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人物 > 浪潮电影中人物分析

浪潮电影中人物分析

发布时间:2023-04-30 17:57:22

Ⅰ 如何从从众心理视角来评论浪潮

《浪潮》讲述的事一场教育实践的悲剧。德国某高校的年轻老师文尔格在活动周中开设了一门为期一周的讲述“独裁专制”的课程,文格尔为了加强教学的效果,便决定通过角色扮演亲身体验的方式来告诉学生什么是独裁专制。在这次活动中,文格尔扮演了一位独裁者,所有的学生都必须服从他。而且他一改课堂松散的纪律,强制要求学生坐姿端正,回答问题要举手和起立,答案要简洁明了等一系列的要求。在周三的时候,甚至还成立了组织——“浪潮”,并设计了自己组织独特的制服,口号,图标,见面礼等。短时间内,浪潮的力量扩张,席卷了整个学校,甚至是整个城市。终于,在第六天的时候,所有潜在的矛盾爆发,文格尔才意识到局势已经失控。即使他想要迅陆丛挽回这一切,放弃浪潮,可是蒂姆因无法接受浪潮的解散而打伤了同学后开枪自尽了。最后,文格尔先生被警察带走,一切的悲剧已经无法挽回。
这部影片不仅有出色的表演,精彩的情节,更带给我们思考和震撼。
人是一种社会动物,生活在社会这样一个复杂的圈子中,变得复杂,但人总是有着两个基本的需要。一是归属感需要,二是被同种认可需要的需要。
影片中,因为“独裁专制”课,因为“浪潮”的成立,使得一群懒散,没有组织,没有纪律,随心所欲的高中生组成了一个具有凝聚力的集体。在这个集体中,他们学会了相会帮助和理解,原来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逐渐改变。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这是他们缺乏集体归属感,所以在他们感受到浪潮的力量后,就像在茫茫大海中抓到一根浮木,有谁会不重视呢?
比如,在影片中被称为“软脚虾”的蒂姆。蒂姆生性懦弱,缺乏家庭的温暖,朋友的关心,而且还常常受到混混欺负。就是这样一个自卑软弱的人,在抓到浪潮这根浮木后,第一次感受到了朋友的关心。因为在这个组织中,第一次勇气爬上高楼涂上浪潮的图标,第一次挺身而出救了朋友。因为在“浪潮”里,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在蒂姆心中:“浪潮”是我生命的全部。其实,马尔科在影片中也是一位没有归属感的人物。虽然马尔科是一位好学生,有一个漂亮的女朋友悉粗,还是球队的成员,在朋友中也有的一定的亩樱威望。但他没有家,没有父母,寄养在卡罗家里,亲情的缺乏也让他没有了归属感。自从加入了浪潮以后,虽然跟卡罗经常吵架,但自以为找到归属的马尔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幸福”和满足。浪潮逐渐也吞噬了他。
“生活重新有了意义”,这是很多学生对于浪潮的真是表达。姑且不论是好是坏,因为浪潮的出现,使得徘徊无助的学生有了反向,从无所事事变得有追求,这些实实在在不可否认的进步。人如果没有了归属感,生活便没有了意义,人生也会变得淡然无光。
有了归属感固然是好事,但就影片中的情节来看,这种突入起来的归属感反而会适得其反。在我看来,“浪潮”是一个在五天就形成的纳粹式集体,这种所谓的有着强大凝聚力和归属感的集体实则就是一个专制独裁组织。它有着独裁专制的特点,而且盲目排外,打击外来力量。在不知不觉中,这种力量已经演变的不可收拾了。《我与你》中曾写道,只要我们是将别人视为自己达成目标的工具和对象,那么危险就已产生,不管这目标看起来是多么美好。一开始,他们从个人主义演变成集体主义,他们从不顾虑他人的利益,到最后有发展成为另一种形式的专制主义,同样以自我和“集体”为中心,所谓的平等也只是片面的。
在社会中,人的另一种需要——被同种认可需要的需要也是极其重要的。
被同种认可需要的需要是指在社会中,其他社会成员认可你的存在价值,当你感受到他人对你的认可后在内心产生的这种感觉。这种感觉让每个个体都会产生极大的满足感以及生活的希望和自信心。当这种需要与被需要处于平衡状态时,社会也会处于一种平衡的和谐的状态。在这部影片中,究竟为什么文尔格先生要组织这样的活动,是为了教学?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体会什么是专制?什么是独裁?也许有这一方面的原因,但是更为深层次的原因,文格尔太太觉得文尔格先生是想利用学生崇拜他的这一特点来操纵他们,是他的自私心在作怪。而文格尔先生对于文格尔太太的“无理”,认为她是嫉妒。其实,在我看来,是文格尔先生对于他太太的嫉妒以及自卑的心理,让他在活动中皮偏离了正确的轨道,走向歧途。他觉得自己在学校和学生中产生的价值远远不足以满足被同种认可需要的需要,这种不平衡变产生了矛盾,即使想悬崖勒马,但事情的快速发展已经远远超乎了想象,最后导致无法挽回的悲剧。
除了以上的两种需要,《浪潮》还为观众展现了强烈的从众心理。在影片中,“浪潮”组织势力和影响的迅速扩大化,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从众心理”。是什么让那些也许根本不了解浪潮的学生,那些不是为了想明白和体会独裁专制的学生,那些不是选修了这门课学生加入到这个队伍之中呢?是“浪潮”的声势浩大的影响力?是为了让自己在学校不会遭人为难?我觉得很多人自己多不明白对什么要加入这个组织,是因为别人这样做了,而且加入这个组织后好像生活学习更开心了,所以,他们也选择了加入,缺乏了理性的思考。在这一点上,卡罗就表现得很理智。因为理性,所以她比其他人更看出“浪潮”已经失控。虽然她的努力没有挽回悲剧,但是在当时的环境下,她的这种理性以及独立思考的性格着实让人钦佩。
最后,我想谈一谈关于“心理实验”的问题。文格尔先生的这一次教育实践,其实也可以看作是一次心理实验。心理实验的过程的影响有时是一生都无法磨灭的。所以,在任何一个心理实验实施之前,都要尽量减少对受试者的伤害。而且像这样的心理实验,最好通过一个反向的过程来慢慢化解其负面作用,如果突然终止,有可能会给受众带来很严重的心理伤害。就如同电影中的结局一样,蒂姆无法接受浪潮的解散,选择了自杀。不管怎样,心理实验设计者应更加注重人的利益。
《浪潮》,仍然留有悬念的结局带给我们无限的思考空间。不管是社会的人,还是人的社会,人们还是追求和谐美好的世界。尽管独裁专制在内心深处仍然存在,但人与人之间需要和相互关系,会维持这社会的稳定和平衡。学会理性的对待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尤其是年轻人对一件事热情专注是好事,但是理性和独立思考是最重要的。

