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求一个电影的名称与蜂蜜(蜜蜂)有关的,好像是印度的
土耳其电影 蜂蜜 荣获第60届柏林电影节最高奖金熊奖
《蜂蜜》是卡普兰奥卢“优素福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优素福三部曲”以全球化下的土耳其为大背景,用倒叙的方式讲述了孤僻诗人优素福的一生。
② 战略特勤组这部电影的结尾意味着什么
“《战略特勤组》以一个道德选择结束。选择维护不法分子的生命安危,还是拯救千万无辜百姓的生命。
人权是平等的,自由的。道德是去衡量人权的拥有价值性。 而片中制造的炸弹即将爆炸的背景,也给了他道德失范的看似合理的理由。最终,在这样的做法看似奏效之时,导演却以一个反转式的结尾给人以沉重的思考。 (2)电影人物优素福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 自911以来,反恐就成了美国电影界取之不尽的题材源泉,美国导演格雷格·”
《战略特勤组》网络网盘高清免费资源在线观看:
链接:https://pan..com/s/1aAHz_ICDSqBwq36l1szaeQ
③ 萨米·优素福的人物经历
萨米·优素福出生于1980年7月。关于萨米.优素福,国内对他有许多不同版本的介绍,而这些不同主要表现在他的出生地上。有的称他出生在伊朗,有的说是阿塞拜疆,更有说他是埃及。但在他自己的官方网站及较具权威的维基网络中都很显然地避开了这个问题,只说他是英国歌手,但具有Azeri的背景(血统)。根据介绍Azeri即阿塞拜疆族,其主要居住地是在西亚的阿塞拜疆、伊朗、土耳其与俄罗斯,但在西欧、北欧、北美及澳洲也有分布。萨米·优素福的最初的音乐启蒙来自他的父亲,。他的父亲是一位国际上著名的作曲家、诗人和一位多才多艺的音乐家。在父亲的熏陶下,萨米.优素福从小学习演奏各种乐器,并对音乐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萨米.优素福得到了世界上最富盛名的音乐机构——伦敦皇家音乐学院的奖学金,前往该学院学习,在学习期间他学会了弹奏好几种电子乐器(包括钢琴、小提琴、打击乐、乌德琴),并逐渐开始展露出他的创作能力和演唱水平。并把他在音乐学院中学习到的西方音乐知识运用在中东伊斯兰音乐中。2009年7月,他被罗汉普敦大学授予博士学位,以表彰他在音乐方面的成就。
④ 哈贾吉·本·优素福的人物简介
哈贾吉·本·优素福(Hajjaj ben yusuf,661~714),生于希贾兹的塔伊夫,系塞基夫族人。伍麦叶王朝著名军事将领。原为塔伊夫伊斯兰学校教师,后投笔从戎,在王朝军队任职。
⑤ 有部电影主角大战全是金黄色的怪蛇是什么电影
巴黎危机
6.4
剧情 / 动作
年代:2016
地区:法国 / 美国
演员: 伊德里斯·艾尔巴 理查德·麦登 凯利·蕾莉 夏洛特·勒·邦 伊德瑞斯·艾尔巴 夏洛特·莱本 何塞·加西亚 阿纳托尔·优素福
导演: 詹姆斯·瓦特金斯
⑥ 电影阿尔及利亚的姑娘受了什么酷刑折磨
法军上校贝扎尔企图用酷刑撬开贾米拉的嘴,让她说出优素福的下落。可不管是严刑拷打,还是电刑折磨,贾米拉宁死不屈,始终保持着民族的尊严。200个法军用惨无人道的刑法对付一个年轻的阿尔及利亚姑娘的消息,被优素福巧妙地发到了“阿拉伯之音”电台,从而激起了世界舆论的谴责。
具体什么酷刑,是无从得知的……
⑦ 盗梦空间真相
四层梦境解析:第一层
这个故事发生的缘由也很清晰。
明线,是Saito想做掉竞争对手菲舍的公司,所以雇佣了盗梦者柯布完成这个任务,而柯布和他的团队想出的办法是在菲舍的脑海中植入一个“我不要继承父业”的潜意识,而柯布身背谋杀妻子梅尔的罪名,为了洗脱罪名,返回家中与子女相聚,所以接下了这个被他人认为是不可能的任务,同时梅尔由于生活在柯布的潜意识中,不断对柯布进行着干扰。
暗线,是柯布当年由于在妻子身上试验了“植入想法”这个潜意识行为,对妻子造成了不可逆转的困扰,并最终导致妻子自杀,他自己在背负杀妻罪名的同时,也背负了沉重的心理负担,久久无法挣脱,不过到影片的最后,他终于走出了自己的梦魇,回归了正常的现实生活。(这一点还有待讨论,后面详述)
第一层梦境:街头
梦主:优素福
造梦者:阿丽雅德尼
人物:柯布、菲舍、Saito、阿瑟、伊姆斯、阿丽雅德尼、优素福
