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不说话的女孩
昨天带网课,随机抽到了一个四年级的小女生,妈妈在旁边陪同上课,她大概10岁,看起来很小的样子。
学管在上课之前就跟我说,孩子的妈妈希望互动性多一点,所以在上课之前我就想着怎样去互动了。
我首先问她,读几年级了,她没有回答,有喜欢明星吗?她也没有回答,喜欢做什么,她也没有回答,我这才意识到她很难开口说话。
我想我接下来的教学工作,应该很难展开了,我讲的是家长发过来的卷子,卷子上错误的题目并不多,也就两道题,我想应该花不了多长时间,所以,我寻思着可以再教一下其他的内容,例如:单词记忆法。
可我没想到,两道题,我讲了一节课,主要是因为,不管我怎么讲,换了很多方式,女孩还是一路话也不说,没有任何的互动性。
我说你要是实在不想说话,我问你问题的时候,你就点头或者摇头,她才点头同意。
其实,我问的问题,通过点头,摇头,她大部分都答对了,所以,我可以初步判断,她的学习能力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所以,我分析,应该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方面出了问题。课程还有5分钟结束的时候,我跟她妈妈交流一下为什么孩子这么不愿意沟通。
聊了才发现,父母在孩子教育方面,有很大的分歧,爸爸因为宠女儿,一般都是尽量保护,妈妈说女儿有点像爸爸,很不喜欢开口,而妈妈这边很想抓女孩的教育,但是爸爸一般都是反对的。
所以,他们总是当着孩子的面吵架,还有一点,女儿对学习不感兴趣,总是不做作业。妈妈就喜欢批评女儿,女儿越不爱说话,就越喜欢骂她,说她。
我建议家长要好好引导孩子开口说话,不然,以后,就真的说不出话了,妈妈很是焦虑,但是更多的是无奈。
我说,她已经10岁了,一时半会也改不过来,需要您的耐心教导,至少得花一两年的时间来纠正。
中国大多数的家长都这样,娃子出了问题才来急救。其实,孩子的习惯在3岁的时候我们就要开始纠正了,特别是刚开始上学的时候,就要好好养成他的学习习惯,以后学习才会水到渠成。
可是很多家长都错过了孩子最好养成学习习惯的时期,等到孩子长大,再来纠正,就要花很多时间,孩子那个时候,也有了自己的意识,所以很难去改变。
我的建议是,孩子的习惯问题,一定要早抓。家长需要孩子养成什么习惯,自己就要做到,想孩子多读书,就每天自己看书,而不是玩手机。在孩子面前,让他觉得父母在陪同,而不是他一个人努力,这样他才能养成好的习惯。
关于教育问题,我学习了很多,希望不知道如何教育的父母,可以跟我沟通沟通,我能帮的尽量帮助,因为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一定不容忽视。
② 《不说话的爱》短评
刷b站榜单发现的这个短片,起初看到的只是一个剪辑视频,但是无论是演员,服化道还是场景布置,都让我眼前一亮。于是兴趣盎然地看完剪辑,觉得一知半解又情绪翻涌,立马又去找原片。
原片是一个二十分钟出头的短片,时间不长,但是带给我的观感不亚于一个电影。演员的每一个动作,眼神,都带着情绪和细节;场景、光影的运用也能体现出导演的功底。回味一番,还是觉得要写出些东西才好。
首先,演员方面,我觉得无可挑剔,无论是店主红姐,聋哑人夫妇,还是小演员,看起来都特别自然。尤其是六岁的小演员,真的是可爱到爆炸。
