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请高人帮理下攻壳机动队的故事
故事的背景舞台设在近未来的日本,还以香港的街道作为基础,大约2030年前后。彼时进步的科技已可将人体的大部分替换为生化躯体,且透过埋藏在大脑中的线路,人类意识可以进入数字网络之中。此时出现了许多生化人与网络黑客的新型态犯罪事件,因此成立了直属于首相的“公安九课”(通称:攻壳机动队),以武装实力来直接打击犯罪。
本作品对于未来科技的考据、设想,以及精致细密的描写,塑造出独特的世界观而吸引众多的科幻爱好者,并对后来的《黑客帝国》等许多科幻作品有显著的影响。故事中女主角,草剃素子,自幼即全身都是义肢,2029年正式成为公安九课队长,格斗战实力也是九课内最强,并以她卓越的指挥能力获得队员们的信赖,队员们都称呼她为“少佐”。
比较起来,士郎正宗原著的漫画以短篇单元为主,人物在不作战时表现很轻松,对世界抱持乐观态度。押井守导演的动画电影的人物则较严肃,笑容也只有一两次,而且把儿童个性的攻壳车角色略去。神山健治导演的电视版动画则介于两者之间。
主要作品
漫画 攻壳机动队|1.5:Human Error Processor|2:Man/Machine Interface
动画 S.A.C. Ghost In Shell|S.A.C. 2nd GIG
剧场版 攻壳机动队|INNOCENCE无罪|攻壳机动队2.0
OVA The Laughing Man|Indivial Eleven|Solid State Society
攻壳机动队的历史
《攻壳机动队》是士郎正宗的科幻漫画作品。1995年押井守导演把漫画拍成了电影。随着漫画和电影在国内外人气的飙升,推出了PS等不同主机上的游戏。之后士郎正宗又推出了两部漫画续篇《攻壳机动队1.5之人类错误处理器》和《攻壳机动队2之人机交流界面》。后来作品还被搬上电视屏幕。
《攻壳机动队》的历史
1989年4月22日 漫画《攻壳机动队》开始在YOUNG杂志上连载
1991年10月5日 发售漫画《攻壳机动队》的单行本
1995年11月18日 剧场版《攻壳机动队---Ghost In The Shell》首映 也是首部《攻壳机动队》的动画,和2002上演的TV版本《攻壳机动队》的人物造型已经略有一点点差异
1997年7月17日 PS游戏《攻壳机动队》发售
2001年6月28日 漫画《攻壳机动队1.5》的单行本发售
2002年9月6日 电视动画片《攻壳机动队---stand alone complex》在收费电视台开播,也就是第二部的攻壳动画
2003年7月23日 漫画《攻壳机动队2》的单行本发售
2004年1月1日 电视动画片《攻壳机动队---stand alone complex 2nd gig》开播,第三部的攻壳动画
2004年3月6日 剧场版第二集《攻壳机动队2:无罪》首映,这就是第四部的攻壳动画 再补充一下:该片可是即将举行的嘎纳电影节的热门电影,与王家卫的《2046》一样是参赛作品!!!
2005年 《攻壳机动队 STAND ALONE COMPLEX·笑脸男事件》
2006年11月 OVA 《Solid State Society》 发售
2008年7月12日 攻壳机动队2.0 首映
整个所有的动画,在经历了1995年首映后,2002年再次以最新的拍摄技术,拍摄手法,超华丽的画面呈现在大家之前,进而引起了轰动,而首部1995年的动画更是MATRIX的灵感来源
在电影《黑客帝国》系列已经成为全球性话题的同时,更早的同主题日本动画片《攻壳机动队》却没有获得与之同等的知名度。但实际上沃卓斯基兄弟自己都承认 “黑客”系列的灵感来自于这个系列的漫画,所以当《攻壳机动队Ⅱ》在日本公映之时,我们更没有理由忽略这个堪称“MATRIX之母”的动画大片。
如果将MATRIX动画版和2002年以后的攻壳相比较,更可以发现他们无论从画面的拍摄手法,还是情节,甚至画面的细腻程度都有着相互参照的意义.....
[编辑本段]TV动画
TV动画GIS①. 攻壳机动队 STAND ALONE COMPLEX
英文名称:Ghost in the Shell - Stand Alone Complex
类别:TV
集数:26集
制作公司:Proction I.G
放映时间:2002年10月1日-2003年[每月2话,1年期限预定]
监督:神山健治
原作:士郎正宗[协力]
音乐:菅野洋子
[剧情介绍]
公元2030的世界,人类科技迈向了更高的新的层面,其中有几种科技大大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化:
1. 人类的灵魂被证明可以数字化,也可以实现复制(但会产生很强副作用),并被付诸实践。
2. 人类全身的器官可以被义体化 (所谓义体化即全身的每一个器官都可以被人造部件及人造器官替代,包括大脑。事实上人类通过更换身体的各个部件而达到长寿以及各种目的已不是新鲜事,更有许多人的大脑也已经电子脑化->即生物大脑被电子器官模拟的大脑替代,从而真正实现所谓的“数字化的时代”)
3. 网络能够实现随时随地接入化,人类从庞大的社会结构直至单独的个人身体,都可方便的通过无线网络连接,构成了一个无比复杂的信息网络:这就是本作的世界观基础。
