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人物 > 中国动画电影英雄人物的设计

中国动画电影英雄人物的设计

发布时间:2023-05-08 13:15:20

㈠ 像《秦时明月》那样动画里逼真的人物场景是怎么用3D做出来的

策划故事(包括故事整体,人物,涉及事件)-故事定案-原画师进行原画设计(初稿)-原画定稿-扫描-建模(用3D软件 3Ds Max或者MAYA)-模型整合-给模型贴图源高-细小处修改-动画效果渲染(3D化,雀此添加粒子效果等)-剪辑,加音乐,配音

以上是基本的几个步骤,做动画其实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工程,分工分得很细,而且必须具备强硬的美术功底,还要熟练运用动画制作软件。像《秦时明月》这样的动画一个人肯定雹岁尺做不了,普通的Flash动画还有可能。

㈡ 《哪吒之魔童降世》人物形象分析与设计怎么开题报告

【摘 要】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于2019年7月在中国内地上映,上映不到一个月,票房就达43.1亿元,创造了国产动画电影票房神话。该电影在澳洲上映一周,票房成绩大好,创下近十年澳洲最快突破100万澳币票房的华语影片新纪录。此外,《哪吒之魔童降世》顺利进入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初选名单。

【关键词】角色;颠覆;偏见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26-0154-02

2019年暑期档最热门的影片,一定是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上映不到一个月,内地票房已达到43.1亿元,成为全球单一市场票房最高的动画电影。不仅如此,2019年8月22日,该电影夺得了中国内地单日票房冠军。至2019年9月16日,《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突破49亿元,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票房最高的动画电影。此外,《哪吒之魔童降世》还顺利进入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初选名单。

一、剧情简介

《哪吒之魔童降世》讲述的是,天地灵气孕育出一颗能量巨大的混元珠,元始天尊把混元珠提炼成灵珠和魔丸,灵珠投胎为人,助周伐纣,而魔丸则会化成魔王,为人间带来灾祸。元始天尊启动了天劫咒语,三年后天雷将会降临,摧毁魔丸。太乙真人受命将灵珠托生于李靖的三儿子身上,为其取名为“哪吒”。不料申公豹从中作梗,将灵珠和魔丸置换,灵珠与龙族的血脉结合,成为了龙族太子敖丙,魔丸附体的哪吒却成了人人惧怕的“妖怪”。最终哪吒和敖丙联手对抗天雷,解救了陈塘关的百姓。

二、角色形象设计

哪吒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人物,《西游记》《封神演义》中都有关于哪吒的形象描写。“爹爹,你的骨肉我还给你,我不连累你。”这是1979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动画电影《哪吒闹海》中的一句台词,该片取材于《封神演义》,大部分国人都对这部影片中的哪吒印象深刻。蛮横的龙太子敖丙被哪吒抽筋扒皮,龙王无法降服哪吒,于是用陈塘关百姓的性命作为筹码,施压于哪吒的父亲李靖,哪吒为了不拖累父亲和百姓,自刎而亡。之后,太乙真人以莲藕为哪吒重塑真身,使其复活。哪吒牺牲自我的英勇形象就此留在观众心中。

哪吒作为我国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个文化符号,长久以来,是正义的代表。“莲花荷叶衣,头顶冲天髻,脚踩风火轮,手拿乾坤圈,双臂缠着混天绫,一身正气。”这是我们最认同的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哪吒形象。最初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哪吒的形象公开时,绝大多数人都无法接受,称其太丑,与传统的哪吒形象大相径庭。厚重的刘海下是一个圆鼓鼓的脑门,额头中间留着红色的魔丸印记;两只大眼睛周围有着烟熏妆般的黑眼圈,引人注目;满脸的雀斑,塌塌的朝天鼻,满嘴锯齿形的牙齿;敞着怀,穿着红色镶黄边的坎肩,上面绣着莲花图案,松紧口低裆灯笼裤,腰上系着亮黄色的腰带,裤脚收口处有红色的魔丸图案;永远不穿鞋,光着脚;双手常插在裤腰里,一副又拽又痞的样子;惹是生非、性情暴躁,与往日善良勇敢的英雄形象有极大的差异。

影片《哪吒之魔童降世》中所谓的“反派”,即灵珠化身的龙太子敖丙却深受大家喜爱。披着宽大的头巾,只露出眼睛,摘下头巾后俊美的面容才得以展现;飘逸的蓝色长发一部分高高梳起,另一部分自然垂于身后,两绺垂于胸前;额前长着两个还未完全炼化的蓝色龙角,印堂中央是蓝色的灵珠印记;秀气细长的眉眼,高挺的鼻梁,精致的嘴唇;白色长衫印着精美的淡蓝色水纹,声音成熟稳练,举手投足之间尽是优雅,与传统故事中被哪吒抽筋扒皮的敖丙形象完全不同。

三、剧本人物设定

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哪吒和敖丙颠覆式的角色形象基于剧本中的人物设定。哪吒本应是灵珠,却被申公豹换成魔丸,天生就注定了魔童的身份。他能力非凡,一出生便闯祸,惹下了事端,被陈塘关百姓当成妖怪,被父母关在家中,限制其自由。随着情节的发展,观众会慢慢发现,哪吒的顽劣并非天生,他的行为像极了叛逆期的孩子。他初次跑出李府时并无恶意,却受到了他人的欺凌与偏见。顽劣的行为及不屑的态度只是想得到父母的陪伴,得到百姓的认可。外表冷漠乖张的哪吒,内心是落寞与孤独的。他用带刺的行为来掩盖自身的脆弱和对自由与爱的需求。

影片设置了许多细节体现哪吒的真实性格,例如,因被限制出行,哪吒待在家里无聊至极,母亲殷夫人得空陪他踢毽子,他赌气说着不愿意,却玩得不亦乐乎;为了偷偷跑出去玩,他用石头捉弄两个看门兽;跑去镇子上和村民们捉迷藏,村民们惊恐地四处逃窜;相信了父母和太乙真人所说的善意谎言,以为自己是灵珠转世,于是把自己当成肩负重任的英雄;遇到海妖,解救了一只小狗,一定要靠自己的力量救下小妹;结识敖丙这唯一的朋友后,留下眼泪,觉得丢脸;父母和太乙真人告知他要举办生日宴时,装作不开心,但转身就兴奋地开始筹备,还为敖丙送了手绘地图……

敖丙有着灵珠的身份,本应是解救苍生、悬壶济世的角色,却肩负着龙族复仇振兴的重任。龙族与天庭恩怨已久,全族浴血奋战,拼命镇压无数深海妖怪,却被天庭囚禁于炼狱之中,还美其名曰“龙宫”。龙族重见天日的机会千载难逢,龙王将希望寄托于龙太子敖丙身上。与哪吒一样,敖丙无法选择出身,从小便认申公豹为师傅,努力学习武艺,为的就是有朝一日能打败魔丸,在天庭中争得一席之地,为龙族扬眉吐气。

敖丙虽从小跟着申公豹长大,却是个重情义的少年。结识哪吒后,与哪吒一起踢毽子,两人惺惺相惜,成为了对方的第一个朋友,敖丙还将能召唤自己的海螺送给哪吒。得知哪吒就是魔丸后,敖丙非常痛苦,在师傅的希望和家族的利益之下,他别无选择,只能亲手杀掉自己唯一的朋友。但他还是不忍,收到哪吒生日宴的邀请时,他只想为哪吒实现生日愿望。准备杀哪吒前,他还为哪吒的父母和太乙真人求情,只因他们是哪吒的至亲。

四、影片主题思想

人物设定的根本来源于影片的主题思想。申公豹讲述自己的遭遇时,说过一句话:“人心中的成见就像一座大山。”“成见” 是影片的主题之一。片中哪吒、敖丙及几位配角的设定都离不开“成见”这一主题。哪吒一出生便被魔丸附体,天赋异禀。这时候的哪吒只是一个刚入世的孩子,与生俱来的魔丸神力驱使他进行破坏,是毫无意识的。因无法自控,太乙真人用乾坤圈锁住他的一半神力。母亲殷夫人带给他温暖,使他渐渐恢复平静,还原成一个婴儿的状态。这时候的他本性与那些普通的孩子无异,只是一个需要依靠父母的孩子。但陈塘关百姓对哪吒充满了敌意,认定哪吒就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妖怪。

哪吒性格的关键性转变在他第一次跑出李府时,一个小女孩邀请他一起踢毽子,他欣喜地答应了,不料被旁人看到,大家像看到怪物一样尖叫着四处逃窜。女孩被抱走,街旁的孩童大叫着“妖怪”向他扔泥巴。他没有做出伤害他人的举动,却受到了不公平对待,既然大家都这么认为,那他就干脆把自己当成是一个“妖怪”,他有多渴望得到大家的认可,就把自己伪装得有多坏。众人的“成见”是造成他脾气暴躁、作恶多端的根本原因。

为了救下小女孩,除掉海妖,哪吒被众人追着喊打,没有一个人愿意相信他,还称他为“害人的妖怪”。生日宴前得知自己并非灵珠转世,以为父亲只是想维护李家的名誉。他对所有人都失去了信任,解开乾坤圈,失去意识后疯狂杀人。众多恶意把一个孩子生生逼成了“妖怪”。哪吒努力伪装,却会在感受到善意后,流露出他原有的善良。敖丙陪他踢毽子,他感动流泪;小妹的一声“小哥哥”让他心软;失去意识跑到树林里时,得知父亲为了救他愿意放弃自己的生命,他恢复了意识,醒悟、忏悔、感动,立刻回去拯救了所有人,也原谅了敖丙。小妹的善、父母的善、敖丙的善,压制了哪吒心中的“恶”,唤醒了哪吒的“善”,哪吒成为英雄后,才打破了众人的成见。

龙族帮助天庭降服了无数海中妖兽,敖丙作为龙太子,本应风光无限。天庭却碍于龙族的妖族身份,将全族囚禁于暗无天日的深海之中。天庭不公,激起了龙族的愤怒,于是龙王与申公豹合作,盗取本应属于哪吒的灵珠,把希望寄托在敖丙身上。

让人印象深刻的是,敖丙每次出现时,都会带着头巾,他明明面相俊美,却无法展露,因为他是龙族太子,百姓眼中的“异类”,天庭眼中的“妖族”。龙族为他带来的不是荣耀,而是毫无道理的“成见”。

敖丙身上有灵珠加持,生性善良,同哪吒一样拥有无上神力,结识哪吒时,出手相助,放了海妖一条生路,没责怪哪吒的无理,反而感谢他救了自己一命。赴哪吒的生日宴之前,龙族里的每一个成员将自己身上最坚固的龙鳞拔下,为敖丙做了一件万鳞甲衣。敖丙虽知哪吒是无辜的,可龙族的未来不容他犹豫,他只能跟随申公豹,除掉哪吒。即便注定要走这条复仇之路,他依然坚持着他的善。

哪吒失去意识的时候,他救下了李靖夫妇以及太乙真人,却被李靖揭掉面巾,暴露了身份,众人对他指指点点,责怪声接连不断地向他袭来,大家已然忘掉面前这个“妖族”少年是他们的救命恩人。敖丙在这个时候开始黑化,激发他恶念的根本原因是众人的“成见”。这些“成见”将一个天性善良的少年逼迫成恶魔。他没有理由为了一群对他充满仇恨与偏见的人背叛自己的族群。

最终哪吒原谅了他,是哪吒的善使他幡然醒悟,两人联手挡下了天雷。从头至尾,敖丙的善甚至比哪吒更为明显,却依然无法减弱他人对他根深蒂固的“成见”。

五、结语

哪吒是魔丸转世,敖丙为灵珠转世,魔丸和灵珠本为一体,天生命运相连。哪吒与敖丙是两个极端,却归属于一个本体。人们的“成见”让两人暂时选择了“恶”,但他人的“善”又引导他们选择了自己的“善”。

哪吒和敖丙都是对方唯一的朋友,影片结尾两人联手将魔丸和灵珠的力量融为一体,迸发出了巨大的能量,抵抗了天劫咒,解救了苍生,也解救了他们自己。

《哪吒之魔童降世》不仅仅是一部简单的动画电影,抛开笑点与高水准的制作,影片中蕴含的人性与抉择为我们带来了更深层次的思考,面对困难时,希望每个人都能丢掉心中的“成见”,作出自己的选择。

参考文献:

[1]祝普文.世界动画史(上、下)[M].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2003.