然后,剧情方面,故事一层一层推进,剧情发展连续,且转折合理,每个出现的人都是在丰富主角们的背景和人格。店主的支线剧情更是让主线更加突出。在我看来这个故事一共有两个高潮,分别是夫妻的争吵以及最后小女孩开口说话。在铺垫合理的情况下,剧情的高潮部分带给人的情绪冲击很大,也就是说特别感人,嗯一般人大概泪腺会直接崩溃。且看懂的部分越多,感悟越深刻。
接着,光影效果的使用。如果是摄影师,或者作家,大概会对这方面更有感触。对我来说,我只觉得有几个场景真的很戳我。其中一个场景是夫妻用手语吵架,木木为了停止父母的争吵,关掉了房间的灯。 本就无声的争吵,在房间暗下来之后,显得更安静了。但是表面的安静下涌动的,是父母内心多深刻的不甘和挣扎啊。另一个场景是店主抱着木木坐在夕阳下的长椅上,夕阳的余晖正好照耀在二人身上,温暖又平静。
还有台词部分,那一句:“但是世界能听见我们了。”诶呀卧槽,绝了绝了。
我已经很少看电视剧了,现在的电视剧的经费都用在请流量明星上了,给我的感觉就是摄影技术一直在进步,但是编剧水平和服化道水平却一直在退步,充满了敷衍。光鲜亮丽的主角团除了光鲜亮丽大多一无是处,撑不起剧情的跌宕起伏。前提还得有剧情。啧也可能是我这方面的审美水平不行,跟不上现在得主流了。不过总得来说能看见这样有诚意的一个短片,给我短暂却深刻的感触,还是很有意义的。
③ 这些电影的主角都不说话
以前看过几部韩国电影,《建筑学概论》、《八月照相馆》、《触不到的恋人》、《外出》等等,都是爱情片,画面唯美,情节动人。最近被“忽悠”又看了几部,“复仇三部曲”、《杀人回忆》等,全是暴力片,血腥恐怖,节奏紧张。不免心下揣测,难不成棒子国的导演,风格这么两极分化。要不极度浪漫,漫天飘雪花,要不就极度残暴,到处喷番茄酱。虽说浪漫和暴力都属于电影美学范畴,可总这样对心脏的承受能力还是有考验的。
所幸我没有就此止步。很多事情都告诫我,没有非黑即白,没有绝对的两极分化。果然,韩国还有一种类型的电影,即主角没台词型。
别以为我在开玩笑。例如导演金基德的几部作品。
此位大神级人物,我才刚刚接触。先看《圣殇》。这个在两极分化观点中,属于暴力复仇型,虽然番茄酱并不多。
接着看《空房间》。期间也没感觉有异样,直到影片即将结束,女主角说“我爱你”时才猛然发觉,整部片子,男女主角之间竟然没说过话!男主角至始至终不发一言。看完脑子里全是他嘴角上扬微笑的样子。即使是遭遇不公被殴打,也依然不予辩解。女主角整部片子好像也就最后说了那三个字。
主角没台词是几个意思啊?赤裸裸地炫耀演技啊!故事情节的推动,全靠男女主角的眼神和表情,或微笑,或愤怒,或疑惑,或释怀,一颦一笑全是戏。看过好久,还觉得男女主角的安静是真情,心灵相通,不说话也没什么。反而是那些说话的人,倒真是聒噪的旁人。内心没有安宁,只好用无聊的语言来安放自己,获得存在感。
然后是影片《弓》。恕我无知,我就认为这是一部神剧。男女主角还是不用说话,还是微笑贯穿始终。这部片子的微笑属于女主角。那笑容,有的人说淫荡极了,可以勾去所有见过她的男人的魂魄。我却觉得,那是十六岁女孩儿最纯真不过的笑容,坦坦荡荡,清澈迷人。
说这部影片太神,因为除了女孩的微笑,还有天籁的音乐。该片配乐由韩国传统乐器奚琴演奏。多段音乐代表了片中主人公不同情境下心理感受,比语言更直入内心。对比一下《海上钢琴师》,有的演奏段落就显得炫技成分居多了。
(奚琴最早产生于中国。别再说棒子把咱的文化抢注非遗什么了。依我看,是我们老祖宗遗产太多,后世子孙们不知珍惜,可能也珍惜不过来。面对存在了几百上千年的好东西,只视为寻常。而在棒子国,地狭人少,有点文化遗产还是我们传过去的,一旦扎下了根,能不宝贝似的搂在怀里不撒手吗?)
