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电影特技的特技发明
电影所具有的一大特点即是它的奇观效应,使人能够进入“梦境”般的情节与场景中,在其中体验另一种人生。而如何造梦,如何使得梦境更加瑰丽辉煌,如何在银幕上呈现出更加令人惊叹的视觉效果来,这就是自电影诞生以来电影人一直追求的目标,从乔治·梅里埃到乔治·卢卡斯、詹姆斯·卡梅隆、斯蒂芬·斯皮尔伯格,无不为此做着不懈的努力,这就是计算机技术大行其道的领域——电影特技。
计算机技术介入电影制作
电影特技指的是利用特殊的拍摄制作技巧完成特殊效果的电影画面。在电影生产过程中,常会遇到一些难度大、成本费用惊人或危险性大以及难于在现实生活中拍摄到的一些镜头和景象。由于常规摄制技术难于完成,这就必须用特技方法来完成。按制作顺序可以分为前期拍摄时的电影特技和后期制作时的电影特技。在传统的电影特技中更多地依赖前者,如特技摄影、缩微模型摄影、电子模型特技、合成特技(包括合成摄影和洗印合成)、物理化学效果特技、特技化妆等。而对于后者——后期制作时完成的特技则手段不多,以前主要依赖光学洗印技术来实现。在计算机介入到电影特技领域后,电影特技的后期制作能力大大增强。数字电影特技所包含的内容也更加广泛与深入。
前期拍摄时的电影特技即特技摄影,这是最早采用的特技手法。它的诞生纯属偶然,是早期电影大师法国人乔治·梅里爱在巴黎的德勒剧院拍摄一个场景时意外发现的。当他在转动摄影机的摇把时,设备突然被卡住了。一分钟之后恢复了正常继续拍摄。而在放映时一个有趣的现象出现了: 银幕上公共汽车变成了灵车,男人瞬间变成了女人。这就是停格再拍(Stop Motion)技术。这样,看似一次意外的拍摄事故却催生了早期的电影特技。乔治·梅里爱也因此成为“电影特技之父”。随后,梅里爱又使用了多次曝光、慢动作、快动作、叠化等一系列特技手法。后来又在1902年拍摄《橡皮头人》时尝试了分屏技术。《星球大战》电影特技
缩微模型摄影是以缩微模型为拍摄对象的特技摄影方法。在影片的拍摄过程中利用模型道具,将不可能实际拍摄到或没有必要耗费巨资搭建的布景、建筑物、城市景观、宇宙飞船等做成微缩模型(Miniature)。利用透视原理由摄影机拍摄,取得以小见大的效果。
电影特技赋予了电影更具生命力的表现方式,使观众得以窥见过去及未来,成就导演的幻想与创作。但人类的好奇也许是电影特技大师们永远无法满足的,传统的电影特技中的小把戏已无法逃脱人们挑剔的眼球。正在这时,情况发生了变化。
一个幽灵,数字化的幽灵,开始游荡在电影中。不管我们愿不愿意,电影人或被动、或自愿地取悦于这个幽灵。
电脑硬盘中的比特取代了化学胶片中的原子,成为电影影像新的载体。而一旦影像是以数字的形式存在着,那么,计算机就会施展其神奇的魅力用“0”和“1”的无穷变幻演绎出千变万化的视觉魔幻,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当计算机介入电影制作之后电影的制作发生了巨变,它全面影响了电影的制作工艺与制作流程。从电影的前期准备(包括剧本写作、故事版创作、拍摄时间表的建立等)到现场拍摄,乃至于剪辑和后期制作,其影响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广泛而深入,而最具代表性的即是电影特技。
计算机与电影史的联姻发端于美国,好莱坞引领了电影数字化的潮流。计算机技术对于电影艺术的革命性意义得到了全世界电影人的认同。同样,中国电影也在这方面做了许多努力。
电影的数字化进程及其挑战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的一些具有敏锐眼光的电影导演就开始尝试把计算机技术引入到电影制作中,如早期的《秦颂》就采用了CGI画面。上影厂(上海电影制片厂)的《紧急迫降》采用了较多的CGI镜头。2002年上影厂投资2000万元拍摄的《极地营救》中有三分之一的镜头是完全用数字摄像机拍摄的,也运用了大量数字电影特技,其中泥石流、沙尘暴、雪崩等60%的场面采用CGI合成镜头。这几年的国产大片如《英雄》、《十面埋伏》、《无极》以及香港电影《少林足球》、《老夫子2001》、《卫斯理蓝血人》、《蜀山传》、《情癫大圣》等也大量采用了CGI镜头和数字合成技术。
中国电影的数字化进程正在加快,其表现是电影数字化制作平台已初具规模。1999年10月,国家计委批准了由中国电影集团公司申报的《电影数字制作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为此,总公司决定成立电影数字制作公司作为此项目的具体承担单位,从事电影数字化制作,包括电影胶片的数字化扫描、记录,电影特效和动画创意,电影特技合成,三维动画,非线性编辑,数字音频,特效拍摄等各个方面。2000年4月,国家为了适应数字化发展的浪潮,投资9000万元人民币建立了华龙电影数字制作有限公司,实施“电影数字制作产业化示范工程”。随着工程的深入实施,我国电影的数字化制作水平正进一步提高。
在中国电影诞生100周年之际,一个世界一流技术水准的国家级数字电影工程基地在北京市怀柔区杨宋镇破土动工。这是一个投资9亿元、占地35公顷的数字电影基地,涉及电影摄制的各个环节。基地建成后将具备年制作80部故事片电影、100部数字电影、200部电视电影、500集电视剧和动漫片的生产能力。该基地的建成将大大提高我国电影的技术水平和银幕表现力,增强中国电影的国际竞争力。
大力推广数字中间片技术是一项重要举措。数字中间片是国际上近两年兴起的一种数字化后期制片工艺,是电影后期制作数字化发展的方向。
客观地说,国内电影界在数字技术的巨大潮流冲击中,首先想到的是设备,因此陆续引进了先进的制作设备,包括与国外合作培养一批技术人员,也在电影制作中采用了数字技术。但与国外相比,尤其是与好莱坞相比,差距还甚远。电影数字化不只是简单引入一些设备就可以解决的。就具体层面来说,国内电影特技制作水平还不够成熟,其原因从硬件上说我们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制作体系,须知,单靠一种手段(即使是计算机技术也是如此)是不能解决所有问题的,要有多种特技手段的配合; 另外,有经验的制作人员的缺乏是一个重要原因。而再从宏观的角度上说是国内还没有形成一个有规模的电影市场。显然,在既没有充分的电影产量也没有成熟的电影市场的情况下,中国电影的数字化道路就比较艰难。因此,中国电影数字化的道路一方面要进行技术上的更新,同时,培育中国的电影产业和市场才能为其提供坚实的基础。
在应付数字技术的挑战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数字电影给中国电影带来的发展机遇。数字电影是指以数字技术和设备摄制、存储,并通过卫星、光纤以数据流的形式或以磁盘、光盘等载体形式传送,将数字信号还原成符合电影技术标准的影像与声音,放映在银幕上的电影作品。及早进入数字电影领域,建立起一定规模的国内数字电影影院,首先是可以有效抵制盗版,改善我国知识版权保护环境,同时增加国内发行和放映的收入。其次,及早进入数字电影领域,尽快组建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数字节目管理和交换中心,使用我们自己的数字传输和管理技术,将有效维护我国在整个数字电影技术环节中的增值比重,加大我们在与国外制片商谈判中的分账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