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电影《山河故人》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为什么中外评价褒贬不一
电影《山河故人》讲述了讲述主角张晋生、沈涛、梁子等人或因为感情、或为了生活,彼此由相聚到最终离别的故事。
中外评价褒贬不一是因为国内外的文化差异特别大。对于中国人来说,因为我们生活在不同的文化区域内,所以我们对待不同的事物肯定有不同的理解方式,外国人可能体会不到这一点。
《山河故人》从1999年、2014年到2025年的跨度中凸显了对于生活往昔的困惑展示,也显然表现出对于人际生活的深深优虑。牵不住的双手、留不住的亲情,回不去的故乡,跨不过的阶梯,一去不复返的青春岁月和年轻健康的身体。然而大结局时,老年女主独自一人心平气和在雪中漫舞这一幕,又不得不让人思考,做一个直面人生的、真的勇士,人生又何来悲剧?
故事的开头,在1998的集体歌舞中开始。故事的结尾,在2025的雪地独舞中结束。她渺小像一片雪花,依然在浩瀚中翩翩起舞。早早接受了人生在世每个人只能陪一程的真相,却依然选择热爱生活。山河故人,如果所有的人都会成为故人,那脚下坚守的山河,又何曾是不变的山河。世转时宜,涛儿做到了始终如白雪般皎洁纯粹,如波涛般宽广豁达。
《山河故人》是由贾樟柯编剧执导的一部家庭剧情现实题材的电影,由赵涛、张译、梁景东、董子健等主演,张艾嘉特别演出,该片讲述了汾阳姑娘沈涛一家三代人从1999年到2025年情感、时代变化的故事。
《山河故人》网络网盘高清免费资源在线观看:
链接:https://pan..com/s/1mub2tnACoOMUlL4SPxTwRQ
Ⅱ 电影《山河故人》赏析
《山河故人》的叙事结构选取了1999年、2014年、2025年三个时间点,讲述主角张晋生、沈涛、梁子等人或因为感情、或为了生活,彼此由相聚到最终离别的故事。影片以人物的离合为主线,片中离别的场景随处可见。
无论是好友为争夺爱人反目、夫妻彼此感情失和而离婚,还是年迈的老父亲突然因病逝世、亲生骨肉远走他乡,小人物的悲欢离合被逐渐放大,进而引发观众共鸣。每个人只能陪你走一段路,这句印在电影《山河故人》宣传海报上的台词。
将影片中所有突兀的欢聚与离别凝聚起来,展现在了观众的眼前。影片中的情感动人心弦,让众多观影者开始反思自己对于父母和家庭的关系越是关系亲近的人越容易彼此伤害,比如父母、爱人;父母在不远游已经作古。
离开了山河的人们不知是否也会与故人越来越远;每个人都要有一个回家的钥匙。而除了关注小人物的故事,这三个时间点的生活状态描绘,也暗含着对于过去、当下、未来的对比、想象及思考。
相关信息
1999年,汾阳姑娘沈涛陷入了与小镇青年张晋生和梁建军的三角恋中,她最终选择了追逐金钱的张晋生,梁建军则只能郁郁离开。2014年,沈涛与张晋生离婚,张晋生带着儿子Dollar再婚并去上海生活,而梁建军因为身患绝症回到家乡,他在无奈之下找到沈涛借钱治病。
由于沈涛的父亲去世,Dollar回到了汾阳参加葬礼,沈涛深感儿子的变化,知道他不可能留在自己身边,只是把家门的钥匙给了他。2025年的澳洲,Dollar长大,在中文学校学习,认识了张艾嘉饰演的老师,老师与前夫离婚后,也处在一种不安定的状态中。
恰好与进入叛逆期想要追求自由的Dollar心灵相通,两人发生了一场忘年恋,Dollar虽然一直挂着母亲给他的钥匙,但他已经想不起母亲的名字,只记得她叫涛,波浪的意思。
Ⅲ 山河破碎,故人依旧 —— 《山河故人》影评
有人说,二十一世纪是个需要情怀的时代。
