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求助,请大家帮我寻找一部德国电影!
光LZ的描述似乎很像《一墙之隔》,但我不敢肯定就绝对是这部
LZ要是对柏林墙的冷战史有兴趣的话,不妨推荐你去看看下边这些作品,至于最佳答案,如果《一墙之隔》这个答案是错误的话,那么就不必选我了。
《再见,列宁》、《窃听风暴》、《柏林生活》、《逃出柏林》、《一墙之隔》、《西柏林恋曲》、《替天行道三人行》、《着火了怎么办》、《前任领袖》、《红色的白鹦鹉》
《窃听风暴》:又名《别人的生活》,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德国版的《1984》,对极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提出了质问,但片子拍得很客观,没有过多煽情的成分,导演无意把柏林墙的倒塌形容为西方民主的胜利,反而刻画出了东德人在信仰破灭后的失落感。“史塔西”是史上最有效率、同时也是最恐怖的情报机构之一,平均每3个东德人中就会有1人受到监控,影片中扮演“窃听者”的光头演员,在现实中他也是“窃听风暴”的受害者……
推荐:★★★★★
《再见列宁》:又名《快乐的谎言》。故事发生在两德刚统一后,影片非但没有鼓吹西方的“民主自由”,反而讲述了一个普通妇女,信仰共产主义的那种朴素精神,揭示了信仰与政治始终是不同的,政治家把社会主义信仰强加于民众是一回事,老百姓信仰社会主义又是另一回事。本片的主演Daniel Bruhl还出演过另一部政治反思片《替天行盗》(大教育家)。
推荐:★★★★★
《西柏林恋曲》:又名《柏林蓝调》、《莱曼先生》、《雷曼先生》。本作是《再见列宁》的姐妹篇,故事发生在柏林墙倒塌之前。(PS:国内很难找到本片的下载地址)
推荐:★★★★
《替天行道三人行》:又名《替天行盗》、《大教育家》。故事的主要人物只有4人,但剧情却此起彼伏,理想与现实、贫穷与富贵冲突连连,其反差极其巨大。资本家与社会主义者坐到了一块交谈,彼此走进对方的心灵世界,到头来发现原来人都是一个样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需求,只不过表达方式不同而已。重要的不是谁制造了枪,而是谁扣动了枪,“制度不好”并不能成为一个人自我堕落的借口。
推荐:★★★★
《着火了怎么办》:又名《六个惹火的中年》。影片讲述在柏林内居住的无政府主义者的故事。八十年代全盛时期的柏林仍然是前东德的中心。六个人合住在一起,在八十年代末他们开始各自单独生活。在2000年,柏林作为德国的新首都,一些事情发生了改变,使得他们不得不重新团聚,来面对和处理他们十二年前分开的尴尬……
推荐:★★★★
《逃出柏林》:又名《通往自由的通道》。逃往西德就意味着得到民主自由吗?本片对这一概念作出了反思。(PS:虽然是一部好片,但在网上很难找到下载地址)
推荐:★★★★
《前任领袖》:讲述了两个前东德年轻人是如何沦为新纳粹分子的过程。有的评论家认为:“太德国化,太阴暗,说教的色彩太浓。”
推荐:★★★★
《红色的白鹦鹉》:又名《红鹦鹉》。故事发生在1961年的春天,来自东西德的两个青年谈起了恋爱,然而到了后来,柏林墙建起来了……
推荐:★★★
《柏林生活》:柏林墙倒塌前,东德装甲兵马丁因为失手杀人被判处11年刑罚。在他服刑期间,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苏联解体、柏林墙被推倒、德国实现了统一。11年后马丁出狱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摆在他的面前,他是否能适应新的生活?(PS:本片目前有电驴下载,但暂时没有中文字幕)
推荐:★★★
《一墙之隔》:又名《爱如烈焰》。故事发生在1982年的柏林,德国当时被柏林墙分为两个国家——西边的联邦德国和东边的民主德国。17岁的尼乐出生在西德在那里长大。在她去东德参加祖母的葬礼时偶然间结识了热爱朋克摇滚的卡普汀。两人迅速坠入爱河。然而,一道柏林墙不仅仅从地理上将德国分开……
推荐:★★★
*还有一部倍受好评的《老娘闹革命》,这是英国和匈牙利合拍的;至于那部很有名但带有反共性质的《飞越柏林墙》其实不是德国电影,而是美国人拍的。
② 求一部电影名,讲的是东西德的事儿,急!!!
