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樱桃小丸子安德烈爷爷
安德烈是电影《樱桃小丸子:来自意大利的少年》中男主角,是一名来自意大利的少年,在影片中,来到日本的安德烈强烈要求寄宿在小丸子家,并大胆“告白”小丸子,在一次结队去大阪、东京旅行的过程中,小丸子帮助来自意大利的少年安德烈寻找爷爷的朋友,发生了一系列有趣而感动的故事
㈡ 战争与和平中安德烈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在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这部堪称史诗的长篇巨著中,塑造了许多性格鲜明、引人感叹的人物,他们活跃在十九世纪初期俄国反抗拿破仑侵略战争的历史背景下,却有着跨越时空的启迪人类思想的作用,让我们对人生的精神境界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和领悟。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嘴角时常带着轻蔑的冷笑、有着深刻思考和复杂感情的【安德烈公爵】,从其一生对事业、爱情的求索中感受他的成长变化,更为自身的困惑注入智慧之源。
【安德烈公爵】为国家功臣的后代,生长在颇有渊源的大贵族家庭中。丰厚的财产、美丽的妻子、上流社会的奢华都不能使他满意。作为同阶级中的先觉者,他用批判的眼光看待自己身处的环境。他看到了贵族阶层的碌碌无为、贪图享受、不思进取,而他内心不想像这些人一样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他有更高的追求,时代为他创造了可能实现梦想的机会,那就是进入军队,成为一名军官,驰骋杀场,取得功名,甚至成为像拿破仑一样备受万人崇拜敬佩的伟人。这种急切的求取功名、为荣誉而战的决心使得处在贵族环境中的他如坐针毡,日益厌恶,他不惜抛下安逸的生活,只身来到战场前线,用勇敢和智谋博取自己的未来。
“那些客厅里的人对他来讲不都是些熟人,但他讨厌他们,甚至看他们一眼,听他们说句话都感到腻味“。
【安德烈公爵】为自己不得不和这个上流社会保持联系而痛苦,在他看来,这个上流社会是虚伪的,欺骗的,寡廉鲜耻的。他对彼尔讲:“这就是我在这里过的生活——我很不适应。”他具有忠贞爱国,勇于追求梦想的优点,但对自己的妻子却有很多成见。为了逃避家庭的束缚,他放弃了在圣彼得堡优越的生活,毅然参军。他在参加奥斯特利兹战役中英勇作战,受伤后被拿破仑所救。回家时遇到妻子难产去世,意志一度消沉。人生是不会在三十一岁就结束的,他遇到了娜塔莎,唤起了他自身生命的热力,他又重新燃起了生命的热焰。他和她秘密订了婚,但给了娜塔莎一年自由的时间。就在他和她快要重逢并结合的时候,娜塔莎遇见一个放荡的年轻军官,并准备与他私奔。私奔被偶然地阻止了,但婚约也被解除了。即便有微弱的可能重合,两颗重创的心灵也还需要痊愈的时间。但是,安德烈不久又上战场了,这次他的团队作为后备队还没有投入战斗就被炮火摧毁过半。他也又一次倒下了。安德烈是不幸的。但最后他在死前的一个月里又遇见了娜塔莎则是幸运的。他在娜塔莎的看护中死去。