[2]颜慧,索亚斌.中国动画电影史[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

[3]吴冠英,王筱竹.动画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4]孙立军,张宇.世界动画艺术史[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7.

[5]张慧临.二十世纪中国动画艺术史[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

㈢ 古代神话形象在中国动画造型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摘 要】神话传说是人类历史与文化的无价瑰宝。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传承已久且内容丰富多彩,一直以来都是我们当代文化艺术作品创作和学习借鉴的无限源泉。中国神话传说从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一直流传到现在,其中以中国古代神话人物为原型创作的中国动画也曾经在国际上享誉盛名。神话传说形象以它独有的神秘性和趣味感增添了动画作品的喜剧性和观赏性。这毫无疑可以说,中国古代神话传说题材及其形象为创作依据是动画作品创作中不容忽视的支柱,也是振兴我国动画的一剂良药。

【关键词】神话传说形象;造型设计;动画艺术

在动画艺术创作中,动画作品中的角色是动画片中的灵魂,一个成功的动画形象不仅可以带来一部动画艺术作品的成功甚至可以带动整个动画产业链条的发展。纵观中国古代神话形象在动画艺术作品中充当的动画角色不仅能够为动画作品本身提供丰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土壤,更是中华民族的审美文化的反映和写照。有着悠久的历史文明和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素材的伟大的中华民族,如戏曲、皮影、剪纸等的传统民间技艺与神话故事一样,一起成长在我们的生活发展中。塑造有中国特色的神话形象必须借助这些技艺的帮助。所谓一方水土一方人,中国的神话形象在有着传统文化岁月积淀的土壤中生长而成,必然带着传统文化的印记。如何能让这些富有文化色彩的神话角色还原到动画角色中去,并能带来整部动画作品的成功是我们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一、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形象

中国古薯羡凯代神话传说涉及的范围方方面面从天地始说、人类起源到道德文化、教育等。自从盘古开天辟地创造世界以来,在中国境内大地上先后出现了无数优美的神话传说,袁珂先生所著的《中国神话传说》就是系统地介绍了中国神话,诸如《华胥与伏羲》《女娲补天》、《精卫填海》数唤《神农鞭药》《黄帝与蚩尤》《夸父追日》《后稷播种》《尧皇让贤》《蚕神的故事》《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吴刚伐桂》《舜的故事》《鲧伯取土》《大禹治水》《牛郎织女》等一系列优美浪漫动人的神话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一直流传至今。其中牛郎织女的故事是一个美丽的爱情故事,已经接近了现代人类的正常生活秩序派纯领域。

在动画艺术作品的创作中,夸张性的艺术特点是动画艺术最突出的特点之一,而在动画造型的创作中夸张更是必不可少的一点。比如《宝莲灯》中二郎神的造型设计,既要有神幻色彩又要符合人物的性格,所以关于二郎神的造型,参照了很多传统年画和佛像的造型,显得威严冷酷。色彩也是明显的单调。天庭至高无上的权威与自私冷酷的一面充分体现出来。

二、中国动画造型中的神话传说形象

动画角色的选择和塑造在整个影视动画作品中占有特别重要重要的地位。动画的故事题材极其丰富,不同题材的作品给动画角色的创造注入了新的活力,成功的动画角色造型,不仅可使角色形象跃然于银屏之上,吸引观众的眼球,而且能寓性格于外貌之中,在表现思想内涵方面也有极大的.扩展,积累了内在情感意蕴的力量,增强了打动人心的感染力,使动画故事的艺术性更加凸现,动画片更加精彩,为动画片的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动画角色的造型多种多样,不拘一格,可夸张也可拟人;可简约也可繁缛;可精致也可朴拙。但要设计出贴切、生动、传神的动画角色,不仅要有深厚的艺术功底和造型能力,还要有对动画艺术性和技术性的全面思考,实现动画角色与动画片的“浑然天成”。

中国动画以神话形象和题材创作的历史从产生到现在已经走过了八十年的曲折历史。历数在中国动画史上几部辉煌经典的动画电影,从《铁扇公主》、《大闹天宫》、《哪吒闹海》、《女娲补天》到《宝莲灯》等,每一部都是借鉴于神话传说。所以从另一个角度说,中国神话题材动画史见证了中国动画史。

三、动画设计中神话传说艺术形象分析

首先,动画神话形象的完整塑造离不开情绪饱满,刻画细致的人物性格。神话传说人物在被改编成电影角色或者动画角色时,并不是局限于的人物外在形象,而是非常灵活多变的,他既可以是惩恶扬善的正面形象,也可以摇身一变变换为成欺良霸市的反面形象,这也正是神话传说人物形象角色多样性的灵活转换。比如是在动画片《大闹天宫》中,哪吒的角色设定是协助托塔李天王镇压捉拿孙悟空回天庭问罪的,代表邪恶的反面的人物角色设定。而在另一部动画片《哪咤闹海》中,哪吒却是一个勇于为民除害惩处邪恶势力的正面英雄形象设定,在《哪吒闹海》这部动画作品中对哪吒的人物角色性格的塑造非常丰满,既有柔弱向善的一面,也有惩恶扬善的一面。

其次,动画艺术作品中的服饰设计与色彩运用也是人物造型最直观的表现手法。动画片《大闹天宫》在把握了原著精髓的同时,又能够根据儿童的欣赏心理来进行情节的编排和形象的刻画。因此,整部影片色彩浓重,造型奇异,场面雄伟壮丽,形象特征鲜明,情节跌宕有致,具有独特的艺术色彩,这也是《大闹天宫》堪称中国动画片不朽之作的主要原由。《大闹天宫》中孙悟空穿着鹅黄色上衣,腰束虎皮短裙,大红的裤子,足下一双黑靴,脖子上还围着一条翠绿的围巾,导演万籁鸣用八个字称赞他“神采奕奕,勇猛矫健”,尤其是孙悟空面部的桃心设计更是让观众眼前一亮。

四、结语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人物塑造不仅要在继承和遵循传统的基础上创作,更要结合新时期动画造型艺术的新特点,让传统的神话传说故事与新时期语境下的神话传说故事相结合。也要更深层次的认识到当代社会的发展和大众审美艺意识的变化。我们要从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厚资源中摄取营养,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的力量来不断拓宽我们动画的发展,真正开辟一条适合中国神话传说题材的动画新大陆。

㈣ 动画角色造型的设计原则有哪些

动画角色造型的设计原则有哪些

在设计过程中,应该注重造型风格的整体性,以及结构、比例的控制,从而使生动的形象、鲜明的角色性格跃然纸上,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下面是我分享的动画角色造型的设计原则,欢迎大家阅读!

角色造型是一部动画作品成功的关键所在,甚至能够决定整个作品的命运。编制所构思的故事情节,以及导演创作动画片的意图,必须要靠动画设计师创作的各种角色形象来体现――角色就好像是动画艺术家创造的演员,担任着演绎故事、推动情节发展以及揭示人物性格、命运和影片主题的任务。

一、动画角色造型的艺术价值

一个设计精美的角色造型不仅可以给观众以美的享受,更主要的是,完美的、恰当的造型设计能够将情节表演的更为生动、精彩。动画角色造型是动画影片整体风格形成的基础,各式各样的角色造型共同营造了整个动画片的艺术氛围。

角色造型的艺术价值主要靠形状的把握,线条的变幻,轮廓的描摹体现出来。

形状是角色造型的视觉基本要素,是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独特形态,它可以在圆形、方形和三角形三种基本形状的基础上进行多种形式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就是体现造型艺术价值的一个重要方面。如图1所示,非常经典的米老鼠和唐老鸭通过美妙的形态引起了无数小朋友和大朋友的关注。

1美国经典动画形象米老鼠和唐老鸭造型

线条是人们在涂鸦时最本能的表现形式,很多绘画形式都会以线条为主,体现出一种优美、流畅的视觉效果,如图2所示的动画作品是2003年纽约Flash电影大赛获奖作品,该作品用极其简单的线条勾勒出了人生哲学,很有创意,体现了很高的艺术价值。

2以线条为主的FLASH动画角色造型

为了更好的实现动画造型的艺术价值,需要动画设计师在造型设计中应该遵循以下几点设计原则。

二、动画角色造型的设计原则

1.造型设计要符合动画整体风格

完整的动画角色造型设计首先要考虑到角色的整体性,即所塑造的角色人物形象是否符合剧本的要求,以及在符合要求的同时能否带有创作者自己的风格。

角色造型的设定应根据剧情的需要,在充分分析和了解剧中人物特征、故事情节变化及风格特点后,再选择适当的表现方法。

动画中的角色要做到符合剧本和生活的真实性,符合故事中规定的情景和人物的个性特征,要作到与镜头空间环境的造型风格协调一致,更要适应动画片的创作规律,以及动画片特有的技术条件要求等。

宫崎骏《千与千寻》这部动画电影中人物的特点可以概括为:蛋形面部轮廓、大眼睛、鼻子是不同度数的夹角,嘴巴是不同弯曲度的线条变化;角色比例写实、身材比例标准,色彩鲜明单纯。

人物的造型特点跟整个电影的风格一致:奇幻,神秘色彩,令人神往。

日本动画片《机器猫》中机器猫的造型抽象简约、不失真实与可爱。

2.设计的造型结构、比例要明确

造型的结构是动画片创制前期工作的重要环节,目的是给原动画绘制提供整个影片所有角色的准确的比例图、各个体面以及性格化的造型、服装变化造型、常用道具等,并按相对固定的格式设定。

造型结构是指造型的整体形象,例如高、矮、胖、瘦。另外还要把握形象构成的特点,例如,正三角形、倒三角形、头大身体小、头小身体大等等。

动画角色的比例一般以头部作为衡量的标准,即身体的长度由几个头长所组成,亚洲人的身长一般为七个半头长,而欧洲和北美人则为八个头长。在画不同形态时,有立七,坐五,盘膝三半等之说。另外人体的各部分也可以以头高来衡量,大体是“头一,颈胸二,上肢三个,下肢四个,肩宽两个头”(女性略窄),普通女性的`身高略低于男性。

身体一般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部指的是腰椎以上,包括脖子、胸腔、上臂和下臂;下部一般包括盆骨、大腿和小腿。

一般情况下,动画角色设计师要着重刻画角色的上半身。因为我们在设计镜头的时候大多采用上半部分,所以在设计身体的时候也应该把重点放在上半身。

如一个身体在绘制过程中不注意他的体态特征只考虑到头部设计的话,就会给人以头重脚轻的感觉。

3.设计的造型要个性鲜明、正反面分明

人物造型如同作品的脸,我们在设计时要尽量具体,人物造型要生动、可爱、具有说服力和商品化的形象出现。因此,特别需要仔细地规划出主要角色与配角造型特点,它包括人物的造型性格的理解、特有的表情和习惯动作、服饰与配饰及道具,角色个性的塑造,可爱、调皮、野蛮、戏谑和恶搞,各种性格应能够表现的淋漓透彻。

在欧美动画片当中,主要的男性主角造型为突出的特定英雄人物。

在创作英雄时,最常使用的基础形状是方形,方形通常用来表现可以依赖或者坚实可靠的人物角色,或者是一些力大无比的角色人物。英雄角色的造型特征:

(1)突出颈、肩部的肌肉,宽阔的肩膀,大块的胸肌,紧绷的腹肌来凸现胸骨,四肢主要突出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以及硕大的大腿肌肉。

(2)大部分的英雄角色都有着巨大肩膀和背阔肌,不论是哪种风格英雄角色的身形一般呈“V”字倒三角型。

(3)在设计英雄表情时,一方面要根据剧本设定英雄角色的个性和不同背景下需要表现的情感,另一方面要夸张突出英雄的个性特征。一个强壮的英雄人物通常都具有明亮的双眼、坚挺的鼻子、有力的下巴、浓浓的眉毛、棱角分明并且夸张的脸部骨骼结构。