Ⅱ 如何评价德国电影《浪潮》

很好看,看完让我明白世界离独裁只有五天。让我们回到1967年4月克柏莱中学的那场试验。更让我为什么法西斯当时会如此狂热,而我们的文化大革命怎么会有如此的疯狂,所有一切源于信仰,当人真的有信仰时,不管信仰的正确与否,都会不顾一切,包括财富,家庭,亲人,甚至自己的生命。“浪潮”如果控制得当,可以发电,为民造福;如若任其发展甚至推波逐浪,谁知道是否会变成一场海啸,铸成一次灾难呢?
内容:《浪潮》这部没有任何厉鬼魔怪的“惊悚片”揭示的就是这样一个事实。在这部影片中,惟一的神秘之物就是人。新学期伊始,学校举办了一个以“国家体制”为主题的活动周。富有才华而又精力充沛的体育老师赖纳·文格尔(Rainer Wenger,由Jürgen Vogel 饰)本来已经选定了“无政府主义”的课程,没想到却被同事捷足先登;他只好无奈接受了“独裁政治”的教学任务。课堂上,学生们表现出不屑,一致认为纳粹德国不可能在现代社会重现。面对着这些大部分只为修学分而出勤的学生们,他心血来潮,决定组织一次活动,让学生们体验一下真实的独裁政治。于是,“浪潮”诞生了。被激发了兴趣的学生们商定了统一的标志(即右图中的红色浪头)、服装(白衬衫)与手势(即“挥手礼”,右手在胸前做波涛状),而文格尔老师则要求学生们必须严肃地尊称自己为“文格尔先生”。当堂,他便令学生们起立集体用力踏步,将楼下的“无政府主义”课堂搅得不得安宁。短暂的磨合后,大家都适应并爱上了它。于是,兴奋的学生们或粘贴、或涂鸦,让“浪潮”的标志一夜之间出现在全城的每一个角落,一名格外狂热的学生为此甚至不顾生命危险徒手爬上了一栋尚在建的大楼顶端,在圆形屋顶上喷涂上一个巨大的标志——次日,这座楼上的标志便登上了报纸头条;他还携带了手枪,捍卫自己,甚至整夜坐在Wenger的家门外,捍卫自己的领袖文格尔先生……“浪潮”不断发展壮大,学生们甚至自发占据了学校的某运动场地,不准非“浪潮”成员进入。渐渐地,一些学生,以及Wenger的硕士妻子,感觉到事情有点不太对劲。他们劝他立即停止这场闹剧,然而此时他也已沉浸在巨大的权力欲与成就感中无法自拔。他曾因自己与妻子间悬殊的学历差距而自卑,然而在“浪潮”中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那些觉悟的学生们想方设法试图阻止活动的继续,却被同学视为叛徒而遭到孤立甚至报复。终于,妻子的决然离去以及第五天一场水球比赛上学生们的大打出手,让文格尔惊觉事态的失控。于是,他在第六天将“浪潮”的所有成员召集到礼堂,点明一周以来他们所作所为之恐怖,意图就此结束课程。然而晚了,那名狂热的学生因此幻灭而精神崩溃,开枪打伤了一名同学后饮弹自尽。影片的最后,文格尔被警察带走,而觉醒的学生们相拥而泣……