当安德烈负伤躺在奥斯特里茨的战场上时,他躺在大地上,只能凝视天空,除了天空什么也没有。在安静、肃穆、高远的天空面前,他感觉过去觉得重要和伟大的东西都不再重要和伟大了,诸如荣誉、功绩、尘世的伟人、甚至生死、这一切历史和时代的东西都变得十分渺小了,都像是空虚和欺骗。他只是感动于天空的永恒、无限和伟大,但他并不知道这伟大是什么。他所有知道的东西都是渺小的,而他所知道的伟大的东西却是他不清楚的。他意识到永恒。但这永恒的天空其实也还是空虚的、空洞的。他不知道这真正伟大的东西是什么。他还是想活。他觉得生命还是美好的。
我们从安德烈的可以体会到,他的悲剧美才产生了那种令人心碎的震撼,他是一个真正理性和充满智慧的人,是在苦难和不幸中探索人生的人,体现了当时俄国社会思想进步力量的历史所在。
㈢ 求一电影 一个头顶光圈长得很漂亮的天使从天上掉下来的电影
天使a
影片的男主人公安德烈(加梅勒·杜布兹饰)是跻身于巴黎黑社会的小混混,个头矮小的他靠招摇撞骗谋生,很多犯罪活动都和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过安德烈明显不能胜任骗子的“雅号”,因为失魂落魄的他债台高筑,拖欠当地黑帮头目弗兰克(吉尔贝·梅尔基饰)一大笔钱。不久前,安德烈中了一次彩票大奖,奖品是移民美国的绿卡,然而日渐严峻的形势让他的移民梦也变为无法挽回的泡影。几经弗兰克的威逼恐吓,安德烈决定让自己的灵魂得到解脱,从塞纳河的桥上跳下去。
当他站到桥上,正打算迈出致命一步的时候,突然发现一个身材高佻的女子(丽·拉丝姆森饰)也正打算跳河,随着水花四溅,安德烈也跟着跳进河里,去救轻生的女孩。当女孩被救上岸,十分感激安德烈,她叫天使A,愿意用一切报答安德烈的救命之恩。天使A用美好的心灵劝慰安德烈,让万念俱灰的安德烈重拾自信。而且这个金发碧眼的长腿尤物还充满魔力,以精心策划的一系列计策还清了安德烈的所有债务。
天使A告诉安德烈自己其实是个天使,作为证明,她让一只烟灰缸飞了起来。她到地球的任务是帮助安德烈重新找回自我,而她自己就是安德烈的镜像。
后来,完成使命的天使展翅高飞,朝着天空飞去,依依不舍的安德烈紧抓住她的腿,不想让她离开,于是两个人的轮廓划过天际,最后,塞纳河上再次渐起水花,平静之后,现出两人的身影……
㈣ 《战争与和平》主人公安德烈的简单评价
一个有着英俊面容和冷峻表情的真正的贵族。在文学作品中通常这样的人物总是会被塑造成悲剧人物。安德烈也不例外。安德烈从一出场就是一个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冰冷无比的角色。除了挚友皮埃尔以外,他能够给予他人的全部情感似乎只有冷淡、嫌恶、嘲讽,还有拒绝。在那个新旧思想激烈碰撞对立的时代,在人文主义思想情怀的驱使下大多数的探索者们都很苦恼、迷茫,但是与皮埃尔不同的是,安德烈过于理想主义,也更悲观、消极。这一点在爱情上可以体现出来。安德烈的悲剧很大程度上也反映在他不幸的爱情上。
㈤ 安德烈卡塔晓夫代表作是什么
安德烈·卡塔晓夫
1974年生于乌克兰,毕业于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他的作品则正是保持了俄罗斯油画经典的创作传统,同时带给我们一种既熟悉又不乏新鲜的感觉。安德烈的作品造型严谨,功底扎实,人物肖像感情柔美细腻,是我们对于俄罗斯油画重温和再学习的新一代的典范。
