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人物 > 电影人物弧光该怎么写

电影人物弧光该怎么写

发布时间:2022-12-13 14:08:38

A. 怎么给小说人物命名

文/茁壮的猫

人生在世,我们不可避免地要参与到“取名”这件事中。有的父母给孩子取名很随意,因为生孩子那天天气下雨,于是小孩就叫 “小雨”。有的父母命名很幽默,比如《魔鬼经济学》书中提到一个父亲为研究名字对人的影响,给两个孩子分别取名为“winner”和“loser”。当然,大多数人给孩子命名都是会反复琢磨考虑,兼顾“含义”和“美学”。

写小说的时候,作者要给主角取名。一部小说要涉及到各种各样的人,无论是主角还是配角,都会有相应的名字。好的名字增加文本的吸引力,有利于读者记忆小说内容。我正在个构思一个小说主题,因此一直在看相关书籍学习。

《打草稿·编剧思维训练表》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作者杰里米·鲁滨逊和汤姆·蒙哥万,他们都创作过几十部小说和电影剧本,在虚构类创作方面经验丰富。因为看到很多创作者的剧本因为这样那样的问题被毙掉,他们写了这本提醒创作者进行基本创作的书。

作者在书中提到了概念创作、角色探索、人物关系、情节架构、情节点、人物弧光、情节表和每一幕戏要注意的东西。概念是创作的主题,角色是作品的灵魂,人物不可避免要有社交关系,描写一个好故事必然不能平平淡淡,人物和事件都要发展和变化,每一幕戏都遵循一定的规律才能吸引读者看下去。

《打草稿·编剧思维训练表》这本书是讲电影剧本创作的,字数很少,但句句精华。书中大多数是练习的表格,练习表是可以撕下来复制使用的,相当于一个有规划的草稿本。

其中有些东西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弥补了我的一些思维漏洞。

一、 给角色命名有方法

我在写小说大纲的时候涉及到了给人物命名的问题。我刚开始写小说,给两个主角命名不是问题,但是要给所有人命名就有一定的困难了。在看这本书的时候,在这个点上给我了一定的启发。

作者在书中提到了以下几种给小说人物取名的方式。

根据主题命名 。比如你的主题是环保,可以取名为“Green”。或者取一个历史上代表着你这个主题的人物类似的名字。比如西施代表美丽,你可以给主角取名为希施什么的,作者读出来基本就能记住了。

根据含义命名 。在看到这里的时候,我想到了自己看的一个网络小说作者就是如此给人物命名的。小说中女主特别嗜睡,所以取名叫“晚安”,而主角的弟弟则取名“晨安”。再比如男主花了很多年才开始对主角产生好感,名字就叫“经年”。这些名字既好听又有含义。

根据谐音命名 。同是我前面的提到的作者,她的另一部小说的主角很爱吃,叫“时瑶”。我看到这里的时候才想到,或许人家是在谐音“食肴”,真的是很有创意了。

根据特点命名 。这个方式用于给故事中的人物取小名最合适了。比如给爱猫的人取名为“猫哥”,给身体强壮的人取名为“大壮”,给瘦的人取名为“猴子”。

查书籍命名。 翻字典和书籍去找一个合适的名字也是可以的,生活中我们多数人都会这么做,这个方式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有了这些方式,就不怕给配角命名了,帮我又节省了时间,往前进了一步。

二、 情节点是创作的关键

写小说大纲的时候,我知道需要转折,但是该如何让情节发生变化和转折,就没有进一步的想法了。书中第六章说到了20%、50%和70%三个情节点的布局,给了我提示。

20%篇幅时候,角色要开始认识到挑战,并被迫面对。 这就说明,故事情节的背景铺垫最好不要超过整个小说的20%。在这阶段,作者需要把背景、人物和问题交代清楚,还要让主角知道自己的生活即将不同。知道20%的篇幅要写什么,就不会出现节奏过慢或过快的情况。

50%篇幅的时候,环境会发现突变,或者角色目标发生突变。 角色在被迫面对问题的时候,多是在做应激反应。然后再故事的50%的时候,角色会突然意识到之前自己不在乎的问题,现在却因为“自己父亲的遗愿”需要他正视问题,或者他意识到逃避给身边人造成了伤害,于是开始转被动为主动。

70%篇幅的时候,解决问题的希望开始出现。 篇幅50%到70%的发展,主角开始解决问题,却是不断地失败失败失败,把主角虐得很惨,几乎到了绝望的边缘。但是在70%的时候,曙光可以开始出现了,这时候主角开始解决问题。

某种程度上,情节点是控制故事节奏的一个重要的工具,类似人体黄金分割比,可以很大程度上提升故事的吸引力。

三、 人物弧光能增强故事吸引力

故事情节在发展,人物的精神和物质当然也在变化。现实生活中,我们会习惯简化问题的解决过程,比如“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就这两步。有的问题可能很简单就解决了,但是多数问题的解决过程是很难的。在故事创作中,我们可以通过人物弧光来避免“故事过于简单”这个问题。

人物在故事中需要犯错-犯错-学习-成功。 故事主角面对自己不曾面对的问题,不会一看到就能解决。相反,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人物会遇到很多很复杂的不可抗因素,他要做出抉择,不断尝试,不断失败,再进行尝试,然后又失败。渐渐地,人物领悟了一些东西,已经不是当初的人,精神上或者肉体上已经从弱到强了,他才取得成功。这就是人物弧光,也可以理解为人物的成长路线。

人物弧光该怎么体现呢? 作者在,角色转变可以细分成 12个步骤 ,创作者可以参考。他们分别是日常生活、引入挑战、否认挑战、初次承认、决定面对、试探挑战、认真准备、初次尝试、结果失败、二次承认、最后挑战、结果呈现。

前四个步骤,日常生活、引入挑战、否认挑战、初次承认。 我们可能会忽视日常生活和否认挑战这两者的考虑。我们看很多电影中,会发现主角一开始真的不愿意去面对问题,因为人的本性就是不愿意面对改变的。如果忽视了这些步骤,就会出现节奏过快,或者让读者感觉不真实。

中间五个步骤,决定面对、试探挑战、认真准备、初次尝试、结果失败。 试探挑战和初次尝试可能会被忽视。试探挑战是试错的过程,人物要解决一个个细枝末节的问题,如果少了这个步骤,故事就会比较单调。而初次尝试和结果失败,这是在让故事具有变化性,体现问题的难度,同时也能让读者具有代入感。

最后三个步骤,二次承认、最后挑战、结果呈现。 如果人物思维一层不变,当然不能解决问题。二次承认要体现人物的思想升华,要促使人物改变思维,然后才进行最后的挑战。只有人物本身的思维上升了一个境界,问题才能解决。

生活中,我们解决新问题也多是要经历这个一个历程。但是因为缺少总结,不会想得这么详细。在故事创作者,参考人物弧光的12个步骤,能够很大程度上增加故事的吸引力。

此外,书中话提到场景的写作,他说每个场景都需要有“开端-高潮-结果”,这样观看者才会跟着走下去,如果一直平平淡淡,看众是会睡着的。

《打草稿·编剧思维训练表》的文字很少,但是重点都提到了。学习习作不仅需要学习基础理论,更重要的是要动手实践,书中的表格就可以促进写作者实践。

B. 作者的灵魂拷问系列 | 你的人物有弧光吗

在故事创作领域有一个听起来很玄学的概念叫做人物弧光。

物理上,弧光是电弧所发出的光,非常明亮,带蓝紫色。大概长这样👇

而在故事创作中,人物弧光是一种常用的塑造人物的方法。

简单来说就是, 人物的情感或心理成长,转变和发展 。

虽然,并非所有小说的人物都具有明显的人物弧光,比如一些以强情节推动的推理悬疑小说,主角往往前后没有明显的变化。

但是,无论文学作品还是影视作品,一个有变化,有成长的圆形人物总会比扁平人物更有深度,带给人们更多的共鸣。

在影视改编上, 人物有弧光的小说也更适合改编成影视作品 。

今天,观著君就和大家聊聊几种常见的人物弧线变化以及如何写出一个引人注目的人物弧光。(不全面的地方也欢迎大家在留言处补充哦~)