再见列宁
在丈夫逃往西德后,充满热情的东德统一社会党党员克里斯蒂娜就把全部精力奉献给
《再见列宁》(20张)
了她的颤渣握党和一对儿女,并严格按照社会主义的要求抚养教育他们。1989年秋天,克里斯蒂娜突然心脏病发作,昏迷过去。在她不省人事的这段时间里,德国已经是天翻地覆:柏林墙倒了,她所挚爱的民主德国也解体了。
克里斯蒂娜苏醒后,医生叮嘱她的儿子阿历克斯,任何刺激都将是致命的。为了不打击卧病在床的母亲,阿历克斯只好小心翼翼地隐瞒起统一社会党下台,德国统一的消息,假装柏林墙依旧矗立。于是就在他们那间小小公寓里,阿历克斯尽力演出着一场民主德国繁荣昌盛的闹剧,从食品到服饰,甚至伪造电视新闻,尽梁兆管外面早已换了一番天地,茄庆但这方小世界里历史似乎停滞了,或者说儿子藉着对母亲的爱而改写、创造着历史。
③ 谍战迷不容错过:典型的冷战题材电影《蛇》,领略东西方对峙历史
冷战,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苏联解体前的1947年~1991年间,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和以苏联为首的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两个阵营(即社会主义阵营与资本主义阵营)之间的政治、经济、军事斗争。
电影《蛇》拍摄于冷战时期的1973年,是根据小说《第13个自杀者》改编,主角苏联间谍弗拉索夫的扮演者尤尔.伯连纳出生于苏联,父亲是蒙古人,母亲是吉普赛人;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戴维斯的扮演者亨利.方达,是美国老牌明星。尤尔.伯连纳和亨利.方达二人都是好莱坞巨星。
冷战期间典型的东西方对峙、典型的间谍战元素,在这部电影里皆有体现:政治避难、真真假假的变节投诚、测谎仪、窃听、影像拼接、模拟发声器、反间计、美国高空侦察机、交换间谍等等,同时又包含了警匪片元素:跟踪、行刺、暗杀、枪战、街头飞车等等。这部电影看起来既烧脑,又足够惊险刺激。70年代情报机构以及间谍们玩的那些花样,今天的观众看起来平淡无奇,但在当时那可绝对是高科技尖端技术。
电影开始时,一位苏联“叛逃者”、苏联驻法大使馆二等参赞弗拉索夫上校,在巴黎奥利机场突然冲进警务室请求政治避难,使馆人员与弗的妻子闻迅赶来劝阻被他断然拒绝,很快弗拉索夫被送到法国最高情报机关。
法国方面欲从弗拉索夫嘴里得到些信息,但销漏他只求迅速送他到美国大使馆。法国方面威胁要把他送回苏亏纤烂联大使馆,然而最后法方对美国的施压也无可奈何,只能眼睁睁看着弗拉索夫被接走...
CIA高度重视,局长戴维斯亲自审讯弗拉索夫,反复的测谎、心理测试、分析背景资料...最后认为他是即将被召回国但自感前景不妙才向西方投诚,与戴维斯私交很好的英国情报部门头面人物贝尔也力荐弗拉索夫。
弗拉索夫提供了北约高层一批效力于克格勃的官员名单,之后西德的13名北约高官相继“自杀”“被害”,法国情报局局长贝尔东也被指控为苏联人效力...
戴维斯觉察出欧洲这一系列事件的蹊跷,于是设计试探,很快英国也有两名高级官员叛逃苏联,法国情报局长贝尔东也被监控...
最后真相大白:英国的贝尔是克格勃间谍(他暴露后逃走),他与弗拉索夫策划的这场无间道,使北约遭到重创:13名西德的北约高官遇害,法国情报局长被诬陷...
半年后,西德,东西方交界处著名的“间谍桥”——格林尼克大桥,北约与华约交换间谍:弗拉索夫向东德方向走了过去,桥对面,美国飞行员向西德方向走了过来。
弗拉索夫这个已失去利用价值的间谍,回到苏联后等待他的命运将是什么?与他交换的那个美国飞行员,木然而机械地走过来,此时他又在想些什么?
雾色苍茫,两岸灯火迷离,所有人都表情凝重,怅然若失。已经离职的戴维斯和贝尔东,在桥头看着弗拉索夫离去的背影,戴维斯说:他完了!而他们俩呢?因为这起事件,CIA局长戴维斯失业了,法国情报局局长贝尔东也引退了~此时他的伤还没好。
而那个事情败露后逃到苏联的英国人贝尔,他根本不是变节者,他一直信仰马克思主义!他是出身显赫的贵族,为了信仰秘密投靠苏联已经竖盯30年了,但即便这样,他回到他心目中的圣地,还能被完全信任吗?他也会面临没完没了的审查吧?
那遇害冤死的13名高官呢?他们的死,带给家人的是无尽的痛楚,他们的家人,永远失去了丈夫、父亲或儿子...
