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热门电影 > 台湾武侠老电影豪侠在线观看

台湾武侠老电影豪侠在线观看

发布时间:2025-01-06 01:59:14

A. 风月已逝,血幕降临——张彻的《刺马》与陈可辛的《投名状》

风月已逝

血幕降临

在这个萧瑟的时代,看一部无比萧瑟的电影

这十几年,北上的香港导演,基本全军覆没。大环境、审查制度、文化差异、 历史 述说方式和教育导致的价值观分歧、观众关注点与口味……这当然是香港导演水土不服的大背景。但背后更大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在这群北上的香港导演中,最让我关注的,可能是陈可辛。

而他北上所拍的电影中,我最喜欢的,大约是《投名状》。

陈可辛早期在港拍的电影,多为文艺片、生活片、爱情片一类,如《甜蜜蜜》、《金枝玉叶》。但北上以后,反而对武侠题材产生了兴趣,一连拍了《投名状》、《十月围城》与《武侠》。前两部,都和张彻有关,如《投名状》之于《刺马》,《十月围城》之于《上海滩十三太保》,而《武侠》,则搬出了张彻第一代弟子王羽。

在武侠已经远去的时代重新开拍武侠,陈可辛确实与众不同,更不同的是,他虽取材经典,但明显要对准的早不是江湖,而是 历史 ,是时代。所以,《投名状》也好《十月围城》也罢,包括《武侠》与后来的《中国合伙人》,都包含着浓浓的隐喻,那份厚重,实在是其他北上香港电影人难以比拟的。

陈可辛,虽出身那个擅长风花雪月,风云变幻终为弹丸之地的香港,但,其野心与格局,大约只有走出香港,才有了真正得以一展的可能。

我喜欢他,就这一点吧。

三个演员,完全不同的身份背景,分属不同时代,他们和港片的全盛时代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刺马》应当算张彻难得的经典之作了,倒不是说完成度和好看度,更多的,这部电影中容纳了最多张彻的“野心”,从美工道具布景这些都可以看出滥拍成性的他,很想用力在这部电影中放点什么其他商业片中放下不下去的东西,除了兄弟情(ji)谊(qing)、还有背叛,野心、人性,甚至,还有张彻最稀有的男女之爱!

当电影一开始,白衣翩翩惊为天人的马新贻出现在荧幕上时,我已知道这将是一个不同的故事,会和张彻其他一见面就为对方去死的电影截然不同,那些故事中,即使地位相隔悬殊,却也还总有些什么,是人与人之间的微妙牵绊。然而《刺马》里,这一招早已玩得炉火纯青张彻却打算耍我们:马新贻从出场那刻开始,就和黄纵、张汶祥这样的草莽仿佛使用了不同的滤镜:他们气场如此不同,注定不可能长久,甚至,连牵扯在一起都很勉强。纵然黄纵和张汶祥都被马新贻的气度所吸引,愿意为他卖命,最终也为他付出生命,那 情感 的波动(尤其是张汶祥与马新贻之间)虽然也有,但他们的“命”终究不同!

27岁的狄龙,真是人间极品……满屏流口水的观众,大概也从侧面印证了这大约更可算是另类的风月片。

黄纵单纯地信任着他的大哥,他几乎是个没有什么思想和头脑的莽夫,在山寨时不顾后果的下山,鲁莽,粗放、任性、贪财好色又自以为是……虽然也率真、豪迈、善良,但终归只是简单的武夫。张汶祥到底读过几天书,总算有些清醒,所以对马新贻,他的 情感 远较黄纵复杂,一方面,他对马新贻的钦慕、崇拜远较黄纵深刻,那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中包含的关切都是曾经付出的证明(当然,也可能,由于扮演者是狄姜,但谁知道这不是张彻故意的呢?),即使只是隐隐约约,他到底能够触摸到半分他大哥的爱恨,情不自禁欣赏他那要往上爬的勃勃野心和这份野心所激发的生命力。而另一方面,对大哥,他畏惧、怀疑、焦虑、挣扎,因为他知道马新贻和他们绝非同类,知道他会背叛他们——不,那不叫背叛,而是遗弃。张汶祥是明白这一点的,他仇恨的来源,细想起来,与其说是被背叛后的愤怒,不如说是被抛弃的幽怨。

根子上,这部保留了张彻暴力美学的电影,终是一个风花雪月的故事,从黄纵和马新贻的关系开始就注定。何况张彻还加入了米兰,三个男人中的米兰。一开始特别满足于打家劫舍生活,一上来就抢了马新贻的银两还抛下一句:“该下手就下手,该走就走!”的米兰,后来却在张汶祥的质疑中毫不退缩地说:“随便你怎么望我,我也不怕,我嫁给你二哥的时候,还很小,什么都不懂……等我懂得我需要什么样的男人的时候,我就是这样!”

谁能在这样的男人面前不动心?

是啊,好勇斗狠的江湖义气在深沉腹黑的不择手段前,显得那么苍白软弱,钱财女人就可以被收买的男人,和矢志不渝要“做一番大事”的男人……遇到了马新贻这样散发着生命能量的男人,有几个女人能把持得住?米兰当然会爱马新贻,不爱是不可能的。特别之处在于她的泼辣、她的野性,她的主动,她的强烈,她的“我就是这样!”一向见识多名门闺秀的马新贻何曾见过这样的山野之花?米兰恰恰激起了他内在汹涌的原始欲望,所以马新贻会说:“谁能相信我们是真的相爱?”他们相爱了,这很难想象,但爱哪里有什么合情合理?只能“我就是这样!”

■ ■■■■

马新贻要杀黄纵,想来并非为了米兰,黄纵始终都只是个扶不上墙的乡野村夫,满足于打打杀杀的他不可能懂马新贻渴望的东西:前程、权力、控制、地位、名望……还有那天性就要燃烧的斗志。黄纵总有一天会挡了马新贻的路,而“凡是阻住我去路的东西,都要把它踢开!”马新贻绝非无情,不如说他很重感情,所以才十几年来未曾婚娶,独独爱米兰,但多情而深情,离无情其实也一线之隔:你挡了我的路,你为什要挡我的路?你为什么明明知道我正在竭力争取却还要挡我的路?曾经的真情,一瞬之间就变做傲娇的怨愤,在马新贻看来,背叛者或许是黄纵也不一定。

马新贻对张汶祥,感情投入更深了,或许一开始他告诉自己,只是当他是个可以栽培的人材,却不能解释张汶祥行刺马新贻时,马新贻喝退下属,决意要独自制服他,即使张汶祥的匕首刺入腹部,依然想的是要一对一的解决问题。可以毫不顾惜杀黄纵的马新贻,为何舍弃所有优势,宁愿丢掉性命也要保留在张汶祥前的尊严?那就只能出于感情——他喜欢他,这种喜欢不是什么男人间的惺惺相惜,更不是带有占有和欲望的暧昧,就只是喜欢而已。或许他暗暗明白张汶祥和黄纵的不同,张汶祥心思细腻、布局缜密,处事谨慎,虽出身草莽,却和自己更为相似。如果有机会,他会懂自己,可以成为自己的心腹……然而这也不足够,只能说喜欢就是喜欢,一个眼神就能注定一切。到了生死那刻,马新贻才明白这份 情感 的强度,可已经来不及了。“张汶祥,没想到我会死在你的手里!”

马新贻不会后悔,当然不会,作为一个所有的意志、能力、抱负都是不断往前爬的人而言,一个坚定思考着生存的意义,念叨着“大丈夫,当求封疆裂土,光宗耀祖!”“有这样的志向,才有这样的将来!”的人,后悔极其无聊。但马新贻毕竟为了这份情瞬间失去了一切。这个时候,他倒不会去想他不顾一切得来的前程了。也许,从一开始,“我还要再向上爬,谁也不能阻止我向上”不过是马新贻给自己的一个强烈心理暗示,说着说着身边人连带自己就当了真。其实他要的是什么了?还是那两个字,风月!

这是香港,纵然背景带着血,满屏刷着暴力和权欲,骨子里还是风花雪月的情事。狄龙一字一句咬着那些凶狠的句子,仿佛我们能真被他带进争权夺利的漩涡里——即便真正经历过战争,亲眼目睹过杀戮、鲜血的上校张彻,拍得最得心应手的,还是人与人之间微妙的 情感 。《刺马》的成也就成在这里,败,也败在这里。

三十年后,陈可辛决定翻拍《刺马》。虽然不知道这个脚本最初吸引他的地方是什么,可,绝对不是风月。名字就表明了一切 ,投名状 !林冲雪夜上梁山,却遇到王伦。王伦是个什么人?白衣秀才!读书人却占山为王当土匪,只能比那些江湖草莽更狠,“不知心腹”怎么办?去纳个投名状!一个人头就是杀戮开始的证明。哪来的兄弟情深?哪有什么同生共死?一上来就撕破所有温情友情仁义诚信的脸皮,要生存,就得践踏着他人的血和头颅,哪怕是亲兄弟的血。

成千上万的头颅与尸体,是这部电影的主基调

然后,我们就看到了这部《刺马》的内地版,《血酬定律》的注解版。

还是三个男人一个女人,关系也还是那个样,主线剧情没什么大改,可质感早已截然不同,庞青云实在是近年来最好最被低估的角色,还好是李连杰演的。作为内地土生土长的演员,他确实比狄龙姜大卫一干人更懂,什么是求生的本能。

个人觉得这是李连杰演艺生涯最需要啃演技的角色

失去了所有部从,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庞青云,究竟想要什么?可能连他自己都不清楚,剩下的念头,就是要活下去,像个人那样活下去。他可以背弃一切,出卖一切,遇佛杀佛,逢祖杀祖。赵二虎和姜午阳,从来都不是他的兄弟,他对他们几乎未曾付出过半分真心:就像最初,魁字营眼睁睁看着他的人一个一个被耗尽一样,庞青云从一开始,对于这些和他一起从死人堆里挣扎着活过来的人,似乎就做好了准备要舍弃。