㈥ 安德烈·卢布廖夫的剧情
从样式上看,《安德烈·卢布廖夫》是一部历史片。它讲述的是遥远的过去,但从影片的叙事风格看,它又是一部极具时代感的作品。
像费里尼的《甜蜜的生活》一样,这部电影也是由一连串独立事件衔接而成。安德烈·卢布廖夫穿梭其中,是画家,也是僧侣,有时充满好奇心,有时满心欢喜,有时在恐惧中畏缩不前,有时与他人一起承担痛苦。
故事情节的发展延续了二十四年之久,电影包含了八个事件插曲,每一个都有它自己独立的标题和时间,第一段落题为“艺人,事件发生的年代是1400年,最后一段“钟则在1423年。
安德烈·卢布廖夫所处的不仅是一个诸侯王公之间的相互残杀的年代,同时也是一个饱受鞑靼人劫掠蹂躏和其他不幸灾难的悲惨时代。
15世纪初,鞑靼人的铁蹄践踏着大公割据的俄罗斯大地,黎民百姓在大公的暴政下水深火热,圣像画家安德烈·鲁勃廖夫就生活在这样的年代。在大公的邀请下,安德烈·卢布廖夫前往莫斯科为教堂作画。但在创作的过程中,卢布廖夫却对圣像内容产生了巨大的质疑,这种矛盾的心态使他联想到现今俄罗斯民众经受的磨难与自己为贵族服务的事实,最终,他毅然离开教堂回到了原先的修道院。
不久,卢布廖夫被迫再度回到莫斯科进行圣像创作,但这次他却亲临了所有俄罗斯人的苦难。大公的弟弟勾结鞑靼人篡位谋反,弗拉基米尔城的居民被无辜残杀,教堂在战火中摧毁,画家的眼中全是地狱的景象……卢布廖夫再次陷入艺术与现实反差的困境,他又回到安德洛尼科夫修道院,将自己完全封闭,拒绝继续作画。
经过多年的反抗征战,鞑靼人的军队终于被赶出俄罗斯的大地。1423年,大公第三次邀请卢布廖夫到莫斯科作画,在一个铸钟少年的感染下,卢布廖夫最终完成了《三位一体》的传世名作。
《安德烈·鲁勃廖夫》是已故苏联电影大师塔可夫斯基的第二部长片作品,影片以塔式特有的诗化电影语言描绘出伟大的俄罗斯画家安德烈·鲁勃廖夫的一生。导演本人对影片的有关阐述是这样的,“我想拍摄一部历史片,但它同时又是具有现实意义的。我想使15世纪人们的精神与今天人们的精神接近起来,或者说得更确切一些,就是要赋予那个时候的人和时代以生命,这样他们更接近我们,使他们的英雄气概成为我们所共有的。
这部历时两年才得以拍摄完成的宏篇巨作却因政治原因而长期无法公映,在苏联当局的干涉下,影片被迫从戛纳、威尼斯电影节退展,直到1969年初《安德烈·卢布廖夫》才在莫斯科进行小规模的放映,而当年的戛纳影展也不顾苏联当局的抗议授予影片国际影评联合会奖。相对于以“同性恋、诱人自杀等荒唐罪名被投入大牢的帕拉杰诺夫,塔尔科夫斯基与《安德烈·鲁勃廖夫》的命运真是要幸运的多。
㈦ 安德烈·柯里昂的简介
他,被后世称为“好莱坞电影之父”。
他,被世界电影业协会评价为“最伟大的电影导演!”
他,开创了新现实主义、新浪潮、新电影各大电影运动的先河。
卓别林称他为“不可多得的少有的电影天才!”
斯皮尔伯格称他为“我的老师,我的父亲。”
安东尼奥尼称他为“电影界的上帝。”
基耶斯洛夫斯基称他为“让我们无法拿起摄影机的人。”
影评人称他为魔鬼,演员们称他为“最可爱的人”
甚至色情电影业也称他为“我们的祖师。”
从一家濒临破产的小电影院开始,他一手打造了世界上最大的电影帝国—“梦工厂”,吞吃哥伦比亚,打垮米高梅,击败派拉蒙,合并二十世纪福克斯,篡位华纳兄弟,制霸好莱坞。
他,让华尔街为之头疼,他,让美国总统亲自颁发勋章,他,被中国人民称为“我们最信赖的朋友!”
