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人物 > 电影地雷战的村庄叫什么名字

电影地雷战的村庄叫什么名字

发布时间:2023-05-24 03:17:34

1. 镇妖石的电影《地雷战》道具景点

20世纪60年代拍的电影《地雷战》的山岩取景地,在山东省海阳市后山逗没御中涧村,片中日本指挥官自绝时用指挥刀劈的大石头—镇妖石,就在此地。此石已经被当地人们打造成了旅游察游景观。

2. 电影《地雷战》《地道战》的拍摄地点分别在哪里

《地道战》在河北保定冉庄取景拍摄,《地雷战》在山东海阳朱吴镇取纳滑景拍摄。

河北省模销正定县高平村是“抗日先锋村”,是故事的原型,但地道被洪水破坏后,不具备外景拍摄条件,因而选择临近的冉庄、李庄、唐庄进行拍摄的,导演将这三个村庄合而为一,影片中的高家庄实际上是这三个旦茄游村庄的“合成”。

1943年春,中共海阳县武委会在小纪区南埠村召开各区武委会主任会议。参谋杨兆龙传授了埋雷方法,并发给各区数颗铁制地雷,海阳民兵才开始认识了地雷,并同地雷结下了不解之缘。

是年5月,小纪区瑞宇村民兵副队长于凤鸣在瑞宇、东村庄之间公路上埋下两颗地雷,炸死炸伤从行村出来抢小麦的日伪军5名,揭开了海阳地雷战的序幕。

(2)电影地雷战的村庄叫什么名字扩展阅读:

地道战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在华北平原上抗日军民利用地道打击日本侵略者的作战方式。从保定清苑的冉庄开始经过不断的发展,从单一的躲藏成为了能打能躲、防水防火防毒的地下工事,并逐渐形成了房连房、形成了内外联防,互相配合,打击敌人。

使无坚可守的冀中平原成为阻击日本侵略军的重要地段。地道战曾在北京也有发现,说明这个战术,对保护广大的战区群众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1945年5月,高平村的党支部书记兼民兵队长刘傻子带领村里七八十个人打退了1000多个日本鬼子,而且还打死了50多个伪军。战斗结束后他去打扫战场,结果被敌人打了回头炮。

刘傻子就是《地道战》中党支部书记高老忠和民兵队长高传宝这两个人物的原型。电影中,高老忠最后鸣钟向乡亲们报警的时候,拉响手榴弹和敌人同归于尽。而在实际中,刘傻子也的确牺牲了。

地雷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民兵最重要的作战方法之一,据历史遗物显示,地雷战战术形成并汇集成册是在民国30年12月28日(1942年),作者署名刘丁,书名叫《地雷课本》,全书共分十课,第一课《总说地雷》概述了太南地区的地雷战概况,由此书可知,地雷战最初是在太南地区诞生。

至1941年,已经形成战术,汇编成册后流通至其他地区。

3. 地道战|地道战老电影

军事导演执导战争教学片 时隔40年,原八一电影制片厂军事片副主任、电影《地道战》的导演及编剧之一的任旭东同志谈起关于电影《地道战》的拍摄往事。
虽然无情的时光已逝,但说起当年拍摄这部影片的情形,任旭东依然历久弥新,一切仿佛是在昨天。任旭东的左手缺了食指,身上还有一块弹片,属二级残废军人,这都是战争留给他的纪念。不说不知道,任旭东原是一名极富传奇色彩的革命军人,曾真刀真枪地打过仗,还负过三次伤,曾获得过庆纳三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三级解放勋章。作为1939年参军的老八路,他参加过解放战争中的挺进大别山和淮海战役等重要战役,九死一生,他调到八一电影制片厂前,已官居营长等要职。由于任旭东的传奇经历,因此他拍军事题材的影片,拍起来得心应手。任旭东在八一电影制片厂导演过《奇袭武陵桥》、《越海捕俘》、《走访地下城》、《冬季野营训练》等军事教育片,其中《边防警卫》还获得文化部优秀影片―等奖(华表奖前身)。当年他们厂里的老导演在看了《地道战》后说:“这个人有战斗生活。”果然,这部影片上映后很受欢迎,拷贝增订数在新中国同类故事片中发行量第一。
地道战是华北平原上的中国人民抗日斗争史上的伟大创举,蕴含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在地道战的峥嵘岁月里,形成了“三通”(高房通、地道通、院落通)、“三堵”(堵街口、堵门口、堵窗口)、“三交叉”(明枪眼和暗枪眼交叉、高房和地堡交叉、地堡和墙壁火力交叉)和“五防”(防水、防火、防烟、防钻、防破)等战术精髓,造就了一批时代英雄,也孕育了无数感人的英雄故事,对教育全国人民牢记历史起着重要作用。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1963年下令八一厂拍摄的民兵传统军事教育片,《地雷战》也是同类影片,要求既有故事情节,又兼有演示战术技术的军事教学内容。地道战是坚持平原游击战的一种经典战术,在建国初期特定的斗争形式下,是很有向人民推广介绍的必要的。电影由八一电影制片厂和工程兵司令部双方组成电影创作组进行拍摄。《地道战》就是这样一部“军事教学片”,任务是面向广大民兵,但八一厂领导要求:要按故事片来编,要有观赏性。

