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人物 > 电影人物心理学ppt

电影人物心理学ppt

发布时间:2023-01-19 03:21:44

❶ 简读29-《电影与新心理学》

看了才知道,《电影与新心理学》是1945年作者在法国高等电影研究院所作的讲座。该书的第一部分全文收录了这个讲座的全文,译成中文大约1万字,26页。该书的第二部分居然有120页,收录两篇“别人的”文章。作为“汉译电影学名著”丛书的01号,该书的这种编排方式让笔者在短暂懵圈之后,感受到了某种“意识流”的气息(哈哈哈)。

梅洛-庞蒂的讲座谈了三个问题:(1)传统心理学与新心理学(2)电影作为知觉的对象(3)哲学与电影,其中贯穿了其现象学哲学内核。换句话说,梅洛-庞蒂借由电影这样一种艺术形式,很好地阐述了现象学看待世界的方式。

这三个问题是环环相扣的。第一个问题,所谓“新”心理学,按照笔者理解,指的是格式塔心理学,强调知觉的整体性与关系性,知觉不是由智力所构建、内省而生成,而是“被置于客观世界中”“与客观世界相处”“存在于客观世界之中”的。这一点很重要,它消解了主客观互为外在的二元性,从“配置”“关系”“整体”的意义上去把握。可以说,这是现象学在心理学研究进展中找到的依据,其中有很多举例,比如“图形与背景”“立方体”“相对运动”“情绪认知”等。第二个问题,是从上面阐述的知觉理论视角,去理解电影艺术的特征。这一部分,用了不少电影人的论述来说明。电影是影像、声音(对白)、音乐等构成的知觉整体,它不呈现观念、思绪等所谓头脑里的东西,而是向人们呈现人物在客观世界中的存在方式。在此基础上,自然导出第三个问题,即结论——哲学与电影具有一致性,因为哲学家和电影人有着某种同样的存在方式。

该书第二部分,是对梅洛-庞蒂文本所涵盖的思想的回应与诠释。两篇文章,一篇是一位法国作家对一幅摄影作品的品评,另一篇是一位中学哲学教师对讲座的文本解析。

摄影作品的品评,标题为《从摄影到文本》,品评的作品是法国摄影家贝尔纳•普洛绪的一幅摄影作品《阿尔梅里亚,安达卢西亚》(上图),是坐在车里用傻瓜相机透过前窗所拍摄的,画面模糊,乍一看是旷野中一个人在跳跃投篮,他身后还有个人。网络上没有检索到关于该摄影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品评者从中看到了瞬间抓取的影像中“腔调上的连续”“时间的绵延”“多个不可和解的力量达成的和解”,这恐怕就是所谓“存在”的价值。《文本解析》长达百页,像是一个教案。经过解析,把这篇万字讲稿越读越“厚”。欲知详情,可以自己翻书。

句摘

2020-05-18

❷ 谁能从《沉默的羔羊》这部影片中运用心理学的知识解析出各个主要人物的心理状态要具体点,谢谢哦!

“羔羊”就是女主人公幼儿时在农场的一段遭遇而在她幼小的心灵上留下的深深的创伤。家贫,父死,孤儿一样漂泊的童年,让幼小的史达琳对周遭的事物充满了恐惧,她想逃出农场,救走即将被屠杀的羔羊,哪怕一只也好。可是她失败了,她被送到了孤儿院,她带走的羔羊还是逃脱不了被屠宰的命运。从此以后,即使史达琳拼命地读书,在读书中竞争,在竞争中取胜,她的心灵深处始终有一只羔羊在尖叫,可她并没有意识到,那正是自己内心脆弱的呼号。潜意识中她认为自己是弱者,不敢接受儿时的遭遇,逃避与心灵深处的直接对话。但是她却在逆境中显得异常的坚定、老练,靠着意志力将恐惧深藏在平静的外表之下,她不要任何人知道她的“懦弱”,她也不需要任何人的帮助。
就在史达琳以为自己已足够坚强,也认为可以独立克服困难,解决问题时,命运再次粉碎了她天真的想法。作为FBI预备警员,史达琳接受了联邦调查局行为科学部委派的一项工作,表面上是给优秀的她一次锻炼的机会,实际上她只是人手不足时用来凑数的小棋子罢了。这一切都被汉尼拨.莱克特博士一眼看穿了。他就是史达琳这次工作的对象,一个权威的精神病专家、心理学家、古典文学家(在《汉尼拨》一书中有详细的描述,在下文中会具体分析)。他因涉嫌杀害多名患者而被关押在州立精神病犯罪医院。由于他是著名的精神病专家、心理学家,因而不少学者、研究人员,甚至是FBI的行为科学部都想搞到关于汉尼拨.莱克特的重要的精神调查情况。可是他本人却极不合作,几年来无数的拜访者都是空手而归。千篇一律的调查问卷勾不起他的胃口,枯燥乏味的牢笼生活磨灭了他的耐性,就连远远在外的调查者都逃不了他的魔掌,濒临垂死边缘。他高高在上,蔑视着周围的一切。他永不变的是那双锋利的眼睛,任何人内心的想法都逃脱不了他的窥视,他会揭发出你苦苦隐藏的秘密,毫不留情地,将你击溃在痛苦与绝望中。
史达琳来了,她抱着信心与勇气走进了那间地下室,是如此的清高,矫健的步伐中看不出隐藏在内心的恐惧,那伴随了她十几年的梦魔。只要填完调查问卷,史达琳就算完成任务了,整个过程都在掌控之中,即使博士不合作也没关系,完成报告是没有问题的。史达琳依照接受任务时得到的忠告,努力避免与莱克特博士过多的交谈。可是眼睛是不会说谎的,莱克特褐紫红色的眼睛又捕捉到了绝好的猎物——那双看似坚定的眼神中隐约闪烁着不安与惊恐。一双迷人的眼睛吊起了莱克特的胃口,他对研究面前这个女孩的经历充满了兴趣,决定和她玩下去。渐渐地史达琳掉进了他的陷阱,同时她的命运也悄悄地偏离了轨道。
沉默了多年的莱克特开口了,可他不愿接受调查问卷上的那些心理咨询,他根本就对那一套不屑一顾。他最敢兴趣的是津津有味地鉴赏别人的痛苦以及细致入微地掠取他人的隐私。他有非凡的洞察力,能看透一切,所以当史达琳第一次出现在他的面前时,他一眼就看出了她卑微的出身和争强好胜的性格。他开始猫玩老鼠似的逗玩这位实习生。他开始吊史达琳的胃口,主动提供行为科学部一直在设法缉拿却始终没有成功的杀人凶手,剥了五张人皮的变态凶手“野牛比尔”。这样一来,倒还真的吸引了史达琳,诱使其慢慢走进了反被利用的圈套。
莱克特是狡猾的,史达琳是单纯的。急于破案的史达琳迫切地需要线索,虽然首先的线索是莱克特主动提供的,然而往后他却又不直接告诉你;更甚至于,善于心计的他,每到关键时刻或每当史达琳差不多摸清了头脑时,他就故意不再往下说,而要史达琳把自己的隐私告诉他作为往下谈的条件。于是,史达琳苦苦深埋于心底的那段幼儿时的遭遇就这样被莱克特一点一点地挖出来了。
史达琳渴望成功地破案,解救重要的人质。她并没有意识到这不仅是出于职业的本能,同时也是她潜意识中的一种挣扎,她挣扎在羔羊的尖叫声中!莱克特发现了这一点,他知道史达琳在“野牛比尔”的案件上会坚持到底,因为从她在蒙大拿牧场的那段经历,让莱克特十分清楚地了解到,史达琳心中一直有一个无法摆脱的尖叫声,那便是可怜的任人宰割的羔羊。对于克拉丽丝.史达琳而言,如果说她幼儿时在牧场听到的羔羊的尖叫声是真实的话,那么她长大后心中时不时听到的羔羊的尖叫声更多的是具有了象征的意义,它表了弱者、受害者,象征了这些人在孤立无援中发出的呼号。史达琳无法摆脱心中的尖叫,从前是因为无法拯救那些弱小的羔羊脱离被屠宰的命运,而在心中永无止境地悔恨;现在则是因为受害者都是弱小的女性,这就使史达琳更多了几分切肤之痛。她想象着她们生前的处境,回忆着她们受害后的惨状,最后一切便凝聚到一个声音上:羔羊在尖叫,尖叫,尖叫!就是这样一种召唤,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因此,潜意识中她认为只有亲手抓住罪犯,才能平息在心中尖叫的羔羊,停止这种声音!莱克特十分清楚这一点,同时也利用了这一点。