1.正向变化

人物克服外部障碍和内部缺陷从而获得新生的正向变化可以说是最常见的一种角色弧变化。

很多好莱坞经典 英雄之旅 故事大多都有着这样的人物弧光,比如《哈利波特》系列中的哈利波特,《星球大战》系列中的天行者卢克,《霍比特人》中的比尔博等等。

这种人物在开篇往往是一个普通人,因一个刺激性事件而为自己设立了一个 目标 ,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人物会受到 谎言或挫折 的阻碍,通过识别谎言和克服困难最终 完成人物成长蜕变 。

比如去年现象级电影《我不是药神》中的主角程勇的人物弧线就是典型的正向变化。

故事开篇程勇是一个靠卖印度神油生活的小人物,随着父亲生病,前妻争夺儿子抚养权这一系列刺激性事件的发生,程勇的人生轨迹开始改变。

程勇的目标: 通过走私低价印度仿制药格列宁来摆脱自身的经济困境,改变生活状态。

程勇的阻碍: 在取得一定收效时,程勇遇到了“同行”的举报威胁,权衡再三后程勇决定放弃走私低价格列宁。

程勇的变化: 当程勇看到昔日合作伙伴兼患者因没钱购买正版药而自杀时,程勇决定冒着违法坐牢的风险继续帮助这些患者走私药物,只是,这一次不以赚钱为目的。

最终,程勇被判刑,但这一事件引起相关部门关注,格列宁进入医保。

经历过这一系列事件,程勇不再是一个颓废的市侩,变成了一个有担当,受人尊敬的人,完成了一个正向的人物弧线。

2.负向变化

与正向变化相反,负向变化的人物,往往做出了负面的选择,在人物弧线结束时,通常要么死了,要么走向堕落。

这种类型的人物弧线在悲剧中很常见,比如《哈姆雷特》中的哈姆雷特,《教父》中麦克,《绝命毒师》中的沃尔特怀特等。

以《绝命毒师》为例,开篇沃尔特作为一名化学老师,婚姻幸福,过着平凡的生活,但随着他得知自己罹患癌症这件刺激性事件的发生,怀特选择了一条不归路。

沃尔特的目标: 与曾经的学生,现在的毒贩平克曼一起贩毒,这样他就可以支付癌症治疗费用,并确保他家人的未来。

沃尔特的误区: 沃尔特骄傲的特点使他认为他有能力躲避法律的监察,成功获取大笔资金,并能确保家人安全。

沃尔特的变化: 沃尔特相信他的做法时正确的,生活逐渐脱离之前的轨道,成为一个生活在惊险之中的亡命徒。

最终,故事以怀特的死亡为结局。

首先,需要明确在故事中使用哪种人物弧线,然后问自己这三个问题:

1.在故事的开头,谁是故事的主角,他们的特点是什么?

2.我希望我的角色在故事结束时是什么样的?

3.发生这种变化需要做些什么事?

明确了人物弧线,便可以相应的添加人物前史,和帮助人物变化的冲突点,这个冲突点可能来自环境也可以来自人物内部。

写作在人物弧线和情节弧线这两个方面共同努力,便可以收获一个情节完整,角色动人的故事了。

正如毛姆的那句名言:写小说有三条规则,不幸的是,没有人知道它们是什么。

以上关于人物弧光的种类和写法只是众多优秀作品的经验总结。

想写出打动人心的人物角色,关键还要靠作者对生活和人性的细致观察和思考,从而为创作技巧注入灵魂。

C. 天才枪手哪个人物体现了人物弧光,具体变化在哪

枪手的王越人物体现的人物弧光就是变化应该在他的射手吧。

D. 好莱坞顶级编剧教你如何写出好故事!

据说 “讲故事” 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个人能力之一。想想身边那些口才极佳的人,无一不是会讲故事的人,而且大家都喜欢听他们说的故事。

要说谁是最会讲故事的人,马上想到的就是影视剧的编剧们!平时我喜欢看剧情类的影视作品,《越狱》、《猎头游戏》、《完美陌生人》等等。

每次我被电影里曲折离奇的剧情惊掉下巴时,心里都在狂喊:这编剧太厉害了!好想学怎么讲出这么出人意料的故事。

要讲好一个故事,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儿。虽然很多人在现实生活中的经历,绝对称得上是比电影还要离奇一百倍,可往往直接听当事人说出来,我们感觉也就那样。反倒是一些基于现实生活创作的故事,则显得格外的有吸引力。

那么,如何写出一个好故事?

现在可以从《打草稿》这本书中寻找答案。这本书的作者就是写了多部畅销小说的作家和戏剧编剧,他们结合自己过去成功的写作经验和行业内众多编剧遇到的问题,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来讲如何写好故事。

中心思想,无疑是在开始动笔之前要仔细研究的要素。最为初级选手,首先应该确定好故事的整体概念,再以概念为基础来搭建故事框架。

这里的概念也就是我们常听到的“灵感”。然而灵感是那么的飘忽不定,总是在最需要它的时候悄悄躲起来。所以,作者的建议是多多看书,多多聊天,再做做白日梦。做白日梦就是完全放空思想,天马行空地随意想像。

确定概念很重要,哪怕有一堆用不着的灵感,也不能一个想法都没有。

书中给出的概念创作工作表,给不知道怎么开始的人提供了有效的方法。故事的几大要素:时间、地点、人物、类别、受众等,这些都是在最开始时要确定好的。

前面提到的跟角色相互促进的故事情节。如果把故事比作摩天大楼,那么情节就是钢筋架构。

当然是高潮迭起的故事最好看了,要是每次高潮低谷之间的转变像过山车一样,那故事就更加精彩了!

每个故事都有起因、经过、结果。要让故事像电影一样好看,可以试着把情节和戏剧创作的三幕戏结构融合到一起。

第一部分,引子引出整个故事,为后面的强烈冲突埋下伏笔。第二部分,事件发酵,矛盾冲突迸发,进入故事的高潮(可以多设几个情节点,制造好几个高潮部分)。第三部分,故事收尾,给整个故事做个总结,各人物的结局如何,点明主旨。

开头和结尾是固定的设定,当然也可以采用开放式结局,把想象空间留给读者观众,让他们自己去思考最终的答案。至于中间部分的事情经过,这也是随意编写制造冲突、高潮的任意地带,只要能自圆其说就行。并不一定按照书上的表格来创作情节,它只是一个防止跑偏的参考线。

任何一部小说、电影里的角色无疑是观众们最关心的了。而前面提到的故事的整体基调由概念定,在概念确定之后进行角色的塑造。

关于概念和角色的区别

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中的杀手里昂和小女孩马蒂尔达,两个角色的性格特征很鲜明,让观众完全沉浸在剧情之中,编剧在人物塑造方面是非常成功的。

好的角色,应该是个真实存在的人,他有着自己的爱好、习惯、肢体语言等。 而构成的这个独特的角色的因子在角色发展表格中,写的越详细越好。

就角色名字而言,包含了很多意思在内。姓名可以定义一个角色是什么样的人,整是否与故事类型相符合。

好的角色不单单是有鲜明个性、传奇经历,还要有“人物弧光”。人物弧光指的是角色在剧情不断向前发展中,物质和精神层面上的成长,也是每一个好角色的必不可少的东西。人在经历一些事情之后,会成熟、上进或是消沉。

同样的,好的角色如同现实生活中的人一样,也有喜怒哀乐,受到刺激会做出那个性格该有的反应。角色的成长与剧情相互推进,从最初的平淡生活,初次小高潮的尝试,失败了意志消沉,受到刺激振作起来,绝地反击战胜困难。