影片《地道战》的主题思想、人物、情节、丰富的军事教学内容,来自于冀中平原地道战斗争的高度概括、集中体现。创作组在研究编写剧本大纲时,选定了高平村地道战战例作为剧本基础,当时决定要写一个村庄、一个战例、一个民兵。影片中有关地道的产生发展过程,地道口的设施以及战术技术的巧妙应用,则取材于解放军副总参谋长杨成武的《关于冀中平原地道战总结》一文,副总参谋长杨成武把这份材料送给摄制组,无疑是雪中送炭,极大地丰富了影片的教学内容,编导任旭东率摄制组主创成誉亮没员深入生活,先后赴冀中平原地道战发源地采访了10多个县区几十个村庄。1963年9月,正定县高平村党支部书记孙文喜同志热情接待了创作组,老民兵讲述了高平地道战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依托地道屏障抗击日寇、五次取得辉煌的胜利,粉碎数次围剿高平的战斗经历,老民兵还给大家唱了在战斗中自编自唱村民歌:“太阳呀出来照呀么照四方,毛泽东思想闪呀么闪金光……”影片《地道战》中的插曲《毛主席话儿记心上》,就是任旭东根据高平村老民兵演唱的民歌、民谣加工修改,在1965年执笔编剧和执导该影片时创作而成的。当时,任旭东还建议作曲傅庚辰,歌曲一定要有地方特色,让人一听就是河北冀中平原的事儿,所以,主题歌前奏采用了河北梆子的曲调。
影片《地道战》中的村庄起名高家庄,这一村名构思就源于高平村,民兵队长取名高传宝,也是以高平村民兵队长刘傻子的英雄形象为原型的。影片中高家庄的一场村落地道战战斗场面就是取材于1945年5月4日的一场实际战例:高平民兵队长刘傻子利用地道歼灭敌人,地道战进行了一天,刘傻子也在战斗中光荣牺牲了。
任旭东他们写剧本时,将丰富多彩的战争史实、形象鲜明的英雄人物和军事教育的内容巧妙地融合为一体,生动地描述了由隐蔽地道键岁到战斗地道再到联防地道这一特殊战场中的发展过程,展现了抗日军民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人民游击战争恢宏瑰丽的场景。取材于真实生活的细节构思,为影片增添了艺术感染力。

拍摄没用大明星

提到军事教学片,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想法:军事教学片不属于艺术片的范畴,演员不需要什么表演。当时任旭东导演和主创人员都是这样想的,所以根本没敢请大牌明星。除了王孝忠、张勇手、刘江、谢万和四个人是八一厂的演员,其余的角色全部借用工程兵文工团的演员,包括主要演员朱龙广、刘秀杰等。当时,影片中主人公民兵队长高传宝的演员未定,但导演也没敢找大明星,因为片子太小,象王心刚就没找,后来找了朱龙广,朱龙广因《地道战》一举成名,后来又演过电影《青松岭》等,在电视剧《西游记》中扮演了如来佛。
片中高老忠的扮演者王炳或是剧组副摄影的同班同学,当时只有 20多岁,化装后任旭东觉得还不错,就用了,没想到他把高老钟演得相当精彩。另外,两个反派王孝忠扮演的山田和刘江扮演的汤丙会都活灵活现。
拍戏当然少不了要体验生活,当年他们接到任务后,就带着演员到农村,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全组人员分散住在老乡家里。让人想不到的是,老乡听说是拍地道战,让演员住在他们最好的房子里,当地领导为配合拍摄还具体作了动员部署。白天,他们要帮老乡拔麦子;晚上,每人提着一盏小油灯去采访当年的老民兵。不出几天的功夫,演员身上穿的新衣就变成了旧的,老乡们都认不出谁是谁了大家就都进入角色了。
《地道战》总投资40万,拍摄期为半年,地道内景全部是八一厂摄影棚拍摄的。冉庄是一个打过地道战的典型村庄,有自己的英雄战绩,但不是电影原型,创作组当时没有到冉庄采访过,因为当时不知道冉庄打过地道战,他们是在选择外景拍摄地时,才发现冉庄仍保留一段地道,地道口没有了,已用砖砌上,不适合采用,所以拍摄了十字大街的戏。
影片里唯一一个长镜头,把地道一直推向敌人的据点炮楼底下,那个长镜头,还有太阳出来的镜头,包括片头衬底的地道内长镜头都是在河北焦庄户拍的,冉庄只是外景地之一,临近的还有唐庄、李庄,共三四个村庄。