影片中交代得很清楚了,大雨磅礴的街头,是因为优素福在飞机上喝多了免费的香槟,给尿憋的……第一层梦境一般与现实结合得比较紧密,所以整个梦境是普通的街头,这个梦境是由阿丽雅德尼告诉优素福的(影片中有阿丽雅德尼给优素福介绍梦境的镜头),但是由于优素福憋尿,造成梦境中大雨磅礴。这一点证明了上面提到的世界观规则第三条:梦境可以由造梦者帮助梦主构成,但梦主也可以修改环境。这一点后面也有发生。另外,以优素福为梦主的主要原因是需要他在这一层提供更稳定的镇静剂以供大家进入更深层的梦境。
在这一层,众人受到了菲舍潜意识形成的防御者的猛烈抵抗,这是由于阿瑟调查的失误,没有想到菲舍受过这种训练,所以整个任务的进程被彻底打乱,本来众人有一个星期的时间可以在菲舍潜意识里植入想法,由于防御者的不断围攻,他们只剩下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而Saito的意外受伤也让他们不得不尽快完成任务。
大街上突然驶入的火车,是柯布潜意识中的梅尔对他形成的第一次干扰,这是因为当年他们俩在潜意识中是用卧轨自杀的方式脱离梦境的。但这个时候梅尔本人并没有出现,原因后述。
由于原计划受到干扰,众人不得不临时修改计划。因为无法直接在菲舍脑海中植入想法,于是引出布朗宁(伊姆斯伪造的)这个人物,通过伪造他对菲舍家族的背叛,让菲舍对自身产生怀疑,进而对父亲的真正遗嘱产生兴趣。优素福在菲舍钱包里搜出的菲舍童年照片给了众人一些启示。于是他们决定继续引导菲舍进入下一层梦境,同时启动“查尔斯先生”计划。而从下一层梦境“穿越(Kick)”回到这一层梦境的方法是让优素福开车冲下桥梁。(从这一层梦境回到现实中——也就是飞机上——的方法是等镇静剂的作用消失,之前优素福有交代他可以精确控制镇静剂的剂量)
以上是第一层梦境的情况。
四层梦境解析:第二层
第二层梦境:酒店
梦主:阿瑟
造梦师:阿丽雅德尼
人物:柯布、菲舍、Saito、阿瑟、伊姆斯、阿丽雅德尼
第二层梦境相对第一层梦境要更加封闭,但是又不脱离现实社会,所以住满了人的酒店就是最合适的封闭空间。这一层的梦主是阿瑟,造梦师还是阿丽雅德尼,所以他们俩出现在酒店大堂,而且阿瑟后面的台词也交代了他是梦主。(还趁机偷了阿丽雅德尼一个香吻)而阿瑟对梦境的改造体现在他在安全通道里与防御者搏斗时,建立了一个死循环的“潘洛斯楼梯”。
这一层梦境的关键,是柯布扮演的查尔斯先生需要告诉菲舍,他这是在做梦,从而令菲舍认为之前那个被*河蟹词*的梦是现实,产生的效果是菲舍会无意识中与自己的潜意识产生抵抗。注意,这个抵抗的效果并不是减弱防御者,而是为了让菲舍对他们言听计从,更加顺利地进入下一层梦境。这一招有风险(电影中交代柯布以前失败过),但不失为“欲擒故纵”的妙招。
由于在上一层梦境里柯布用布朗宁对菲舍造成的一些影响,所以这一层的布朗宁是由菲舍的潜意识产生而不是伊姆斯假扮的,在他的潜意识里已经对布朗宁产生的怀疑,所以这里布朗宁的行为符合了菲舍的“猜想”,再加上柯布等人的煽风点火,使得菲舍决定寻找真正的父亲遗嘱。
在这一层里柯布两次看到了自己的子女,这是他的潜意识对他造成的更深层的影响,还差点导致他对菲舍的说服失败,不过还好的是梅尔仍旧没有出现。
由于在上一层梦境优素福已经开车冲下了桥梁,造成失重现象。所以这一层的众人也开始像在宇宙空间漂浮那样。原本计划是炸掉地板让众人掉下来形成Kick效果,由于失重现象而不得不更改计划,阿瑟想出的办法是把大家带到电梯,然后炸掉电梯的缆绳,让电梯受到爆炸的冲击力造成极速下坠形成Kick效果。
这一层里柯布对菲舍撒谎,说要带他进入布朗宁的梦境以探究布朗宁藏在心中的秘密,而实际上不是。但这样做的作用是让菲舍彻底对柯布等人没有防备,完全开放了自己的梦境,这样柯布才能够在他的脑海中植入想法。
以上是第二层梦境的情况。
四层梦境解析:第三层
第三层梦境:雪山
梦主:伊姆斯
造梦者:阿丽雅德尼
人物:柯布、菲舍、Saito、伊姆斯、阿丽雅德尼
第三层梦境更加脱离现实,来到了深山雪林的军事堡垒。梦主是伊姆斯,造梦者还是阿丽雅德尼,而伊姆斯对梦境的改造在于他设立了一个通往碉堡内部的快捷通道。另外,在这一层,由于众人要进入菲舍的潜意识去植入想法,所以在这个梦境里还有一个属于菲舍的地方,就是那个需要密码打开的密室。因为之前电影交代过,柯布等人认为,植入想法最好的方式不是强行植入,而是用引导的方式让菲舍自己产生这种想法,所以柯布等人之前都是起一个引导的作用,最终那个信封必须由菲舍自己打开。这个地方最终什么样子,众人也不知道,所以在电影里伊姆斯也说:“我也想看看那里有什么。”