西方几个大国均被卷入其中,相关人员或惨死或丢官,代价不可谓不惨重,然而,这又能怎么样呢?看了这样的结局,今天的观众不禁扼腕叹息:曾经坚固的柏林墙今安在?昔日强大的苏东阵营,也已成为历史,只有格林尼克大桥,依然静静矗立在哈弗尔河上,供后来者凭吊~
电影中有句台词:“圣经上说,最早的间谍是蛇,因为正是蛇唆使伊甸园的夏娃去偷苹果。”
④ 《再见列宁》
德国统一前的悲喜剧
八十年代末,东德青年亚历山大过着很平常的生活:他没有女朋友,上班下班,姐姐跟姐夫离了婚,整天要他帮忙照顾小孩,母亲是个忠诚的社会党党员,忙于各种社会活动,偶尔还能上电视。他的家里没有父亲,那个人十年前逃到西德去了。
某一天,母亲在回家路上心脏病发昏倒,亚历山大的生活开始天翻地覆的变化。东德领导人终于同意跟西德商谈统一问题,柏林墙打开了大门,两侧的居民蜂拥而入对方的领地开眼界,可口可乐汉堡王宜家遍布东德。亚历山大下岗后加入卫星电视公司,跟西德人丹尼斯搭档,上门推销卫星电视天线。
就在德国统一之日即将来临时,昏迷接近一年的老妈醒了,大夫告诫孩子们,她的状态很不稳定,决不能受任何刺激。亚历山大决心让老妈在卧室里继续过东德的生活,他和他的西德哥们丹尼斯必须完成下列(不可能的)任务:
1)恢复家里的装修,把一切腐朽的东西赶出去。
2)继续供应东欧国家的食品,特别是母亲最爱吃的某种酸黄瓜,因为西方货的冲击,那些东西都已经绝迹了。
3)让母亲继续看到东德新闻。
4)恢复家里人的穿着,特别是小外甥女必须继续传东德的塑料尿裤而不是西欧纸尿裤。
5)在家里不定时召开街道党小组会和组织少先队员探望老革命。
6)教育姐姐的西德男朋友扮演东德人。
后来他们又不断遇到补充任务:如何解释窗外出现的巨大可口可乐广告,楼里搬来的西德邻居,统一之夜的庆祝喧闹,还有找父亲来见母亲一面。
这是一部超过《劳拉快跑》的杰作,德国人比好莱坞更善于(或者更敢于)利用数字电影的一些特性,剪接上有些独特的技巧。不过沃尔夫冈·贝克其实是个五十来岁的中年导演,他的电影语言并不像《劳拉快跑》那样激烈,应该更容易被普通观众接受。
我看的是首映场,提前五分钟到场,买到的是倒数第七张票,被迫坐在第一排。看戏的时候,很容易分辨出德国人和法国人,少数几个流窜过来的德国观众专门在法国人不笑的时候大笑,特别是那个“什么什么酸黄瓜”,我记不住那个德语词,估计就跟中国的“大生产香烟”差不多。
不过不是德国人,也会笑个不停。这电影的故事很像某一集的《我爱我家》,宋丹丹摔了一跟头,醒过来就失忆二十年,全家人怕她发疯,被迫假扮文革时代。这部电影拍得认真扎实,有更多更有趣的细节,特别是整天想当导演的西德青年丹尼斯,他用旧新闻片加自拍录像自制《东德新闻》,什么乱七八糟的穿帮他都圆得过来,还播得一本正经。每次出现《东德新闻》,观众必定笑得人仰马翻,此人今年不搂几个最佳男配角奖什么的,天理难容。
不过这电影并不是《我爱我家》式的调侃喜剧,接近结尾处,梁左先生该抖出最后一个包袱了,德国人却渐渐转向伤感,父亲来见到母亲,母亲终于安详地去了。失散十年的父女在走廊里相遇,父亲起初漠然,然后渐渐醒悟,但女儿已经转身离去,他们之前在“汉堡王”的外卖窗口已经见过一面,她对他说“祝你好胃口,感谢光临汉堡王”。
这电影的厉害在于,你看的时候会笑,但看完后一嚼,马上就会感觉到苦味。片中的母亲并不像“老傅同志”一样可笑,她有些可悲,又有些可爱。编剧可能写出了一大批东德人的感情:他们有些怀念那个消失的国家,那是他们的母亲,他们的根,也许不完美,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也许现在的生活更好,但他们还是怀念,因为他们就是这样长大的。
再见列宁——献给母亲,一部伟大的德国新电影
作者:向着梦想飞行
影片定格在89年前后,女主人公克里斯蒂娜是个积极的社会主义活动家,一次国庆节深夜在街头赶上不满群众组织的游行活动,看到儿子亚历山大也在其中,突发心脏病昏迷过去。数月过去了,其间社会发生动荡变化,民主德国与联邦德国统一,物逝人非,母亲也在长眠过后突然苏醒过来。为了保住母亲的生命,不让其再经受过大打击,亚历山大决定想尽办法,不让母亲察觉到这些变化......
导演沃尔夫冈.贝克1954年出生于原联邦德国的威斯特法伦州赫莫区,这部影片帮助他得到了众多欧洲电影节的倾慕,而在德国本土,反响更加强烈,上映期内场场爆满。我们知道一部影片能够感受有同样经历的人这很正常,但是很多像我一样没有过这类经历的人,却同样会被感动,这就显得很不寻常。导演或许将自己三十多岁时的梦想寄托在了本片中的男配角身上,当他看到柏林墙被拆掉的那一刻,潮水般的人们涌入西部,一定催生了拍摄本片的情愫。
儿子亚历山大将东西德合并的消息以特殊的方式,迟了三年才告诉自己深爱着的母亲。母亲的骨灰也在最后时刻献给了她的东德故土,伴随着儿子的少年梦想----一架火箭升空,化作绚烂的礼花在空中喷洒,一个被编造的骗局在此刻终于画上了句号。我不禁会问自己,谎言会不会给母亲带来遗憾?也许有的人会这样认为,把事情的真相隐藏起来不让母亲知道,这是对母亲的伤害。但我边看影片,边感觉到留给自己深爱的人永恒的欢乐,这才是我们应当追求的结果,哪怕这是一次欺骗,也仍然是弥足珍贵的。男主角也因为将这份母子浓情表现得感人至深,而获得德国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可以说当之无愧,他让我们看到了在那个时代,一个用真实行动来表现对母亲热爱之情的儿子形象。这部影片除了献给一个国家,还是献给世界上所有的孩子,我们都应当以其为榜样。还有,我们知道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你都可以用mum来称呼母亲,这是人类不变的语言。