Ⅲ 浪潮原型老师怎么样了

《浪潮》原型的老师为了让学生了解法西斯主义的生成,自己当了一次独裁者。

《浪潮》这部电影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中的那个老师和最后开枪自杀的那个学生都有原型人物。这个电影更像是纪录片,记录一个老师出于一种儒士情怀,带着自己的学生做一些改变现状打破现状的事情,渐渐的又几个人发展成为一个团队一个队伍。学生也在这种行动和氛围中被鼓舞,界限也在慢慢被打破,最后发展成为一个悲剧的事情。

《死亡诗社》更像一个乌托邦的故事。如果两个电影的故事拿来比较真实性和操作性,我觉得《浪潮》看起来要可信度要高得多,我完全相信《浪潮》的真实发生以及里面的表演,但是《诗社》我感觉上更像一碗味道鲜美的鸡汤。

电影评价

还有值得一提的是两篇电影的人物结构都是老师跟学生。我也从小很听老师的话,很以为老师说的都他妈是对的。但剧中的老师可跟我小时候的老师不一样,我的老师会告诉我每天要写一篇日记,暑假作业要全部做完作业没交没做完就罚钱,火车刹车要从几十里外就开始刹车不然停不下来。

这两个老师都非常的有情怀,让我想起的是古代文人的儒士精神,想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一点,学生变成更好的人。这样的人人群中可不多,因为典型,所以被拍成电影。

Ⅳ 如何评价电影《浪潮》

《浪潮》上映后引起了影评人以及众多学者的强烈反响。该片是一个实验,更是一曲极权主义的葬歌。影片以一个极贝戏剧张力的悲剧结尾告终,并且对于这场闹剧注入了导演深沉的思考以及深刻的批判。该片给观众提供了一副生动的集权主义画卷,同时也对现实世界中的"乌合之众"进行了形象的描摹。

Ⅳ 如何评价德国电影《浪潮》

如何评价德国电影《浪潮》
《浪潮》(The Wave,1981)改编而来,其笔名为Morton Rhue。小说取材于真实历史时间,1967年4月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所高中里,教师Ron Jones大胆地进的一场实验,为了让学生们理解法西斯主义,利用五天的时间向他的班级灌输纪律性和集体精神。
早在1981年的时候,陶德·史崔塞的这部小说就被美国广播公司制作成了ABC电视台的系列短片《The Wave》(1981),随后又将首映时间改在了“美国青年人ABC影院专场”中以连续剧的方式播出。
影片中这个实验的发明者、现实生活中的Ron Jones,出席了《浪潮》(2008)在圣丹斯电影节上的全球首映仪式。
导演丹尼斯·甘塞尔的客串演出:男孩丹尼斯在酒吧说话的时候,那个正在和他母亲抱在一起亲热的男人正是导演本人。

Ⅵ 如何评价德国电影《浪潮》

重要的是讲述神话的年代,而不是神话所讲述的年代」

这里引用福柯的名言并不准确,想说的是,虽然《浪潮》以1967年Ron Jones的教学实验为蓝本而改编,探究的起点也同样是“法西斯主义/独裁统治如何在现实中成为可能”;然而,电影《浪潮》并非教学实验“第三浪”的纪录片式复刻(该事件的纪录片由Ron Jones的学生Philip Carr Neel于2011年拍成,名为《Lesson Plan: The Story of the Third Wave》),而是掺杂糅合了当代德国社会思潮以及导演丹尼斯·甘塞尔个人的政治理念的“旧瓶装新酒”式作品。同时为了使这个貌似荒诞的剧本让人信服,影片轻说教重刻画,通过对师生日常化言行的细致描述,来强调最终汇流成河掀起了轩然大波的个体心理的微妙动态。