同时,设计的造型角色应正反面鲜明,使人一目了然。

4.造型要生动、简洁、易于动作

简化是动画造型的基本特征。纯化应是更高层次的简化,就是以最简洁的造型语言表现出丰富的内涵。单纯简炼的造型,会使视觉信息的传达更明确、直接。

如果设计的角色造型细节太多,反而会成为以后做动画的负担和累赘,因此,造型的设计中不仅要生动,也要简洁、易于动作。

三、总结

综上所述,动画角色的造型是决定动画整体效果的决定性因素,因此,一部动画片中角色造型的设计是否完美,成为这部动画片质量好坏的关键。一部好的动画作品中的角色应该让读者或者观众产生美好的想象,得到视觉上的享受,因此在造型设计过程中,应该注重造型风格的整体性,以及结构、比例的控制,从而使生动的形象、鲜明的角色性格能从不同造型中体现出来。符合了这些设计原则,动画角色才会留给人深刻印象,以此体现出动画的整体价值。

;

㈤ 动画片角色设计的基本概念

动画片角色设计的基本概念

当今动画片越来越趋向于全球化,这是一种趋势。而动画角色造型设计是动画片的灵魂。下面是我为大家搜索整理了关于动画设计的美学应用,欢迎参加阅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部动画片,角色造型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一部动画中,角色造型的缺陷对影片所造成的后果是致命的。一个形象不生动,性格不鲜明,甚至带着某个被人熟知的角色形象的影子的动画故事怎么会吸引观众,更别说引起观众的共鸣。一个动画角色造型的成功,不仅意味着一部动画片的成功,这更预示着由此而产生的巨大市场和利润。所以动画角色造型设计是动画的核心工作,是动画制作的基础,优秀的动画角色造型是使动画片能够引人注目的重要因素,也是一部动画便能够给人留下印象的重要原因,可以说是决定一部动画成败的关键。

1 动画片角色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特征

动画角色造型设计是动画前期工作的重要环节。在常规的动画制作流程中,造型设计步骤主要是根据文字剧本创造出具体的角色形象,并将涉及草稿图归纳整理出规范的造型本,供其他环节的动画制作人员参考。所以对角色造型的正确把握是相当重要的。而设计动画造型所占时间,所花精力,精细程度以及耗费人力等都会根据动画片的制作标准不同而产生很大差异。例如动画电影《狮子王》的造型设计工作就要比电视动画《喜羊羊与灰太狼》耗费更多的人力,物力,资源等,所设计出的性格迥异,形态逼真的狮子,土狼等动物造型要比卡通风格的狼与羊来的更加生动。

动画角色的造型和个性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的一种态度以及对理想对美好未来的追求与憧憬。一部成功的动画片里,都会有个性特征鲜明的角色。比如《喜羊羊与灰太狼》这部国产电视动画,角色个性突出。正面角色也有缺点,反面角色也有可爱的一面,灰太狼喜剧感十足的“怕老婆”个性具有现代感并不失可爱,这样在小朋友喜欢的基础上,成年人也不排斥。可以说,动画片是我们童年的一个延续。而动画工作者一般都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更有一颗孩童的心,动画里一切都有可能发生,这给了创作者广阔的想像空间。如以美国为代表的很多西方卡通角色造型多数以一种夸张,幽默,轻快明朗的状态呈现,人物的好与坏被无限放大,有一定的教育意义,通过某种方式从侧面来向观众传达某种思想,引入深思。如《WALL.E》看似只是一个名叫瓦力的机器人的发生在未来世界故事,但观众一定会强烈的感觉到这个片子要告诉我们的绝对是对环境保护的问题。中国的卡通角色造型注重人物的正面形象,并且必须将教育意义很直观的无限放大。日本的卡通角色造型风格唯美,十分注重商业影响和经济效益。

动画角色造型设定必须绘制严谨准确,充分表达角色设定的基本内容;在充分反映自身艺术特征的基础上,必须符合各自类别的技术特点。

2 动画角色造型设计对动画的重要意义一动画片的灵魂

动画角色造型设计是动画片的重要组成部分。动画中的角色就像是一部影片中的演员,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多折命运是推动着整个故事的发展进程的关键。动画角色造型设计是动画的核心工作,是动画制作的基础。日本动画片《千与千寻》讲述了千寻跟着父母从这个城市搬迁到另一个城市,途中所发生的一段奇妙旅程的故事。影片塑造了一个怯弱瘦小,甚至长的略显普通女孩形象,这样一个弱小的十岁女孩在神隐后,竟然勇敢的接受了一个又一个的考验与挑战,最终救出了自己的父母,千寻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个弱小,这说明千寻的骨子里有一种“韧”。其中汤婆婆满身珠光宝气,那贪财的吝啬小老板形象角色造型被鲜活的表现出来,还有白龙的角色造型是传统日本男孩的发型等,这几种人物的性格交织,以及西洋造角色造型与东方角色造型的碰撞,让整部影片都变得异常精彩生动。观众也跟随千寻经历了这一个个的考验。动画角色造型在赋予角色生命的同时,也是得整片更加的具有可看性。

3 动画角色造型是一种民族文化的折现

一个优秀的动画角色造型不仅能够满足人们对于真善美的追求,更重要的是能够折现出一个国家的民族特色。以中国为例,中国动画的从业者从小接受中国文化的熏陶,很容易想到从民族文化中取材。自然在动画角色的塑造上融入了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思维方式,叙事方式,情感表达方式,与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相嫁接,使角色造型更易被本国民众理解和喜爱。例如,动画片《三个和尚》《哪吒闹海》《大闹天宫》讲的都是典型的中国故事,所用的也是中国传统的绘画手法,传达的更是典型的'中国意蕴。而像迪斯尼的早期电影动画片大多从欧美传统文化中取材,如《白雪公主》《罗宾汉》等等。其中还有取材于中国文化的,如《花木兰》,其中饱含着幽默乐观的精神,洋溢着个人英雄主义情绪,而这些都打着明显的美国文化印记。

4 动画角色造型设计是动漫产业的关键

一个动画角色造型的成功,不仅意味着一部动画片的成功,这更预示着由此而产生的巨大市场和利润。可以说角色造型设计是一部动画片的灵魂。而且多数商业动画片的收入并不是来源于影片票房的收入,而更多的是依靠片中角色制作的衍生品所带来的附加值。例如《喜羊羊与灰太狼》中的动画角色造型人物为简单的对立关系;造型线条简单,色彩分明,性格差异显著,易于开发衍生产品,便于消费者接受;角色个性突出,这样在小朋友喜欢的基础上,成年人也不会排斥。《喜羊羊》在各电视台的少儿频道播放了3年,这样的“预热”让电影《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上映后获得了成功。而通过喜羊羊,灰太狼的动漫形象而制造的大量动漫衍生产品,如玩具,文具,食品,服装等都能经常见到。这位动画明星不亚于普通的影视明星。这无疑证明了这部中国国产动画《喜羊羊》所获得的成功。

5 动画角色造型创作的灵感

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这是艺术创作中人人梦寐以求的境界。比如说《功夫熊猫》这部片子在创意阶段的时候,中国熊猫的形象就激发了创作者的灵感。其实喜欢熊猫的人很多,但很多时候只是停留在了喜欢,而美国迪斯尼将这种形象提炼并进行拟人化的再创作,一个生龙活虎的喜欢功夫的熊猫就诞生了。在《功夫熊猫》被人们所熟知和喜爱之后,一些山寨的“功夫武侠”便跃然于屏幕之上。

有时,动画角色的造型源于创作者对某物的喜爱,从而拟人化,让某种形象生动鲜活起来。或是被某种人群的特性所吸引,从而进行提炼与再创作,使得角色具有更鲜明的性格特点或是有着多折的命运。去年中国传媒动画学院的一部名为《红领巾侠》的联合作业被不少热爱动画的人所熟知。每个专制教育下的孩子都在压抑中渴望战争。懵懂中被系到胸前的红领巾,是烈士的鲜血染成的,也被烈士们追求自由的精神所浸润。红领巾侠,就像是正义的化身。就像唯中国有孙悟空一样,这里的红领巾也可以说是中国少先队的一个代表形象。动画角色造型的创作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从自身喜爱的一些事物出发,从生活中寻找创作的灵感。

总之,一部动画片,角色造型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甚至可以说,是起到了决定一部动画片成败的关键作用。动画角色造型是动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没有一个导演会忽视影片里的动画角色造型,造型是一部动画影片的基础,从某个角度来说,动画片里的角色造型相当于传统影片里的演员,能够向观众传达感情和意义。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导演寻找合适剧本中人物性格的演员,动画片中的角色造型则是导演根据剧本中的要求而随心所欲的设计出最符合剧本人物的角色,是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假定形象。演员的选择将直接导致整部影片的成败。,动画角色造型在影片中具有决定性作用。


;

㈥ 浅谈动画中的角色设计

浅谈动画中的角色设计

导语:无论是场面宏大在影院上映的动画巨作还是个人或团体制作的小短片,每部动画作品都需要借助一定的角色去讲述这部作品的情节。角色设计是一部动画片的核心部分,一个优秀的动画角色往往是令人难忘并印象深刻的,有些动画形象不仅登上了银幕成就了一部动画片,而且成为了一个品牌。下面就由我为大家介绍一下浅谈动画中的角色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动画中的角色

1.1角色的含义

动画片的角色设计是指对动画中角色的形态、性格造型进行设计,它包含角色的性格定位,动作特征定位等。动作设计必须根据不同角色的动作过程,进行最具特征的格式设定,使每一个角色的性格得以充分的体现。动画中的角色的表演就相当于真人在影视作品中的表演,动画片中的情节发展,台词对答都要借助角色的动作,表情和语言来表现。二维动画中的角色通常是依靠原画创作人员的绘制设计完成,可以超越现实中真实的建筑、人和动物,可以拍摄出真人所不能达到的效果和画面。

1.2角色设计包含什么

“动画角色的设计主要包含形体结构,动作姿态,头部造型,面部表情,服装道具等几个方面。其中角色的形体结构和头部造型起关键作用,动作姿态与面部表情附于其上。而服装道具主要起到修饰性的作用,使角色的特征更加突出明显,角色的形体结构对动作具有重要影响,形体结构的变化会引起其动作发生相应的变化。例如动画角色绿巨人,他在身体发生变异的情况下,动作幅度要比正常时更大,更显笨重,每个动作需要的预备,缓冲也更大。”在角色的创建过程中,应该考虑到角色的性格特点,身材是什么样的,职业特征和很多关于这个角色相符的因素,角色的设计要结合剧本中整体的色调和背景架构去创作。

2动画角色设计要点

(1)结构准,线条优美精简,基本功一定要扎实。

(2)设计要合理,怎样才是设计合理呢?就是要符合常理,要让大多数人接受。

(3)该具体的就要做到很具体,必须让别人能看得很清楚,否则这个设定就是应该PASS的,你总不能让下一个步骤的人自己去猜怎么做吧?