有的片子在拍摄感情部分时,往往很恣情,像是在往画布上抹一块块厚重的油彩,‘再见列宁’却并不如此。影片在感情部分投入的笔墨不多,儿子的恋爱,父亲的归来,观影者都不会感到被强制施以感情宣泄的痛苦,而是在这温馨中尽显人生百态。很久没有看到这么透彻的片子了,节奏明快,和谐统一,每一个镜头都似未经雕琢,但又透着那么的精致。那段历史虽然记载在德国的成长史上,但我们以不会感到陌生,也能够深感其中的奥妙。如果是我,我会将这部影片作为献给祖国母亲华诞的礼物,影片并不是尽情歌颂领导者群体的公德,而是将国家的这段历史,浓缩到一个普通家庭中去,但当你随着影片的深入,你会很直接的感受到导演的用意:任何时候我们的国家从太空上来看,都只会是一个小小的蓝色星球,而一个国家相比起一个星球,就会显得更微不足道,所以无论你承担的职责有多大,你的眼光都应当放的远一些,把人民的利益置于任何事物之上。
看片子的时候就感到音乐确实很耳熟,好像在哪部片子里听过类似风格的作品,最后终于在片子的cast中看到,这原来是Yann Tierson的作品,从作曲到钢琴演奏都由其一手操办。同时,他还动用了相当一部分的欧洲古乐。他是一个总能将欢笑与痛苦融入到音乐之中的艺术家。法国新电影天使爱美丽的配乐也出自他之手,当时给每一个人都留下过深刻的印象。而到今天看到的再见列宁,则更是让我感到了图像与音乐结合的奥妙。一开始看电影,常会被一些音乐所触动,但随着看过的影片数量增多,反而感觉这种只是附和节奏,而不喧宾夺主的配乐风格,更为合适,钢琴演奏像流水一样,随节奏快慢缓急来表达出影片的情绪,以最大的程度帮助我们进入剧情,感受那段80年代末两德的动荡岁月。同样是钢琴作品,Philip Glass的就显得有些哗众取宠了。
影片没有更多的把问题放在两德争端的问题上,而只是用几个画面停留在了爬在墙头上亢奋的人们,而且是被冠以在造假新闻的片断,这样就将本来严肃的气氛变得缓和一些,任何人接受起来也不会有太多困难。这是一种嘲讽的方式,利用编造谎言来从反面来看待那段历史,如此的叙述方式,自然变得很丰韵富饶,也容易让你看到不同于我们所熟知的历史的正确的一面。
记得在翻译作品时,最重要的是要体现出作品的‘信’字上,那么如果做个类比,将这部影片比作一个文学作品,这部影片就是在动用一些非正面特征,而非从正面角度来概括这段历史,这就会更令人信服。当主角劝说母亲以前同事、邻里去掩盖真相时,他们虽然都对过去历史报以怀念之情,但却也早已融入了新的时代,而对过去发生的事仅仅看作笑尔,虽然有人愿意回到过去,但这只能被理解为是由于自己的适应能力低下的结果造成的,我们应当永远承认,历史车轮的前进不会为少部分人的精神意志所转移。
如果说一部作品能够送给自己的祖国母亲敬献生日庆典的话,那么‘再见列宁’一定可以说做到了这点。国家应当以增强国力,提高国民生活水平作为准则,而人民也应当不计较个人得失,这亦是时代发展的最根本前提。
影片原有的德语名字(Die DDR lebt weiter auf 79qm)叫做,民主德国在这79平米房间的延续,其实光从影片的名字就可以知道这是在在对那段时期的致敬和礼赞。
【再见列宁】:剖面里的见证
作者:懒残
时间过的真快,这部2003年的电影现在看来似乎很遥远了。最初看到片名,尚以为是一部俄罗斯的列宁传记式记录片,记录虽真实却予人枯燥,所以提不起兴致去看,直到最近偶然看了介绍,才发觉这竟会是一部完全的德国影片,一段发生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德国社会变革中的故事。就影片的故事性来说,说它是一个别致的小品也无不可,它似乎想用一个很严肃的片名来讲述一个故事,一个处于社会变迁下的温情家庭故事,传达着一个温馨怀旧但却充满希望的主题。影片正视那段历史,却选择了近乎中立的态度,没有批判与审视,而是将这段历史融合进一个普通的东德家庭来展现。以普通人的生活视角来见证这段历史的变更与发展。
影片讲述了在东德生活的一个普通家庭,父亲越过柏林墙投奔西德后,留下了母亲与两个子女在东德继续生活,失去了父亲的母亲嫁给了社会主义,在1989年这个特殊历史时刻,母亲目睹了儿子因为参加夜游示威而被警察逮捕,导致心肌梗塞昏迷,昏迷持续了八个月,在这期间,两德间的关系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东德的社会主义被西德的资本主义替代,柏林墙被拆除,两德统一。在八个月后,母亲苏醒了,儿子听从了医生的劝告,知道母亲已不能再受任何刺激,否则性命堪舆。儿子知道母亲无法承受失去社会主义信仰的打击,所以将母亲接回了家,在母亲那仅有几十平的小屋里开始了东德社会主义的重建,于是,一场充满着爱与谎的荒诞剧上演了。
影片是完全以儿子的视角来讲述,在他的讲述中,穿插了整个那个时期的社会变更对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虽然完全个人化的讲述角度有着太多的主观性,但这只是影片的叙事形式,历史对于我们来说,很多时候也是主观的。对于同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我们,对这个讲述的世界感到很熟悉,丝毫没有因为国家不同的差距而产生理解上的难度,反而感到一丝相似与亲切。片名叫《再见列宁》,影片中却没有出现列宁,有的只是列宁的雕像与列宁的思想,在本片中,他俨然成为制度与信仰的象征。再见列宁,我想最浅显的理解就应是告别以往的生活,对已被替代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告别。