4. 人工智能以及机器人技术的发展飞跃猛进,虽然还没有能够自我思考且具有灵魂的AI存在,但这也一样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化(其实真正能思考的AI早在95年的剧场版诞生了,而在本TV版的剧情中期也诞生了真正能思考的AI,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虽然人类社会的电脑化带来很多方便,但无论构造成为身体的材料怎样变化,人类毕竟还是人类,拥有人性,会产生欲望,因此各种以电脑和网络为契机的犯罪层出不穷。之后日本的政府成立了一个部门:“公安九课”,一个半独立于统治阶层的存在,它的职能就是猎捕一切有关于高级电脑与网络类的刑事犯罪者,其所面对的罪犯:有可能是政府中的高官,有时可能是对别人电子大脑进行记忆复制,添加,删除或者偷换他人电子大脑的投机分子,更有可能是利用网络远程操控他人电子脑的顶级黑客。于是这一切的一切,就从这个公安九课(也叫攻壳机动队)开始…………
GIG②. 攻壳机动队 S.A.C.2nd GIG
英文名称:Ghost in the Shell - S.A.C. 2nd GIG
类别:TV
集数:26集
制作公司:Proction I.G
放映时间:2004年1月1日 - 2005年 <每月2话>
公安9课攻壳机动队队长。在对付各种电脑犯罪的事件中,素子一向以冷静的判断、果断的行动为部下称道。
但就在这美艳聪慧的外表下,她却在思考:除大脑外,身体其它全部是人造品,这样的自己是否也算是人类呢。
巴特
公安9课攻壳机动队队员。素子的得力助手与好友。为人可靠,虽然外貌给人的感觉是个行动派,但其搜寻线索的能力也非同一般。
另外,似乎他对素子有着某些超乎友情的感情存在着。
德古斯 公安9课攻壳机动队队员。拥有怀旧情节的人,也是队里唯一几乎没有经过身体改造的成员。
拥有美满幸福家庭的他,也是素子的另一个得力助手。
[剧情介绍]
这个世界距离我们并不遥远,你把它看作是现代社会的镜子亦为不可。
也许:无论人类怎样发展,人性是不会改变的,即使容纳这渺小人性的外壳换作了机器身体亦是一样。
无论怎样,在一个充斥着改装身体的社会里,人类的欲望得以被延续且发扬光大,由此相关的犯罪也应运而生。
由荒卷所领导的特务组织:公安9课,其实也可算是日本社会的清洁剂
[音乐]
SINGLE:2004年1月21日
内容:
《GET9》
《rise》
《icy mice》
《GET9 (naked)》
《Folating Flower》(Scott Marthew)ED1
插曲:《I can't be cool》
OST:
OP:《rise》
- 词 - Tim Jensen / Origa
- 作编曲 - 菅野よう子
- 歌 - Origa
ED:《living inside the shell》
- 词 - Shanti Snydor
- 作编曲 - 菅野洋子
- 歌 - Steve Conte
[编辑本段]OVA动画
Ⅰ 笑面男
英文名称:The Langhing Man
英文名: GHOST in the Shell STAND ALONE COMPLEX The Laughing Man
别名: 攻壳机动队 STAND ALONE COMPLEX 笑脸男事件
发行时间: 2005年
导演:
原作....士郎正宗 Masamune Shirow
导演....神山健治 Kenji Kamiyama
【内容介绍】
2024年,发生了MM制造公司"濑良野基因混合社"的社长绑架案。在收取赎金现场出现的凶犯,居然让自己脸部在所有监视纪录上留下了贴着笑面标志的影像后成功脱逃。案发后六年,"笑面男"的巧妙陷阱再度出现在网络社会中...
封印已久的笑面男苏醒了,特A级黑客与九课的巅峰对决即将拉开帷幕!
【故事背景】
《攻壳机动队:Stand Alone Complex》这部动画里面暗含很多典故……这些典故和美国作家塞林格(J.D.Salinger)的三部小说有关:《麦田里的守望者》(The Catcher in the Rye),《笑面男》(The Laughing Man),《香蕉鱼的好日子》(A Perfect Day of Bananafish)。其中《笑面男》的故事是关于一个从小被世界抛弃的罪犯。因为面容残废,所以用头巾将自己的面孔遮掩。
“Laughing Man”图像上显示的台词:“I thought what I'd do was, I'd pretend I was one of those deaf-mutes”,正是《麦田守望者》里的词句。意思是 “我认为,自己应该伪装成一个聋子和哑巴”。据说《笑面男》原本是打算做成剧场版的,但由于经费问题,不得已做成了OVA,但这丝毫不影响本片的优秀品质。
indivial elevenⅡ 各别的十一人
英文名: Ghost In The Shell STAND ALONE COMPLEX 2nd GIG Indivial Eleven
别名: 攻壳机动队 STAND ALONE COMPLEX 个别の十一人事件
发行时间: 2006年
导演:
原作....士郎正宗
导演....神山健治
【影片简介】
时间指向了2030年,自从爆发第四次世界大战以来,各国的政治力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于战乱不断,激增的难民终于获准进入日本,以填补因经济不断发展造成的劳动力短缺。而就在此时,一个自称“个别的十一人”的恐怖组织展开了一系列极端袭击事件,难民营、外国领事馆、甚至是总理都遭到了恐怖袭击……
难民抵抗运动的新领导人,同时也是“个别的十一人”的神秘前成员到底是谁?九课所掌握的众多线索也渐渐揭露了令人震惊的事实,在各种恐怖活动和突发事件的背后,有一人在阴影中操作着一切,他们策划的内幕是什么?九课能化解困境,并避免灾难性的内战吗?