(4)怎样通过加减法创作角色。创造出数以万计的角色并不难,我们首先确定这个人的相貌特征,比如这个人是娃娃脸比较单纯,或者这个人尖嘴猴腮很老成性格里有狡黠的成份等等。接下来是这个人的体格,是瘦是胖?是高大还是矮小?面部加身体的无限组合可以让角色的创作丰富多彩。改变比例也不失为设计角色的一个好方法,一个正常头身比例的普通人,一个九头身壮硕的英雄形象,一个头大身子小的可爱形象给人的感觉是不同的,再加以结合面部加身体的组合,又可以设计出很多毫不雷同的角色。比如创作一个类人生物,先确定其是拟人还是拟兽,以人类的身体为基础还是以其他生物的身体做基础,是大是小?并将可以显示其本质和性格类型的要素混于其中,如:是凶残丑陋的敌人还是善良可爱的妖精?“1+1=?”为我们的角色增加更丰富的变化,比如植物+人类+牛角犬牙虎爪等一些兽类的元素=一个受了污染守护某殿堂的树木精灵,又或者剑士+小丑+翅膀=一个风的守护神,剑士的冷静和小丑的嬉皮反差又可以体现其双重性格,脾气古怪,引出其以前不为人知的经历,激发观众的好奇心等等。

(5)剧情与角色的关系。分析人物性格创作,结合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为前提赋予角色特定的性格。造型中要体现角色的性格魅力,一个角色是博学多才,还是涨势跋扈,是胆小怕事还是温柔可亲都将直接体现在角色的外型上。

(6)分析主题下的角色个性,并根据角色的类型赋予其魅力,创作出令人动心的角色形象。我为我作品中的少女剑士设定的时代背景是教会统治下的中世纪,人们厌恶精灵,水妖和小矮人,不在相信守护神大量砍伐森林扩充村庄。一部分妖怪精灵乘火打劫引起了飓风,黑死病和人类的莫名死亡,一部分仍主张和人类共处,少女就是其中的一员。我作品中的少女虽站在森然的墓碑当中,目无惧色表情坚毅,体现了她性格中的隐忍坚强,一方面受人类的.非议和不理解,一方面又被自己的同胞所厌恶,但她仍坚持自己所坚持的信念,希望回到那个鸟语花香和谐共处的时代。要让人动心的角色必定有其独特的魅力点,观众对一个角色第一印象就是其外表,会根据其相貌衣着去想象他的性格。比如我作品中的少女表面的魅力是这个角色从外貌上清秀可爱。只要有人喜欢必定有其独特的个性,我作品中少女性格的魅力是其嘴巴很倔口硬心软,其实是一个很善良的人。才能的魅力是其拥有的特殊能力。一个完美无缺的人不能称作为人,有弱点才是真实的,我作品中少女弱点的魅力是其表面很坚强其实很怕寂寞。有不协调的意外性才更让人觉得有趣,就比如一个冷酷无情的杀手,但其在完成任务之外非常喜欢小动物并很孝顺父母,这就是所谓的不协调魅力。

(7)表情的刻画是表达角色情绪的重要元素。人的表情是由内而发表现情绪,动画角色的表情则是由外而内设定情绪与性格的工具。要先了解这个角色的性格与整个故事情节。动画角色的性格特征都是十分明显的,这些生动的觉得对观众而言并不是一个空虚的影像,而是高度浓缩了的人性,是现实生活中人物或非人物的夸张和抽象,所以为了突出角色的情绪与性格,就会以更夸张,更丰富的表情来刻画。因为拥有人类最富有表情最生动的五官,所以当设定人物角色的表情时,就会参照表情肌的运动对观众表达自己的情绪状态,但是由于面部只有有限的活动范围,一些表情可以准确的解释,比如说愤怒和极端的满足。然而其他的表情则难以解释,例如,厌恶和恐惧,读懂他们需要相当的敏感性,所以有一些面部表情经常会被错误的阅读为表达另一种情绪。所以这些微妙的情绪就要连接角色性格与故事情节用较为夸张的手法来表现。例如在《超人总动员》这部影片里,这位“中年危机”男子对着镜子想要找回自己年轻时的英雄状态,但是现在头发秃,肚子大,这种复杂微妙无奈的情绪就需要用瞪大双眼,眉头紧锁,嘴角向下,下巴前突,这种夸张的手法才能将人物性格与剧情情绪诠释的更加真实。”

3怎么去提高自己的设定能力

(1)我认为提高自己的设定能力首先要加强自己的绘画功底,多画速写和人体动态结构,临摹各种风格的作品,放电映像那种可爱细腻的风格要画,井上雄彦粗犷豪放的风格也要去尝试,博众家之所长,早日创造出属于自己的风格。不要怕麻烦,做到每日一绘,再好的创意也是通过我们的绘画能力表达出来的,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2)我觉得想要把角色的性格表现的淋漓尽致就需要我们具有一定的表演能力。光有绘画基础是远远不够的,想让自己设计的角色生动真实,就要开阔自己的视野,增加自己的阅历。要多看点跟艺术有关的东西,比如电影、动画、漫画、名家画集等,多加积累取长补短。还要了解一定的历史知识,世界各地的丰富的民俗民谣,民间传说,民族服饰等都是一种文化符号,这些都是角色设计时创作参考的源泉。

(3)想象力要丰富,让我们保持一颗童心,创造鲜活的角色形象必定要有丰富的感情投入,这就是要做一行爱一行。

(4)最后要对自己有充足的自信心,相信自己也是成功的前提。

;

