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人物 > 柯尔克孜族电影大全人物

柯尔克孜族电影大全人物

发布时间:2022-08-20 03:53:38

Ⅰ 42个功勋人物简介

1、于敏

于敏,男,汉族,中共党员,1926年8月生,2019年1月去世,天津宁河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高级科学顾问、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

2、申纪兰

申纪兰,女,汉族,中共党员,1929年12月生,山西平顺人,山西省平顺县西沟村党总支副书记,第一届至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她积极维护新中国妇女劳动权利,倡导并推动“男女同工同酬”写入宪法。

3、孙家栋

孙家栋,男,汉族,中共党员,1929年4月生,辽宁复县人,原航空航天工业部副部长、科技委主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原高级技术顾问,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七、八、九、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

他是我国人造卫星技术和深空探测技术的开创者之一,担任月球探测一期工程总设计师,为我国突破卫星基本技术、卫星返回技术、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发射和定点技术、导航卫星组网技术和深空探测基本技术作出卓越贡献。

4、李延年

李延年,男,汉族,中共党员,1928年11月生,河北昌黎人,原54251部队副政治委员。

离休后,他初心不改、斗志不减、本色不变,积极弘扬革命优良传统,充分展现了一名老革命军人、老战斗英雄的光辉形象。荣立特等功一次,被志愿军总部授予“一级英雄”称号,荣获解放奖章和胜利功勋荣誉章。

5、张富清

张富清,男,汉族,中共党员,1924年12月生,陕西洋县人,中国建设银行湖北省来凤支行原副行长。他在解放战争的枪林弹雨中冲锋在前、浴血疆场、视死如归,多次荣立战功。

1955年,他转业后主动要求到湖北最偏远的来凤县工作,为贫困山区奉献一生。60多年来,他深藏功名,埋头工作,连儿女对他的赫赫战功都不知情。荣立特等功一次、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战斗英雄”称号两次。

6、袁隆平

袁隆平,男,汉族,无党派人士,1930年9月生,江西德安人,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原主任,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

7、黄旭华

黄旭华,男,汉族,中共党员,1926年3月生,广东揭阳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719所名誉所长、原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他隐姓埋名几十年,为我国核潜艇事业奉献了毕生精力,为核潜艇研制和跨越式发展作出卓越贡献。

在某次深潜试验中,他置个人安危于不顾,作为总设计师亲自随产品深潜到极限。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和“全国先进工作者”等称号。

8、屠呦呦

屠呦呦,女,汉族,中共党员,1930年12月生,浙江宁波人,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青蒿素研究中心主任。她60多年致力于中医药研究实践,带领团队攻坚克难,研究发现了青蒿素,解决了抗疟治疗失效难题,为中医药科技创新和人类健康事业作出巨大贡献。

9、劳尔·卡斯特罗·鲁斯

劳尔·卡斯特罗·鲁斯,男,1931年6月生,古巴籍,古巴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古巴革命领袖,长期担任古巴党和政府重要职务。

10、玛哈扎克里·诗琳通

玛哈扎克里·诗琳通,女,1955年4月生,泰国籍,泰王国扎克里王朝王室主要成员。深受泰国民众爱戴。对华十分友好并怀有深厚感情,中国文学、历史文化造诣深厚。

11、萨利姆·艾哈迈德·萨利姆

萨利姆·艾哈迈德·萨利姆,男,1942年1月生,坦桑尼亚籍,坦桑尼亚前总理、前外长,坦中友协会长。非洲知名外交家,长期担任非洲统一组织(非盟前身)秘书长。

12、加林娜·维尼阿米诺夫娜·库利科娃

加林娜·维尼阿米诺夫娜·库利科娃,女,1935年2月生,俄罗斯籍,俄中友协第一副主席、俄罗斯科学院远东所高级研究员、著名汉学家。1957年参与创建苏中友协,1960年进入苏联对外友协工作。

13、让-皮埃尔·拉法兰

让-皮埃尔·拉法兰,男,1948年8月生,法国籍,法国前总理、法国政府中国事务特别代表。长期活跃在国际舞台,拥有重要国际影响力,长期致力于促进中法友好和中法全方位合作,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在中国享有较高声誉。

14、伊莎白·柯鲁克

伊莎白·柯鲁克,女,1915年12月生,加拿大籍,北京外国语大学终身荣誉教授。1980年国务院批准认定的第一批“外国老专家”。

15、于漪

“人民教育家”

于漪,女,汉族,中共党员,1929年2月生,江苏镇江人,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曾任全国语言学会理事、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会长。

16、卫兴华

“人民教育家”

卫兴华,男,汉族,中共党员,1925年10月生,山西五台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系原主任、教授,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经济学科评议组成员。

他是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和经济学教育家,长期从事《资本论》研究,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作出重要贡献,主编的《政治经济学原理》教材是全国影响力和发行量最大的教材之一。

他提出的商品经济论、生产力多要素论等,在经济学界影响广泛。荣获孙冶方经济科学奖第一、二届论文奖。

17、王蒙

“人民艺术家”

王蒙,男,汉族,中共党员,1934年10月生,河北南皮人,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原文化部部长,第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他作为与共和国共同成长的文学创作者,见证了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之路。

其作品《青春万岁》《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活动变人形》《这边风景》等具有代表性和开拓性意义,被译成二十多种文字在各国出版。发掘培养了一大批优秀青年作家,为中国当代文学繁荣发展作出突出贡献。荣获第九届茅盾文学奖、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18、王文教

“人民楷模”

王文教,男,汉族,中共党员,1933年11月生,福建南安人,原国家羽毛球队总教练,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1954年,他为振兴新中国羽毛球事业,从印尼回到祖国,曾多次获得全国羽毛球赛男子单打、双打冠军。

退役后先后执教福建羽毛球队、国家羽毛球队,在他任总教练期间,中国羽毛球队获得了1982、1986、1988、1990年汤姆斯杯团体赛冠军,涌现出56个世界单项冠军。荣获国际羽联“终身成就奖”。

19、王有德

“人民楷模”

王有德,男,回族,中共党员,1953年9月生,宁夏灵武人,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原党委书记、局长,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

他带领职工大力推进防沙治沙,营造防风固沙林60万亩,控制流沙近百万亩,有效阻止毛乌素沙漠的南移和西扩,呈现出人进沙退的可喜局面。

探索形成“宽林带、多网络、多树种、高密度、乔灌混交”的防沙治沙模式,实现了“沙漠绿、场子活、职工富”的奋斗目标,为全国防沙治沙提供了宝贵经验。

20、王启民

“人民楷模”

王启民,男,汉族,中共党员,1937年9月生,浙江湖州人,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原总经理助理。他发扬“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敢于挑战油田开发极限,研究并提出了“分阶段多次布井开发调整”理论,其中表外储层开发利用技术突破了国内外认为不能开采的禁区。

他主持的油田高含水后期“稳油控水”项目研究,为大庆油田实现27年5000万吨以上高产高效持续开发作出重要贡献。

21、王继才

“人民楷模”

王继才,男,汉族,中共党员,1960年4月生,2018年7月去世,江苏灌云人,江苏省开山岛民兵哨所原所长、燕尾镇开山岛村原党支部书记。

1986年开始,他和妻子奉命守卫开山岛,32年如一日排除困难、坚守孤岛、为国戍海,自己动手修缮营房、建设哨所,坚持每天巡海岛、护航标、写日志,坚决与走私、偷渡等不法分子作斗争,有力捍卫了国家利益,把人生最美好的年华无私奉献给国防和海防事业。

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爱国拥军模范”等称号。


22、艾热提·马木提

“人民英雄”

艾热提·马木提,男,维吾尔族,中共党员,1969年10月生,2016年9月去世,新疆皮山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皮山县公安局原副局长。

从警27年始终战斗在基层一线,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充分发挥反恐处突实战经验丰富的优势,事事冲锋在前,带领公安干警成功侦破一系列案件。

2016年9月在搜捕公安部A级逃犯时遇自杀式爆炸袭击,身负重伤,经全力抢救无效,壮烈牺牲。他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诠释了一名人民警察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的铮铮誓言。荣获“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称号。

23、布茹玛汗·毛勒朵

“人民楷模”