那音乐荡漾在广阔的海面,飘扬在辽阔的天际。萦绕在耳边,传递出情绪。那张弓,撑满是武器,是对抗。放下是乐器,是倾诉。为了好音乐,这部片子就值得一看再看。
《春去秋来又一春》有台词,但仍然很少。在充满禅意的世界里,一切都点到为止。花开了,蝉鸣了,叶黄了,河冻了。孩子长大了,成熟了,老了,死了。人在世间,时间轮回。墙虚着,水流着,门掩着,唯有岩石沉重无比。却并非只有沉重是轮回的意义。
这几部电影主角台词都很少,甚至没有。但并不沉闷。节奏紧凑流畅,剧情推进张弛有度。如果此时马上去看伍迪·艾伦,就会发觉他的话有趣之余,又显得语速太快,密度太大。对经典的“爱在三部曲”也会没那么多爱了。演员要背的台词太多。
而且,韩国电影怎么和韩剧不太一样。韩剧剧情拖沓冗长是有名的了。经常有段子说,追韩剧最省心,出几天差回来剧情也还连得上。不禁长叹,都是棒子,这差别咋就这么大呢?
话说回来,国内电影有杀人悬疑的,有青春浪漫的,可是没台词的咋拍?不说话,还面瘫,我们单纯的高颜值该怎么办啊?
看我这心操的……
④ 求一部老电影名,讲一个小女孩受刺激不开口说话了,被一只海豚治疗好,并在后来拯救了海豚的故事
《大海的孩子》吧,加拿大电影,小时候看过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P2MMCABYotw/
⑤ 隧道尽头小女孩为什么不说话
因为女主男友恋童,并让小女孩提供服务,强迫她不能和任何人说话。
《隧道尽头》是由阿根廷、西班牙联合制作的犯罪悬疑片,由阿根廷导演罗德里戈·格兰德执导,莱昂纳多·斯巴拉格利亚、帕布罗·伊查瑞、克拉拉·拉戈主演。该片于2019年7月25日在中国大陆上映。
该片讲述了一位遭车祸瘫痪的电脑工程师,为了摆脱债务,将房子租给一对陌生的母女,在他生活出现希望的时候,同时,在自己家的地下室无意间发现了一桩惊人的犯罪秘密。
《隧道尽头》和许多主打惊悚犯罪类型的商业片很不一样,它慢热得就像文艺片。开头节奏拖沓到令人无法想象,电影竟然和理应紧张、刺激的银行抢劫有关。在仔细梳理该片的线索碎片时,发现,导演大概花了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就为了结尾最后20分钟的反转做铺垫。
《隧道尽头》怎么看都是一部商业片,由于过度重视设计感,反而忽略了其观赏性。前半部,电影的基调平缓又任性,密密麻麻都是线,却不给观众时间消化。
类型片也不是不可以往精细走,悬疑、惊悚都可以慢调子去烘托、渲染,但是犯罪这么紧张又争分夺秒的事情,刻意去打磨反转,难免会头重脚轻。见惯了好莱坞商业套路的观众,是受不了这么慢调子的犯罪故事的。
⑥ 有一部电影是讲二战德国的,一直围绕着一个不说话的小女孩
你好!
是女孩,根据同名小说改编,是男孩,名为《铁皮鼓》
如果对你有帮助,望采纳。
⑦ 伊利牛奶片的广告《不说话的女孩》的广告曲
就叫《不说话的女孩》,童声歌曲。
歌词:
《不说话的女孩》
Hey! I wanna talk to u. You just don’t say anything. My heart is beating like drum. You never know. I like out sweet moment. It makes me feel happy. This taste like milk, ili Thinking about you. *Oh! Dancing on the steet, playing so funny. Just you and me. So I say open your eyes and open your mind and You will understand me. Oh milk Can’t stop loving you. 嘿,我想跟你说话,你就什么也不说,我的心如鼓,你永远不知道,我喜欢我们的甜蜜时刻。这让我感到幸福。这味道像牛奶伊犁,想着你
奥,只有我和你,甜蜜的跳舞,玩的如此开心。所以我请你睁开眼睛,放开你的思想,你便能理解我。奥,牛奶,止不住的爱你!
⑧ 在伊利牛奶片微电影中《不说话的女孩》女主角叫什么啊,挺喜欢她的,求详解
小白兔”杨可凡 本名叫杨家瑜,早前是“黑涩会美眉”其中一员,以“小白兔”之称游走在娱乐圈,凭着亮丽的外型与精湛的歌艺,拥有居高不下的人气,不仅接下广告代言,也参与一些电视连续剧与音音乐录像带的演出;在《我爱黑涩会》的淘汰赛中曾取得三次优胜,不需再参加淘汰赛。之后她与艾迪升传播事业有限公司签约,成为其旗下正式艺人
⑨ 电影赏析 要文字 100分求 回答就给分
修改答复如下,增加《千与千寻》,《逃之夭夭》,《阿甘正传的》
见2.,3.,4.