㈦ 中国民族动画各采用哪些中国民族特色的艺术元素

中国动画片发展经历了70多年的时间,其间,中国动画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产生了一大批蜚声海内外的优秀作品。中国动画从它创始初期就与传统民族艺术元素紧密相连。中国书法、篆刻、京剧、皮影、武术、传统乐器、古代纹饰等民族的艺术元素被广泛的应用于中国动画的制作之中,充分地体现出中国动画的民族性特点。但同时,过分地强调民族性也对中国动画今后的发展产生了质疑和阻碍。一、 许多的传统民族艺术被广泛地应用于动画创作中 (一) 题材方面 在题材方面注重新的思想性,教育性和审美趣味相结合,寓教于乐,在动画片种的样式和风格方面,注重从中国传统的民族民间造型样式和材料中借鉴汲取营养,探索和实验动画艺术的新材料和新品种。 中国动画可分为以下八种不同的题材: 1、 革命教育题材:《三毛流浪记》、《半夜鸡叫》、《红军桥》、《红云崖》、《草原英雄小姐妹》、《小号手》、《小八路》、《东海小哨兵》。 2、 童话题材:《小鲤鱼跳龙门》、《小蝌蚪找妈妈》、《谢谢小花猫》。 3、 古代寓言题材:《三个和尚》、《愚人买鞋》、《猪八戒吃西瓜》、《南郭先生》。 4、 当代儿童生活题材:《牧笛》、《没头脑和不高兴》、《黑猫警长》。 5、 民间传说历史故事题材:《神笔马良》、《骄傲的将军》、《猴子捞月》、《渔童》、《九色鹿》、《牧童与公主》、《葫芦兄弟》。 6、 少数民族题材:《一幅偅锦》、《孔雀公主》、《蝴蝶泉》。 7、 文学名著改编题材:《大闹天宫》、《哪吒闹海》、《小溪流》、《金猴降妖》、《擒魔传》。 8、 国际讽刺漫画风格的动画题材:《黄金梦》、《谁唱的好》。 每一种题材都是我们中国特有的,无论是寓言神话故事,还是革命教育,都是与中国传统民族艺术分不开的,所以能够引起大家的共鸣,同时也能够提高大家对动画的兴趣,可以说,题材上的民族性是中国传统民族艺术在动画上最好体现,也是我们值得借鉴和学习的。 (二) 美术设计方面 1、 人物造型: 在每一部出色的动画片中,人物造型都充当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塑造好一个性格鲜明、形象突出的人物形象是不可或缺的,所以人物造型的独特性也就成为动画片的特点之一。中国动画大多是采用平面动画的形式,平面的动画只有在准确、生动和优美的造型中才能赋予人物以各种不同的性格和气质,从而使他们成为鲜活的形象。 人物造型上,中国的人物形象总设计师们总是广泛吸收中国传统民族艺术中民间木刻、剪纸、京剧岁局兆艺术装饰风格以及古人绘画,更加着重于形象的装饰性和性格的典型性刻画。想象力丰富,手法大胆夸张,体现出“拙朴、古趣、厚重、有美感、有性格、有力量”的艺术特点。 以影片《大闹天宫》为例,影片中主角孙悟空从整个形象的相貌、衣着、动作紧紧扣住人物性格,摒弃了万籁鸣等人早期在《铁扇公主》中类似于初期米老鼠形象的孙悟空造腊此型,而是将孙悟空的外在和内在品质合二为一,结合了他所有的“猴、神、人三者统一”的特点。在漫画《西行漫记》中的孙悟空基础上再借鉴京剧脸谱、民间版画等传统艺术进行动画化的整合,完成了这个头戴软帽、脸谱为倒置的仙桃、长腿细胳膊、腰围虎皮的孙悟空形象,成为既具有猴的机灵活泼的特征,又具有人所不能有的通形变身的神的特点,更具有喜怒哀乐的人的思想感情,和谐地整合了三种特征。 2、 场景设计: 动画电影总是以虚拟、夸张、想象的方法来展现生活和梦幻。美术片不仅能体现出那些直接产生于现实中的东西,而且还能体现出那些只存在于画家的幻想中的东西,同时更能够运用夸张自由地强调、突出、夸张影片的内容和形式来创作出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独特的艺术效果。 很多的中国动画影片的背景设计就是在民族风格基础上提炼出来的意境美和装饰美。以影片《宝莲灯》为例,由于人物造型是平面的、装饰化,采用的是单线平涂的方式,一方面为了情景与人物的和谐统一,另一方面又避免场景也过于平面,而使得人景缺乏层次感和立体感,在背景绘制中采用有虚有实的装饰性设计,强调地突出了神话中的幻境,用青绿色为主的中国古典山水绘画形式作为场景的基础,借乎租鉴了庙堂壁画、民间年画、戏曲舞台布景等形式的精华,利用虚实相映与立体手法相结合的方式为影片营造了一个亦真亦幻的神奇世界。在场景设计的整体风格方面,吸收了古代壁画、建筑等民间艺术的优良传统,又充分地发挥想象创造能力,使得场景不仅具有极强的装饰性特点,与人物造型相得益彰;同时还恰如其分地营造了一个梦幻感十足的神话世界。 3、 色彩: 其实色彩都在造型和场景等中采用的,但我还是想单独地将它列出来,是中国动画区别于外国动画,也是民族传统元素对中国动画影响很重要的一方面。 很多中国动画的设计者们在用色方面都非常符合中国人的爱好,大凡采用是红、绿、蓝等传统绘画多用的颜色,而且线条明朗、精练,所以使得笔下极具中国风情的人物和场景让观众感觉熟悉又亲切。 (三) 音乐伴奏方面 动画作为一种视听的艺术,离不开音乐和音响的配合。中国传统民族艺术元素在中国的动画中的应用更是数不胜数,很多影片都浓缩了民族戏曲精髓。 以影片《骄傲的将军》为例,影片突出地强调了京剧配乐,使影片从头至尾体现出浓郁的中国式京剧效果。背景音乐采取具有民族色彩的乐调的同时,还强化了以锣、鼓等为代表的传统乐器在节奏上的特点,就像戏曲表演中用锣鼓打击乐来加强音乐的效果一样,影片中的锣鼓点与人物动作、甚至是镜头的衔接、转换紧紧相扣、相得益彰。所以,京剧音乐在影片中不仅充当着东方韵味的背景音乐烘托剧情的作用,同时还充当着音效的作用。比如一开场将军得胜归来,文武百官在庆功宴上迎接他。只见将军昂首挺胸,踱着方步,伴着锣鼓的打击节拍,一步一顿地迈进来。那情形和京剧中霸王出场无二样。将军在众人的阿谀奉承下得意洋洋地抛铜鼎、射风铃,用力时发出的“哇啊……呀呀呀”听得食客师爷一句“凭将军这身武艺,敌人还敢来送死吗?”后的放声大笑。 (四) 台词方面 中国动画的人物动作表演上吸取了京剧的程式化动作,人物对白也在传统戏曲中念白方式的基础上进行了现代化处理,形成一种既不完全像京剧的道白,也不像现代话剧的对白。 以《天书奇谭》为例,影片中的人物在对白上总是带有一种韵味,有时将尾音拉长,有时抑扬顿挫,有时文白相间,饶有情趣。像巫婆的配音就结合了京剧念白和白话,在语调上多变而丰富,“县太爷”等经典台词更是广受欢迎。 (五) 风格方面 中国动画在风格方面吸收了很多的传统民族的元素,可以说,传统民族艺术的代表民间美术在中国的动画风格上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按风格、材料和画种可划分为: 1、 年画:《骄傲的将军》、《大闹天宫》、《哪吒闹海》、《年的故事》、《好帽咪咪》。 2、 装饰画:《小鲤鱼跳龙门》、《一幅偅锦》、《孔雀公主》、《女娲补天》、《九色鹿》、《蝴蝶泉》。 3、 皮影、剪纸动画片:《红军桥》、《猪八戒吃西瓜》、《人参娃娃》、《金色海螺》、《鹿铃》、《OK》、《斗鸡》、《猴子捞月》、《猴子钓鱼》、《抬驴》、《老鼠嫁女》。 4、 水墨:《小蝌蚪找妈妈》、《牧笛》、《鹬蚌相争》、《山水情》。 5、 木偶:《半夜鸡叫》、《神笔》、《崂山道士》、《阿凡提的故事》、《武松打虎》、《东郭先生》、《石狮子》、《曹冲称象》、《不射之射》。 6、 折纸:《聪明的鸭子》、《巫婆》、《鳄鱼和小姑娘》。 对风格的解析来看,把传统艺术元素运用到中国的动画中,是和中国传统美术与动画在思维方式上的关系有关的。在传统元素中运用寓意与象征的手法表达了一些吉祥与生命崇拜的观点。如:牡丹象征富贵,喜鹊梅花合绘“喜上眉梢”,莲花、鲶鱼合绘为“连年有余”。另外,龙与风,鱼和莲等自然形态中一阴一阳的形象符号象征大自然的阴阳相合,人类的男女和谐、生命的无限延续。在动画片《渔童》、《哪吒闹海》中,“渔童”、“哪吒”都是在莲花中诞生,在民间中喻为多子,是孕育生命的载体。 中国传统民族元素之所以会影响到中国动画,在根源上说是与动画片的思维方式分不开的。动画片中传统民族艺术的原始野性思维方式,它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可以海阔天空地任意发挥想象,具有中国“天人合一”,“万物有灵”的宇宙观和哲学思想。这与中国传统民族精神——伦理精神相一致的: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人的行为与自然的协调,道德理性与自然理性的一致,自我身心的平衡统一,由此可达到天道与人道的统一;以人为本,强调在天地与人之间,人与神之间,都必须以人为中心,人是万物之灵长,宇宙的中心;刚健有为,强调不断进取,自强不息,奋发有为,坚持有理,坚持独立人格;贵和尚中:贵和谐,尚中道,作为东方文明的精髓,对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起着积极而有效的重要作用。 中国传统的伦理精神,影响着中国很多的领域,在动画创作上更是不可或缺。黑格尔说:“中国纯粹建筑在这一种道德的结合上,国家的特性便是客观的家庭孝敬。”中国传统文化十分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人与人之间的孝,强调道德修养是人格的最高境界。 这种伦理精神具有高度的凝聚力,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鼓舞人们自觉维护正义,忠于国家和民族,抵御外族的侵略,表现出“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高风亮节。 价值观念上,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念强调“义”的内在价值。孔子说:“君子义为上”。义者,天理之所宜。义,之所以具有至高无上的品格,即在于体现了“理”的要求,而天理具有普遍的必然的品质,义,实际上成为一种无条件的道德准则,具体化为“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道德要求,并且在中国历史上出现了许多舍生取义的志士仁人。动画片《哪吒传奇》中的小哪吒可称为一个道德至上的动画形象,长久以来,中国人创作文学艺术作品包括动画片,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精神陶冶。这种伦理文化又恰好与动画题材的民族性相连,成为中国动画创作者们共同遵守和发扬的一种精神。 传统民族艺术和动画都是大众通俗文化,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赖以生存的土壤,它与民众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和精神需求有着割不断的血缘关系,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动画同样是一种大众的文化娱乐活动,得到了广大人民的喜爱。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和理解本民族的文化精髓,才能更好地了解大众的审美心理和精神需求。 二十世纪的五、六十年代,中国的动画片以自己独特的民族风格与艺术语言,融合了传统的文化并之完美的结合,使中国的动画达到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艺术高峰,鲜明的中国风格与东方精神震动了国际动画界,开创了世界动画新的里程碑,这些具有民族风格的经典艺术片的产生是由它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所决定的。在中国动画史中,动画影片以民族风格为创作形成的第一个高峰是在新中国刚刚成立,当时,提出艺术创作的指导思想是为工农兵服务,艺术作品要走进千家万户,为广大群众所喜爱,因此掀起了向传统民族艺术的回潮,从而美术作品,动画影片及各个艺术门类中都有大量的作品以创作主题鲜明,艺术形式民族化的作品产生。因此,传统的民族艺术元素在动画创作与生产中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和推动意义。 二、 中国动画民族艺术探索出现问题 万籁鸣说:动画片一在中国出现,题材上就与西方的分道扬镳了,在苦难的中国,我们没有时间开玩笑,要让同胞觉醒起来,我们拍摄了反映受压榨的劳苦人民的生活和激发中国人民抵御日本侵略的20余部短片。 因而形成中国美术片与外国动画迥然不同的特点,我们为了明确的教化作业而强调鲜明的创意,在某种程度上忽略应有的含蓄幽默与娱乐性,这是优势,但客观上对我们后来的发展形成一定局限。