赵二虎姜午阳,他们不懂庞青云,从最初到最后,从来没有懂过,这份不懂远远胜过《刺马》中马黄张三人之间的距离。他们只知道“这年头,没有兄弟活不下去。”却不明白,庞青云遇见莲生的那个晚上,他对本会被卖做富人小妾,却被赵二虎救下的莲生时已经说过:“他不知道你已经变了,还以为救了你。”只有莲生才是庞青云的同类(虽然她也不懂庞青云)。——庞青云想要的,不是兄弟义气,不是大仁大爱,不是当英雄,甚至不是什么当大官,有吃有穿,再不被人欺负。

……在赵二虎姜午阳的世界尽头,矗立着一个孤独的庞青云,他留给他们的只能是背影,还有彻底的残忍与无情。

眼神里从来都只有凶狠的庞青云

——这种残忍,却不是和赵二虎姜午阳那样兽的残忍,而是比之更冷漠的“人”的残忍。

当庞青云知道姜午阳已经发现自己和莲生“奸情”的瞬间

中国荧幕上从未出现过真正的太平天国,那几乎是 历史 上最阴暗最残酷最绝望的一幕,不止是身体毁灭,更有心灵的全面崩溃。所有曾经维系中国人精神世界和 社会 结构的信仰都化为灰烬,唯有“拜上帝教”和耶稣的“弟弟”洪秀全在无穷“天堂”深处发出一点点光亮,当然,那只能是虚幻的光亮,没有半分温暖,却足以把人双眼刺瞎。作为影评本文并不想去讨论那段 历史 ,而是说,在那个乱得不能再乱的乱世里,人只能凭借本能却活着,这本能,就是血、暴力、是“抢钱”、“抢粮”、“抢地盘”、“抢女人”的原欲,而稍微想多要一点点,这个乱世都承载不起。

赵二虎和姜午阳不可能明白这些,他们总想多要一些别的东西,赵二虎攻下苏州时因为庞青云的杀俘怒不可遏,因为他劝降时承诺了那些俘虏不死:“人无信就是死!”是的,底层 社会 的江湖义气。为了这义气,他杀了卖莲生的人逃进山里做了匪,却不知莲生是愿意被卖去过“好”日子的;为了这义气,他可以和敬重的大哥反目成仇,在庞青云心中种下了怀疑的种子;为了这义气,他拒绝魁字营的离间,拒绝往上爬的可能,还拒绝带头裁军;为了这义气,临死还心心念念大哥的安危,却不知是正是这大哥下定决心要杀了自己。赵二虎一生都是个可怜人,明明一字不识,杀人如麻,一面恶狠狠的念着:“记住我的样子,下辈子找我报仇”,一面却满脑子乱世承载不下的江湖道义,还做着梦,要去过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好日子。姜午阳到底年轻,脑子灵光很多,可依然盲目而麻木,更像只需要驯服的野兽而不像个人。刚开始为了双鞋子就可以杀人,举着人头像疯子一样狂吼。到后来,他却说,他想当英雄,他想为那个庞青云所说的“全天下老百姓都不再受人欺负”的未来而死,“那该有多好!”可笑!姜午阳相信庞青云,不然他又能去相信什么?是个人就总得相信什么才能支撑着自己活下去。当然,他错了,他自然是错了,那个已经没有路的乱世,“信”本身就是错的。

庞青云固然可以看不起赵二虎姜午阳的天真、幼稚,他们蠢,他们是可以被利用的工具,是可以被随时舍弃的弃子。然而他自己何尝不天真幼稚?不是别人手中的工具?“我这一生,如履薄冰,你说我能走到对岸吗?”他喃喃自语。可看完整部电影,我仍然很难明白庞青云的对岸到底是哪里?是两江总督的位置吗?他是不是真的相信自己做得都是正确的,他是不是真的相信那个不会因为穷就被人欺负的时代因为他的牺牲和努力就会到来,亦或者,这只是他欺骗别人,欺骗自己的虚幻谎言而已?这些都没有答案,或者即使有答案也没有意义。他们的生命深植在早已和堆积如山的尸体一起腐臭的土壤之中,纵然竭力挣扎,拼尽全力,流干鲜血,也无法从泥沼中挣扎出来——这样的虚幻感,并不只属于赵二虎和姜午阳,也属于庞青云。更属于那三位幕后操纵,将庞青云视作棋子和弃子的“大人”,又或者,是端坐在朝堂之上,看似拥有整个天下的“太后”。

这虚幻感,属于每一个骨子里流淌着传统文化血液的中国人,而且,已经延续了数百年。只是,越是虚幻,人们便越会抱紧眼前拥有的哪怕一点点东西,因为虚幻,这一点点东西也随时会消失。

陈可辛,难道不正是被这样的虚幻感所吸引吗?没有风月,没有道义,没有仁慈,没有未来,没有希望,有的,只有独属于这块土地的虚妄。

我们总是歌颂着我们的盛世

殊不知每一场短暂盛世之后,都是“白骨曝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残酷与阴森

什么是血酬?血酬就是人用自己的血和命作为成本,去用脑袋和拳头磕出一点生存的夹缝。自己的命不值钱,旁人的命自然更不值钱。所以,在这样的暴力 社会 里,只有丛林法则,只有弱肉强食,只有好狠斗勇,拼的是谁比谁更没有底线,更没有 情感 ,更可以放弃一切人性:尊严、道德、自由……每个人都以别人的血肉为食,每个人都踏着别人的尸骨前进,直到有一天,自己的血肉尸骨也将沦为只养育出细菌和绿藻的这团腐烂死水中的一点培养基吧——直到今天,我们还会把这个赤裸裸的过程描述并且美化为“狼性精神”!

当然, 自以为是狼,说到底也不过都是狗而已 ,都在食物链当中,谁又比谁更高贵?

今日我杀你,明日他杀我……永远逃不开杀戮的螺旋。

(只能说,就像刘慈欣在《三体》中的名句:“在这里,任何试图飞升的梦想,都会怦然落地,因为现实的引力实在太沉重了。”只是,全心相信着“黑暗森林法则”的刘慈欣何尝不是和陈可辛一样,被这样的引力吸引得怦然落地?)

那个由张彻、吴宇森等等香港导演建立起来的兄弟情义的底层江湖世界,在《投名状》里,几乎被从头颠覆到尾。和《投名状》比起来,不得不说,《刺马》显得太单纯可笑。明明白白把“往上爬”挂在嘴边的马新贻,怎么可能和成天念着“要让穷人不受欺负”庞青云生活在同一个世界?两人的狠毒、残忍、狡诈、虚伪与可怖都不在同一个水平线上——除了结局都是死,死得毫无尊严,毫无意义以外。

一脸呆滞,大义凛然,犹如上刑场表情走向他的“两江总督”之位的庞青云

和一脸愤怒失望的马新贻……

故事从这里已经写完了。

当然,也会有人说《投名状》是文艺片,而《刺马》是商业片。只是,怀揣着拍文艺片梦想,拍着《甜蜜蜜》的陈可辛却跑到大陆以拍商业大片的成本和代价拍出了这么一部没有丝毫亮色的《投名状》,我也觉得十分有趣。所以,即使,他也因为“水土不服”出现了故事说得不完整,细节用力过猛整体却立不起来等等瑕疵,也再没有狄姜那样微妙的气场和港式电影全盛时期自带的时代感染力,我依然以为,这是一部好电影。或许只有由陈可辛这样身份的人来拍这样的题材,才显得尤为荒谬吧?荒谬得让电影前的我哑然失笑。

《投名状》中洋溢着的浓浓“末世”感,每个人都疯了,每个人都像畜生,每个人都麻木得如同僵尸……这样的状态,和《刺马》实在太过异质。只是不知陈可辛是否想过,救赎在哪里呢?

在乱世中,我们中的大多数其实都像莲生,苟安的活着,认命的活着,有时候想跑,但跑了好多次都还是会回到原点。一边按捺不住 情感 冲动爱上庞青云,一边又觉得赵二虎“他是个好人”,始终幻想着“我想要红的,也想要绿的”“今年红的,明天绿的”,整整好看的纱帘,布置自己的小家小屋小日子以为这就是一辈子,最后莫名其妙被脑子一团浆糊的姜午阳当做背锅一刀杀了——可这就是陈可辛电影中最后一丝残存的风月啊。

1992年,台版《刺马》,马新贻扮演者正是张彻73版《刺马》中的张汶祥,姜大卫。这两首歌分别是片头曲和片尾曲,罗文的落寞诉说着人世间的苍凉怅惘……这也是风月。两首歌词都写得极好,但不属于只有死亡和暴力的《投名状》。