【故事背景】
这一次的《攻壳机动队S.A.C. 2nd GIG:Indivial Eleven》以TV版第二季26话的主轴“个别的十一人事件”为中心进行了情节的再构筑,并添加了新作的片段以及全新的场面 ,成为了全新的“个别的十一人事件”,是一个可以夸口毫不比剧场版逊色的特别篇。
Ⅲ 攻壳机动队S.A.C Solid State Society
【STAFF】
原作:士郎正宗
企画:石川光久·渡边繁
【内容介绍】
西历2034年,“难民事件”之后的第2年,加入了20名新人而新生的公安9课再次被卷入了事件之中。这些事件就是于以梵之刺青为标志的13名恐怖分子相关的连续自杀事件以及机场人质劫持事件。最后,公安9课将劫持人质的罪犯逼入了绝境,他边说着:“傀儡回来了”边自杀了。同时,数个离奇事件同时发生了……这其中一定存在着超巫师级的黑客之影~
“傀儡师”到底是何方神圣?巴特和素子之间会如何?“傀儡师”和素子的关系又是什么?而这一连串事件的元凶是谁?最后事件的结果会是?答案就将在这如同谜题套谜题的Solid State Society里被一一揭晓~~
Solid State Society 是动画《攻壳机动队》中的一种社会状态,由“贵腐老人”和医疗网络形成的一种以这部分老年人的利益为核心而运作的社会模式用傀儡王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利用网络找到因为家庭暴力而有生命危险的未成年人,并改掉他们的户口,然后替他们做电子脑化手术,随后找到没有法定继承人的依靠医疗网络生存的‘贵腐老人’,将那部分未成年人设定为这些贵腐老人的法定继承人,这样,当这些在遗传基因上无子女的老人去世时,他们的财产会由这些孩子继承,不会被政府没收充公,还能继续通过经济活动增加财产。这便是solid state society的本质。”
以下为搜集自网络的资料:
在谈到名字《Solid State Society》时,负责脚本的菅正太郎说,灵感来源于YMO的一首名叫《Solid State Survivor》(笔者注:YMO全称“YELLOW MAGIC ORCHESTRA”,是日本一支非常有名的乐队,成员有细野晴臣、高桥幸宏和坂本龙一,一度解散各自活动,目前再次集结中),觉得新作的名称缩写用“3S”会非常不错,把最后一词“Survivor”换掉即可。不过为了接近剧情的主旨,在字典里翻了半天才艰难的决定用“Society”这个词,所以翻译起来非常拗口。
[编辑本段]剧场版
① 攻壳机动队
英文名称:Ghost In The Shell
发行商: 东宝
上映日期: 1995年11月18日
【内容介绍】
电影版的攻壳机动队由押井守所导演,故事取裁自漫画中的几个故事,主线围绕在智能程序"傀儡师"与我们女主角草剃素子。与漫画不同,狎井守在此片加入了很多个人的风格,使电影气氛严肃了很多。而故事的主调亦倾向於草剃的自我追寻。
值得留意的是,电影采用了香港的城市景观,去建构未来都市新港市;而且亦加入了很多缓慢而又定格的镜头,做成强烈的风格,与我们一般所见的"警匪片"大不相同,结局也是出人意表。
此片在国际间有高度的评价,已经成为必看的科幻经典之一。
本作的剧场版公开于1995年,监督是日本动画界唯一可与宫崎骏分庭抗礼的押井守。以今天的眼光来看,这个剧场版无论剧情还是制作技术,依旧属于顶尖作品,极难被超越!甚至有这种说法:你不喜欢动画无所谓,但是你不应该错过《Ghost in the Shell》(注:这里是指的是剧场版)!
动画的原作士郎正宗,所著同名漫画也颇为出色,不过似乎没有象动画般被世人所肯定,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此漫画充斥了大量难以理解的技术术语[包括作者自行发明的],极大的打击了读者的兴趣;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某些画面过于养眼,这也是漫画名气大大不如动画的重要原因。
②攻壳机动队:无罪
英文名: Ghost in the Shell 2 Innocence
IMDb: 7.6/10 (7,673 votes)
发行日期: 2004年
导演: 押井守 Mamoru Oshii
【内容介绍】
2032年,作别草雉少佐已有3年。光电、纳米、机械、生物、网络依然迅猛发展,唯有人类的安危更值得关注。离开了素子的公安九课的刑警、主力乾将巴特,性格也起了变化,愈发冷漠偏执起来。
某日,一个女性球形关节机器人偶突然袭击了自己的主人,在杀害两名警探后,被巴特制服并击毙。殊不知与此案相关更有数起类似球形关节人偶杀人事件发生,皆为洛克斯.索罗斯公司的测试用先期量产型所为。除了一名政客和一名国家安全人员外,被害人没有政治上的共同点,作案手法也都是将被害人杀害后将自身电脑毁灭初始化。而更为奇怪的是受害者家属全部同公司答成协议撤销起诉。为此,九课派出巴特和搭档陀古萨展开调查。
从工程师哈拉维口中,两人得知该型号人偶被用于性爱用途,受害者家属因家丑纷纷撤诉,这使得案情更加扑朔迷离。与此同时,索罗斯公司质检部长杰克.沃尔逊被残忍杀害,据查凶手为红尘会指使。在血洗了红尘会后两人发现,帮会的现任头目是为替前任复仇而派出杀手,而前任正是死在索罗斯公司的球形关节人偶手中。