五大坏蛋之首刘江

“高,实在是高!”这句经典台词,让人们记住了刘江的名字。这位八一厂的老艺术家后来还在《闪闪的红星》中扮演反派胡汉三,一句“我胡汉三又回来了!”与“高,实在是高!”流传甚广。不久前,记者采访了刘江。已经80岁高龄的刘江现在还很健康。老人见到了家乡人,格外亲切。他说:“我就是哈尔滨人,整个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东北的14年,我都在哈尔滨生活,当时在邮局做邮递员。”
当年,刘江接到《地道战》剧本时,欣然接受了“汤司令”。我很愿意演这个角色,看了剧本我就喜欢上了,其实如果不想演,根本不可能塑造好角色。刘江等人拿到剧本后,反复讨论,再到现场排戏,大概排了4天,大家都觉得差不多了,才开机器实拍,“当时胶片很贵,一尺一块钱,不把戏琢磨好了,觉得对不起大家,对不起剧组。”
影片《地道战》中,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特点,像汤司令的牙非常突出、山田队长眼镜的镜片很厚,象瓶子底,这些人物形象都是大家集思广益设计出来的。据刘江讲,汤司令的假牙就是他自己想出来的,开始还怕导演不同意,自己先偷偷去试妆。刘江告诉记者,每天都戴着假牙去演戏,很不舒服,为了这儿,他适应了好几天。 说来,影片中的反派人物只能是配角,不可能浓墨重彩地加以刻画,但任旭东偏偏反其道行之。他把影片开拍的第一场戏就安排给了刘江。那场戏表现的是,刘江饰演的汤司令和山田队长在高家庄前集合队伍,准备进村扫荡。任旭东表示,刘江表现得尤为出色,把汤司令领会山田意图的过程――由明白到不明白,演得合情合理,丝丝入扣,那叫一个绝。任旭东说,两位饰演反面角色的演员演的认真投入对全组起到了带头作用,极大地鼓舞了全体演职人员,看过样片后,大家纷纷表示要演好这部戏。
以前拍戏从不给反派大特写,可任旭东接连给刘江等人好几个特写镜头,尤其是汤司令与山田队长趴在马肚子下那场戏。任旭东说,拍这场戏时麻烦可是大了,原因都出在那匹马上。原来实拍的,马一看见镜头过来了,就害怕地走开了,片子只能作废重来。等抚摸、安慰好了这匹马,再拍时,马又走开了,这样一来二去,这段戏拍了好几回。刘江想起这事,至今心有余悸。当时,他和扮演山田的王孝忠趴在马的屁股底下,脑袋挨着马的生殖器,好几次马差点把他俩踢坏,因为导演的用意是日本鬼子和汉奸就象驴马滥子一样,结果,拍戏遭老罪了。
山田队长眼镜的镜片是两副眼镜片合成的,戴得演员王孝忠直迷糊,拍戏时啥也看不清楚,出尽了洋相。文革时王孝忠挨整被流放到哈尔滨车辆厂当工人,70年代后期调往珠影,在《一个美国飞行员》中又再次演了日本鬼子。
刘江印象最深的是,拍汤司令被击毙的那场戏,因为他“死”了不止一回。当时导演的要求是死得要有特点:腰要挺起来,直直地倒下去,而不是靠着后面的墙倒。刘江回忆说,拍摄现场是在煤窑上面,离地面有一人多高,只有半米宽,刘江本来想往后倒,可一看地方太窄,弄不好会有危险,就改向前。这下,导演来了灵感,让刘江在倒下去时,把手枪扔掉,还要正好落在下面刚刚走出煤窑的山田的头盔上,以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于是,重新按导演的意图拍,结果山田出来早了;再来一遍,矫枉过正,山田又出来晚了,反反复复,刘江演的“汤司令”一共死了四回才通过。