阅读更多"武侠电影"影评

武侠已逝,侠者有情——1969年的张彻武侠电影《铁手无情》

一缕禅机——中国武侠电影的巅峰之作《侠女》

多情却被无情恼——1976年楚原电影《多情剑客无情剑》

少林在哪里?——1992年美国“功夫”电影花旗小和尚

被辱者的复仇——电影《修罗雪姬》

童年的小恨恨啊——1993年电影《西门无恨》

“平沙万里,烽火黄昏”——塑造唐代武士群像的2003年何平电影《天地英雄》

幸好古龙有楚原(幸好楚原有古龙)——楚原的古龙武侠电影世界

最好的狄龙,最好的楚原——邵氏电影《楚留香》系列

到南方去,到南方去——张彻的武侠世界

底层草根的江湖不归路——1979年吴宇森导演武侠电影《豪侠》

仁者之剑——1983年程小东导演武侠电影《生死决》

一剑光寒十九洲——《三少爷的剑》中的江湖人

B. 求一部老电影。小时候用录像带看的 大致内容是:老和尚被坏人杀害,最后少林弟子布阵将坏人分别打败。

《智勇和尚》。
主 演:陈玉莲、徐承义、午马、郑艳凤、林威、徐忠信、朱江、王亚玲
故事梗概
智勇和尚明朝熹宗年间,宦官魏忠贤图谋不轨,陷害忠良。东林党人顾宪成等豪侠之士,欲以“羊皮密卷”上呈熹宗,事未成,诸忠良遭魏杀害,唯顾宪成小女小云携“羊皮密卷”水遁逃去,投奔钱员外以求暂且栖身。钱员外贪功图利,欲向东厂报告,被幼女玲玲、幼子小胖发现后,告之小云。幸有一神秘道士“不知道人”飞身将小云救走,并窃走落入钱员外手中的“羊皮密卷”,将小云安置在一破庙中。庙中一名叫石头的小乞丐将小云打扮成乞丐女,混入街市寻找其他忠良后代。小云和石头结识了顽童小豆子和鼻涕虫。在他们走投无路之际,又有野道士暗中以“飞叶传书”指引他们投奔少林寺。来到寺门前,又遇见另一忠良遗孤高天鹏。少林寺念及孩子们的处境,破例收他们为弟子,交青草大师引领。 一天,小云随少林寺俗家弟子至善外出学剑法,途中被魏忠贤手下杀手认出,双方激战,神秘道士助至善击退杀手。得到消息后,魏忠贤下令围剿少林寺。青草大师、至善护送孩子们离寺躲避。方丈被捕当作人质。为救方丈,小云私自下山而陷入重围。正当小云不支之时,道士、笑痴僧及师妹青青、苗苗赶来助战。道士战死,小云亦身中毒箭落井而亡。f临终前,小云将“羊皮密卷”托交至善。笑痴僧掩护至善、青青、苗苗突围。青草大师这时也已被东厂高手杀害。少林寺武惠师叔率至善等来到干佛崖古穴绝地,利用历代少林寺祖师遗留穴中之玄机,将追来的魏忠贤的手下先后除去。魏忠贤身怀刀枪不入之童子功,将他们逼向绝境。至善和苗苗悟出穴中有遗字秘诀,将蜡封闭气中的心明大师由蜡封中引出。心明大师用尽丹田修练的真元之气,全力一击,将魏忠贤的童子功破除,自己因元气大损而亡,但保住了忠良之后、少林幼苗。

C. 邵氏是如何由辉煌走向没落的

邵氏电影的创始人是我最敬佩的人之一了

首先,邵氏电影公司是一个成立了几十年的电影大公司。几十年 = 会有很多的 历史 遗留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就可能积重难返;大 =不用心难以顾及到诸多细节,而细节往往决定成败。80年代刚刚开始,邵氏电影的高层就将目光由电影投向电视剧。因为那个时候,邵氏电影的财报是一年不如一年,而恰好公司在经营TVB的时候也赚取了很大利润,所以就渐渐减少对电影的投资了。

其二,邵氏几十年不变的制片制度,早已经难以跟上时代的脚步。这导致邵氏很难再拍出像以前那么受欢迎的电影了。加上不合理的演员选拔,导致很多优秀演员出走邵氏,另立门户。而这些演员后来很多都成了邵氏强有力的对手。比如邹文怀、李小龙和许冠文等。这都是在后来在香港影坛影响力巨大的演员和导演,可是他们都曾被邵氏拒之门外。不过,如果当初他们真的被邵氏接纳了,在邵氏僵硬的制度下,他们也许就难以取得后来的成就了。

加上徐克、黄百鸣、麦嘉等人的崛起,使得香港影坛形成了邵氏、嘉禾、和新艺城三足鼎立的局面。

最致命的是,因为香港本地的票房一蹶不振,邵氏高层将目光投向了投向了国际市场。邵氏电影公司在80年代开始进军好莱坞。公司投资了《地球浩劫》、《银翼杀手》等好莱坞大片,结果票房都不理想,基本都是赔本赚吆喝的局面。这就成为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如果决策正确滑羡,邵氏电影公司也许可以成为像华纳兄弟这样的百年电影公司。可惜再也没有如果了,错过时代机遇的邵氏电影业只能渐渐被 历史 的尘埃所掩埋了

邵氏的电影曾经是60、70年代中国电影的一个标签,甚至在世界电影史上留下了不可抹面的印记。十三太保、洪拳大师和方世玉与洪熙官等等电影都是邵氏电影的经典。

进入70年代后期,邵氏开始走向没落我认为应该有一下三点:

一是香港影视的发展趋势,50年代到70年代,当时电影很辉煌,大陆及亚洲的很多国家的优秀电影是香港输入进去的,邵氏也在邵逸夫的带领下把邵氏电影推向高潮。那是香港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电影业的迅速发达,但到80年代后梁启随着香港经济的缓慢发展及周边国家优秀电影的出现,香港电影漫步前行。

二是邵氏集团的内部原因,外部在快速发展,而邵氏的内部制片制度故步自封,没有与时俱进,再加上一些优秀的导演和演员自立门户,以及邵氏的精神领袖已经慢慢老去,特别是在80年之代后邵氏把注意力转向电视领域,无暇顾及电影领域,但电视又没有能给邵氏带向辉煌,所以邵氏跟随邵氏电影的没落而慢慢走向没落。

三是当邵氏在走向没落时,错误的海外投资,使已经处于强弩之末的邵氏雪上加霜,起到了摧古拉朽的作用,加速了邵氏的没落。

具有“东方好莱坞”之称的邵氏电影公司从1958年成立,到六七十年代的巅峰期,再到八十年代的衰败,共经历了将近30年。这个影视帝国是中国电影史之最,也是华人电影的骄傲。由于八十年代各大电影公司的崛起,例如嘉禾,以及时代的进步,邵氏的电影风格已经满足不了观众的需求,邵逸夫眼光独到,赶紧将重心向电视事业转移,就是如今的TVB(无线电视),通过转移之后影响力非常大,也收到了很大效益,一部部经典剧集陆续诞生,例如《射雕英雄传》。这是邵逸夫深谋远虑的成果,因为任何行业有兴就有衰,邵氏电影独霸了20多年,也是一个奇迹了,不可能长久不衰,到了八十年代虽然停产,但也不能定论为衰败,只不过是一种转型而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说明邵逸夫的做法是正确的选择。

1957年,50岁的邵逸夫从南洋北上香港。

当时,邵氏兄弟早已在影视圈声名远扬。早在1925年,兄弟四人就凭借雄厚的家产,在上海成立“天一”影片公司,老大邵醉翁自任总经理兼导演,老二邵邨人任会计兼编剧,老三邵仁枚负责发行,老六邵逸夫一边读书一边给哥哥们帮忙。

在兄弟的合力经营下,“天一”一度成为旧上海的三大电影公司之一,又将事业发展到香港、广州,乃至东南亚,成为一家名扬海外的跨国公橡让如司。

上世纪50年代,南下的邵氏兄弟,正逢香港百年难遇的发展机遇,此地汇聚了来自五湖四海的精英。

然而,负责香港业务的二哥邵邨人却未将主要精力放在制片方面,而是将兴建戏院作为重点,很快遭到其竞争对手“国泰”的打压。

雷厉风行的邵逸夫来到香港的第二年,便成立了邵氏兄弟电影公司,随后大兴土木、挥金如土,展现过人的创业气魄。

他斥巨资在清水湾买下一块6万多平方米的地皮,开山填海建影城,并从美国重金购买器材。他一手打造的邵氏影城,全盛时期员工超过一千三百人,被外国媒体誉为“东方好莱坞”。

▲邵氏经典片头。

邵邨人的保守主义很快被邵逸夫和三哥邵仁枚摒弃。

为了彻底夺取老二的制片权,邵仁枚和邵逸夫想出一招“杯酒释兵权”。他们在邵邨人的六十大寿上,当众宣布:“二哥劳苦功高,如今年事已高,还是退休享福为好。”

邵邨人被弟弟逼宫,不甘认怂,尽管让出了制片权,却在邵逸夫大刀阔斧进行建设时从中作祟,他先将旧邵氏片场卖掉,之后收购的新华戏院不放映邵氏电影,而给西片做首映。

直到1961年,邵邨人才正式退出邵氏兄弟公司,邵氏家族企业一分为二。

在邵氏公司盛衰沉浮的风雨历程中,权力的斗争贯穿始终,江湖中的恩怨情仇也成为香港影视圈一个聊不完的话题。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成立之初就面临兄弟分家的邵氏公司,内忧外患不断。

邵逸夫身先士卒,兢兢业业,谈起工作,他说:“我做事的态度,便是要把每件事都做好, 即使是最微细的部分,也要彻底做好。一样事情不做到十全十美,我是绝对不放松的。”

出自邵氏门下的导演张彻亲眼见识过邵逸夫的敬业,据他回忆:

“(邵逸夫)数十年如一日。每天9时上班,上班前练两个小时气功,从不间断。上班时交待各主管工作,都写好纸条,每人一张,到厂后第一件工作,先看导演前一天拍好的毛片,站着看,一边看一边做甩手运动。”

邵逸夫曾说,他没有 娱乐 ,看电影是他的工作,也是他的 娱乐 。他自称自己是全世界看电影最多的人,80岁以前,每年要看六七百部电影。

为了保证影片质量,邵逸夫对影片严格把关,他说:“观众看了劣片一定好不开心,看多了,就会对你失去信心,所以做劣片不如烧。”

邵氏成立早期,邵逸夫毙掉的电影数不胜数。“邵氏出品,必属佳片”这句口号绝非空话。

在邵氏艰难发展的同时,邵邨人出走带来的问题很快暴露。

邵邨人有子三人,其中次子邵维瑛才能出众,深受邵逸夫赏识。在邵邨人退出邵氏公司之后,邵维瑛依旧被六叔盛情挽留,担任总经理,成为邵氏早期的骨干,邵逸夫有意将其培养为邵氏电影事业的接班人。