安德烈·柯里昂是来自中国穿越到美国洛杉矶发展电影的人,他叫张元,是北京电影学院的硕士生,研究的是世界电影史和电影理论,年底跟着一个摄制组到洛杉矶采访,顺道参加一个他们在好莱坞的电影首映式(张元是他们的编剧加副导演),结果在中国大剧院对面的一家宾馆一觉醒来发现他自己躺在一间学生宿舍里,里面除了张元之外还住着一个胖子一个瘦子(就是甘斯和伯格),他们叫张元为安德烈,然后在花了两天的时间之后,张元明白了他自己鬼使神差地来到了1925年洛杉矶。
㈧ 《战争与和平》中的“安德烈”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他是个很复杂的人。
他,有睿智的头脑,有深邃的思想,时常会思考人生。比如对爱情婚姻的思考啊;与皮埃尔对宗教人生追求的探讨。每一次富有哲理的思索都让我们也有所感悟。
他,有对人生的追求。他藐视上游社会的空虚无聊,热心于政治,尽管开始只是为了逃避人生。他敬佩波拿巴的雄才大略,又因祖国而与他斗争。他与皮埃尔一样,一直在求索,一直在寻找自己想要的生活。
他,有冷静与理智的情感。他的思想让我很是赞同。他认为人要为自己而活,当然在那个时候,这与宗教思想不太相符。
总之,我习惯性的将他看作《战争与和平》的最最主人公。至于更详细的(我暑假还在向后推进,正在看第三卷)就等我看完后再总结吧。
㈨ 如何评价《战争与和平》中的男主安德烈公爵
2016年是“中俄青年友好交流年”,也是俄罗斯的文学年,光明日报和塔斯社联合发起一个活动——“中俄最有影响力的文学作品互评”,选出在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十部俄罗斯文学作品和在俄罗斯最有影响力的十部中国文学作品。按照评选规定,一位作家只能有一部作品入选,在讨论托尔斯泰入选作品的时候就遇到了一个问题:托翁的三大长篇如何取舍?经过评委们的长时间讨论,并且征询了学者和作家的大量意见,还参考了网上投票、国家图书馆的读者借阅量等等信息,最后选票还是落在了《战争与和平》,大家总觉得这部作品更有代表性一些。另外,《战争与和平》毕竟是托尔斯泰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毕竟是俄国第一部赢得全欧洲、全世界声誉的长篇小说。
托尔斯泰写作《战争与和平》的时候是34岁,在这之前他已经写了10年的小说,我们现在不能断定这十年多的写作完全是为《战争与和平》做准备的,但是我们回过头来看,他之前的作品确实都为《战争与和平》做了很好的铺垫。
比如他的处女作——《童年》《少年》《青年》,其中写到贵族的生活、庄园的生活、贵族主人公对生活的反省和对本阶级生活的忏悔,这些内容后来都出现在了《战争与和平》里。
再比如托尔斯泰跟哥哥一起在高加索、在塞瓦斯托波尔打过仗,他根据亲身经历写出的战争小说一发表就引起轰动,真正给他带来名声的作品是战争小说集《塞瓦斯托波尔的故事》。
也就是说,《战争与和平》中的两大内容——战争与和平的贵族生活,在这之前托尔斯泰都写过非常非常好的作品,这当然会让他写《战争与和平》的时候非常得心应手,等于是把他之前十多年的创作通过这部长篇小说做了一个总结。在阅读《战争与和平》的时候,我总结出一个公式——“二三四”。
两个主题——战争与和平
《战争与和平》以标题点名两大主题,一个是战争的主题,一个是和平的主题。战争,就是1812年俄罗斯反对拿破仑入侵的卫国战争;和平,就是四个贵族家族的生活。对于一部民族史诗来说,对于这样一部英雄田园诗来说,确实找不到比这个更好的题目了,绝对找不到比这个题目更具有概括力、更具有覆盖范围的题目了。对一个人来说,我们可能觉得爱和恨、生和死是最主要的永恒主题,而对于整个人类来说,战争与和平就是最基本的两种生活方式,就是最有概括力的两种存在方式。
1812年拿破仑率军攻打俄国
《战争与和平》开篇的俄国贵族沙龙