生活的重压让我们的存在渺小而微不足道,世事的无常让我们举手无措,惶惶不可终日。但若是有着情怀,那些苦痛、不堪和挣扎,仿佛都被赋予了从容。
于是当《山河故人》这部电影出现的时候,它被世人称为一部深刻的“情怀之作”,让许多人心中五味杂陈百感交集之余,更是对生活和命运多了一分释然。
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跨越两个时代的故事。小城姑娘沈涛介入了一场三角关系之中,面对普通工人梁子和煤矿老板张晋生的追求,阴差阳错之下,她嫁给了张晋生。十五年后,梁子因病回到了故乡,沈涛前来探望。此时的沈涛已然离婚,前夫张晋生带儿子去了上海,留下她一人在小城中独自生活。然而此时梁子身侧也有了不离不弃的妻儿,曾经亲密无间的两人,如今只剩下客套而疏远的寒暄。沈涛的父亲去世,她这才有机会见到回乡吊唁的儿子Dollar,却偶然间得知儿子即将随着父亲移民澳洲的消息。再见无期,沈涛亲自送儿子回上海。火车轰隆作响,两人并肩而坐,他们之间的距离却随着每一份每一秒在渐渐拉远。临别之际,沈涛递给了Dollar一串钥匙,告诉七岁的儿子,这里永远是他的家。
时光飞逝,转眼间Dollar已是青年。在澳洲长大的他说着一口流利的英语,却将母语随着童年模糊的记忆一并忘在了脑后。父亲的控制让他心中的叛逆和迷惘无处可安,而这时出现在他生命里的中年老师Mia仿佛是一道可以宣泄的闸口。他对她一见倾心,两人迅速陷入了一段禁忌的母子恋之中。面对爱人,他终于倾诉了心中的缺失,对于生母的怀念让他决定回到故乡去看望沈涛。
让人记忆深刻的是,在影片的最后,已是步履蹒跚的沈涛在大雪中一个人忘我地跳起了年轻时的舞蹈,就如同是对人生的一场孤独谢幕,她曾经喧嚣的悲欢喜乐、得到失去,在这片广阔的故土中,终归寂静。
贾樟柯一直是一个很擅长叙事的导演。他的镜头像是一把巧妙放置的放大镜,从那些旁枝末节中,也能撕扯出一个生活的真相。凡胎浊体,恶衣薄食,他所刻画的人生苦痛,都带着让人惊惧的真实。一碗寡淡的水,被他酿成了人人心头的烈酒,恨不能痛饮,却畏惧穿肠的辛辣。
而《山河故人》,是他讲得一个关于离别和遗憾,关于陪伴和守候,关于一个特殊时代的故事。
海报上的这句话不知触动了多少人心中对于故人的回忆。
李安曾在《断背山》中说过:“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断背山,那是一座叫做‘从前’的深山。”
曾经最好的朋友,如今却宛若陌生人;曾经深深爱过的人,如今却已不再关心;曾经最疼爱你的长辈,现如今却是天人永隔。每每想起从前,总是千万种滋味涌上心头,你甚至不知道应该用什么样的心情去回想,因为你也曾暗暗期望过不可能实现的永远。
电影中的沈涛也一直在不断地经历着与从前的分别:与旧爱梁子的疏远,与丈夫张晋生的破裂,父亲的猝然离世,到后来与儿子的分离。
每一次都是痛彻心扉的失去,失去了这个人,也失去了一段不愿舍弃的时光。
偶尔的快乐是昙花一现,孤独才是人生常态。
贾樟柯把这种孤独铺在电影的基调中,镜头中那些空旷的河岸,无尽的公路,飘雪的傍晚,都带着一种与世隔绝的寂静。
他描绘的孤独纵然悲伤,却不是绝望的。
沈涛守候着她儿子的归期,梁子就算重病缠身妻儿也不离不弃,Dollar在Mia身边振作,张晋生和儿子依旧相伴……他们各自都在人生路上等待那个同行的人。
每个人只能陪你走一段路,但再度相遇,也并非无期。
纵然这部电影从始至终都带着一种无奈和伤感,但是也有淡淡的温情在人心底徘徊不去。
沈涛送儿子离开特地选了最慢的绿皮火车,当Dollar问她:“妈妈,我们为什么不坐飞机?”
