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人物 > 欧洲艺术电影的人物

欧洲艺术电影的人物

发布时间:2022-10-05 06:26:44

① 下面哪一哪一部电影属于欧洲艺术电影

筋疲力尽
费德里科·费里尼 (FedericoFellini,意大利)
《杂技之光》
《白酋长》
《城市里的爱情》
《道路》
《骗子》
《卡比利亚的夜》
《甜蜜的生活》
《八部半》
《朱丽叶与精灵》
《爱情神话》
《罗马风情》

特吕弗(1932~1984) 法国电影导演。
《四百下》
《朱尔和吉姆》
《偷吻》
《美国之夜》
《阿黛尔·雨果的故事》
《最后一班地铁》

让-吕克·戈达尔 1930年生于巴黎
《小兵》
《蔑视》
《美国制造》
《中国姑娘》
《精疲力尽》
《卡宾枪手》
《狂人皮埃洛》

瑞典电影大师英格玛-伯格曼

《秋日之旅》
《夏夜的微笑》
《第七封印》
《处女泉》
《穿过昏暗的玻璃》
《冬日之光》
《这些女人们》
《假面》
《狼的时刻》
《野草莓》
《芬尼和亚历山大》

② 大家觉得凯文科斯特纳演技如何哪部片子最经典

我欣赏他:
凯文.科斯特纳所主演的《与狼共舞》、《保镖》、《侠盗罗宾汉》等影片,让我们从长久而凝重的现实主义影像中打开窗口,深切地感受到新好莱坞影片中所散发的宽广、阳光、浪漫与人文主义气息。同时,凯文.科斯特纳所塑造的形形色色银幕形象也开始被千万的中国影迷所熟知、所热爱。
无论是持枪跃马的牛仔,劫富济贫的好汉,还是斗志顽强的检查官,银幕上的凯文.科斯特纳呈现给大家的总是一位集英俊、勇敢、浪漫、沉着与坚强的完美偶像,而生活中的凯文.科斯特纳更是一位能够真正坚持自己原则的人,面对影坛的纷繁复杂与潮起潮落,凭借着自己不屈的斗志,游走在光影无限的天地之间。
与当下那些一夜成名的影坛新星来说,从影20多年的凯文.科斯特纳,基于自己对电影的热爱、以及对电影事业孜孜不倦的追求,从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一步步成长为一代影坛明星、一位受人尊敬的导演,即便是面对日益浮躁的商业浪潮,依然初衷不改,荣辱不惊,坚持拍摄自己所喜爱的电影,用执着谱写着自己的银幕欢歌。
凯文.科斯特纳在加州州立弗尔顿大学学习期间,一次偶然的机会使他接触到表演,从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时虽然学业紧张,但是年轻的凯文. 科斯特纳依然坚持每周花五个晚上去选修表演课程,而且时常到社区剧院去表演节目。
1978年,凯文.科斯特纳从加州大学毕业,并在当地找到了一份销售的工作,在与新婚妻子的蜜月旅途中,凯文.科斯特纳在飞机上与当时大名鼎鼎的明星——《埃及艳后》中恺撒的扮演者——理查德.伯顿偶然相遇,理查德.伯顿告诉凯文:如果想成为一名出色的演员,那就必须全身心的投入这个行业,只有这样才可能获得成功。受到点拨的凯文回到家后很快就辞掉了工作前往洛杉基,从此踏上了他的电影之路。
然而,与众多的演员一样,凯文.科斯特纳的演艺生涯并不如想象中的那样一帆风顺,不但一直没有获得一个可以证明自己实力的角色,更是走了不少弯路,演艺路途充满坎坷。1983年.凯文.科斯特纳与好莱坞暂露头角的编剧劳伦斯.卡斯丹首次合作,出演卡斯丹的导演处女作《大寒》,这是凯文第一次在电影中获得相对重要的角色,但是他所饰演的角色在后期剪辑的时候被全部剪掉,不过,凯文.科斯特纳俊朗外型和潜在的表演才华还是得到了卡斯丹的赏识。
两年后,卡斯丹在影片《西尔弗拉多》中再次起用了凯文. 科斯特纳,并为之安排了一个贯穿始终的重要角色——一位英俊潇洒、性格不羁的快枪手“杰克”。《西尔弗拉多》是一部传统意义上的西部片,故事说的是四位牛仔来到西尔弗拉多小镇,遇到了暴戾邪恶的警长,为了反抗暴政,四个人联合起来以暴抗暴,并最终获得了这场正邪之争的胜利。在这部影片中,凯文. 科斯特纳虽然不是男主角,但他那富有魅力的表演,和英俊潇洒牛仔形象很快便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正如导演卡斯丹在事后回忆这段历史时所说的那样。
凭借着在《西尔弗拉多》中的出色表现,凯文开始时来运转,片约不断,在接下来的两年中,凯文先后出演了《范丹戈》、《美国飞人》、《黑影追击》、《无路可逃》等数部影片,逐步在影坛打开了声誉。