就拿动画的“中国学派”来说,它是自1960年之后出现的代表中国本土特色的,自成一格的动画创作风格,例如水墨、木偶、剪纸等发映民间艺术形成,以及采用民间历史传说等表达内容的作品。而自90年代后期以来,面对外来动画的强烈侵袭,我国的动画界对于自身风格的发展却陷入停滞甚至是倒退,出现了很多的问题: 问题一:传统民族元素的应用上没有与时俱进 中国动画人开始重视动画的民族元素的应用,但这种应用一定要符合当时的话语环境,与当时的社会特征、当时人的审美心理相吻合。中国动画当时所坚守的民族性反而禁锢了中国动画发展的脚步,忽视了与世界接轨,与时代同步的发展精神。 中国动画片在内容和形式上仍然保留了传统的审美特征,在内容上,大多取材于中国古代神话、传话、寓言故事,创作手法上吸取了我国民间艺术的多种表现手法:木偶戏、皮影戏、中国水墨画、剪纸、折纸艺术上;在结构上,大多采用中国文学惯用的线形结构,线索单一清晰,情节简单;在人物造型上,塑造被肯定、歌颂的正面形象,重视教育性;电影语言方面:长镜头多画面平稳、节奏舒缓,很少以画面表现人物的意识及心理活动,色彩明丽,由此形成了中国动画片简洁、明快、有浓郁抒情色彩和含蓄意境美的独特风格,这种特征的实质是农业文明的审美取向;缓慢的节奏,悠悠的抒情,简单的故事情节,单一的人物性格,宁静的氛围。 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我们已经进入了工业化的现代社会,社会经济发展、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也改变了我们的时空观、价值观、生活节奏加快,现在人在追求速度和创造的同时,也在追求着消遣和娱乐,价值观的变化必然导致审美取向的变化。所以中国动画的传统审美对象已不能承载一日万变的现代生活,也很难表现现代人的生命本质,它已远远落后于时代,不为现代人所认同。当时的美、日动画片能征服中国观众就说明了中国动画的这一缺憾。 美、日的动画片都具有各自的民族特征,但是这种民族特征是与现代的话语环境相符合的,他们的动画的现代审美特征明显,与中国传统的审美特征相比有很大的区别:在取材上,注重取材于现实生活,但无论是取材于现实或取材于传统题材,都鲜明地反映了时代精神;在结构上,打破了单一的结构线索,情节多线索交叉发展;在人物塑造上,不是塑造简单的正面形象,而是以幽默的手法塑造有缺点的喜剧人物形象,淡化作品的教育性,强化娱乐性,人物造型时髦,赶超现代潮流。电影语言方面:画面立体感强,色彩鲜艳,清晰度高,视觉效果极佳。镜头切换快,节奏快,力度感强,并将内在语言外在化,以画面表现人物的意识及心理活动。这些综合因素共同形成了轻松幽默的娱乐性及绚丽多彩、纷繁变化的动态美及时尚潮流的审美风格。这种审美风格是适合现代人审美趣味的。 问题二:动画艺术探索的两极分化 从1979年到1989年,中国动画界一共拍摄了一百多部动画影片,在题材内容、艺术形式和制作技巧方面也取得了新的成果。然而,这段时期的动画片也明显出现观众低龄化,艺术性减弱的趋势,动画片的生存空间变得越来越小。 一方面,上海美术电影制片长仍然创作了许多在国外拿奖的短片,这些短片继承了民族创作风格,并有所突破,称得上是高雅的民族艺术;比如水墨动画《山水情》,故事动画《哪吒闹海》以及寓言动画《三个和尚》等,这些都是民族艺术的杰出产物。 然而另一方面,动画创作走入了“低幼化”的误区,人们普遍认为动画片就是给少儿,尤其是给低幼儿看的,太复杂的东西小孩子看不懂。1984年的《金猴降妖》是一部难得的佳作,可是境遇不佳,因为没有沿袭传统的创作观念,而是采用了新锐的叙事手段,就被认为“不符合少年儿童的口味”而招致评论界的猛烈批评。《好猫咪咪》、《小兔陶陶的故事系列》虽然受到了广泛的好评,但从根本上来说,都是为孩子准备的动画片。这个时期还出现了许多根据童话故事改编的动画片,比如《老狼请客》、《熊猫百货商店》、《小松鼠理发师》等,也都旨在向孩子们传达某种简单的道理,即使深受欢迎的《黑猫警长》也完全是按照儿童的心理特点来设计人物和故事情节的。《邋遢大王奇遇记》算是一部做得比较细致的动画片,可是该片的导演也感叹“说来说去,其实就是教育小孩要讲卫生的事”。 当时这种创作上的两极分化,折射中国动画的发展方向的不明确,也反映中国动画的尴尬境地。 问题三:“中国学派”的“分崩离析” 一方面,“中国学派”独有的美术风格没有能够持续发展改良。我们看到“中国学派”动画片一直都非常强调自身的美术风格,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风格的沿用却并未得到相应的进步,也就必然地在视听效果鲜明的欧美动画面前失去了光彩。所以民族美术风格如何才能做到与现代商业文化有机结合便成为“中国学派”必须面对的问题。然而“中国学派”仅仅停留在20个世纪计划经济时代的动画创作思路只中,缺乏创新的动力和与商业结合的兴趣,结果渐渐迷失发展的方向以至于偃旗息鼓。 另一方面,创作理念上的局限一直是困扰我国动画工作者的难题之一。“中国学派”诞生初始就是本着为儿童创作的理念,题材相对固定,都是采用了名著、民族故事、寓言、成语、童话、英雄事迹、人物传记等来阐述伦理道德,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除此之外,由于当时社会环境的限制,“中国学派”还尽力做到把带有教化色彩的内容与尽可能唯美的艺术形式结合,远离娱乐性和商业性的表现手法。长期下来缺乏创新的此类动画风格难免造成了观众的欣赏疲劳,给人重复乏味,缺乏个性的印象。 90年代初,动画人最迫切的任务简单降化为提高动画产量来满足国内观众的需求,因此动画系列片逐渐成为动画创作的主体,而艺术性短片的生存空间日益狭窄。中国动画的民族风格逐渐丧失,引领了国产动画几个时代的民族化大潮销声退去,曾经辉煌的“中国学派”分崩离析。与之对应的是“拿来主义”逐渐抬头,学习美、日动画产业的目标固然不错,然而实践中却悲惨地沦为盲目模仿,肤浅照搬。更让人担忧的是中国动画在低幼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一时间动画失去了原有的艺术品位,却出现了大量负责教导儿童的低质动画。比如90年代初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电视系列动画片《舒克和贝塔》,影片虽然改编自郑渊洁的同名童话,但因为“面向少儿”的主导思想,原作中批判现实的锋芒被去掉了,剩下的是简单的情节,幼稚的对话和直白的说教。 探究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可分为主观上的和客观上的。 主观上:首先,观念上,受众的定位不清。一直以来困扰中国动画发展的重要原因就在于创作观念上的低幼化。在动画已经成为大众文化不可缺少的艺术类型的今天,日本和美国都试图对受众进行不断扩充不断成功的今天,我们的创作却仍然将受众限制在比较低幼化的定位上,不能不说是在作茧自缚,在解放前的动画创作还不是这样的。比如中国的第一部动画片《铁扇公主》,是面向从幼儿到成年人的大众的,到了解放后,我们不断强调动画片的教育意义,使得动画片逐步成为对儿童教育的载体,导致动画片最终低龄化。老一代动画专家钱运达先生曾这样说过:现在我们的动画片是小儿科,实际上是我们自己把自己框住的。 在创作低幼化的动画是在认识上也有误区,自以为儿童就该喜欢看什么,拍什么的动画片总是以成人的口吻来教育儿童,而且还以为,小孩就该喜欢看这类动画片,结果是孩子不但不爱看,还有了抵触情绪;另一方面,低估了儿童的智商,又将动画片拍得很幼稚化,生怕他们看不懂。反而造成了连幼儿园的孩子都说国产动画片浅薄,是小小孩看的而不屑一顾的尴尬局面。我们必须知道误区的关键就在于动画片是由成人创作的,而内容通常是用成人的头脑代替孩子的思维。 一部成功的动画作品都是以人为本、立意独特,揭示人性的动画片,而且塑造的人物形象也往往都是对人类生存环境的一种异样描述,他们的背后无不隐含着人性的深刻寓意,不同的观众可以从同一部影片中看出自己需要的东西。比如《猫和老鼠》,能够真正理解这部片子的幽默和寓意并能够发出会心微笑的,大多是成年人,而在孩子们看来影片滑稽有趣,生动丰富,满足了他们的观赏需求,他们同样观赏得乐此不疲。这种才是动画作品真正成熟的一个明显标志。 所以,只有从创作观念开始重新建构中国动画的发展蓝图,才能真正地实现中国动画的腾飞。 其次,创作人员心态的浮躁。正是由于过于辉煌的过去,正是日本美国动画的不断冲击与侵蚀,才使得中国的动画创作者处于一种内外交困的艰难处境,他们面对过人对国产动画精品日益强烈的需求时所显露出的焦急与浮躁是我们完全可以理解的。 比如动画影片《宝莲灯》,在这部影片中较为明显的体现了我们主创人员在心态上存在的问题。他们没有了以前那种沉着和平的心态去创作,同时又碍于国外一流影片的成功而导致了一种缺乏自信的心态。他们发现自己欠缺的需要弥补的东西很多,于是积极借鉴和学习。与此同时,他们也丧失了对电影剧本进行沉着研究的耐心,剧本没有塑造出好的人物,也没有遍出让人耳目一新的故事,远没有达到一部真正的成熟影片的要求而匆匆上马,所以影片的画风才会时常不统一,以至于先前引以为傲的动画制作才会出现粗糙,人物形象才会有苍白的印象,影片才会有虎头蛇尾的毛病,这些都是由于主创人员在一种急切的心情知道下而引起创作态度的扭曲,仓促制作出国产影片的后果。 从文案中我们也能看出些端倪,比如“要与《花木兰》一比高下,国产新的经典”云云的语言中看出动画制作者希望尽快振兴中国动画的那种浮躁。越急于成功越会有遗憾,越是有沉得住气的心态越能够出精品,艺术创作更需要时间和耐心来进行构思和制作。 客观上:熟悉中国动画的观众知道,我国近来的动画发展是从加工业发展起来的,而我国从业的动画人员很多出身于加工片行业,所以大到整个动画行业体系,小到从业人员他们的具体素质参差不齐,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动画的创作。而且,影院动画长时间的停滞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虽然导演和主创人员都是美术电影厂比较有才能的创作者,但是处在这种长期停滞的动画长片创作环境中必然影响到创作者的具体操作,很多东西还要重新张罗准备,再很多地方也无法跟上当代动画制作的步伐。 我们期待着中国动画的真正振兴,一方面不需要用自己制造的泡沫来自我陶醉,只有良好的心态和正确的创作态度才是我们走向成功唯一道路;另一方面我们也正视中国动画所面临的客观差距和尴尬局面,才能客观地分析影片的价值。我们的创作与研究要站在民族文化的精神家园里去体味动画语言的亲情和温暖,否则面对民族艺术,我们当代人就无法接近它,理解它,认识它,只会用片面的现代化的价值观去丢弃它。如果认识不到中国动画艺术的民族性问题,我们不但不能拯救一个文化产业,反而会加剧破坏已经濒临灭绝的形态。 三、不断创新,民族艺术在中国动画的新出路 任何动画作品都是以期望传达的内容作为是创作的基础和意义。民族动画的出路,首先就要在内容创意上打开思路,突破瓶颈。 1、 人物形象、个性的创新 一部作品中的人物无疑是整个影片的关键和灵魂所在。许多动画片之所以成功,也是因为它塑造了一个个鲜活而极富个性的人物,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会记得孙悟空和猪八戒、记得米老鼠和唐老鸭、记得机器猫,流川枫等等动画任务的原因,经典的卡通任务是支撑起经典动画作品的核心要素。 我国动画史上的经典卡通人物事实上非常多:《大闹天宫》中的孙悟空,腰间束着虎皮裙,手舞金箍棒,神采奕奕,勇猛矫健,是所有人心中的美猴王;《黑猫警长》中黑色短毛猫,傲气凛然,刚直不阿,是人们心目中正义形象的化身;《阿凡提的故事》中的阿凡提,还有那只蹄声滴滴答答的小毛驴,两个形象合二为一,给人大智若愚的感觉。另外还有《哪吒闹海》中个性激烈,眉目倔强的小哪吒;《葫芦兄弟》中那七个各怀绝技的葫芦娃;《邋遢大王奇遇记》中永远邋邋遢遢,丢三落四的小男孩。陪伴无数人度过美好童年的这些卡通形象,即使许多年过去后,仍然让人们记忆犹新。 可惜的是90年代受到国外动画冲击之后,国产动画却丢失了我们自己的形象塑造风格,无论是漫画还是动画,都开始模仿日本和美国。很多我么自己的动画作品在推出后,都或多或少地看到了日本和迪斯尼的人物风格影子:女生一概都是柳叶眉、大眼睛、小嘴巴以及有些失衡的身体比例,清一色的帅哥美女,完全不是中国大众生活中的样子。例如2004年的《梁山伯和祝英台》中的祝英台一角,与迪斯尼动画的花木兰如出一辙。为什么我们讲述自己的故事,却要让自己的人物西方化?这样的人物造型不仅超现实主义色彩浓烈,而且根本不可能体现我们自己的民族特点。因此,对于创作者来说,如何创作一个极富个性而又贴近生活的人物,才是中国动画应有的艺术追求。