布茹玛汗·毛勒朵,女,柯尔克孜族,中共党员,1942年6月生,新疆乌恰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恰县吉根乡护边员。

她长期扎根于祖国边疆,无怨无悔、默默无闻地将青春年华奉献给祖国的守边事业,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冬古拉玛边防线上50多年如一日巡边护边,每天最少要走20公里山路,在她守护的山口,创造出无一例人畜越境事件的守边业绩。

她积极宣传爱国护边工作,在边境线的许多石头上刻下“中国”两个字,这些“中国石”成为当地护边守边、彰显爱国情怀的象征。荣获“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等称号。

24、叶培建

“人民科学家”

叶培建,男,汉族,中共党员,1945年1月生,江苏泰兴人,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技术顾问、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

他是嫦娥一号总设计师兼总指挥,嫦娥三号探测器系统首席科学家,嫦娥二号、嫦娥四号、嫦娥五号试验器总指挥、总设计师顾问,在各号嫦娥方案的选择和确定、关键技术攻关、大型试验策划与验证、嫦娥四号首次实现月背软着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25、申亮亮

“人民英雄”

申亮亮,男,汉族,中共党员,1987年8月生,2016年6月去世,河南温县人,原65307部队70分队班长。

他从军报国信念坚定,军事技能训练刻苦,熟练掌握连属主战装备,精通运输车、瞄杆钻车、挖掘装载机等装备操作,成为“一专多能”型骨干,入选集团军“百名专业技术能手”人才库。

2016年5月赴马里执行第四批维和任务,在执行任务中遭遇恐怖袭击,果断指挥战友向目标射击,在汽车炸弹爆炸瞬间将战友推离,用自己的生命换回了部队其他人员的平安,被评为烈士并追记一等功。

26、朱彦夫

“人民楷模”

朱彦夫,男,汉族,中共党员,1933年7月生,山东沂源人,山东省沂源县西里镇张家泉村原党支部书记。1947年参军,经历战斗上百次,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失去了四肢和左眼,10次负伤,3次荣立战功。退伍后用自己的抚恤金,建图书室、办夜校,帮助农民提高文化素质。

担任村党支部书记25年,带领群众治山治水、脱贫致富,把一个贫穷落后的山村变成了山清水秀的富裕村。他身残志坚,用残肢抱笔,历时7年创作两部自传体长篇小说《极限人生》和《男儿无悔》。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道德模范”“全国自强模范”等称号。

27、麦贤得

“人民英雄”

麦贤得,男,汉族,中共党员,1945年12月生,广东饶平人,原91708部队副司令员。1965年“八六”海战中,他在弹片插在头部、脑浆外露、鲜血模糊双眼的情况下,坚持战斗3个小时,凭着惊人的战斗意志和过硬的素质本领,在几台机器、几十条管路、几百个螺丝里,检查出一个只有拇指大的被震松的油阀螺丝,成功排除故障,确保了机器正常运转和舰艇安全。

他的英勇战斗事迹被媒体广泛报道,在全社会引起巨大反响,被誉为“钢铁战士”。荣立一等功,荣获“八一勋章”和“战斗英雄”“全国自强模范”等称号。

28、李保国

“人民楷模”

李保国,男,汉族,中共党员,1958年2月生,2016年4月去世,河北武邑人,河北农业大学教授。他始终奋战在科技兴农、脱贫攻坚和教书育人第一线,先后取得研究成果28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18项,培育了16个山区开发治理先进典型,带动10万山区农民增收58.5亿元。

参与开发的聚集土壤、聚集径流“两聚”理论,使邢台前南峪森林覆盖率达到90.7%,植被覆盖率达到94.6%。

29、李道豫

“外交工作杰出贡献者”

李道豫,男,汉族,中共党员,1932年8月生,安徽合肥人,原中国驻美国大使,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

30、吴文俊

“人民科学家”

吴文俊,男,汉族,中共党员,1919年5月生,2017年5月去世,上海市人,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五、六、七、八届全国政协委员。

他对数学的核心领域拓扑学作出重大贡献,开创了数学机械化新领域,对国际数学与人工智能研究影响深远。他用算法的观点对中国古算作了分析,同时提出用计算机自动证明几何定理的有效方法,在国际上被称为“吴方法”。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31、张超

“人民英雄”

张超,男,汉族,中共党员,1986年8月生,2016年4月去世,湖南岳阳人,92950部队原飞行中队长。2015年3月,他加入舰载机部队,在很短的时间内掌握了舰载战斗机操纵特点和舰载飞行要领,飞行技战术水平得到跨越式提升。

2016年4月,执行任务时突遇空中险情,他果断处置,尽最大努力保住战机,被迫跳伞,不幸壮烈牺牲,年仅29岁。被追授为“逐梦海天的强军先锋”“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被中央军委批准为全军挂像英模。

32、南仁东

“人民科学家”

南仁东,男,满族,群众,1945年2月生,2017年9月去世,吉林辽源人,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原首席科学家兼总工程师。

他潜心天文研究,坚持自主创新,1994年提出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工程概念,主导利用贵州省喀斯特洼地作为望远镜台址,从论证立项到选址建设历时22年,主持攻克了一系列技术难题,为FAST重大科学工程的顺利落成发挥关键作用。

33、秦怡

“人民艺术家”

秦怡,女,汉族,中共党员,1922年1月生,上海市人,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艺委会顾问、一级演员,第三、四、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她坚持文艺为社会主义服务、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主演了《铁道游击队》《青春之歌》《女篮五号》等30多部影片,塑造了多个脍炙人口的艺术形象。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34、都贵玛

“人民楷模”

都贵玛,女,蒙古族,中共党员,1942年4月生,内蒙古四子王旗人,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脑木更苏木牧民。上世纪60年代初,年仅19岁的都贵玛,主动承担28名上海孤儿的养育任务,用半个世纪的真情付出诠释了大爱无疆,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出重大贡献。

上世纪70年代,都贵玛自学蒙医蒙药和妇产科知识,先后挽救了40多位年轻母亲的生命。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等称号。

35、热地

“民族团结杰出贡献者”

热地,男,藏族,中共党员,1938年8月生,西藏比如人,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第八、九、十届全国人大代表。

36、顾方舟

“人民科学家”

顾方舟,男,汉族,中共党员,1926年6月生,2019年1月去世,浙江宁波人,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原院校长、研究员。

37、高铭暄

“人民教育家”

高铭暄,男,汉族,中共党员,1928年5月生,浙江玉环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名誉会长。他是当代著名法学家和法学教育家,新中国刑法学的主要奠基者和开拓者。

38、高德荣

“人民楷模”

高德荣,男,独龙族,中共党员,1954年3月生,云南贡山人,云南省怒江州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

退休后,继续驻扎在独龙江河谷,跑工地、进农家,千方百计打通了独龙江乡通往山外的唯一公路,实现独龙族整族脱贫,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群众家中。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等称号。

39、郭兰英

“人民艺术家”

郭兰英,女,汉族,中共党员,1930年12月生,山西平遥人,中国歌剧舞剧院一级演员,第一、二、三、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她为中国民族歌剧表演体系的建立和民族演唱艺术的发展作出开拓性贡献。

40、董建华

“‘一国两制’杰出贡献者”

董建华,男,汉族,1937年7月生,浙江舟山人,全国政协副主席,第八、十、十一、十二、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

41、程开甲

“人民科学家”

程开甲,男,汉族,中共党员、九三学社社员,1918年8月生,2018年11月去世,江苏吴江人,原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常任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他是我国核武器事业的开拓者、我国核试验科学技术体系的创建者之一。

42、樊锦诗

“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

樊锦诗,女,汉族,中共党员,1938年7月生,浙江杭州人,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研究馆员,第八、九、十、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