❸ 电影中的心理学

看电影学心理学》作者郑世彦,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编辑,心理咨询师(存在-人本主义取向)。豆瓣阅读心理学专栏人气作者,译有《存在-人本主义治疗》《生涯咨询》《现实疗法》《选择理论:现实疗法创始人带你走出心理困境》等。

《看电影学心理学》是郑世彦老师2013年12月10日开始在豆瓣阅读的连载。书中选了14部电影来分析心理学,用比较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说深奥的心理学,有趣有料有深度,能够很容易获得读者的认同、共鸣和思考,令人称赞不绝。

电影不仅仅是视觉和听觉的艺术,更是通向人们内心的通道。通过电影可以促达到人的内心世界,不仅仅可以向观影者传达电影的剧情,还能进一步治愈人的心灵。

而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被治愈,就像《功夫熊猫2》里面的阿宝。我们每个人的童年都不是完美的,也不可能完美,所以通过阿宝也达到了对我们进行治愈,然后避免成为孔雀王爷那样的人,让自己变得更好更强大。每个人都有情绪低落的时候,而通过看电影,可以使我们可以自己疗愈。通过体会电影主人公的心情以及剧情,可以对照我们自己的心灵、生活及感悟,从而达到治愈的作用。

成长路上有母爱、父爱、配偶的爱、朋友的爱,爱拥有改变一切的力量。爱是对一个人的认同,爱使一个人真正成为一个人。想想我们生活中也是这样,为什么家会特别让人依恋,那是因为确定有爱,在家里,你确定会被认同,被接纳。不确定有爱的家是不会让人投入时间、精力或者产生依赖的。

生活中我们还要思考,我们是为了什么而存在,像《喜剧之王》中说的“其实你是谁”,我们每个人生活在社会中都有自己的角色,如领导、员工、妻子、丈夫、父母、子女等等。平时我们做什么事,都被框在角色之下,作为什么角色我们应该有怎样的行为和言辞,然后渐渐形成了集体人格。但其实,角色只是我们的最外层表现,我们每个人都是为了自我而存在。如果你想要了解一个人或者更好的了解自己,就要去掉外面的角色层促达到人内心,了解他是为了什么而存在。只有了解自己为了什么而存在,才能真正的活出自我。

然而我们的人生终究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成长的路上有艰辛有欢乐,通过电影《美丽人生》,我们知道不管人生面临的是什么苦难,我们都应该积极乐观地去面对,不怨天有人,自暴自弃。人生路上,我们需要思考生命的意义是什么?生命于我与他人的意义,活着的时候认真过好每一秒,认真感受身边的一切美好事物。虽然每天都有树叶落下,但是每天也都有新的嫩芽长出,这就是生命的意义。

人类的心理是一个值得永久探究的话题,不管是生活、工作,不管是与人交流、相处,处处都需要用到,如果你不了解一个人的心理,你就没办法跟他交谈、相处、共事。就像我们做产品,也需要研究用户的心理,顺应客户的潜意识,站在用户的角度去思考,而这些都需要心理学。作者从电影的角度剖析心理学,内容新颖,有创新,让人觉得眼前一亮。

书中不仅内容丰富、观点独特,而且每篇文章后面都有知识链接。通过知识链接,读者可以了解更多的心理学知识,不枯燥、不乏味。通过阅读本书我才知道原来看电影也可以心理治疗,真是大开眼界、受益匪浅。

❹ 电影之旅1:十天十部心理学电影,一起来赏析

  《观影疗心》由张海音、施琪嘉等国内十位心理学家共同书写,他们从心理学视角解读了影响自己人生历程的经典电影,通过富有洞察力的剖析和温暖有爱的抱持,启发我们疗愈过去的苦痛,找到重新出发的勇气,活出最真实的自己。

走进声色光影的世界,欣赏一个个撩人心弦的故事,既是意识自我与潜意识自我的深度对话,又是寻求另一种可能的私人之旅。所以,电影就像一面魔镜,它通过讲述他人的命运,帮我们照见自己的人生。而心理学电影,尤其能够撕下皮囊面具,直击人性的黑暗面。

这一期有书友推荐这本书的时候,我一搜就是以上的话,立刻被吸引,吸引我的有两点,一是我爱看电影,二是我爱心理学,细想之后还应该有第三个原因:大概就是权威的力量和光环效应吧(上几期书中提到过的)——十位心理学界比较出名的大师们,这本身就有吸引力和说服力。

这个电影中出现的有关心理学方面的:潜意识、毁灭性的攻击性、奸尸、恋童癖、俄狄浦斯情结等

脑子里想起孙老师的精分课程,对于潜意识、前意识、意识;本我、自我、超我以及俄狄浦斯情结都做了详细的讲解。女主角和大自己很多的黑帮老大纠葛不清,正是俄狄浦斯情结。

我没看过这个电影,看完书中的分析,那个画面感就自动出现在脑子里了。看完书,特别想看电影,此刻正在看,女主说她从血腥中得到满足,她要亲手杀了比尔,这大概就是从心理学角度来说真正的内涵吧。好了,让我好好看这个电影吧。哈哈