也许每个人都会从影片中读到不同的感受,我读到了信仰、救赎、亲情与谎言。
【关于信仰,关于救赎】
不管是出自内心还是迫于形势,社会主义早已变成母亲的信仰。在父亲走后她为这个社会、这个信仰注入了最大的心血与热情,所以在这个特殊时期,儿子才会为她编造这么一个大谎言来重新建起她的信仰。处于青春躁动期的儿子阿里斯,似乎是并没有明显被控制在制度下。但在母亲昏迷、两德统一后,他的生活、他的世界发生了倒转变化时,他的信仰就已经迷失了。他变得彷徨、变得不安、变得失去了存在的根本。与其说他在为母亲虚拟重建东德,倒不如说他是在寻找自已已经迷失的信仰,寻找自已的救赎。母亲去世了,为她而建的虚拟社会主义东德也变得没有任何存在意义,这同时也暗示着此时的儿子也正式标志与社会主义制度进行告别,他似乎是重新把握住了生命,迈向新的开始,投入新的生活。
本片没有任何批判的倾向,所以不要去想信仰的内容,信仰本无对错,关健是在乎人心。在影片中打倒的不只是东德的共产政权,还有东德的价值观和生活模式,所以在这个特殊年代,他们需要这种看似荒诞的形式来支撑自已。这不是自已骗自已,而是自我求赎,自我调整,这是我们都需要的。不管发生了什么事情,生活还是要继续的,只要坚持自已的信仰,我们就能突破逆境去面对。
【关于亲情,关于谎言】
这部影片在另一种理解上,其实就是一个关于爱与谎言的温情电影。
对于儿子来说,通篇的谎言都表达了对母亲的爱,他的荒诞行为中,虽然含有对信仰迷失的自我求赎,是通过亲情的这个切点来表达出来。但他用一个一个的真实的行动来表达对母亲的感情这个形象是可信的,是感人的。为了让母亲平安的养病,儿子在母亲的小屋里重建了东德的缩影。其实儿子不知道,母亲内心深处的信仰可能根本就不是革命,不是社会主义,不是国家制度,而是一家人自由、快乐的生活。真正的柏林墙拆除了,母亲心中信仰却始终没有变过。为了维护这个信仰他不惜带上另一套信仰来对所有人说了一个大贯穿全片的大谎。她的这个谎言在父亲离开东德时就已开始了,他隐藏了自已的感情,将自已的一生都献给了社会主义制度来换取亲情关系的完整。
在影片最后,母亲看着儿子,露出理解的微笑去了,他理解了儿子的谎言,享受着儿子给她的爱,怀着她的信仰安详的去了。给爱的人永远的快乐,是亘古不变的,即使使用的手段是欺骗,手段说穿了只是手段,真感情是值得原谅的,所以,有时我们大可不必为善意的谎言而背负太多的谴责。
我是普通人,对社会体制没有什么太明显的喜恶,我不属于愤青,我也不喜欢政治,但我想,对于许多人来说,政治是不重要的,制度是不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生活。过去的都是历史,历史再凝重也只是历史,都是过去时,新的生活还要继续。
影片的主旨不是批判什么,他站在了中立的立场,怀念了过去,肯定了进步,颂扬了和平。以普通的家庭的变化体现出了不普通的社会变更。将浓重的历史主题闹剧般的融进了生活。导演沃尔夫冈•贝克带给我们的这部影片是一个黑色喜剧,他切开了那个时代的年轮,在它的剖面上来见证历史的变更,在巨大的社会变革,人们依旧要生活,影片充斥着的不是对过去的伤逝,而是对未来,对生活美好的向往。
⑤ 《气球》有哪些细思极恐的细节
《气球》这部电影讲述的是1979年冷战高峰期,身在东德的冈特(大卫·克劳斯 David Kross 饰)和彼得(弗莱德里奇·穆克 Friedrich Mücke 饰)为了追求自由,用超过两年的时间筹画了一场“惊天大逃亡”:
婚礼在安格拉滕普林老家的小教堂举行,安格拉冠上夫姓,这个姓氏现在位列世界政治人物的名单上了。那是1977 年,她只有23 岁。4 年后这桩婚姻出现裂痕,两人形同陌路,安格拉-默克尔几乎在一夜之间,就从两人在柏林共有的房子里搬了出去,留下相当震惊的乌尔里希-默克尔。两人在1982 年正式离婚。十年后,默克尔再婚。
⑥ 经典的德语电影有哪些
德语片名:Das Leben der Anderen中文译名:窃听风暴
剧情简介:
1984年的东德,整个社会笼罩在国家安全局的高压统治之下,特工魏斯曼奉命监听剧作家德莱曼和他妻子演员克里斯蒂娜的生活,监听过程中,魏斯曼渐渐对这家人的生活产生了兴趣,开始暗中帮助他们。一篇刊登在西德《明镜》报上的文章引起了特工头目的注意,他们认为这篇文章是德莱曼写的,并逮捕了克里斯蒂娜,希望能够从她口中得出她丈夫的秘密?而审问克里斯蒂娜的正是魏斯曼……
获奖情况:欧洲电影奖的最佳影片,第79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德国电影奖最佳影片、导演、制作、男主角、男配角、剧本、摄影七项大奖
德语片名:Die Blechtrommel中文译名:铁皮鼓
剧情简介:
奥斯卡的家庭有些荒诞。他的母亲和自己的表弟相恋,由于近亲不能结婚,所以被迫嫁给了一位商人。奥斯卡是谁的孩子只有他母亲知道。在他三岁生日那天,母亲送了他一面铁皮鼓。奥斯卡十分喜欢,整体挂在脖子上敲。
一天,奥斯卡躲到桌子底下玩的时候发现了母亲与舅舅的秘密,他认为成人世界充满了欺骗,于是决定不再长大。当奥斯卡从楼上跳下时,奇迹发生了,他从此不再长高,身高永远只有三岁的水平!