由于擅用职权,两人遭到了上级的训斥。回家路上,巴特惯例去超市购买狗粮,却遭暗算被人黑入电子脑,自残手臂后更是险些酿出人命,幸得同事中川及时出手相助。为了尽快调查清楚,巴特和陀古萨直接飞往北部索罗斯公司进行采证。二人来到令巴特出丑的黑客基姆的宅邸,却为幻象迷惑,陀古萨的电子脑更是被黑进入死循环,幸得草雉素子以守护天使身份潜入给予提示,二人才得以退出,将基姆逮捕,并将计就计追查下去。
在陀古萨的协助下,巴特利用基姆脑中的数据,成功突入洛克斯.索罗斯公司的巨型船舶,而此时此刻,船上的人偶也因程序原因启动自觉意识,开始发起进攻。千钧一发之时,一个球形关节人偶突然出现协助巴特成功突围,原来草雉素子利用卫星网络将作战义体加载至其中一个人偶中。两个最佳拍档的协力,将船上的系统彻底击破。
在船上一间舱体内,一切秘密大白于天下:原来洛克斯.索罗斯公司所开发的GhostDubbing系统虽然通过动物实验证明可以大量劣化刻录 Ghost进人偶,但由于会对宿主大脑产生损害而被禁,公司遂通过红尘会拐来孩子,利用系统将他们**,刻录入他们的灵魂进入人偶。在成功解救出杰克.沃尔逊的女儿后,素子完成了任务,重又回到广阔的网路世界去了……
留下的巴特并不会觉得孤独,因为他记得少佐留给他最后的话,“只要在网路里,我永远和你在一起。”
③攻壳机动队2.0
【导演】 押井守
2008年,押井守将95年的剧场版《攻壳机动队》重新制作。《攻壳机动队2.0》是旧作的革新进化版。它在剧情上并没有什么变化,但最新数码技术的彻底运用令其焕发出崭新的魅力和震撼人心的视听效果。影片的所有镜头都重新制作为3DCG,画面细腻华美;所有配乐由川井宪次重新混音录制,采用6.1声道技术;而音响效果则由美国的Skywalker Sound公司承接制作。人物配音也全部重录,声优阵容基本沿用原班人马,只有“人形使”换成了榊原良子。
新版攻壳将在日本五大城市(东京、大阪、名古屋、福冈、札幌)的五家指定影院上映,虽为八月上映的押井最新力作《空中杀手》造势,但仍是非常值得收藏的佳作。
简介
2029年,信息网络像星星一般遍布地球各处,这是离我们很近的未来世界。在亚洲的某个国家,网络通信产生飞跃性的进步,人体人造化技术不断革新,电脑犯罪开始变得高度化、复杂化。政治特别指派荒卷为部长,组建了一只以草剃素子少佐为队长的秘密特殊部队“公安9课”,又称“攻壳机动队”。草剃他们专门对付不能公开展开行动的犯罪,他们往往通过一些特殊的方式将事情秘密地处理掉。
然而,不知名的罪犯,侵入了9课的内部电子系统,进行病毒传播等犯罪活动。这一切仿佛是传说中的国际黑客“傀儡师”的杰作,病毒已经通过网络,被散播到负责秘密会谈的外务大臣的随身翻译的电脑中。事态严重了起来,9课开始对侵入线路展开追踪调查,草剃、巴特、德古斯对露出马尾的罪犯实施逮捕行动,虽然犯人被成功地抓回9课,但是,那个男人只是一个被操纵的木偶,并不是真正的“傀儡师”。
经历了这件事,除了大脑,其他地方被电脑完全人造化的草剃,开始在自己记忆的最深处,思考存在的意义。就在这时,制作出草剃义体的人造人制造工厂,发生了人造人丢失事件。很快,9课寻找到了从工厂里丢失的人造人。此时,公安6课的中村部长与电子界的权威人物威理斯博士,却突然造访9课,称这枚人造人的内部潜藏着“傀儡师”,并要求9课的人能将人造人交给他们来处理。接着,6课的人上演了一场暴力袭击活动,并公然将人造人夺走。
所谓“傀儡师”,实际上是外务省进行某些对外政策时,所运用的一种具有强烈破坏能力的病毒程序,惟恐机密泄漏的外务省,操纵了6课,企图使其帮助自己回收人造人。另一方面,草剃为了夺回人造人,支身一人与6课的大型战车展开了激烈的搏斗,最终勉强确保了人造人的安全。
可是,刚草剃与人造人连接到一块时,她才发现“傀儡师”真正的目的是希望能与自己融为一体,完成电子进化。而此时,6课的狙击手已经扣动扳机,打中了草剃。20个小时后,草剃在巴特的房间里,在新的义体中苏醒了过来,等待她的是一片未知的信息海洋。
B. 求《攻壳机动队》对《黑客帝国》的影响。
1999年,一部叫做《The Matrix》(《黑客帝国:矩阵》)的电影刮起了一股从北美席卷世界的科幻浪潮,也是在这个时候,许多电影爱好者开始关注一部制作于1995年的动画电影《Ghost In The Shell》(《攻壳机动队》)。同年11月,在Matrix Virtual Theatre(http://www.warnervideo.com/matrixevents/wachowski.html),黑客帝国的导演沃卓斯基兄弟(Wachowski Brothers)在访谈中透露动画攻壳机动队对他们的影响相当大。在2003年,黑客帝国系列第二集和第三集相继上映,反响较第一部有过之而无不及,有些北美新闻媒体甚至把2003年称为黑客帝国年,然而2003年科幻迷的焦点却是由Proction I.G.制作从2002年9月6日开始在收费电视台PerfectSkyTV公映的Ghost In The Shell Stand Alone Complex即攻壳机动队TV版第一季。同时在网络上,认为黑客帝国系列在哲学思想,背景设定、拍摄手法、甚至分镜上抄袭攻壳机动队的言论盛嚣尘上,在国内和台湾的许多BBS中甚至为此爆发了几乎持续一年的口水大战。那么,所谓攻壳机动队到底是怎样的一部动画,为何引起各方广泛关注呢?