沈涛温柔地看着他的儿子:“火车越慢,妈妈就可以越多陪你一段时间。”母子两人之间流动的感情让人在扑面而来的悲伤中,更觉动容。
临行前沈涛递给了Dollar的家门钥匙,实则是在告诉他,无论他走多远,妈妈心中都会挂念着他。而当初懵懵懂懂收下钥匙的Dollar,即便后来忘记了母亲的样子甚至名字,却一直把这串钥匙戴在身上。
其实对于Dollar来说,这串钥匙不仅仅是通往母亲的钥匙,更是打开他心结的钥匙。
沈涛终其一生都生活在那个一切开始的地方,她对儿子的陪伴的确短暂,但她的守候会是永恒。
电影中Dollar和Mia的母子恋是整部电影最饱受争议的剧情。
有人说,贾樟柯完全在想要刻画Dollar这个人物的时候用力过猛了。
其实在我看来,这段感情也意在展现一种人与人之间互相慰藉的关系。
在Dollar混乱痛苦的内心世界中,只有Mia才能给予安慰。他们互相欣赏,互相理解。Mia几番劝说Dollar回去看望沈涛,也是因为她最明白Dollar的痛苦到底来源于哪里。
虽说世俗的眼光让两人的感情充满了矛盾和不安,但他们给彼此的力量何尝不是一种让人感动的真情?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在命运的波涛中起伏颠簸的一只小船,偶尔大浪袭来也会迷失方向变得破败不堪。然而,在前行的路上我们总会遇到一片可以停留休憩的小岛和陆地,即便短暂,但也是一方可以享受安宁和快乐的天地。
我想,贾樟柯的确想要表达人生中的苦痛无常,但更不愿忽略和掩盖人与人之间最温暖的感情。
这是电影在戛纳上映的时候,一位评委所给的评语。
诚然,《山河故人》中带着浓厚的时代气息,贾樟柯所描绘出来的沈涛,张晋生,甚至Dollar,都带着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千千万万个家庭的虚影。
电影一开头,主人公们说着一口土话,穿着那个年代特有的服装,身姿自如地伴着一曲西洋味儿十足的《Go West》跳着迪斯科。那是1999年,时代变迁的脚步在逼近,而人们却浑然不知。
当镜头转到十五年后,一切都仿佛是另外一个世界。高楼大厦拔地而起,飞机穿梭于云端,飞速发展的中国在经济上走向了世界的巅峰,社会和文化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样发生变化的,是沈涛的人生。她离了婚,失去了丈夫和儿子,而唯一的旧友也在病痛生死之间挣扎。山河已然不是记忆中的模样,而故人也不再熟悉。即便现在的她穿着得体光鲜的衣服,烫着时髦的卷发,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代替了曾经的家乡话,她仿佛依旧和这个时代显得格格不入。这种突兀,是个人面对时代的洪流碾压而过时的无力。她在送儿子离开的路上给他听一首老歌,何尝不是在对过去的时代、过去的自己做最后的道别?
当贾樟柯再次把时间轴转到未来,此时场景已经转换到了大洋彼岸的澳大利亚,而人物之间的对话也从普通话晋升到了英文。特殊的成长环境让Dollar不安、叛逆,而张晋生更是不知道该如何和儿子沟通,两代人甚至到了连语言都不通的境地。
身处异国他乡的张晋生虽然事业有成,却始终感觉缺失。亲人,爱人,朋友,他所熟悉的一切都随着时间离他渐渐地远去。变得陌生的不只是环境,也是他自己。
贾樟柯将这三个时间段处理得非常细腻,无论是从画面上还是剧情上。三段不同的语言变化其实也暗喻了人物对自我的身份认同问题:90年代的中国正处于城市化的重要时期,而操着乡音的主角对于自我的认知仅是局限于脚下这片土地的;但到了二十一世纪,普通话的推广象征着地域之间流动性的增强,地方的界限也随着经济发展渐渐模糊;影片最后的英文更是突显了这个时代的移民潮,大量的华人离开了故乡的土地前往异国他乡定居,而他们的下一代成长在西方的环境中,对于自我认知是充满矛盾的。
时代变迁,二十世纪到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巨大的飞跃,中国独有的飞速发展让社会日新月异,而身处于这个历史交汇之中的这代人面对生活时,始终是处于一种兵荒马乱,无从应对的状态。这种充满时代性的“慌乱”,正是贾樟柯想留在他的电影之中的。
《山河故人》是不是部好电影,我无从评判。但它的确是一部饱满深刻,意义非凡的电影,它里面充斥了太多复杂的情感,对于生活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思考。它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审视了两个时代,从一代人的故事中探寻了时代变迁给社会、个体所带来的影响。
几度热泪,触动我的是影片所展现的一种人生的真相,一个充满颠沛流离、苦痛和伤感的真相。真相本身固然残酷,但人生中从来不缺少感动和温情。我们会面临时间的打磨,岁月的变迁,但珍贵的往往是曾经那些拥有过、经历过的美好,即便物是人非,也会永远珍藏。
如此,山河破碎,故人依旧。
去亲自看看这部电影吧,亲自感受贾樟柯一份独到的人生情怀。
你的山河何处,故人何在?