所有精彩的故事都是低谷高潮的交替进行,角色在这些变化中不断地获得新的东西。《越狱》这部剧里的迈克尔主动犯罪被捕帮助哥哥越狱,与狱警、囚犯们斗争或结盟。

剧情一波多折,而迈克尔这个角色始终保持着他应有的聪明、冷静、果敢,在一次次实施计划的过程中,人物形象越来越突出。几乎所有的观众都在关心着下一集中他会遭遇什么,又如何解决困难,这就是好的角色。

有时候,脑中突然蹦出灵感来或是做了个奇怪的梦,感觉要是写成故事拍成电影一定会火的。可是,一旦拿起笔却发现零散的点子和混乱的思路,不足以撑起一个完整的故事,差的要素还太多。

而这本书就是为写故事量身打造的,不管写作水平如何,只要按照书中的概念、人物、情节创作表格来填写,我们就可以创作出结构完整,内容充实的故事。

E. 《追捕坚果大盗》冰雪中的温暖

‍‍非常开心能在这样一个寒冷却温馨的夜晚与您相约。一起聊聊《追捕坚果大盗》这本书,聊一聊戈登警长与帕蒂上演的“冰雪中的温暖”。

1首先,追捕坚果大盗是一本披着警察探案外衣的社会小说。警察探案题材的小说向来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尤其是六到十岁的孩子对警察职业有特别的好奇与向往,同时他们的心智逐渐走向成熟,三观也初步建立。这个系列的故事,选材独特,比如盗窃、语言暴力、儿童失踪,让孩子们不回避社会的阴暗面。

2再来看这本书的插画。画风温润柔美又不失可爱,明快淡雅,符合六到十岁孩子的审美认知。画家用铅笔线条勾勒出一幅幅温馨动人的彩色插画。与沃尔夫浅显生动,有情节紧凑的故事相得益彰,让这部趣味横生的侦探作品传达出了一种深邃辽阔、寂静华美的独特韵味。

3这本书呢在讲故事的同时,也在传递着正向的价值观。她用亲切的语言诉说深奥繁复的人生哲理,是儿童文学的最高境界。沃尔夫他不但是一位讲故事的高手,让孩子们无时无刻不被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所牵引。他也是一位人生哲学家,不动声色地就将那些立于世间的永恒真理传达给了孩子们。

4第四个是这本书属于年龄段较高的桥梁书。让孩子逐渐从亲子共读过渡到自主阅读。

5这本书装帧方面也是独具匠心的设计。故事呢仿佛印在新乡奶油味儿的纸上,让人感觉这是一种醉人的享受。这是一种特殊的装订方式,叫做“裸背锁线装”,为的是能把书完全平展让读者欣赏全书的插图,拥有更好的阅读体验,外面的护封是为了增加美感。

1首先让我们一起走进追捕坚果大盗的作者乌尔夫·尼尔松。

2这是一位瑞典的儿童文学作家。他曾经这样说过:童书作家存在的目的是让童年多一些笑声,少一点恐惧,少一点焦虑,帮助孩子面对生活中哪些谜一般的问题,让他们学会保护那些比他们更弱小的人。等他们长大了,可以好好照顾这个世界。

3他曾经写过一个故事:讲一只小老鼠,想要改变世界,他相信每个人身上都有善意。然后他遇到了一只可怕的大田鼠,偷摸拐骗尽做坏事,大家都很怕他,唯独小老鼠不怕。最后他安排了一个非常乐观的结尾。让小老鼠在这只又丑又坏的大田鼠身上找到了善意、悲伤与智慧。其实在咱们这本书当中戈登也是如此,相信善意在每个人的身上。

4乌尔夫是一名儿童文学作家,与很多儿童文学作家不同的是,他强调儿童作品的现实感和思想性。对于一名儿童文学作家来说,他觉得如果在作品中刻意逃避那些看似副面的情绪是不诚实的,也是不负责任的。

1、侦探小说读出了暖暖的温情

‍‍在书中,警察与小偷不是敌我的关系,监狱也不是冰冷的面貌,有着人性的味道。那里的灯光。点心,温度都给人一种安全舒适的感觉。警察的审问也不是逼供嫌疑人。警官耐心倾听。小松鼠思维混乱,但是警官也不会打断他,甚至还帮他整理思路。其实这在现实中是很难遇到的,这是一种理想主义的警察与小偷的关系。

‍‍我们先从以下文字当中来感受一下这种温情。

‍‍

“你怎么了?”他说着,并用胳膊揽住了小老鼠。(一个揽字多贴切,多温暖,多形象)

“你可以睡在我的床上,我去监狱里睡。”

“我们两个可不可以一起睡在监狱里?”

“当然可以。”戈登警官说。

于是,他们把卧室里的床抬进了监狱。然后,他们并排躺在各自的床上。

小老鼠搀扶着他,沿着一条小路一步一步缓慢地向警察局走去。

“我们警察要齐心协力,互相支持。”帕蒂说。“我扶着你,你不能让我独自去完成任务。的确,我一个人可能 会走得更快一些,但我需要你!我们警察当中 必须有人变得强壮,心中拥有智慧,声音充满力量。”

听了帕蒂这番话,警官心里暖暖的。他想从灌木丛里挣脱出来。帕蒂拉着他的手臂。

‍‍从上面这些内容当中,我看到的是一幅幅温馨的画面。他们俩互相扶持,互相帮助,相互尊重,带给读者暖暖的温情和无法言语的感动。“你怎么了?”他说着,并用胳膊揽住了小老鼠。(一个揽字多贴切,多温暖,多形象)

“你可以睡在我的床上,我去监狱里睡。”

“我们两个可不可以一起睡在监狱里?”

“当然可以。”戈登警官说。

于是,他们把卧室里的床抬进了监狱。然后,他们并排躺在各自的床上。

小老鼠搀扶着他,沿着一条小路一步一步缓慢地向警察局走去。

“我们警察要齐心协力,互相支持。”帕蒂说。“我扶着你,你不能让我独自去完成任务。的确,我一个人可能 会走得更快一些,但我需要你!我们警察当中 必须有人变得强壮,心中拥有智慧,声音充满力量。”

听了帕蒂这番话,警官心里暖暖的。他想从灌木丛里挣脱出来。帕蒂拉着他的手臂。

‍‍从上面这些内容当中,我看到的是一幅幅温馨的画面。他们俩互相扶持,互相帮助,相互尊重,带给读者暖暖的温情和无法言语的感动。

2、个性鲜明、立体丰满的人物

‍‍需要说明的是在这本书中的主人公并不一定是指一个人,可能是两个或者是两个以上的人。实际上很多作品已经试图在采取这样的方式来进行写作了。

‍‍这本小说中的戈登和帕蒂有机捏合成了一个整体,像是一个团队共同来表现小说的主题。这样的作品实在难得,因为想把几个人通过故事捏合成一个更大的一个人,这是有很大的难度的,对小说家的创作提出了不小的挑战。所以在这本小说当中,我们看到的人物并不多,我想这是尼尔森刻意为之的结果。戈登和帕蒂一同与周围环境发生关系,相互补充的人物性格使主人公的形象更加饱满。

‍‍首先我们来聊一聊蟾蜍警官戈登,他是森林警察局的警长。探长的年纪大了,对于蟾蜍来说,十九岁呢,已经属于老年。野生蟾蜍生存年限最高也就二十多年。他爱睡觉,爱吃蛋糕,不喜欢武器。