“老三战”的由来

1966年,影片上映后,江青指示,拿掉演职员表,片头加上“军教片”字样。所有演职员包括编导没有拿一分钱稿费,还为国家节约了大量的拍摄经费。但是,影片删掉了拍好的两场戏,一是日本鬼子的大屠杀,画面太残酷了。另一场是真假武工队,真武工队化装成日本鬼子识破了假武工队,这是为了增加戏剧性的悬念,但被厂长否定了,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地道战》上映后,极大的鼓舞了中国人民,陈毅审查影片后说“美帝国主义总说要来,总说要打仗,什么时候才打?到时候也让他们尝尝地道战!”很多报刊发表的影评文章说:“只要帝国主义胆敢把战争强加到中国人民头上,必将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一部电影如此鼓舞中国人民的战争信心,惟有《地道战》。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这部电影曾被作为“人民战争”教学片。从 1966年至1970年,全国只放三部电影《地道战》、《南征北战》、《地雷战》。作为文革时少数允许放映的故事片之一,由于《地道战》和《南征北战》、《地雷战》一起上映,70年代的中国观众对这三部电影有亲切的感情,以至于后来把这三部电影统称为“老三战”,与“八出戏”一起成为一个特定时代的专用名词。
当年,《地道站》外景在河北冉庄、北京郊区焦庄户等多处拍摄,如今冉庄、焦庄户都建立了地道战纪念馆,冉庄还修了和电影中一样的小桥和石磨碾子,当时电影中的高老忠敲响警钟的老槐树死了,据说这是当年挖地道时伤了树根,后人就用水泥砌了个杆子,挂上后铸的大钟。导演任旭东还讲了一段趣闻,几年前回访时发现,来这里参观主要有三项内容:一是看地道战电影,二是看展览和地道战遗址,二是听当年老民兵讲述战斗经历。有趣的是,解说员指着一个碾子介绍,这就是电影中小姑娘用鞋底打伪军说“让你当汉奸”的地方。任旭东说,当时冉庄并没有碾子工事,拍电影的“高家庄”的碾子是美工师用纸浆糊的模型,碾盘是用砖砌的,假的,下边没有地道,只挖了一个坑,供拍摄用。
然而,任旭东导演记忆中的“地道战”,还是电影《地道战》里的“高家庄”:古老的街巷里,老槐树、大钟、扎白头巾的英勇村民,以及处处可见的枪眼工事……

记忆深处

《地道战》经典台词:
山田想通过偷袭高家庄来解西平据点之围,在炮楼里向伪军司令汤炳惠介绍了自己的想法之后。伪军汤司令竖起了大拇指,夸道:“高,高!”随即汤司令又沉思了一下,有所醒悟但明显是拍马屁的样子,走到山田身后补上了一句:“实在是高!”

4. 《地雷战》故事,为何仅有一位配角成名

《地道战》《地雷战》和《南征北战》被网友们亲切地称之为“老三战”,在时间上看当然《南征北战》最早(不算重拍版),其次是《地雷战》,最后是《地道战》。

在名气上看,似乎《南征北战》和《地道战》更大一些,这中间当然有各种因素存在,但不得不提的一件事是,《地道战》和《南征北战》里的演员可谓群英荟萃,当时就知名的演员和之后走红的演员比比皆是,反而是《地雷战》里的众多演员相对来说更默默无闻一些。

但是,现在网络上有一些居心叵测的人经常对《地雷战》指手画脚,他们说《地道战》是抗日神剧鼻祖,《地雷战》是科幻片鼻祖,甚至有的人还非常“博爱”,说地雷对平民来说是恶魔,全世界都在反对,我们却在拍电影。

这些人忘了一个重要的事实,《地雷战》诞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那个时代的国际环境和现在并不一样,该片体现的是那个时代的特色并非现在的,此外,别忘了同时期的越南发生了什么,那里的丛林中可是被人洒满了高科技地雷。

关键是,我国民兵展开的地雷战是为了防御侵略者,是正义的、有效的斗争方式,和那些到他国领土上埋地雷的侵略者完全不是一个性质。

还有,《地雷战》拍摄初衷是军教片,而且是面向民兵的军教片,因此在拍摄时就考虑到了受众问题,不能像普通军教片那样纯说教或演示,而是要带故事情节,这个故事情节最好是要好看又好玩,这样才能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从目前的效果看,《地雷战》的拍摄目的应该是达到了,科普了军事知识之外还传播了乐观、积极的斗争精神,因此笔者认为该片是一部优秀的军教故事电影,是值得我们铭记的好电影。


5. 电影地雷战地雷战术的介绍

第一阶段
狡猾的敌人吃过几次苦头后,便想出了一些对付地雷的办法。他们遇见了“踏雷”,就用石灰粉在其周围撒个圈,以防接触;遇见了“绊雷”,他们就远远地用铁钩子勾出来。为了防止敌人排雷,我们又研究出“子母连环雷”,敌人起出母雷,子雷跟着爆炸;敌人捉老百姓在前面踏雷,他们就研究出“拉雷”,把群众让过去,专炸鬼子的大队人马,;敌人无规律的走,他们就实施“飞行爆炸”。在不断的实践中,他们先后制造和改进了“丁子雷”、“水雷”、“梅花雷”等三十余种雷,使敌人防不胜防,屡遭雷轰。那时,赵疃、文山后、小滩是开展地雷战最活跃的村庄,是胶东军区有名的“特等模范爆炸村”。他们把大量的地雷埋到敌人的交通线和进攻地段上,敌人走大路大路炸,走小路小路炸,走崖头、山岭、海滩和庄稼地也难逃挨炸。有一次,敌人出洞到文山后,发现路上埋着地雷,仍然依照旧例,用铁钩子把地雷钓好,然后急忙卧倒,可是一钓却是假的,真雷却在敌人卧倒处爆炸了,汉奸队长和几个鬼子被一同炸上了天。为了对付敌人的扫雷组,民兵们又四处扒出新土,故意露出可疑的痕迹,把雷埋在没有新土的地方,使敌人上当受骗。当敌人发现没有新土的地方设有地雷的秘密后,民兵们又在新土处埋上地雷,在新土旁插上草人,草人身上写着“打倒日本鬼”的标语,敌人一见,必然气愤地上前拔,即遭雷炸。为了麻痹敌人,民兵们还研究了一种在地雷腹中自动点火的“慢雷”。有一次鬼子把起出来的地雷,小心谨慎地带回去研究,忽然轰的一声,地雷爆炸了,把屋子里的敌人炸得粉身碎骨。日伪军走到哪里,地雷就响在哪里,敌人每次“扫荡”均遭杀伤。当时在群众中曾流传着一首歌谣:“海阳的铁西瓜,威名传天下。轰隆隆,轰隆隆,炸的鬼子开了花。”