1987年,是凯文真正确立自己明星地位你年份,因为在这一年,凯文. 科斯特纳与罗伯特.德尼罗、肖恩.康纳利这两位奥斯卡影帝,一同出演了当年最为成功的警匪动作片《铁面无私》。
《铁面无私》讲述的是上个世纪30年代,芝加哥在颁布禁酒令期间,黑帮头目卡朋使用暴力手段控制着走私酒的市场,制造了一系列的恐怖活动,犯下了累累罪行。
新来的联邦官员纳斯决心要严厉打击酒类走私的活动,纳斯带领警员冲入卡朋的地下仓库,却因为事先走漏了消息而以失败告终,纳斯也因此成为媒体所嘲讽的对象。在老警员马龙的劝导下,纳斯重新振作起来,并成了一个行动小组,独立进行打击酒类走私的活动。
很快,马龙带领着纳斯以突袭的方式捣毁了卡朋的一个地下仓库,取得了第一回合较量的胜利,利益受到威胁的卡朋派人对纳斯进行贿赂,结果被纳斯毫不客气的拒绝,卡朋转而派手下对纳斯极其家人发出了人身威胁,但是斗志顽强的纳斯日依然毫不妥协,并且再一次在边境截获了卡朋的走私车队。惨重的损失使得丧心病狂的卡朋开始了他的暗杀计划,在警察局的电梯里,被纳斯抓获的重要证人与同事瓦尔斯一起被暗杀;接着,马龙也在家中遇害,失去战友的纳斯,依据马龙生前留下的线索赶往车站,与卡朋的抓牙发生了激烈的枪战。在经过了一场“奥德萨台阶”式的枪战后,纳斯和搭档斯通一起击毙了卡朋的爪牙,逮捕了卡朋的记帐员。
卡朋以逃税的罪名被起诉,同时,纳斯也发现了卡朋试图收买陪审团的证据,经过纳斯的极力说服,法官终于在开庭前做出了更换陪审团的决定,给卡朋来了一场公正的审判。
在这部影片中,凯文•科斯特纳极好地塑造了一个坚定、勇敢的联邦官员形象,同时,肖恩.康纳利扮演的生死搭档马龙,以及罗伯特.德尼罗所扮演的黑帮卡朋,都为凯文•科斯特纳的角色起了极好的烘托作用,在两位影帝的簇拥下,凯文•科斯特纳终于走上了星光大道。
1990年,在由著名导演托尼.斯科特于执导拍摄的影片《复仇》中,凯文.科斯特纳与老牌影星安东尼•奎恩以及玛德琳.斯托联手演绎,在风景如画的墨西哥为观众上演了一曲缠绵悲壮的爱情故事。
故事中,由凯文.科斯特纳所饰演的飞行员杰夫,在结束了自己最后一次飞行训练的庆祝会上,收到了老朋友提比的礼物——一把精致的猎枪。收到礼物的杰夫驱车前往墨西哥去拜访提比。杰夫受到了提比的盛情款待,并认识了提比年轻美貌的妻子米蕾亚。
杰夫的到来打动了米蕾亚孤寂以久的芳心,很快两人彼此钟情,坠如情网。孰知这一切都被老谋深算的提比所得知,面对朋友以及妻子的双重背叛,提比爆发了无可遏止的愤怒,开始了无情的报复。在野外的小木屋里,提比和手下抓到了私奔的杰夫和米蕾亚,杰夫遭到毒打不醒人事,被丢弃到野外,米蕾亚更是在惨糟毁容之后,被卖进妓院受着非人的折磨。
死里逃生的杰夫回到已经化为灰烬的木屋,内心的痛苦与愤怒难以抑制,杰夫发誓要找到提比报仇,救出自己的心上人。历经了千辛万苦,杰夫终于在修道院找到了奄奄一息的米蕾亚,然而,久别的爱人在说出“我爱你”之后便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在这部以悲剧性结尾的影片中,一开场,凯文呈现给观众的是一位英俊、浪漫,气质温雅的飞行员,无论是在狩猎场、海滩,还是在光影婆娑的宴会上,凯文那颇有绅士风度的浅笑,让每一位观众都为之倾倒。然而,当仇恨在一夜间迸发的时候,绅士转眼间变成冷酷的杀手,深邃的目光中燃烧着复仇的火焰,面对这样的表演跨度,凯文.科斯特纳把握得张弛有度,为观众塑造了一位有血有肉、爱恨兼备的银幕硬汉及完美情人。

1990年,35岁的凯文.科斯特纳执导了他电影生涯中的第一部导演作品《与狼共舞》。在这部影片中,凯文集导演、制片与主演与一身,可以说在当时西部片已经渐入末路的好莱坞,凯文.科斯特纳的这种举措着实为一种冒险之举。
南北战争中,腿部受伤的邓巴中尉骑上战马闯入两军对垒的死亡地带,企图用死亡来解脱将被截肢的痛苦,但是邓巴的轻生之举竟激励了战友的斗志,把敌人打得溃不成军。
伤愈后的邓巴离开了战场,来到了自己神往已久的西部,在荒凉的哨所中,独自过着平静而单调的生活,在这无边无垠的原野上,除了战马和狼,邓巴没有任何的朋友。
邓巴的到来引起了当地苏族印地安人的好奇与不安,他们决定要去拜访这个奇怪的白人士兵;面对突然到访的印地安人,邓巴也满怀忐忑与不安。终于,在彼此一次次试探性的交往与互访中,友谊战胜了敌对,邓巴开始被古老的印地安文化所深深吸引,因为在朴实、善良、友好的苏族人社会中,依然保留着人类最为率真的天性,邓巴与他的苏族朋友一同舞蹈,一同狩猎,一同战斗,成为生死的挚友,并和从小被苏族人收养的白人姑娘“挥拳而立”之间产生了真挚的感情。苏族人也用他们宽大的胸怀接纳了这个异族朋友,并给邓巴起了个印地安名字“与狼共舞”,于是,心灵受到洗礼的邓巴决定彻底加入到苏族人行列,成为一个真正的印地安人。
但是,就在邓巴想要去哨所取回日记本的时候,驻扎在哨所里的白人士兵却用子弹来迎接了邓巴,并认定邓巴是叛徒,要把邓巴押回海斯要塞,在押解的途中,得知消息的苏族朋友挺身而出,救出了邓巴。
严冬来临了,苏族人在深谷中住了下来。为了不连累苏族朋友,邓巴谢绝了挽留,带着妻子“挥拳而立”离开了苏族人的村落。18年后,苏族人被迫与政府签订了协议,放弃了他们世代相传的土地,马背上的印地安文化就此消失。
在这部影片中,凯文.科斯特纳一改往日西部片中永不停息的正邪之争的套路模式,从多元主义文化观的角度演绎了一段印第安人和白人之间血泪交融的历史故事,本片不但在取材上大胆颠覆以往白人至上的西部电影传统,更通过写实主义的手法和独特的视角彻底打破了种族的界限,从平等、关怀的角度对少数民族进行了客观的描述和评价,影片中所折射出的历史意义和社会意义值得每一位观众反思。也正因为如此,《与狼共舞》不光征服了全世界的观众,也征服了当年的奥斯卡评委,一举夺得了当年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佳摄影、最佳音乐、最佳剪辑、最佳音响等七项大奖,使之成为世界电影史上一部永垂不朽的西部传奇,更是将凯文.科斯特纳送上了电影事业的颠峰。
1963年11月23日,在德克萨斯州的达拉斯,肯尼迪在敞篷车内被子弹击中,送到医院后不久便不治身亡。
几小时后一位名叫李哈维.奥斯瓦尔的人被警方抓获多,12小时后,奥斯瓦尔多在警方的看护下被人在近距离内开枪打死,面对此番情景,新奥尔良的地方检查官加里逊深感震惊。
三年后,官方公布了著名的沃伦调查报告,报告不但通篇闪烁其词,而且也暴露相当多疑点。面对这些疑点,具有高度职业敏感性的加里逊料定刺杀事件远比报告中所描述的要更为复杂,于是加里逊决定单独对刺杀事件进行调查,因为他想了解事实的真相:到底是谁刺杀了肯尼迪。
在这部以历史上最大的迷案——肯尼迪遇刺为故事背景的影片中,递进式的悬念结构与蒙太奇的剪辑手法使得影片从一开始就把观众抓进一个核心的悬念之中——到底是谁杀死了肯尼迪?三个小时中,检查官加里逊带领着观众从一个疑点跳跃到另一个疑点,从一个黑幕揭露到更大黑幕,经过反复的推理与论证,导演奥利弗.斯通借加里逊之口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这不是刺杀,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政变。
影片中加里逊那缜密的思维、严谨的作风以及面对强大势力所表现出的顽强斗志,为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法庭上加里逊所做的近一个小时的庭审报告,被凯文.科斯特纳演绎得如行云流水一般酣畅淋漓、张力十足,堪称政治题材影片中的典范之作,凭借本片,导演奥利弗.斯通摘走了当年金球奖最佳导演奖的称号,凯文.科斯特纳也因为其精彩的演绎而获得了当年奥斯卡最佳男主角的提名。