而菲舍已经完全信任柯布,那么这一层的防御者从何而来?实际上,这些防御者是来自菲舍所假想的布朗宁潜意识中的防御者,因为之前柯布骗他说我们现在是要进入布朗宁的梦境去寻找秘密,所以在菲舍的潜意识中认为这里是布朗宁的梦境,而他本身也受过抵御盗梦者的训练,相信同为集团重要人物的布朗宁也受过类似训练,所以在菲舍的潜意识中代替布朗宁产生了潜意识的防御者。(这段有点绕,不好意思……)
这一层发生了两件关键的事情,第一、Saito由于在第一层梦境中受伤(之前电影交代了受伤不会导致苏醒),进而影响到第二层和第三层的他生命垂危,最终身亡,由于在飞机上他还受到镇静剂的影响,无法苏醒,坠入了潜意识边缘(Limbo);第二、柯布潜意识中的梅尔出现,注意这里的关键点,为什么前两次梅尔没有出现,而这里出现了,这是因为之前电影中交代过,柯布对阿丽雅德尼说,不要告诉我梦境的结构,否则梅尔会出现,前两层她没有告诉柯布,但是在这一层,柯布为了问出捷径,阿丽雅德尼不得不告诉了他,所以导致柯布潜意识里的梅尔得知了梦境的结构,从而出现。
梅尔的出现,让柯布犹豫,导致菲舍被枪击。这里有个争议就是菲舍到底死没死,其实判断的方法很简单,就是当柯布和阿丽雅德尼进入下一层梦境的时候又找到了他,说明他还是晕厥(可以理解为睡着了,进入下一层梦境)。如果他死了,那么他应该和Saito一样是坠入了潜意识边缘。
所以在这里,本来柯布认为任务已经失败了,因为对他来说他只能进入第三层梦境。但是别忘了柯布的父亲对他说过,阿丽雅德尼是比柯布更棒的人,所以她能够进入第四层梦境。于是她提出了进入更深层次的梦境来解决目前的困局。
以上是第三层梦境的情况。
四层梦境解析:疑惑的第四层
第四层梦境:柯布
梦主:阿丽雅德尼
造梦者:柯布
人物:柯布、菲舍、阿丽雅德尼
这一层只有阿丽雅德尼才有能力进入,所以她与柯布共享了梦境,但是造梦者却是柯布,影片里也有交代。因为之前没有计划会进入第四层梦境,所以阿丽雅德尼完全不知道这个梦境的构造,否则她就会去直接寻找菲舍了。
之前网上流传一张所谓诺兰的手稿,里面只说了三层梦境 Limbo,所以认为第四层梦境是不存在的。我并不这样认为,首先这份手稿的来历就无从获取,其次就算是真的诺兰的手稿,这也只是一份手稿,并没有证据可以表明这是最终的剧本定稿,所以这份手稿并不足以成为论证。还是如我之前所说,所有的讨论需要来自电影本身,任何电影之外的东西都不属于讨论的范围。
为什么认为这一层还是梦境,证据还是来自电影中的台词。首先在他们进入之前,阿丽雅德尼就说,进入下一层的话,时间是够的(因为每一层都是上一层的20倍),他们有足够时间去找到菲舍;其次,进入到这一层后,柯布说,这里的一切都是根据他的记忆复制的,这个记忆来自哪里?来自他和梅尔最终的梦境(也就是他们所处的Limbo,不过这一点得另开帖讨论了)
在这个最接近潜意识边缘的梦境,柯布找到了自己的妻子。梅尔对柯布的影响更加直接,上一层是对菲舍开枪射击,这一层*河蟹词*了菲舍,并藏了起来。柯布在这一层里完成了救赎,也认识到了这个梅尔并不是真实的,只是存在于自己的潜意识中,有点大彻大悟的味道。阿丽雅德尼带走了菲舍,但柯布因为还要进入潜意识边缘寻找Saito,所以他没有选择阿丽雅德尼跳楼的方式完成Kick,而是等到第一层梦境里的货车沉入海底,自己溺死,直接进入潜意识边缘。(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他在Limbo会出现在海里)
同时,菲舍在第四层梦境里被推下楼,形成Kick效果,而伊姆斯在第三层梦境用电击令其苏醒,最终菲舍看到了所谓的父亲的真正遗嘱(也就是柯布等人植入的想法)。
以上是第四层梦境的情况。
⑧ 世界十大顶级摄影大师
1、安塞尔·亚当斯
首先给大家介绍的是安塞尔·亚当斯,他的照片不仅美丽而且还是个自然环境保护者。他的黑白景照片风靡一时。暗室的创造工作让他名声大起。他在摄影方面不仅是一名作家,而且还是一名教育家。演过《摄影-锐不可挡的艺术》
2、罗伯特·卡帕
接下来要介绍的是一个战争时期的一名摄影师罗伯特·卡帕。他的照片儿主要是以拍摄战争照片而著名。比如说中日第二次大战,西班牙内战等。而且他还记录了世界二次大战的发展历程。为后来人们探索战争时期保留了还原事实的照片。
3、多萝西娅·兰格
多萝西娅·兰格是20世纪美国的一名纪实摄影家。她的作品主要是反应了美国经济萧条时期的社会情况。记录了战争时期,人们无家可归的悲苦。一张移民的母亲让世人认可她的拍照能力。还记录了一些日本军队的悲苦生活。