第二阶段
地雷战
为了避免踏雷,敌人又想出了一条更毒辣的手段,这就是让老百姓在前面开路。有一次,敌人要出来抢粮,就从驻地附近抓了一些老百姓,强迫他们牵着牲口在前面踏雷开路,敌人尾随在后面。为了不伤害无辜的群众,民兵发明了一种“长藤雷”,等前面的群众走过以后,埋伏在旁边的民兵迅速扯动长线,随着几声巨响,敌人被炸得血肉横飞,而老百姓却安然无恙。
由于敌人连遭打击,兵力损伤很大。为了苟延残喘,便将其外围的日伪军全部集中在行村据点内,强迫周围的群众往里面给养。赵守福、于化虎等民兵就深入到东山、鹏化庄、南泊子等村,发动群众掐断敌人的供给,并组织他们建立武装,学习埋雷技术。据点里的敌人坐吃山空,只好用汽车从青岛往这边运输。我民兵就在敌人汽车经过的青威公路上埋下丁子雷,炸毁了跑在前面的一辆汽车,其余三辆汽车慌忙掉头逃走。民兵们一拥而上,从车上卸下许多大米、白面,全部上缴了区委会。

第三阶段
敌人陆路运粮失败,又改从海上运粮。轮船开到何家村以南,那儿没有码头,船靠不上岸,日军便叫伪军下水扛粮。赵守福、于化虎等通过调查,摸清了敌人下水扛粮的往返路线,便提前把水雷埋在敌人往返的路上,等敌人扛着粮食靠近岸边时,水下的连环雷一齐爆炸,敌人大批倒毙在水中,民兵们趁机把粮食抢走了。以后敌人改用飞机运粮,但狼多肉少,根本满足不了需要。因而只能向“西寺”日军那边丢。但飞机飞得太低要挨打,飞得太高又投得不准,投了三次东西,结果只丢进“西寺”一包罐头,其余的全掉在围墙外边,倒成了民兵们的慰劳品。被困守的敌人坐立不安。
1945年5月19日,日伪军500余人侵扰“五虎村”,陷入地雷阵,五小时走了不足五华里,踏响地雷20多颗,炸死30多人。同年被胶东军区授予“战斗模范村”光荣称号。
晋察冀边区的爆炸大王、民兵英雄李勇
1945年5月,日伪军2000余人占据了盆子山区。海阳民兵对敌展开了规模空前的地雷爆炸战,取得了重大胜利。
5月18日,行村据点的敌人偷袭赵疃。赵同伦、赵守福等预先获取了这一情报,即率民兵在村里摆下地雷阵。敌人闯进村北的树林里,碰响了绊雷;转而扑向十字街口,又踏响“箱子雷”,共毙伤日伪军16名,炸死战马1匹。同月19日,日伪军500余人侵入“五虎村”, 从上午10点到下午3点,走了还不足5里路,踏响地雷20多颗。26日下午,索格庄据点日伪军600余人,分三路南撤。文山后村民兵队长于化虎带领爆炸组速摆地雷阻敌。伪军200余人先抵村西,接连踏响三颗地雷,不敢挪步。日军200余人随后赶到,在村西北头踏响一颗地雷,在河边踏响连环雷,死伤甚重。敌军四周皆布有地雷,进退两难,只得抬着40多个死伤者绕路逃到夼里、孙家夼村据点。5月下旬,日伪军在丁家夼村、夼里村安设据点,对民兵活动和群众安全威胁很大。大山区作战指挥部抽调叶家、修家、代格庄、槐家泊等村的20几名爆炸能手,由区武委会主任于东山率领,夜间摸上黄山顶埋设地雷。此后,民兵便夜夜上山埋设地雷,敌人天天挨炸,死伤累累。