《战争与和平》确实篇幅太长了,尤其在如今这样阅读碎片化的时代,120万字的阅读量任务太重,读起来确实很费劲。其实如果你把它分解成“战争”和“和平”两个部分的话,你会觉得小说中的起承转合还是很清晰的。小说标题就告诉了我们,书中的内容一定是一段战争接一段和平,一段和平接一段战争,写战争生活的时候会让这些人物上战场,同时与和平生活构成对照和呼应,写和平生活的时候,是为这些人物在战争中的表现做某种铺垫。这两个主题构成一个框架,整个故事情节都在这两者之间游离、穿梭。
三个人物——娜塔莎、皮埃尔与安德烈
《战争与和平》是一个巨大的史诗,中间出现的人物有好几百,在这么多人当中,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也就是七八个,仔细的读者或许能记住二三十个人物。在这些人物中间,大家公认的核心的角色只有三个——天真烂漫的娜塔莎,忠厚善良的皮埃尔,严肃真诚的安德烈。
苏联电影《战争与和科》中的娜塔莎(罗斯托夫家族)
娜塔莎是一个女性角色,她跟四大家族的四个男人都有过关系。她小的时候跟鲍里斯有过两小无猜的友情,后来她爱上安德烈并成为他的未婚妻,但这期间她背叛了求婚夫,想和阿纳托里私奔,最后安德烈去世,娜塔莎跟皮埃尔结婚,成为贤妻良母。娜塔莎是一个串联的人物,她跟不同男人的关系,把几个主要人物串成一个整体,也就是说,娜塔莎可能是所有人物中最具有结构性功能的这样一个角色。娜塔莎和安德烈的关系,娜塔莎和皮埃尔的关系是这部作品中最有构建功能的两条主线。看过《战争与和平》的人都会深深爱上娜塔莎这个女主角,就像你看了《奥涅金》以后对达吉雅娜的印象,看过屠格涅夫的中篇小说以后对“屠格涅夫家少女们”的印象。在19世纪的俄国小说中,女主角往往都特别可爱,既漂亮又善良,既是贤妻良母,还都很有艺术感,能歌善舞。这些作家都把他们理想中的女性的特征放到其作品的女主人公身上了。但是新近有一种解读,从女权主义的角度解读俄国文学,恰好发现了问题,说这是俄国作家男权意识最典型的体现,他们心目中女性的形象,到底是对女性的一种尊重,还是一种俯视,甚至一种颐指气使的给定呢?我们今天不是讨论娜塔莎的形象,但是我们说,这样一个串联性的小说人物身上负载着托尔斯泰的女性观,这是肯定的。托尔斯泰理想的女性应该就是这样的。
四大家族
提到《战争与和平》中的四大家族,我们很自然地就会想到《红楼梦》也是写四大家族的,我们会发现世界上大部头的史诗性长篇小说往往也都有四重结构,要么四个家族,要么四个主题,要么四条线索,道理也非常简单,小说如果只有一个单一的情节和单一的人物的话,往往就是一个短篇小说,因为它没有情节的枝蔓,没有人物相互之间的冲突,没有这种转化,它一定是简单的,是短篇小说,当然也有可能是中篇小说。很多文艺学教材中关于长篇小说和中篇小说的界定,往往就是看小说中有一个还是多个情节主线,如果只有一个情节线索,你写了十万字可能也还是中篇小说,如果有三四个情节线索,可能你写了八万字也可以算成长篇小说,也就是说,中篇、短篇、长篇的体裁界定并不完全是体量上的,字数上的,情节的复杂程度实际上是划分小说体裁的一个很重要指标。
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就是标准的长篇小说。小说可以写两个家族,或三个家族,但两三个家族之间最多只能构成一个三角形,这样的关系往往是非此即彼的,但是如果有四个家族的话,每个家族都要跟另外三个家族发生关联,这个可能性就太多太多,这个情节就会无限复杂下去,当然,这也会对一个作家的掌控能力提出非常高的要求。我在俄国也听到这样一个说法,说托尔斯泰选四个家族,也是要保持一个好坏贵族的比例问题,他在作品中需要写到所谓的坏人,也就是在国难当头的情况下有些人是英雄,有些人是狗熊,他就写了一个狗熊的家族——库拉金家族,如果他只写两个家族,一个家族好,一个家族坏,这个比例似乎不足以体现出俄罗斯民族整体上的正面气概,结果,托尔斯泰就写了四个家族,其中三个家族都非常崇尚英雄主义,都是非常爱国的。
保尔康斯基家族的安德烈
别祖霍夫家族的皮埃尔
