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七八十年的国产喜剧片,农村题材的都有哪些
1,《月亮湾的笑声》,上映时间:1981年。
《月亮湾的笑声》是徐苏灵执导的喜剧片,张雁、仲星火等出演,于1981年在中国大陆上映。该片讲述了老实本分的农民江冒富在十年动乱时期几起几落的坎坷经历,以及拔乱反正后农村生活的新气象。
2,《甜蜜的事业》,上映时间:1979年。
《甜蜜的事业》是北京电影制片厂摄制、谢添执导的喜剧影片,由马琳、凌元、李秀明、李连生主演,于1979年上映。该片讲述了农村妇女唐二婶在田大妈的帮助下,摒弃落后的传统观念,树立计划生育、男女平等的社会主义新风尚的故事。
3,《小小得月楼》,上映时间:1983年。
《小小得月楼》是由上海电影制片厂出品,卢萍执导的一部苏州话的喜剧电影,是由毛永明,陆辰生,顾芗,叶霞珍等主演,于1983年上映。影片讲述的是改革开放初期,苏州的一群青年开办饭店“小小得月楼”的故事。
4,《瞧这一家子》,上映时间:1979年。
《瞧这一家子》是由北京电影制片厂出品,王好为执导,陈佩斯、陈强等主演的喜剧片,于1979年上映。影片讲述了毛纺厂车间主任老胡,女儿嘉英是车间的挡车工,与车间的修理工郁林相恋,儿子嘉奇是文工团演员,一次他和大阮,张岚逛公园时,奋不顾身去救根本没落水的孩子。
5,《二子开店》,上映时间:1987年。
《二子开店》是王秉林执导的喜剧电影,由陈强、陈佩斯主演,于1987年6月13日在中国上映。该片是喜剧系列片《天生我材必有用》的第二部,讲述了待业青年二子和朋友们自谋职业,开办个体旅店的故事。
2. 少时印象最深的两部老电影——《月亮湾的笑声》和《咱们的牛百岁》。
电影《月亮湾的笑声》(下称《月》)和《咱们的牛百岁》(下称《牛》)是少时在村大队院里看露天电影时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两部电影。
上世纪80年代,农村还普遍清贫,谁家要是有一万元存款,那可是村里人羡慕的对象。
《月》剧中的主人公冒富凭着勤劳致富,成了“万元户”;自那以后,“万元户”成了我们村里的谈论话题,也成了村里人追求的目标。
《月》剧中的故事情节多已忘记,但主人公冒富和庆亮在月夜河边相互追逐、庆亮失足落河的镜头却是那么清晰。
《牛》剧中的几个镜头,王馥荔和牛百岁妻子秋霜隔着墙头吵架、懒汉田福砸牛百岁家锅以及最后牛百岁领着大家推着满载土肥的木架子车在夕阳里前行,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最近又看时,感觉《月》剧比起《牛》剧来,在演员表演的生活化方面差得很远。
看《牛》剧,你觉得那里面的村子就是你生活过的村子,演员们就是你村里的大爷叔叔哥哥姐姐们,《牛》剧中院落门外总有不断走动的人影,那也是村子里真实的情景。
《牛》剧在刻画生活、人物方面也远比《月》剧深刻。
《牛》剧中女主角菊花的扮演者王馥荔曾经说过:“《牛》剧之所以富有影响力和吸引力是因为我们的作者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他写戏的时候还是农民,他写的每一个人物就是他的邻居、街坊,他的语言那么丰富、那么鲜活,因为那就是他们村里人说过的话。
虽然我们这些演员是城市人,但是我们拜农民朋友为师、体验生活。
我记得当时还给我们每个人一块自留地,你必须种地,每天创作完了以后还不能让这块地荒了,得踏踏实实做农民。
有件事我记得特清楚:有一天拍的戏是大家啃馒头,当时正好是星期天,烟台有观众来村里看拍电影,说想看看王馥荔,导演说就在那里啃馒头呢!”
王馥荔还谈到:“前年我从北京出发坐飞机,看到一份报纸上写:一个大学生要考试了,在复习工科,特别郁闷,又累又烦。
电影频道经常放《咱们的牛百岁》,这部影片既生活化又有一定的喜剧色彩。
这个大学生说,他实在复习不下去的时候,打开电视看到了这部特别好的影片,他觉得这部影片可以拿到国际影展上比赛。
他说,影片拍得太“农民”了,“简直不知道我们中国老电影里还有这么好看的农村影片!”
他还特别讲到演员,说陈裕德(饰演田福)这个演员演得太棒了!”
我把《牛》剧存到了手机里,以便于温故而知新,时时感知生活的美好和人生的深度!
电影牛百岁主题曲是《双脚踏上幸福路》(刘昌庆作词,肖珩作曲,李双江、王作欣演唱),歌词富有哲理,曲调高亢悠扬,特附于此。
青悠悠的那个岭,绿油油的那个山,
丰收的庄稼望不到边,望呀么望不到边.
麦香飘万里,歌声随风传,双脚踏上丰收的路,
越走心越甜,越走心越甜.来......
得呀依呀哈依呀儿哟哟噢
越走心越甜,越走心越甜.
弯曲曲的那个路,低洼洼的那个川,
生活的道路不平坦,不呀么不平坦.
历经坎坷路,笑迎春风暖,双脚踏上幸福的路,
越走路越宽,越走路越宽.来......