1992年,凯文.科斯特纳与美国流行歌坛当红女星惠特妮.休斯顿合作拍摄了当年票房典范之作《保镖》。
该片讲述的是一位前总统保镖弗兰克受朋友之托,担任起了当红黑人女歌星梅伦的保镖,起先,梅伦对弗兰克的到来没有好感,出于职业精神,弗兰克并不把这些放在眼里,在刁难中依然默默坚守着自己的职责。在一次次的化险为夷中,梅伦逐渐对这个外表冷漠、略带忧郁的保镖产生了信任,并萌发了好感,面对爱情的诱惑,职业责任感再次驱使着弗兰克选择回避,并也因此与梅伦之间产生了隔阂。颁奖典礼上,真正的杀手浮出水面,弗兰克奋不顾身地冲上前去,用身体挡住了射向梅伦的子弹。最后一刻,弗兰克不但用生命捍卫了自己的诺言,同时也换来了与梅伦之间浪漫的爱情。
在这部将惊险、动作、枪战、娱乐和浪漫柔情成功地组合在一起的影片中,独特的创意、紧张的剧情、惠特妮.休斯顿动人的歌喉,在加上凯文. 科斯特纳精湛的演技,使得该片当之不愧的在全球卷走了4亿美圆的票房。
布其和特里是同一间囚房里的犯人,一天,他们趁警卫不备从狱中逃了出来,特里溜进一户人家,想对女主人欲行非礼,被随后赶来的布其所阻止,但却也因此惊动了邻居,情急之中,两人只有劫持了男孩小菲利普当作人质,踏上了逃亡之路。
警方立即成立以老警员瑞德、女犯罪学专家萨利及神枪手三人为首的追捕小组,全力抓捕逃犯。
途中,道不同不为谋的布其和特里之间发生了一系列冲突。一天,当特里想趁布其不在要杀死小菲利普的时候,布其再一次及时赶到,打死了特里,救出了小菲利普。
逃亡之路充满惊险,但是对于小菲利普来说,这条没有终点逃亡之路带给他更多的却是快乐和惊奇,因为小菲利普出生在一个宗教家庭,众多的教规剥夺了小菲利普孩童的乐趣,一路上,布其不但向父亲一样照顾、保护着小菲利普,更是让他体验了从未享受过的快乐。在小菲利普欢乐的呼喊声中,两个人朝着边界的方向驶去。
从老警员瑞德的口中,撒利得知,当布什还是孩子的时候,瑞德就与布其打过交道,布其的父亲是一位率教不改的好色之徒,是瑞德凭借自己与法官的交情,强行剥夺了布其父亲的监护权,把小布其送入感化院,并最终使得布什因为缺少父爱、无人教养而沦为罪犯。
在黑人农夫迈克的家里,布其和小菲利普与迈克的母亲和孩子一同游戏、舞蹈,大家建立了良好的友谊。然而当收音机里传出布其是通缉犯的消息时,惊慌失措的迈克强行把儿子从布其身边拽了回来,并动手打了儿子,看到这番情景,布其顿时失去了理智,他掏出手枪逼着迈克向他的儿子道歉,此时,在一旁受到惊吓的小菲利普担心布其会再度杀人,举起手枪,打中了布其。
荒野上,受伤的布其和小菲利普被赶来的警察包围了,在菲利普的母亲答应今后让菲利普享受一个孩子应有的快乐之后,布其放开了小菲利普,让他回到母亲的身边。菲利普缓缓地朝母亲走去,突然又转身回到布其身边,拉着布其的手一同向警车走去,正当布其掏出父亲离去时送他的一张明信片准备送给菲利普的时候,狙击手误认为布其是在掏枪,而开枪打中了布其。
在这部将公路、警匪和伦理融合与一体的影片中,主人公布其与小菲利普在逃亡路上所表现出的社会、道德、教育的思想内涵发人深省。由于社会与家庭双重抛弃,是促使布其走上了犯罪的道路的主要原因,而在这个充满教条、敌意与回避的世界中,有污点的布其永远不可能被接受,而他内心一直所向往的完美世界——一个充满爱与关怀的世界又在哪里?影片中,由凯文.科斯特纳所扮演的逃犯布其,虽然在角色设置上是个反面角色,但是透过角色所散发出来的魅力却是相当的正面,尤其是在布其倒下的那一刻,悲剧性的故事结尾博得了每一位观众的同情与认可,甚至有人认为凯文.科斯特纳在这部电影中的优秀表现超过了《与狼共舞》,是凯文.科斯特纳最好的作品。