1. 关于《肖申克的救赎》
未看这部片子之前,听朋友说,这片子是《越狱》的电影版。
刚看完,感触颇深。我想,如果说《越狱》是对生的渴望,那《肖申克的救赎》更多的便是对生的思考了。
我想,朋友所认为的这部片子与《越狱》的关系,只是因为两者都是以越狱为主题罢。只是,作为两个多小时时长的电影,注定它给人咀嚼的蕴味要深刻得多.
《越狱》是上学期看的连续剧,印象中,那时候对社会这个无形的监狱感触很大。有形的监狱与无形的监狱,到底哪个才能让人找到安全的归宿?~
在《肖申克的救赎》这部片子里,仿佛已找到了答案。
当在监狱里生活了50年的博斯获假释时,面对陌生的世界,他惶恐迷茫,“我不喜欢这地方,它令我太焦累”——世界变化得直快,或许,监狱才能给人一种安全?对于监狱,“开始,你恨它们;接着,你适应了它们;日子久了,你开始依赖它们。”博斯最终选择了解脱,当看到他上吊时画面固定了的那一幕,留给生的人又是怎样的一种思考与无奈呢?“不再有痛苦的感觉了”——这是他离别前最后一句的感恩。或许,就像瑞德说的——“他应该死在这里(监狱)”。
影史上真正的无冕之王!如果一个人一生只看一部电影的话,那就应该看《肖申克的救赎》。
人人都知道,知识改变命运。其实,电影更能改变人的命运,特别是陷入低潮中的人,《肖申克的救赎》公认是史上最能改变一个人的电影,没有谁能否认这一点。
我们每个人一生都会面临许多无奈和困难,甚至是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对无法自控的现实,我们应该怎样面对这个真实的世界?我们要以怎样的姿态活下去呢?肖申克的救赎给了我们答案,让芸芸众生看到了一个真实的人一些真切的举动,给我们力量和勇气。
《肖申克的救赎》又名《刺激1995》,虽然它在奥斯卡败给了当时另外一部伟大的影片《阿甘正传》,但我依然认为它是最有现实意义的电影,最能告诉我们如何活的快乐生活的勇气。它告诉我们,面临灾难,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上帝,勇气和坚强才是最大的救赎。
银行家安迪被当作是杀害妻子以及妻子情夫的凶手,尽管这些是强加在他身上的冤狱,但他却无力改变这一切。他也从此开始了他漫漫的监狱生涯。故事一开始就将他定位在一个被飞来横祸强加于身的人,在监狱里面,安迪要面对变态的性骚扰,更要面对监狱长和狱警的残暴,他始终保持着低调,他仿佛很无力的承担着这一切。渐渐的他利用他银行家的特长帮监狱其他人做帐,以至于最后帮监狱长以及其他监狱的管理人员做帐,逃税,只道他最后成功越狱,获得自由和新生。
故事情节仿佛有些老套,但却表现如此有张力,情节安排紧凑,以至于倒最后当他成功越狱的时候,我都不知道他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他每天用一个小锄头挖一点土,然后第二天早上把土放在口袋里面,散步放风的时候再把土悄悄的撒在地上,每次土不能多,不然就会被发现。安迪要忍受怎样的煎熬,他也知道这样做太慢,他缜密的思维和强大的意志让我为他叹服,我在想,如果是我,我是否能做到呢?我会不会因为太过于心切而导致失败呢?
除了这些,在获取图书馆经费问题上,让我看到了安迪的执着和乐观。他为了监狱的图书馆,一次次的给州长写信,他不知道写了多少封信,最后终于如愿以偿。这份执着和毅力,又有多少人能够做到呢?
电影对于生活习惯和人的惰性给予了深刻的批判,当老人离开监狱的时候,他什么都不会做,最后他终于上吊自杀了。是的,是社会造成了他的悲剧,但是他自己一点责任都没有吗?