第四阶段
日伪军在多次挨炸后,总结出了一条经验:走小路,不走大路;走水路,不走旱路。这倒是使鬼子减少了挨炸的机会,但这条经验很快就失效,民兵们在小路、水路上也埋上了地雷,鬼子照样挨炸。小滩村南有一条河,是行村日伪军到莱阳穴坊庄据点的必经之地。敌人为避地雷,便在水中走。小滩村民兵孙藻训、孙玉敏、孙春旭等,做了九颗水雷,瞅准敌人将到时,迅速将雷埋在河中里。日伪军涉水过河,九颗水雷全部爆炸。6月初,孙家夼据点300多日伪军到行村搬运物资,行至赵疃村东集前埠嘴下,陷入赵疃民兵布下的“长蛇雷阵”,在长达二里的路上,地雷连续轰鸣,敌人左躲右闪,也未能躲开雷阵,被毙伤30多人。

第五阶段
6月的一天中午,日伪军集中一个营的兵力袭击了文山后村。民兵队长于化虎一面派人向附近的部队报告,一面指挥民兵用土枪土炮把敌人诱进河套的地雷区,炸得敌人蒙头转向,扭头向西南方向的山上爬,没想到被埋伏在那里的我军主力十六团所狙击,敌人不得不逼上野虎山,又遭到县独立营的袭击,向东北逃窜,被埋伏在那里的文山西巷民兵打了回来。当敌人第二次被挤进河套时,地雷接连不断地开了花,日伪军死伤70多人,俘虏30多人。
在盆子山区人民开展反“扫荡”的105天中,海阳民兵共配合部队埋雷2500多颗,炸死炸伤日伪军200多人。7月,胶东武委会在海阳县高家召开反“扫荡”斗争经验总结大会。大会总结推广了海阳县“五虎村”、盆子山区人民联防抗敌的斗争经验。同时,授予赵守福、于化虎、孙玉敏、于晋江、赵同伦、纪常胜、纪中胜、陈桂香、纪彦、纪洪福、栾恒悦、隋良萱、冷世竹等13人为胶东民兵英雄。
海阳地雷战有力地支援了胶东其它地区的抗战。海阳民兵不仅在海阳境内大显身手,而且还奉上级武委会之命,多次组织远征爆炸队,到周边县配合当地部队作战,为当地民兵和部队培训了若干爆炸能手,有力地支援了相关地区的抗战,从而推动了整个胶东地区的抗战,为胶东地区的抗战胜利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最后部分
1943年冬,赵守福、于化虎、赵同伦、栾恒月等60余人,组成胶东爆炸队,开赴莱阳,在莱阳城外布下地雷,日伪军被封锁的不敢出动。同年,县武委会主任栾晋阶等在小纪区笤帚夼村集合民兵50人,夜入莱阳五尺渡,袭击了赵保原的联络点,俘敌6人。撤离时布下地雷,被敌人全部踏响。1945年5月6日,各路日伪军集结莱阳城,赵守福奉命带领远征爆炸队奔赴莱阳城及东漩河一带,埋设地雷20颗,毙伤敌人20余名。
民兵英雄赵守福在给小学生讲地雷战的故事
1944年10月,胶东军区调文山后村民兵队长、爆炸大王于化虎5名爆炸队员,到烟潍线开展地雷战,历时四个多月。他们在黄县(今龙口市)、蓬莱一带,教给1000多名民兵埋雷技术。一次,于化虎等在蓬莱城附近埋雷20多颗,毙伤日伪军28人。1945年1月,胶东区武委会派于凤鸣带领4人爆炸组,再赴蓬莱执行任务。在十余天中,于凤鸣等教部队民兵600多人学习爆炸技术,并布雷封锁大辛店据点,毙伤敌人40多人,受到胶东武委会的通令嘉奖。
1945年5月初,赵同伦受胶东军区委派,带领赵炳昆等5名爆炸队员,扛着胶东军区授予的“胶东远征爆炸队”的大旗,到胶济铁路沿线的蓝村一带,配合西海独立团作战,并向部队干部、战士传授爆炸技术。同部队一起实验用地雷加炸药,爆破敌人铁路3次,炸毁铁路50多米,致使敌人的铁路运输长期中断。
由于海阳民兵工作突出,特别是地雷战战果辉煌,因而获得了不少殊荣。1943年冬,山东省军区政治部授予海阳“民兵工作模范县”光荣称号。1945年6月,胶东区武委会授予海阳县“战斗模范县”光荣称号。

希望采纳!谢谢!