看了书,赶紧搜的看了电影,女主角杀人时刚毅冷峻的眼神,让我想到一句话:“那些杀不死我的,必使我强大。”女主角就是经历了那么多被暴力之后仍然活下来并展开复仇。

昆汀.塔伦蒂诺的电影总是充满血腥和暴力,暴力代表攻击性,而攻击性是人类与生俱来的。

假如我们内心有毁灭性的冲动,看到电影中的角色通过杀人把愤怒表达出来,那么我们在观看时会觉得很爽、很过瘾,甚至体验到某种美感,这一点,昆汀做到了。

毁灭性的攻击性源于婴儿早期对母亲和世界的态度,由于婴儿早期非常焦虑,随时觉得自己都可能死掉、被抛弃,感到极其不安全,所以如果不能及时地得到母亲的呵护、理解和安抚,他的攻击性就会表现得极其强烈。

我希望,世上所有的孩子们,都能拥有一个懂得陪伴和爱的母亲,拥有良好的母婴依恋关系,一个不那么坎坷的童年,不用一生来治愈的童年。

电影《心灵捕手》,由格斯·范·桑特执导,罗宾·威廉姆斯,马特·达蒙等主演。影片讲述了一个名叫威尔的麻省理工学院的清洁工的故事。

威尔在数学方面有着过人天赋,却是个叛逆的问题少年。影片以治疗为线索,起初威尔特别抗拒,直至遇到肖恩教授,在肖恩的努力下,两人由最初的对峙转化成互相启发的友谊,从而使威尔打开心扉,走出了孤独的阴影,实现自我并找回爱情

影片于1997年12月2日首映,十几年过去了,这部电影仍然被心理学界津津乐道,可见非同一般。

我们来看看心理学家张天布对这部电影中涉及到的心理学的分析:

第一次在治疗室威尔挑衅肖恩,肖恩直接动手,晚上肖恩一直思考:威尔到底怎么了?他到底为什么会这样做?为什么他会如此桀骜不驯。同时,肖恩也反省自己到底怎么了,为什么会如此失态?肖恩花了很长时间来觉知自己、理解威尔,这也是治疗的法宝之一: 慈悲心 ,或者说同理心。

心理治疗不像录音机,患者走后,电源一关,一切就结束了。患者走后,心理治疗过程中所经历的一切会像石头扔在水里一样,在治疗师的心里泛起很深的波纹,而且这些波纹不会很快地平复。所以,作为治疗师,要学会慢慢反思、沉淀和消化这些“波纹”

肖恩和老同学蓝勃那段激烈的争执我也一直记忆犹新:互相坦诚的吼出彼此心中的看法,蓝勃认为肖恩是个失败的人,肖恩反驳说:“你那么看重成功,其实源自内心害怕不如别人。所以你争取成功,其实是为了掩饰自己内心的虚弱。你一定要比别人强,只有出人头地你才觉得踏实。”

治疗最高潮也是结束的时候,肖恩真诚地看着威尔的眼睛,一步步走向威尔,并且不断重复地说“这不是你的错,这不是你的错……”

治疗师肖恩通过唤醒威尔内心的好自体、培植了一片绿洲来占领他内在原有的一片沙漠。

威尔终于有勇气告别过去,告别原生家族留下的创伤,与自己和解,去追寻自己想要的爱情和人生。

影片中威尔的防御机制有三种:第一个防御机制是情感隔离;第二个防御机制是对攻击者认同;第三个防御机制是化被动为主动。(想起101种防御机制,特别想感叹一句人是多么缺乏安全感的动物呀!)

(之前我写过的: 心灵捕手 )

我是文文心儿,喜欢生活中一切新奇的事。喜欢记录生活、记录故事。喜欢分享走过的旅程、读过的书、看过的电影、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努力做一个热爱生活的人。

其它专题链接:

游记专题

亲子专题

故事、随笔

读书、观影

感谢耐心看完此文的你,喜欢就帮我点亮左下方的小桃心❤️吧。您的关注和点赞都是对我莫大的支持和鼓励!

❺ 电影与心理的论文

电影与心理学是两个对大众同样具有吸引力的名词。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电影与心理的论文,供大家参考。

电影与心理的论文篇一

论电影与普通心理学的关系

电影与心理的论文摘要

【摘 要】通过打破了对心理学的传统认知,以一种电影 文化 的视角来解释普通心理学中的基本概念,包括感知和记忆等客观心理活动、能力和意志等主观心理体验,从而让社会大众更直观地理解心理学中的基本概念,不仅从电影中了解到与心理学之间的关系,而且还能更加全面地了解自己和他人,以及科学系统地认识社会中的心理现象,并更好地指导社会大众的学习、工作与生活。

电影与心理的论文内容

【关键词】电影心理学;感知;记忆;能力;意志

1 感知

感觉和知觉是个体心理中最基本的认知活动,个体对外界事物的刺激都需要通过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触觉等感觉通道来接收,并作出相应的反应。而感觉和知觉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一方面,感觉是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认识;知觉是对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认识。另一方面,感知觉的相互作用使人们可以为记忆,思维和语言等更高级的认知活动的进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黑泽明的《罗生门》这部电影中,就可以看出感知觉是一种客观存在与主观感受的统一,四个证人描述了四种截然不同的 故事 情节,或许就是因为他们的立场不同,每个人都会在社会角色,记忆水平, 思维方式 ,行为模式,表达能力,动机需要以及情绪体验等方面有所差异或倾向。英国 经验 主义哲学家贝克莱曾经说过,“存在即被感知。”,存在是相对的,而我们感知到的或许是一种存在,或许只是一种错觉。

同样在现实生活中,人类本质上看到的和听到的只是一些有排列和组合的光波和声波,并非颜色和声音。所以说,当从客观世界中获取新的知识的时候,要相信唯一不变的真理就是“变”,所有的知识和真理都是被人们想象和建构出来的。比如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不能再使用中学的程式化学习模式,而要跳出原有被禁锢的思维定势和刻板印象,用一种更广阔的视角和接纳的态度去对待学习和知识。不仅是心理学等社会人文科学,物理学也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从牛顿的经典力学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再到霍金的《时间简史》,甚至到目前崭新的研究领域,每一个时期都会有不同的研究范式,或者说是所谓的“永恒真理”。正如西班牙民间的一句 谚语 一样,“在这变化莫测的世界上,既没有真理也没有谎言,所有一切都取决于我们看世界时所用镜片的颜色。”