‍‍他很热爱生活,从第五十二页,我们可以看出。喝点热牛奶,吃点儿蛋糕,其实在书中还有很多这样的细节。

‍‍他有原则、很认真,具备推理侦探的头脑,从蛛丝马迹当中能够找到破案线索。

‍‍他很有经验,在小老鼠怀疑是狐狸时,他用自己的经验。告诉小老鼠,这样的结论,是不正确的。

‍‍他也很宽容,从对待小老鼠和两个坚果大盗的处理上可以看出。在对待小松鼠刚开始的报案中呢,显现出了他的耐心。

‍‍接下来我们再来聊一聊小老鼠帕蒂。他开始有点自卑,很可怜。可是她有做个好警察的强烈愿望。她也是一个非常机智的,从后面引诱两只松鼠用坚果抓他们可以看出来。

3、 环环相扣、高潮迭起的情节

‍‍设置悬念---陷入困境----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真相大白

‍‍作者从儿童角度出发,抓住儿童心理和兴趣,通过合理的想象和夸张来展示出环环相扣的情节,同时又有缜密的逻辑推理。让读者同作者一起跌入悬念陷入困局,有迫切地想揭开谜底的欲望,这也是侦探小说的特点。

‍‍在经历的过程中峰回路转,坏的人或是能够变成好的人或事。比如说小老鼠的成长历程,体现了对于儿童我们通过故事来展示宽容伙伴的力量。

‍‍在这里,戈登警官不同于常人的推理能力,他又很喜欢平凡温馨的热茶点心。情节一波三折,柳暗花明,从小老鼠到小松鼠都不是真正的坚果大盗,到最终的大盗露出踪迹,结局童趣无限。

‍‍小老鼠的引诱让大盗扔出坚果,并把自己关在了树洞里。这样的结局符合儿童的心理。引导儿童相信这个世界上更多的是善良和宽容。

‍‍这本书当中蕴含着很多耐人寻味的哲理,比如说在学会倾听,这是人生路上的重要一课。学会合作,可以从年老与年少的完美组合当中来感受。

‍‍宽容,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撼比惩罚更为强烈。

‍‍从戈登的日常生活,我们感受到世界上最可贵的幸福就是平凡。

‍‍你有多自律就有多自由。

‍‍首先我们紧扣问题来读作品。在这本书当中有很多值得深思的问题,比如说学生可能会提出来,为什么枪一直放在那里,警官却不让用?

‍‍在七十四页有这样两句话:一个具有智慧有特别谨慎的警察才可以拿枪,要知道枪很危险。第二,真正既有智慧又很谨慎的警察,无论如何也不会把抢带在身上。戈登警官说,因为枪很危险。

‍‍这是一个很值得探讨耐人寻味的问题,有条件的家庭呢,可以开家庭讨论会。比如说针对这样的问题,爸爸怎么说,妈妈怎么说,我怎么说。可以做下记录作为一个餐桌话题。在课堂上面也听一听老师的说法,同学的说法,说完之后,我的想法有没有改变,最后是我现在的想法是什么。这就是共读的意义。当自己想不明白,多人探讨之下也不一定很清晰,但是想法可能会发生变化,这就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思考过程。

‍‍再比如,孩子说小老鼠偷了一粒坚果,他为什么没有坐牢?而小松鼠偷了四粒,这是小老鼠他们设下的陷阱,那他为什么要坐牢呢?

‍‍虽然时间很短,但是还是用这样的方式成熟了他。这又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其实诸如此类还有很多这样的问题。孩子们提出来,老师可以和孩子们一起把它们列出来。每个孩子选一两个在小组当中,在班级里进行交流,也可以作为家庭的餐桌话题进行家庭探讨做一些记录。因为这本书的意义不仅在于故事,它还有一些现实的意义非常有探讨的必要。

环节二 聚焦人物读作品

‍‍朱光潜先生有过一段经典阐述:“从前我看文学作品,摄引注意力的是一般人所说的内容。如果它所写的思想与情境本身引人入胜,我便觉得它好,根本不很注意到它的语 言文字如何。反正语文是过河的桥,过了河,桥的好坏就可不用管了。近年来我的习惯几已完全改过。一篇文学作品到了手,我第一步就留心它的语文。”

‍‍无论是什么样的小说最重要的便是小说中所刻画的人物。无论从哪个方面上来看,把小说人物看成是整部小说的灵魂是不为过的。一部好的小说可以看到小说里面人物的灵魂、骨骼、血肉。小说营造出来的环境、搭建的故事,刻意为之的主线,都是为了最终来说明人物而做出的努力。好的小说可以把人物写活。隔着文字我们能够听到人物的声音,感受到人物的温度。

‍‍我们首先透过语言文字来分析戈登这个人物。

1.帕蒂汇报的时候,警官一次都没有打断她。他只是不断地点头,同时在纸上做记录。(帕蒂汇报的时候,戈登一次都没有打断他,他只是不断地点头,同时在纸上做记录。其实我们知道帕蒂独自办案回来以后他会报道那么多,戈登肯定在第一时间就知道狐狸并不是凶手,但是他并没有一棍子打死他,而是耐心地倾听、赞扬了他“年轻敏捷”等。然后委婉地说到经验,最后。用逻辑。用逻辑判断,让帕蒂明白不是狐狸。)

2.“我们的森林应该让所有人都生活愉快。在这座森林里,我们应该做到慷慨大方,体谅其他的动物。”(P43)

3.他把印章对准纸的正中央,迟疑了一下,然后把印章挪动了一点儿。最后,他在纸上盖上印章 。咔——嗒!(多次出现盖章)

4.“一个既有智慧又特别谨慎的警察,才可以拿枪。要知道,枪很危险。”

“真正既有智慧又很谨慎的警察,无论如何也不会把枪带在身上!”戈登警官说,“因为它很危险。”(多次出现对枪的态度)

5.帕蒂坐在访客专用椅上,警官坐在他的转椅上。(文中多次出现转椅)

‍‍从戈登多次盖章,还有他的椅子以及对枪的态度都说明:戈登把自己的工作看得很神圣。

6.“我觉得,你不是一个小偷。”过了一会我,警官说。

7.警官眨了眨他那双大眼睛。他能想象出那种饥饿的感觉有多么可怕。

‍‍人物弧光作为电影编剧塑造人物的一种创作技巧,一直以来深受好莱坞的欢迎。人物弧简单来说,其实就是人物的变化人物的成长。

‍‍人物的弧光其实就是人物的变化,人物的成长。 罗伯特·麦基的《故事》中的定义:最优秀的作品不但揭示人物真相,而且在讲述过程中表现人物本性的发展轨迹或变化,无论是变好还是变坏。

‍‍罗伯特麦基的故事中的定义。最优秀的作品,不但揭示人物真相。而且在讲述过程中表现人物本性的发展轨迹和变化,无论是变好还是变坏,在这本书当中人物弧光更适合用来分析小老鼠的成长。小老鼠从最开始的没名字、没年龄、没住处,没工作的四无人员到有名字有家有工作。从小偷到一名合格的景园。我们跟随作者经历了小老鼠的成长与变化。

‍‍帕蒂心里很害怕,可她必须完成这项充满危险却很重要的调查。她突然 打了个寒战,但最后还是决定,无论 如何都要走一趟。她现在已经是一名警察了,她必须让大家都看到自己有能力胜任这个职位。而且她觉得自己必须以某种方式偿还那粒坚果。

‍‍小松鼠其实也发生的也发生着变化,他从最开始令人同情的失主,到最后变成了小偷。我们也看出了他身上的自私。

‍‍分析完任务,我们再来看看这本书的另外一个亮点就是破案的黄金搭档,年老与年少的完美组合。蟾蜍在破案过程当中结识了自己的伙伴。让宽容和团结的力量在案件的侦破过程中发挥了不可小觑的作用。蟾蜍也把自己的经验毫无保留的传授给他,帕蒂学成出师成为一名真正的警察。他们建立了一个高效合作的团队。相互尊重,共同热爱纸杯蛋糕。追捕坚果大道是他们的第一个案子,他们找到了坚果大盗,并且给出了一个创造性的惩罚。

环节三 破译密码读作品

‍‍诗人艾略特曾说:“坏诗人用借的,好诗人用偷的。”不要怀疑,在创作的世界里,“偷”比“借”好。因为借了,你得还回去;而偷了,东西就永远 是你的了。  ——许荣哲《小说课》

‍‍这本书的作者,他是一个讲故事的高手,故事情节环环紧扣,高潮迭起。在阅读当中,很多人很容易关注到效果,但是很少去关注效果是如何产生的。

‍‍为什么这本书这么吸引人,让我们一睹就停不下来?现在,我们一起来破译作者的写作密码。

‍‍蒋军晶老师说:侦探小说实际是一个造谜和解谜的过程。一个滴水不漏的谜,能充分激发读者的好奇心和窥探心理。

‍‍当我们从侦探小说这个角度聊的时候可以提以下几个问题。比如

1、作者留下了哪些线索?