4、杰利·尤斯曼
再给大家介绍一位美国的著名摄影师杰利·尤斯曼。她一生从未用过数码相机,她是成像后摄影的开创者。多张底片加上暗室操作,照片通过合成编辑,打破了传统拍照无法实现的效果。主要作品《儿童房里的鸟》,因此他能够进入古今中外十大最著名的摄影师排行榜。
5、马丁·帕尔
排名第五的是马丁·帕尔,马丁·帕尔是个浪漫主义者,也非常痛恨政府腐败。他的作品主要是以反应普通人民的生活,突出了当时社会阶级的统治方式。其作品色彩鲜明,更加真实,属于一种社会学摄影。作品《常识》,是他最具有影响力的代表作。
6、安妮·莱博维茨
排名第六的是安妮·莱博维茨,安妮的作品主要是以拍摄杂志为主,属于商业摄影。主要以拍摄人物为主,风格独特,非常有感染力。最著名的就是滚石乐队巡演拍摄的照片。而且在经济方面为报酬最高的摄影家之一。
7、布莱恩·达菲
排名第七的是布莱恩·达菲,他与大卫·贝利和特伦斯·多诺万三人在当时摄影界被称为暗黑三人组。其作品特点主要是狂妄,动感,创造力十足,也是出了名的坏脾气。后来他突然对拍照失去乐趣,把所有的作品全部销毁,在去世前又重新开始拍摄作品。
8、杰伊·梅塞尔
排名第八的是杰伊·梅塞尔,是著名的现代摄影师。其主要作品特点风格简单而不失有创意。他很少使用一些摄影特效,但出来的效果确不失为大师作品。正因为他独特的摄影风格所以才让他进入古今中外十大最著名的摄影师排行榜。
9、布拉赛
布拉赛是匈牙利的一名摄影师,欧洲比较具有影响力的摄影作家之一。经过他的艰苦学习,他精通计划,雕刻,摄影。60年的职业生涯。主要拍摄普通民众生活,反应社会真实情况,反应了民众的朴实状态,但是带来的影响却非常重大。
10、优素福·卡什
最后给大家介绍一位人像摄影师,拍摄不同社会阶级的人物脸孔,他就是优素福·卡什。被誉为摄影界的伦勃朗。他非常有国际影响力,其中《怒吼的狮子》对他的地位影响最大,对反法西斯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⑨ 马拉拉·优素福·扎伊的人物经历
1997年7月12日,马拉拉·优素福·扎伊生于巴基斯坦西北边境省斯特河谷(Swat Valley)一个普什图穆斯林教育工作者的家庭。
2008年9月1日,马拉拉的第一次登台演讲是在白沙瓦市当地的一个记者俱乐部。她的演讲题目是“塔利班为何敢剥夺我的基本受教育权?”。
2009年1月3日,马拉拉·优素福·扎伊小姐开始在英国广播公司(BBC)的乌尔都语网站上用“古尔·马卡伊”的笔名撰写个人网志,并自述“马拉拉”的意思是“被悲伤击中的”, 内容是斯瓦特山谷的生活,以亲身经验批判塔利班武装组织禁止女孩上学的政策以及恐怖活动。但塔利班来了。他们控制了这一地区,禁止女生上学,并与巴基斯坦政府军展开拉锯战。马拉拉·优素福·扎伊渐渐频繁出现在国内外媒体,为失学女童呼吁。
2009年1月15日,塔利班发布教育法令。炸毁了100多所女子学校,并发布法令称2009年1月15日起,禁止女孩上学。而那时,马拉拉在博客里写道,她在继续准备着她的考试。
2009年2月18日,马拉拉利用一个节目发表言论称反对塔利班禁止女性接受教育。
2009年2月21日,塔利班进解妇女不准上学的禁令。时任塔利班领导人Maulana Fazlulla在广播中宣布,他将解除妇女不能受教育的禁令,但是女孩必须要穿上长袍(burqua)。
2009年3月12日,最后一篇博文。马拉拉的最后几篇博客写的是关于开学后她和朋友们提交论文。
2009年5月1日,背井离乡。当巴基斯坦军队开到马拉拉家门口后,她被迫与家人分开,前往其亲戚家暂住。这段时间里,纽约时报记者Adam B. Ellick将她和她的父亲拍成了纪录片。
2009年7月24日,会见理查·霍布鲁克。当总理宣布人们可以返回斯瓦特山谷后,马拉拉和家人团聚并启程回家。在途中,他们遇到了一群被邀请去会见美国驻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事务特别代表理查·霍布鲁克,马拉拉向他表达了寻求教育帮助的请求。
2009年下半年,马拉拉成为当地的儿童教育会主席,开始了她的政治活动。
2009年12月1日,有消息称马拉拉是匿名博客的博主。BBC从未对外透露那位巴基斯坦博主的真实身份,但是由于马拉拉对外的宣传活动的增多,她的身份也被一一曝光。
2011年,接受CNN采访时她说:“我有玩乐的权利,我有唱歌的权利,我有说话的权利,我有逛商场的权利,我有大声说话的权利。”