2 记忆

记忆中的“记”代表着识记,“忆”代表着回忆,记忆的过程就是一个对过去识记过的经验,在现在时刻回忆的过程。记忆不但连接着人类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还是连接感知觉与思维、语言的桥梁与纽带。任何一种高级信息加工过程都不是在一个时刻进行并完成的,就好像看电影一样,假如大脑没有记住一个个独立的故事情节,没有回想起一个个单独出现的故事画面,就不能把每一时刻电影在我们的视觉和听觉器官所产生的体验连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形成对电影的总体印象,评价和思考。

而《记忆碎片》这部电影可以让人强烈地感受到记忆的重要作用,如果一个人没有记忆,他的内心世界会产生怎样的矛盾。正如电影中的主人公一样,莱昂纳多在失去短时记忆之后,只能通过照相片并加以备注的方式获得记忆的片段,但即使这样,失去记忆的人也很难把支离破碎的记忆片段有逻辑地组合成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从而对事情的前因后果的理解造成混乱。

最核心的问题还并不是失忆给人类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的影响,而是无法了解自我以及存在的意义。“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这三个基本的哲学思辨问题,在生活中的有些时候还会困扰着普通人,何况是失忆的莱昂纳多。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莱昂纳多在失忆的条件下,还可以意识到他存在的意义在于复仇,虽然他的行为和观念可能是片面的,消极的,甚至是违法的,但是他可以意识到自己存在于这个世界的价值。相反,面对物欲横流,灯红酒绿的世界,我们现代人是否完全排除了功名利禄的诱惑和干扰?是否还记得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这一点是值得我们反省和思考的。也许是我们身处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不经意间对物质的欲望愈发强烈和敏感,物质世界让我们跑得太快,以至于精神灵魂世界被遗弃在过去的某个角落里,可悲的是我们身陷囹圄却不能自拔。从这个角度看,失忆并不完全是一种消极的状态,而是一种暂时的休养生息,它可以让人类清醒地觉察到此时此刻的状态,让人类发现是否和你开始制定的目标和计划有所偏离,让人类重新关注在主我的角色上,而不是客我, “勿忘初心”一词也是就是对人类记忆本能最好的见证和说明。

3 能力和意志

通过先天遗传和后天发展两种因素的交互作用,能力和人格共同组成了一个人稳定的,持久的心理特征,这些是一种区别于他人最明显的方式。而能力作为一种个体认知和行为的评价标准,对于不同的个体,能力的测量却没有统一的标准来界定。

通过电影《阿甘正传》不难看出,能力衡量的标准不一定就是智商,主人公阿甘就是一个智商为75的智障者时,却在 橄榄球 , 乒乓球 ,从军,捕虾经商等生活中各种领域和方面都取得成功,现在学校中出现了许多“高分低能“的学生,所以对能力的认知需要运用一种全新的视角。

而通过后天培养来提高能力的一种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意志。无论家庭,学校和社会这些外界环境因素多么的充足,但如果个体内心中没有意志作为精神支柱给予支持,那么个体提高自身能力的机会就变得十分渺茫。意志与人类的动机和情绪有着密切的联系,它可以对认知和行为进行控制和调节,从而来坚定人类的信念和理想,以实现我们的目标和计划。

正如《肖申克的救赎》这部电影,最后欧亨利式的结尾让观众看到了主人公安迪内心中的一股强大的力量。这种强大的力量就是意志,意志可以让他在面对无期徒刑的牢狱生涯时形成强大的抗逆力;可以让他在越狱过程中经历常人难以忍受的环境时形成强大的抗压力,从而可以让他在梦寐以求的墨西哥海滨与老朋友相聚。

有趣的是,这两部同年度进行奥斯卡金像奖争夺的电影,把心理学中的能力和意志两个概念结合在了一起,并赋予了新的意义。能力和意志是密不可分的。观众看到了阿甘许多方面的天赋,但是这些都归于一个本质――“跑”,这种横跨了美国的跑步就是阿甘无人能比的坚定意志所驱动的。而只有安迪一个人成功地越狱,也不只是在于他十年如一日的意志进行挖洞,同样也要求他有一种精通财务制度的能力和分析判断的能力,可以审时度势,韬光养晦,在适当的时机做出最佳的选择。总而言之,一个人必须具备全方面的能力和坚韧不拔的意志两方面因素,把外在资源和内在素养进行有机地结合,才会成为一个真正的强者。就像企业家宋美遐女士所说:“长得漂亮是优势,活得漂亮才是本事!”

4 总结

心理学作为一个研究型的社会人文科学,无论是和虚拟中的电影,还是和现实中的生活,都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因为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过程的科学,没有任何人可以置身事外,正如《云图》那部电影所包含的跨世纪的人际关系和社会角色,人类就好比是一部电影巨作中的一张胶片,但小小的胶片却表现了这个时刻最丰富多彩的画面。历史长河中的人类是渺小的,而人类唯一可以控制的就是自己,就是自己的心理状态。其实,人的一生就好比一部电影,有高潮也有低落,而心理学教给人类的就是如何使这部人生电影更加波澜起伏,丰富多彩。

电影与心理的论文篇二

心理电影的传播与受众心理健康的建构

电影与心理的论文摘要

[摘 要] 多数心理电影都会表现人物内心的焦虑、恐惧、爱情、欲求等,心理电影作为心理疾病的一种精神疗法越来越被心理医生心理咨询师所重视。心理电影的传播对受众心理健康的建构研究理当受到重视。本文将以表现童年创伤心理电影的传播为例分析心理电影的传播对受众心理健康的建构。

电影与心理的论文内容

[关键词] 心理电影;人格分裂;传播;心理建构

心理学电影是指以心理疾病为素材构建情节、设置冲突、解构心结、塑造人物形象的电影类型,它是伴随着人们对心理的逐渐认识而发展起来的。心理疾病的特征和性质极大地刺激了拍片人的 想象力 ,电影媒介把心理疾病素材作为情节工具和底色,表现人物心里的想法、愿望、焦虑、恐惧、爱情、欲求等,以推动观众对人类自身行为的再认识,于是,在故事片、喜剧片、动作片、犯罪片、暴力片等类型的基础上增加了心理电影这个新的类型。经典心理电影作为一种心理疾病的精神疗法越来越被心理医生心理咨询师所重视。

