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四行仓库保卫战800壮士面临多少日军呢
四行仓库保卫战时八百壮士的对手是日军海军陆战队上海特别陆战队第十大队,大约有500多人。不过此战的最大意义不在于牵制了多少敌人,而是极大的激发了抗战热情。四行仓库保卫战虽然杀敌不多,但是其意义还是很大的。
由于当时部队驻守分散,第一营的差不多有一半的部队在开始没有接到命令,而是随着大部队撤过了苏州河。直到一天以后他们才知道第一营是奉命留守四行仓库,这些已经过河的部队毅然返回四行仓库归队。
当时都知道守四行仓库是九死一生的任务,但是第一营的官兵能义无反顾的重回阵地,可见抗战初期我军士气之高。
此外战斗期间很多人在租界全程观看,其中不乏记者。随着他们的报道,八百壮士的事迹很快传遍了全国,极大的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抗战热情。从这点来说,四行仓库保卫战是值得肯定的,不能只从杀死多少敌人,牵制多少敌军来衡量其意义。
B. 八佰这部电影究竟讲了怎样的剧情
《八佰》主要讲述在1937年淞沪会战的最后一役,“八百壮士”奉命坚守上海四行仓库,以少敌多,固守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顽强抵抗四天四夜的故事。和普通战争片相比,他更加重刻画人们对战争的认知:没有国,哪有家。
电影《八佰》取材于1937年在上海发生的四行仓库保卫战,当时的战争很激烈,中日双方交战三个月,为了保存军事力量,迷惑敌人,谢晋元对外号称有800人,而“八百壮士”因此得名。在这一战中,没有人退却,没有人逃跑,因为他们知道他们的身后有家人,有朋友,有同胞,所以他们誓死守护四行仓库阵地,力战四天四夜,击退日军六进攻,可歌可泣。
《八佰》给了观众强烈的情感冲击,让人觉得它不是一部简单呈现历史真实事件的战争电影,而是一部带给大家许多“意义”理解的作品。它让人更好地理解了“家国”的意义、“壮士”的意义、“军民顽强抗争”的意义以及“舍生取义”的意义。
C. 四行仓库八百壮士结局
故事的结局是八百将士,在经历了了4天5夜的战斗后,顺利安全地退回了东面的租界,在撤退过程中也没有收到伤亡,但是在进到租界后,遭到了英军的缴械,四行守军以军人武器不能离手为由,谢绝缴械,一度与英军形成了对峙,后来在国民政府的斡旋劝说下,八百将士才决定放下武器。
于是将士们被羁押到了一个地方,并且被严密看管,这个时候将士们才感觉到了不对劲,这个地方和战俘营没有任何区别,甚至环境更差,但是已经为时已晚,没有了任何回旋的余地。
就这样,八百将士被一直关押在这里,简陋的环境没有打败将士们的士气,在谢晋元的指挥下,将领们例行做早操,锻炼。 关押期间,多亏了上海民众的支持,才让将士们稍微提高一点生活条件。
将士们还在谢晋元的带领下开办肥皂、毛巾的小作坊,除了补贴将士们的生活外,还捐出一部分作为抗战经费。但是自由还有被严格限制。
随着抗日形势的日渐严峻,上海成立了汪伪政府,陈公博被汪伪政府委任为上海市市长,陈公博为了提升自己在上海的威望,多次派人前去游说谢晋元,让他早日投靠日本人,结果被严词拒绝。
后来不久,陈公博就派人前去杀害谢晋元,并且还收买了一部分将士,最后导致谢晋元被杀害,后来四行孤军依旧被关押在此。
直到后来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和英国关系破裂,日军直接强行进入租界,并将四行孤军押往沦陷区做苦力,四行孤军备受摧残,直到最后存活下来的不足百人。
D. 四行仓库怎么回事
说起四行仓库,就想到“八一三”,想到八百壮士,想到谢晋元。四行仓库不是一座普通的建筑,它是罗马柱,是英雄的木化石。
上世纪30年代,上海成为仅次于纽约、伦敦、柏林、芝加哥的全球第五大城市。因为实业发达,人口密集,国内外银行纷纷在上海设点,总行设在天津的盐业银行、金城银行,与华侨创办的中南银行,1921年9月在上海设立联合营业所,1922年总部设在天津的大陆银行加入,4家银行中3家是北方银行。当时南北界域很清,连黄鱼之类海产品都分南洋货、北洋货,所以这四家银行联合营业所,简称北四行。