她是我国文物有效保护的科学探索者和实践者,长期扎根大漠,潜心石窟考古研究,完成了敦煌莫高窟北朝、隋、唐代前期和中期洞窟的分期断代。

Ⅱ 求史诗《玛纳斯》中的40勇士名字

玛纳斯

为根除后患,追剿东逃的卡勒玛克人,玛纳斯率领浩浩荡荡的大军开始远征。他们翻山越岭,长途跋涉,与独眼巨人搏斗,与卡勒玛克强敌交锋。经过激烈的浴血搏斗,玛纳斯大获全胜,登上了卡勒玛克首领昆吾尔的宝座。但他把妻子卡妮凯的"远征胜利应立即班师返乡,否则必有大祸"的劝戒、警告置于脑后,乐而忘返,结果被败将昆吾尔的毒斧砍中头部,不幸身亡。

玛纳斯生于柯尔克孜民族濒临灭亡之时,从小策马挥戈与来犯之敌搏斗,直到远征获得辉煌的胜利、被卡勒玛克首领暗害身亡,他的一生是为柯尔克孜民族独立而战斗的一生。在玛纳斯率领下所进行的波澜壮阔、气势宏伟的反抗异族侵略的民族战争,使史诗《玛纳斯》具有真正的民族史诗性质。

三、史诗《玛纳斯》的特点

1、 人物塑造

在《玛纳斯》的人物体系中,英雄玛纳斯的形象塑造得相当成功。玛纳斯是一位勇猛剽悍、能征善战、性格放荡不羁的勇士。他大吼一声,则山崩地裂,洪水汹涌,黑云翻滚,闪电雷鸣。他挥舞长矛利斧冲入敌阵,所到之处人头落地,尸体如山,血流成河。听到玛纳斯的名字,敌人魂飞魄散。玛纳斯既有盖世的勇力,辉煌的战绩,也有惨痛的失败,狼狈的处境。在史诗的人物画廊中,玛纳斯是一位充满原始激情与新鲜活力,具有特殊艺术魅力的英雄形象。

《玛纳斯》还塑造了一个英雄群体。玛纳斯身边有14位汗王,40名勇士。他们之中,有智慧长者巴卡依汗,有勇猛善战的楚瓦克,有智勇双全的阿勒曼别特,有容貌俊美、能言善辨的阿吉巴依。他们个性鲜明,各有不同的本领,但是在征战中,他们与玛纳斯并肩作战,同舟共济。没有这个英雄的群体,玛纳斯不可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战绩,《玛纳斯》这部史诗也不可能如此气势磅礴恢宏。

2、 场景刻画

史诗中有几十个大规模征战场面,不要说各种兵器,光是英雄们的坐骑,毛色就有30多种。大量的场景刻画无一不细致鲜活。

四、 历史发展

作为一部民族民间史诗,《玛纳斯》的传承者和创作者数以万计,这些人被称作"玛纳斯奇"。在过去的一千年里,世界上没人能够完整唱出这部史诗,更没有完整的文字记录,直到现已年迈的居素甫·玛玛依的出现,他被誉为"活着的荷马",一生致力于搜集、整理和演唱《玛纳斯》。1940年,在劳动之余,他为人们连续七个晚上演唱《玛纳斯》,从此名字传遍四方。从1984年到1995年,居素甫·玛玛依相继演唱出版了全部8部18卷《玛纳斯》,这是中国三大史诗中,唯一由一人唱完的一部。

党和政府也采取了一些积极的保护措施,如在20世纪60年代起开展了《玛纳斯》的普查工作,发现了80多位《玛纳斯》演唱歌手。记录并出版了居素普·玛玛依的演唱本(柯尔克孜文本,8部18册),出版了艾什玛特·曼拜特买买特的《赛麦台依》演唱本。目前,《玛纳斯》已有俄、汉、土、日、英、哈等多种译文,由各国各民族学者组成的《玛纳斯》研究队伍日渐扩大,《玛纳斯》的研究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作为柯尔克孜族民间文学的优秀代表作品,《玛纳斯》在柯尔克孜人中影响深远,人们在传说着玛纳斯英雄没有死去。同时,《玛纳斯》在中外文学史上享有巨大声誉,联合国曾将1995年定为"国际玛纳斯年"。

五、 传承价值

《玛纳斯》是柯尔克孜的民族魂,凝聚着柯尔克孜民族的精神力量。《玛纳斯》从古老的柯尔克孜史诗与丰厚的柯尔克孜民间文学中吸取营养,它包含着柯尔克孜古老的神话、各类传说、习俗歌谣以及大量的民间叙事诗与民间谚语等。史诗《玛纳斯》是展现柯尔克孜人民生活的巨幅画卷,是认识柯尔克孜民族的网络全书。这部史诗不仅具有文学价值,而且还具有语言、历史、宗教、民俗等多学科的价值。在柯尔克孜文学史上,《玛纳斯》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对于后世柯尔克孜民族文学的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它对于柯尔克孜族作家文学的形成有着巨大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玛纳斯》史诗作为柯尔克孜精神文化的颠峰,以口头形式产生,以口头形式一代一代流传、保存和发展,走过了漫长而曲折的道路。在这样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这部宏伟的史诗能够始终保持其基本的结构框架体系和原始的情节母题,说明它与民族的命运唇齿相依的密切关系。在史诗演唱活动逐步走向衰落的今天,通过比较我们就能发现,《玛纳斯》史诗经典歌手和他们所创造的不同唱本之间有很多共同因素,当然各自的特色也显而易见。任何一个优秀的玛纳斯奇都有自己逐步积累和创造的独特演唱技巧,而且这种独特性反映在他的文本当中。但是,这些文本都来源于一个共同的传统,在基本情节和事件的安排方面要求歌手们都要尽可能地保持史诗最原始的特征,不能离开传统的轴心。这一特点正是本文所要关注和探讨的问题。如果我们把人们 最熟悉的居素普 ? 玛玛依唱本前三部《玛纳斯》、《塞麦台》、《塞依台克》的内容同吉尔吉斯斯坦的两名现代最著名的玛纳斯奇萨恩拜 ? 奥诺孜巴克夫( 1867-1930 )、萨亚克拜 ? 卡拉拉耶夫( 1894-1971 )以及我国著名玛纳斯奇艾什玛特 ? 玛木别特( 1880-1963 )的唱本进行比较,我们可以 看到虽然史诗都始终围绕着一个中心运转,每一个玛纳斯奇的唱本在任何一个章节上都或多或少地有所变异,在人物形象的塑造、情节的展开方面都有各自不同的特色。
玛纳斯奇们对史诗的贡献不仅在于传播、保存和定型方面,而且在于保持史诗原始状态不变的条件下对史诗的整体结构、情节内容进行雕琢加工使之更趋完美方面。不是致力于创新,相反地,是一定限度之内在固定的传统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与之相适应的增删和完善,在传统基础上进行艺术加工。 1 通过对《玛纳斯》史诗中内容最古老、传播最广泛的传统章节之一“阔阔托依的祭典”的分析,对史诗的内容层次、结构及其发展进而对玛纳斯奇的创作活动进行审视便显得十分必要。
柯尔克孜中有一句谚语“阔阔托依的祭典,各种矛盾的焦点”。也就是说《玛纳斯》史诗中“阔阔托依的祭典”是整部史诗中反映古代柯尔克孜民俗文化事项最集中最广泛的一个章节,不仅因其内容的生动性和传统性方面深受柯尔克孜族人们的喜爱而且节在史诗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整部史诗中占据极为重要的位置。它作为《玛纳斯》史诗最重要的传统章节之一在所有的唱本中不仅都无一遗漏地出现而且对史诗情节的发展起重要的作用。“阔阔托依的祭典”主要讲述柯尔克孜一个部落首领阔阔托依生前留下遗言要求在自己死后举行大型祭典。后来他儿子包克木龙邀请世上所有汗王显贵参加祭典。但在小人的挑拨下惟独玛纳斯被排除在邀请之列。卡勒玛克首领空吾尔拜及其手下故意在祭典上制造事端不仅抢夺食品和奖品还无理索要包克木龙日行千里名扬四方的神骏玛尼凯尔。在这种情况下包克木龙才不得不亲自去邀请玛纳斯,玛纳斯亲自出马惩治了无端取闹的卡勒玛克人恢复了祭典秩序。卡勒玛克人不仅被玛纳斯惩治而且在祭典的所有比赛中均告失败,没有捞到任何好处灰溜溜地返回,但同时也埋下了冤仇。为史诗后面的情节发展打下了伏笔。史诗的这一传统篇章首先由哈萨克族学者乔坎 ? 瓦里汗诺夫于 1856 年记录下来。无论他是在依塞克湖边还是在我国的特克斯地区记录 2 ,这可以说是至今发现的《玛纳斯》史诗文本的第一个较大篇幅的记录文本。在这个文本中,史诗的传统情节脉络清晰、完整、动人,充分体现出史诗的古老特征。这个文本共约 3300 行,从中我们可以获得很多与英雄玛纳斯的身世和业绩相关的很多重要信息。将这个唱本同以后在不同的时期陆续被记录下来的诸如拉德洛夫记录本,以及萨恩拜 ? 奥诺孜巴克夫、萨亚克拜 ? 卡拉拉耶夫和居素普 ? 玛玛依唱本等进行比较对我们进一步了解史诗内容层次的构成、发展、定型规律,了解民间口头创作中神话及其它传统民间文化因素对史诗内容的渗透以及史诗的艺术性等都有重要作用。“阔阔托依的祭典把被尘埃掩埋的很多历史之迷用叙事手段进行了翻新。” 3 正象乔坎 ? 瓦里汗诺夫在自己的文章中所指出的那样,《玛纳斯》史诗中蕴涵的柯尔克孜族古老传统生活习俗以及民族志特征正是在“阔阔托依的祭典”这一重大章节里得到了广泛的反映。
维·维·拉德洛夫的记录文本于 1896 年,萨恩拜·奥诺孜巴克夫、萨亚克拜 ·卡拉拉耶夫和居素普·玛玛依的唱本分别于 1926 年、 1968 年和 1980 年记录完成。上述四个唱本各自都包括史诗几代英雄的事迹,内容完整,自成体系。
我们将通过对上述五个唱本中的“阔阔托依的祭典”一章的比较,粗线条地审视一下在世纪转换时期新一代玛纳斯奇是如何应对新时代,根据不同时代听众的要求,在创编中对史诗的内容进行增删和加工的。为了表述的方便我们将这五个唱本按记录时间的先后分别定乔坎 ? 瓦里汗诺夫的记录本为 A 本、维 ? 维 ? 拉德洛夫的记录文本为 B 本、萨恩拜 ? 奥诺孜巴克夫唱本为 C 本、萨亚克拜 ? 卡拉拉耶夫唱本为 D 本、居素普 ? 玛玛依的唱本为 E 本,并按主要故事情节和事件顺序切分为从阔阔托依本人的情况(也可称为阔阔托依的遗嘱);应邀陆续前来参加祭典的各方英雄和部落首领们的情况;玛纳斯前来制止混乱;祭典期间的各种民间娱乐活动等四个方面加以比较。