“成功的电影都是那种能在无意识层面上反映当时社会上具有决定性的动力群体的影片。”[1]成功的心理电影能使受众通过电影媒介看到导演批判意识下所掩盖的非理性因素,在无意识状态下达到与人物沟通交流获得心理快感的目的。因此心理电影要求创作者具备专业的电影理论知识掌握专业的心理学知识,在对自己的思维活动、情感意识、创作心理等进行理性分析和规律把握后,能借助电影中运动的声画媒介阐释剧中人物内心情感和心理现象艺术地引导受众的观影心理。虽然业界公认高票房是电影生命力的根本保障,但拥有一个值得受众长久思考的内涵承载才是影片价值的根本所在。成功的心理电影不仅能够调动观众的情绪而且还能够激活其潜意识本能使其与剧中人物进行感同身受的情感交流,让长期受超我抑制的某种情绪从隐秘处释放出来,继而使影响心理健康的内心情结得以揭示、展露和解构。

经典心理学电影,如《爱德华医生》《精神病患者》《沉默的羔羊》《迷墙》,它们所反映的主题均具心理学意义,都从童年情结深层次剖析了人物性格。如《沉默的羔羊》将弗洛伊德性本能理论与电影受众的审美快感有机地融合,其镜像语言的象征性,既隐喻了克拉丽丝儿时未能成功救得惨叫的羔羊的不幸经历,同时沉默也体现了克拉丽丝把梦想深深埋藏在心里的执著,她竭力用行动证明自己不再是任人宰割的羔羊,最终她战胜了性变态和对性的恐惧实现了她的梦想。当观影者进入梦幻状态把自己当成克拉丽丝时现实中无法实现的愿望也就通过想象得到了满足。

“如果我们将镜头对准生活,所有的大全景也许会引导我们做出这样的结论,大多数人都在浪费他的宝贵时间,去世的时候都带着一种未尝夙愿的遗憾……无论命运如何捉弄我们,我们都心怀希望。”[2]心理电影与其他类型的电影比较更具有对受众心理愿望的补偿功能。“当受众认同主人公及其生活欲望并在心理为他们喝彩时,事实上是在为自己的生活喝彩”[3],受众观看心理电影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接受心理疏导、解构心结的过程,这样特殊的观影按摩、心理激励有利于健康心理的建构。

一、表现男性爱缺失的成长心理——《迷墙》

影片《迷墙》以PINK的人生故事为线索,表现主人公童年丧父难以愈合的战争创伤、少年期心灵备受学校刻板 教育 的摧残、青春期恋母却又不得不离开母亲的惶恐、青年期爱情受挫、事业失意,孤独彷徨乃至走上极端暴力最终崩溃的人生历程。

(一)父爱缺失的童年孤独

主人公PINK父亲牺牲于二次世界大战一次桥头堡战斗中。影片开始黑暗中一双大手点亮一盏油灯PINK父亲出现在昏暗的光晕中。接着油灯的光亮叠化为烈日下的巨大全景,地平线上小PINK远远跑来,画面中太阳的光芒眩目而温暖且多次反复与整个影片的快节奏和阴暗色调形成鲜明对比,让受众对主人公PINK向往却又难以达到的充满父爱的理想世界感同身受。童年的PINK与同龄孩子一样,希望玩旋转木马、滑滑梯等比较刺激的游戏时能有父亲相助、保护、激励。在社区游乐场当他牵着别人父亲的衣襟恳求帮助遭到拒绝后,落寞地回到家里翻出父亲的遗物戴上父亲的军帽,父子俩的影像交替出现,此时孩子孤独的心多么渴望得到抚慰,然而物依旧父已亡,观影至此很难不为之动容。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强大的父爱做支撑,罪恶的战争却无情地夺走了PINK们的父爱。父爱的缺失成为PINK童年最深的创痛,父亲的形象在PINK的潜意识中反复出现挥之不去。按照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此种创伤将伴随并影响PINK们的一生。

(二)师爱缺失的少年逆反

教师理应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导航,可PINK记忆中却有一个源于导航者的极大创痛事件,童年的好奇心驱使他在铁轨上引爆子弹,车轮驶过子弹爆炸的瞬间,车窗口无数戴着面具的乘客不约而同地指责谩骂叠化为老师凶狠的训斥,课堂上教师当众嘲笑他写作的诗歌,嘲笑与谩骂甚至体罚,除此之外,PINK很难感受到来自老师的温暖,老师在他的成长中并未发挥正面引导作用。少年PINK无力与教师及其背后强大的能把人驯化成机器的教育制度抗衡,只能把全部痛苦和愤怒藏在心里:教师在家里受老婆虐待精神变态,将学生当成发泄的对象。孩子对那位黑袍教师的超现实想象,黑色幽默中映射的恰恰是活生生的现实。学校教育对每个孩子施行教化试图磨平个性,使之成为符合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标准化机器零配件,因此,被教师横加指责当众羞辱的PINK现象绝非偶然。然而在文化越来越后现代的当下,PINK们显然对于扼杀自由天性的传统习俗充满抵制和反抗。PINK式反抗是明证!

(三)爱情受挫的青年危机

PINK充满性冲动的青春期,因为性而产生的焦虑与困惑久久萦绕很难挥去,在PINK心中男女关系相当危险,青春期母亲床上的骷髅、年轻人混乱的性活动,象征男女生殖器互相逗引的雌雄花朵,诡异的背景音乐中,动画形象由花变成骷髅,最终貌似女性生殖器的花朵将貌似男性生殖器的花朵击碎吞噬,动画中的吞噬与被吞噬隐喻了现实生活中频频上演的真实事件:背叛和引诱。骷髅、乱性、雄性花被吞噬等显示了PINK对于女性的总体认知,在性、感情、婚姻面前因为缺乏父辈的引导,PINK像个长不大的孩子总是轻易被抛弃。童年丧父的孤独、少年教师的侮辱、青年妻子的背叛,种种画面交织出现,让PINK的精神极度迷惘,肉体在冰冷的泳池中陷落,鲜血染红池水,灵魂即将出窍。“墙外有人吗?”谁来帮PINK推倒那道冰冷厚重的墙!《迷墙》通过呈现青年PINK的意识流动,不仅将PINK时代青年人空虚的精神世界表达得淋漓尽致让观众看到了一个饱受现代物质文明戕害的灵肉混合体,也让攘攘逐利者浮躁的心灵有片刻的清醒和宁静。《迷墙》诞生之初虽然曾一度成为禁片,但从心理学传播的角度来讲,它能跨越时空成为一部惊世骇俗直指人类灵魂和命运的预言式天书,确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心理学电影宝典。 二、表现性别角色分裂的《精神病患者》

人格分裂学名称为“解离症”,别名“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它的主要特征是患者将引起他内在心理痛苦的意识活动或记忆,从整个精神层面解离开来以保护自己,但也因此丧失其自我的整体性。[3]