电影一次次的用一个普通人的执着和坚强告诉我们,只要不放弃希望,只要坚强,我们就会得到很多,尽管我们不得不失去很多,面对灾难,面对不公,坚强是最好的注解,勇气是最好的救赎。安迪最后把监狱长的钱骗光,监狱长的账本也被送到了检察官手里,等待他的是法律的审判。
生活存在于细节中,当最后安迪准备好一切的时候,我当时不明白他为什么要带上监狱长的皮鞋,最后只倒他出现在银行,只有擦亮的皮鞋和西装革履才能让他如此轻松的提走如此大额的现金而不被怀疑,安迪永远是安迪,冷静,执着,信心,乐观,只有他才能战胜生活,获得新生,我们何尝又不是呢?
每次当我沮丧无奈的时候,我都会看这部电影,每次看我总能从那里获取勇气,因为我知道,我没有面对安迪承受的那么多灾难,我没有理由放弃勇气和希望,努力就是救赎,就有希望。这部电影,用普通人也普通的情节展示了一个伟大人物的伟大内心世界,也告诉生活中的每个人: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上帝,勇气才是最大的救赎。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成为安迪,引用尼采的那句话说:那些不能将我置于死地的东西,只会让我变得更加有力量!
2. 关于《千与千寻》
2001年出品
导 演:宫崎骏
·第七十五届奥斯卡最佳动画片奖
·第五十二届柏林电影节金熊奖
·国际动画电影协会动画片大奖
·第二十一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亚洲电影奖
《千与千寻》是日本著名动画大师宫崎骏献给曾经有过10岁和即将进入10岁的观众的一部影片,它以现代的日本社会作为舞台,讲述了10岁的小女孩千寻为了拯救双亲,在神灵世界中经历了友爱、成长、修行的冒险过程后,终于回到了人类世界的故事。
佛教说,入世的生活是物质的、感情的、人群的生活,《千与千寻》正是借由小女孩千寻的经历,在积极探索一条入世的道路。千寻由一个物质世界跌入一个对于她来说全然陌生和充满着困境的神灵的世界,“回归”将是一切努力的终极目标,取胜的魔法只有一句话——“为了他人而做一件事”,不屈的千寻最终发现了自身存在的意义,她于是努力以成长的主题去实现自己对世界的怀疑与期待。
“在万物重生的早晨,来到静寂无声的窗前,一切归零之后渐渐充实,不再去追寻海的彼岸,耀眼的宝物一直就在这里,在我身上就可以发现。”
宫崎骏没有迪斯尼那么花哨,他甚至有些落伍,直到现在,他还坚持用手工绘画而不是电脑绘图来完成自己的卡通片。但他懂得一部卡通片,或者说是一部电影,用什么去打动别人,这就是人文。所以,宫崎骏笔下的形象是一个个人,而不是一个个没有知觉的卡通。
电影的力量在于动人,卡通的力量在于纯真,宫崎骏掌握了这些力量,他取得了理所当然的胜利。
——《新闻晚报》
这是一个没有武器和超能力打斗的冒险故事,它描述的不是正义和邪恶的斗争,而是在善恶交错的社会里如何生存。学习人类的友爱,发挥人本身的智慧,最终千寻回到了人类社会,但这并非因为她彻底打败了恶势力,而是由于她挖掘出了自身蕴涵的生命力的缘故。现在的日本社会越来越暧昧,好恶难辨,用动画世界里的人物来讲述生活的理由和力量,这就是我制作电影时所考虑的。
——本片导演 宫崎骏
《哈利·波特》和《千与千寻》都是很流行的幻想文学作品,都很受欢迎,但从想像力这点来看,前者不如后者。日本漫画家宫崎骏的《千与千寻》非常好,把孩童时期的想像力都发挥出来了。如果比较两部作品,可用搭积木来做比,有一堆各色的积木,《哈利·波特》很好地使用这些积木搭了一座非常好的建筑物,而《千与千寻》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创造了另一套积木。
——评论人 杨 鹏