所谓攻壳,字面意思是“攻击型强化装甲外壳”的简称。攻壳机动队则是为了打击生化人和机器人犯罪,由政府成立的特别行动机构,正式名称是公安九课,因配备大量的攻壳车(一种人工智能战车)而得名。攻壳机动队最初是由士郎正宗1989年4月22日连载于青年杂志月刊Young Magazine海贼版的漫画,漫画并不长,连载每三个月一篇,从公安9课的成立开始,到主角素子离开公安9课结束,一共12篇。整部漫画并没有日本漫画传统式的大工业时代情节,仅仅拘泥于传统科幻作品中人与机器简单的二元对立,而是主题鲜明地指向了意识与物质的关系这一经典哲学问题(其英文名Ghost In The Shell中的Ghost意为灵魂,即指意识,Shell意为壳,即指意识的物质承担者),作者士郎正宗甚至用了1/6的篇幅讲述了两个游离于整体剧情外却与漫画主旨息息相关的故事。由于是纯正的OTAKU向漫画,整部作品题材偏冷,内容复杂晦涩,而且受89年宫崎事件的影响,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ACG界相当低迷,因此攻壳机动队的漫画在初始并未引起除资深科幻迷外的广泛关注。
1995年,以福星小子和机动警察成名,号称“原作粉碎机”的怪才导演押井守推掉了预定跟今敏合作科幻漫画《SERAPHIM》的机会,执导了攻壳机动队电影版。这部电影是日本第一部由外国(英国Manga娱乐公司)公司全资投拍的动画电影。或许多多少少对除日本外世界其他地方的观众而言,电影这种媒介较之漫画相对更容易接受些罢,电影攻壳机动队一经推出便获得了世界性(特别是欧美地区)的空前成功,好评如潮,为攻壳机动队赢得了海内外的广泛关注。1996年,电影攻壳机动队打败了好莱坞大牌明星施瓦辛格主演的经典影片《真实的谎言》,占据当年年美国美国Billboard录像带销售榜(《Billboard》杂志评选的家庭影碟销售排行榜)第一位,就连《泰坦尼克号》的导演詹姆斯·卡梅隆当初也曾为此片的日文LD版撰写文章,昆汀·塔伦蒂诺更是对这部作品赞誉有嘉。境遇对于漫画而言可谓是天差地别。
押井守曾说“改编原作,如果没有加入自己的新意,这样的改编是多余的。”因此电影攻壳机动队似乎是毫不犹豫地抛弃了士郎正宗漫画中的喜剧元素,大幅度地薄弱了漫画中那些往往让读者困惑费解的政治宗教背景,甚至为了突出主题而简化次要元素的信息量,把故事背景从四次非核世界大战后的日本移至香港,而在画面上呈现了押井守习惯性的灰暗写实,阴冷压抑,为电影打上了鲜明的押井烙印,然而主角素子那句已成为经典对白的“网路是无限宽广的”暗示的貌似悲观实则充满希望与热情的结局,不但契合了漫画作者士郎正宗对人类未来的乐观态度,还体现了押井独有的对进化的全新定义即科技进步也可被看作是一种生物进化方式,这种定义从根本上模糊了人与机器的区别,既然意识可以看作是某种信息集合体的衍生物,那么在高科技背景下,精神与肉体的对立根本就不存在了——这样的意识其实已经被实体化,物质对于意识在时间上的先在性已经没有意义了。但当意识可以随便复制,创造、修改,意识的物质承担者可以随意更换时,此“意识”真的就还能说是“人”的“意识”么?。正因为如此,押井在电影中借主角素子的口,说出了他/她的疑惑:“……当我浮向水面时,仿佛变成了另一个我”。而素子对这一问题的肯定答案,在日本ACG界由于95年因EVA的火爆而中兴后呈现的泛末世情结中可谓是一个异数。
就人物刻画来说,电影版的人物相对漫画版差异是相当大的。漫画版中的女主角素子是个相当狡猾强悍的女子,甚至被同事们称作“母猩猩”;而在电影中,素子虽然依旧强悍,但比原著中深沉冷漠了许多,从而使她产生自我怀疑的情节也显得更合情合理,就次要角色而言,电影中的人物刻画比原著丰满了许多,巴特,荒卷等不再是如漫画中一样仅比路人甲路人乙多了个名字而已。甚至在很多特写镜头中,巴特的表情几乎能让观众从他的瓶盖眼中看出复杂的眼神,这不能不说是押井的功力。
电影攻壳机动队的配乐是由87年创作《红眼镜》时就和押井搭档的川井宪次负责的。这个爱打麻将的老头前不久还特地被徐克请来负责《七剑》的配乐,在亚洲,他是与久石让齐名的作曲家。但他为中国音乐迷所知所推崇一开始可以说完全因为攻壳机动队的配乐。尤其是片头那段让无数人津津乐道的鼓点+保加利亚合唱。虽然不是所有人都认可这部电影的音乐,但几乎所有人都能在音乐中体会到那种神秘诡异却又神圣庄严而有时又带着些许无力的感觉。和后来攻壳机动队SAC以及SSS中菅野洋子的配乐相比,川井宪次的音乐缺少时代感。这是它最大的缺点,但同时,也是它最大的优点。虽然菅野洋子使用了大量摇滚的音乐元素以及电子合成器,让她的音乐非常契合攻壳机动队的未来高科技背景,但相较而言,川井的曲子所走的“神秘主义路线”更容易让电影观众迅速理解导演押井的思路,进入到对电影所反映的问题本质的思考中去。正是如此,有很多人认为在SAC和SSS中菅野洋子的表现实在太出色了,实在有风头盖过动画本身的嫌疑。但我认为,大部分原因应该可以说是由于TV版/OVA版和电影版在思想主题、整体构架等许多方面的特点不同罢。不论是2002年的SAC还是2004年的SAC 2nd GIG(GIG意为Global Information Grid)以及最近的SSS(SSS意为Solid State Society),主题已经没有过多地在思维与存在这一问题上进行纠缠,而是重点探讨存在者中个体差异以及个体意识与集体意识的关系。较电影的主题而言,算是比较“高级”的问题;而就时间长度来说,TV和OVA都有电影无可比拟的篇幅优势,因此TV和OVA的整体构架比电影要显得松散。在我看来,在这样的情况下配乐作曲家在创作上拥有更多的活动空间也是可以并且应该被理解的。