2、哪些细节可以成为重要的破案线索?

3、作者设计了哪些故意让你走上岔路的线索。

‍‍这里边可以用故事地图来画出整个案件的侦破过程。

‍‍故事公式让讲故事很容易,只要你问自己七个问题,就可以在五分钟以内立刻说出一个有开头、有结尾、有冲突、有转折的完整故事。

‍‍故事公式:

问题1、目标:“主人公”的“目标是什么”?

问题2、阻碍:他达成目标的“阻碍”是什么?

问题3、努力:为达目标,他是怎么“努力”的?

问题4、结果:努力后的结果是什么(一般是不好的结果)

问题5、意外:如果结果不理想,表示努力无效,那么,有超越努力的“意外”可以改变现状吗?

问题6、转折:意外发生,情节怎么“转折”的?

问题7、结局:故事最终的“结局”是什么?

‍‍故事公式:1目标——2阻碍——3努力——4结果——5意外——6转弯——7结局

‍‍接下来我们以《了不起的狐狸爸爸》为例看看作者是怎么样使用故事公式的。

1、目标:帮小松鼠找回被盗的坚果

2、阻碍:下雪,脚印被雪覆盖

3、努力:找线索,巧设陷阱

4、结果:小松鼠被抓,但不是真正的盗贼

5、意外:真正的盗贼出现

6、转折:盗贼把自己订在“监狱里”

7、结局:坚果失而复得。

‍‍可以把故事公式跟孩子们来聊一聊,举些例子让他们明白每个环节是什么样的意思。就把故事公式用《追捕坚果大盗》进行验证。所谓“文似看山不喜平”。写文章不能像庐山瀑布一样“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不能一泻千里,要曲径通幽,要有起伏、有照应、有高潮、有转折、有矛盾、有戏剧化的冲突、有陌生化的冲击,这是写文章的奥妙。很显然作者在行文时注意了,这种节奏的变化,运用侦探小说特有的造谜和解谜,在结构上运用故事公式让我们紧紧跟随作者的步伐一同去寻找坚果大盗。

‍‍我们接下来再来破解第二个写法的密码文字影像化。

‍‍每次读这本书感受都不一样,但相同的是每读一遍都像又看了一场电影,根据文字在脑海中想象相关的画面,这是文字的影像化,这也是语文教学中常用的一种策略。松居直先生说:可以说听不进故事的孩子,是因为没有在心中想象故事把他们变成画面的能力。

‍‍所谓听故事的能力,就是把这个故事,这个眼睛看不见的世界变成在自己心中看得见的话,也就是一般被称为想象力的能力,如果想象力丰富人就能看到。看不见的东西想象画面的能力也是需要锻炼交流,想象出来的画面也是一种乐趣。很多老师会提倡学生将小说中的场景人物形象画出来,至少会提醒孩子在脑海中努力还原小说中的场景人物形象。下面这些问题就是培养孩子视觉化能力的问题。

‍‍1、读这部分时,你看见了什么?

2、从哪些文字中让你看到一个人或一个地方的模样?

3、什么故事细节帮助你在脑海中描摹出一幅景象?

什么地方让你难以在脑中描摹一幅景象?

‍‍作者是如何写出有画面感的文字呢?让我们一起去破译画面感速成的密码吧!

‍‍小老鼠吃完了果仁。

小老鼠很快就在果壳上啃出一个漂亮的小洞,然后把纤细的手指伸进果壳里,抓出果仁,并“咯吱咯吱”地咬着。她咬得飞快,直到把整个坚果都吃完。小老鼠一直眯着眼睛,享受着这顿美餐。(P19)动作

小松鼠走进了警察局。

小动物拍掉皮毛上的雪,甩了甩毛茸茸的大尾巴,雪片四下飞舞起来。原来,这是一只小松鼠。他跺掉脚上的雪,大踏步地走进了警察局。(动作)

他们坐在那里思考。

他们坐在那里思考,两个人都歪着头、托着腮。警官换了一只手,帕蒂也换一只手,警官叹一口气,帕蒂也跟着叹一口气。(动作)

‍‍从以上内容当中,可以跟孩子们讨论总结画面画面感速成。

画面感速成密码1:

精确简练的动作描写,而且那动作可以尽量家常些,让人可以想像出来。

‍‍我们再来看这句话:警官气喘吁吁地走在雪地上,呼出的热气像云朵一样从他那大大的嘴巴里飘了出来。

‍‍让学生体会到合理使用比喻可以增强画面感。

‍‍看这句话:此时天色已晚,整座森林里都安静下来了,雪花轻轻地飘落,静谧而美丽。

‍‍学生能够知道这是对场景进行了描写。那对场景进行描写时用到有什么怎么样可以增强画面感。

‍‍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个描写三原则:第一个就是有什么,使我们明白描写的对象。怎么样是描写具体起来像什么,就是描写变得更加形象。如果我们能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来描写和形容事物是不是就更具体了呢。

‍‍在这本书上当中还有一些句子无法看到清晰、具体的画面。可以让孩子运用以上画面感速成的密码自己作一下修改:警官坐在窗边。他累坏了。P64 狐狸对树林里的老鼠和小兔子非常不友好。 P53

‍‍最后我们再从思考哲理来读一读作品。

‍‍从书中,我们读到了团结,戈登和帕蒂的一个高效合作团队的建立。

‍‍我们还读到了,学会倾听就是人生路上的重要一课。对于松鼠报案时的语无伦次和抓到他时的混乱思维一直耐心倾听。这个可以做一下延伸,对于儿童可能很多孩子还没有具备的能力,这个恰恰是老师和家长需要引导的。

‍‍第三个世界上最可贵的幸福就是平凡。蟾蜍警官喜欢冬天靠着壁炉喝着热茶牛奶吃着点心。这样平凡的生活其实就是一种幸福。

‍‍第四个宽容,就像天上的细雨滋润着大地,赐福于宽容的人,你赐福于被宽容的人。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撼比惩罚更强烈。

‍‍第五个“你有多自律就有多自由”,这里对坚果大盗自由的破坏法律和一些原则,最终受到了失去自由的惩罚。

‍‍世界的美好和社会的约定,我们应该充满期待惊喜和感激。这个在结尾许下的三个愿望当中,我们可以体会的到。

‍‍今天我的导读就到这里,感谢您的耐心聆听,谢谢大家!

F. 写作技巧——深化你的故事(8)

Live8小说的详略安排

主讲人:潘逸飞

课程大纲:

故事结构——结构常见问题

短篇小说谋篇布局技巧

最简单的故事模型举例

故事详略安排的方法: 七句话练习

1.写七句话:

– 一句话:介绍你的故事背景。

– 一句话:介绍你的主人公(双主角则两句话)。

– 五句话:讲清楚情节。

2.思考一:

– 这五句话的情节按照现在的顺序排列吗?

– 如果调换顺序,会发生什么?