在1946年的影片《侠骨柔情》中,怀特.厄普的故事从厄普兄弟来到墓碑城开始,怀特的弟弟摩根在看护牛群时被不明身份的劫匪杀害,怀特为了给弟弟报仇,留在小镇当警长,很快,杀害摩根的凶手被证实是克莱顿一家,于是,怀特.厄普与克莱顿一家在“ok栅栏”进行了著名的农场大决战,不但为兄弟报了仇,同时主持了正义。
在影片中,除了亨利.方达扮演的怀特.厄普之外,由维克多.马特尔所饰演的霍利迪医生也是位举足轻重的角色,剧中的霍利迪给观众的印象是一位英俊潇洒、风度翩翩、侠肝义胆的神秘人物,他与未婚妻克莱门汀、歌女吉娃娃以及怀特.厄普之间情感纠葛,为影片增添了一份浪漫的西部柔情。
在劳伦斯.卡斯丹于1994年指导拍摄的影片《怀特.厄普》中,190分钟的片长所展现给大家的是一幅壮美的西部风情画,精美的画面、细腻的描写、紧结的结构、悠长的旋律,无疑是这部影片的最大特色。影片中,由凯文.科斯特纳所饰演的的怀特警长,外表冷寂、忧郁,而内心更是坚韧不拔,浑身散发着不可抗拒的豪情。
影片《怀特.厄普》的故事从怀特的少年时代开始讲起,怀特的父亲在一次家族聚会中决定举家搬迁到加州,加入到西部拓荒的队伍之中,因为在他看来,那是一片蛮荒,但却有着郑重承诺的土地,只要通过辛勤的耕耘,财富自然唾手可得。于是,年少的怀特与家人一起踏上了漫长的西部之旅。转眼间,在西部火热的土地上,怀特成长为一位勇敢的牛仔,习惯了滚动的车轮与呼啸的子弹声中纵横驰骋。长大成人怀特回到了阔别以旧的故乡,向年少时的恋人尤瑞拉倾诉了爱意并如愿的举行了婚礼,开始了恬美的生活。然而好景不长,尤瑞拉被突如其来的病魔夺去了生命,失去爱妻的怀特绝望万分,酗酒度日,终于因为盗马而锒铛入狱,在这个时候,父亲向怀特伸出了援助之手,为了帮助儿子逃脱法律的惩罚,父亲暗地里将怀特从狱中赎出,并嘱咐怀特回到西部去,永远不要回来。于是,怀特怀着满心的悔恨与愧疚踏上了流亡之路。
一天,一位醉汉在酒馆里闹事,当地的警长因为怕死而不敢作为,最后,怀特冲进酒馆制服了醉汉,令怀特没想到的是,这一次的见义勇为却让他成为了当地的警长。于是,本是逃犯的怀特开始用手中的枪在没有秩序的西部树立自己的正义,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冲突与流血,怀特下令任何人不得带枪进入城镇,而对于那些不服管教的牛仔,怀特更是以强硬的手段来回敬,成为威震一方的警长。
然而,怀特这种以暴制暴的方法最终导致了怀特.厄普一家与克莱顿帮之间结下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在克莱顿的偷袭中,弟弟摩根被杀害,哥哥维吉尔也身受重伤,面对悲痛万分的家人,再度失去亲人的怀特燃烧着无法抑制的复仇火焰,于是,在生死挚友的协助下,怀特.厄普最终将克莱顿帮的成员逐个清除,为家人报仇雪恨。
影片《怀特.厄普》多角度、全方位的对怀特.厄普的传奇一生进行深入和人性的刻画,在影片中,我们看见由凯文.科斯特纳所饰演的怀特.厄普,在更多的时候是一位兼有人性多重特质的普通人,毕生不断面对着来自家庭、兄弟、妯娌和情人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与压力,从中我们也可以感受到导演到卡斯丹这些年来深受欧洲艺术电影中人文主义影响的倾向。而且,由丹尼斯.奎德所饰演霍利迪医生也不再是《侠骨柔情》中那位英俊潇洒的绅士,而是一位外形消瘦、沉迷酒色的痨病患者。尽管影片《怀特.厄普》被评论界一致喻为是在所有反映怀特.厄普生平的影片中最为优秀的一部,但是,对情节以及人物完整性的过于追求,同时造成了影片节奏的冗长拖沓、主题的凝重沉闷,很难让观众对其抱以太多的热情,而2500万美圆的票房成绩,使得这位传奇警长在商业浪潮面前败下阵来。
在这部弥漫着强烈后灾难情节的科幻片中,故事讲述的是在未来的世界里,由于温室效应,两极的冰川融化,上升的海平面将陆地全部淹没,人们只能漂浮在人造岛上求生。而由凯文.科斯特纳所扮演的马里纳是这片汪洋中的游侠,依靠手中珍贵的泥土与大海上的游民做着各种交易。
在一次交易中,当地人发现马里纳耳朵后面长有鱼一样的鳃,是个变异人,于是众人一拥而上,抓住了马里纳。正当马里纳要被处决的时候,一群海盗前来进犯,混乱中,海伦及其养女伊诺拉为了能逃脱魔掌,从下沉的囚笼中救出了马里纳,条件是马里纳要带着她们一同逃走,经过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三个人终于冲出了海盗的重围,驾驶着帆船向大海深处驶去。
途中,海伦一再要求马里纳带她们去陆地,因为她坚信马里纳手中的泥土是从陆地上取回的,但是马里纳一再强调陆地早已经不存在,这些泥土是他潜到海底挖上来的,并带着海伦一同参观了淹没在海底的城市。
同时,小女孩伊诺拉身上的纹身图案也招来了海盗们的疯狂追逐,因为那些海盗相信伊诺拉身上的纹身是找到陆地的示意图。于是,大规模的海战也由此拉开了序幕。
在海盗的大本营里,勇敢的马里纳以一挡百,凭借着自己的勇敢与智慧,从海盗手中救出了被掠走的伊诺拉。
在一个清晨,从睡梦中醒来的马里纳等人在热气球上意外的发现了地球上最后一块陆地,正当大家都为找到陆地而兴奋不已的时候,第一次看见陆地的马里纳却选择了离开,因为对于他来说,大海才是真正的归宿。
《水世界》的场面宏大,而且影片几乎全部在海面上实景拍摄完成,拍摄难度十分罕见,各种困难和挫折层出不穷,由此也造成了影片制作周期的延长和预算的严重超支,加之宣传环节上的不力,最终使得《水世界》在全美只收回了8800多万美圆的票房,令环球公司损失十分惨重。不过,票房上的失败并不能抹杀影片本身的艺术魅力,在今天看来,《水世界》独特的构思、优美的画面、精湛技巧,以及凯文•斯科特纳在拍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坚毅和顽强,依然十分值得赞许。