10岁的小女孩千寻和父母一起在森林里迷了路,走过了一条神秘的隧道之后进入了一个小镇。奇怪的是整个镇子里一个人也没有,千寻的父母看到有一处店铺里存放着大量新鲜的食物,按捺不住诱惑便疯狂地吃了起来。千寻却感觉这里令她很不安,看到父母只顾着吃,她只得自己到别处转悠转悠。
天色渐暗,千寻忽然看到镇子里有很多幽灵和妖怪出现,吓得赶紧去找她的父母,谁知她看到父母竟然因为贪婪而变成了猪。无助的千寻只能逃跑,可她惊奇地发现自己的身体竟开始变成透明,就快要消失了。
这时,少年白龙出现了,他救了千寻,并告诉她这个镇子是精灵栖息的世界,人类是不许进入的。一旦人类不幸进来了,想要生存下去必须遵守两个条件:第一条是要为掌管镇中大浴场的魔女汤婆婆工作;第二条是要被她剥夺名字。少年告诉她自己曾经叫白龙,如今被称为白。千寻也被夺去一字,叫做千。
为了不被变成动物,孤独的千在大浴场里拼命地工作,在这里,她还认识了很多朋友:指导她工作的小玲、负责煲洗澡水的锅炉爷爷、煤炭屎鬼、入侵浴场捣乱的无颜以及各式各样的客人等,每日都遇上超乎想像的奇幻事情,令她对生活有很多新体验。
一天,千发现一条受了重伤的小白龙,并发现它其实是少年白龙的化身。因为他受汤婆婆的指使,偷了汤婆婆的死对头兼孪生姐姐钱婆婆的宝物而遭钱婆婆追杀。钱婆婆为此还一气之下把汤婆婆宠爱的孩子和仆人变成了小白鼠和小鸟。为了救白龙,千与汤婆婆进行了一项交易,她帮汤婆婆救回儿子,并要求汤婆婆把她的父母变回人类。汤婆婆答应后,千便拿着白龙偷来的宝物去找钱婆婆,并归还了宝物,白龙也向钱婆婆道了歉。实际上,钱婆婆远不像想像中那么可怕,反倒是个通情达理的老太太,所以一切都很顺利。
最后,汤婆婆终于放千寻和她的父母离开小镇,回到人类世界。千寻的父母全然忘了小镇的事情,而千寻却还若有所思地回过头去,看着身后,回想着不久前那些惊险离奇的事情……
与宫崎骏共话《千与千寻》
《千与千寻》是动画大师宫崎骏的又一次巨大的成功,它不但创下日本国内票房的最高纪录,而且还在柏林电影节上获得了最高荣誉,据说本片在美国上映后同样引来一片赞赏声,更是取得了史无前例的强劲口碑,许多人惊呼:“迪斯尼拜倒在宫崎骏的脚下!”据全美各种统计,《千与千寻》成为美国历史上首部获得全美影评100%赞好的电影。这一切不仅是对宫崎骏的肯定,也是对动画片地位的肯定。
以下是对宫崎骏的访谈,它可以让我们进入宫崎骏大师的内心世界,更深入地了解他的创作和心路历程。
问:这部电影的创作是什么时候开始的?何以会想到创作这样一部动画片?
宫崎骏:《千与千寻》是我为5位小朋友而创作的。这5位小朋友是我朋友的女儿,都在10岁左右,每逢夏季,她们都会到我山边的小屋来。有时我想,我们制作过不少关于小孩子的电影,却没有一出是为10岁女孩而制作的,大概也该为她们做点什么吧。
问:你怎么去了解10岁女孩喜欢些什么呢?
宫崎骏:为了创作这样一个故事,我看过好些时下女孩所看的漫画——都是些俗不可耐的浪漫爱情故事。我深信这绝不是一个10岁女孩所渴求的。难道我们就不能创作一些能引起她们共鸣的故事吗?
问:能够引发这么多人的喜爱和共鸣,《千与千寻》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宫崎骏:《千与千寻》有别于其他故事,也有别于我过往的创作。以往,我笔下的主角都是我所喜爱的,但这次我刻意将千寻塑造成一个平凡的人物,一个毫不起眼的日本女孩。我要让每个10岁的女孩都从千寻那儿看到自己,她不是一个漂亮的可人儿,也没有特别之处,而她那怯懦的性格和没精打采的神态,甚至会惹人生厌。最初创造这个角色时,我还真有点替她担心呢;但到故事将近完结时,我却深信她会成为一个讨人喜欢的角色。
3. 关于《逃之夭夭》
弗朗索瓦就是安东尼·齐默,只是整了容,以另一种身份在女友身边.但是后来女友没有揭穿他,两人一起逃之夭夭了.