– 如果删除一个情节(去比较每一个情节),是否影响你的故事?你的每个情节是否都在推进故事(或者对主人公的内心产生一些刺激),是否具有同质性,如果具有同质性,考虑去掉其中一个。

3. 思考二:

– 你的故事背景在文中单独(成为段落)出现吗?(若不出现,

它也可以是一种氛围)你打算把它放在哪个位置?

– 你的人物设定在文中单独(成为段落)出现吗?(若不出现,它也可以蔓延在对话、动作、外貌里)你打算把它放在哪个位置?

– 根据以上要求调整七句话(或不足七句)的位置。

4.扩写情节中,你认为最重要的那一句话,竭尽所能去写。

5.扩写情节中,你认为第二重要的那一句话,五句话扩写清楚。

6.合成你的故事,你得到了一个有详略的故事大纲。你对这个大纲是否满意?

7.思考三:

– 检查这个故事,你是否知道了这篇小说需要重点处理的段 落吗?

8.思考四:

– 重新审视这个故事:

– 告诉我们你的故事从哪里开始。

– 告诉我们你的故事里所有事情都取决于什么。

– 描述一个时刻,一切都发生了变化。

– 告诉我们什么使事情变得复杂。

– 告诉我们在哪里一切都结束了。

– 你的故事中每个人想要的是什么?

– 你的故事中每个人害怕的是什么?

9.你可以选择用这个大纲继续写作,也可以由此想到新的大纲。(发现原有大纲有执行的问题,或者你有了更好的点子。)

10.完成你的小说。

故事结构

– 故事的结构是整个小说的基础,也是决定你小说好与不好的重要因素。

– 编辑在审稿的时候,也会着重看你的结构是否合理和巧妙。

结构常见问题:

讲不清楚故事的关键问题

– 关键问题:主人公的行动线 /开场提出的悬疑

– 故事的关键问题总是淹没在那些过度的、多余的描述和解释中。

– 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可能是——子情节过多。

什么是子情节?

– 当我们想要在一段剧情中添加分支剧情,并且需要让这段分支剧情结束后再次回到原来的剧情上,那么我们就需要使用“子情节”这个操作。

– 子情节:“A-B-A”

– 非子情节:“A-B-C”

– 技巧:试着在高潮到来之前结束某些支线情节。

– 人物过多,把故事的主线淹没不见了。

解决方案1:

– 检查配角

– 配角:能引发故事中的事件,但是并没有必要经历重大转变(只有最重要的那个反派可能有人物弧线)。

什么是人物弧线?

– 更加常见的说法是“人物弧光”。这个说法来自于罗伯特·麦基的《故事》。

– 简单来说人物的弧光其实就是人物的变化,人物的成长。

– 《故事》中的定义:最优秀的作品不但揭示人物真相,而且在讲述过程中表现人物本性的发展轨迹或变化,无论是变好还是变坏。

– 解决方案2:

– 通过区分圆形人物和扁形人物可以帮助你解决这个困难。

– 配角可以是扁平人物。

什么是扁平人物?

– 扁形人物在17世纪被人叫作“体液性人物”,现在他们有时被称作“类型性人物”,有时又被称作“漫画式人物”。这个类型里的那些性质最最纯粹的人物,是作者围绕着一个单独的概念或者素质创造出来的。

– 真正的扁形人物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例如“我永远不会抛弃米考伯先生”,这就是米考伯太太。她说她不会抛弃米考伯先生,她确实没有抛弃他——这句话把她一生的事迹全部概括出来了。

– ——E.M.福斯特《小说面面观》

结构常见问题:

堆积与主题无关的生活场景

– 错误示范:

– 不停地烤蛋糕

– 被迫参加枯燥的公司战略会议

– 哭诉自己多么需要被爱

– 解决方案:

– 你需要衡量每一出戏和每一个事件,问问自己,它们究竟是让主人公离自己的目标更近了,还是更远了。如果是更远了,赶紧删掉。

– 想象你自己在做IP评估。你需要先拎出故事的主线——名词+动词+形容词。

结构常见问题:

沉溺于背景故事

– 故事的两个主要部分:

– 背景故事和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故事。

– 知道何时引入以及何时退出背景故事,是架构小说阶段最大的挑战之一。

– 不要解释所有的事

– 不要提前回答每个问题

– 直到拖得不能再拖时,才告诉读者背景故事

– (但并不一定是在故事的结尾才交代!)

– 只告诉他们那些至关重要的以及能引起不安和疑问的小道消息。

– 到底需要写多少背景故事?并没有准确的规定

– 比较推荐的“折返跑”方式:

– 开端:只介绍必须介绍的背景;

– 发展:多加一些背景故事来揭示动机并维持故事的紧张感;

– 高潮:如有可能,再透露一些背景,把故事推向高潮。

结构常见问题:

片段化/碎片化

– 一件事接着另一件事,但彼此之间关联甚少。

– 因果相依原则:

– 每一个场景需要遵循故事走向并影响接下来的场景

– 每一个行动需要唤起人物的内在情感并对未来发生的事情施加影响

结构常见问题:

故事的高潮部分发生在幕后

– 跳过重要场景。或者说,没有详细描述当时的

场景,而是在事件发生之后回顾总结了一下。

– 难写不等于不写/略写

短篇小说谋篇布局技巧

场景不必太多

– 场景:

– 卡佛《好事一小件》:医院/家

– 沈从文《生》:北京城十刹海前海南头

– 苏童《古巴刀》:生产刀具的工厂/三霸的房间

开头之后的第一个场景:

转折事件

– 卡佛《好事一小件》:生日男孩被车撞倒

– 苏童《古巴刀》:三霸要求陈辉再给弄几把古

巴刀

– 门罗《我是怎样遇到我丈夫的》:飞行员出现

第二个场景:

– 得偿所愿,而且/但是……

– 事与愿违,但是/而且……

– 不了了之,但是/而且……

– And总有强大的魔力!

举例

– 苏童《古巴刀》:虽然弄到了古巴刀,却被发现了

– 卡佛《好事一小件》:生日男孩没有醒,而且家中不断被电话“骚扰”

– 门罗《我是怎样遇到我丈夫的》:飞行员和“我”不错,但他的“未婚妻”却来了小镇

第三个场景:

点亮你的“转向灯”

– 把故事引入真正的主题(或者更广阔的主题)

– 苏童《古巴刀》:

– 谁才是懦夫?

– 被忽视的人最终会做出怎样惊人的决定?

– “看客”的下场?

举例:

– 卡佛《好事一小件》:

– 一个家庭怎么面临丧子之痛?

– 人在极度痛苦/愤怒的时候,会走向怎样的情绪?

– 如何谅解生活?

– 门罗《我是怎样遇到我丈夫的》:

– 众人的“审判”?

– 人有时候会做出一些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人生选择?

视角变异

– 有些作品,并非采用一种视角完成,而是安排两种甚至多

种视角类型。

– 比如鲁迅的《祝福》,开头和结尾,是以第一人称的有限

视角描写的鲁镇祝福前的场景和“我”与祥林嫂死前的相遇。

中间部分则以第三人称上帝视角描写了祥林嫂的悲惨遭遇。

– 视角变异有时与叙述层次密不可分。

叙述层次

– 《祝福》,有三个明显的叙述层次:

– 第一层次:“我”在鲁镇的经历,“我”见到祥林嫂要饭,最后“我”听到祥林嫂死去的消息;

– 第二层次:“我”关于祥林嫂一生的回忆讲述;

– 第三层次:在“我”的回忆中,卫老婆子向四婶三次讲祥林嫂的情形,祥林嫂自己讲儿子如何死。

重要提示:

– 当“我”(见证人)成为讲述者并且中途出现视角转换的时

候,往往需要考虑叙述层次的问题:

– 为什么需要“我”来讲,而不是主人公直接讲?

– 是为了故事的悬念、神秘性,还是“我”本身就是一个功能性的人物,或者带有某种“教育”“反思”“深化主题”“拓宽主题”的作用?