1、阔阔托依本人的情况。在五个唱本中都说阔阔托依是一个财产丰裕、腰缠万贯的大财主;没有亲生子却有一个名叫包克木龙的养子;有一个来自撒热诺盖部落名叫阿依达尔勇士;有一个朋友是财主之子巴依木尔扎。除了这些,他再也没有什么可信赖的人。阔阔托依长命百岁直到寿数算尽时在自己的宫殿里离开人世。葬礼举办的十分隆重。开始时玛纳斯没有得到参加其葬礼的邀请。
在这里值得我们重视的重要信息是:在 A 文本中明确地说阔阔托依活到了 199 岁。阔阔托依生活的地域在 C 、 D 、 E 三个文本中都为塔什干。在 A 、 B 、 C 本中都有关于阔阔托依临终前口述自己遗嘱的情节。特别是在 A 本中,阔阔托依在临终前叮嘱人们用隆重的方式安葬他,在他死后让自己儿子包克木龙继承王位并要求人们拥戴他,一定要提前邀请玛纳斯、空吾尔拜等人前来主持葬礼等。但是,玛纳斯因没有得到阔阔托依死去的消息而没有前来参加葬礼。他没有得到消息的原因是因为巴依木尔扎、玉尔必等对玛纳斯怀有偏见的人从中作梗。只有在 C 本中包克木龙亲自前去邀请玛纳斯。但玛纳斯要求包克木龙不要吝啬父亲的财物,用最隆重的方式料理丧事并说明自己有急事需要处理而没有前去。 C 本中的另一个古老史诗因素是阔阔托依死后将尸体存放 40 天,举办 40 天的祭典,发放大量的施舍,将死者的尸骨用战刀刮干净,用马奶子洗净后才进行埋葬的情节。临终前阔阔托依将儿子包克木龙和臣民叫来并交代完自己的遗嘱后去世。由于人们忍不住用悲哀的声调高唱挽歌,柯尔克孜族唱挽歌悼念死者的习俗就由此流传下来。在 D 、 E 本中,包克木龙 12 岁时阔阔托依离开人世,人们聚集而来将其埋葬。幼稚的包克木龙由于贪玩竟然错过了父亲的葬礼。
人死后处理其尸骨(放到荒凉的戈壁进行天葬,水葬,火葬或土葬等)从人类产生以来随着人们意识形态的变化、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地发生着新的变化。在当今社会,它更是与宗教相融合,呈现出更加多样化的形态。在这里引起我们兴趣的首先不是如何安葬死者和如何取悦亡灵而是死者临终前所留下的口头遗嘱。史诗中经常遇到的汗王、富翁或一个父亲死后说了什么样的遗嘱,留下了什么样的财产,有谁来继承财产等等问题正好成为史诗情节发展的膨胀剂,使史诗的情节逐步走向复杂化。由此产生的财产占有便引发了一系列与此相关的民间习惯法的产生。促使人们争夺王位和荣誉,引发血亲之间相互残杀的这种史诗因素在世界范围内的民间口头传统中广泛存在。《玛纳斯》史诗可以说饱浸了这种民间传统的养料。阔阔托依的遗嘱在 A 、 C 本中显得十分突出,充分表现了玛纳斯、空吾尔拜这些史诗的主要人物在人们心中崇高的地位和身份,只要他们能够出现在葬礼上,就可以极大地提高死者的声望。特别是包克木龙独自继承父亲的王位和财产,使很多部落的首领都为此眼红,蠢蠢欲动,都为在葬礼或以后的祭奠上争夺土地和财产而各自打着自己的算盘。这就为史诗情节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2、应邀前来参加祭奠的英雄们的地位、荣誉、所属部落和性格在上述五个唱本中都得到一致描述。比如,“披散着额发的年轻的阿依达尔”骑上玛尼开尔神骏走遍阿拉什和卡勒马克各部落去邀请客人。在参加祭典的众多客人当中,名声显赫,在史诗的情节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的人物诸如玉尔比、阿格西、阔绍依、巴格西、阔克确、艾尔托西吐克、克塔依(契丹)的汗王空吾尔拜、满洲的汗王交牢依、捏斯卡拉、穆拉地里、奥龙郭、加木额尔齐、带着 40 个勇士的玛纳斯及其夫人卡妮凯以及著名的神骏诸如巴格西的坐骑苏尔阔勇马(灰兔马)、艾尔托西吐克的坐骑恰勒库依茹克马(白尾马)、空吾尔拜的坐骑克勒卡拉马(黑鬃马)、交牢依的坐骑阿其布丹马都纷纷登场,而且在五个唱本中都一致出现。这说明这些人物和被点到名字的骏马都是史诗最古老,最稳定的因素。
但是,在不同的唱本中,我们也可以遇到一些较为陌生的汗王或是英雄的名字。各个唱本的独特性和变异性正是在这里得到了体现。比如在 A 本中上述各个英雄及骏马的名字都出现以外,还出现了诸如杜木尔(木墩)耳朵的杜木尔巨人、巧云(铅)耳朵的巧云巨人、阿勒吞(金子)胡子的阿依阔交、女英雄萨依卡丽(在《玛纳斯》的其它唱本中这位女英雄是在后面的情节中才出现)以及所谓玛纳斯的 40 勇士的克尔格勒恰勒、加尼别克、特尼别克、坎巧绕、古里巧绕、塞热克、色尔哈克、加安巴依、阿吉拜、阿勒曼别特、萨勒满别特、库吉格特、塔孜拜玛特等。(这些人物在其它唱本中有些是史诗第二部中的人物,有些根本就不在玛纳斯 40 勇士之列)
柯尔克孜族的另一部史诗《艾尔托西吐克》的英雄主人公艾尔托西吐克在上述五个唱本中,特别是在“阔阔托依的祭典”一章中也作为一个著名的英雄出现。史诗中,虽然玛纳斯再三请他上场与卡勒马克人交手摔跤,但是艾尔托西吐克则以自己从地下返回地面不久,体力还没有恢复,不可能赢得比赛胜利为部族争得荣誉为理由而拒绝上场。我们在上面提到的巧云(铅)耳朵的巧云巨人是艾尔托西吐克的强大对手,作为另一部史诗的两个主要对手在这里出现说明《艾尔托西吐克》和《玛纳斯》这两部史诗的渊源关系。女英雄萨依卡丽无论在史诗哪一个章节里出现,她作为《玛纳斯》史诗中著名女英雄形象决不可能改变。坎巧绕和古里巧绕这两个固定的人物被列入玛纳斯的 40 勇士之中在这里出现也不得不让人深思。因为在史诗的传统的内容中,这两个人物应该是玛纳斯之子塞麦台的随身勇士(即史诗第二部中的人物)。在这里,我们可以提出这样的一个问题,这两个人物在稍后记录的唱本中是由后辈玛纳斯奇特意进行了加工和安排还是上述玛纳斯奇在快速演唱和创编过程中出现了失误。无论如何,在这个唱本中坎巧绕和古里巧绕两人的作用不十分显著,性格也并不是很鲜明,但是他们以 40 勇士成员的身份随玛纳斯参加这一盛大祭典却是是一个事实。
在 A 中应邀前来参加祭典的各方勇士以及他们的坐骑没有得到详细的列举和描述,而只是说卡勒马克和柯尔克孜人一个也没有剩下。对祭典其它活动的描述则与后来的几个唱本基本一致。
在 C 本中,“阔阔托依的祭典”一章富有特色而且十分精彩,充分显示了这位大玛纳斯奇的史诗演唱风采。使我们不得不想起他的老师特尼别克对他提出的“要唱交毛克(即《玛纳斯》史诗)本身,不要掺杂其它东西”的要求。比如,在这一唱本中,阔阔托依去世两年后包克木龙才想起要为父亲举办祭典并在玉齐卡尔克拉的三泉盆地支起了从哈萨克和柯尔克孜搜集来的 30 万顶毡房,让 9 万名小伙子到山里打柴为祭典做准备,邀请从东到西所有的部落和氏族前来参加祭典。仅邀请客人就用了整整一年时间。唱本中甚至还交代了包克木龙想按玛纳斯的指示“要把前来参加祭典的人们统统劫掠”的意图。
D 本虽然没有象 C 本那样加工和渲染,但是大部分情节基本一致。比如,包克木龙让阔绍依做祭典的主持人,按照阔绍依的意见选择玉齐卡尔克拉的三泉盆地为举办祭奠的场所,向世人发出邀请并发出“如果谁得到邀请后不来参加便必将被征伐”的威胁。前来参加祭典的人中,除了我们在上面点过的人之外还有阿富汗之王阿空汗及其附属汗王们。阔绍依一直希望玛纳斯来主持祭典,否则定会出现混乱。
在 E 本中,我们可以发现与上述各唱本不同的特点。特别是对包克木龙的幼稚无知进行了突出的描述。比如,包克木龙很简单地埋葬了父亲的遗体之后,便随汗王玉尔比过着游闲的生活,把为父亲举办祭典的事忘在脑后。直到有一天,他受到一个名叫苏依卡勒的媳妇用“你连给自己的父亲举办祭典的事都做不到”的话进行羞辱,才想起自己应该举办祭典祭悼父灵并就此向玉尔比请教。汗玉尔比因对玛纳斯在阿拉尼克大战中获胜后没有给他和阔克确分战利品而对他耿耿与怀,所以建议包克木龙不要邀请玛纳斯,以此让他也在大场合中丢一丢面子。包克木龙同意了他的话,决定不邀请玛纳斯并选择节特奥古孜和卡尔克拉作为举办祭典的地点。空吾尔拜为首的克塔依(契丹)、满洲、安洲、卡勒马克等部族的众英雄带着众多的人马首先到来。包克木龙和汗玉尔比弓着腰带着大量的金银财宝、优良的骏马、上等的毛皮大衣必恭必敬地前去迎接。空吾尔拜不满足于这些礼品,直接索要包克木龙的玛尼凯尔骏马。包克木龙只好向商量祭典事宜的各位柯尔克孜汗王们征求意见。各位汗王都提不出好的建议,只有阔绍依提出如果不马上请玛纳斯前来主持祭典,祭典肯定会变成卡勒马克人随心所欲为非作歹的场所。他反复说明并最终说服了其他汗王。包克木龙和玉尔比为了请罪特意向玛纳斯赠送了礼品:
赠送了九件裘皮大衣,
赠送了九匹优良骏骑。
赠送了九个美丽少女,
赠送了九只矫健雄鹰。
他们向玛纳斯写了一封诚恳的书信,并让年轻的阿依达尔骑上玛尼凯尔骏马前去邀请。就在这个当口,抗爱来的捏斯卡拉逐一审视和评价整个阿拉什阵营中的英雄们。而阔绍依也开始审视和评价对方的英雄们。
年轻的阿依达尔日夜兼程来到玛纳斯宫中向宫事主管撒热塔孜急切地询问玛纳斯。撒热塔孜提醒他千万不要盲目闯入玛纳斯行宫。年轻的阿依达尔只好先找卡妮凯并将信交给了她。她此时已经猜到了其来历并把信交给色尔哈克。当色尔哈克把信念给正在与勇士们商量战事的玛纳斯后,他顿时怒气冲天,要求把年轻的阿依达尔叫进来。众人因了解他的脾气,马上先把一只红色公驼牵到玛纳斯面前。玛纳斯用战刀将公驼劈死,见到鲜血之后才消了气。之后,他又命令撒热塔孜立即准备。玛纳斯回到家看到年轻的阿依达尔并得知他就是信使后,怒气又涌上来,把阿依达尔和其随从抓起来在火炭上烤,在卡妮凯的极力劝阻下才停下来。
我们从每一个传统章节的编排和展述上很明显地可以看到 E 本(居素普·玛玛依唱本)中神话层面所占据的重要位置。柯尔克孜史诗中传统英雄所特有的诸如神速的战马,美丽的女人,勇猛机灵的雄鹰,善于奔跑的猎犬等等给英雄增加荣耀的事物紧紧伴随在英雄周围,增强了人物的神性,同时也使形象更加生动感人。将红色公驼劈成两半以及将人在火炭上烤出其油脂的举动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随意夸张,而是口头叙事中为表现英雄人物的神性而特意运用的具有深刻隐喻内涵的程式化描述。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描述,史诗的口头性、古老性、民间性才具有与世界其他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因素进行比较和借鉴的意义。玛纳斯在他众多的保护神的簇拥下冲上战场,有时还要象上述情况一样突发“嗜血”的习性等神性性格在这个唱本中随处可见。我们必须对“嗜血者”这样的词加以正确的理解。这只能理解为是英雄玛纳斯身上最古朴的神性形象的遗留。尽管这种神性逐渐被遗忘,但即使是在史诗最晚近的唱本中,“嗜血者”也作为英雄的一个神性因素得到了保留。我们经常可以遇到玛纳斯“嗜血者的脾气又犯了”的描述。当他发怒时,如果不见血就难以平息。当他生气时,人们把一头“红色大象”牵到他面前。他用战刀把大象劈成两半,见到横流的鲜血后才恢复理智。这些都是古老的喝血神形象的遗留。 5 玛纳斯的神性性格不是一个独立而简单的神的符号而是柯尔克孜族古老神话意识通过神性英雄的生动表现。居素普 ? 玛玛依在自己的唱本中,不仅直接用“嗜血者”这样词来描述玛纳斯,而且还用很多与此相关的隐喻符号渲染史诗英雄人神结合的独特形象。
3、玛纳斯前来主持祭典。“阔阔托依的祭典”要告诉我们的一个重要信息是玛纳斯带领军队前来平息即将由无理取闹者引发的混乱,维护部族的荣誉,显示自己为民族而生的英雄气概。正是因为这样,它才成了史诗最精彩最动人的华章之一。