实际上,《浪潮》对Ron Jones 的体验教学方式予以批判和否定。如,在课程渐入“佳境”、赖讷自我感觉良好、“学生变化很大”之时,影片却通过赖讷妻子之口,痛批其“享受课堂上学生崇拜的瞩目”、“利用受学生欢迎操控他们”,“是私心作怪”,“最近变成了一个混蛋”。而电影的结局与现实大相径庭,极端偏激的学生蒂姆接受不了组织建立于谎言之上而必须解散的事实,伤人、自杀。整段结尾伴随着赖讷因惊愕而急促的呼吸声,陷入恍惚的赖讷在学生们不解、厌恶、鄙夷和悲痛的眼光中被押上警车。这宣告了学生对“老师”的信任的破产:本应引导呵护学生成长的老师竟然成为了将学生拉入自我毁灭深渊的罪魁祸首,无疑是不能被主流社会所原谅的。

其实在现实中,1967年加利福尼亚Palo Alto Cubberley高中历史课的同学们遭遇的类似经历,在他们人生中也同样是不光彩的一笔。当Ron Jones 最终将自己的“骗局”揭开,给狂热的学生狠狠浇了一盆冷水后,被卷入其中的学生们霎时陷入了尴尬的境地。他们不敢相信自己竟如此容易被戏弄和操控,并为自己因空洞却煽动的理想宣言而狂热感到羞愧。若干年后,当Ron Jones的学生Philip Carr Neel 拍摄关于这段故事的纪录片时,大部分当年的当事人都承认不愿意提起此事。、

Ron Jones 激进而自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成为他的小白鼠受他摆布,在被动束缚并承受精神强压的环境下去经历、体验、“学习”,这种滥用教师职权的行径,是《浪潮》所批判的标靶。除此之外,导演甘塞尔还借赖讷前后矛盾、自我攻讦的政治言论,表达了对德国新左翼思想的质疑和讽刺。

影片一开始,赖讷在嘈杂的朋克音乐中飚车出场,随后在跟教学主任协商课程时,他表达了对“无政府主义”一课的强烈兴趣,他声称自己才是“在柏林读大学”、“参加五一游行”(德国传统的左翼游行日)、“在克罗伊茨贝格待了5年”的人。(克罗伊茨贝格是柏林朋克摇滚运动以及德国另类文化的发源地,以高比例的移民而著称,具有繁荣的多元文化,同时也具有高失业率和低收入的特征)。而在片子最后,赖讷用一番典型的新左翼风格演讲,激起学生们对全球化环境下社会不公贫富分化的联想,空泛无据却极富煽动性,最终又在闹剧落幕时进行了全盘的自我否定:“我们都以为自己高人一等,比其他人优秀”,“我们伤害了他们”“我们做的过火了”。这种自我颠覆的言论,不仅仅是一种揶揄,更是一种警惕。

而最有意思的是,本片蕴含了强烈的女性主义。整部电影中,除了被动、软弱、容易受人摆布的莉萨以外,几乎所有出现的女性,都显示了独立、冷静、理性、睿智的特质,与自私、固执、蛮不讲理、容易头脑发热的男性角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如第一节课就开始直到退课前一直对“文格尔老师”发出质疑的莫娜,告诉女主角卡罗尔“你弟弟应该发现自己的底线”的妈妈,以及赖讷那善解人意、温柔体贴却又明白事理、坚持原则的妻子,都展现了新时代女性自立自主,勇于担当的知性形象。更别提水球比赛前后,卡罗尔冒险打印传单,揭露真相抵制“浪潮”运动的勇敢行动——无疑是在影射和致敬纳粹时期“白玫瑰反抗运动”中散发传单时被盖世太保逮捕而遭无情杀害、后被德国女性杂志Brigitte评选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女性的女英雄苏菲·索尔。

而集中反映男性愚蠢和野蛮的,是赖讷和妻子、马尔科与卡罗尔的两段争执。在妻子批评自己享受学生崇拜、利用受学生欢迎操控他们后,自卑又自大的赖讷竟将妻子的善意批评理解成“妒忌”,并恶语相向、人身攻击,嘲讽妻子上课前要吃镇静药。同样,水球比赛闹剧后,马尔科找到卡罗尔,认为卡罗尔破坏了他们的团结——“体育馆第一次那么满座”“就是看不得我受欢迎”——同样将卡罗尔面对强大的“浪潮”努力发声的独立抵抗行为理解为对他个人的“妒忌”情绪。如此一来,本片中,男性之于女性显得那么愚不可及——幸好,还不至于死不悔改。

此外,本片多次出现、强调象征母性/女性的意象:水。如赖讷多次在宁静流淌的河中游泳,演讲前夕马尔科淋着雨前来劝说赖讷。而马尔科在水球比赛中独自沉入水底,在沉寂的冰蓝色的水中闭上眼睛聆听水的声音的场景特写,仿佛告诉人们:在男性亢奋、焦躁、炽热而失去理智的社会表达和社会行动中,理性而冷静、睿智的女性是如何像冰水一般浇灭他们的狂热,一次次劝说他们回到现实、回到客观、回到对自己内心的审视,让波涛骇浪的“浪潮”回归平静。