1923年,这4家银行又成立联合储蓄会,凡在该储蓄会存钱者,就是会员,不仅有利息,而且盈利的话,会员还有分红。如盈利不敷利息,由4家银行补足,目的是广泛吸纳社会闲散资金,结果一炮蹿红,存款者广泛。旧上海只有中国人存钱于外国银行,这次外国人也存钱到中国金融机构——四行储蓄会。
上世纪30年代上海房地产恶性膨胀,四行储蓄会储蓄多了,于是大规模投资房地产,在南京西路黄河路买地建造“远东第一楼”——国际饭店,信誉大增,反过来又吸纳更多的存款者。抗战前夕,它已是全国金融业收储额最高的机构。北四行名声大噪。
储蓄多了,放贷业务随之增加,抵押货物也随之增加,为了堆放货物,四行储蓄会在苏州河畔买地建仓库,简称“四行仓库”。
北四行的灵魂人物吴鼎昌,是盐业银行的总经理,留日读财经专业,极有才干、眼光与组织人事能力。但他热衷政治,分别当过袁世凯与段祺瑞的财政次长,段倒台后,出掌军阀背景的盐业银行,北四行是他策划组建的,联合储蓄会就出于他的设计,这是金融界的独创。中国唯一获得当时世界最高新闻奖——密苏里新闻学院奖的《大公报》,也是他物色经营高手胡政之、文章高手张季鸾,由他出资,共同创业。
“八一三”淞沪保卫战开始,四行仓库成为88师司令部。10月26日深夜,为掩护中国军队撤往苏州,下属的524团第一营奉命进驻四行仓库担任掩护,团长当夜战死。团副谢晋元晋升团长组织战斗,血战4天4夜,毙敌200余人,自己仅牺牲5人。这是个奇迹。“抗战”发起以来,中国军队伤亡总是3倍于日军,因为,当时日本军队装备精良,海陆空三军配合作战。但是四行仓库与租界仅隔一水(苏州河)一路(西藏路),尤其四行仓库东侧有租界的煤气罐,所以英、法殖民国当局照会日本,攻坚战可以枪战,不许开大炮、飞机轰炸,生怕一不留神炸了煤气罐,殃及各方。当时,日本还不敢得罪西方列强,所以日军放弃飞机大炮。没有了装备上的绝对优势,这样,谢晋元部队凭借厚实的钢筋水泥、高昂的爱国斗志,沉着应战,御敌于墙外。最后在万国商团的调解下,停止战斗。这时谢晋元完成了掩护撤退的任务,率部退入租界。
我始终固执地以为:生命因为正义而不朽。四行仓库因为谢晋元而不朽:废物变成了文物。北四行大名也因此借光。这是它的幸运。谢晋元的不朽是必然的,四行仓库的不朽是偶然的。依附必然的偶然是幸运的,这就是正义的光辉。
E. 电影八佰拍摄场地是哪里 八佰在哪里取景
1、电影《八佰》拍摄地点在宁波和苏州。《八佰》是由华谊兄弟电影有限公司和北京七印象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出品,腾讯影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北京光线影业有限公司和阿里巴巴影业(北京)有限公司联合出品,导演管虎执导,黄志忠、欧豪、王千源、姜武、张译、杜淳、魏晨、李晨、俞灏明等主演的战争题材影片。
2、该片取材1937年淞沪会战期间,讲述了史称“八百壮士”的中国国民革命军第三战区88师524团的一个加强营,固守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阻击日军的故事。
F. 电影八佰讲述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电影八佰讲述的是什么故事
1、管虎执导的战争片《八佰》是全球第三部、亚洲首部全片使用IMAX摄影机拍摄的商业电影,影片已于8月21日正式公映。电影讲述了1937年淞沪会战的最后一战,“八百壮士”在四行仓库抗击外敌浴血奋战的故事。《八佰》不是一部传统意义上的战争片,导演强调:“战争中的人的个体体验是最重要的,我更关注人。”影片聚焦战争中的“小人物”,他们不仅是普通一兵,也是中国人,在残酷战争的面前,每个人都可能会面对惊慌、绝望,但是战争也激发了他们的血性,他们用最英勇的行动来抗击外敌,即使过去70余年,“八百壮士”也依旧值得记下这浓墨重彩的一笔。
2、《八佰》是群戏,主演包括了王千源、张译、姜武、黄志忠、张俊一、欧豪、杜淳、魏晨、张宥浩、唐艺昕、李九霄、李晨、俞灏明等等,电影的人物线是跟随战斗时间线走,通过四行仓库的战斗串联人物,导演想要刻画一幅战争群像,他做到了,并且展现了战争中的深刻人性。