2011年10月1日,13岁的马拉拉被国际儿童和平奖提名。南非圣公会主教德斯蒙德·图图在提名介绍中写道“马拉拉敢于站出来为自己和其他女孩争取权益,并利用国内和国际媒体让全世界了解到女孩同样有接受教育的权利。”
2011年11月1日,马拉拉获得了巴基斯坦的首届国家青年和平奖。巴基斯坦总理吉拉尼为马拉拉颁发国家青年和平奖。在颁奖仪式上,马拉拉表示她希望自己能推动教育的发展。
2012年10月9日,马拉拉在乘校车回家途中,遭到塔利班枪手企图暗杀,头部和颈部中枪,一度情况危殆。其后被转送到英国治疗,并在2013年1月4日出院。
2012年10月9日,马拉拉遭遇袭击的新闻占满全球新闻头条。由于马拉拉的成功宣传让塔利班恶从心生,在马拉拉回家途中,塔利班对她及另外两个女孩开枪射击。
2012年10月12日,马拉拉受袭后,民众对袭击马拉拉的枪手感到无比愤怒,并激起了一场跨民族宗教的声讨浪潮。巴基斯坦政府拿出10万5000美元悬赏枪手。马拉拉受到了全球人民的支持和帮助。
2012年10月15日,联合国请愿书,联合国全球教育特使戈登·布朗开启了支持马拉拉的请愿书,旨在确保至2015年,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受教育的权利。其口号为“我是马拉拉”。
2012年12月8日,巴基斯坦总统扎尔达里亲自到伯明翰医院看望了马拉拉,并称赞她是杰出的女孩,是巴基斯坦的骄傲。
2012年12月31日,马拉拉登上美国时代周刊封面,并被时代周刊提名为2012年度风云人物。
2013年3月19日,在英国伯明翰就近入学埃德巴斯通女子高中。
2013年春天,马拉拉还与女演员安吉丽娜·朱莉合作倡导在发展中国家加强女孩受教育的权利,并成立了马拉拉基金。
2013年7月12日,马拉拉在联合国演讲,在马拉拉16岁生日那天,马拉拉在联合国发表了康复后的首次公开演讲,她第一次公开讲述被塔利班袭击经过。她说道:“我们的书籍和我们的笔是世上最强大的武器。”,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英国前首相布朗均参加了这一特殊活动。
2013年7月12日,来到联合国纽约总部,参加了题为“马拉拉日“青年大会”的活动,并与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会面。
2013年10月8日,被塔利班枪击头部、大难不死的巴基斯坦小姑娘马拉拉出版个人回忆录《我是马拉拉》(I Am Malala)。
2013年10月8日,马拉拉再遭塔利班威胁。诺贝尔和平奖临近,塔利班再次威胁马拉拉。一位发言人在一次电话采访中指出,10月8日,该组织称如果马拉拉仍然继续批评巴基斯坦严格实施的伊斯兰法,他们将再次行动。而10月9日是马拉拉被袭一周年。
2013年10月11日,奥巴马夫妇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会见了因呼吁女孩受教育权而遭到塔利班枪击的巴基斯坦少女马拉拉。
2013年10月18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白金汉宫接见巴基斯坦少女马拉拉,并获赠马拉拉的自传。
2015年,美国国家宇航局(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JPL)的天体物理学家艾米·门泽(Amy Mainzer)为提倡马拉拉的精神,决定以马拉拉的名字为她所发现的小行星命名。
⑩ 盗梦空间 问题。
四层梦境解析:第一层
这个故事发生的缘由很清晰。明线,是Saito想做掉竞争对手菲舍的公司,所以雇佣了盗梦者柯布完成这个任务,而柯布和他的团队想出的办法是在菲舍的脑海中植入一个“我不要继承父业”的潜意识,而柯布身背谋杀妻子梅尔的罪名,为了洗脱罪名,返回家中与子女相聚,所以接下了这个被他人认为是不可能的任务,同时梅尔由于生活在柯布的潜意识中,不断对柯布进行着干扰。
暗线,是柯布当年由于在妻子身上试验了“植入想法”这个潜意识行为,对妻子造成了不可逆转的困扰,并最终导致妻子自杀,他自己在背负杀妻罪名的同时,也背负了沉重的心理负担,久久无法挣脱,不过到影片的最后,他终于走出了自己的梦魇,回归了正常的现实生活。
第一层梦境:街头
梦主:优素福
造梦者:阿丽雅德尼