《精神病患者》中有着恋母情结的“诺曼·贝茨”是个特殊的人格分裂患者,常态下他是旅店老板,变态下他兼容已故的母亲和恋母的儿子两个角色。他五岁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长大后无法容忍母亲另有情人于是弑父杀母。弑母的罪恶感使他盗回母尸做成标本并使母复活,而复活的“母亲”因嫉恨便会杀掉儿子喜欢的女人而后快。希区柯克引用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分析和精神分析学说,在片尾安排心理医生把诺曼·贝茨对母亲又爱又恨的心理做了详细解释:诺曼·贝茨因嫉恨而弑父杀母,由于有强烈的恋母情结事后总是将自己扮演为两个角色:时而是强悍霸道的母亲,时而是逆来顺受的儿子。罪恶的根源在于亲情的缺失导致人性的扭曲继而导致性别角色混乱。像贝茨般兼容母亲和儿子两个角色的病例非常罕见,属于恋母情结的变异和病态表现。

三、表现女性超我、本我、自我三重人格分裂的《绿茶》 衣着严谨表情冷漠遵守道德传统不过分表达自己的感情,这是《绿茶》女主人公硕士吴芳的“超我”形象,也是吴芳人格的基本成分。童年时代的她亲眼见证了备受精神病父亲折磨的母亲意外杀死父亲的惨剧,儿时的精神创伤让吴芳情感表达受阻无法与人正常交往,成年后渴望着被爱却又不知道如何付出爱,当然也不可能自由恋爱,她只能通过频繁相亲去结识异性。童年时代的精神创伤导致她对爱的追求止于心理渴望而行为被动,她甚至通过算命来捕捉偶尔闪现的恋爱机会,因为她的内心没有足够强大的力量去追求爱,她付出爱的能力是欠缺的。除非爱神主动降临,否则她很难体验到获得爱情的快乐。

而“本我”的吴芳,则以朗朗的形象活跃在影片中,她美丽活泼,以在酒吧弹钢琴为职业,和各种各样的男人交往,众多男人的追求不仅让她的性需要得到满足,也填补了童年时代不受重视的心理空白,她和男人接触从不投入感情,彻底消解了情感的压抑和道德的束缚,避免了母亲式的孤独与绝望。朗朗的人格其实是吴芳原始人格中的另一个基本组成部分,童年生活中痛苦和不愉快已不见踪影,保留的只是没有受过任何约束和压抑的快乐的自由自在的天性。

“自我”的吴芳由男主人公陈明亮造就,陈用旺盛的生命亮光驱散了吴芳童年的阴霾。吴芳在沉寂和压抑中感受到了自己从未感受过的男人的关怀和重视,分裂的人格得到了整合,成为一个性爱和情爱欲求完整统一能用正常的符合社会道德的方式满足自我心理和生理需求的女人。吴芳和朗朗,她们是一个女人的两个面,在每一个女性身上,都有着连自己也难以理解甚至是矛盾的东西存在着,它们的共存,影响着女性的意识和行为。《绿茶》对具有人格分裂症状的女性心理做了颇有意味的呈现,带给人们无尽的迷惑和思考。

通过以上案例分析,我们发现心理学电影多从童年情结深层次剖析畸形的成长环境造就的畸变性格,主人公总是处于各种各样或主观或客观的威胁中,他们的被困和解困会激发观众去唤醒并思考心灵深处无法排解的相似情结,并在观影的无意识状态中释放或转移积压许久的心理抑郁。当主人公走出困境,受众长期抑郁着的内心焦虑和恐惧等情感会随之释放,从而在心理上产生一种快感。这种快感可以减缓或避免心理疾病,利于观众的健康心理建构。大量的调查研究证明,电影的制作与传播尤其是心理电影的传播不仅能带来票房收入,传播人文精神,而且还会给受众带来有效的心理按摩,让观众的喜怒哀乐情绪得到合理宣泄。受众爱的能力、工作的能力、面对困局的勇气、对美的感受力、 人际交往 技巧的学习、心智的开启、性灵的陶冶、智慧的增长等均能在心理学电影营造的梦幻中潜移默化地完成。总之心理电影传播是艺术地进行心理疏导与心理激励,建构健康心理的重要途径无论传者受者均需要高度自觉。

电影与心理的论文文献

[1] [意]安东尼奥·梅内盖蒂.电影本体心理学——电影和无意识[M].艾敏,刘儒庭,译.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60.

[2] 韩薇.电影心理学在我国发展现状浅析[J].今传媒,2011(04).

[3] [美]罗伯特.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M].周铁东,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1:164.

[4] 陈红.心理电影赏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1).

[5] 赵晓珊.认同机制与观众心理[J].文艺研究,2011(06).

有关电影与心理的论文推荐:

1. 关于心理方面的论文

2.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期末论文

3. 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论文

4. 论当下青春电影消费化倾向的几种形式论文

5. 解读电影《面纱》中的中国形象论文

6.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术论文范文

7. 心理健康教育课后感

❻ 电影心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

根据心理学原理研究电影影像特性、电影创作原理和受众观影经验的理论。1916年,德国心理学家雨果·明斯特伯格发表《电影:一次心理学研究》,提出“电影不存在于胶片上,甚至不存在于银幕上,而只存在于把它实现的思想中”的立论,强调电影是“一种心理学游戏”,做了电影心理学研究的初次尝试。1932年,德国心理学家鲁道夫·爱因汉姆的《电影作为艺术》从格式塔心理学原理出发,系统研究了电影影像的物理特征、视觉表现手段的发生学元素和电影作品的艺术特性,强调“心理结构能力说”和关于“审美主体的能动性”的观点,提出了“局部幻象论”和“形象偏离说”,为无声电影的艺术合理性辩护。(参见“局部幻象论”)1940年,法国作家安德烈·马尔罗的《电影心理学概论》论述了电影的本性、蒙太奇表现手段和明星制的心理学依据。40年代末期,法国电影理论家让·马扎莱的《电影与心理》和莫里斯·梅洛—庞蒂的《电影与新型心理学》对一般主观镜头的分析,是电影心理学的重要论述。1963年,法国电影理论家让·米特里的《电影美学与心理学》(第一卷)问世,这部网络全书式的巨著对影像、全景镜头、主观镜头、景深镜头、移动镜头、结构、彩色和音乐诸元素作出了心理学的解释,尤其以心理学为依据论述了蒙太奇的合理性,提出了电影作品的“形象—符号—艺术”三个层次。苏联电影理论家谢·金兹堡的《电影理论概述》从视知觉角度探讨了运动和深度的心理学原理。以感知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或精神分析学为依据,研究观众心理和影片心理效应的观众心理学的研究范畴包括:1�电影观众的生理及心理状态,如视觉暂留、认同、完形、幻象、催眠、白日梦、参与、镜像;2�影片影响个体心理的功能,如宣泄、抚慰、殿堂效应和快乐原则等;3�影片的群体效应,观众通过感受影片的内容和形式,形成心理上被联系起来的独特社会群体,达到群体审美的沟通,造成社会行为情境,从而使观众个体加入到群体中,体验集体情绪,发生复杂的内心活动,调节个体的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获得净化和升华。(参见“格式塔心理学电影理论”)20世纪六七十年代之交,弗洛伊德和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渗入电影理论领域。精神分析学的重要范畴,如无意识、潜意识、镜像阶段、初始场景、浓聚、移换、窥视癖等概念被用于解释电影的机制、观看主体的心理活动、电影作品的创作和感受过程,从而形成现代西方电影心理学的新阶段。法国电影理论家克里斯蒂安·麦茨将精神分析学理论和结构主义符号学相结合,完成了重要著述《想象的能指》,创立了电影的第二符号学——电影精神分析学。

