象做错了事的孩子一样,偷偷地从门隙之间回头张望着老女佣的惊叹表情。列宁形象的这一小段生活实际是真实又可亲的。这样的电影细节是予人启迪的。并没有因为列宁的生活细节上的疏露而有损于这个人物的正面高大,反而只能有助于列宁形象的真正活着。实打实讲,影片《列宁在1918》当中太多太多的创作实例,可以值得我们一些大决战之流系列电影好好学习借鉴。比方古月同志已经演得出色,如果能改观—板一眼的扮相领袖人物,包括生搬硬套的方言,就会表面上少一点演痕迹了。戏是自然心的流露。
据说斯坦尼体系中的一个精髓就是反对“表演”?而好莱坞马龙白兰度他们又格外讲究的是“方法式”的表演。不知道著名特型表演艺术家先生他们学配的不怎么太地道的方言,究竟属于那一派,归结到那一流?有一点不懂一个表演上的专属演员,在象征掐腰讲话时候的高大感受是怎样的?好像记得西方电影不太怎么有所谓特型演员—说吧?纵便乔治 斯格特演的战争大片《巴顿将军》也只是讲求一个神似的呀。不象我们的特型演员非要搞到象入非常。一个手势,—个语调,一个转身,都要无比正面高大才行。如果这样理解,我们电影的老大哥前苏联影片《列宁在1918》中的列宁有一个走步翘衔尖习惯,绝对属于电影领袖人物形象的瑕疵了?一位比较专业的电影朋友讲,传记电影是不是有一点接近了现代电影的“古装片”?
影片《列宁在1918》的成功之处,在于把带有神灵色彩的领袖人格化了。平凡化了。大众化了。《列宁在1918》是—部在特定的革命历史条件下,革命对反革命,红色对白色,光明对黑暗的优秀故事电影。身为革命与正义的化身,人民领袖列宁不愧世界无产阶革命的伟大导师,他在电影里面,对于挑衅红色革命政权的少数富农大喝讲道:回去告诉那些支持的人不是后台也可以,只要我们苏维埃存在一天,你们就必须给我们粮食。你要是不给就强迫你给,你要是动武就消灭你们。这就是我给你的真理!列宁在1918年,就是这样一个敌我生与死决战交锋时刻。要么敌赢我输。要么敌死我活。以列宁为主要代表的光明的人们,在这生生死死,进进退退的选择面前,毫不犹豫地命令和打击了刺刀见红的敌人:看着我的眼晴。把枪放在桌子上。
尽管该片广受欢迎,但明显地歪曲了历史,将政治斗争中的异己、遭迫害的革命先驱布哈林等丑化塑造成叛徒,成为纯粹的政治宣传工具。片中的一些经典台词已融入我们的生活语言之中:在拥挤场合,总有人调侃;“不要挤,让列宁同志先走!”当人们有喜讯相告时就会像报告列宁病情的老工人那样喊道:“他已经不咳嗽了!”时至
今日,这些台词还不时地出现在国产影视剧中。该片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尤其是虚构的瓦西里,更是深入人心。

9. 列宁在1918的电影剧情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政权于1918年诞生,却遭到英国、波兰、美国、日本等国的干涉。此时全国处于饥荒的关头,粮食紧缺,全国人民遭受着饥饿的威胁。人民委员会主席列宁,领导全国人民坚忍奋斗,从囤积粮食的富农手中强征粮食,使全国人民渡过难关。国内的反动势力企图在察里津刺杀斯大林,在彼得格勒刺杀乌里茨基(彼得格勒契卡主席,1918年8月30日遇刺),在莫斯科刺杀列宁和斯维尔德洛夫(英文)。打入敌人内部的马特维也夫将敌人准备行刺列宁的消息通知列宁的卫士瓦西里,但因布哈林故意给瓦西里指错路,以至于后者没有来得及赶去保卫列宁,列宁还是遇刺受伤。
电影结束时斯大林指挥着苏联红军击败白军,取得节节胜利。列宁和斯大林拥抱在一起,给前线发电报。

10. 列宁在1918哪年在中国播放

《列宁在1918》是1950年由上海电影译制厂在中国译制,并且当年在国内播放的。

阅读全文

与老电影列宁在1918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狂犬病美剧电影剧情介绍 浏览:448
国产黑白老电影喋血孤城 浏览:206
电影院帝王座什么意思 浏览:449
如何评价电影威利的游乐园 浏览:146
美国出名黑手党电影的演员 浏览:803
欧美版雷霆追击电影高清免费 浏览:726
97电影伦理片不卡手机 浏览:162
狼孩子是什么电影 浏览:5
二战海战电影潜艇国语 浏览:460
如何看4k蓝光电影 浏览:661
爱奇艺搞笑电影推荐国产vip 浏览:19
讲一个英国女人让人画像的电影 浏览:917
泰坦尼克号电影搞笑片 浏览:568
结局美好的电影 浏览:583
电影搞笑暖心 浏览:988
人生05电影网高清电影 浏览:888
男人和机器美女的电影 浏览:972
香港电影男金马奖 浏览:371
国产催泪爱情电影作品 浏览:408
女孩屁股开花电影 浏览: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