但是,邵邨人因被弟弟们挤走,心有不甘,不愿儿子“给别人打工”,勒令邵维瑛退出邵氏兄弟。邵维瑛不愿忤逆父亲,只好向六叔递上辞职信,远走日本,从此默默无闻。

邵维瑛出走时,接任其总经理职务的是周乃文。邵逸夫不愿将大权托付给外人,周乃文只负责发行领域,公司的大小事务由邵逸夫一手提拔的邹文怀负责。

邹文怀在邵氏多年,为其立下汗马功劳,但职位一直限于宣传主任与制片经理,最高时仅为副总经理。在此期间,总经理几度换人,就算不掌实权,也始终压在邹文怀头上。

邹文怀很郁闷,不管自己怎么努力,都没法独当一面,更成不了股东。邵氏是家族企业,早在创立之初,公司章程上便写着,主要股东只能是邵家的人。

如此安排为日后邹文怀出走邵氏,自立门户埋下伏笔。

当时,邵氏的竞争对手国泰拍了不少叫好又叫座的佳作,让邵氏有些着急。邹文怀为邵逸夫出谋划策,从国泰挖角,出两倍片酬从对方手下请来了香港最红的女星林黛。

▲林黛。

林黛,本名程月如,其父程思远是桂系大佬,曾助李宗仁竞选“副总统”。林黛被导演李翰祥称赞为影坛几十年都找不到的明星,可惜遇人不淑,嫁给了“云南王”龙云的儿子龙五。

1964年,林黛因婚变自杀,年仅30岁。此后很多年,香港人想起红颜薄命的美女,总会提到林黛。

林黛跳槽到邵氏后,于1958年出演电影《貂蝉》。这部影片在第五届亚洲影展获五项大奖,导演是李翰祥。

李翰祥学美术出身,痴迷于戏剧,年少时拿着伪造的高中毕业证去报考大学,被发现后取消学籍。1948年积极参与各种学生运动,却在政权鼎革前夕南下香江,躲过了之后的文化浩劫。

李翰祥是邵逸夫最器重的导演之一,他擅长的黄梅调电影成为邵氏当时的一大招牌。

1963年上映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由李翰祥自编自导,取得票房佳绩,在台北上映后,创下台北连映六十二日,票房总收入800余万新台币的纪录。

反串出演梁山伯的女演员凌波访台时,引得万人空巷,万千市民排队争睹。她因此片获得第2届金马奖的“最佳演员特别奖”,之所以会有这个奖项,是因当时评审不知该颁给她男主角奖还是女主角奖。

《梁祝》让台湾成为“狂人城”,此后30年,台湾电影市场一直唯香港马首是瞻。如台湾演员张艾嘉所说,台湾片商觉得,只要有香港演员出演就是好电影。

正当李翰祥事业蒸蒸日上时,国泰将其策反,支持他到台湾组建国联公司。李翰祥本想干一番事业,在台湾也拍了一些好片,可由于经营不善,没过几年就濒临破产,到1971年只能狼狈重返香港。

听闻李翰祥想回邵氏,邵逸夫本欲拒绝,还是他三哥邵仁枚不计前嫌,劝说道“咱们争财不争气”。李翰祥重回邵氏,风云再起,又开拓了骗术片、风月片、清宫片等新式商业电影。

就是拍情色片,后来的许多导演也比不上这个老司机。

李翰祥的结拜兄弟胡金铨,也成名于邵氏。胡金铨是个理科男,后来首创用弹簧床拍轻功跳跃,正是从学习理工科得到的灵感。

他将华语武侠电影推向世界,拍摄了《大醉侠》、《龙门客栈》等经典影片。《大醉侠》更是被称为新派武侠片的开山之作。

然而,胡金铨与邵氏也屡生龃龉。

1964年,胡金铨为邵氏执导抗日电影《大地儿女》,因当时一些东南亚国家实施反种族法,该片上映前被邵氏大量删除日军暴行场面及中日两军对抗的镜头,特别是有国旗的场面都被剪光。胡金铨对此很不满意。

之后,胡金铨编剧的电影《红胡子》,本来在台湾看好外景,邹文怀也已经与台方签约,却被邵逸夫下令停拍。之后由其他导演在台湾拍摄完,改名为《山贼》,胡金铨为挂名编剧。

不久,胡金铨离开邵氏公司,前往台湾。

与胡金铨共同开创武侠电影江湖的是邵氏另一位干将,张彻。

张彻出生在一个浙江军阀家庭,早年从政,先在上海做“文运会”专员,后来去台湾得到蒋经国提拔。身在官场,张彻总想过过官瘾,可是在权力斗争中频频失利,只好退出政坛,从此纵情声色,和女星李湄传出绯闻,因此阴差阳错当了导演。

初到香港,张彻先在国泰工作一年,之后被邵氏挖走。在邵氏做编剧主任时,张彻每日都会收到邵逸夫的一张小纸条,上面写好交办事项,能够享受这种待遇的人除了邹文怀之外寥寥无几,足见邵逸夫对张彻的期望。

张彻没有让他失望。

上世纪60年代,高瞻远瞩的邵逸夫采纳邹文怀提出的差异化战略,适逢金庸、梁羽生等人的武侠小说风靡香港,遂有意打造“武侠世纪”。这一时期,邵氏终于超过对手国泰,电影事业达到巅峰。

张彻凭借武侠片独挑大梁,其电影中的人物,与胡金铨擅长的女侠、儒侠不同,更像是先秦时便已存在的游侠、刺客,“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

由张彻执导,1967年上映的《独臂刀》,成为第一部票房超过百万的香港电影,一举奠定张彻的江湖地位。

《独臂刀》编剧是“香港四大才子”之一的倪匡。

1957年,倪匡从广州偷渡到澳门,再辗转来到香港,起初只是在染厂里打工,偶然间给《真报》投稿,没想到阴差阳错写出名堂,成了作家。

倪匡也写武侠。1965年,金庸一边经营《明报》,一边创作小说《天龙八部》,有事要出国一个月。如果《天龙八部》暂停连载,读者势必难以接受,可金庸实在分身乏术,只好请倪匡代笔。

走之前,金庸告诉倪匡,千万别把小说里的人物写死了。金庸前脚刚走,倪匡就把小说中的阿紫弄瞎了。等到金庸回来,发现倪匡彻底放飞自我,把剧情改得面目全非。

面对质问,倪匡笑道:“不是我弄瞎的,是丁春秋弄瞎的。”

倪匡在武侠电影剧本方面成就较高,但他写完一部作品,拿钱走就撒手不管,所以内容常被导演大肆修改。他改金庸的小说,别人改他的剧本。

倪匡对此毫不介意,他开玩笑说,《独臂刀》只有“独臂刀倪匡”五字是他写的。在这部电影之后,他与张彻开始长达十多年的合作。

张彻片中的大侠英俊潇洒,朴素的古装扮相尽显阳刚气质,眉宇间常有抑郁之色,上演了一个个悲情豪侠的故事。

李修贤、狄龙、姜大卫等都是张彻的得意弟子。

姜大卫出身演艺世家,和哥哥姜昌年都是童星出道。姜昌年后来取艺名“秦沛”,也是香港有名的演员。他们的母亲在父亲死后改嫁,又生一子,取名尔冬升。

演艺圈的兄弟并不罕见,可像秦沛、姜大卫、尔冬升哥仨姓名完全不同,还是兄弟的,估计让很多人感到意外。

▲张彻御用男主角姜大卫。

张彻因《独臂刀》获得“百万导演”的名号,然而邵氏旗下还有一个导演号称“楚千万”。

此人就是楚原。

楚原自小痴迷上海电影,解放后在广州读大学,研读不少前苏联的电影理论著作,1954年逃往香港。

楚原本来想当演员,无奈个子太矮,只好向编剧、导演发展,或许是放不下对演戏的执著,楚原晚年时不时在影视剧里客串一把,成龙《警察故事》中的大反派正是由楚原出演。

现在谈及香港电影,很多人还以为小时候录像厅和电视上看的国语片是内地引进的配音版。其实在上世纪70年代,香港是国语片的天下,李小龙的电影上映时配的是国语,到80年代重映,才改配粤语

楚原擅长的古龙武侠片在港台上映时也是国语配音,他表示:“古龙的对白,国语念来最有味道。”

但是让粤语片起死回生的,也是楚原。1973年,其执导的粤语片《七十二家房客》一经上映,轰动全港,成为当年的票房冠军。这部电影影响深远,在日后衍生出各种影视剧。

然而,此时香港电影的江湖,已经不是邵氏一家独大。

▲《七十二家房客》剧照。

张彻曾为邹文怀写过一幅字:“知己酒千斗,人情纸半张;世事如棋局,先下手为强。”

在香港影视圈的棋局中,邹文怀毫不犹豫将邵氏一军,他给邵氏打了N年工,虽然备受邵逸夫重用,但也屡受掣肘。

1970年,年过六旬的邵逸夫本来心情大好,喜事接连不断。十几年的老对手国泰终于停止制片业务,远走台湾的“叛将”李翰祥经营艰难,早晚要关门大吉。

之后,邵逸夫又将红颜知己方逸华带到邵氏,执掌采购部。歌星出身的方逸华甘为“妾室”多年,直到62岁才正式嫁给邵逸夫,人称“六婶”,一说将刘德华、张学友、黎明、郭富城称为“四大天王”正是她。

邵氏在小小的香港重新建构大中华文化,他说:“我生产电影是为了满足观众的需要和愿望,核心观众就是中国人。”因为邵氏存在,香港成为当时华人电影的中心。

偏偏在此时,传来坏消息。邵逸夫手下的第一能臣邹文怀带着一班邵氏旧将出走,成立“嘉禾”公司。

邹文怀说:“人在一个地方呆久了,总会有想改变的时候。而且,我跟邵老六其实是同一类的人。一小片天底下有两个我们,实在是太挤了点。”