安东尼·齐默(Anthony Zimmer)是个天才的洗钱高手,作案多年,一直逍遥法外,没人知道他的真实面目,更别说抓到他了。除了受到警方通缉外,他也是俄国黑帮的眼中钉。在所有想要抓到安东尼的人当中,只有专门负责金融案件的海关警察阿卡尔曼(萨米·弗雷饰)掌握了安东尼的唯一弱点:他美丽迷人、鲜为人知的女友吉雅拉(苏菲·玛素饰)。
弗朗索瓦(伊万·阿达勒饰)是个刚遭女友抛弃的普通男人,打算去法国南部的蓝色海岸散心度假。在南下的火车上,弗朗索瓦邂逅了神秘而美丽的吉雅拉,旋即被这个风情万种的美女所深深吸引。这位热情大胆的美女建议两人一起共度周末,弗朗索瓦立刻欣然同意,他简直不能相信自己的好运气,整件事如同一场童话般的美梦。
可惜美梦总是醒得太快,吉雅拉突然无故失踪,弗朗索瓦一下子由天堂堕入了地狱。他决心不惜一切代价也要让吉雅拉重新回到他的怀抱,但是事情远非他所想的那么简单……
当齐默以弗朗索瓦的身份与女友吉雅拉周旋时,我仔细揣测他的心理,发现其中有许多秘而不宣的快乐。这种快乐来自用陌生眼光对熟悉事物进行重新审视时的新鲜感,来自破坏某种道德戒律时的刺激感。说穿了,《逃之夭夭》是一个男人偷窥自己女友的故事,这种偷窥不是通过阳台上的高倍望远镜进行的,而是通过另外一个堂而皇之的身份(名叫弗朗索瓦的男人)进行的,因此相比前者,后者要尽情尽兴得多。
有一种说法,声称电影的发明就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偷窥欲望。明亮的银幕上是靓丽的男女明星,黑洞洞的台下坐满面目晦暗的观众,这样的场景最符合窥视心理的发生机制。不管这种说法是否适合每一部电影,至少《逃之夭夭》是这样的。在《逃之夭夭》里,所有的观众都可以跟随齐默的目光,把苏菲•玛索的美丽尽收眼底。悬念曝光,虽然少了猜谜的乐趣,但那种窥视的快乐,却是翻倍的。我甚至猜想,《逃之夭夭》在法国的高票房,恐怕大部分是回头客们的贡献。
用车厢里吉雅拉试图勾引弗朗索瓦的一场戏作例子。未知谜底前,你看到的是一个不露声色、手段高明的漂亮女人,和一个心猿意马却强作镇静的男人;然而谜底揭开后,还是那些动作那些台词,你对人物的印象却截然相反:一个自以为得计的女人和一个洋洋得意、一切尽在掌握的男人。
对于齐默来说,他在这场游戏里的双重身份为他带来了双重收获,他既可以作为陌生男人,享受他和吉雅拉的一段崭新关系,甚至凭借自己的出色表现,令吉雅拉再次爱上自己。又可以作为吉雅拉的旧男友,欣赏她对自己的忠贞不渝(吉雅拉不止一次在关键时刻,强调自己爱的人是齐默)。而且可以在真相大白时,将吉雅拉对两个男人的爱集中在他一人身上。这是何等荣耀。只是在这种时候,万一有人问,齐默所做的一切,对吉雅拉是否公平,那就大煞风景了。不过在这样一部男性主导的电影里,如此担心纯属多余,因为就连吉雅拉自己都不曾记得为自己抱不平,她一心想的都是,这样优秀的男人是多么值得女人牺牲了自己去爱啊。
4.关于《阿甘正传的》
导演:罗伯特·泽梅基斯 Zemeckis·Robert
主演:汤姆·汉克斯 Hanks·Tom
加里·西尼斯 Sinise·Gary
罗宾·怀特 Wright·Robim
萨莉·菲尔德 Field·Sally
获1995年第67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导演、最佳剧本改编、最佳剪辑、最佳视觉效果六项大奖。
阿甘是个智商只有75的低能儿。在学校里为了躲避别的孩子的欺侮,听从一个朋友珍妮的话而开始“跑”。
他跑着躲避别人的捉弄。在中学时,他为了躲避别人而 跑进了一所学校的橄榄球场,就这样跑进了大学。阿甘 被破格录取,并成了橄榄球巨星,受到了肯尼迪总统的 接见。
在大学毕业后,阿甘又应征入伍去了越南。在那里, 他有了两个朋友:热衷捕虾的布巴和令人敬畏的长官邓 ·泰勒上尉。