Ⅳ 山河故人影评
物是人非,山河犹在
——评《山河故人》主题
影片《山河故人》是由贾樟柯导演的电影。导演借用三个时间和三个空间维度分别讲述了自己对故乡、故人的深切情怀。电影用平淡的叙事口吻,却在细节上处处体现作者的用心并打动观众,它将个体生命经历悄无声息地融入时代长河,历经岁月洗礼,又一一呈现在观众面前。时光似水流年,在时代的洪流里静默中穿梭,改变的是故乡的人,不变的是犹在的山河。
一、乡土中的家国情怀
影片中的三个主人公分别给我们对故乡、故土之情做了最好的诠释。三个人的名字早已说清了三个人不同的命运。涛儿,涛声依旧;晋升,发财升高;梁子,山间梁柱。
涛儿始终呆在家乡,她见证了流年岁月里城市的变迁和发展。这片土地赋予了她的生命,她的爱情,她的事业和她牵挂的人。她的留下是扎根于故土的留恋,是乡土中的家国情怀。
晋生是时代的弄潮儿。他不断追求着自己的梦想,努力在时代的最前端行走。然而,作为时代宠儿的他,随着时代的变迁发展和对金钱利益的追求,即使生活在发达的澳洲,也因不会英语而与澳洲主流社会脱节,最终还是选择在自己所熟悉的本土文化中生存,与自己周围的老同乡聊天度日,诉说着对故乡的思念。
梁子,一个淳朴憨厚的矿井工人,他在得知自己一直爱慕的涛要嫁给张晋生时,他最终选择离开汾阳这个伤心之地。他漂泊到了河北邯郸,在外地继续矿下谋生,使他重返故土的是他的肺病。由于病情恶化,走投无路时的他,最终还是回到故土。
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空下,理应产生不同的想法。但在《山河故人》中我们看到的是在时代变迁下的人们对故土的思念,是文化回归,是故土中的家国情怀。
二、 电影符号里的山河回忆
“当爱已成往事,文峰塔挺立,山河犹在”。整部影片除了人物与故乡的矛盾拉扯出了对家乡的思念,还从各种不同的场景中展现了人们对山河的回忆。影片的三段,分别讲述了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故事。而相应的,电影的画幅也对应了4:3、16:9、2.35:1的三种比例,导演用画幅和比例来讲述时间线,以此来诉说时代的发展与变迁,让观众去寻找其中的“山河”和“故人”。
片中一头一尾舞蹈呼应,同样的节奏,不同的内涵。从洋溢的舞姿到稳重的步伐。舞动着的是对岁月的致敬,对往事的回忆,对故土的留恋。伫立的文峰塔在傲雪中静静地看着沧海桑田,世代的变幻,见证了时代的变迁,成为了故土的回忆符号。一小串钥匙联系了梁子与涛儿的爱情和友谊,联系着涛儿对孩子的怀念与不舍。它打开了梁子多年的心结,打开了Dollar未来故乡的追根溯源,打开了每一个人对故乡的回忆。
三、物是人非,文化依旧
从昔日的友好伙伴,到最后的山河崩裂。里面的每一代人都经历了迷惘,踌躇与改变。在“过去”的段落中,梁子是生活在过去迷惘的人,涛儿是在未来与过去中踌躇的人,而晋生是拥抱未来改变的人。在“现在”的段落中,涛儿是留在过去的故人,晋生是踌躇的人,Dollar是拥抱未来的人。最后到了“未来”段落,晋生是留在过去的人,Dollar是在踌躇中徘徊的人,而拥抱未来的人可能已是其他人了吧。这三段的“变”与“不变”是对英文片名“Mountains May Depart ”的最好的诠释。即使三角形在稳定,经历了浮生沧桑后也会经历崩塌与分离。