无论从故事创意、情节结构,还是美学依托来看,《邮差》都可以被视作为《水世界》的姊妹片,宏大的场面、浓重的后灾难情结、具有超现实意味的画面构成,让人觉得仿佛置身于一个工业没落的西部世界,尤其是那些无处不在的跃马驰骋的镜头,使我们很明显的感受到凯文•斯科特纳身上那股永不磨灭的西部情结。
《邮差》所讲述故事的也是发生在未来,在经过了一系列战争和自然灾难之后,原有的社会秩序被颠覆,人类重又回到了蛮荒无序的时代。一位四处游走的流浪者来到一个小镇表演莎士比亚的戏剧来寻求施舍,却未曾想被武装组织“洪家军”抓去当了壮丁。
“洪家军”是一个专门烧杀抢掠的武装组织,首领伯利恒更是一位生性凶残的独裁者。流浪汉由于不堪忍受军队里的非人待遇,在一次执行任务的途中借机逃脱。死里逃生的流浪者从一辆废旧的邮政车中找到一些遗留的衣物和信件,于是便打扮成邮差的样子来到一个小镇,以美国政府职员的名义要求得到庇护和食物。此时的人们早已经不相信美国政府还存在,对他拔枪相对,慌乱中,流浪者从邮包中取出一封迟到的信件,让小镇上的人对他另眼相看。
邮差的意外到来到来令小镇的居民点燃了心中的希望之火,那就是政府还依然存在,社会秩序还会恢复,就这样,原本只想靠一身行头混吃混喝的流浪汉成为众人心目中的英雄。面对大家的期望,邮差也意识到了自己使命的重要性,于是,流浪汉索性开始担负起邮差的职责,带领着一群热血的青年,用一封封信件在平原上传递着彼此间的信念与希望。
邮差的出现让伯利恒深感恐惧与威胁,因为他惧怕这种由信念而滋生的团结将会是一股强大的力量。于是,丧心病狂的伯利恒带领着“洪家军”到处追捕邮差、滥杀无辜,面对伯利恒这样的疯狂举措,邮差不得不率领着人们奋起反抗,并最终取得了胜利。
在《邮差》这部影片中,凯文•斯科特纳依然向大家展示了其良好的影片把控能力,但是题材的重复、太过强烈的自我风格表现,使得《邮差》非但没能超越上一部影片《水世界》,更是重蹈了票房失败的覆辙, 8000多万美圆的投资最终只收回了1700多万美圆的票房,而且还入主了当年的“金酸霉”奖,令评论界和观众大跌眼镜,而凯文•斯科特纳本人也因此而被冠以了“票房毒药”的称号。
经历了成功与失败双重考验的凯文.科斯特纳在沉寂了多年之后,于2003年携带新片《天地无限》重出江湖,这是自《西尔弗拉多》《与狼共舞》《怀特.厄普》之后,凯文.科斯特纳为大家带来的又一部西部神话,也许在凯文.科斯特纳看来,自己只属于西部,因为他往日所有的荣耀与辉煌都是因西部片而来,所以我们有理由抱以疑问,在这部聚集了罗博特.杜瓦尔、安妮特.贝宁等重量级影星西部片中,凯文.科斯特纳能找回自己吗?
届于前几部影片的失利,早已经是荣辱不惊的凯文.科斯特纳对自己有了新的定位,一再表示这部投资4500万美圆的低成本影片将不会是一部 “豪华制作”的影片,自己也并没对影片的票房成绩抱有过高的期待,而是更希望能够踏踏实实地拍一部自己心目中的好电影,为此,疾病缠身的凯文.科斯特纳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带领剧组全体工作人员节衣缩食,克服了经费紧张等一系列问题,在风景如画的加拿大为观众呈上了这部优美的影片。
19世纪80年代,在美丽的北美西部平原上,查理、莫斯、伯顿和老板斯皮尔曼是一群生存在蛮荒时代尾声的自由放牧者,驱赶着牛群游走于广袤的天地之间。
莫斯受老板斯皮尔曼之托,前往附近的小镇采购补给品,然而莫斯却一去不返,斯皮尔曼和查理开始意识到情况不妙,因为斯皮尔曼和查理都知道,随着更多拓荒者来到西部,土地有了自己的价值,自由放牧者已经成为了不受欢迎的对象。无奈之中,斯皮尔曼和查理只好决定去小镇寻找莫斯的下落。
斯皮尔曼和查理将莫斯从警察局中赎出,莫斯在接受了医生瑞德和他善良美丽的妹妹苏的救治之后,三个人一同离开了小镇。
入夜,巴克斯特的手下偷袭了查理的营地,莫斯被打死了,布顿也身负重伤。在酒馆里,查里和斯皮尔曼与蛮横的警长对峙起来,斯皮尔曼在众人面前揭露了警长的所作所为,面对毫不妥协的查理和斯皮尔曼,警长再次放出话来,让查理和斯皮尔曼等着瞧。
大雨滂沱,查里和斯皮尔曼从善良的看马人那里得到消息说镇子里到处都埋伏着巴克斯特的手下,处境十分危险,于是查里和斯皮尔曼决定先下手为强,他们来到警察局,反客为主,把警长及其手下投进了牢房。
雨过天晴,最后决斗的时刻到来了。巴克斯特带领着一群走狗气势汹汹的来到小镇

③ 西方电影史上的圣三位一体是指

西方电影史上的圣三位一体是指瑞典的英格玛·伯格曼、意大利导演费里尼和苏联导演安德烈·塔尔科夫斯基。

1、在电影史上,有一个词用来表达人们对那些以电影为生命并为之做出杰出贡献的人们的尊敬,这个词叫“电影大师”。英格玛·伯格曼毫无疑问就是这样一位导演和编剧。

伯格曼影片的制作人说:”伯格曼怀疑上帝的存在,他丧失了信念,他是一个探索者,终其一生他都是一个探索者"。

“伯格曼的电影是任何一个电影人都想拍摄的,哪怕只是拍出其中一部。”伍迪艾伦将伯格曼放在了一个电影之上的高度。

2、费里尼有着60年代以来欧洲艺术电影难以逾越的成就高峰,被认为是20世纪影响最广泛的导演之一。他更以强烈的“费里尼风格”,引导着战后意大利的精神进程。

费德里科·费里尼也许称得上是欧洲电影新浪潮时期最狂放的一位导演,他的电影一反之前的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写实风格,而转向了一个意识流、超现实的奇幻世界,充满浪漫夸张的场景、情节、人物。

3、很多评论家视《安德烈·卢布耶夫》为安德烈·塔尔科夫斯基最伟大的杰作。塔氏作品以如诗如梦的意境著称,主题宏大,流连于对生命或宗教的沉思和探索。伯格曼评价“他创造了崭新的电影语言,把生命像倒影、像梦境一般捕捉下来”。

这是一个才华横溢每部作品都引起轰动生前生后都饱享盛名的人,这也是一个终其一生虽然有无数想法却只落实了8部电影的人。

(3)欧洲艺术电影的人物扩展阅读:

英格玛·伯格曼的主要作品:《第七封印》、《处女泉》、《野草莓》、《呼喊与细语》、《穿过黑暗的玻璃》、《芬妮与亚历山大》。

安德列·塔尔科夫斯基的主要作品:《乡愁》、《镜子》、《伊万的童年》、《安德烈·卢布廖夫》、《飞向太空》、《牺牲》。

费德里科·费里尼的主要作品:《罗马,不设防的城市》、《流浪汉》、《大路》、《卡比莉亚之夜》、《甜蜜生活》、《八部半》、《我的回忆》、《卡萨诺瓦》。

④ 电影上世界上重要的电影流派及其代表人物的代表作。。。

德国表现主义 文学、艺术或戏剧中专强调形式与技巧而不强调题材的表现手法。起源于1915年的俄国,因为莫斯科语言学圈及诗语言学会的成立,反对俄国革命前处理叙述材料的传统方式,转而重视艺术语言形式的重要性,逐步影响到当时的各艺术领域。在电影表现或分析上,形式主义强调不同形式的运用可以改变材料的内涵,剪接、绘画性构图与声画元素的安排都是形式主义电影工作者的兴趣所在,如1920年代的普多夫金、爱森斯坦等均是此种主义的支持者。1930年代中期遭斯大林主义的压迫而停止在俄罗斯的发展,但对后来的结构主义与符号学有很大影响。