得呀依呀哈依呀儿哟哟噢
越走路越宽,越走路越宽,越走路越宽
3. 介绍一些80年代的国产喜剧老电影,越全越好。
1.1980《庐山恋》
1980《庐山恋》 豆瓣评分:7.5
中国第一部吻戏,是“文革”后国内首部体现爱情主题的电影,女主角张瑜片中的服装换了43套,远远超越《花样年华》里张曼玉的23套旗袍;当年的新人张瑜也凭这部电影成为上世纪八十年代观众心中的“梦中情人”,并中选第一届金鸡奖和同年百花奖的“双料影后”。如今在庐山上,有一座非常闻名的庐山恋电影院,每天从早到晚只放映《庐山恋》一部影片。看《庐山恋》已成为庐山的一个固定旅行项目。
2.1981《三个和尚》
1981《三个和尚》 豆瓣评分: 8.6
这部影片是依据中国民间谚语改编而成,是70后的宝贵幼年回想。凭借着高明的艺术水准,这部电影在国内外取得多项大奖,包含1981年第一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美术片奖、第四届丹麦世界儿童和青年电影节银质奖1982年第三十二届德国柏林世界电影节银熊奖。
3.1982《茶馆》
1982《茶馆》 豆瓣评分: 9.2
这是一部由原著改编而来的威望电影。影片中“北京人艺”绚烂群星的扮演非常超卓,影片充分发挥电影艺术手法的优势,影片根本保留了原舞台表演的魅力和民族化的风格,将电影化的处理与原作风格有机交融,使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愈加杰出。该片获1983年第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特别奖,文化部1982年优异影片奖特别奖。
4.1982《少林寺》
1982《少林寺》 豆瓣评分: 7.9
由张鑫炎执导,李连杰主演。是一部在武打电影史上具有划年代含义的作品,影片一反旧式武打片中那种纯扮演的花架与镜头技巧的做作,经过李连杰和他的一班功夫队员们朴素真实的功夫让观众真正赏识到了中国功夫。《少林寺》的颤动,使光头和尚觉远的形象成为一个年代的印记。
5.1983《城南旧事》
1983《城南旧事》 豆瓣评分: 8.7
改编自林海音1960年出书的同名中篇小说,由吴贻弓执导,沈洁、郑振瑶、张丰毅等主演。1983年该片在中国内地上映。经过孩子的目光审视近代中国的变迁,对文革之后的中国电影来说弥足珍贵。
6.1985《黄土地》
1985《黄土地》 豆瓣评分: 7.9
根据珂兰《深谷回声》改编。本片可以说是陈凯歌作为第五代导演的开山之作,张艺谋担任摄影,这也是当今国内最顶尖的两位大导演在25年前的初次协作。贾樟柯曾说自己当年在街头散步,溜进一个录像厅,在放黄土地,其时就被震慑了,从此立志拍电影。
7.1986《芙蓉镇》
1986《芙蓉镇》 豆瓣评分: 8.8
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于1986年,闻名导演谢晋执导,刘晓庆、姜文主演;这是一部反映建国以来屡次政治运动中小人物悲欢离合的电影。影片经过芙蓉镇上的女摊贩胡玉音、右派分子秦书田等人在“四清”到“文化大革命”的一系列运动中的遭遇,对我国50年代后期到70年代后期近20年的前史做了严厉的回忆和深入的反思。
8.1987《红高粱》
1987《红高粱》 豆瓣评分: 8.1
张艺谋导演,巩俐姜文主演的电影《红高粱》以浓烈的色彩、豪放的风格而为人所称道。影片塑造了“我奶奶”、“我爷爷”、罗汉大叔等一批中国普通老百姓群像,最大的特色是拍出了中国人豪迈爽快的一面,跟中国内地电影一贯的哀伤沉重的传统风格大相径庭。摄影师顾长卫在取景和色彩的运用上有出色表现,男女主角在高粱地野合的一段有中国电影罕见的“景人合一”之美。1988年该片获得了第3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成为首部获得此奖的中国电影。
9.1987《老井》
1987《老井》 豆瓣评分: 7.7
一部富有深刻哲理性的影片,它以现实主义的手法表现了当代农村青年的献身精神,并由此歌颂了中华民族的顽强毅力。在上映后引起较大反响。吕丽萍、张艺谋主演,获得过第11届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和最佳男演员奖,1987年美国第7届夏威夷国际电影节评审团特别奖;第11届沙尔索国际电影节一等奖。
10.1987《末代皇帝》
1987《末代皇帝》 豆瓣评分: 8.6
这是贝纳尔多·贝托鲁奇执导的一部传记电影。尽管这不是一部国产电影,但是它的选题与时代背景都是与中国密不可分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那个时代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传统社会缩影。影片诠释了溥仪一个作为皇帝的人的故事,并没有洋洋洒洒的去讲溥仪的故事与中国的历史,而是选择了一个独特的视角来看待末代皇帝的人生。值得一提的是,本片荣获了第六十届(1987年)奥斯卡最佳影片。
拓展资料:
电影,是由活动照相术和幻灯放映术结合发展起来的一种连续的影像画面,是一门视觉和听觉的现代艺术,也是一门可以容纳戏剧、摄影、绘画、音乐、舞蹈、文字、雕塑、建筑等多种艺术的现代科技与艺术的综合体。
但它又具有独自的特征,电影在艺术表现力上不但具有其它各种艺术的特征,又因可以运用蒙太奇(法语:Montage)这种艺术性突跃的电影组接技巧,具有超越其它一切艺术的表现手段,而且影片可以大量复制放映,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电影已深入到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国务院法制办于2018年2月2日—22日就《电影行政处罚裁量办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4. 找部老电影,80年代农村题材的喜剧
《月亮湾的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