嘉禾成立之初,并不成气候,邹文怀筹拍的第一部电影是与日本合拍的《盲侠大战独臂刀》,还请来《独臂刀》的主演王羽继续出演,有点儿噱头。

虽说《独臂刀》系列是邹文怀参与制作的,但这不明摆着山寨邵氏嘛。《盲侠大战独臂刀》一上映,邵逸夫就把邹文怀给告了,直指嘉禾侵犯版权。

反目成仇的邵、邹二人为此对簿公堂,还花掉了上百万的律师费,直到影片映期结束,还吵得不可开交。

不过,邹文怀并非有样学样,他和他的嘉禾不久后就找到对付邵氏的武器,还是一个大杀器,他就是李小龙。

1970年,在美国发展的李小龙接受港媒采访,表示只要片酬、剧本合适,将要回香港发展。邵氏率先与其接洽,结果不仅片酬少(2000美金),态度也很傲慢,这让骄傲的李小龙很不满。

邵氏的片酬一直是个坑。

虽说邵氏在成立之初也曾砸重金招揽林黛等已成名的当红明星,但在此后始终坚持家族企业的模式,实行月薪制,签约邵氏的员工经常要忍受长期合约和低工资。

60年代拍粤语片的陈宝珠每年拍几十部戏,有几百万身家,但片酬不超过一万。

那时演员的片酬甚至比武师还低,混过武行的姜大卫就曾对张彻说,自己宁可做替身,也不愿做演员。

李修贤曾经谈到当年邵氏的管理制度,称当时演员都是不能在晚上外出的。

邵氏的老员工谈起老东家,经常会说一句“邵老板养活了很多人”,但很少夸邵氏福利多好。

反观今日,明星片酬居高不下,还有所谓阴阳合同,有人因为逃税,一判就是8个亿。要是让当时的邵氏演员知道,估计还以为是天方夜谭。

▲邹文怀与李小龙。

和邵氏谈崩后,龙哥很生气,后果很严重,转而跟嘉禾谈。

邹文怀看出李小龙的价值,豪爽地给出7500美金作为片酬,并承诺会满足他的其他要求。李小龙很满意,和嘉禾签了两部电影。

1971年,李小龙的《唐山大兄》一上映,就创造了香港的票房纪录。

李小龙火了,嘉禾活了,邹文怀笑得合不拢嘴,邵逸夫只能在家里生闷气。

一向睿智的邵逸夫在此时却一时糊涂,屡屡错过良机。李小龙争霸香江时,为邵氏效力多年的“冷面笑匠”许冠文带着自己的剧本,找邵逸夫谈合作,想要自导自演,甚至还想分红。

分红?门都没有。

许冠文见邵逸夫太抠门,也跑到嘉禾,拍摄喜剧《鬼马双星》,这部电影针对香港人普遍好赌的心理,以本土粤语俚语编织笑料,自然大受欢迎。1974年在香港上映后,票房达到625万,再一次破纪录,正好弥补嘉禾因李小龙去世造成的损失。

至1981年,许冠文先后为嘉禾创作了《天才与白痴》、《半斤八两》、《卖身契》、《摩登保镖》等电影,全部夺得当年的票房冠军,风头一时无人能及。

▲《半斤八两》海报。

有些人错过了,就是一辈子,此时香港电影的市场已不是邵氏所能掌握的,对电影公司来说,市场便是财源,票房才是王道。

香港电影进入黄金时代,新艺城、德宝、中国星、英皇等公司相继崛起,邵氏的电影事业却日薄西山。

1987年,邵氏电影公司宣布正式停产,尽管在90年代曾与TVB合组“大都会”重出江湖,可是并没有赶上香港电影黄金时代的末班车,而是很快归于沉寂。

邵逸夫并未就此退隐江湖,而是将垄断电视业作为主要方向。

1967 年,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TVB)成立,邵逸夫是 TVB 的重要股东。

从上世纪 80 年代起,邵逸夫在电影市场逐渐力不从心,其精心打造的TVB 却进入制度化时代,在收视竞争中高奏凯歌,在电视剧、音乐、综艺各方面极具开创性。

TVB制作的《射雕英雄传》、《上海滩》等经典电视剧在改革开放之初传入内地,引发收视狂潮,从此以后,每一个中国观众的记忆中都会有几部印象深刻的TVB电视剧。

▲《上海滩》剧照。

TVB于1972年开办的无线电视艺员训练班,更是为华语影坛源源不断地输送了大批人才。

周润发、吴孟达、任达华、林岭东、杜琪峰、陈玉莲、吕良伟、黄日华、刘德华、梁家辉、吴镇宇、刘青云、吴君如等等,都是从TVB的艺员训练班走出。

1982年,两个年当弱冠的年轻人同时报考无线艺员训练班。

他们是好朋友,其中一个从小立志当演员,另一个只是被他拉来陪考。结果那个一门心思想做演员的小伙子不幸落选,陪考的那个反而因为相貌帅气,被意外录取为第11期学员。

落选的是周星驰,录取的是梁朝伟。

不服输的周星驰经过不懈努力还是挤进了TVB,常年在电视剧跑龙套,和成为“无线五虎将”之一的梁朝伟(其余四人为黄日华、刘德华、苗侨伟、汤镇业)不可同日而语。直到被李修贤发掘,周星驰的事业才步入正轨,成为我们熟知的 “喜剧之王”。

除此之外, TVB从1973年开始评选“香港小姐”。香港电影中那么多绝代佳人,这一选美节目几乎囊括了半壁江山。赵雅芝、张曼玉、邱淑贞、钟楚红、李嘉欣、周海媚、蔡少芬、袁咏仪等,都参加过港姐评选。

无论是训练班学员,还是港姐,这些人一出道就带着邵氏的印记,有人从跑龙套开始,吃苦耐劳,熬了许多年,有人事业顺风顺水,平步青云,他们后来都成为香港影视界的中坚力量。

邵氏的传奇不仅在于影视,还包括邵逸夫的慈善事业。在一个世纪的人生中,邵逸夫的善举值得所有中国企业家学习。

从1985年起,邵逸夫将目光投向祖国内地,他说:“中国要强大,关键在于教育及培养人才,将赚到的钱捐献在教育事业上,做一些实际的事,是我最大的心愿。”

▲邵逸夫。

香港一个邵逸夫,大陆多少逸夫楼?这是邵逸夫去世时,一些网友发出的疑问。

一名网友在微博贴出图片显示,他通过在线地图搜索逸夫楼,得出结果近3万座,几乎遍布中国。来自不同地区的孩子,几乎都可以在他们当地的学校中找到一座逸夫楼。

据统计,自上世纪80年代,邵逸夫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一共向内地捐助了40亿港币,在内地兴建了六千多个教育和医疗项目,遍布31个省、市及自治区。

这个开创了一个影视江湖的百岁老人,直到晚年仍然行动自如,谈起 养生 秘诀,他说,一要勤奋工作,二是笑口常开,三是每天练功。

当邵逸夫归隐山林,颐养天年时,香港电影正在走向衰败。

90年代,台资大量进入香港电影市场,一些电影人打定主意要在九七之前捞一笔,于是从台湾片商手中争取大量投资,粗制滥造。1993年,台湾八大片商与香港电影从业协会就压低演员片酬协商,提到“共有250多部台资港片未如期交货”。“烂尾”投资多不胜数,港片最终失去了台商的信任,失去台湾市场。

1997年前后,曾在香港影视发挥重要作用的黑帮资本也接连撤出,香港电影又失去一大依靠。香港电影人纷纷北上捞金,本土市场日渐凋敝,似乎早已无力回天。

2014年1月7日,邵逸夫逝世,享年107岁。

那时,邵氏电影的辉煌已成为 历史 ,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也早已一去不复返。

参考文献:

魏君子:《香港电影史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张彻:《回顾香港电影三十年》,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1989年版

赵卫防:《百年逸夫的 历史 贡献》,《当代电影》2014年05期

傅葆石、刘辉:《在香港建构“中国”:邵氏电影的大中华视野》,《当代电影》2014年05期

刘琦:《论香港武侠片在六七十年代的成熟、衍变及其意义》,上海戏剧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盾牌上两个字母坏了风水,不怕生错像,就怕起错名。

主要是邵逸夫先生逝世了,TVB也没了往日的辉煌

不叫没落,而是中流勇退。他培养了无数香港明星,难道不是星妈吗?

偏安一隅 不衰都难

D. 34年前的另类武侠片,主角杀兄弑嫂,比反派更邪恶,却被奉为经典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内地电影市场,最卖座的莫过于武打片。

尤其是《少林寺》的风靡,带动了内地制片厂开始争相拍摄武打片的潮流。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很多内地的老导演顺应市场号召,而转型拍摄商业 娱乐 电影。

其中让迷影君印象最深刻的,是西影厂的 张子恩 和北影厂的 李文化 两位导演。

前者在八十年代参与拍摄过《黄河大侠》、《神鞭》等武打片,而后者拍摄了《无敌鸳鸯腿》、《索命逍遥楼》等经典武打片,因为部部都相当卖座,所以一度被誉为: 北影厂最卖座导演

单说李文化导演的武打片代表作,《无敌鸳鸯腿》上映后,让全国的中小学生都开始模仿片中的神功绝学,至今很多人都对电影里“ 只要用腿在地上画圈圈就能增强功力 ”的无敌鸳鸯腿记忆深刻。

还有《索命逍遥楼》,影片大胆效仿港台武侠片,借鉴了很多古龙武侠的悬疑风格,整部电影情节曲折离奇,堪称从头反转到结尾,最让人匪夷所思的是电影以侠女复仇为主线,情节却又融合了兄妹乱lun这样的猎奇情节,堪称 国产武侠片的邪典之作

以上两部电影迷影君之前都写过,今天再来介绍李文化导演的另一部武侠片代表作。

本片相比以上两部作品的知名度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最值得一提的是,该片是当时国产武侠片中罕见地以反派为主角的电影,故事描写绿林中一个武艺超群的杀手以及他残忍地杀戮围剿绿林而充当鹰犬的过程,甚至结尾这位反派主角还笑到了最后,堪称 反套路武侠片

如果你是一位年长的观众,估计你已经猜到这部电影的名字。

本期「 被遗忘的国产类型片 」,让我们来重温这部34年前的另类国产武侠片——

《金镖黄天霸》

Golden Dart Hero

电影拍摄于1987年,由北影厂出品。

导演 李文化 是北影厂的老导演,以摄影师身份入行,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就曾经拍摄过《早春二月》、《红色娘子军》等经典电影,转型成为导演后,凭借电影《泪痕》获得过文化部优秀影片奖。