奥斯卡还意外获得了一种神秘的能力――高分贝的尖叫。当看到母亲与舅舅幽会时,他会爬上钟楼,用尖叫震碎所有玻璃;当老师责骂他时,他的尖叫震坏了老师的眼珠。奥斯卡维持着三岁的身高水平慢慢长大。
本片改编自君特•格拉斯的同名小说。
获奖情况:1980奥斯卡最佳外语片,1979年戛纳金棕榈奖等
德语片名:So weit die Füße tragen中文译名:极地重生
剧情简介:
二战末期,德国军人科利基文斯在战争中沦为战俘,被处以25年的刑期,而此时他怀孕的妻子和女儿则完全没有他的消息,只能求神保佑他还能活着回来。经过漫长的跋涉,一行战俘被送到了一个劳改场,那里没有围墙也没有栅栏,然而极度的严寒和千里冰原则成了难以逾越的屏障。这里位于西伯利亚东部,初到之时,由于天气和疾病,很多人都不幸死去,然而非人的矿工生活,才是真正的炼狱。科利基文斯从来没有忘记远方的亲人,一次失败的逃亡让他饱受看守的虐待,然而这却更加坚定了他要逃出这里的决心。后来在年迈的医生的帮助下,科利基文斯才得以逃离劳改场,从此获得回家的希望。可是在他面前的,将是长达14000公里的“死亡之地”,在被积雪覆盖的千里冰原,科利孤身一开始了漫长的回家之路……
本片改编自JOSEF MARTIN-BAUER畅销传记小说,改编自真人真事。本故事曾于50年代改编成德国电视连续剧。
获奖情况:本片曾获多项国际大奖,其情节源自一个真实的逃亡故事。
德语片名:Die Welle中文译名:浪潮
剧情简介:
赖纳•文格尔是德国某所高中的老师,该学校正在进行“国家体制”的主题活动周。由于他最喜欢的“无政府主义”课被另一位老师捷足先登,因此他只能主讲“独裁统治”课程。
对于自由散漫的学生们来说,任何课程都只是为了学分而上。他们在课上大声聊天,无心听讲。文格尔别出心裁提出假想“独裁”的实验。在为期一周的实验中,文格尔被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学生们对他要绝对服从。从最初的玩乐心态,这些青年男女渐渐沉湎这个名为“浪潮”的组织中,他们体会到集体和纪律的重要性,却在不知不觉中滑向了“独裁”与“纳粹”的深渊……
本片根据德国小说家托德•斯特拉瑟同名作品改编。
获奖情况:2008年德国电影杰出剧情片和最佳男配角奖
德语片名:Goodbye Lenin中文译名:再见列宁
剧情简介:
在丈夫逃往西德后,充满热情的东德统一社会党党员克里斯蒂娜就把全部精力奉献给了她的党和一对儿女,并严格按照社会主义的要求抚养教育他们。1989年秋天,克里斯蒂娜突然心脏病发作,昏迷过去。在她不省人事的这段时间,德国已经是天翻地覆:柏林墙倒了,她所挚爱的民主德国也解体了。为了不打击卧病在床的母亲,儿子费尽心思制造了一个一切如旧的假象……影片在喜剧的氛围下,流淌着淡淡的伤感和浓浓的亲情。
获奖情况:第53届柏林电影节最佳欧洲影片蓝天使奖
德语片名:Lola rennt中文译名:罗拉快跑
剧情简介:
罗拉和曼尼是一对年轻的恋人,其中曼尼是一个不务正业的小混混,而罗拉则是相信“天大的事情有爱情顶着”的爱情至上主义者。
一天,曼尼为老大完成一项钻石交易,带着装有10万马克的钱袋等候罗拉的接应,然而罗拉的自行车被人抢走,耽误了约定的接应时间,曼尼只好乘地铁回去。在地铁车厢里,曼尼扶起身边的乞丐,同时,看见两名警察向他走来。慌乱中,曼尼下了车,竟然把钱袋忘在了车厢里。显然,钱袋被乞丐拿走了。此时距离曼尼和老大约定见面交钱的时间只剩下20分钟,如果20分钟之内筹集不到10万马克,曼尼就会被老大杀死。走投无路的曼尼打电话向罗拉求救,如果罗拉20分钟之内不能赶到,曼尼只能铤而走险抢劫电话亭对面的超市。
获奖情况:欧洲电影奖1998最佳电影提名,威尼斯电影节1998金狮奖提名,英国学院奖2000最佳外语片提名等
德语片名:Ein Lied von Liebe und Tod中文译名:布达佩斯之恋,忧郁星期天