Ⅶ 电影浪潮 观后感

浪潮电影观后感

谁能想象,让一个无政府主义者和一群自由散漫的小青年转变成一个集权主义者和一群纳粹分子只需要五天时间?德国电影《浪潮》以一周"独裁政治"课为背景,向人们展现了这样一种可能性。

整个影片似乎都是围绕集权主义展开的,但那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思想呢?或许集权主义就是一切决策都是独裁者掌控的一种权力集中的 形式 吧。领导者利用他的绝对权威鼓动他的支持者做与道德法律相悖的事,从中获得满足和成就感,进而变得狂热,践踏法律 秩序 ,最终走向独裁。

刚开始,所有学生都是具有自由和叛逆精神的,口头上 也 对纳粹深恶痛绝 ,但 赖讷 老师用集体意识和"纪律铸造力量,团结铸造力量"等说辞让大家痴迷和盲从并制造歧视和仇恨,使学生们完全失去判断。影片中有这么一幕:在课堂上的第二天, 赖讷 给大家调了座位,并将调整座位的原因说成是"我想打破平常的小团体。你们都有要好的朋友,这很重要。一个人的力量终归有限,团结力量大,所以我让一名差的学生,坐在一名成绩好的学生边上。"歧视是很明显的,但他的理由却是 " 团结 " .而且,当莫纳质疑这种做法是在将所有坏学生拎出来展览时,莱纳抓住她的一个用词,狡辩说:"我从来没有提到过坏学生,只提到过成绩差。"并以她和她的同桌举例,将两个人的缺点明白地指出,借口却是很光鲜的。在大家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他紧接着话锋一转,说:"我们班作为一个集体,表现会更好,起码比楼下的无政府班好!"成功地制造了一个假想敌 , 把大家带 入 一种兴奋的状态,至于这个假想敌对大家起到了多大的刺激作用,从前面的踏步游戏中就可见一斑 了 .另外他还认可了抄袭行为,有同学问他们是否可以抄袭时, 赖讷 老师回答是的,理由是这样做能取得更好的成绩。利用集体意识掩盖歧视,支持作假,利用假想敌制造仇恨,一气呵成,几乎没有痕迹, 似乎 一切颠覆人类价值观的事,在加上"团结就是力量,集体高于一切"的说词后,就能得到大众的普遍拥护――你如果反对,就是不服从集体,就是自私。

卡罗也参与了关于制服的讨论,但她并没有在第二天按照规定穿白衬衫去上课,这也可以看成是觉醒的表现,促使她觉醒的 也许 是女孩子爱美天性的伸张。这一天,她穿了一件红色上衣去上课。路上,她男友说她自私,课堂上,她遭遇同学们异样的目光和指责以及老师的'冷遇,在别的同学都为集体取了很激进的名字之后,她还是试图用"变革者"这个温和的名字,希望集体保持某种温和的状态。不过,整个集体都开始变得疯狂,她的意见显然不会有人响应。

莫娜的睿智和勇气是我们很难做到的,而卡罗似乎更贴近我们,经历了"盲从――觉醒――抗争"的历程,但是大多数人仍相信"浪潮"能够用集体的力量战胜一切敌人,尽管这 样 是在颠覆 国家的 法制,但大家对此不仅毫无警惕,反而随之疯狂。

当我要反对这样集端主义情绪的时候,却是一点底气也没有的。在我们的社会里,普遍的不公正,黑恶势力 的 猖獗,道德 的 堕落 , 不是我们每个人感觉到的事实吗?而我们不是也 常常 看不到这些社会顽疾被有效医治的任何希望吗?我也不禁要提出疑问:即使对集权主义保持着十分警觉的人,在如今的社会土壤下,真的能够抵挡住它那 巨大 的魅力吗?

【读后手记】

抓住电影中文格尔、卡罗和莫娜三个人物的言行,概括他们的思想行动逻辑,既回顾介绍了有关电影情节,又点出问题的实质 ,在此基础上,结尾段表达自己的沉重思考 .这样"观"与"感"有机结合,成为一体 ,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