库拉金家族的海伦和阿纳托里姐弟
两个既相互对应又相互关照的主题,三个主角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四个家族对生活、对战争的不同态度及其互动联系,这三个层面的东西放到一块就构成了作品的经纬,互相之间交叉来交叉去,这部作品就显得很厚重了。
围绕《战争与和平》的评价
《战争与和平》问世以后,好评如潮,在杂志上开始连载的时候,跟托尔斯泰同时代的作家都非常佩服他,有一个作家叫冈察洛夫,写《奥勃洛莫夫》的那一位,他说,能写出《战争与和平》的作家是“俄国文学真正的雄狮”。托尔斯泰的名字叫“列夫”,“列夫”(Лев)在俄语中就是“狮子”的意思,写出这样作品的人是一个真正的“雄狮”。这部作品翻成欧洲语言后,欧洲的作家都非常佩服。毛姆就说,这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小说”。有人看到这个说法之后也许会说,《安娜·卡列尼娜》不也很伟大吗?我觉得,《安娜·卡列尼娜》可以说是托尔斯泰最好的作品,是他的“best”,但是《战争与和平》是他的“greatest”。“好”和“伟大”不完全是同一个层面上的定义。罗曼·罗兰说过,《战争与和平》是“我们时代最伟大的史诗,近代的《伊利亚特》”。
托尔斯泰本人到晚年并不喜欢《战争与和平》,曾公开说这部小说“连篇的废话”,有些人引用托尔斯泰自己晚年的这句话,用来说明这部作品并不怎么样,其实,我们也同样可以引用托尔斯泰关于这部作品的另一种自我定义,他说,这是他“构建民族史诗的一个尝试”。
美学特征
关于这部作品的美学特征,有一个比较有名的说法,就是“心灵的辩证法”,这是俄国批评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提出的。我们以前以为他的这句话是用来评说《战争与和平》的,其实不是,1853年托尔斯泰发表《塞瓦斯托波尔的故事》,车尔尼雪夫斯基就在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评论,评论这部小说集,认为其特色就是“心灵的辩证法”和“道德情感的纯净”。这篇文章发表在《现代人》杂志上,他这样写道:“大部分诗人关心的主要是内心生活的呈现结果,而不是隐秘的过程本身……托尔斯泰伯爵天赋的特色就在于,他并不仅仅局限于表达心理过程的结果,他最感兴趣的是过程本身,是这一过程的形式、规律和心灵的辩证法。”“心灵的辩证法”后来就被许多文学史家、批评家拿来概括《战争与和平》这部作品的艺术特色,甚至推而广之,用来概括托尔斯泰所有的文学创作。就是说,托尔斯泰写的人物,从开始出场到小说结束,似乎是两个人,一开始是一种,最后他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当然这个人不是指他从年轻到变老,也不是从相爱到不爱,实际上主要指他内心灵魂的巨大变化,也就是说,在一部长篇小说的始终,作者完成了对这个人物的思想发展过程的展示,用车尔尼雪夫斯基的话来说,一般作家更愿意展示的是结果,但是托尔斯泰更愿意展示这个过程本身,这个过程还往往是一个辩证的过程。
以安德烈为例。《战争与和平》的读者都对安德烈充满敬意,有人说这个人身上也有托尔斯泰的自传色彩,当然这种自传更多的可能是一种精神上的自传,托尔斯泰思考一个人怎么样成为一个对生活、对他人、对社会有用的英雄人物,他试图通过安德烈来体现这种思考。
安德烈出生在一个贵族家庭,长得很漂亮,也很勇敢,为了体现安德烈的勇敢,托尔斯泰让他做了俄国将领库图佐夫的传令官。在战争打响之前,安德烈是非常有功名心的,他觉得要为祖国勇敢战斗,获得军功,保卫国家,为祖先扬名。但是在奥斯特里茨的战场上,他被一枪放倒,他躺在地上,恍惚之间看着天空,天空上有很高远的云在飘浮,他突然觉得,跟这个高远的天空比起来人是那么渺小,人的这种残酷争斗是那么的无谓。