进入八十年代,他顺应市场潮流拍摄商业 娱乐 片。由于当时最流行的是武打片,李文化便受命为北影厂拍摄了武打片《金镖黄天霸》,没想到影片一经推出就大获成功,根据《中国电影年鉴》的记载:影片在当年发行拷贝数达285个,发行收入高达1290万,名列 1988年国产电影票房榜第5名

影片编剧是著名作家张弦,他于1981年凭借电影《被爱情遗忘的角落》获得第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编剧奖,《金镖黄天霸》是他编剧的唯一一部古装商业武打片。

故事取材于清代公案小说,主角黄天霸是《施公案》里的主角,据说在 历史 上确有其人,而且确实因为效忠满清朝廷,并立有功勋,被康熙御赐皇马褂,官居正二品,并加入八旗成为旗人,雍正即位后,调任清东陵为马兰官总兵,后代成为护陵旗人。

黄天霸的传奇故事流传民间,很多程度上要归功于传统戏剧和评书的功劳,早在1928年就被改编成电影,1962年,8岁的成龙便以童星的身份出演过电影《大小黄天霸》。

而这部《金镖黄天霸》主要的情节架构都来自于小说《施公案》中的《恶虎村》一节,讲述了绿林强盗出身的黄天霸被施仕伦招安并联手剿灭恶虎村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清朝康熙年间。

话说在扬州府境内有个恶虎村,当地有四个绿林好汉,分别叫做 贺天保、濮天雕、武天虬、黄天霸 ,号称“小四霸天”,他们占山为王,靠着一身功夫专门和官府作对,成为一方豪强。

可“小四霸天”的好日子没过多久,就遭到刚上任的扬州知府 施仕伦 的带兵围剿。

施仕伦号称“施青天”,为官清廉更屡破奇案,因而深得民心,在施公的带兵剿灭下,最终活捉了四霸之首贺天保,随后便下令将其斩首示众。

然而行刑这天,贺天保的结义四弟黄天霸,单枪匹马冲入法场想要救走大哥。

黄天霸的父亲黄三太是江湖上赫赫有名的大人物,南七北六十三省的总镖头,在绿林很有名而且一手金镖绝技所向无敌,儿子黄天霸深得父亲真传,年纪轻轻便练就一身武艺。

艺高人胆大的黄天霸仗着手中金镖犀利,硬是冲进法场,可官兵到底人多势众,最终黄天霸营救失败,眼见大哥被斩首,自己只好纵马杀出重围。

当晚,不甘心的黄太霸穿着夜行衣,再度冒险潜入施仕伦府中,想要行刺。

施夫人见刺客想要杀死施公,便苦苦阻拦哀求,辩解称施仕伦是爱民如子的好官。

黄天霸正犹豫不决,恰在此时,另一名蒙面女子突然闯入施府,居然也是来行刺的。

荒诞的是,蒙面女子居然二话不说,把同样蒙面的黄天霸误认为是清兵走狗,两人因此厮杀起来,打斗中引来官兵包围。

黄天霸无奈亮出金镖绝技,用飞镖打掉对方的面纱,竟然是一美貌女子。

双方这才互道身份,女子原来是凤凰山寨主张七的女儿 张桂兰 ,凤凰山寨的大头领李小六被官兵捕杀,她因此才进入施府行刺,没想到却和同样行刺的黄天霸相遇。

两人不打不相识,但此时官兵已经赶来围捕,两人陷入艰难苦战。

混战中,黄天霸从官兵手中救了张桂兰一命,并冒死掩护她突围,自己却被抓捕。

施公升堂审问黄天霸,黄天霸宁死不屈,手下建议应该处死黄天霸,

没想到施公却下令放走黄天霸,并让他回去,替自己向他父亲黄三太问好。

手下人不理解施公的做法,施公解释说:

这是欲擒故纵之计,对待这种不怕死的江湖中人,一味用强不如施以恩义。

黄天霸回到家,父亲黄三太如今已经病危,在病榻前,黄三太嘱咐儿子:

绿林英雄不得善终,应尽早改邪归正,图正道的功名前程。

原来,黄三太于20年前,外出游侠时,偶遇行猎的康熙皇帝。

当时,皇帝被猛虎追扑,黄三太甩出金镖打死猛虎救了驾,因此被赏赐了一件黄马褂。

黄父出殡之日,官兵却突然上门,借口归还黄老太爷的遗物,实则是要抓捕黄天霸。

黄天霸双拳难敌四手,最终被官兵抓捕,即将押送去往京城问罪。

没想到押送途中,官兵突然遭遇埋伏,一帮蒙面人杀出,救走了黄天霸,

黄天霸被蒙面人带到附近的山上,见到了幕后主使施公。

这一切都是施公为了招安黄天霸而所使的计策,故意先抓黄天霸,再救走黄天霸。

不仅如此,施公还告诉黄天霸,他感念黄天霸对兄长的恩义,所以特意命人为四霸之首贺天保修坟造墓,并将其重新厚葬在这片山坡上。

施公的行为终于折服了黄天霸,黄天霸也遵从父亲的遗嘱,放弃绿林身份,投靠施公,被封为施公身边的副将。

与此同时,在黄天霸被招安之后,他的两个结义兄长濮天雕和武天虬也收到了风声,得知结义兄弟黄天霸背信弃义投靠官府,让两人大为震惊。

不久,黄天霸奉命押送三万两官银进京,途中路经凤凰山。

好巧不巧,难得出趟远差的黄天霸,偏偏遇到了下山来打劫的凤凰山寨的张七和张桂兰父女。

却说张桂兰自从当日施府一别后,便对武艺高强的黄天霸芳心暗许,还十分惦念他。

没想到两人再见面已成仇敌,令张桂兰内心非常矛盾。

黄天霸对张桂兰也有爱慕之意,但此时一个是兵一个是贼,让他也不便表露真心。

好在张七念在黄天霸救女儿之恩,主动让道使黄天霸银车通过。

黄天霸与张桂兰怏怏而别,一对江湖儿女从此成陌路。

话分两头,施仕伦因征银有功,得到朝廷表彰,准备进京接受召见。

进京途中,施仕伦途中在一家茶摊休息,没想到摊主竟然是濮天雕和武天虬两兄弟假扮的,目的是要诛杀施仕伦,为贺天保报仇。

官兵没有防备,最终施公被掳走,带回了恶虎村,两霸打算将其剖腹挖心来报仇。

黄天霸并未跟随施公进京,闻讯后打算独闯恶虎村,救施仕伦脱险。

见到两位兄长,黄天霸本打算说服两人放走施公,一同投靠朝廷。

可两人都非常厌恶官府,准备当着黄天霸的面,命手下杀死施公,

黄天霸不同意,当场射出金镖,将施公救下。

兄弟三人谈判破裂,黄天霸一个人对决两位兄长。

此时,张桂兰居然和官兵一起杀入恶虎村,原来张桂兰到底是放不下黄天霸,便跟随前来营救施公的官兵,一路闯入恶虎村营救黄天霸。

在官兵大举围攻下,恶虎村被剿灭,施公也被救出。

得救的施公向黄天霸下令:必须斩草除根。

理由是朝廷对出身绿林的黄天霸并不信任,要想自证清白,必须与绿林彻底断绝关系。

言外之意, 是要逼黄天霸杀死两位兄长

黄天霸虽不忍心,但自古忠义难两全,最终与两位兄长展开搏命厮杀。

黄天霸到底技高一筹,凭借着手里的金镖,杀死了两位兄长,

黄天霸的二嫂见丈夫被结义兄弟所杀,内心痛苦,质问黄天霸还有没有良心。

黄天霸面对从小对自己有大恩的二嫂,只好磕头认罪,可没想到——

他假意认错,却趁机捡起了地上的剑,将二嫂也杀死,并放火烧了恶虎村。

电影最后,剿灭恶虎村有功的黄天霸,得到了皇帝的诏见和封赏。

只不过影片又打出了一行字幕:

黄天霸用自己义兄义嫂的鲜血换取头上的顶戴花翎,然而这只鹰犬注定不会有好下场的……

电影的故事至此戛然而止。

这部《金镖黄天霸》是八十年代内地电影厂效仿港台武打片而拍摄的跟风之作。

影片和同时期的很多武打片一样,启用了具有真功夫的武术运动员出演电影。

饰演男主角黄天霸的演员 王群 ,出身著名的北京武术队,是李连杰的大师兄。早在1979年就参与拍摄过武打片《塞外夺宝》,是 中国第一代武打明星 ,八十年代出演过不少经典武打片,如《侠女十三妹》、《神丐》等,对于年轻观众而言,可能更熟悉是他和吴京出演的武侠剧《太极宗师》。

女主角张桂兰的扮演者 陈永霞 也是一位功夫高手,出身武术世家并从小习武,22岁时因出演《新方世玉》中的女主角苗翠花一炮走红,陈永霞因此进入影视圈成为了一名武打女星,在八十年代出演了众多经典武打片,除了这部《金镖黄天霸》外,还有《神丐》中的女主角陈世梅,《风尘女侠吕四娘》中的侠女吕四娘等等。

作为一部武打片,电影融合了古典公案、 历史 演义、武侠动作等元素,并少见地以反派做主角,其反套路的剧情设计曾经让当时的观众印象深刻, 本来以为这是一个反压迫的豪侠故事,没想到最后却变成了对忠义两难全的探讨,拍得批判意味十足

这固然是值得肯定的地方,但也不能否认,电影本身在剧作上的硬伤。

电影在对主角黄天霸的塑造上存在着严重割裂感, 创作者既想反套路,但同时又不敢完全脱离原著的设定和视角,最终导致电影在立场上显得非常矛盾 ,恰如主角黄天霸的人设一样,一方面强调黄天霸武艺超群,是绿林豪杰,另一方面却又在黄天霸提升官位后用字幕断言他没有好结果。