Ⅷ 对电影《浪潮》的影评和观后感,和对独才的思考

德国电影《浪潮》就是根据这一真实事件改编的。导演丹尼斯·甘塞尔(Dennis Gansel)上一部电影也是探讨极权主义,名为《希特勒的男孩》。甘塞尔对纳粹现象的持续思考,令他有别于一般的导演,他的见解就像政治学者的一般精确,不为表象迷惑,而能直取核心。电影里,有两处地方令人激赏。通常说来,关于纳粹运动的陈腔滥调之一是,它是“种族主义”。甘塞尔完全回避了这一角度,他去到了更深邃的地方,将其无情地定义为“平等主义”。到底是什么令到人们满腔热忱地投入到极权组织中去,甚至不惜牺牲个人自由?甘塞尔借助一个“浪潮”积极分子的话作了回答:极权组织提供了“平等”的幻象。“这几天的生活十分有趣,谁最漂亮,谁成绩最好都不重要,‘浪潮’让我们人人平等。出身、信仰、家庭环境都不重要,我们都是一场运动的一分子,‘浪潮’让我们的生活重新有了意义,给了我们一个可以为之奋斗的理想。” 甘塞尔还进一步指出,纳粹现象是左翼思潮下的产物。影片末尾,这堂政治课的教师赖纳·文格尔,也就是“浪潮”的元首,像一个复活的希特勒,发表了一通疯狂的政治演讲。他在台上振臂高呼,台下的学生如痴如醉。而他的那套说辞,完全是新左派的立场,反对全球化,指责“贫富不均”是真正的恐怖主义:
“德国近年来每况愈下,我们是全球化的输家,但政府却告诉我们,努力干活才是摆脱危机的唯一办法。那些政治家根本就是经济动物的傀儡。失业率必须下降,我们还是出口大国,但实际上,穷者愈穷,富者愈富。恐怖活动是现今最大的威胁,而恐怖活动正是我们自己,通过散布不公正而一手造成的,当我们把自己的星球一步步推向毁灭的时候,那些富人却在一旁摩拳擦掌,建造空间站,还想从高处来欣赏这一切。”
这就是导演的辛辣之处,他的批判锋刃直指当下的“反全球化”运动。这是近年来左翼知识分子和热血愤青最热衷的“正义”事业,但甘塞尔提出了警示,这可能是一场新的极权主义运动。即使对于这一桩四十年前的“反极权”教学事件,虽然甘塞尔借助它充分表达了自己的观念,但他并不愿就此止步,将整个事件不假思索地接受下来;相反,他对老师的做法表达了强烈的质疑。影片中,他设计了一个叫“ 蒂姆”的角色。他是富家子,但家庭缺少温暖,一直渴望融入集体摆脱孤独。“浪潮”成立后,他第一个响应“平等”的感召,把自己的名牌球衣球鞋全都烧掉了。通过这个集体,他感觉渺小的自我被放大了,自我价值也被提升了,他变得越来越狂热,也越来越偏执。他一改平时的懦弱形象,甚至冒着生命危险到处喷绘“浪潮”的标志。然而,当这样一个人奉献出全部身心,并从中赢得了别人的赞许,却突然发现这只是一场教学的骗局时,他一下子就崩溃了。他无法接受“浪潮”被解散,掏出手枪,打伤了一名同学后,吞枪自杀了。不少评论者以为电影里的这个安排是为了戏剧化,或者借鉴了《死亡诗社》,其实这是导演自身观念的表达。他力图说服观众:这种教学是危险的,只要有一个“ 蒂姆”这样心智不健全的人,整个事件就会成为悲剧。实际上,他的忧虑不无道理。四十年前的那场教学实验,虽然没有不可收拾的混乱场面,但大部分参与其中的学生都不愿提起,事隔多年他们依然感到尴尬,觉得被戏耍了、被羞辱了。唯一从事件中获益的是那个老师,他接受媒体访问,出售故事版权,直到《浪潮》这部电影上映,他还带着一种无以伦比的胜利者口吻说:“这个实验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结果,是因为我们中的很多人孤独、缺乏家庭的温暖、集体的关心,缺乏对一个群体的归属感。即使把这个实验放在今天,也会得出同样的结果……”
问题是,这样的震撼教育恰当吗?为了明白极权的危害,就要遭受极权的一次危害。那么,为了理解肛裂的痛苦,是不是就要被爆一次菊花呢?老师在讲坛上是权威,拥有批改学生试卷、将学生赶出教室的权力,但他的职责是传授知识,并不是改变他们的人生历程。为了教学,有必要将学生变成实验室的小白鼠,让他们经受一些强加的内心挫败吗?在电影里,甘塞尔保留了这些争议之处,通过米格尔老师的妻子说出了自己的质疑,“你享受课堂上他们崇拜你的瞩目”、“学生把你看做榜样,而你利用这一点操纵他们,其实这背后都是你的私心在作怪”、“你这段时间变成了混蛋”。在一处不太起眼的地方,甘塞尔更说出了自己对教育的看法。一个“浪潮”女成员回到家,看到自己的弟弟胡闹生事,要求母亲干预他,用“纪律”束缚他。母亲拒绝了,说,“你弟弟应该自己发现他的底线。”而米格尔老师,虽然他一直告诉自己,这是一场很快结束的实验而已,目的是让学生懂得自由的珍贵。但他期待的好结果并没有出现,反而迎来了一场流血事件,背上了一条人命的债。影片终曲,老师被警察带走了,所有人望着他,眼神里充满了鄙夷和愤怒。他们被这个老师深深伤害了。老师茫然无措地坐在警车里,脸上痛苦得失去了任何表情。他是罪魁祸首,不管出于什么美好的目的,他毕竟这么去做了。他做了,就是他造成的。他并不是在反“独裁统治”,他就是在进行“独裁统治”。
如果将电影的寓意引申开来,此片讲述的是对“启蒙”的反思。一直以来,存在两种“启蒙”观。一个是发轫于苏格兰启蒙运动的观念,强调个人主义,主张知识是分立的,每个人都能按照自己的理性做选择,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还有一种是欧陆的启蒙运动观念,以康德为代表人物,在这一观念里,真理是掌握在知识精英手中的,他们才真正能明辨是非、衡量善恶,公众是蒙昧迷信的,需要被灌输正确的观念,才能脱离不成熟状态,战胜懒惰和怯懦。影片中的米格尔老师,实际上就是后一种启蒙观的化身,他是学生的灵魂工程师,也是“浪潮”的总设计师。他犯的错误是“致命的自负”,失去了阐释和说服的耐心,将学生置于被动的位置上去经历,而不是让他们在自由的选择中进行思考。本来所有人是被他引领才在这条道路上狼奔豕突的,眼看到了悬崖边,这位领路人却突然化身成救世主,告诉人们,游戏结束了,一切回复原状,往回走才是正道。这就像一九四九年开始,你被老大哥灌输了一种观念,富裕是可耻的。然后到了一九七九年,突然老大哥告诉你,正确答案是,贫穷才是可耻的。这个版本的思想启蒙运动,最终胜利的当然不可能是理性的知识,从头至尾就只有权力的操弄而已。
回溯历史来看,每一次极权主义的兴起伴随着轰轰烈烈的启蒙运动,自称具有先进思想的知识分子活跃其中,他们以教育群众、改造人性为名,为全能的权力出谋划策,制造出了千奇百怪的人间地狱。例如红色高棉,高层人物都是留学法国的知识分子,师承启蒙思想家法农和萨特,结果干的全是惨绝人寰的肮脏事。当然这个话题,一扯就扯远了,需要我们走进近现代的观念史里去仔细检视。到底启蒙在何种意义上引发了极权主义,始终还是一个错综复杂的谜题。作为一部电影,它只是以一种简单、生动、直观的方式告诉我们,极权主义是一种知识分子现象。实际上,这是非常新颖的视角,至少在纳粹题材的电影里,它显得独树一帜,格外引人深思。依我之见,这部电影可以当成对《朗读者》的一次有力反驳。在《朗读者》里面,面对极权主义,知识充当了救赎的力量,启蒙最后驱除了“平庸的邪恶”。而这部《浪潮》却从反方向说:知识可以成为权力的伪饰,启蒙可以成为操纵的借口;极权主义没有在历史中消亡,他就在讲台上发号施令,只是你们还没有发现而已。