❼ 电影如何表现人物心理

1·首先,最直接且自然的,就是台词。比如CBD的精英跟老家的村民随口寒暄一句“我家在66楼,晚上能很清楚的看到黄浦江的夜景,可漂亮了。”表面一句简单的赞美,话里话外的信息量却极高。 人们自觉或不自觉的欲望,都在一来一回的对话间暴露无遗···
2·与之对应的,是表演的肢体语言。 一笑一颦一回眸,表达的情绪观众尽收眼底,这是最显而易见的。
3·此外次,还有人物内心的独白。 “写信、写日记、讲故事”都能让人物内心瞬间有了话语权,把那些不可描摹的情绪跟观众娓娓道来。
后面的,就属于导演的发挥空间了
3·象征体系。《隐秘的森林》里一整套的隐喻系统,都能对应人物的心境。比如父亲“审问”朱朝阳时旁边烦人的苍蝇。
4·镜头语言。镜头要稳还是要晃?剪辑要慢还是要快?都能传达出人物或沉稳或紧张的状态。
5·声音设计。心脏蹦蹦跳、脑子嗡嗡叫····优秀的声音设计能最传达出最细微的变化,以此呈现人物的心理变化。

❽ 电影心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

其实电影心理学的代表人物中最著名的应该是德国心理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他的代表作有《视觉思维》、《走向艺术心理学》、《艺术与视知觉》

“格式塔心理学派”的创立及其历史影响
“格式塔心理学派”创始于20世纪初的德国,是一个著名的心理学派。其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是当今德籍美国著名美学家、心理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他在30年代从事电影理论的研究,著书立说,由于不满希特勒的统治,于1939年移居美国,从此转向对审美中的知觉进行研究。他著有《视觉思维》、《走向艺术心理学》、《艺术与视知觉》等,成为格式塔心理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格式塔心理学是内容较为复杂,立论较为严整,在当今有着广泛影响的心理学的美学流派。

2、“格式塔”的含义与特征
“格式塔”是德文Gestalt的音译,其意思是“完形”。“完形”在格式塔审美心理学中具有特殊的含义。“形”是指在人的知觉经验中形成的一种意象组织和结构。“完形”是指心理活动中“形”的整体性,这“形”的整体性不是客观事物本身原有的,而是由知觉活动组成的经验中的整体,是知觉进行积极组织或构建的结果。

完形具有三个特点:
(1)整体性。完形的整体性是现代科学系统论意义上的“整体性”。其意义是:完形的整体性不是各个部分的简单相加,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比如对一首五言绝句的整体感受和理解,绝不是20个字的意义的简单相加,而是一个完整的意义,整个意义远远大于部分意义之和。

(2)独立性。即每一个完形一经形成,就具有了不为外界因素变更的相对独立性。如人们欣赏过一首乐曲之后,无论再换用什么乐器演奏这首乐曲,都不会破坏、改变乐曲给人的整体心理感受。

(3)主客体的统一性。即完形不是完全指客体本身的形式,而是在人的知觉经验中形成的完形。也就是说,完形是在人感知客体的基础上的大脑中形成的,是在知觉中呈现的。所以,对完形的研究主要是对知觉的研究。

❾ 电影《心灵捕手》主人公性格分析(心理学)的问题

通过性格心理学来分析《心灵捕手》这部电影,在一个具有保护壳下的主人公有以下2方面:

1、人物的防御机制(保护壳)

在一部拥有着积极变化主人公的故事中,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一个有着明显的“创伤”的主人公(不论是外在还是内在),在电影的一开头,主人公们认为他们的生活并不存在着任何的问题,直到有一天他们发现,被生活困住的他们必须克服他们原本相信的谎言。

通过改变和正视自己的缺点,才能迈向新的人生旅程。主人公的“创伤”通常源于过去的一些经历,在《心灵捕手》中男主角威尔的创伤来源于童年时虐待自己的父亲。这一过去的伤口引发了威尔的自我防御,他认为对外人敞开自己的心扉,会导致情感上的痛苦,他怕受到伤害。

作为一名电影的编剧,有时用这种方式思考电影中的人物会让人觉得抽象,但将软弱转化为行为的一种方法是使用防御机制。那么什么是电影人物的防御机制呢?其实,自我防卫机制是角色们戴着的面具,用来隐藏他们的内在自我。



而他们所回避的,所害怕面对的这些东西,往往都阻止着他们变得更好。就如同之前所说的旁观者清,我们在为电影主人公们加油打气的同时,也是给我们自己鼓劲,因为在电影中,我们或许也看到了自己不愿意在生活中面对的真相。

正因为如此,我们才会和主人公取得心灵上的沟通,因为我们和他们一样,都需要改变,都需要宣泄。

(9)电影人物心理学ppt扩展阅读:

剧情简介

一个麻省理工学院的数学教授,在他系上的公布栏写下一道他觉得十分困难的题目,希望他那些杰出的学生能解开答案,可是却无人能解。结果一个年轻的清洁工威尔在下课打扫时,发现了这道数学题并轻易的解开这个难题。

威尔聪明绝顶却叛逆不羁,甚至到处打架滋事,并被少年法庭宣判送进少年观护所。数学教授有心提拨这个性不羁自我的天才,要他定期研究数学和接受心理辅导。数学难题难不倒他,但却对于心理辅导,威尔却特别抗拒,直至遇到一位事业不太成功的心理辅导专家桑恩教授。

在桑恩的努力下,两人由最初的对峙转化成互相启发的友谊,从而使威尔打开心扉,走出了孤独的阴影,实现自我。

❿ 电影《惊天破》心理学分析

《惊天破》是导演吴品儒拍的一部警匪题材电影,在作者看来,这部电影无论从情节还是场面都还不错。特别是该片对于人性的探讨,具有一定的深度。

《惊天破》的情节是讲一个叫“将军”的嫌犯,出于内心的英雄主义情结,大肆杀害他认为该死的人。而在一次抓捕行动中,警察马进与“将军”同时开枪,“将军”头部中枪,马进心脏被射穿。马进移植了“将军”的心脏……

车家伟是一名犯罪心理学教授,因为肝癌晚期,也做了肝脏移植手术,而他所移植的肝脏,也正是“将军”的肝脏。

车家伟在他的课堂上说: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进行器官移植的病人,在口味方面会变得跟器官提供者一样。他的学生问:教授,您教的是犯罪心理学,干嘛要不停地讲器官移植呢?车教授回答:如果一个人移植了连环杀人凶手的器官,会不会也会想杀人呢?