负伤以及之后的疗伤,改变了他的战争观,觉得人类的相互残杀是没有意义的。之后的疗伤,以及妻子因为难产去世,都让他心灰意冷。后来,他因为继承遗产前往一个庄园,路过一片树林,在树林里看到一棵老橡树,这棵老橡树旁边的白桦林、松树都已经郁郁葱葱了,但是老橡树身上全是疙疙瘩瘩的,一片绿叶也没有。这棵老橡树仿佛对安德烈说,你还是很像我的,我们都见了太多的世面,我们就觉得什么春天,什么爱情,什么幸福,这些东西对我们来说都是一派胡言,骗骗其他人还行,但骗不了我们。在这个庄园,他在夜里突然听到了娜塔莎的歌声,娜塔莎一个人坐在窗口旁边看到一轮明月升起来,她觉得在这样一个风清明月的夜晚是不应该睡觉的,人在这样的夜晚是应该面对月亮唱歌的,而且托尔斯泰还给了娜塔莎一副非常好的嗓子,她轻声的歌唱打动了安德烈,还有这样的歌声,还有这样的月亮。回去的路上,他试图寻找那棵老橡树,他找了半天都没找到,因为老橡树完全变了样,它展开一片新鲜浓密的绿叶,庄重地站在那里,在夕阳的余晖中轻轻地摆动着身躯,那些疙疙瘩瘩的树枝、累累的伤痕,以及陈旧的痛苦和疑虑全都不见了,透过了百余年的坚硬树皮,长出了一片片鲜艳的新叶,简直令人难以置信,一棵老树竟然能发出这样的绿叶。是的,这就是那棵橡树,安德烈公爵想到,于是一阵没有来由的欢乐和复兴的春天的感觉袭上了他的心头。
他突然一下子回忆起了他生活中所有那些难忘的生活,奥斯特里茨的战斗,以及那高远的天空,妻子死去的时候责备的脸庞,渡船上的皮埃尔,因夜色的美丽而激动的少女,还有这个夜晚的月光,他突然想起了这一切。“不,生命在31岁上还没有结束,安德烈公爵斩钉截铁地说道。我内心的东西光有我一个人知道还不够,应该让所有人都知道,皮埃尔也好,这个想要飞向空中的少女也好,应该让所有的人都理解我,要让我的生活并不仅仅是为我一个人而过的,要让他们的生活改变方式,要让我的生活体现在所有人身上,要让所有的人都与我一起生活。”安德烈和老橡树的两次相遇,是《战争与和平》中特别有名的一个段落,中间还提到安德烈生活中的著名事件,比如前面提到的在战场上看到天空,他跟皮埃尔在渡船上讨论人生,他妻子的去世,他看到娜塔莎唱歌,这些事件在他这一段里都被放在一块,促成他最终改变了对人生的看法。以前他是要功名,那是很自我的,最后他看破功名了,什么都不去做了,托尔斯泰认为这同样是自私的人,他最后这段话表明了他的一个新态度,就是说我要再活下去,我要找到活的意义,让所有人活在我的心中,让我活在所有人的心中,也就是对社会承担一种责任,要让生活过得有意义一些。我们能十分肯定地说,他的这段思绪一定是托尔斯泰本人的思绪,就是他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但是,这个想法跟安德烈最初想建立功名的态度是不一样的,所谓辩证法就是否定之否定,安德烈这个人物也经过一种否定之否定的思想发展,这就是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说的托尔斯泰笔下的心灵的辩证法。
㈩ 《战争与和平》中安德烈的性格
安德烈拥有内在与外表双重的美.他成熟,内敛,冷静,充满智慧,虽然高傲,有点冷漠,不够可爱,但是一个令人尊敬、仰慕,还有一些特有的俄式伤感.他本身无疑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他的一生并不是很幸福,开始参战,然后妻子死于难产,而他也差点战死沙场;然后归隐田园,能成功的进行农奴制度改革;之后是与娜塔莎的爱情,一种浪漫却结局凄凉的感情,父亲不同意,娜塔莎过于天真善良,以致差点与浪荡公子私奔而名誉尽毁;在爱情不如意情况下,他又参加了战争,准备获得功名,却在等待上战场时莫名被弹片炸伤,以致死去。也正是这样他的悲剧美才产生了那种令人心碎的震撼. 他是一个真正理性和充满智慧的人,是在苦难和不幸中探索人生的人,体现了当时俄国社会思想进步力量的历史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