人物:柯布、菲舍、Saito、阿瑟、伊姆斯、阿丽雅德尼、优素福
影片中交代得很清楚了,大雨磅礴的街头,是因为优素福在飞机上喝多了免费的香槟,给尿憋的……第一层梦境一般与现实结合得比较紧密,所以整个梦境是普通的街头,这个梦境是由阿丽雅德尼告诉优素福的(影片中有阿丽雅德尼给优素福介绍梦境的镜头),但是由于优素福憋尿,造成梦境中大雨磅礴。这一点证明了上面提到的世界观规则第三条:梦境可以由造梦者帮助梦主构成,但梦主也可以修改环境。这一点后面也有发生。另外,以优素福为梦主的主要原因是需要他在这一层提供更稳定的镇静剂以供大家进入更深层的梦境。
在这一层,众人受到了菲舍潜意识形成的防御者的猛烈抵抗,这是由于阿瑟调查的失误,没有想到菲舍受过这种训练,所以整个任务的进程被彻底打乱,本来众人有一个星期的时间可以在菲舍潜意识里植入想法,由于防御者的不断围攻,他们只剩下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而Saito的意外受伤也让他们不得不尽快完成任务。
大街上突然驶入的火车,是柯布潜意识中的梅尔对他形成的第一次干扰,这是因为当年他们俩在潜意识中是用卧轨自杀的方式脱离梦境的。但这个时候梅尔本人并没有出现,原因后述。
由于原计划受到干扰,众人不得不临时修改计划。因为无法直接在菲舍脑海中植入想法,于是引出布朗宁(伊姆斯伪造的)这个人物,通过伪造他对菲舍家族的背叛,让菲舍对自身产生怀疑,进而对父亲的真正遗嘱产生兴趣。优素福在菲舍钱包里搜出的菲舍童年照片给了众人一些启示。于是他们决定继续引导菲舍进入下一层梦境,同时启动“查尔斯先生”计划。而从下一层梦境“穿越(Kick)”回到这一层梦境的方法是让优素福开车冲下桥梁。(从这一层梦境回到现实中——也就是飞机上——的方法是等镇静剂的作用消失,之前优素福有交代他可以精确控制镇静剂的剂量)
第二层梦境:酒店
梦主:阿瑟
造梦师:阿丽雅德尼
人物:柯布、菲舍、Saito、阿瑟、伊姆斯、阿丽雅德尼
第二层梦境相对第一层梦境要更加封闭,但是又不脱离现实社会,所以住满了人的酒店就是最合适的封闭空间。这一层的梦主是阿瑟,造梦师还是阿丽雅德尼,所以他们俩出现在酒店大堂,而且阿瑟后面的台词也交代了他是梦主。(还趁机偷了阿丽雅德尼一个香吻)而阿瑟对梦境的改造体现在他在安全通道里与防御者搏斗时,建立了一个死循环的“潘洛斯楼梯”。
这一层梦境的关键,是柯布扮演的查尔斯先生需要告诉菲舍,他这是在做梦,从而令菲舍认为之前那个被绑架的梦是现实,产生的效果是菲舍会无意识中与自己的潜意识产生抵抗。注意,这个抵抗的效果并不是减弱防御者,而是为了让菲舍对他们言听计从,更加顺利地进入下一层梦境。这一招有风险(电影中交代柯布以前失败过),但不失为“欲擒故纵”的妙招。
由于在上一层梦境里柯布用布朗宁对菲舍造成的一些影响,所以这一层的布朗宁是由菲舍的潜意识产生而不是伊姆斯假扮的,在他的潜意识里已经对布朗宁产生的怀疑,所以这里布朗宁的行为符合了菲舍的“猜想”,再加上柯布等人的煽风点火,使得菲舍决定寻找真正的父亲遗嘱。
在这一层里柯布两次看到了自己的子女,这是他的潜意识对他造成的更深层的影响,还差点导致他对菲舍的说服失败,不过还好的是梅尔仍旧没有出现。
由于在上一层梦境优素福已经开车冲下了桥梁,造成失重现象。所以这一层的众人也开始像在宇宙空间漂浮那样。原本计划是炸掉地板让众人掉下来形成Kick效果,由于失重现象而不得不更改计划,阿瑟想出的办法是把大家带到电梯,然后炸掉电梯的缆绳,让电梯受到爆炸的冲击力造成极速下坠形成Kick效果。
这一层里柯布对菲舍撒谎,说要带他进入布朗宁的梦境以探究布朗宁藏在心中的秘密,而实际上不是。但这样做的作用是让菲舍彻底对柯布等人没有防备,完全开放了自己的梦境,这样柯布才能够在他的脑海中植入想法。
第三层梦境:雪山
梦主:伊姆斯
造梦者:阿丽雅德尼
人物:柯布、菲舍、Saito、伊姆斯、阿丽雅德尼
第三层梦境更加脱离现实,来到了深山雪林的军事堡垒。梦主是伊姆斯,造梦者还是阿丽雅德尼,而伊姆斯对梦境的改造在于他设立了一个通往碉堡内部的快捷通道。另外,在这一层,由于众人要进入菲舍的潜意识去植入想法,所以在这个梦境里还有一个属于菲舍的地方,就是那个需要密码打开的密室。因为之前电影交代过,柯布等人认为,植入想法最好的方式不是强行植入,而是用引导的方式让菲舍自己产生这种想法,所以柯布等人之前都是起一个引导的作用,最终那个信封必须由菲舍自己打开。这个地方最终什么样子,众人也不知道,所以在电影里伊姆斯也说:“我也想看看那里有什么。”