3、片中的“八百壮士”可以看成一个整体,他们就是影片中的主角,导演管虎将镜头对准了普通士兵和连排军官,他们是战争中的“小人物”,但正是这样数十万的士兵构成了战争的主体。在四行仓库的战斗中,人性得到了最直观的展现。因为仓库外是源源不断来攻击的敌军,坚守四行仓库就是一个死局,明知赴死而无畏,是为“八百壮士”。
4、“八百壮士”构成的主题是谢晋元(杜淳饰)率领的524团,在行军过程中,他们还收留了羊拐(王千源饰)、老铁(姜武饰)、端午(欧豪饰)、小湖北(张俊一)等一帮杂牌军,他们有的是被打散的正规军,有的是文职官员,有的还是少年赶来打扫战场的,没想到进入四行仓库阵地,打出这血性一战。
G. 《八佰》感动的不是电影而是原型故事本身,那么《八佰》的取景地都有哪些
取景地四行仓库
是一座位于上海静安区中南部,苏州河北岸,西藏路桥西北角的仓库建筑。正门门牌号为光复路1号,它是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六层大厦,占地0.3公顷,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屋宽64米,深54米,高25米。这座仓库创建于1931年,为当时闸北一带最高、最大的一座建筑物。它原是大陆银行和北四行、金城银行、中南银行、大陆银行及盐业银行联合仓库,即紧靠西藏北路的大陆银行仓库与紧靠现晋元路的北四行仓库两部分组成的,但一般均统称为“四行仓库”。四行仓库是一座混凝土建筑有很大的厚度,是该地区最高的建筑。日本坦克无法打穿其混凝土墙壁,由于先前被当作第八十八师师部,因此仓库中贮存了大量食物、救护用品及弹药。河对岸是英国租界,所以日本军队不敢用重炮,以及重磅炸弹轰炸四行仓库。
取景地苏州华谊兄弟电影世界
这里是电影《八佰》的拍摄取景基地,一片身处残破战损的场地,让人感慨万千。一条苏州河相隔,两个不同世界。一边是天堂,一边就是地狱。在我们现代,高楼繁华的大魔都中,依然挺立着那座布满弹孔的旧址大楼,灰黑破旧的四行仓库,现已改为“四行仓库纪念馆”,纪念已牺牲的抗战英雄!作为中国人,我们要铭记历史、勿忘国耻。
H. 电影中的四行仓库介绍 四行仓库简介
1、四行仓库是一座位于上海市原闸北区南部、苏州河北岸、西藏路桥西北角的仓库建筑。1937年10月26日至11月1日,在这里发生的四行仓库保卫战重新振奋了因淞沪会战受挫而下降的中国军民的士气。
2、它的结束标志着中国抗日战争中的一场重大战役淞沪会战的结束。参加这场保卫战的中国士兵被称为“八百壮士”。2017年12月2日,入选“第二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
I. 《八佰》中四行仓库保卫战到底在保卫什么
《八佰》中四行仓库保卫战本身是为了掩护大部队的撤退,是“八一三淞沪会战”中的最后一场战役。
《八佰》中四行仓库保卫战是一件历史上真实发生的事件,该事件是“八一三淞沪会战”的最后一场战役,由于上海国民党军队的全线溃败,在1937年10月26日,谢晋元率领所在的88师524团奉命凭借着苏州河北岸的四行仓库为依托,以此掩护主力部队的撤退。四行仓库是在1931年修建的,在当时来说是上海闸北附近地区最高以及最大的一座建筑物,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易守难攻,而且在里面储存着大量的军需物资,其中包括军火弹药,大量食物和医疗物资,这也是谢晋元部队能够在这里坚守下去的重要保证。
J. 四行仓库结局
四行仓库的八百壮士在四行仓库与日军血战4昼夜后,顺利完成了任务,谢晋元接到了撤退命令,撤退到公共租界,被解除了武装。
1941年4月24日清晨,谢晋元率部早操时,遭被敌人收买的孤军内部叛徒郝某等4人突然袭击,不幸牺牲。其余官兵也全部落入敌手,进行了百般残害。大部分被押往杭州和南洋做苦工牺牲。
(10)乐高八佰电影四行仓库怎么做教程扩展阅读:
1937年8月13日,淞沪战役爆发。中日双方几十万大军拼死搏斗两个多月,到10月底,国军撤离上海,仅留下一支坚持最后抵抗的部队。
1937年10月26日至30日,国民党政府军第八十八师524团第一营的全体官兵掩护大部队撤退后,为保住闸北的最后一块阵地,奉命进入四行仓库,与日军血战四天四夜,击退敌人多次进攻,威震敌胆,誉满中外,被誉为“八百壮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