6. 电影地雷战梗概500

★《地雷战》的梗概:
抗日战争时期,胶东抗日根据地经常遭日伪军的袭击和“扫荡”。为此,区武委会雷主任和赵家庄民兵队长赵虎,把几个村庄的民兵组成联防,用土造的地雷封锁了附近的日伪据点。为对付地雷阵,日军从青岛搬来了工兵,攻入赵家庄,大肆烧杀抢掠。他们让被俘村民在队伍前踩地雷,再次进攻赵家庄。赵虎领导民兵巧摆地雷阵,用子母雷、连环雷 、钉子雷、碎石雷、铁夹子雷、头发丝雷等各种各样的土造地雷打击敌人。在八路军主力部队的配合下,经过激烈的战斗,终于全歼进犯之敌。

7. 地雷战电影黄村是现在哪个村

是山东省海阳市谨枝脊的西南部大山村,搭迟黄村就是现在的行村镇。希望能帮到你,望采纳祥渗,谢谢。

8. 《地雷战》观后感

《地雷战》观后感

在看完一部作品以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吧,需要好好地对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观后感了。那要怎么写好观后感呢?下面是我整理的《地雷战》观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地雷战》观后感1

每当雄浑的义勇军进行曲响起来的时候,我似乎又看见了那壮烈的抗日战争,看见了那硝烟不断,炮声隆隆的战场。周三下午,我们全校师生集体观看了抗日战争中漂亮的一战——地雷战。

地雷战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抗日战争时期,胶东根据地边缘村庄赵家庄等,经常遭日伪军的袭击和“扫荡”,损失惨重。为此,区武工会雷主任和赵家庄民兵队长赵虎依靠群众,想出了对策。他们一方面把几个村庄的民兵组成联防,壮大了武装力量;一方面用自造的地雷封锁了附近的日伪据点,从而有力地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同学们看到影片中的日军被炸得人仰马翻时,哄堂大笑。在多次使用的地雷中,一个名叫“天女散花”的石雷是我最喜欢的。这个石雷原本是一块巨大的石头。战士们在巨石上凿开几个口,将炸药埋进去,只要敌人踩上了地面上的引线,整座山将炸塌。看到敌军一个个成了残兵败将,死伤无数,心里那才叫一个爽呢!我心想:谁让你们来侵略,给你们点苦头常尝尝。

可惜,好景不长,日军为对付地雷阵,中队长中野特地从青岛搬来了救兵,于是,攻入赵家庄,大肆烧杀抢掠。看了这一切,使我义愤填胸。但是,雷主任等人并不气馁,进一步完善地雷的用法,最后,使用子母雷、连环雷、钉子雷、碎石雷等各种地雷取得了战斗的胜利。

同学们,让我们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吧,珍惜这战士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辉煌。

《地雷战》观后感2

伴随着一声声震耳欲聋的地雷爆炸声,把我带进了战火纷飞、扣人心弦的年代。

故事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胶东根据地赵家庄经常遭到日本侵略者的袭击和大规模睁谈扫荡,损失惨重。民兵队长赵虎急中生智、发动群众,汇合众人的智慧和力量,根据日本侵略者行踪,因地制宜,制造出各式各样的地雷。当日本鬼子侵略时,村民们沉着镇定、机智应对,弄得鬼子晕头转向,魂飞胆散,给日本鬼子以沉重地打击。

影片中,有一个情节给我印象特别深刻:村民们坐在村口,看着民兵队长带回来的地雷,他们想自己制造出更多的地雷。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石匠大叔觉得把火药放进石头里,可以造出石雷;女队长想把雷和手榴弹连在一起,威力更大……后来,队长就把大家的想法集中到一起,发明了各式各样的地雷:有碎石雷、子母雷、连环雷……打得日本鬼子屁滚尿流、狼狈而逃。日本鬼子为了对付地雷阵,搬来了工兵,用地雷探测仪对付地雷阵。民兵们又一次集思广益,不断地改造地雷技术,与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战斗,最终将敌人全部歼灭。这时我激动地一边拍手一边大声地对妈妈说:“要做好一件事,光靠一个人的智慧是不够,大家一起想办法,才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妈妈说:“是的,单个的人是软弱无力的粗简,就像漂流的鲁滨逊一样,只有同别人在一起,他才能完成许多事业。中国女排的每一次夺冠,无不是因为她们团结合作,同舟共济的结晶。”

俗话说得好:“人心齐,泰山移。”只要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再大的困难也是渺小的。我们以后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也要一起想办法,齐心协力,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

《地雷战》观后感3

记得在一个夏天,我随手翻了翻暑假作业本,就懒洋洋地趴在桌上看电视了。电视上也没有什么好看,突然看到电影频道正在岩早裤播放《地雷战》,我就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

《地雷战》主要讲了在抗日战争最艰辛的岁月,日本帝国主义向我抗日根据地进攻,在党的领导下各村组织了民兵联防,他们使用最简陋的武器,用智慧,摆下地雷阵,打得日本鬼子落花流水,粉碎了敌人“扫荡”的阴谋。其中,令我最难忘的是村民们团结合作的精神。抗日时,有的队员甚至为了不让帝国主义走到出口时,就壮烈牺牲了。对了,这就是由白大均领衔主演的一位战将。他说过这样一句话:“在战场上,是不分彼此的,只要是坏人,我们就应当把他给杀死。”