单看电影前半段,黄天霸误结了绿林强盗为好友,最后在施公的感召下改邪归正为民除害。实际上,电影按照这个思路走也没有太大问题,几乎就是古典侠义故事的常见剧情模式。

武功高强的黄天霸替兄长报仇, 开场单人单骑劫法场就定下了大侠的出场画风,骑马飞越悬崖的镜头更是帅到不行,同时又利用各种细节暗示了清廷官兵的昏庸腐败 ,比如见到美貌的张桂兰就像调戏的清兵,陷害施公针对黄天霸的梁九公等反派,摆明了是要将绿林好汉塑造成英雄豪杰一样。

可奇怪的是电影最后偏要画蛇添足,将黄天霸又定义成一个反复无常、杀兄弑嫂的艰险小人,犹记得黄天霸在其大嫂转身后偷袭猛下杀手那一幕,简直突兀得像导演拿错了剧本一样,好人突然就变成坏人了,然后坏人就把好人都杀了,仿佛生怕观众看不懂,还直接用片尾字幕坐实了主角的反派身份。

影片的问题恰恰在于此,编剧对于黄天霸这个角色缺乏更深度的内心塑造,导致人物弧光不足,黄天霸从绿林豪杰到艰险小人的转变,实在不具备说服力。

按常理推测一下,黄天霸继承父亲的遗志,放弃绿林身份投身朝廷,他想出人头地光宗耀祖本无可厚非,却在官场摸爬滚打的过程中逐渐被同化,成了一个野心勃勃的官迷,所以黄天霸被擒招安是必然,而他的兄长和嫂嫂也自然成了投名状。

如此才算是一个更合理的反派,虽然未必被所有观众喜欢,但却更符合人性。

值得一提的是,北影版的《金镖》并没能拍完黄天霸的故事,倒是后来长影厂拍了一部续集《 索命飞刀 》,电影中的黄天霸换了演员,而且彻底坐实反派身份,成了阴险狡诈的鹰犬,最终死在索命飞刀之下,可惜的是,这部电影完成度却远不及前作,反响也较为一般。

E. 经典的武侠片

20部最经典的武侠片

武侠电影是中国几代电影人继承千百年民族侠义文学的正脉,吸取中华武术国粹的精髓,生发出的自立于世界影坛的电影经典样式,它不仅深受我国广大观众的喜爱,而且对世界电影的创作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选出的这20部武侠片都堪称是武侠电影中的"倚天剑"、"屠龙刀",其中在以中国武侠电影为主的同时,我们还兼顾了一些在人文精神、风格特征、内容模式等方面相类似的外国武侠片。迎着新世纪电影的曙光,我们相信武侠电影一定能继续弹铗长啸,威震江湖。

1、《火烧红莲寺》(中国,1928)
开创了中国武侠电影的先河,撷取近代武侠名著《江湖奇侠传》中的一段情节繁衍而成的经典故事文本,特技摄影、布景创意和武打设计均给人以光怪陆离之感。该片实际上成为30年代在生活贫困线上挣扎的劳苦大众逃避现实的"精神桃花源"。

2、《罗宾汉》(美国,1938)
该片是好莱坞三四十年代侠盗片的典范,取材于美国历史上最有名的"民间英雄"罗宾汉劫富济贫的传奇故事,片中许多精心设计的动作场面令人击节赞叹,扮演罗宾汉的埃洛尔.弗林是当时好莱坞最走红的动作明星。

3、《姿三四郎》(日本,1943)
日本电影巨匠黑泽明的处女作,以丰富而富于韵律的电影技巧擅场柔道和柔道哲学,表现一种人的体能最高境界的对抗,对日本功夫片的发展影响颇大。

4、《原野奇侠》(又译《荒山客》,美国,1953)
片中一个隐姓埋名、身怀绝技的"游侠"续写了西部"神话",当他为民除害后,却只能策马走向荒凉的远方,因为侠客从来都是孤独的。片中拔枪对决、以静制动的场面与中国武侠电影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5、《七武士》(日本,1954)
本片是黑泽明挑战美国"西部片"的一部力作,7个性格迥异、武艺高强的武士抒写了一部悲壮的"荡寇志",艺术性与娱乐性在影片中得到完美的统一。该片曾被评为世界十大佳片之一。

6、《宫本武藏》(日本,1954)
五六十年代日本剑侠片的"领头羊",片中迅猛凌厉而又具有强烈真实感的武打风格令人惊心动魄,该片对中国新武侠电影的兴起极具借鉴意义。

7、《为了几块钱》(又译《荒野大镖客》,意大利,1964)
本片是60年代风靡一时的意大利"通心粉"西部片的开山之作,被誉为"从深山野岭走来的明星"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因此片树立了"西部侠客"的英雄形象。粗犷、豪放而又具有浪漫主义气息的艺术描绘使广阔的西部大地成为英雄的象征,只身孤骑,千山独行成为西部侠客的理想人生。

8、《龙门客栈》(中国台湾,1967)
本片标志着中国新武侠电影高潮的到来,"武侠大师"胡金铨的鸣世之作。该片在情节安排、人物造型、武打设计诸方面都形成了鲜明的艺术特色,具有浓郁的民族文化风貌。

9、《独臂刀》(中国香港,1967)
港台武侠电影"泰斗"张彻的成名作,并因此获得"百万大导演"的美誉。片中残肢独臂的义士方刚含悲忍愤、苦练神功,终在一场大血拼中手刃仇敌,影片结尾方刚的"盘肠大战"成为张彻"暴力美学"最鲜明的印记。

10、《精武门》(中国香港,1972)
李小龙因此片而成为万众景仰的"民族英雄",片中他那硬拳硬身、迅如雷电的武打功夫令电影特技毫无用处。该片不仅大大拓展了武侠电影的创作视野,而且更是一曲扬我国魂,壮我国威的正气歌。

11、《马永贞》(中国香港,1972)
该片是张彻"暴力美学"的代表作,开创了"上海滩争霸"的故事模式,塑造了一个堪与黄飞鸿媲美的"黑道英雄"马永贞的银幕形象。影片结尾马永贞身中数十斧,仍力毙仇敌,撼倒青莲阁,将暴力带入一个超现实的神话境界。

12、《侠女》(中国台湾,1972)
本片是胡金铨历时5年呕心沥血之作,影片糅和了武打、悬疑与文艺气质于一体,在醉人的东方神秘色彩下,它由表面的复仇情节而进入哲学领域,激烈的打斗化为诗情画意的飞舞。该片曾获戛纳国际电影节最高综合技术奖。
13、《流星蝴蝶剑》(中国香港,1976)
楚原执导的这部轰动一时的刀剑武侠片开启了70年代古龙武侠电影"大合唱"的前奏,影片溶入大量似是而非的禅机,以富丽堂皇的布景,轻灵柔巧的剑术,诡谲悬疑的气势,阴柔幽绝的色彩,令观众耳目一新。

14、《醉拳》(中国香港,1978)
该片将"大侠"黄飞鸿变成了一个"顽皮小子",将传统的武术变成了一种插科打诨、嬉笑逗闹的喜剧性手段。该片标志着谐趣武侠片的兴起,主演成龙也成为继李小龙之后又一位叱咤影坛的功夫巨星。

15、《蝶变》(中国香港,1979)
香港著名导演徐克对武侠电影进行创新的一次试验。影片集侦探、神秘、恐怖、武侠、奇观等电影典型元素于一身,又以"科学"来"演绎"传统的武功,是香港"新浪潮"电影运动的产物。

16、《少林寺》(中国香港,1981)
本片可以说是一次精英荟萃、具有世界水平的武术大全,将天下正宗的中国武术功夫系统地再现于银幕,使观众全面地欣赏到中国武术的精萃,开创了真功夫武侠电影的先河。李连杰则成为继李小龙、成龙之后的第3位武侠电影的"天之骄子"。

17、《笑傲江湖》(中国香港,1990)
根据金庸同名武侠小说改编的这部影片,系一部杰出的精雕细琢的古装武侠片,由胡金铨、徐克、程小东等大师联袂执导。影片在武打招式、摄影构图和音乐插曲等方面独运机杼,精密地构成了其古朴典雅、绚丽多姿、景中有情、情中有景的艺术风格。

18、《双旗镇刀客》(中国,1990)
本片是一部别开生面的武侠电影,曾获日本国际冒险与幻想电影节大奖。导演在保持传统武侠电影视觉空间的基础上,对传统武侠电影进行了全方位的"改写",为当代武侠电影引入了新的叙事方式与新的精神品格。

19、《黄飞鸿》(中国香港,1991)
徐克执导的这部黄飞鸿武侠片具有典型的后现代兼容主义的文化特征:集武打、言情、喜剧等多种类型于一身,融威武刚强与诙谐戏谑于一炉,影片塑造的黄飞鸿空有一身超凡武功却难敌洋人的船坚炮利,眼睁睁地看着国土沦丧,从而为武侠电影中的这个"百变英雄"赋予了一种历史反思的内涵。

20、《未被饶恕》(美国,1992)
影片中伊斯特伍德以严肃的面目和复杂的心情对西部神话进行了逆向性的考察,主人公基尼是一个"李寻欢"式的人物,编导通过这个人物试图达到对暴力的否定。该片曾获第65届奥斯卡最佳影片等四项大奖。

F. 邵氏武侠电影大全(那些90后没有看过的武侠电影)

导读:邵氏电影可以说是香港电影的顶梁柱,在70-90年代时拍摄了很多好看的电影,邵氏电影广告语就是《邵氏电影、必属佳片》,可见这个名气不小,正如以上说的,邵氏电影不管恐怖片还是武侠片都是很有剧情的,看起来感觉你最后才能猜到结局,邵氏电影我基本上都看过,下面给大家介绍10部我认为最经典的,而且还是最好看的电影,一起来看看吧。