– 注意“我”这个角色的塑造。通常这会被新手写作者忽略。

特别的结构

– 松本清张《来自远方的呼唤》

– pattern game

– 张大春《走路人》

– 双线交织

G. 读书|故事,是生活的比喻

六月底,下定决心要积累阅读量,定了一个1000小时的目标,每天2.5小时,4000天完成,十年之后读书应该可以成为一个习惯吧。

读的第一本书是罗伯特·麦基的《故事》,不得不说我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真的和预想的不一样,这本书大概44万字,读它用了17.5小时,一整周的阅读时间,而且并没有理解多少。

《故事》这本书主要讲银幕剧作的创作,也就是怎样写作剧本故事,技巧没有学到多少,但至少知道了一点,剧本创作和小说创作是天差地别的事情,电影本质上是用镜头讲故事,剧本只是一个半成品。和小说对比,剧本的限制更多,讲故事的难度也更大。

《故事》是一本理论性、指导性很强的书,值得今后反复阅读,为了保护阅读热情,我并不打算立刻重读它,先放一放。这里只谈一些,对这本书模糊的感受。

一、弧光

麦基在书中提到两个很新颖的词“电影孤光”和“人物弧光”。我们可以把弧光理解成一条有弧度的光线,也就是这条线不是直的,它有变化,有弧度。

电影弧光指的就是故事线有孤光闪现一般的价值负荷变化,简单地讲就是故事开头和结尾要有一个不可逆转的终极变化,不能故事讲完了啥都没发生。

人物弧光的重点在观念转变上,一个故事发展到最后,人物的观念在开头和结尾保持一致,没有发生变化,就很可能是个平庸的作品。

二、艺术的门槛

抛开剧本创作的技术不谈,麦基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对创作的态度,艺术欣赏或者创作是有门槛的,写作是一个手艺活儿,需要刻意打磨,千万不要迷信灵感。

对于写作来说,自知是关键——生活加上我们对生活的深沉反思,因此想要成为作家就必须经过专业的训练,尤其是现在社会分工越来越明确。在其他的艺术领域也是如此的,像音乐、美术这些圈子不是专业院校毕业的基本上就只能当业余艺术家,很难进入主流。

不只是艺术创作,艺术欣赏也有门槛,比如欣赏古典音乐绝对不是只听响那么简单,至少你需要了解相应的乐理知识,专业的音乐爱好者都是看着谱子听的。

三、故事,是生活的比喻

生活中,我们喜欢听故事,也喜欢讲故事,同时也在创造着属于我们的故事,那么银幕上的故事和生活有什么关系呢?

故事,是生活的比喻。一个讲故事的人就是一个生活诗人,讲日常生活琐事转化为一首诗,一个长达两个小时的比喻,告诉观众:生活就是这样!

因此,故事必须抽象于生活,提取其精华,但又不能成为生活的抽象化,以致失却实际生活的原味。故事必须像生活,但又不能一成不变地照搬生活,以致除了市井乡民都能一目了然的生活之外便别无深度和意味。

读完这本书不见得能写出什么好故事,但至少能分辨什么是好电影、什么是烂片了,也是不错的收获。

祝夏安。

H. 怎样才可以写出好的剧本

要写好剧本,就要先拟好一个大纲,按照这个大纲补充剧情;将丰富的想象力和生活体验结合;故事主题要贯彻,矛盾与冲突按照一定的顺序贯穿始终。

1、首先要将剧本“立意”放在首位,因为一个剧本一定要有一个好的立意,作为编剧一定要明确这个剧本是为了表达什么。立意相当于决定了剧本的上线,有一个提纲契领的作用。

2、剧本的人物塑造、人物的性格冲突关系到整个故事的走向以及后面的戏剧冲突,角色一旦塑造成功,后面的情节就会很大程度的完善起来。一个完美的,好的人物,他在电影的开始和结尾一定是有改变的,就是有一道人物弧光。

3、剧本的大纲要把所有的基调类型题材都要定下来,前15分钟最主要的人物基本上都要出场,可以用各种方式。

4、没有剧本是一遍到位的。写完之后要给很多很多的朋友看,然后你身边的朋友会给你一些不一样的建议,然后不断地修改提高。创作永远是一个验证的过程,它可以验证剧本,验证之前剧本的立意,人物大纲是不是正确的。

注意事项:

1、剧本写作勿变成小说的创作。剧本的创作主要是用文字来表达一连串的画面,所以要让看剧本的人见到文字能够即时联想到一幅画面,将他们带到动画的世界里。

2、剧情在主线外,不宜安排过多的副线,也不宜安排超过三个主线,当主线不止一个时,就要减少相对应的副线。

3、若非剧情需要,剧本里不宜有过多的对话,否则整个故事会变得不连贯。剧本对白越少,画面感就越强,冲击力就越大。

I. 人物弧光

人物弧线即人物的变化、成长。即优秀的作品在讲述过程中表现人物本性的发展轨迹或变化,无论是变好还是变坏。

人物弧光一词来自于英文Character Arc,指的是人物在故事里经历的成长的考验和磨难,他的状态及品质逐渐发生了改变。

故事的情节是一系列事件的组合,再精彩的情节也离不开人物,情节的变化离不开人物内心的变化,情节只是外在的变化,推动情节变化的其实是人物内心的变化,内心的变化就是人物弧光,人物弧光的存在能够使得故事里的人物变得真实可信,当故事里的人物和读者自身相近时,就非常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故事里的人物的一举一动就能引起读者的代入感,能够使读者感受到人物的各种情感,更能够激励读者。人物弧光使得故事真实可信。

人物的成长和变化是循序渐进的,不是突然变化的。故事中的人物一般不可能在一次事件或一次震动之后,一夜之间彻底转变,大多数应是一点一点的改变的,从懦弱到勇敢,从仇恨到相爱,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故事里的人物遭遇经历使其成长改变的应该是一个个经历波峰到波谷的过程,跳跃式的改变大多塑造的人物过于平面,只有循序渐进的改变才能创作出立体的人物。