㈧ 《功夫熊猫》的人物绘画是美国人还是中国人

国动画片《功夫熊猫》的成功既有赖于中国元素的巧妙运用,又因为影片所传达的美国精神内核。反观中国动画,在民族风格动画片的创作中陷入了困境:只是注重形式上的民族化,却忽视了对民族精神特质的表现;把民族风格的内涵固定化,没有与时俱进;把动画的民族风格创作当作动画创作的唯一风格,而忽视了对其他艺术表现形式的探索。所以中国动画既要坚持正确的民族风格道路,又要积极探索其他表现形式共同拯救中国动画。关键词:中国元素;动画;民族风格2008年暑假,一部充满浓郁中国风情的美国动画大片《功夫熊猫》在中国上映,之后票房一路飙升,截止到目前为止已经过亿,这一成绩也创下了国内上映的动画片的票房记录。伴随着动画片的热映,对这部影片的思考也接踵而至,为什么一部中国题材、中国风格、中国动画形象的动画片经过美国式的商业包装,马上受到东西方观众的热捧,而土生土长的中国动画人却难以生产出既充满“中国味”又买座的动画影片呢?这部动画的成功对于中国的动画创作有什么启示呢?一、《功夫熊猫》成功因素分析一部动画成功的因素有很多,抛开市场宣传、上映时机、配音演员阵容等外部因素,影片本身的好坏成为观众认可和喜欢它的最重要的理由。《功夫熊猫》的故事其实很简单甚至可以说缺镇是很老套,讲述的是怀着学武梦想的面条店继承人熊猫阿波,阴差阳错被认定为是上天安排的“龙斗士”,为保卫村庄奇迹般打败强敌的故事。这是典型的好莱坞式的小人物成长为大英雄的故事。但这部影片的不同凡响之处在于他的表现方式,即用“中国功夫”加“中国熊猫”作为卖点,无论是主题内涵还是场景与角色、动作设计,都是中国味十足的。然而,影片的题材选择和许多细节处理上却打上了美国精神的烙印。中国元素加美国精神内核成就了《功夫熊猫》这样一部中西合璧的动画电影。1、《功夫熊猫》的中国元素首先,《功夫熊猫》的场景设计充满了中国风味,在影片的开始,就把观众引入了中国传统山水画的画卷中,崇山峻岭、绵延不断的山山水水,透着一股朦胧的迷人气息。另外,宁静的小镇,简陋的面馆儿,险峻的高山,缥缈神秘的武林圣地,雕梁画栋的亭台楼阁……营造出一个活生生的中国武侠世界。在角色设计上,《功夫熊猫》主角当然是中国特有的国宝级动物熊猫,从这种选择可以看出制作人的良苦用心。故事中几位武术大师的动物形象为虎、蛇、鹤、猴、螳螂,使人想起中国武术的起源和演化。另外龟仙人的形象极其符合中国人对传统武林高手的描述。《功夫熊猫》是一部功夫动画电影。既然片子的名字叫《功夫熊猫》,那么影片动作设计的好坏与否则决定了这部影片是否成功的一个关键。影片中几个表现功夫的桥段,如大龙逃狱、五徒截杀、最后决战等桥段,都让人看得畅快淋漓,而影片中那段师徒夺包,双筷互打的桥段更是让人大呼过瘾,这段妙趣横生让人捧腹大笑的桥段依稀让人看到了成龙早期功夫喜剧的影子。在道具上,影片也是颇具匠心,鞭炮、殿宇、山水、轿子、面条、筷子、饺子馒头包子、卷轴、龙、斗笠等等,都是中国的代表性符号。此外,片中的配枯扮帆乐也借鉴了中国传统音乐,片中的音乐主要是以管弦乐为主,中间加入了几段笛子、二胡等中国传统乐曲,这种方式既不会让中国观众觉得太西化,也不会让西方观众觉得太陌生。只是中国元素拼贴的话未必打上深深的中国烙印,影片透露出的哲学思想也吸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于龙之典的描述,体现了中国文化中的太极。龙之典是最高武功绝学,世上唯有真正的龙斗士可以得到它,它无穷的力量也仅为龙斗士能够驾驭。大反派太郎就是为了夺得龙之典而转善为恶,狂暴屠杀,不认师祖。而最后得到龙之典的却是市井小人物熊猫阿波。当龙之典的卷轴徐徐时,我们发现那却是一纸无字天书,只倒映出熊猫憨胖吃惊的大脸。而当太郎满怀希望地打开龙之典,面对一纸空文顿时惊愕,狂躁绝望,不能自已。这是本片对太极的终极解释:太极,由心而生,由心而灭。换言之,阿波与太郎的对决不仅仅是简单的正邪较量,更是他们对功夫,对太极的理解和对自我的认没雹识。①2、《功夫熊猫》中的美国精神尽管《功夫熊猫》中掺杂众多的中国元素,充满浓郁的中国风味,但是作为美国梦工厂制作班底中无一中国人参与的美国动画大片,片中还是在中国元素的外衣包装下体现出了美国的精神内核。首先是题材选择的美国化。影片讲述的是一个典型的美国式奋斗成功故事。小人物在赋予使命之后,也曾表现出软弱退缩,甚至放弃,但是最终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战胜自己进而战胜敌人,成长为人人敬仰的大英雄。《功夫熊猫》的内核里,其实包含美国动画片最励志最常见的主题:成长,以及成长过程中所要承担的勇气与责任。其次,在细节处理上随处可见的美式幽默。尽管《功夫熊猫》很中国,但我们还是从角色的言谈中觉察出背后是美国人的思维与价值观在指导,熊猫阿波其实是长着中国面孔美国心的一个形象,比如影片中时时流露出的西方式语言上幽默,熊猫在被师父带入练功房里,要看看他的身手。面对不倒翁,众目睽睽之下,心虚的熊猫在出手之前的说的一大堆废话,“刚吃饱,还没消化完,功夫可能会打折扣”,“看我的无影脚,没辙了吧?来吧,看不清我的脚步吧?”,“没见识过熊猫拳吧?”等等不胜枚举。在情节处理上也有很西方的片段,比如在天聪圣桃树下,听完龟仙人的话,熊猫坐在桃树下,这时一个桃子从树上落到熊猫手中,熊猫若有所悟,才慢慢建立起对自己的信心的。这与牛顿在苹果树下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岂非异曲同工?二、中国动画民族风格的咒语与困境《功夫熊猫》的成功让很多关心中国动画发展的中国人发出这样的疑问:“为什么这样的一部‘很中国’的动画片不是中国人自己拍的?反而是身处中国文化之外的美国人拍的?”“为什么人家做出来东西就是‘中西合璧’,我们做出来的却只能是‘不中不洋’?”甚至有人得出“中国在国内,中国文化在国外”的结论。极度的悲观与丧失信心并没有意义,我们需要做的是从这个典型的个案中发掘出中国动画“不中不洋”的症结所在,中国动画在关于民族风格动画片的制作上到底陷入了什么样的困境?自动画在中国产生的第一天起,关于动画的民族风格的问题就一直是动画创作界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关于民族风格,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和定义,对民族风格的理解也是众说纷纭。对民族风格的界定直接关系到动画创作者的创作理念。在很长一段时间来,正是没有对这个问题的理性思索,大家才在盲目的追求一个模糊的感觉。这种状况在1999年出品的动画电影《宝莲灯》中暴露无遗。在这部代表中国动画创作与制作水准的影片中我们看到了奇怪的现象:孙悟空承袭了“中国学派”代表作之一《大闹天宫》的原型设计,主人公沉香多少有日本风格的痕迹,二郎神偏重于写实风格,而片中的小猴子则几乎就是迪斯尼风格的翻版。在2008年7月上映的号称“国产动画的巅峰之作”的《风云决》,依然延续了这种创作风格,在人物造型上,主要人物借鉴日本动漫中的人物造型,而次要人物是中国式的造型。直到现在,中国的动画创作者仍然面临这样的尴尬,如果制作出来的片子一味复古,难免会遭到批评:“几十年都没有长进,只有模仿,没有想象!”如果一意创新,也会有人痛心疾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哪里去了?”传统题材的动画片,总是左肩扛着“继承传统文化的重任”,右手举着“展现时代风貌”的大旗,左右为难,以至于迷失了前进的方向和道路。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因为对于国产动画民族风格没有理性而深刻的理解,甚至走入了民族风格的咒语。殊不知,事情的成败很多时候并不是输在过程上,而是选择的道路正确与否。至少,中国动画目前的发展是歧路百出,前途尚不明了。首先,动画艺术的民族风格不仅仅是对表面的造型元素符号的运用,而是透过这些表面的造型元素符号去深层次地表现该民族本质的精神气质和民族特性,形式的民族化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内涵的民族化。拿《功夫熊猫》来说,撇开技术因素,尽管影片的形式乃至内涵都富有中国风味,但我们仍然不会认为这是中国人制作的动画片,单单片中时时流露出的“美式幽默”已经为它贴上了美国制造的标签。这就是美国动画的民族风格。在这部影片中的中国元素的巧妙添加,并没有使其不伦不类,或者“不中不洋”,反而增加了卖点和看点。影片并没有任意追求美国文化的造型元素,而是反其道而行之,利用表面的他国元素来展现本民族的精神内核,而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民族风格。反观中国动画,在动画民族风格的道路上走向了两个极端,一个是单纯追求民族表面造型元素,而忽视了对民族精神气质的发掘;另一个是在形式上刻意模仿美日,丧失了对本国精神特质的把握。比如2006年上映的中国魔幻动画片《魔比斯环》,投资1.3亿却票房惨谈,从题材选择到角色设定到内涵都完全是到西方的,这样的动画片中国观众是不会买帐的。其次,民族风格的内涵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不断丰富发展的。优秀的作品往往是与时代相适应而生的。回首经典,创作于20世纪60年代的《大闹天宫》的出现就是为了表现中国人民在战争中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环视全球,美国动画片中的美女角色,从早期的白雪公主到最近的《美女与野兽》中的美女体形就经历了由丰满到苗条的转变,这是符合社会发展中人们的审美特点的。日本动画则侧重表现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在工业社会中人的异化现象,这与日本在发达的工业化进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是息息相关的。当我们把目光再次转向近年的国产动画,2008年5月《葫芦兄弟》电影版上映,将22年前共计130分钟的动画片素材未加改变,只是重新剪辑缩减成一部85分钟的电影版,一部好的动画电影并非由于观众的美好回忆产生,当年的经典放到今天,除了引起一点的怀旧之外,剩下的大概就是对经典的失望和失落吧。实际上,《葫芦兄弟》的剧情中有很多并不符合当代人审美特点和观念的,比如葫芦娃对女性妖精的歧视;角色性格“好人好到底,坏人坏到底”;相当多的血腥和暴力场面等等。最后,民族风格并不是解救中国动画的唯一的灵丹妙药。虽然一代一代的动画创作者悲壮地走来,试图用中国特有的民族风格,中国元素打开国际市场。“中国学派”的称誉,更使得动画人信心百倍,在曾经的辉煌中积极汲取经验,想再次利用民族风格夺回被美日动漫占领的市场,然而却把它当作唯一的经验来遵循,认为只有水墨、皮影、鼓点声才是民族的,只有这些民族的的元素才能把中国动画推向世界。其实就像中国动画学会会长金国平所说的那样:“艺术形式不是局限的,代表中国的不一定就是传统画,关键还要有艺术上的创新,而不要刻意地模仿。动画电影没有固定的风格,谁只要制作精良,故事优美,照样有市场。没有必要禁锢动画电影的风格,就连国画都在不断变化,何况是动画。”三、中国动画民族风格的坚持与超越对中国动画民族风格的坚持是动画创作的优秀传统,纵观中国动画片发展的历史,曾经辉煌的根由之一是立足于动画艺术样式本性的认识上对民族特性的挖掘与表现②。所以民族风格动画片要继续坚持这种创作道路,但坚持的前提是对动画民族风格的正确理解与准确把握。2008年,中国的一部“中国味”十足的动画短片《桃花源记》从动画大国日本捧回了TBS动画数字作品大赛最优秀奖,这部动画从题材选取到艺术风格都是原汁原味的国产货,为了与陶渊明原作表达的意境感相符合,短片采用具有写意风格的国画和皮影来表现。同时短片还传达了现代社会中饱受生活压力的人们对美好世外桃源的向往的主题。不管怎样,这样一部艺术短片,当然不会有票房号召力,但总算是一次对民族风格动画片的成功尝试。从短片获得国际的认可和国内动漫迷的好评来讲,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传统动画艺术风格并没有过时。对于动画的创作,我们更要认识到,成功的道路有很多条,民族风格的表现只是其中一种曾经试验成功的手段。“中国元素”只是一种食材,但要做出能让西方、东方都叫好的菜色来,关键还是得看厨师的水准、配料的精细与烹饪的火候,一门心思指望“中国元素”打开国际市场的人无异于“坐井观天”③。我们应该积极挖掘其他表现手法来共同承担起拯救中国动画的重任。

㈨ 孙悟空(动画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中的主人公)详细资料大全

孙悟空是在动画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中登场的虚拟人物,由张磊、张欣、张裕东(粤)配音。由开天辟地以来的仙石孕育而生,因带领群猴进入水帘洞而成为众猴之王,号称为 “美猴王”。后来在西牛贺洲拜菩提祖师为师学艺,得名孙悟空,学会地煞七十二变、筋斗云等高超的法术。

基本介绍

人物介绍,形象设定,有关细节,相关解说,经典台词,相关评价,

人物介绍

五百年前曾经大闹天宫,被如来佛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多年,偶然因江流儿(小唐僧)解开镇压之印,逃出山洞,悟空自由之后却无奈腕上封印未解,法力被封,性格狂躁抑郁,看淡功与名,只想回花果山过平凡日子,又欠江流儿人情,因恻隐之心,只勉强护送江流儿回长安,一路上八戒和白龙马也因缘际化地现身,又不得不与山妖肉搏厮杀,但或落魄或魔性大发,英雄不再,狼狈不堪。妖王为抢女童,布下夜店迷局,却发现悟空法力尽失,轻而易举地抓走了女童。悟空不愿再去救女童,江流儿决定自己去救。日全食之日,悬空寺,妖王准备将童男童女投入丹炉中,江流儿却冲进了道场,最后一战开始,江流儿被混沌重伤,悟空愤怒,挣脱法印,唤醒金箍棒,痛扁众妖,大圣归来。

形象设定

每代人也得有自己的齐天大圣。当有人质疑尖嘴猴腮的孙猴子怎么变成马脸时,说明他不自觉地接受了孙猴子长长的 马脸 板直修长的身材 火红直竖头发 ,表情沧桑,仿佛一个酷酷的大叔,最初如中年大叔一般的形象,变身齐天大圣后则是华丽的铠甲,长长的披风,硕大的金箍棒,腾云驾雾。也就是说,他忽略了传统影视中孙猴子弯腰弓背,手搭眉间,跳来蹦去的老样貌。《大圣归来》中的孙猴子其实蛮像日韩漫画中的美少年:高、酷、帅,被誉为史上最帅,没有之一。除了外形彻底改观,孙猴子的语言也来了个大逆转。 再看性格。孙悟空被压在山下五百年的艰辛以往大多是几个镜头一晃而过,之前的他上天入地无所不能,被困之后很少有人关注他如何渡过难关。孙猴子一出场就因被腕上的封印困住肉身,无法腾挪闪跃,成了一个外表不羁、内心悲苦,彷徨无著,在崇拜者面前假装坚强的苦情英雄,甚至有自沉入湖的绝望。他手上拖着一根铁链,内心一团郁闷,言不由衷地应对着江流儿的各种问答,和《麦田守望者》中16岁的中学生霍尔顿·考尔菲德何其相似,肢宴两个均是外表无畏不羁,内心却惊恐无著。更惨的是这个齐天大圣不知如何解困,更不知何去何从,甚至面对别人口中自己昔日的辉煌,都无法接茬。回不到过去,跨不到未来,被困在当下。一个跟头翻出去被摔得鼻青脸肿。毫毛拨下来无法变化,被江流儿问道:你的金箍棒呢?也只能一脸茫然。 如影随形的江流儿作为铁杆冬粉,不管这个孙悟空如何被困被陷无法施展本领,都两眼放光,始终称赞是他眼中的齐天大圣。这份信任最终让孙悟空抖起威风,成了江流儿希望的头戴凤翅紫金冠、身披历御银锁子黄金甲、脚踏藕丝步云履,从耳朵眼里掏出金箍棒的威风凛凛的样子。 从古到今,孙悟空的形象一直在画家笔下演变,他存在于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记忆当中,无论哪个时代的人,他们在自己心中都有一个“大圣”。但这部电影也会在90后、00后乃至10后的记忆中留下惊艳的一笔浓墨!