40个人的名字已经不可考

Ⅲ 嘎纳电影节获奖者乌拉尔是柯尔克孜族还是哈萨克族

这个获奖的是哈萨克族的,这是他们第一次获奖

Ⅳ 柯尔克孜族最新电影

您在优酷里面输入框里面输入kyrgyz最新电影就可以看到最新电影。

Ⅳ 柯尔克孜的玛纳斯是真实的历史人物吗

你好
是柯尔克孜族历史上的真实人物,
也是柯尔克孜的盖世英雄,出生在公元九世纪。

Ⅵ 柯尔克孜族有哪些名人

朱素甫·玛玛依

柯尔克孜族民间歌手,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合县人。现任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理事,新疆文联副主席,新疆政协委员。幼年跟随父亲学习伊斯兰教经文和宗教知识。

自幼喜爱故事、民歌。他的哥哥巴勒拜·玛玛依是一位民间文学的爱好者,他搜集收藏了大量有关民间文学的资料和书籍,其中就包括着名史诗《玛纳斯》。

朱素甫·玛玛依稍长,便大量阅读和背诵其兄收藏、记录的民间长诗,他以惊人的毅力掌握了史诗《玛纳斯》8部的内容,并在基础上不断加以补充。建国后又参加了中央和地方为了抢救《玛纳斯》而共同组建的《玛纳斯》工作组,并为此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她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民间歌手,他演唱的《玛纳斯》最长、最完整。另外他还会演唱《英雄托什吐克》、《库尔曼别克》等多部民间长诗。在1979—1982年全国民间文学作品评奖中,他演唱的《玛纳斯》第五部《赛依特》荣获比赛一等奖。

伊斯哈克拜克·木农阿吉(1092-1949)柯尔克孜族,1917-1922年去苏联求学,回国后因宣传革命思想被捕入狱,出狱后便投身军队。先后担任了曾一度伪装进步与中国共产党建立统一战线的盛世才军队的团长、旅长等职。他治军有方,带领的军队有严明的军纪和战斗力。由于他在军队和人民群众中的威信不断提高,使军阀盛世才非常担心。1940年,盛世才解除了他的军职,调往伊宁任哈柯文化会会长,并派特务暗中监视。1943年,他秘密潜回南疆,在塔什库存尔干一带组织人民进行反对军阀盛世才的武装斗争。三区革命爆发后,他负责建军工作,先后任民族军副总司令、总司令等职,并亲自指挥了著名的精河-乌苏战役,显示出了他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1949年8月27日,在去北京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时,因飞机失事不幸遇难。