印象主义Impressionism
1920年代法国的电影创作者路易.狄吕克团结一批有才气的导演,如亚伯.冈斯、哲敏.杜拉克等与一些在商业电影上已取得成究的电影导演,想在影片公司老板出于商业考量而拍摄的影片中进行改革,以提升在一次世界大战后日渐衰微的法国电影。但其努力没有得到制片们支持,1924年狄吕克死后运动即告失败。一些人走向商业片,另一部份则走向前卫派道路。由于狄吕克的一些理论与创作概念与后来法国前卫电影运动有紧密联系,所以印像派电影大都被认为是前卫电影的前奏或直接归入前卫电影。重要作品有冈斯的《车轮》(1922)、狄吕克的《狂热》(1921)杜拉克的《西班牙节日》(1919)等。

超现实主义Surrealist film
1920年兴起于法国,主要是将意象做特异的、不合逻辑的安排,以表现人类潜意识的种种状态。路易斯.布纽尔的《安达鲁之犬》可以算是早期超现实主义电影的经典作品。而超现实主义电影的兴起旨在反抗写实主义与传统艺术,领导人安德烈.布列东的一篇宣言中提到:「一种纯粹的心灵自动作用,在此作用之下,试著以语言、文字或其它任何方式,来表现思想真正的运作情形。」后来超现实主义成为实验电影与地下电影的重要源头,如美国的玛雅.黛伦与肯尼斯.安格。商业电影中超现实主义并不是主要派别,只出现在个别导演的电影中,如伍迪.艾伦。

新写实主义Neorealism
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意大利兴起的一个电影运动。主要代表人物有罗贝多.罗赛里尼、狄西嘉、鲁奇诺.维斯康堤等。这类的电影大主题大都围绕在大战前后,意大利的本土问题,主张以冷静的写实手法呈现中下阶层的生活。在形式上,大部份的新写实主义电影大量采用实景拍摄与自然光,运用非职业演员表演与讲究自然的生活细节描写,相较于战前的封闭与伪装,新写实主义电影反而比较像纪录片,带有不加粉饰的真实感。不过新写实主义电影在国外获得较多的注意,在意大利本土反而没有什么特别反应,1950年代后,国内的诸多社会问题,因为经济复苏已获抒解,加上主管当局的有意消弭,新写实主义的热潮于是慢慢消退。 《天堂电影院》是其代表影片。

意象派电影 Imagist film
运用一系列相关的意象,以制造一种气氛,或创造一种抽象概念的电影。意象派电影工作者企图利用有关性质的视觉和听觉细节,使镜头与声音的累积,为一个场景或整部影片带来更大的意义,而不需用直接陈述的方式。意象派电影不止是纯粹抽象或韵律的电影试验,而是企图成为一种具有明喻或暗喻的象徵效果沟通经验(通常是诗意或抒情的)。

⑤ 在冷战终结后却被标举为欧洲艺术电影大师的是

在冷战终结后誉为欧洲艺术电影大师的是伯格曼

⑥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艺术主张、主要代表人物及作品。

主张:记录性可断定尽可能不侵蚀原有物质的全貌,在观众脑海中,将银幕现实的表象与真实的现实合二为一。实景拍摄,摄影机随人物在实际空间中运动,传统场面调度理论消失。更为电影化的真实空间形式得以表现,同时避免舞台观念的戏剧用光。

长镜头、景深镜头的运用每个镜头成为完整一段,体现创作者忠于自然的客观性,体现巴赞“摄影上严守空间的统一”观点。

代表人物及作品:

1.罗伯特·罗西里尼 :

《罗马不设防的城市》、《游击队》、《德意志零年》 此三作被誉为"战争三部曲",标志着新现实主义进入全盛期,《意大利万岁》。

2.维斯坎迪:

《沉沦》、《大地在波动》、《受苦的人们》

3.德西卡:

《偷自行车的人》、《温别尔托·D》

4.德桑蒂斯:

《罗马十一时》

(6)欧洲艺术电影的人物扩展阅读

相关背景: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是指20世纪40年代在意大利开始的现实主义电影运动,意大利杰出的电影艺术家,从漫长的法西斯主义的统治下,从战后的碎砖瓦砾中站立起来,他们想尽办法筹措资金和胶片来拍摄影片。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是一次从内容到形式彻底的美学革命,是继先锋电影运动后出现的第二次电影美学运动,意大利现实主义鲜明的美学特征,标志有声电影以来电影趋向现实主义美学追求的最突出成就,改变西方与美国电影力量对比,并向传统戏剧电影挑战,创造更为电影的艺术品。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

⑦ 欧洲先锋派代表导演有哪些

先锋派电影

20世纪20年代以后,主要在法国和德国兴起的一种电影运动,它的重要特点是反传统叙事结构而强调纯视觉性。作为一种影片样式,也有人称之为纯电影、抽象电影或整体电影。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的德国,各种政治思想、文艺思潮空前活跃,许多艺术家和知识分子对传统的价值观念和美学原则提出了怀疑。其中也包括对年轻的电影艺术的认识。他们认为,电影必须摆脱其他古老艺术的束缚和影响,成为独立的艺术,这种独立只有以它自身的特性为基?K强吹降缬白畲蟮闹惫厶匦跃驮谟谀苁咕蔡幕娌硕R虼耍屑肝换沂紫冉辛擞幸娴氖笛椤H绯橄笈苫襀.里希特以一系列黑、白、灰三色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变化和跳跃为内容拍摄了《节奏21》(1921)、《节奏23》(1923)和《节奏25》(1925);瑞典达达主义画家V.埃格林1921年在德国拍摄了《对角线交响乐》,在1924年又拍摄了《平行线》与《横线》。这些一般不超过15分钟的短片,排斥人物形像与故事情节,都是以线条规律性变化、转换的视觉形像为内容的。1925年起,德国先锋派电影转入一个新的阶段,例如曾受埃格林影响的W.鲁特曼将实录的镜头与抽象的表现形式结合在一起,创造一种新的纪录电影。这两个阶段的不同在于,第一阶段强调电影的“纯”运动感,第二阶段则更多地强调剪辑的作用。