确实,车家伟在移植了“将军”的肝脏后,也把“将军”想杀人的心理“移植”了过来,变成了一个杀人凶手。

后面的情节,则是车家伟和马进之间的斗智斗勇,最后车家伟终被绳之以法。

这部电影的情节,有意思的就在于:马进和车家伟同时移植了“将军”的器官,车家伟继承了“将军”的变态心理特质。而马进,心中的正义却丝毫没受到影响。用他自己的话说:“我跟你(车家伟)不一样”。

《惊天破》中,马进和车家伟都因移植“将军”的器官而受到影响。马进以前是不吃辣的,术后却开始吃辣。他和女朋友莫秀吃火锅的时候,很自然的把菜往辣锅里涮。莫秀问他:“你吃辣的吗”?马进说:“我吃辣,我一直都吃辣……我好像不吃辣的”。

车家伟,前面已经交代,他是一位犯罪心理学教授。有一个贤惠的妻子,一个可爱的女儿。可谓是人生赢家。在接受器官移植后,却有了暴力倾向。电影中,车家伟是在梦游的时候试图掐死自己的妻子。

器官移植影响人的心理变化,是有心理学的依据的,只是电影中的情节将这个依据进行了放大。心理和肉体决定了一个人不同于其他人的特质,心理学中,有关心理对身体的影响的研究有很多,从精神分析到认知神经,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研究证据。近些年来,心理学中出现了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具身认知”。该理论认为生理(身体)体验与心理觉知有着强烈的联系,前者能激活心理感觉。当然,反之亦然。

作者认为,《惊天破》中,器官移植改变了二人的心理状态,导演和编剧不仅仅是想说明“具身认知”的理论。而是想讲包括身体在内的一切外在的原因,都能改变或者影响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包括价值观。而这种改变和影响是潜意识层面上的,自己很难觉察和认识到。当莫秀提醒马进“你吃辣的吗”?马进的第一反应是“我吃辣,我一直都吃辣”。车家伟也是在睡梦中有了掐死自己妻子的行为。

而接下来的情节,马进意识到“我好像不吃辣的”,然后将菜往不辣的清锅里涮。莫秀说:“变就变了,不用勉强自己的,好好享用”。马进说:“我变了你不担心吗”?莫秀说:“人总是会变得嘛”。马进开始继续享用辣锅里的涮菜。车家伟在试图掐死妻子后,妻子和女儿表现出来的,却是离开了家,离开了这个变得陌生的男人。

面对影响和改变,我们首先需要的是觉察。这一点,马进和车家伟都做到了。其次,是需要接纳。马进继续享用辣,女朋友也认为“人总是会变得嘛、好好享用”。这便是自己和他人的接纳。车家伟的妻子与女儿的离开,则是拒绝接纳。电影中还有一个情节,车家伟在移植肝脏后,因为排异反应移植要吃药。这也是自己不接纳的象征。

电影中,关于接纳,马进和车家伟还有一段对话。大意是:车家伟对马进说接受了器官移植,如果生理上不接纳,会产生排异反应,而更重要的是心理上要接纳。而马进,对车家伟的这段说辞并不置可否。

很显然,车家伟认为接纳,就是要全盘接受这种影响。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杨凤池说:“容纳(接纳)是把不可忍受的变成可以忍受的。”可以见得,车家伟对接纳的定义完全是错误的。他意识到自己移植了“将军”的肝脏而产生了暴力倾向后,去找了主刀医生,质问他把何人的肝脏移植到了他身上。医生如实回答,车家伟不可忍受,将医生杀害。从此,他更加坚定了肝脏的主人——“将军”的信念:这个世界上很多人是该死的,而法律无法主持正义,那么只能亲手将他们处决。从而,车家伟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

马进受伤期间,在医院和一位病人下棋。车家伟见了,对那位病人说:“你是在跟人下棋,不是跟棋盘下棋,你只盯着棋盘而不敢看对方的眼睛,怎么下得赢呢”?后来,马进在跟车家伟的一次棋局中,车家伟对马进说了同样的话。马进回答:“输赢又如何?你赢了,还不是得推倒重来”?这个情节,似乎是触及到了人生的意义层面。对啊,人生的意义不在于输赢,而在于自己的内心。盯着棋盘,就是盯着自己的内心。倾听内心的声音,或者,是在盯着当下所走的路,只要“棋随心动”,又何必在乎输赢?盯着对方,是将外在当做自己的对手,赢了又有什么意义?

电影的结尾,车家伟在一个富商的庆祝宴会上布置了炸弹,马进找到车家伟,二人在一间房子里进行谈判,这个房间能将炸弹所在的楼尽收眼底。车家伟想亲眼目睹炸弹爆炸时,这个在他看来无比壮观的景象。而警方想尽办法要破这个局。马进的办法是,让警察中的电脑高手将时间调快几秒钟(具体时间记不清了),然后用技术手段将二人所在的房间的窗户上进行投影,模拟炸弹爆炸的情景。车家伟看见自己的计划完美实施,得意忘形说出拆解炸弹的密码。警方抢在最后设定的时间拆解了炸弹。投影消失,出现在车家伟和马进眼前的,是富商庆祝宴会的烟花绽放。

投影中,炸弹爆炸的火光和庆祝晚宴烟花的火光,前者属于车家伟,后者属于马进。一个是虚幻的,一个是真实的……

阅读全文

与电影人物心理学ppt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连连看电影票 浏览:417
韩国新电影追随者 浏览:813
新来的学生电影下载 浏览:981
新祺周电影院 浏览:892
中国电影什么与中国电影经济奖 浏览:70
2366zz伦理电影 浏览:757
感人老电影 浏览:473
吉林市哪个电影院有包房 浏览:286
哪个网站新电影多 浏览:675
中国电影中的啪啪镜头 浏览:920
扎两个辫子的女孩国外电影 浏览:927
外国杀父亲电影 浏览:22
日本女明星拍电影名字 浏览:406
电影我把孩子放大了 浏览:164
年三十有新电影看吗 浏览:59
经典电影奇门遁甲术 浏览:193
红颜国语电影 浏览:573
电影中比较经典的话语 浏览:484
打响武汉抗击新冠疫情的电影 浏览:388
热爱自然阳光的电影人物 浏览: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