Ⅶ 冰山下的来客的电影评论

援疆施大爱,牵手铸真情——电影《冰山下的来客》评论
作者:黄义明
上世纪六十年代,由长春电影制片厂出品,著名电影艺术家梁音领衔主演的电影《冰山上的来客》,以其独到的视觉,把新疆各族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维护民族团结,誓死捍卫祖国统一的感人故事以及故事中的杨排长、阿米尔、古兰丹姆等人搬上了银幕。较好地把握住了那个时代的脉搏,用电影载体反映了那个年代的特征,体现了艺术服务于社会,服务于生活的方向,发挥出了先进文化为引领所产生出的正能量。
为了使主观诉求和表现形式完美结合,影片把朴素的英雄形象和充满新疆本土气息的音乐元素,做到了有机的结合与互融。凝重的主题赋予了音乐的创新与生命,音乐的创新与生命又作用于主题的张力与升华,使其音乐与主题更加鲜活精彩,更加富有生命力。
几十年过去了,但只要一提起《冰山上的来客》,人们依然对这部电影充满怀旧之情,对影片中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记忆犹新,对影片表现的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怀念无比,对影片插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不仅抒发于情,更沉醉于美。充满西域风情和新疆元素的音律曲调,委婉动听,令人陶醉,更令人耳目一新。因此,影片放映到哪里,“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就会唱到哪里,甚至会唱红到哪里。也正是这部影片的影响力,让亿万观众尤其是内地观众,了解认识了新疆,爱上了新疆。
如今已进入二十一世纪,《冰山上的来客》描写的那个年代已经成为久远的过去。经过几十年的团结奋斗,新疆历史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广阔而富蕴的大地,焕发青春,蒸蒸日上,充满生机。为了进一步加快新疆的发展步伐,党中央专题召开了新疆工作座谈会和对口援疆工作会议,提出了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两大历史任务的重大战略决策,并确定了奉全国之力支援新疆发展建设、改善民生的重大部署对新疆未来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根据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担负对口援疆任务的省区,迅速到位并及时展开工作。天山南北尽显援疆者的身影,从东到西随处可见援疆带来的变化。中共阿克陶县委、县政府出于对口援疆,自身受益的感动;出于对援疆者信奉职守,忠诚工作,辛劳付出,同甘共苦的见证;出于对中央政策的感恩;出于对社会责任的担当与敏感,与乌鲁木齐千禾文化有限公司合作,共同摄制完成了电影《冰山下的来客》。且不说内容,仅就片名而言,它就是亮点,就有看点。“冰山上的来客”和“冰山下的来客”,说的都是来客,而不同的是分别来自“山上”和“山下”,这“上”和“下”的一字之别,就会引起人们的关注与兴趣,就会唤起人们观看这部电影的欲望,片名《冰山下的来客》可谓是点睛出彩的一笔。
《冰山上的来客》与《冰山下的来客》,拍摄时间相隔几十年,但两者以推动新疆历史文明进程为己任的目的是相同的。二者都是从宏观大局立项,从微观典型着墨。《冰山下的来客》是《冰山上的来客》故事的延续与接力,精神的传承与弘扬。《冰山上的来客》中杨排长未完成的事业,由孙子杨冰在援疆大背景中去完成。不仅是杨冰,故事主人公和《冰山上的来客》故事原型人物都有联系,在承上启下的同时,极大地增加了对电影《冰山下的来客》主题定位的认同感。这种人物关系的安排,是遗愿与意志的对接与延伸,是历史推动力的传承与弘扬,是对美好事物的企盼与祝福。
当我们看到,雪山冰峰下,绿草大漠间,神圣的五星红旗,每天从阿米尔老人和千万人手中冉冉升起;看到阿米尔老人常到埋葬自己战友的地方,给他们弹奏库姆孜,和他们拉家常;看到为配合国家在高原上修水库,以覆盖国旗的最高尊重,把沉睡在库区的战友们安置在更加神圣的地方;看到阿米尔老人在新修建的墓碑前,看着难以忘怀,记忆更加清晰的战友们已经十分模糊的相片,饱含热泪庄重敬礼等感人场面等等,展示出边疆各族人民的爱国精神,大爱情怀,大局意识,令观众肃然起敬。
我们还看到,杨冰在爷爷坟前百感交集,长跪不起。仿佛让观众听到了他那继承祖辈遗志,把未竟的事业完成好,让边疆人民过上好日子的铮铮心声。
杨冰的妻子丁一竹是一位非常优秀的眼科医生。为了挽救她和杨冰濒临破碎的婚姻,为了得到一个生孩子的机会,她瞒着杨冰毅然参加了援疆医疗队,来到新疆杨冰工作的地方,久别的夫妻相遇了。当二人相见时,突如其来的喜悦让他们不知所措。杨冰在一片“阿米尔,冲;杨冰,冲!”的助威声中,将自己的妻子紧紧地拥抱在怀里。妻子不停的拍打着丈夫,以这种最简单而又是最复杂的方式,倾诉着对爱人杨冰的思念与爱恋之情。
阿米尔老人为了帮助杨冰和丁一竹解决生育问题,带着百灵柯孜上雪山给他们采草药。不料遭遇危险,老人的腿部受了重伤。杨冰闻讯带人赶到了雪山上,老人的腿不能再骑马,杨冰急忙背起阿米尔爷爷走下山来。当村民赶到接应现场,从杨冰背上接过阿米尔爷爷。因高山反映,劳累过度的杨冰却昏倒在地上。
老人得救了。
杨冰在医院三天后才苏醒过来。见妻子紧握着自己的手守在床前,杨冰十分感动。
杨冰作为乡党委书记、援疆干部,他的宿舍里摆着一张再简单不过的木床,一本吊着的挂历,一个布质衣柜,一张老式普通木桌。作为乡党委书记的卧室,似乎太过于简单、寒碜、不可思议。但这正是援疆干部工作与生活的一个缩影。
妻子到丈夫宿舍没见到人,却看到丈夫写给她的一张字条,她没有责怪,却捡起杨冰还没来得及洗的衣服。杨冰回来看到一件件干净的衣服,抚摸亲吻,思存良久。
阿米尔爷爷在家的旧址前抚今追昔等。
以上几场戏,如果处理得不好,就会显得苍白无力或落入俗套。而该片则不然,导演把画面交给了观众,把思考空间留给了观众,与观众互动,想必观众朋友想的会更多、更远。
援疆人员集体宣誓;村民们挥镐扬锹刨土筛砂;蓝天白云下,清水绿草旁,片片新村,栋栋新房;村民们兴高采烈的搬进新家;欢腾热烈的一幕幕场景;处处春光的山川湖海,把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完美结合的一幅幅画面,使《冰山下的来客》流光溢彩,处处生辉。
说到角色,演员们贴近人物,融入生活,出神入化的个性化表演,令人折服。杨冰的扮演者于洋,阿米尔爷爷的扮演者艾克巴尔·牙合甫,丁一竹的扮演者朱戈,县委副书记的扮演者李书迪,村长的扮演者桑宗中,古兰丹姆的扮演者古丽加孜·买买提尼亚孜,百灵柯孜的扮演者夏提古丽·卡德尔等等,均为国家级表演艺术家。他们把握角色准确到位,情感演绎真实感人,与原型人物贴切吻合。就象放下马鞭从毡房走来,收起锄头从田间走来的生活中的原型,在镜头前自己演自己,不加修饰,真实感人。