Ⅸ 浪潮电影影评观后感

《浪潮》一片在六天内讲述了一场名为“浪潮”的微型极权主义运动从游戏般的开场、到野火般迅速蔓延、再到不可名状的狂热、直到最后惨淡收场的全过程。整个《浪潮》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样本,生动的说明了极权主义运动的形成过程及其特征。任何极权主义运动的形成都有他不可或缺的要素,包括意识形态,一个政党(组织),一套方略等。

意思形态是有阶级性的。如果我们把《浪潮》中的这些中学生看成一个阶级,那么这个“中学生阶级”往往感到与家庭的疏离、对现实生活厌倦,在精神上无所归依。他们的这种相同的感觉我们可以称之为“中学生的意识形态”。而文格尔老师创造了一种使人人平等的,使生活充满希望的“浪潮的意识形态”。当一个人并没有或者无能力去发掘出自己内在真正的自我价值的时候,他就开始趋同于其他主流人群或者非主流人群。他需要一种归依感,尽管这种归依感是虚无的,但只要他觉得自己是混在人群中的人,他并没有被人群抛弃,那么他就得到了满足。蒂姆无疑就是这种人的典型,他的生活中缺少最基本的`关爱,又往往被人欺负。所以他急切地在“浪潮的意识形态”中寻求慰藉。同时,许多像他一样的人继续完善了这种意识形态。