C. 空中杀手的幕后制作
该片的蓝本是森博嗣的同名系列小说,《空中杀手》是他的代表作,包含了悬疑、科幻、青春情爱等多元要素,深受粉丝喜爱。押井守因为熟人推荐,建议他将之搬上银幕,他才仔细读了《空中杀手》。押井很喜欢这部小说,但直觉告诉他,这类以第一人称叙事的作品很难改成动画。然而在放弃改编念头后,押井又对此耿耿于怀,怎么也放不下这件事情。最终,他决定接受挑战。
在押井守看来,没有饥饿、没有战争的日本并非天堂,衣食无忧的生活无法让人们摆脱痛苦。弑亲杀子惨案、少年人的自杀事件、NEET族(不工作、不学习、不参加培训人)和飞特族(没有正式工作、打零工的人)盛行,这些不正常的现象映现出人们心中的大片荒漠,说明当代年轻人正面临着许多问题。
该片的主人公是一群永远无法长大的少年,押井守力图通过他们的故事来鼓励少年人。他借主人公优一之口说道:“昨天和今天不一样,今天和明天也一定不一样。走了再走的道路可以选择在不同的地方迈开步子,路上的风景也并非一成不变。” 担任该片编剧的是1982年出生的伊藤千寻。押井守在看了《春之雪》之后非常欣赏伊藤的才华,决定邀请她加盟具有爱情内核的《空中杀手》。伊藤接到邀约后十分吃惊,而动画大师平和的风度消除了她的不安,押井要求她放手去写。充分研究原作之后,伊藤决定把水素对爱情的执著作为动画剧本的重点,从她的感情表现切入故事,进而逐步展现出这群特殊孩子们的宿命。
原作小说共六册(包括一册短篇集),该片主要根据2001年出版的第一册《空中杀手》改编,但从时间上来看,这本描绘的却是最后发生的故事,后来出的几册反而交代了前面的事情。森博嗣透露,这是他的刻意安排,读者可以从任何一册开始看。 制作公司1.Nippon Television Network Corporation (NTV)[日本]2.Proction I.G.[日本] 发行公司1.华纳兄弟公司[日本]
2.Encore Films[新加坡]
3.索尼经典[美国]
4.Sony Pictures Entertainment (SPE) Worldwide Acquisitions Group
5.Golden Village Pictures 类型名称发行时间Blu-rayスカイ・クロラコレクターズ・エディション2009年2月25日スカイ・クロラ2009年2月25日DVDスカイ・クロラ2009年2月25日カウントダウン・オブ・「スカイ・クロラ」 count.12008年7月2日カウントダウン・オブ・「スカイ・クロラ」 count.22008年5月21日カウントダウン・オブ・「スカイ・クロラ」 count.32008年3月19日
D. 软科幻和硬科幻各指什么
软科幻
【概念】
软科幻小说(英语Soft Science Fiction,简称Soft SF)是情节和题材集中于哲学、心理学、政治学或社会学等倾向的科幻小说分支。相对于“硬科幻”,作品中科学技术和物理定律的重要性被降低了。因为它所涉及的题材往往被归类为软科学或人文学科,所以它被称为“软”科幻小说。
【举例】
例如,系列科幻小说《沙丘》中,弗兰克·赫伯特通过创造一个全新的世界,抛弃了智能机器,而回到了封建社会。赫伯特借对当前社会政治现实的逼真模拟,以“沙丘”的传奇对人类的现状进行批判。软科幻小说也探索社会对事件的反应,和纯粹由自然现象或技术进步引发的问题(往往是灾难),主题往往是说明科学像一把“双刃剑”,需要人文关怀的引导(最常见的就是指责机器不能代替人伦情感)。
【软科幻在作品中的运用】
具有理工背景的科幻作家,通常比较注重科学根据,对科幻因素的描述与解释也较为详尽,令读者不禁信以为真,这便是所谓硬科幻一派,而其中最硬的则非「机关布景派」莫属(请注意「硬」在此并没有「生硬」的涵义)。反之,一位科幻作家若是没受过理工方面的训练,在描写科技内容时便会避重就轻,而尽量以故事情节、寓意与人物性格取胜,他们的作品自然而然属于「软科幻」。
有趣的是,关于软科幻定义的争议很少,或许这正是因为其界限似乎比硬科幻更为模糊。
科幻小说的软硬之分,这是就小说而言的,不能拿来套在日本动画上,而严格来说,日漫中也并不存在所谓硬科幻。我理解的软硬定义是:
硬科幻指以对科技进步的幻想本身作为故事的主线内容,典型的如克拉克、阿西莫夫、刘慈欣写的一堆东西;
软科幻指在科幻的背景下描写社会、人文、伦理……以表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主要内容,比如赵海虹的作品。
另外,银英是架空历史小说,和SF没多大关系。
科幻小说的软与硬与剧情是没有关系,真正区分软硬的是小说中的科幻是否有理论基础,也就是从科学的角度上进行合理或者说比较合理的推论和想象的科幻作品,就可以称之为硬科幻,反之即为软科幻。
当然,以作品中描写的侧重点来区分软硬也并不是没有道理,不过其中的因果关系被弄反了而已,因为侧重于理论上的合理性,所以作品的艺术性占的比重就会比较少;同样的如果侧重于艺术性,那么理论所占的比重一样会减少。
至于以作品是否动人来决定软硬的说法,就有点太过牵强了,即使占的比重很少,但是很多硬科幻在剧情上也是强过很多一般的二流软科幻的;如果以这类方法来分类的话,岂不是越烂的作品越硬了?