《冰山下的来客》这部电影,从立项立意,创新创意,场景变换,人物塑造,镜头运用等方面,可见周文扬导演的匠心独具。
《冰山下的来客》是中共阿克陶县委、县政府和乌鲁木齐千禾文化有限公司为广大观众提供的第一部以弘扬援疆精神为主题的电影,是一部故事新颖,场景美观,演技精湛,凝聚力量,令人鼓舞,催人奋进,值得观赏的好电影。
通过“上”与“下”的对接,挑战电影艺术极限——评电影《冰山下的来客》
作者:张娴婷
可以说,通过《冰山上的来客》和《冰山下的来客》这“上”与“下”交错对接的电影蒙太奇艺术实现影片对“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忠诚戍边、富民强疆”等诸多崇高精神传承的表达意愿,在《冰山下的来客》这部影片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
作为我国第一部弘扬现代援疆精神的主题电影,影片片名最初即以“上”与“下”之间形成的落差让观众最初就在一种错觉的引导下展开联想——该片不会是对那部始拍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冰山上的来客》的高仿吧?
由片名造成的悬疑,从一开始就紧紧抓住了观众对影片内容的好奇心,通过挑战人们惯性思维的方式吸引观众眼球,是制片方为实现“上”与“下”的对接特意设置的第一个心理陷阱。
紧接着,影片创作者们又通过与《冰山上的来客》影片人物关系的紧密关联实现了“上”与“下”的再一次巧妙对接。而且,这次对接,不仅是时间上的,也是空间的。既延续了《冰山上的来客》中戍边、强疆的精神线索,又通过杨排长后人援疆干部杨冰(中国国家话剧院 于洋饰)和退伍边防老战士阿米尔老人(新疆影视剧团 艾克巴尔·牙合甫饰)自然真挚的情感交流,抒发了帕米尔高原各族人民对援疆大业的感激之情,展示出新世纪帕米尔冰山脚下各民族团结奋进、富民强疆的理想生活。
这二代代表人物的对接,由于巧妙的人物关系设置,对整部影片无疑起到开门见山和画龙点睛的神奇效果。
其次,从表面看,影片男主角杨冰,只是一名普通的援疆干部。但这种看似普通的关系中依然隐藏着一条“上”与“下”紧密关联的暗线,即杨冰的职务是从富裕江南到边缘穷县的自上而下,以及杨排长和阿米尔老人与杨冰在肉体与精神上一脉相承,自上而下的延续。
面对普遍使用维吾尔族语与外界交流的南疆广大农牧民,该片为消除援疆干部与当地农牧民之间的语言交流障碍,不失时机地设计了阿米尔老人的孙女百灵克孜(克州歌舞团夏提古丽·卡德尔饰)在内地高中班上学并学成归来。这一完全符合新疆实情的情节设计,既是电影艺术与平实生活的“上”“下”对接,也是剧中人物关系“上”与“下”的对接。否则,从上面来的援疆干部与下面的地方百姓间无形中就形成一条领导干部与群众脱离的巨大鸿沟,使“上”与“下”的对接出现瑕疵,造成小小的遗憾。
恰是这种从始至终、精心设计的“上”与“下”的“明修栈道”和“暗渡陈仓”,实现了国产电影创作者在主旋律电影的表现手法上一次大胆的尝试。
作为一部旨在励志的主旋律影片,该片既保留了传统影片在镜头语言、音乐、音响运用等有助于表达人的复杂思想和内心世界方面的合理展现(比如影片一开始就出现了百灵克孜的旁白,这种突破镜头限制,以声画错位的“画外音”表现方式,是传统电影的特征之一);又糅合了现代影片对于人性本原的探索以及在意识流领域对于结构、意识、表现手段多元化方面的积极因素,是集传统与现代为一体的电影艺术形式的创新(比如为烘托人物心理,给影片增加亮色,该影片时常会不失时机地融入一些新疆唯美的自然风景画面和动人的柯尔克孜族本土音乐,这种通过视听艺术强化完成向观影者内心感受的升华,是现代电影的特征之一)。
当前国产大片,普遍喜好用超大场景、奢华服饰以及夸张另类的扮相去吸引观众眼球以赢取票房收入。这种看起来高高在上,其实毫无灵魂的奢华攀比,根本经不起观众的理性审视,是电影从业者艺术生命末路穷途时的垂死挣扎,终究难逃其过客般的命运。
《冰山下的来客》却不同,虽然它描写的是21世纪中国新疆最边远地区各族人民的美好新生活,却通篇传承了《冰山上的来客》那种朴素淳朴的自然格调,第一次用电影的语言,将朴实无华的援疆之情和古朴醇厚的高原民俗风情以高端艺术的形式错落有致地呈现给观众。让观众通过生活化的语言、质朴自然的表演和婉转动人的新疆本土音乐“花儿为什么那样红”【博文作词,叶林华作曲,井怡丹演唱】,重温那些久违的电影艺术的原生态,极大程度地规避了当前国产大片普遍存在的食如鸡肋的弊端。其产生的最终效果,必将如一坛酿造精良其味醇香的美酒,历久弥鲜。
从另一层面说,该片完全可以称其为高屋建瓴,因为无论从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杨冰带领群众协助修水库),还是从官民平等【援疆干部杨冰在县委方副书记(原新疆军区话剧团 李书迪饰)大力支持下,与群众同甘共苦,为当地农牧民分忧解难,体现了“上”与“下”对接后的和谐平等】的角度,更或者从国家长治久安和谐统一的政治角度去考虑,该片都做到了合理的安排和展示,与同类题材的影片相比,的确是绝无仅有的。
作为新疆本土电影的作品,《冰山下的来客》依然融入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色彩的视听语言,同时让一对爱侣的婚姻在新疆这块大地上得到了奇迹般的洗礼。
只不过,60年之后的人们不再可能有《冰山上的来客》中真假古兰丹姆与阿米尔之间的那种反特式爱情悬疑。于是,影片创作者们通过集思广益,运用浪漫主义与写实主义巧妙结合的手法,让杨冰与丁一竹(新疆艺术剧院话剧团 朱戈饰)因为生育引发危机的婚姻,通过阿米尔老人一家智慧善良的帮助得到化解,既实现了剧情的跌宕起伏和感人至深,又跳出了世俗爱情的千篇一律。
这种来源于生活的朴实情感,其感人程度,相信绝不亚于60年前的《冰山上的来客》中阿米尔和古兰丹姆的传奇爱情。即便如此,影片创作者们依然不甘心用一个简单俗套的方式草草了结这场银屏上的旷世情缘。为了不在观众心里留下丝毫的缺憾,他们妙笔生花,在影片的最后,又别出心裁地制作出两朵更加精彩的片花,即杨冰喜得贵子与杨冰和夫人丁一竹向县委方副书记提出继续援疆三年的郑重请求。
这个结局,既合乎现实中国的国情,又大大出乎观众的预料,在充分表现影片一号人物崇高爱国主义精神的同时,又展示出了作为一个普通援疆干部的家国情怀两不误。
这种在同一部影片中实现N次“上”与“下”无缝对接的设计,令人拍案叫绝。
毕竟,这是在无形中,实现影片政治与艺术双重魅力的高品质提升,而这种堪称挑战电影艺术极限的方式,在同类题材的影片拍摄乃至整个国内电影制作业,都不能不说是一次令人称绝的尝试。
《冰山下的来客》上映,届时一定会吸引很多观众前往影院观看。能够给观众们带来一次愉悦的观影感受,相信这就是参与这部影片的所有创作者们最最期盼的奖章。