剧情简介:
人们总是难以抗拒《忧郁星期天》的悲伤情调,原来这首歌与一段复杂凄美的爱情故事有关。上世纪30年代的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的一个餐馆里,美丽的伊洛娜同时被两个男人深爱着。一个是餐厅老板,另一个是钢琴师。三个人都并不愿意改变现况,打破平衡,伊洛娜同时拥有两个男人的爱而深感平静幸福。钢琴师为她创作出《忧郁星期天》,他和餐厅也因此一举成名。
然而,汉斯的出现彻底毁灭了这一切。他曾经是一个无名小子,深深迷上《忧郁星期天》 的同时,更是成为伊洛娜的裙下之臣。汉斯向伊洛娜求婚,却被拒绝,满腔恨意的他如今成了军官,风光无限,正带着他蓄谋已久的复仇计划来到伊洛娜身边,给他们的生活以致命一击。爱、复仇与战争的故事,在布达佩斯纠结上演。
获奖情况:巴伐利亚电影奖最佳导演奖、最佳摄影奖等。
德语片名:Jenseits der Stille
中文译名:走出寂静,超越寂静
剧情简介:
故事发生在德国南部的一个小镇上,一个名叫拉拉的女孩从小由失聪的父母抚养长大。拉拉和父亲间一直继续着一个猜声音的小游戏,如日出的声音和下雪的声音。拉拉唯一能够和人正常交流的时刻,就是在学校上课的那段时间。在父母无声的关爱下,拉拉成长着,直至她开始学习黑管。对音乐有着敏锐触觉的她突然发现生活应该是如此美妙多姿,于是,异样的情绪在她心中滋长着。慈祥的父亲开始感觉到危机,他发现音乐似乎要把女儿从他身边夺走,于是采取种种措施阻止拉拉学习音乐。如何处理好与父母间的沟通问题,以及继续自己的音乐梦想,拉拉面临着她人生中第一个两难抉择……
获奖情况: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提名和德国电影金带奖最佳女主角、最佳配乐等
德语片名:Napola – Elite für den Führer
中文译名:希特勒的男孩
剧情简介:
电影通过一个加入军事学样学习的男孩的视角观察了战败的德国各个阶层的反映,男孩家境贫困,一心想进入这个学校就能出人头地。他的父母却知道战败的德国从军早已没有前途,因为百般阻扰,又不敢说出真相。学样中每个人纳粹分子都飞扬跋扈,一副全胜的姿态,一个学生甚至因为有尿床的习惯而被命令当众在自己的床垫上小便,还让他顶着那床垫站了一天。残酷的训练折射出纳粹为战败而歇斯底里精神状态。更可悲的是那个尿床的男孩在一次手榴弹练习中为了救大家而舍生就义,这是我们在电影历经四十分钟后看到的第一次死亡,第二次则是那个自杀的孩子。
这两个孩子的死亡分别代表二战后新生代两种不同的对待战争的态度,一方认为为祖国献身是理所当然的,而另一方却将生命看得无比重要,甚至为此而厌恶战争。军官家中的生日聚会,校长的一次次激昂的演讲,都无不透着德国纳粹思想的阴魂不散。在对学生的文化课教育中也把犹太人的历史和出生刻意歪曲,同时灌输德国军国主义思想。最后男孩终于看透了这个学校如夕照的命运,他的反抗最后导致被赶出学校。
获奖情况:捷克卡罗维发利电影节竞赛片,年仅20岁的男主角Max Riemelt凭此片获得该电影节影帝。2003德国电影奖最佳原创剧本;巴伐利亚电影奖最佳导演等。
德语片名:Kein Bund fürs Leben
中文译名:好男不当兵
剧情简介:
终于毕业了!接着去服兵役?“当然不”, 巴斯蒂带着这个想法,怀着各种古怪的借口去参加兵役体检。在那里他很快发现,他那些“不痛不痒”的借口根本无法挽救他被征召入伍的命运。幸好他碰到了施莱费尔,从他那里买到了他得了糖尿病的女朋友的尿样,这下不用担心体检会通过了。两人兴冲冲地等待着医生的体检报告,等到的却是医生猥琐的回答:“恭喜,先生们。你们有糖尿病,另外你们俩都怀孕了。”正当巴斯蒂在派对上庆祝毕业的时候,军警却突然出现,把他带到了兵营,因为没收到他的拒服兵役申请。噩梦从此开始,专横的长官,可笑的演习,一遍又一遍咆哮的荒唐......