硬科幻
[编辑本段]【硬科幻的定义】
硬科幻是以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等自然科学为基础的、以描写新技术新发明给人类社会带来影响的科幻作品称为硬科幻(Hard SF)——无论我们现在有了怎样创新的理解,这都是硬科幻的原始定义
有科幻界人士也曾试图重置这个定义:硬科幻是以科技或科学猜想推动情节的
历史上在谈及“硬科幻”时,还使用过另外一个词Hardcore SF。按照科幻界的解释,该词与HardSF本不尽相同,它往往指那些“沿袭科幻黄金时代创作流派风格并重复某些主题的科幻作品”——从主题限制上讲与上述硬科幻大同小异,而从“流派风格”上的限定来看实际是指一种叙述方式——也就是说,上述重置的定义更接近这个定义。
【硬科幻的代表人物】
硬科幻的代表人物就不能不提到儒勒·凡尔纳(Jules&Verne,1828~1905)这位法国的作家。
凡尔纳的科幻作品中,所提及的各种事件在都是不可思议的。但是这些东西大都具有严密的科学根据,而且大多数都在后来出了实物。像大型潜水艇、飞机、直升机,通信用到的电报、电话甚至视像电话,还有像日光灯、电视机这些东西。在《从地球到月球》一书中,人类还实现了登录月球,直得一提的是,书中的发现地点与阿波罗十一号的发现地点仅相距4英里,可以看出来,这是经过严谨的计算与实地考察的。
谈到硬科幻,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士郎正宗。的确,现在攻壳机动队实在是太有名了,SAC还有SAC 2nd GIG,不知道的人反而是异类了。攻壳的最初是士郎的漫画,那大概是我所知道的第二难懂的漫画了(第一难懂的是攻壳2——Man-machine Interface)。在这部漫画里,士郎用大量的栏外文字对攻壳的世界进行设定,这便是攻壳系列的基础。在攻壳2里,士郎对攻壳1的世界观做了补充和发展,并创造了一种将虚拟的网络世界视觉化的方法。攻壳1,攻壳2,再加上《苹果核战记》(或许还有攻壳1.5),这些士郎的漫画就成了SAC系列的原型素材(诚然,编剧的文学偏好,例如《麦田守望者》,也是SAC系列的催生剂)。很喜欢SAC系列,该动画的故事情节,人物刻画都是一流的,它所表达的思想更是复杂得超出想象。这可以说是近年来科幻动画的巅峰了。如果说神山的SAC系列是攻壳迷小心翼翼的同人作品的话,那么押井的剧场版则纯粹是披着攻壳的外皮表达自己的东西了。电影《Ghost in the Shell》还多少有原著的情节,《Innocence》则根本是赤裸裸地借着攻壳表达一些押井自己想要的意境。
“攻壳”的意思是“灵魂进入外壳”。“生死去来,棚头傀儡,一线落时,落落磊磊。”失去ghost的shell,就像断线的傀儡一样七零八落不成体统。然而,到底ghost是什么?在这个连义体人的性器官都设定好了的世界,这是唯一一个无解的问题。或许,这是该“硬科幻”的唯一软肋?我是超级攻壳迷,但是,我听不到ghost的呢喃。
《苹果核战记》是士郎的另一代表作。可以说,《苹果核战记》与攻壳的设定一脉相承。事实上,SAC 2nd GIG明显参考了那个“陨石把北京砸成一个大湖”的混帐苹果核编年史。这是一部设定之复杂丝毫不逊与攻壳的作品,看看那本厚厚的《Apple Seed Data Book》就知道了。在那本书里,苹果核编年史,Landmate,枪械甚至ESWAT的一些战术都有非常详细的介绍。在这些介绍里,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作者对Landmate的评价——只是功能比较多的防弹衣而已。这么现实的设定,与某些动漫中厉害得离谱的人形决斗兵器对比强烈。
同样是机体秀,《战斗妖精雪风》要比《Macross Zero》高明得多。我没看过《战斗妖精雪风》的小说(据说是日本硬科幻的金字塔之作),动画的情节也没怎么看懂——这种只是摘录了小说几段的动画,能看懂反而奇怪吧;然而还是很喜欢这部作品。不仅仅是因为里面足以让武器爱好者目瞪口呆的场面,更因为动画里那静谧的情调。在流水般细碎清澈的钢琴声中起飞的雪风,在我心里划了一道无法磨灭的优美弧线。——顺便,第一百次鄙视《战斗妖精少女》。
在音像店里,看到了《蒸气男孩》的DVD,是跟其它儿童动画片在一起。不禁苦笑:这动画,小孩真的看得懂吗?说实话,这实在算不上科幻故事——如果倒退到蒸气时代,或许算是吧。然而,这却确确实实是讲科学和人类关系的动画。故事里父亲和祖父关于科学的两种观点,可以说是相当深入的讨论了。然而到底谁对谁错,有谁明白?就是大友克洋,也只能给一个父子同时失踪的结局。而happy ending之后的画面,更不仅仅是字幕间的插画而已。——这便是大友克洋的最新作品。谈到硬科幻,不能不提大友克洋。有人说大友克洋的作品是最硬的,硬到掉在地上可以砸一个坑。看过《Memories》《大都市》的我,总觉得这更多的是形容大友冷峻的现实主义风格吧。在世界观的设定和故事的背景知识上,大友不见得比士郎等人高明。不过,科幻故事是多种多样的,有谁规定它一定要像攻壳那样?举了这么多例子,无非是要说明科幻的“软”与“硬”之分。然而写到后来,我发觉这么做的自己真的很好笑:动画片只要喜欢就好,哪管什么“软”与“硬”,“浪漫”与“现实”!
[编辑本段]硬科幻与软科幻
具有理工背景的科幻作家,通常比较注重科学根据,对科幻因素的描述与解释也较为详尽,令读者不禁信以为真,这便是所谓硬科幻一派,而其中最硬的则非「机关布景派」莫属(请注意「硬」在此并没有「生硬」的涵义)。反之,一位科幻作家若是没受过理工方面的训练,在描写科技内容时便会避重就轻,而尽量以故事情节、寓意与人物性格取胜,他们的作品自然而然属于「软科幻」。
所谓软科幻就是以关注人文为重点的科幻作品,硬科幻是以科学技术为重点的科幻作品.
星际之门这种作品,其实是软科幻.它并不是长篇垒读地告诉你星际之门的工作原理,技术等等.而是告诉你星际之门可能为给我们带来些什么.