Ⅷ 少数民族的英雄,著作,美食和电影有哪些

英雄:近代的:
裕谦,清代蒙古族杰出爱国将领。坚决抗击外国侵略者,保卫祖国海疆。
左宝贵,清末将领,回族,在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期间在朝鲜平壤坚持战斗英勇牺牲。
韦云卿,壮族,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著作:
蒙古族的三大历史名著是《蒙古秘史》《蒙古黄金史》《蒙古源流》
藏族的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
蒙古族的英雄史诗《江格尔》
柯尔克孜族的传记性史诗《玛纳斯》
美食:
满族的沙琪玛,蒙古族的红食和白食,赫哲族的鱼宴,土家族的糍粑
电影:
《五朵金花》《阿诗玛》《刘三姐》《山间铃响马帮来》

Ⅸ 玛纳斯史诗的内容

《玛纳斯》是柯尔克孜民族的英雄史诗。柯尔克孜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历史悠久而古老的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中国西北的新疆自治区。 《玛纳斯》最初产生于公元9至10世纪,后来在流传过程中,经过柯尔克孜天才歌手们世世代代的传唱与加工,融进了全民族的智慧,成为富有浓烈民族特色的文学作品。 相传《玛纳斯》的创作并非来自诗人的灵感,而是来自神授,演唱玛纳斯的歌手往往在一梦醒来后,突然间获得背诵百万行史诗的能力。这点常常不为人所信,但酷爱玛纳斯的柯尔克孜人却深信不疑。
玛纳斯是柯尔克孜族传说中的著名英雄和首领,是力量、勇敢和智慧的化身。史诗叙述了玛纳斯一家子孙八代人,领导柯尔克孜族人民反抗异族统治者的掠夺和奴役,为争取自由和幸福而进行斗争的故事。史诗共分八部,以玛纳斯的名字为全史诗的总名称,其余各部又都以该部史诗主人公的名字命名。史诗的每一部都独立成章,叙述一代英雄的故事,各部又相互衔接,使全诗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有机体。整部史诗长达23万多行,共2000万字。
《玛纳斯》的最大特色体现在人物及场景刻画方面。史诗中除了主人公玛纳斯及其子孙之外,还有100多个性格鲜明的人物,既有支持玛纳斯的智慧长者,拥戴玛纳斯的亲密战友,也有凶残成性的卡尔玛克汗王,无耻的叛徒,以及作恶多端的妖魔等等。史诗中有几十个大规模征战场面,不要说各种兵器,光是英雄们的坐骑,毛色就有30多种。

Ⅹ 关于玛纳斯有哪些介绍

《玛纳斯》是柯尔克孜族一部规模宏大、卷帙浩繁、气势磅礴的英雄史诗,它是我国的三大史诗之一,早已列入世界名著之林,名闻遐迩。

早在130年前,国外就刊布、出版了有关《玛纳斯》的资料,吉尔吉斯共和国整理的《玛纳斯》有四大部,叙述了玛纳斯等三代英雄。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柯尔克孜族民间诗人玛纳斯奇尤素普·玛玛依演唱了8部,长达20多万行。

关于《玛纳斯》产生的年代,在学术界有着不同的看法。如有的专家认为,《玛纳斯》产生在柯尔克孜族的先民鬲昆或坚昆人生活在叶尼塞河流域时期,即公元前1世纪左右。当时坚昆人处于父系氏族公社的晚期,开始出现私有财产和阶级萌芽。史诗中关于柯尔克孜族起源的三种不同的神话传说就是有力的证明。故事说,相传在远古时代,叶尼塞河流域有一个汗国,国王叫做汗玛玛依。他机智、勇敢、公正,受到居住在叶尼塞河流域的四十个部落人民的衷心爱戴和拥护。人们从四面八方纷纷来归顺汗玛玛依,他把归顺的四十个部落的臣民称为“柯尔克居孜”。国王娶五妻均未生子,最后娶了一个寡妇,生子布多诺。国王辞世之后,布多诺继承了王位,他又把“柯尔克居孜”改成“柯尔克孜”。布多诺的后裔分别为:布托依、波颜汗、恰颜汗、喀拉汗……奥劳孜杜、加克普杜、玛纳斯。也有的学者认为,《玛纳斯》产生在9至12世纪。这时的柯尔克孜先民被称为黠戛斯,以畜牧业为生,居住在叶尼塞河流域。黠戛斯正处于父系氏族公社趋于解体,逐渐向奴隶制过渡时期。还有一种意见认为,史诗产生于16至18世纪柯尔克孜刚进入奴隶社会时期。三种说法各有侧重点,比较统一的说法,认为史诗当产生于公元13—16世纪的部落联盟征战时代,在长期流传中经过不断补充、加工而成。

《玛纳斯》涉及的空间广阔,有阿尔泰山、天山、蒙古高原、哈密、吐鲁番、阿勒泰、阿克苏、塔什干、西藏及国外的叶尼塞河流域、印度、阿富汗等,说明产生地域广,活动范围大。

《玛纳斯》是一部具有很高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作品。诗中八代英雄是民族精神的化身。他们英勇无畏,浴血奋战,前仆后继,叱咤风云。

《玛纳斯》塑造的近百个人物,或浓笔泼墨,或简单勾勒,或精雕细刻,均活灵活现。

史诗全是韵文,是一种十分讲究的古典格律诗。每行诗多为七个或八个音节。每个诗段均押脚韵,个别部分也有押头韵和腰韵的。诗文的节奏感很强,吟诵起来朗朗上口,富于音乐美。民间艺人在考木孜琴的伴奏下演唱时,更是悦耳动人。

史诗也是柯尔克孜族人民文学语言的宝库,词汇丰富,妙语联珠,表现力强,达到了内容和形式的统一,给人以特殊的美感。

这部长诗博大纷纭,涉及到历史、语言、天文、哲学、宗教、民俗、地理、音乐等方面,是一部具有重要认识价值的网络全书。

阅读全文

与柯尔克孜族电影大全人物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搞笑电影方言配音爆笑 浏览:113
看电影的刘老师 浏览:430
美女肢体变异的电影 浏览:192
电影中独白感怎么做 浏览:646
你在周未看电影用英语回答 浏览:839
美女与泰国蟒蛇现代电影 浏览:515
老人的伦理电影完整版 浏览:742
各种科幻特工电影 浏览:616
千与千寻电影名字英文翻译 浏览:363
97伦理不用下载的电影网站 浏览:337
怎么可以免费看到电影 浏览:867
封神演义台湾版电影1987 浏览:247
中国电影报道我是女王 浏览:806
7d电影有哪些 浏览:829
结局很遗憾的电影 浏览:615
工作细胞电影在线观看中文 浏览:717
如何把自己替换成电影中的人物 浏览:39
唐人街美国电影台词 浏览:936
电影孔子高清下载 浏览:397
国产盲人电影名 浏览: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