有关细节

动画电影《 西游记之大圣归来 》中关于孙悟空的细节。

相关解说

“踏踏实实,不骄不躁,悠然自得”,云游僧法明对小唐僧江流儿如是说。这句话与历时八年打造的3D国产动画《大圣归来》的主题似乎太违和,让你怀疑这又是一部低级弱智、心灵鸡汤式的国产卡通片。然而,这一次绝大多数人的预判是错的,本片改编经典名著大胆而有质感,幽默和愤怒的配比均衡,如何认识自我,即使是中国人最为熟悉的唐僧与悟空也要面对这个问题,“悠然自得”恰恰是整部电影的伏笔、暗线。 《大圣归来》的剧情,何其简单,然而拍得让人流连忘返,却并不简单。七岁的小和尚江流儿,因父母被山妖害死,成了孤儿。云游僧法明于溪流边捡到他,取名“江流儿”,爷孙二人生活在长安城。一如中国的留守儿童,江流儿其实也是留守儿童,僧人法明毕竟代替不了江流儿对父爱和母爱的期待。江流儿天真活泼、勇敢善良,崇拜大闹天宫齐天大圣, 某种程度上讲,在留守儿童江流儿心中,这齐天大圣俨然是他隐形的父亲 。这个改编思路,跳开传统的师徒关系,江流儿的童年信仰与齐天大圣从传说到现实中的英雄人物正面相遇,彼此之间更不用说观众,都是是完全、彻底、新颖的关系。 大圣归来 这次相逢在《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中毫无浪漫色彩,五百年后的孙悟空成了疲惫不堪的中年人,踌躇满志的童年唐僧则在一往无前的寻找著一切可能。在山妖又一次进犯村民,搜罗童子童女的时候,江流儿因救了一名女童因缘际会将偶像放出了五行山。可是,齐天大圣再也不是那个撼动天地的大英雄了,他早已被如来“禁锢”了起来,沮丧落魄,法力尽失,一副 *** 丝模样。 曾经的风光不在,齐天大圣成了泯然众人,内心的落差可想而知。 而突然出现的江流儿,成了拂去迷失英雄身上尘埃的一股清风。 佛家讲求轮回,人死后,会进入来生。依平生所作善恶,会有六个可能的去处。造恶堕三恶道:地狱、饿鬼、畜生;行善去三善道:天、人、阿修罗。悟空出生时,眼放金光,惊动玉帝,对于循序著天然纲常、宁静致远的天庭而言,悟空无异于异数。此后,自称齐天大圣的孙悟空,手舞金箍棒,大闹天宫,成了叛逆精神的象征,他在人间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直至他被压在五指山下,谈资就更成了天方夜谭和传说奇闻。玉皇的第六感,成谶。悟空的降世,很可能是神魔世界的一个大BUG,然而正是这个大BUG才得以让未来的金蝉子转世取经最终得以实现。 根据《西游记》文本索引,唐僧 (江流儿版本) 之前九次转世,都以元阳未泄之神再度进入轮回,换个说法,佛学东渐工程都宣告失败,取经路上一直有吃唐僧肉可得永生的传说、小说中也确实有人吃过唐僧肉。直到,有关领导(应该是直接负责人观音菩萨)吸收足够的失败经验,采取以夷制夷的新方针,孙悟空等戴罪立功模式,众所周知这次终于成功了。 偶然间,被江流儿唤醒的悟空,再一次重返人间,却已物是人非。唤醒,加之云游僧法明的训教,似乎成了江流儿更是悟空得道的不二法门。 封印是人世间最深沉的压抑,更是消弭英雄凌云志的最佳方法,齐天大圣在时间面前逐步丧失了斗志。封印被揭开之后,只剩下生的本能。法明教导江流儿要行善积德之类,不要打打杀杀,而是保全自己,行佛家之本性。 但幼小的江流儿似乎也有着孙悟空般的桀骜不驯,他梦想着成为像齐天大圣般的大英雄,主持正义,替天行道。东方文化价值中,其实不少于西方世界的英雄情节。如果说,美国队长、蜘蛛侠、钢铁侠是循着伸张正义、除暴安良、拯救世界、成就自己的秩序来叙事的话,那么《大圣归来》似乎是循着先拯救自己,成就自己而后拯救世界的逻辑次序来叙事的。 佛家的慈悲为怀,总被人误解为可欺负的懦弱、无力、自欺、天真的形象 。但是在如来悟道前后,不论是历史还是小说中,他都是刚猛之人,霹雳手段寻常事。 在法力无边的如来看来,孙悟空违背天庭秩序,公然冒犯向善力量,就该被惩罚。 五百年,惩罚中的修行,似乎来得太沉重,以至于孙悟空绝望至极,异想天开的要回花果山。可是他走了,正义何在?山妖如何除尽?这个世界总得有人去征服人性中的贪念和罪恶,可让谁去呢?英雄!准确说来,是被选择的英雄。如果每个人都主持正义,这个世界并不见得圆满。世界真正需要的正义之士,是克制的呐喊人。他们冷静、沉着,将愤怒藏在心里,将柔软展现始终。 佛家轮回的意义似乎不在于生命机会的再得,而是找回,找回自己的身份,找回自己的灵魂,哪怕投胎为畜生。江流儿像是佛家点化的圣僧,他用自己的单纯与向善,点化著已然沦为失败者的齐天大圣。在被江流儿一次次“烦人”的询问中,齐天大圣似乎想起了当年的风光和初心。直到江流儿凭著自己单纯向善的佛家执念,怀着对齐天大圣的失望之心,勇敢去救小女孩时,齐天大圣才明白,原来自己竟比不过一个孩童,而江流儿冒死救人的行为,终于让齐天大圣找回了自己。悟空还是五百年前愤怒的那个悟空,你从他的威猛神力中就可以感受到,只是这样的愤怒,却不同以往,这种愤怒中,含着柔软。齐天大圣的性命根本便是心猿,一念头便是十万八千里,一念天堂、一念地狱,念迷即在东土,一念觉即登极乐。 唐僧 团队取经过程中,唐僧和孙悟空要控制的便是这心猿,不是说要消灭,而是要善于利用、引导这股力量。 据李安纲等人的索引、解读,十万八千里有其出处,并非打数字谜。六祖慧能《法宝坛经·决疑品》:“若论相说里数,有十万八千,即身中十恶八邪,便是说远。……心地但无不善,西方去此不遥;若怀不善之心,念佛往生难到。今劝善知识,先除十恶,即行十万;后除八邪,乃过八千。念念见性,常行十直,到如弹指,便亲弥陀。”孙悟空的一个筋斗云便是十万八千里路,这是我们太过熟悉的说法,然而十万八千却是我们念念不忘、念兹在兹的私心杂念。天主教有神父可以告解,印度教有无数神祗可以抒怀,中国人与佛道却往往是临时关系。 齐天大圣 佛魔之间,也是一念之差,如果用现代物理学来比附,那就引发出另外一番造化天地。在《西游记》第十七回《孙行者大闹黑风山,观世音收服熊罴怪》中:“尔时菩萨乃以广大慈悲,无边法力,亿万化身,以心会意,以意会身,恍惚之间,变作凌虚仙子。……行者看道:‘妙啊!妙啊!还是妖精菩萨,还是菩萨妖精?’菩萨笑道:‘悟空,菩萨妖精,总是一念。若论本来,皆属无有。’行者心下顿悟,转身却就变做一粒仙丹。”少年时读《西游记》,总是往热闹、幽默去看,如今再读,却是要从细微处得见道理。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的中国传统价值观,带着镣铐起舞是古希腊造反美学。与痛苦与约束相伴的,恰恰可能是某种自由。 佛家的慈悲,是一种隐忍,更是一种忍辱负重 。正义、奋斗和追梦不该是标语口号和大运动,而是克制、改良非极端。只因这样的人,才能自制,也能坚持和持久。田晓鹏参与编剧并导演的 《大圣归来》,其实是对现实世界的一次隐喻,唤醒著每一个坚守和实现梦想却并不得法的普通人 。 孙悟空出生时的两道金光是智慧,智慧穿透现实,获得真实,如此,才能辨得真假,保护唐僧,脱离灾难,修得真道。然而清醒的头脑还不够,亦如孙悟空的智慧并不能真正保护好唐僧一样,他需要紧箍咒。智慧悟空和紧箍咒,是一对辩证矛盾体。智慧让悟空获得真实,却难免急躁冒进,紧箍咒是束缚但是束缚中的负重前行,它让悟空重心下移,“踏踏实实,不骄不躁”,这五百年修行,在《大圣归来》中,让唐僧一世江流儿点化了齐天大圣,让他明白,何为勇敢和坚强。悟空说,“有一天你足够坚强勇敢就能驾驭它们”,深沉造作的悟空那时虽然自己说了这句话,其实他并不懂,直到他明白,何为江流儿。话说这 如意金箍棒,象征着人的元气 ,也就是孟子所说的“浩然正气”,这正气上升便是星辰,下沉便是河岳,民族大英雄文天祥有《正气歌》流传于世。《孟子·公孙丑》所指“充塞于天地之间”的元气,《黄帝八十一难经》上说“人昼夜呼吸一万三千五百息”,这就是重为一万三千五百斤的根源。 江流儿按照孔夫子“逝者如斯夫”的说法,可以说是象征著时间。在《庄子》和佛经等体系中,更是明显。 《大圣归来》,让江流儿过完一世,这开始的轮回,让悟空终于找回了原来的齐天大圣,找到了迷失的自己。而江流儿也在短短的一世中,证实了道家自然、佛家向善力量 。其实每个普通人又何尝不是齐天大圣呢?只是还没有在艰难险阻中找到自己罢了。我们需要在21世纪高科技发达的新天地里,坚持住元气充沛的自我心象,不在五色五音无味的红尘现实的意念跳跃中迷失,最好能够有如意金箍棒般的坚定意志,也就是“道”,儒释道三家、马克思主义和存在主义等等也在追问, 大圣归来也就是每个人的自我主张、自我实现理想的归来可能性。

经典台词

  1. 江流儿:大圣,龙飞了!龙真的能飞。
    猪八戒:自由自在的挺美。
    江流儿:我要是能飞就好了,那样就能飞过大山,找到师傅,带傻丫头回家。
    孙悟空: 有一天,你要是够坚强,够勇敢,你就能驾驭它们
  2. 江流儿:大圣,花果山在哪里啊?
    悟空:花果山?离这十万八千里呢?
    江流儿:那么远?不过如果是大圣的话,一个跟头就可以到了!
    悟空:那可是!俺老孙--
    江流儿:那么远,我可能走上一辈子都走不到吧?
  3. 悟空: 只要你的梦想够坚定,理想够远大,一定会到的。
  4. 孙悟空:我是齐天大圣,我是不会死的。
  5. 你个小屁孩,叽叽喳喳跟了俺一路,俺老孙的脑仁都被你吵炸了,能不能让我安静会。
  6. 不许再提金箍棒的事。
  7. 小屁孩,你才多大,别听那老和尚瞎说。
  8. 江流儿:四大天王是兄弟吗?悟空:是姐妹。
    江流儿:那哪吒是男孩儿么?悟空:是女的。
    江流儿:托塔天王有塔么?悟空:没有。
    江流儿:那塔里有人么?悟空:哎呀,没有。
  9. 江流儿:大圣你去过龙宫,是不是很大?
    悟空:大是大,就是小气。

相关评价

国产3D动画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这一次,国产动画里的大圣形象惊艳四方:他不再是西游故事中那个战无不胜的齐天大圣,而是一个失去了法力的昔日战神,他冷漠、狂躁,内心深处却有着难以割舍的侠义情怀。 (新华网评) 孙悟空这位东方武侠英雄,与西方的超级英雄略有不同。在西方,美国队长信仰自由和正义,他坚强、勇敢承担起拯救世界的责任和使命;蜘蛛侠打击罪恶势力,为社会除暴安良;钢铁侠肩负著拯救地球的责任。而在电影《大圣归来》中,大圣在拯救世界之前,先是拯救自己。这一点也契合了中国文化中的“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道理,超级英雄要想拯救世界,得先学会拯救自己。而在大圣自我迷失过程中,遇到了对他信赖与崇拜江流儿,并帮他找回勇气和信心。江流儿用自己的勇敢和善良与执著激发了大圣,让他找回最初的自己 (腾讯娱乐评) 。 《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的文化意味更为复杂,因为孙悟空完成了两种表情的渐变,即从戴着镣铐的无力冷漠变为“救救孩子”的无私热忱,这种英雄主义召唤首次将孙悟空结构于“父”的位置,令他成为被孩童观看的偶像。于是,整部电影也就成为中国对于自我与他者的全新想像,回应着中国高速的经济发展势头,投射著现代性逻辑内中国的自我期望。 (澎湃新闻网)

阅读全文

与中国动画电影英雄人物的设计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香港高清电影海报 浏览:264
寻求电影歌曲 浏览:605
最搞笑电影穿越 浏览:141
你好李焕英电影片头字幕截图 浏览:48
影音先锋最新伦理电影 浏览:464
何润东征途电影国语版免费观看 浏览:821
宋小宝搞笑电影最新 浏览:408
香港电影人鱼的眼泪 浏览:116
电影石头城的故事 浏览:903
黑寡妇是哪个电影里面的 浏览:342
英国古代电影剧情 浏览:76
爱封了电影简介 浏览:740
怎么去除电影字幕 浏览:337
电影结局女主被烤肉吃 浏览:170
优秀的电影台词英文 浏览:721
恐怖飞机电影大全 浏览:196
和巴霍巴利王齐名的电影印度电影有哪些 浏览:499
电影中那些搞笑的翻译 浏览:350
电影白夜行结局 浏览:16
电影蛊的女演员 浏览: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