E. 求日本知名动画监督(导演)的名单、作品等
小仓宏昌 Hiromasa Ogura (GAINAX) 通常是作为美术监督,我比较喜欢他的《狼雨》《攻壳》《FLCL》
安彦良和 Yoshikazu Yasuhiko 一般作为人设,监督。
我比较喜欢的是《维纳斯战记》
安倍吉俊 ABeYoshitoshi 通常作为插画和监督,我比较喜欢他的《LAIN》《灰羽联盟》《我家也有外星人》
庵野秀明 Hideaki Anno 《新世纪福音战士》《彼氏彼女の事情》是我比较喜欢的
押井守 Mamoru Oshii 《攻克机动队》超佳作,还有《机动警察》《福星小子2》
藤岛康介 Fujihima Kousuke 《女神》《逮捕令》还担任过《樱花大站》人设
手冢治虫 Osamu Tezuka 《阿童木》《火鸟》不过不是很清楚是不是算监督
大友克洋 未知 《MEMORIES》《AKIRA》《Spriggan遗迹守护者》《回忆三部曲》《大都会》《蒸汽少年》
赤松健 Ken Akamatsu 记不清了,不知道有没有做过自己漫画的监督,比较有名作品是《纯情房东俏房客》《人型电脑天使心》《魔法老师》
京都的石原立!AIR KANON CLANNAD 凉宫都是他的作品
富野由悠季……几十年的高达
福田己津央……大热高达SEED系列
真下耕一……舞-HIME系列、吟游默士录
水岛努……爱EG的家伙,XXXHOLIC、扑杀天使
水岛精二……红红火火的钢炼
渡边信一郎……人称“鬼才”,杂烩武士、COWBOP
新海诚--星之声,云之彼端,秒速五厘米
新房昭之--再见绝望先生,超恶搞,恶搞各大知名动画
高田醺-宫崎骏老搭档,萤火虫之墓和猫的报恩不是宫崎骏的而是他的,还有小时后看的一部印象很深的动画阿尔卑斯山的少女海蒂
还有宫崎骏的儿子--地海传奇
大地丙太郎还有很多
然后还有一些很老的监督
松本零士 宇宙战舰大和号和银河铁道999
吉川物司 鲁邦三世(我是没看过了,不过经常听说,现在动漫还经常恶搞一下)
石黑升 超时空要塞MACROSS(经典不用说了)
杉井ギサブロ?、ときたひろこ TOUCH(我最喜欢的纯爱动画)
合田浩章 我的女神(93版ova不是最近那个白痴tv)
千明孝一 东京巴比伦
太多了 说不过来了 我这有个资料介绍一些剧场版监督的 100个很多老牌监督都有
F. 《空中杀手》这部片子有什么深刻的寓意
《空中杀手》:押井守超越以往和未超越以往的东西inside 发布于:2009-05-18 09:58 一、影片的动机 就像押井守监督自己所说的那样:“没有动机的话,电影是不会动起来的。”如果把《空中杀手》本身看作是一架战斗机的话,使之能够起飞和战斗的引擎也就是这部影片的创作动机,是我们首先应当了解的。 这部影片是如何从零开始的简单说来有两点:第一,押井监督一直想制作一部和战斗机、空战等相关的动画片——以往在宫崎骏的影片中,战机和飞行术被描写得比较多,但是押井认为自己在空战方面是绝不会逊于宫崎骏的,他甚至有自己是日本第一空战影片导演的自信;第二,押井监督2005年在熟人的推荐下阅读了森博嗣的同名小说,并且为之震撼,于是就像今敏监督决定根据筒井康隆的小说拍摄《红辣椒》一样,押井也产生了要根据这部小说拍摄动画电影的冲动。 这部小说最吸引押井的有两点:第一,这个世界是未来和平世界,战争只是作为商业活动为人们茶饭后的尽兴而制作的“娱乐节目”;第二,参与战争的是一些通过基因技术“制造”出来、除了战死以外永远不会变老和死去的“永恒之子”,他们有着大人一样的身体,但却永远是16、17岁年轻人的脸庞。这样的世界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世界?这样的“永恒之子”到底在怎样的生活?换句话说,前者是小说的世界观,后者是主人公们的人生观,押井监督在第一次企划会议上就谈到如何把这两点很好地映像化,是影片成功的关键。 但是此时的押井对《空中杀手》只是有一种改编成电影的冲动,虽然这种冲动很强烈,但是他的确没有最后下定决心。令他最后下定决心的2005年7月5日他同久别的女儿重聚的一次晚餐,当他把作品的企划备忘给女儿看时,女儿说道:“这真是一个有意思的故事啊!”押井当时还有所动摇的原因还有一点,那就是他不确定应该用自己一直以来所熟悉的科幻的方式来表达这部小说,还是应该用一种更贴近普通的、真实的生活的方式来表达。而这一问题同样在女儿那里获得了答案,女儿是支持后者的。 从那一天开始,押井的心仿佛顿然坚定起来。他对周围的人说:“一直以来,我都是为自己在做动画。这一次,我想为年轻人做一部动画。”这就是押井获得拍摄这部电影动机的那一瞬间。 二、影片的超越性 1、现实化的科幻 用我们今天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一些现实道具来表现科幻,这是《空中杀手》对以往押井科幻作品的颠覆。 其实,“永恒之子”也好、商业化的战争也罢,从创意上看还是有科幻色彩的。但是押井却故意将影片设定在一个和现实世界平行的世界中,那里甚至连喷气式引擎的飞机都没有,只有螺旋发动机的飞机。影片的背景图也都是取自爱尔兰和波兰——前半部分取自爱尔兰,后半部分取自波兰。 可以说,现实的科幻是被淡化了的科幻,是不纯粹的科幻,但是押井恰恰用脱去了华丽外衣的现实化的科幻,换来了对人物心理更准确的捕捉和对人物情感更细腻的把握。这让押井以前一些作品中那种让人感到有些许冷漠的机械主义在这部作品中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对影片空灵、深邃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一种更直接的感受。 为了实现现实化的科幻,押井这次破例没有自己写剧本,而是请来了爱情电影《春之雪》23岁的年轻编剧伊藤来执笔。押井向伊藤提出了3点希望其在剧本中表达清楚的内容:第一,人真的有成为大人的必要吗;第二,对战争和时代的描述;第三,人类真正的恋爱——恋爱的恐怖之处。其中,前两点还是紧扣小说原始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而第三点则是押井自己对恋爱的一种看法。
麻烦采纳,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