而菲舍已经完全信任柯布,那么这一层的防御者从何而来?实际上,这些防御者是来自菲舍所假想的布朗宁潜意识中的防御者,因为之前柯布骗他说我们现在是要进入布朗宁的梦境去寻找秘密,所以在菲舍的潜意识中认为这里是布朗宁的梦境,而他本身也受过抵御盗梦者的训练,相信同为集团重要人物的布朗宁也受过类似训练,所以在菲舍的潜意识中代替布朗宁产生了潜意识的防御者。
这一层发生了两件关键的事情,第一、Saito由于在第一层梦境中受伤(之前电影交代了受伤不会导致苏醒),进而影响到第二层和第三层的他生命垂危,最终身亡,由于在飞机上他还受到镇静剂的影响,无法苏醒,坠入了潜意识边缘(Limbo);第二、柯布潜意识中的梅尔出现,注意这里的关键点,为什么前两次梅尔没有出现,而这里出现了,这是因为之前电影中交代过,柯布对阿丽雅德尼说,不要告诉我梦境的结构,否则梅尔会出现,前两层她没有告诉柯布,但是在这一层,柯布为了问出捷径,阿丽雅德尼不得不告诉了他,所以导致柯布潜意识里的梅尔得知了梦境的结构,从而出现。
梅尔的出现,让柯布犹豫,导致菲舍被枪击。这里有个争议就是菲舍到底死没死,其实判断的方法很简单,就是当柯布和阿丽雅德尼进入下一层梦境的时候又找到了他,说明他还是晕厥(可以理解为睡着了,进入下一层梦境)。如果他死了,那么他应该和Saito一样是坠入了潜意识边缘。
所以在这里,本来柯布认为任务已经失败了,因为对他来说他只能进入第三层梦境。但是别忘了柯布的父亲对他说过,阿丽雅德尼是比柯布更棒的人,所以她能够进入第四层梦境。于是她提出了进入更深层次的梦境来解决目前的困局。
第四层梦境:柯布
梦主:阿丽雅德尼
造梦者:柯布
人物:柯布、菲舍、阿丽雅德尼
这一层只有阿丽雅德尼才有能力进入,所以她与柯布共享了梦境,但是造梦者却是柯布,影片里也有交代。因为之前没有计划会进入第四层梦境,所以阿丽雅德尼完全不知道这个梦境的构造,否则她就会去直接寻找菲舍了。
之前网上流传一张所谓诺兰的手稿,里面只说了三层梦境+Limbo,所以认为第四层梦境是不存在的。我并不这样认为,首先这份手稿的来历就无从获取,其次就算是真的诺兰的手稿,这也只是一份手稿,并没有证据可以表明这是最终的剧本定稿,所以这份手稿并不足以成为论证。还是如我之前所说,所有的讨论需要来自电影本身,任何电影之外的东西都不属于讨论的范围。
为什么认为这一层还是梦境,证据还是来自电影中的台词。首先在他们进入之前,阿丽雅德尼就说,进入下一层的话,时间是够的(因为每一层都是上一层的20倍),他们有足够时间去找到菲舍;其次,进入到这一层后,柯布说,这里的一切都是根据他的记忆复制的,这个记忆来自哪里?来自他和梅尔最终的梦境(也就是他们所处的Limbo,不过这一点得另开帖讨论了)
在这个最接近潜意识边缘的梦境,柯布找到了自己的妻子。梅尔对柯布的影响更加直接,上一层是对菲舍开枪射击,这一层绑架了菲舍,并藏了起来。柯布在这一层里完成了救赎,也认识到了这个梅尔并不是真实的,只是存在于自己的潜意识中,有点大彻大悟的味道。阿丽雅德尼带走了菲舍,但柯布因为还要进入潜意识边缘寻找Saito,所以他没有选择阿丽雅德尼跳楼的方式完成Kick,而是等到第一层梦境里的货车沉入海底,自己溺死,直接进入潜意识边缘。(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他在Limbo会出现在海里)
同时,菲舍在第四层梦境里被推下楼,形成Kick效果,而伊姆斯在第三层梦境用电击令其苏醒,最终菲舍看到了所谓的父亲的真正遗嘱(也就是柯布等人植入的想法)。
结局,真的不重要
接下来在潜意识边缘(Limbo),只有柯布和Saito两个人,因为在整个任务中,只有他们俩坠入了Limbo。但是坠入Limbo的人,可能不记得发生过的事情,所以柯布一开始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是来干什么的,而Saito在这里也历经了岁月的蹉跎,变成了老人,和电影开头的片段遥相呼应。
至于Saito变得更老的原因,是因为在柯布进入第四层之前,他就死了(扔出手雷后)。而他死的原因是在第一层梦境里的受伤,所以他比柯布要先进入Limbo,根据不同层面梦境时间的递增原理,他就衰老了。而柯布进入得稍晚,两个人在Limbo里相遇后的年龄就不同步了。