《五毒》是由张彻执导的动作片。由江生、罗莽、孙建、鹿峰等参演。

故事讲讲述了:五毒门乃江湖上一恶名远扬的门派,老掌门靠药浴维系残年,身边只有一个弟子杨得(江生 饰)。有感本门恶事作尽,老掌门命杨得清理本门门户,并寻找其师叔的宝藏。杨得的五位师兄分别习练五种由毒虫而来的武功,分别是:蜈蚣(鹿峰 饰)、蛇(韦白 饰)、蝎子(孙建 饰)、壁虎(郭追 饰)、蛤蟆(罗莽 饰)。 杨得乔装成乞儿,迤逦打探到一座县城,巧遇隐姓埋名的师叔老夫子一家遭人灭门,凶手正是大师兄与二师兄,虽然本县何捕头凭习练蛤蟆功的五师兄助拳将大师兄拿获,但县令与二师兄勾结反将五师兄下狱害死。三师兄时常蒙面夜会二师兄,掌控全局于幕后。 杨得发现何捕头即四师兄后向对方亮明身份,两人决定合力清除大师兄二师兄,暗处的三师兄决定出手了。

《十三太保》由导演张彻执导拍摄,主演: 姜大卫、狄龙、金汉、李丽丽、谷峰等出演。上映日期: 1970年08月14日。

故事讲述了:唐末,黄巢起义军攻入唐首都长安,晋王李克用(谷峰 饰)受命剿贼,收复都城。沙陀族人李克用其是佣兵十万,麾下猛将如云,更有义子组成的十三太保能征善战,一时风光无两。 汴梁节度使朱温客访观战,恰逢黄巢手下第一勇将孟绝海搦战,第十三太保李存孝(姜大卫 饰)出阵迎敌,活捉孟绝海 ,但李为人持勇傲物,朱温受辱于功宴,怀恨在心。四太保李存信嫉妒李存孝功高,献计轻兵直入长安取黄巢首级,李克用命九名太保行刺,由李存孝统领。九人夜入长安,连番血战后在五凤楼将黄巢射伤,无奈敌兵势众,九人于民女燕姑娘家暂避,期间李存信与十二太保康君利欲行不轨,为李存孝赶出队伍。李存信、唐君利落寞之际被朱温蛊惑,诱使李克用入汴梁,朱温灌醉李克用、十一太保史敬思(狄龙 饰)后痛下杀手,史敬思为保李克用力竭身死,千钧一发之际李存孝率黑鸦兵赶到。

《千人斩》是由丁善玺执导的奇幻武侠片,王祖贤、王羽等主演。该电影于1991年6月28日在中国香港上映。

故事讲述了:刽子手袁德泰(王羽 饰)手段高强,金刀斩过,人犯尤不知死。徒弟二五(钱小豪 饰)与公差等每每看得五体投地。是日,袁德泰斩杀悍匪“鬼八仙”团伙三名成员,几近完成千人斩记录。鬼八仙头目朱七被擒,依法亦当斩,行刑前夜,钟馗之妹(王小凤 饰)拜访袁德泰,请托其失手,以延长朱七痛苦,袁德泰畏惧恶鬼寻仇,将这差事交给二五。行刑时,鬼八仙最后一人——玉残花(王祖贤 饰)伺机营救无果,却决心向袁德泰一家寻仇。当夜,二五被朱七鬼魂附体,幸而袁德泰身手敏捷躲过一劫,袁德泰之女巧银(陈法蓉 饰)为二五驱魔不表。不久,袁德泰自感杀孽深重,转行开酒铺谋生,玉残花混入袁家寻仇,某日钟馗(午马 饰)拜访袁家,拆穿了玉残花真实身份。

《叉手》由导演 张彻执导拍摄。主演: 郭追 / 钱小豪 / 江生 / 朱客等出演。上映日期: 1981年05月15日香港上映。

故事讲述了:本功夫片拍于1981年,为张彻导演,倪匡编剧.故事描述,「叉手」为江湖上新崛起之组织,专杀江湖豪侠,彼等行事,众人都带着面具,故彼等究为何人,无人知晓.「八臂哪吒」齐山云(江生)会同曾军(钱小豪)及梁勇(朱客)等,赴景阳镇调查叉手总坛之所在,拟一举歼灭该组织,为江湖除害。

《七煞》导演孙仲执导拍摄。由主演: 邓伟豪、元彬、元华、 罗军等人出演。上映日期: 1979年11月23日。

故事讲述了:七煞是紫微斗数中14颗主星之一。七煞是一颗坚毅勇敢的星曜,象征「威勇」,化气为「将星」,主「肃杀」。具有运用帷幄的能力,拥有理智而独立、冲锋陷阵、冒险犯难的特性。本片为邵氏早期经典武侠改编作品。闻风丧胆的七煞会,再次集结各个分坛主,江湖将掀起血雨腥风,最后被正义江湖人士各个击破,最终消灭了七煞会。

《冷血十三鹰》,导演孙仲,剧本由倪匡改编自武侠小说家秦红的作品,并由狄龙、傅声及谷峰主的动作片。

故事讲述了:明朝年间,武林中派系林立,争斗激烈。而点苍派的《七星刺血大法》被视为武林宝典,都欲争而得之。飞鹰堡首领越西鸿为夺取宝典,派出杀手冷血十三鹰先后刺杀多名武林高手,终未得到宝典。最后打听到宝典在葵花圣母手中,于是围绕着武林宝典,一场血雨腥风的争斗又更为激烈展开。

《楚留香之幽灵山庄》是由楚原执导,狄龙、顾冠忠、戴良纯等主演的功夫片,1982年在香港上映。

故事讲述了:香帅楚留香刺杀八皇爷失败,遭到了朝廷的通缉和追杀,无奈之中, 楚留香来到了幽灵山庄,找到了那里的当家老鹰。隐匿在幽灵山庄里的,全都是和楚留香一样身陷困境的大侠和高手,楚留香之后,独孤美和柳长街接连抵达。经过连番的试炼,老鹰终于相信了楚留香的忠诚。可实际上,楚留香和八皇爷设了一个局,亦在将企图造反的幽灵山庄众人捉拿归案。在此过程中,楚留香发现胆小如鼠嗜赌成性的胡斐竟然也是八皇爷派到这里来的卧底,两人一拍即合,相互照应。一番混战之后,老鹰逃走,而他的真实面目,至今无人知晓。

《五遁忍术》由导演 张彻执导拍摄。主演: 龙天翔、 陈佩茜、罗莽、陈惠敏、朱客等人出演。该电影于1982年04月21日在香港上映。

故事讲述了:忍者之王剑渊(陈惠敏 饰)为替败于武林总盟盟主袁增(关锋饰)手下的东瀛武士复仇,率领大批忍者前来中土,摆下「五遁阵」,向袁增挑战。袁增派遣门下八位高手前去破阵,却因对忍术一无所知,全部被杀。剑渊取胜后意犹未足,派出女忍者纯子(陈佩茜 饰)混入总盟作内应,以图称霸中原武林。

《冲宵楼》由香港导演张彻执导拍摄。由郭追,钱小豪、鹿峰、王力、龙天翔和孙建主演。该电影于1982年1月9日在中国香港上映。

该电影改编自侠义小说《七侠五义》,人物繁多,情节多变,难得张彻处理得有条不紊,角色性格分明。故事讲述襄阳王(艾飞饰)在王府中建造机关密布之冲霄楼,又广招花蝴蝶花冲(鹿峰 饰)、神手大圣邓车(王力 饰)和小诸葛沈仲元(龙天翔饰)等江湖侠士加盟,以谋造反。包公洞悉襄阳王叛迹,乃命门生颜春敏(孙建饰)前往查冲宵楼的机关设计,险象横生,配合新一代张家班的熟练合作,拍出奇诡精妙的动作效果,耳目一新。

《天蚕变之布衣神相》由导演鲁俊谷执导拍摄。主演:柯受良、陈观泰、刘纬民、刘永、鲁俊谷等出演。该电影上映于1984年03月22日香港。

该电影改编自黄鹰之武侠名著,云飞扬(徐少强饰)练就天蚕神功后,虽然跃为江湖上两大高手之一,却厌倦江湖,无心争霸,与爱侣伦宛儿(刘雪华饰)隐居;反之独孤无敌却闭关苦练灭绝魔功。随着二人暂息分争,东瀛甲贺派教主织月苍龙轩却欲称霸中原。

《铁旗门》是由张彻执导,郭追,江生,鹿峰,龙天翔等主演的一部江湖武侠影片。该电影上映于1980年8月14日香港。

故事讲述了:江湖向来纷争不断,两大门派铁旗门和神鹰堂一直对立,都想将对方连根拔起。一日,神鹰堂的的堂主给铁旗门掌门铁麟发了一封请罪贴,邀请铁麟前往神鹰堂赴宴,以冰释前嫌,化解两派矛盾。铁麟认为这其中必然有诈,正想拒绝,但大弟子曹风则认为不如将计就计,杀他们一个措手不及。铁麟认为有道理,于是带领一众弟子一起前往神鹰堂。果然,神鹰堂里十面埋伏,铁麟和弟子奋力将敌人一一击退,不料,意外发生了!

阅读全文

与台湾武侠老电影豪侠在线观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合浦大地电影在哪里 浏览:439
韩国经典电影ost 浏览:362
香港电影为什么发展那么快 浏览:268
数学日记看电影 浏览:930
小度的电影怎么收费 浏览:116
叫神马影视院看电影 浏览:769
电影怪物猎人为什么没有资源 浏览:999
男女都露的古装电影 浏览:830
2018好看的电影在线 浏览:786
讲粤语电影 浏览:362
周星驰我是卧底哪个电影完整版 浏览:17
高清战争电影 浏览:366
封神榜最好看的电影 浏览:342
电影院播放的鳄鱼恐怖电影 浏览:243
sing电影故事梗概 浏览:598
游戏电影院在哪里 浏览:291
最近什么电影好看啊 浏览:957
都市伏魔录高清电影 浏览:434
哪个播放器电影全面能搜到老电影 浏览:156
中国版电影致命女人 浏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