这时,珍妮已经堕落,过着放荡的生活。甘一直爱 着珍妮,但珍妮却不爱他。在战争结束后,甘作为英雄 受到了约翰逊总统的接见。在一次和平集会上,甘又遇 见了珍妮,两人匆匆相遇又匆匆分手。在“说到就要做 到”这一信条的指引下,甘最终闯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
天空。在他的生活中,他结识了许多美国的名人。他告 发了水门事件的窃听者,作为美国乒乓球队的一员到了 中国,为中美建交立下了功劳。猫王和约翰·列侬这两 位音乐巨星也是通过与他的交往而创作了许多风靡一时 的歌曲。最后,甘通过捕虾成了一名企业家。为了纪念
死去的布巴,他成立了布巴·甘公司,并把公司的一半 股份给了布巴的母亲,自己去做一名园丁。甘经历了世 界风云变幻的各个历史时期,但无论何时,无论何处, 无论和谁在一起,他都依然如故,纯朴而善良。
在隐居生活中,他时常思念珍妮。而这时的珍妮早 已误入歧途, 陷于绝望之中。 终于有一天,珍妮回来 了。她和甘共同生活了一段日子。在一天夜晚,珍妮投 入了阿甘的怀抱,之后又在黎明悄然离去。醒来的甘木 然坐在门前的长椅上,然后突然开始奔跑。他跑步横越
了美国,又一次成了名人。 在奔跑了许久之后,甘停了下来,开始回自己的故 乡。在途中, 他收到了珍妮的信。 他又一次见到了珍
妮,还有一个小男孩,那是他的儿子。这时的珍妮已经 得了一种不治之症。甘和珍妮三人一同回到了家乡,一 起度过了一段幸福的时光。
珍妮过世了,他们的儿子也已到了上学的年龄。甘 送儿子上了校车,坐在公共汽车站的长椅上,回忆起了 他一生的遭遇。
《阿甘正传》评析:
在1995年的第六十七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的角 逐中,影片《阿甘正传》一举获得了最佳影片、最佳男 主角、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佳剪辑和最佳视觉 效果等六项大奖。影片通过对一个智障者生活的描述反 映了美国生活的方方面面,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对美国几 十年来社会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事件作了展现。影片改编 自温斯顿·格鲁姆的同名小说。只不过原著是一本充满 了讽刺意味的荒诞小说,而影片则对故事进行了修饰和 美化。摒弃了原著的荒诞和揭露讽刺意味,为影片增添 了一种温情。这无疑使影片更合观众和评委的口味,但
却牺牲了原著的叛逆斗争精神,使影片成为了一种理想 化道德的象征。
阿甘在影片中被塑造成了美德的化身,诚实、守信、 认真、勇敢而重视感情。在影片中,阿甘是十分纯洁的 形象,而珍妮则成了堕落的象征。这与原著有着极大的 出入。对于所叙述的一切,影片自始自终都是以一种温
情和善意的态度来表现的,甚至还加入了诗意化的成分, 这使得影片显得柔和而无伤害性。影片对传统道德观念 的宣扬和体现。使影片变得易为人们所接受,导演高超 的编排技巧和电影语言的运用也使影片十分吸引人。影 片的内容为影片商业上的成功提供了保证,而导演艺术 上的处理也使得影片更加精彩,这就是影片成功的原因 所在。《阿甘正传》成了美国当年最为卖座的电影之一。 汤姆·汉克斯在影片中的表演十分朴实自然。他以 在此片中的表现获得了奥斯卡最佳男主角的桂冠。这已 是他连续获得的第二个影帝金像。《阿甘正传》的成功, 也使汤姆·汉克斯成了好莱坞最受欢迎的影星之一。对 汤姆·汉克斯来说,那两年是他演艺生涯中最为幸运的 一段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