J. 人物弧光 定义

国剧门脸,出手了。
相较于前两年的佳作频出与带话流量,正午阳光几乎沉寂了一整年。眼见年关将近,由制片人侯鸿亮、导演孔笙等主创领衔的招牌班底,终于交出了自己的答卷——改编自阿耐长篇小说、作为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献礼大剧,《大江大河》。
原著内容跨越数十年,涵盖了一代人的岁月峥嵘与青春热血,侯鸿亮更曾放言《大江大河》是整个团队多年来现实题材创作的一次总结,不仅要拽住年长一辈的电视观众,而且在口碑上,也要把年轻人的心牢牢摁住。
《大江大河》全片预计分为上下两部,从目前已完结的上部共47集来看,侯鸿亮所言非虚。真正能打动人心的作品,扎实的剧作,考究的影像,到位的演绎,各个环节的把控缺一不可。但在笔者看来,通过“人物弧光“展现角色魅力才是令作品质变的主要原因,“人物弧光”作为编剧塑造人物的一种创作技巧,它指的是在故事讲述过程中要表现人物本性的发展轨迹或变化,无论是变好还是变坏。《大江大河》几乎没有功能化的主人公,有血有肉、触及灵魂的塑造与刻画,才将一个典型的中国故事代入主旋律叙事之外的新境界。
宋运辉 少年成长
宋运辉这个形象,是颇具象征性的。低调,隐忍,但是执拗、坚韧不拔,忠于信念,一开口便是斩钉截铁、雷霆万钧。这种国人看来有担当和魄力的形象,也见诸于不少日韩影视作品中(往往是以大智若愚的形象出现),比如《编舟记》的马蹄光也,《未生》中的张格莱,这类人的共同点在于都喜欢下“笨功夫”,但只有这样,才能切实练就撑起一个时代的脊梁。
相比原著中的算计与权衡,剧中的宋运辉则兼具着老成与少年感。在外人看来,问题当前,他总是波澜不惊,厚厚的刘海和粗框眼镜也极力抹去眼中流露的些许情绪,但整个故事看下来,他实际上在用这种老成和稳定,去掩饰自己因为出身、因为自己无力而愤怒的情感,这种情感消弥于无声无息、继而化作滂湃的动力令他前行,这才是少年之可贵,少年之无畏,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呐喊、彷徨、再呐喊,从没变过,从不妥协,是为少年。
好的人物塑造一定是像剥洋葱一般,一层一层揭露心境,《大江大河》深谙少年成长的塑造也需要按部就班。离开家庭之后,从头两集出现的李科长,叔叔室友,再是水书记,大寻,前辈老师与同辈兄弟构成了对宋运辉的“二次教育”,再是情感的启蒙,刘启明的踟蹰受挫,程开颜的情窦初开,少年开始向男人转变。
其中对小辉影响最深的莫过于姐姐萍萍的成婚与离世,对东宝的嘱托,以及之后的耿耿,猝然而逝的亲人令宋运辉体味到人生的无常与无力,宋运辉完成了从恐惧到笃定的转身,也奠定之后他在风云诡谲的金州厂中存活向上的资本。
至此,宋运辉就鲜活了起来,扮演者王凯的出色演绎同样功不可没,将在革委会外一遍遍背诵社论的少年心气“逼”了出来。面对这样一个鲜有情绪起伏的内敛角色,王凯结合造型、气质,并很好的运用了眼神去演戏,令宋运辉少年老成的气质展露无遗,后续可期。
雷东宝 糙汉柔情
相比宋运辉有表达主题光辉的角色诉求,雷东宝则敞亮的多。宋要大局观,立的是国家门面,东宝则就走小格局,见微知著,某种程度上说比宋更难写,容易脸谱化,更难演出彩。
用编剧袁克平的形容来说,雷东宝是最容易想象的一类人:看起来五大三粗,但也有自己的聪明和狡猾之处。
如今在社会上掌握话语权的大多是80年代的大学生吗?不见得,肯定也有雷东宝这类草莽枭雄,他们的确容易被大潮淹没,但他们的生命力绝对不能低估。
雷东宝们通常都是先锋派,大胆,不畏代价,仗义屠狗辈之流,然而吃了没文化的亏,看不清形势。当国家还在摸着石头过河的时候,他们要么早就溺死在半途,要么就想铤而走险找捷径。
但雷东宝的身上,有着上一辈人身上不可磨灭的印记,也是我们这一代人最被诟病的问题——执行力。
穷则思变,部队退伍的雷东宝,振臂一呼,凭着一股狠劲带领小雷家摆脱贫困走向富裕。在那个做什么都要经过人民公社同意的时代,雷东宝壮士断腕般的执行力体现的淋漓尽致。正当观众以为人物属性定型之际,在解决完小雷家的危机后,东宝却在热闹声中独自离场,偷偷躲进媳妇怀里吐露自己“累了”,这时这位糙汉子的血肉才凝聚起来。
不仅如此,《大江大河》也为这个糙老爷们做了不少别出心裁的设计,在爱情面前笨拙逞强的老男孩,为保老叔一力承担骂名的莽汉,夹在母亲和妻子之间的怂包,在亡妻面前宣誓不娶的任性丈夫……令雷东宝这个角色身上看到了很多父辈的影子,也有很多时下困境的写照,可爱,可气,可叹,那是种只属于男人的乖张与莽撞,看上去坚如磐石,却似乎又能一朝变天,但人性之复杂不在于此吗?
尽管雷东宝在妻子离去后逐渐一步步走上一条无可挽回的道路,但那已不是个体的问题,而成为了一个时代唏嘘下的缩影。
杨巡 小鬼当家
杨巡是一位典型的倒爷,这个倒不光是倒卖的倒,而在于“打不倒”。
《大江大河》显山露水之初,最受观众期待的并不是王凯的小辉,也不是杨烁的东宝,而是身为“电影咖”董子健的电视剧首秀,杨巡。
杨巡的登场姗姗来迟,董子健的首秀也不可谓不卖力,网友曾笑称杨巡的面部表情之丰富多变,连截图都截不到一张正经脸。这也契合个体户杨巡的定位,不正经,不受待见,自尊搁在脚底下,但狭路相逢,小鬼也能化身勇者。
在《大江大河》的上部中,对第三位主人公杨巡的着墨相对而言是最少的,但同样令人深刻,一方面是人物特性,兼具了宋运辉的少年气与雷东宝的男人心思;另一方面,深爱多时的小凤跟有钱的公子哥跑了这类事,足以让荧幕前的大好男青年们以泪洗面、心有戚戚。
杨巡有精明的生意头脑,小时候便懂得以物易物,但他没有宋运辉的才识和能力,也没有遇到那么多前辈和老师,他是只能趟水和泥、摸一步走一步。杨巡他也善良,仗义,在宋家最艰难的时期,二老茶饭不思,是杨巡代替宋运辉行驶了为人子的职责,陪伴宋家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刻,但这种仗义是善,是性格使然,也并非东宝那种背负着众人之企望、成全大义的豪情,这也注定了杨巡必然走上与二人截然不同的道路。
杨巡大概是最能激起年轻人共鸣的角色,在有限的呈现中,对于他个体户事业的发展还未发力,更着眼于他起步的艰难,以及那个同他相濡以沫、共患难的小凤身上,明明相爱的两个人怎么就这样以最令人心疼的方式走散了呢?是杨巡做错了什么吗?
没有吧,他一心为小凤好,住更好的,吃更好的,而小凤也为二人的生意一度费尽心思,很难去苛责她最后的选择,最后的结果或许只能说是缘分未到。但对杨巡来说,他没有那么多光环,没有那么多使命,一次爱情的重创,一次发自肺腑的流泪,便令无所倚仗的社会大学毕业生杨巡踏上征途。
杨巡注定是螺丝钉,无论大小,但时代不会创造他们,而由他们开拓这个时代。
不难想象在下部中这三个人的走向,但实在是猜不到这期间他们又要经历怎样的变故和考验,或许这才是人物弧光的迷人所在。反观今年影视剧市场,依旧是宫廷内斗和大女主戏大行其道,人物虽然多面却味同嚼蜡,只好填充各式眼花缭乱的大场面与猎奇元素以期打动观众,而观众对待国产剧作也惯性地以1.5倍速“伺候”。
《大江大河》在这一点上做出了表率:它是反市场的,不依赖流量明星,不凭靠设定与花哨的元素,而是对一个相对严肃的正剧题材反复打磨,用诚意满满的故事激起观众的兴趣,主动让观众能够静下心来欣赏,也为盲从数据的浮躁市场打了一剂强心针。

阅读全文

与电影人物弧光该怎么写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沙电影院有哪些 浏览:699
儿童题材梦想电影 浏览:9
汉娜阿伦特电影人物 浏览:432
女孩长大的电影 浏览:337
逃犯电影剧情 浏览:673
有电影院音响效果的歌曲 浏览:154
和肢解狂魔剧情相似的电影 浏览:678
电影推荐榜国产武侠 浏览:549
女主被男二电影 浏览:951
鲨鱼包围飞机是什么电影 浏览:211
古装电影老七后来武功很好 浏览:170
鞍山电影票哪里买便宜 浏览:101
外国电影弗莱蒙和希特伦全集 浏览:40
中国2014年的电影 浏览:309
阿斗归来了说电影哪里口音 浏览:267
漫威哪些电影国内票房不佳 浏览:148
美国西部老电影荒野大镖客 浏览:635
外国的电影有电影好看 浏览:721
电影反击在哪里拍摄的 浏览:624
经典二战电影客人 浏览: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