我们能感受到片中主人公经历的每一个段离别后沧桑巨变中带来的凑砣岁月,同时,也能感受到每一个人在时代发展下对故土深沉的爱。我们都无法留住曾经和过去,但深藏于我们中国人心中的文化根源会传递下去。从宏观的乡情,聚焦到一把钥匙的传承,细腻中流露出文化的坚守。即使物是人非,但文化依旧传承。
时代的变化是不可逆转的。随着时间的流逝,许多事情看似不变,实则又好像改变了不少。在当代中国物质快速发展,人们的旧有情感也在快速消逝的图景中。当我们保持自己真实的内心,珍惜每一个阶段陪你走过的人。虽然在物是人非的快节奏生活中,也能找到那属于自己的山河与故人。
Ⅳ 山河故人影评
山河故人影评如下:
贾樟柯导演的作品《山河故人》,看完之后,一股淡淡的哀愁萦绕心头。影片从1999年到2025年,跨越将近30年时间;地点从山西的一个煤矿切换到豪华都市上海又到异国他乡澳大利亚,描述了时代变迁背景下的命运之爱。
爱情、亲情、友情穿插其中,虽没有波澜起伏的情节,但对细节的准确拿捏,对人物的精准刻画,无不让人动容。整个电影犹如一幅缓缓打开的画卷,让观众在它面前驻足、停留。
影片重在刻画小人物的悲欢离合,片中随处可见“离别”的场景:梁子因爱的失意离开伤心地,沈涛感情失和离婚,年迈的父亲突然病逝,亲生骨肉远走他乡……这些片段,动人心弦,屡屡戳中泪点。
从整个影片中感受到的是一种深沉的爱:当沈涛因为选择张晋生征求老父亲的意见时,老父亲一句“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无奈中饱含着深沉的父爱;当老父亲因为去给战友祝寿,却突然死在车站,面对突然逝去的亲人,沈涛撕心裂肺的哭声,让人体会到生离死别的痛苦。
当得知好友梁子身患绝症,沈涛直接拿出一叠钱,梁子问,“你方便么”,她只说,“方便”,简短的对话里面却体现出深厚的情谊;沈涛和儿子短暂的相聚,为儿子留了两把自己家里的钥匙,告诉他“随时可以回家”,透出浓得化不开的母爱。
多年后,当儿子在异国他乡遇到和母亲年龄差不多的外语老师,在老师身上感受到了那种似曾相识的母亲的爱,更展现出游子对母亲、对故乡深深的思念。
电影中加入迪斯科元素,散发着浓浓的90年代的气息,那时候人的感情也格外纯真、深厚。影片的最后一个镜头:鹅毛般的大雪纷飞,沈涛在雪中独舞,与开头的迪斯科首尾呼应,同样的地方,却已物是人非。
这也正应了电影那句宣传海报上的台词“每个人只能陪你走一段路”——在我们短暂的人生旅途中,会有无数的人来到我们的生命里:父母、兄弟姐妹、孩子、朋友、恋人……他们有的或许来了,又走了;有的或许会一直陪伴我们到生命的尽头。
当别离时,我们会有牵挂——牵挂,是爱里最疼痛的部分;我们会有留恋——我们留恋的,不仅仅是某个人,而是那时的青春年少,那时曾经纯真的感情……年少时,我们曾那么渴望天长地久,后来才发现,那不过是一种幻想;长大了,我们又渴望相濡以沫,旅途中,我们和某些人不期而遇,才发现,相忘于江湖是一种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