视频可至http://de.hujiang.com/new/p431631/观看大部分。
⑦ 东德史上最「 ”硬核”逃亡,我看哭了
1949年,德国正式分裂,数百万向往民主自由的东德人逃亡到西德。 此后,高筑的柏林围墙虽阻止了东德人的大逃亡,依然有人不惜冒生命危险翻越边界,他们跳楼、游泳、挖隧道,甚至胁持飞机,只为了呼吸一口自由空气。 当时用尽方法逃亡的东德人。 这其中,有两个家庭想到了一种更不可思议的逃亡方式——乘坐自制热气球飞越围墙!这听起来带着《飞屋环游记》的浪漫,但却是一个真人真事,过程更是惊心动魄,堪称「 ”东德史上最壮丽的逃亡”。 《气球》 电影呈现的正是Peter Strelzyk和Günter Wetzel两家人逃亡西德的真实故事。 德国导演米夏埃尔·赫尔比希在小时候看过由这个故事改编的迪士尼电影《偷渡人》后,就决定有天自己也要去拍这个故事,多番争取版权,才有了现在的《气球》。 拍摄团队花了5年时间去重置当年的场景,更多次采访故事原型,就为了让观众回到那个风声鹤唳的时空,感受逃亡的壮美。 电影故事的原型。 影片开场就是一组强烈的对比。 一边是灯光下孩童高唱祖国美好的歌声,另一边则是暗夜里士兵扫射逃亡者的枪声。两组场景交错出现,暗示着东德政治的暗涌与东德人民的矛盾。 冈特和彼得两家人也在欢庆现场,但他们心里想着的是如何逃离东德,因为他们希望孩子能在自由的环境下成长。 从地面过去被枪杀的几率很高,于是他们想到了用热气球飞跃边界。 利用有限的资源和时间,两家人合力自制了一个28米高的热气球。万事俱备,只欠北风。 天气预报说即将到来的周末会有强烈北风,正是热气球升空的好时机。可出发前,冈特夫妇临阵退缩,足见此次逃亡需要的勇气之大。彼得一家则按原计划在夜里逃亡。 热气球升空后,因为布料吸收了过多湿气开始下坠,加上瓦斯结冰导致熄火,那个承载着一家人梦想的巨大气球最终坠落,离边界线仅200公尺。 彼得一家人不想被边界的士兵发现,只好马上狼狈地跑回家。第二天天亮,士兵发现了树林里的热气球,秘密警察开始地毯式地侦察这起逃亡案件。 万一计划被发现,彼得一家同样会被判「 ”叛国罪”,他们只好去美国大使馆求助。 但他们又不能用打电话或直接对话等方式去找美国人,因为处处有秘密警察在监视,更不可能进入大使馆,否则会被彻查。 最终只好写下自己的处境和地址,放进烟盒里,将烟盒秘密塞给美国人。他们以为这就成功了,可一直没等来美国人的救助,而街道上的气氛又愈发紧张。 不想坐以待毙,彼得一家要做第二个热气球进行逃亡。他们还是得拉上冈特一家,因为冈特是一位出色的裁缝,只有他能把气囊缝好。 虽说逃亡非常惊险,但选用热气球这样「 ”硬核”又充满童话色彩的方式,真的为整个事件平添了浪漫的感觉。 两家人从秘密筹集布料,手绘设计图,用老旧缝纫机缝补气囊,到简易焊接金属吊篮,艰难地制作出当时欧洲最大的热气球,非常疯狂而又不可思议。 从起飞到落地,飞越边界仅仅花了28分钟,但前有热气球动力不足,后有秘密警察追捕,整个过程显得紧张 *** ,牵动人心。 与此同时,《气球》也将当时东德的气氛拿捏的十分细致微妙。除了开场的对比场景,你会发现,哪怕东德人民都知道夜里发生在边界的惨烈情景,日常依然保持着平静的生活状态:孩子照常上学,大人如期上班,街上一片祥和。 可仔细一看,人们对话时总是欲言又止,眼神中更常常透露着故作镇定的不安。被监控着的日子,如履薄冰。 巧合的是,主角们的邻居是秘密警察,平常往来友好,但到了彼得一家整天想着逃亡时,对方的每句话、每个眼神,都能让他们心慌。 街上、饭店里,每一双眼睛似乎都在监视他们,为求自保,人与人之间都会保持距离,充满了冷漠和不信任。 电影里有一点没直接说明。当时负责追捕逃亡者的机构是「 ”史塔西”,它堪称人类史上最有效率的情报和秘密警察机构,拥有秘密警察9万多人,线人、密探近50万人。 可以说,在当时东德1800万人口中,每3人就有1人曾在「 ”史塔西”的监控下,可想而知主角们身边充满危机。 越是不自由,越是明白自由的可贵,也越是奋不顾身想得到自由。 「 ”不自由,毋宁死!”这样的决心我们都无法感同身受,但透过电影的真实重现,看到他们成功抵达西德,观众依然会感动不已。 这两家人确实是幸运的,因为据统计,1976年到1988年期间,有38000名东德人民企图逃至西德失败,至少有462人在边界丧命。 柏林墙上记载着每年因试图翻墙从东德逃往西德而被击毙的死者数目。 「 ”你们自由了,这里是西德领土。” 现实中,热气球降落后,两家人在吊篮里足足等了24小时,才听到前来搜救的军人对他们说出这句话。 这是多少逃亡者最期待的一句话,又是多少逃亡者临死前都没能听到的一句话。 「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每个人对「 ”自由”有不同的定义,某些人可能早已因高墙围绕而对自由麻木,但这些历史上的真人真事总会让我们明白,纵使被困,纵使渺小,纵使脆弱,自由的灵魂也无法被禁锢。他们终究会摆脱束缚,如气球般随风飞舞。
⑧ 细数欧美经典越狱电影
1、极地重生
导演: 哈迪·马汀斯
编剧: Bastian Clevé / Bernd Schwamm / Hardy Martins
主演: 迈克尔·门德尔
类型: 剧情 / 战争
制片国家/地区: 德国
语言: 德语 / 俄语
上映日期: 2001-12-27
片长: 158 分钟
又名: As Far As My Feet Will Carry 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