法国先锋派电影运动开始于L.德吕克的艺术创作原则,他要求与当时的商业影片彻底决裂,要求以电影手段发掘人与物的特征美。法国先锋派电影运动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以立体派画家F.莱谢尔和R.克莱尔等人的电影实验作品为代表,他们当时也把运动视为电影的本性,但与德国“先锋派”影片不同之处是,他们并不把手绘的图形的变化作为表现内容,而是把日常生活中的物品或景像结合起来表现。如莱谢尔于1924年拍摄的短片《机械舞蹈》和克莱尔的《幕间节目》(1924)等,这些影片同样没有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和鲜明的主题。这些影片又称作“达达主义电影”、“抽象电影”或“纯电影”。

第二阶段是以年轻的女电影工作者G.杜拉克、原籍西班牙的L.布努艾尔、舞台剧编剧和青年诗人A.阿尔托等人的实验性影片为代表。

他们的影片受超现实主义文学的影响,表现人的潜意识,包括梦境、幻觉等。G.杜拉克于1928年拍摄的短片《贝壳与僧侣》(编剧A.阿尔托)主要是分析一个僧侣混乱的心理活动。借助一系列并无内在联系的镜头的组接进行一种精神分析;L.布努艾尔于1928年摄制的《一条安达鲁狗》也是以类似方法表现人的潜意识活动或者是对一种荒诞不经的新比喻的追求。这种电影又被称作超现实主义电影。

1929年后,法国电影的“先锋派”运动也转入纪录电影。这种纪录电影很快就分为两种倾向:一种是以嘲讽社会现象为主,如法国J.维果的《尼斯景像》(1929~1930)主要是以怪诞的画面和奇特的剪辑,借实录的尼斯景像,嘲讽市内上流社会的生活丑态;另一种则是具有抒情色彩或唯美主义倾向的纪录片,如J.伊文思当时就是在W.鲁特曼和法国“先锋派”运动的直接影响下,拍摄《桥》(1928)和《雨》(1929)的。

先锋派运动的主旨是企图从电影的形像性和运动性出发,去扩大、挖掘电影的可能性,使电影最终成为一种独立的新艺术。但是“先锋派”运动的代表人物更多地是从形式出发,以自我为目的,因此也未产生巨大的社会效果。作为一次艺术运动,许多实验性影片在表演手法,镜头技巧等方面的探索,对电影艺术的发展,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欧美电影界,尤其是评论界有时也用“先锋派”一词去形容具有独创性意图的影片或创作手法,自然它们已与上述电影创新运动无直接关系。

⑧ 午夜巴黎中出现了哪些艺术家

《午夜巴黎》是 伍迪·艾伦编导,欧文·威尔逊、瑞秋·麦克亚当斯、玛丽昂·歌迪亚 等主演的一部电影。影片讲述了一个年轻人对巴黎的热爱,同时也阐释了一种夸张的别人的生活总是好过自己的生活的幻觉。
电影中,有天Gil一个人漫步巴黎街头,当午夜的钟声敲响之后,一辆马车突然停下,车上的旅人热情的邀请他上了车,而下车后的Gil惊讶的发现自己竟然置身于心中向往的巴黎黄金时代。在一个个这样神奇而迷人的夜晚,他遇见了许多自己崇拜的历史文化名人,菲茨杰拉德,海明威,毕加索,斯坦因等等;
1、科尔•波特(Cole Porter)
他是影片第一个出场的icon人物,弹奏着自己的名作“Let’s Do It”。该曲是1928年他为音乐剧《巴黎》所写,此剧此曲在当年的百老汇大获成功。
1917年搬到巴黎居住,成名于20年代,大红于30年代的科尔•波特,与其他百老汇创作家的最大不同在于:他的作品都是自己包揽词与曲。
2/3、菲茨杰拉德夫妇( Zelda n Scott Fitzgerald)
1925年出版的《了不起的盖茨比》(《大亨小传》)奠定了菲茨杰拉德在美国现代文学史地位,使其成为 “迷惘一代”代表作家。
富家女泽尔达于1920年嫁给菲茨杰拉德。在1932年半自传体小说《最后的华尔兹》出版前,这段期间,她为杂志写过稿,也写一些小小说。
20年代前半期,菲茨杰拉德夫妇活跃于纽约社交界,成为“爵士时代”纵乐代表;20年代后半期,二人搬到巴黎居住了一段时间,在那里,他们与很多美国文学界移民成为朋友,菲茨杰拉德与海明威的友谊也是在此时发展起来的。
泽尔达对丈夫与海明威的友谊很不满,觉得自己因此受到冷落,而海明威则形容泽尔达是“疯的(insane)”,认为泽尔达鼓励丈夫酗酒使他无法认真写作,这些在影片里也有表现。同时,影片里的海明威还对泽尔达的小说做出了评价,他认为泽尔达文笔不错,但不能组织出好的故事整体。
4、约瑟芬•贝克(Josephine Baker)
传奇黑美人,人称“黑珍珠”“青铜维纳斯”,海明威称她为世界上最漂亮的女人。10来岁开始在美国因舞蹈而小有名气,1925年在法国因舞蹈及歌唱成名,1927年在欧洲拍摄第一部电影,成为第一位进入主流电影界的非裔女星。
5、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拳击家”作家,“迷惘一代”代表作家,美国精神领袖式的人物。
1921年,婚后不久的海明威携妻往巴黎工作,经此前他在美国做助理编辑时认识的小说家舍伍德•安德森写信介绍,他成为巴黎文艺界“教母”格特鲁德•斯坦因的座上客,后者成为了他的精神导师,他与斯坦因的这种关系在影片中也有表现。
影片中菲茨杰拉德介绍男主角和海明威认识时,海明威谈到他的书,应该是指他已经出版的第一本长篇小说《太阳照常升起》(1926年)
6、胡安•贝尔蒙特(Juan Belmonte)
很多人认为他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斗牛士”。
他改变了斗牛风格,与前辈远离牛来躲避牛角的技术相比,他的不同之处在于,他总是在离牛仅几英寸远之处直直站立,一动不动。
7、爱丽丝•托克拉斯(Alice B. Toklas)
影片中没有近镜头,只出现了一下:海明威及穿越男主到斯坦因家去,是她开的门,海明威叫了她的名字“爱丽丝”,所以就不难猜出她是格特鲁德•斯坦因那位生活伴侣。
1907年,出生于犹太中产家庭的托克拉斯到达巴黎的第一天就与斯坦因相识,她是斯坦因的情人、生活及工作秘书、编辑、评论人、活动组织者及厨师,总之,帮斯坦因打理各种各样的事。
8、格特鲁德•斯坦因(Gertrude Stein)
饰演格特鲁德•斯坦因的演员Kathy Bates曾因《危情十日》(根据斯蒂芬•金作品改编)获金球奖和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港剧《巨人》曾借用《危情十日》整个桥段。
斯坦因的一生中大多数时间都在巴黎度过,她的沙龙是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巴黎名气最大的文艺沙龙,在这个沙龙里出入的名人除了影片里出现或提到的海明威、菲茨杰拉德、乔伊斯、毕加索、马蒂斯、乔治斯•布拉克等,还有舍伍德•安德森、格里斯、阿波里奈尔等等。
“迷惘一代”这个词语就是斯坦因给海明威等作家群体起的名号。可惜好景不常,她与海明威于30年代交恶。
9、毕加索(Pablo Picasso)
这位演员不熟悉,搜资料时看到他目前是流亡法国以躲避阿根廷的独裁统治。
作为20世纪最伟大、影响最深远的艺术家之一,毕加索本人或其作品或多或少为普罗大众所熟悉,20世纪早期,他的时间基本可以分成“巴塞罗那”和“巴黎”两部分。当他的作品出现了新面孔,就表明他又换了情人。总之,这位不用过多介绍,只是希望不要再听见有人说他“一生潦倒,死后画才值钱”这种让人挠墙的胡话了。
10、朱娜•巴恩斯(Djuna Barnes)
这位基本上都是背影镜头,有个侧面镜头非常快,还被前面的人给挡得差不多,完全看不清。影片中她和男主角跳了半支舞。从头部来看,演员与原型还是很像的。
11、达利(Salvador Dalí)
从前看达利本人那些“搞怪”照片,以前想象出来的达利的样子,完全就是布劳迪演出来的那种带点漫画式人物的样子。(《午夜巴黎》里看到超现实主义三人组的时候,我恍悟,达利那些照片是不是曼•瑞拍的呀?)
1926年是达利人生的分水岭。此前的他籍籍无名,直至1925年在巴塞罗那的个展让世人所识,而作于1926年、展出于1928年的作品“The Basket of Bread”则为他赢得国际声誉。也是在1926这一年,他搬到巴黎,认识了毕加索,1928年他加入了超现实主义流派。
12、路易斯•布努埃尔(Luis Buñue)
超现实主义三人组之电影大师,一生中在西班牙、墨西哥、法国和美国都生活工作过。当然,在1920s他还没成为电影大师,1927年约瑟芬•贝克主演《热带海妖》(La Sirène des Tropiques )时,布努埃尔只是个助理导演。
13、曼•瑞(Man Ray)
超现实主义三人组之摄影大师。影片里穿越过去的男主诉说自己的困境时,这位说“I see a photograph”。
曼•瑞于1921年搬到巴黎生活、工作。接下来的20年里,包括乔伊斯、斯坦因、谷克多、阿尔多(Antonin Artaud)在内的文艺界知名人士出现在他的摄影作品中。
14、艾略特(T. S. Eliot)
这位只在车窗边露了露头说了说话,和男主握手完毕后不久就把头都缩回去了。美国和英国都争着说艾略特是自家的,有争论认为他是20世纪最重要的英语诗人。
15、马蒂斯(Henri Matisse)
这位出场的时候,是把自己的作品卖给斯坦因,并为自己开出的价格被接受而感到很高兴。
16、里奥•斯坦因(Leo Stein)
斯坦因家族的里奥,格特鲁德•斯坦因的哥哥,影片里马蒂斯把自己一幅作品以500法郎卖给了两兄妹,穿越过去的男主角听到后心里一定在想真是太太太太太太太太太太太太太便宜了,所以他对斯坦因说“要不我也来6、7幅”。
17、亨利•德•图卢兹-罗特列克(Henri de Toulouse-Lautrec
18、高更(Paul Gauguin)
19、埃德加•德加(Edgar Degas)
出身于金融资本家家庭的画家。