一个极权政党要有一个领袖,一个领袖还要有一批死忠。领袖和他的死忠构成一个政党的核心,是政党的主力军。从影片的内容来看,“浪潮”已然呈现出某些明显的极权政党的特性。如果我们把文格尔老师看作是“浪潮”运动的极权政党领袖,蒂姆、或许还有最后揪着马尔科上台的那几位同学可以算作是领袖的死忠。那绝大多数“浪潮”的参与者其实都只是被其神秘魅力吸引的外围人员。外围的人员就像一堵保护墙,将核心成员和外部的正常世界隔开,使他们觉得自己所在的世界与外部世界完全不一样。他们开始敌视外部世界,凡是不属于自己世界的人都被视为敌人。所以,我们看到片中的锡南半开玩笑的说买来的冰淇淋只给“浪潮”的成员吃时,其实就暗合了这种组织特性。同时,他们也明确地树立了一个敌人,那就是楼下学习无政府主义课程的班级。与敌人的作对使这个组织更团结,更有活力。

当然一个政党还要有他的标致,仪式。通用的标志和统一的仪式,使组织内部的成员与外界有了鲜明的区分。这种区分使内部成员感受到了强烈的归属感和向心力。

一个政党想壮大起来必须有一套策略。不管什么策略,这些策略必须与人的心理暗合。

社会心理学家斯泰纳曾经提出过一个“沉睡者”的概念,来指代正常情况下蛰伏,但有时却被唤醒的残酷的潜能。基于此我们可以做出判断:文格尔的班级里全是一群“沉睡者”,他们的暴力潜能被“浪潮”所唤醒,导致他们一步步滑入恶的深渊。与家庭的疏离、对现实生活厌倦,在精神上无所归依,使“浪潮意识形态”的侵入有了可乘之机。标新立异,人人平等,又与中学生的内心需要暗暗结合。最终,他们的暴力潜能被唤醒了,浪潮也在校园甚至城市中席卷开来。

Ⅹ 德国电影《浪潮》 德语影评/简介

影片根据陶德·史崔塞Todd Strasser的小说《浪潮》(The Wave,1981)改编而来,其笔名为Morton Rhue。小说取材于真实历史时间,1967年4月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所高中里,教师Ron Jones大胆地进的一场实验,为了让学生们理解法西斯主义,利用五天的时间向他的班级灌输纪律性和集体精神。导演将这一事件搬到了现代的德国。教师莱纳·文格尔在学校活动周中给班上的同学讲授独裁政治,并突发奇想进行了一个为期五天的试验,却没想到事情发展到无法收拾的地步并最终引发悲剧

结尾处老师莱纳·文格尔读学生交的作业——关于“浪潮”的体会与感受:

“我想要的我应该都有了,衣服、零花钱,诸如此类,但我却时常感到无聊。(台下有学生对旁边的人小声说:这是我写的)这几天的经历很有趣,谁最漂亮、谁成绩最好都不再重要,“浪潮”让我们人人平等。出身、信仰、家庭环境都不再重要,我们都是一场运动的一份子。“浪潮”让我们的生活重新有了意义,给了我们一个可以为之奋斗的理想和目标。”

说的很好,如果说一开始给这些年轻人灌输的“纪律铸就力量”等思想是独裁者借以操纵他人的手段,那么上述学生的内心感受深刻地表明团体的巨大影响力——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能在物质上得到了满足,可是精神上去缺乏归属感、认同感,没有人在乎你对什么感兴趣,没人在乎你想要什么、想成为什么样的人,生活漫无目的、索然乏味。可是一旦我们组成一个团体,一个有着令人甘愿跟随的精神领袖、严明的纪律;有统一的制服、统一的手势、统一的LOGO;有对现实社会的强烈不满的团体,情况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人人得以被平等对待,团体中的每个人似乎都充满激情,眼中时刻闪现着激动的光芒,满腔热血地做着自认为有意义的事情,极度崇敬高高在上的精神领袖。。。一个小型的独裁体制就这样轻易地实现了。

阅读全文

与浪潮电影中人物分析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女主是麦姬的电影 浏览:211
国外警察陷害司机搞笑电影 浏览:451
电影第九个女婿故事片 浏览:471
国产一区偷电影 浏览:584
女人三十是什么电影 浏览:690
契约粤语电影免费看 浏览:398
科幻电影主角骑摩托车 浏览:430
电影妈妈咪呀我来了中文字幕 浏览:399
数学家人物电影 浏览:117
关于运动励志的电影 浏览:910
接吻新电影 浏览:358
最漂亮女孩电影 浏览:39
香港高清电影海报 浏览:264
寻求电影歌曲 浏览:605
最搞笑电影穿越 浏览:141
你好李焕英电影片头字幕截图 浏览:48
影音先锋最新伦理电影 浏览:464
何润东征途电影国语版免费观看 浏览:821
宋小宝搞笑电影最新 浏览:408
香港电影人鱼的眼泪 浏览: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