但是,由于两人的相遇,经过互相之间记忆碎片的碰撞,终于明白了自己的处境,以及为什么会来到这里。所以Saito把手伸向了手枪……(注意这里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点)
之后的事情,正如大家在电影里看到的,众人在飞机上苏醒过来,任务完成,柯布顺利回家,与亲人相聚。陀螺在似倒非倒之间,影片结束。
而对于本片结局的争论也在这里,陀螺倒还是没倒,是判断柯布是否回到现实世界的标准,所以这个结局引发了大家的讨论,甚至还流传出“影片结束后有陀螺倒下的声音”这个流言,但以我实际观影的见证,根本就没有。所以说,这个结局,实际上就是导演留给大家讨论的空间,说倒的也有道理,说没倒的也有道理,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断背山,自然也有一个旋转的陀螺。
看上上一段话,Saito把手伸向的手枪,但是镜头在这里就直接切回了飞机上,所以电影并没有给出他们是否回到了现实世界的确切证据,你可以认为是Saito通过打死柯布和自杀的办法回到现实世界,也可以认为Saito并没有这样做,反正电影里没有直接转达给观众,你自己可以有自己的看法。
而网上还有个论据说通过戒指来判断,我看到的情况是,在上飞机之前的真实世界里,柯布是没有戴戒指的,但是在梦境中,尤其是和梅尔在一起的片段,是有戒指的。但是最后,从飞机上醒来后,没有镜头能够说明他到底有没有戴戒指,所以我个人认为这个判断的论据不足。
关于菲丽帕和詹姆斯,年龄问题似乎能说明一些问题。因为如果不是为了给观众一些暗示,似乎没有安排四名小演员的必要,那一点点镜头也不一定会让观众看清楚不同演员之间的区别。这也是被拿来证明柯布的确回到现实世界的证据之一。
于片中的一些细节分析
关键道具图腾,影片里出现了三个:陀螺(柯布和梅尔)、骰子(阿瑟)、棋子(阿丽雅德尼),后两个只是起介绍世界观规则用,真正体现在电影里的只有陀螺。陀螺是否倒下,是柯布判断现实和梦境的图腾,而这个,却是梅尔传给他的。这一点就违背了使用图腾的原则:不要告诉第二个人图腾的作用,电影里阿瑟也给阿丽雅德尼强调过这一点。
而这一点就是造成梅尔悲剧的关键因素。影片中交代的情节,是梅尔把倒下的陀螺锁在了保险柜里,这个镜头大概是想表明,梅尔过于依恋梦境中的世界(影片中说过有人会过于依恋梦境,而梦境对人也有很大的诱惑力,这也是为什么柯布在阿丽雅德尼第一次走掉后对阿瑟说,她会回来的),她和柯布在梦境里生活了太久,花了那么多年构造了那么大的一个梦境,人都老了,进而对梦境产生的排斥,不想再进入了,所以把陀螺锁了起来。
然而,柯布的错误就在于,他打开了保险箱,并又把陀螺旋转了起来,在陀螺还在旋转的时候锁上了保险箱。这代表着柯布给梅尔植入的想法,陀螺还在旋转,梦境仍在继续。打断一下,看到这里我忽然想到的是“薛定谔的猫”试验,意思就是说,如果你不打开盒子,你是不知道猫是死是活,你不打开保险柜,你不知道陀螺倒了没有。梅尔并没有意识到这点,所以她没有打开保险柜,而是坚持认为他们还在梦境,最终自杀。
从这一点上来说,柯布的试验成功了,因为证明了想法可以被植入。同时他也造成了他自身最大的悲剧,妻子因为无法分离梦境和现实,自杀了,这也是柯布负罪感的由来。正是因为这个负罪感,柯布总觉得自己对不起妻子,而潜意识中梅尔不断地在干扰着柯布,包括他的工作。但柯布在这次任务中,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而强烈的回家愿望帮助他挣脱了枷锁,摆脱了潜意识的困扰。所以我认为,本片的关键并不在于他是否回到了现实世界,而是在于他最终完成了自我救赎,走出了自己的梦魇,摆脱了梅尔对他的困扰。
回到图腾的问题上来,之前说了,图腾的原则是不能被第二个人知道其原理,否则就有可能被造梦者在梦境中做出一模一样的图腾,进而影响其分辨现实与梦境。在现实中,柯布在有意无意中向阿丽雅德尼透露了自己图腾的原理。从这一点意义上来说,柯布有可能和他妻子一样,因为被其他人知道了图腾,所以被困在了梦境之中。
所以我对电影的看法是,诺兰利用各种小细节刻意模糊了现实与梦境之间的边缘,影片留下的话题是对柯布是否返回现实的猜想,这正是开放式结局电影的魅力所在。而这部电影中还有很多的小细节可以拿来讨论,例如三个不同的图腾、柯布与梅尔构建的世界等等,甚至还有一种说法是这八名主角代表了荣格心理学中的八种人物性格……不过这些都属于电影范围之外的,所以就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