⑨ 欧洲电影史

内容简介:

这是一套足以让任何一个资深影迷和电影工作者都为之兴奋的产品,它系统地阐述在过去100多年里,电影艺术在欧洲从诞生到发展、壮大、开拓的过程,按照地域的划分系统性地对欧洲主要各国在电影艺术上的发展做了一个梳理。第一集首先就给观众讲述了电影艺术在1895年诞生的过程,由法国卢米埃尔兄弟所拍摄的《火车进站》、《工厂大门》等珍贵片段都被收录其中。第二集讲述的则是瑞典的电影,瑞典作为北欧最为重要的电影艺术发展国家,曾经诞生了伯格曼等著名大导演,但谁又曾想到,他们也经历过电影的低谷。1912年所有瑞典电影人聚集在一起的一次盛会真正让瑞典电影走向了世界的前沿。第三集则来到了法斯宾德、文德斯等的故乡德国,早期的表现主义电影正是从那里诞生而来,成为德国电影的标志之一。新浪潮运动的发源地法国是第四集的主角,它详细介绍了法国电影工业在战争后的复苏与巨大先导性,其中选用了许多耳熟能详的电影片段。第五集则带领我们来到了英国,这个发明出特写镜头和蒙太奇技术的欧洲文化大国却在一战以后开始没落,被其他欧洲国家赶超,但它并没有气馁,一直以其独特的古典意韵在世界电影中独树一帜。在第六集里我们将详细看到有声电影工业对电影发展历史的影响。

《欧洲电影史》网络网盘高清免费资源在线观看:
链接:https://pan..com/s/1p2q28MiYpZATz5QC1Nq5ew

?pwd=qkgf 提取码:qkgf

⑩ 欧洲艺术电影三位大师是那三位,我知道其中一位是基耶洛夫斯基

基耶斯洛夫斯基、安哲和阿莫多瓦

阅读全文

与欧洲艺术电影的人物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霸道的宠爱电影哪里能看 浏览:325
台湾清新爱情电影 浏览:240
vip看电影手机软件 浏览:374
高分励志感人美剧电影 浏览:436
巴黎故事电影 浏览:49
女大学生宿舍电影在线观看 浏览:597
香港电影金像奖29 浏览:78
英文短剧励志电影 浏览:313
科幻电影到哪里能下载 浏览:18
儿童安全教育系列微电影 浏览:930
艋舺电影中文 浏览:351
在线观看国语电影唐人街探案 浏览:591
婚前微电影短视频怎么名称 浏览:256
看电影双语字幕的软件 浏览:843
中国四十年代电影 浏览:428
学生和神玩游戏的电影 浏览:579
老电影球迷影评 浏览:611
韩国电影青春女孩演员表 浏览:358
什么是枪版电影 浏览:453
歌舞青春3电影免费观看 浏览: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