是的,那位战将说得太好了。现在正需要这样的人去发展创造。对“将计就计”这种做法更为表扬。不管是谁,都要学习这种品质。何况是我们小学生呢?不管是哪位烈士,都有牺牲的一面,而他们的牺牲,是光荣的。

有一首歌谣念得好:“刘胡兰,13岁,参加革命游击队。她为革命牺牲了,你说光荣不光荣?我说光荣真光荣!”每当我念起这首歌谣,就不禁想起烈士们光荣牺牲的情景。我们这一代是跨越世纪的一代,要实现四个现代化,我们就要靠自己去思考、去奋斗!现在虽然生活好了,可这一切的一切都是老一辈革命家用鲜血换来的。我们现在就要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做个对社会、对人民有贡献的接班人。只有这样,才能不辜负老一辈对我们的期望!

《地雷战》观后感4

星期五,老师给我们放了一部爱国片《地雷战》,那紧张动人的情节,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

这部电影主要讲了在山中的民兵们利用地雷防止日本鬼子扫荡入村的故事。当时的中国贫穷落后,连杆枪都没有。影片中有这样的顺口溜:“鬼子少了咱就干,鬼子多了咱就转。躺在暗处打冷枪,埋好地雷远远看。鬼子挨炸又挨打,一个人影看不见。”这就是村民们对付鬼子的最好的办法。

民兵们想出了各种打法,和鬼子们进行战斗。在战斗中,村民们又制造了许多土地雷,如臭雷、头发丝雷等等,它们发挥了巨大的威力。其中最厉害的地雷,要数“天女散花”了。这可是村民石大爷和民兵队长赵虎苦思冥想制造出来的。这种雷,只要人一踩上去就会爆炸,爆炸时碎石满天飞,落下来就会砸死鬼子,看到这,我心里暗暗叫好。

鬼子虽然一次次的挨炸,但他们并不死心。他们先用“探雷器”去探雷,然后把雷引出来。这样,他们又可以烧杀抢掠。但民兵们很快就想出了对付他们的办法——那就是“蝎子雷”。这种雷,当鬼子去引雷时,就会有一个铁夹子蹦起来引爆地雷,把鬼子炸得魂飞魄散。

看了这部电影,我知道了当年抗日战争的艰苦,了解了日本鬼子的品行,看到了我们老百姓的智慧。我也懂得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抗日英雄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地雷战》观后感5

“炸得好,炸得妙,炸得鬼子呱呱叫 ! ”今天我看了《地雷战》,下面我来给你们讲讲吧。这个故事发生在 1942 年抗日战争时期,那个时候日本鬼子占领了黄村,把那边变成了他们的根据地。八路军组织民兵团狠狠地反击小鬼子,他们用地雷炸得鬼子胆战心惊,仓皇而逃。但是因为当时地雷太少,他们就想方设法地制造“土地雷”——石雷、天雷、臭雷、子母雷、蝎子雷、夹子雷、土水雷、连环雷...... 其中最厉害的要数 “ 天女散花 ” 了,其实就是碎石雷。 民兵们把这些土地雷藏在锅里、井里、水里、还有凳子下面、树上面。鬼子一进村就等于进了地雷阵,鬼子被炸得抱头鼠窜,鸡飞狗跳。

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一幕:鬼子用金属探测器测出民兵们精心埋藏的地雷。鬼子们顺利进村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抓走了很多乡亲们。民兵们又随机应变地发明了头发丝雷和长藤雷,布下了天罗地网,请鬼子们吃了一顿丰盛的“地雷宴”,炸得小鬼子们鬼哭狼嚎,魂飞魄散。特别是鬼子军官龟田看到一块写着“侵略者之墓”的牌子,奋力一砍,轰!一下子炸上了西天。最后鬼子全军覆没。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 70 周年,这部电影让我看到了当年战争的艰苦,看到了中国人民的勇敢和智慧,是他们用生命换来了我们的幸福。我祈求战争不再发生,让和平的光芒照亮大地。

《地雷战》观后感6

今日我看了一部革命影视电影,名字叫做《地雷战》,使我深深的应在了脑子里。

电影讲述了当时日本侵略者对中国发起了侵略,拿着当时最先进的武器欺负我们中国人,中国人当时没有先进的武器,就想到了用地雷。可是地雷不是埋在地里的,需要用手扔。可是在游击队的帮忙下,发明了真正的地雷。

影片中有这样一段“顺口溜”:“鬼子少了咱就干,鬼子多了咱就转,躲在暗地打冷枪,埋好地雷远远看,鬼子挨炸又挨打,一个人影看不见”。这就是民兵们对付鬼子的最好办法。民兵们就是按照这种打法,和日本鬼子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战斗。在战斗中,村民们运用自我的智慧,制造了许多地雷,有踏雷、拌雷、飞雷、子母雷、蝎子雷等等。有了这些武器,每次日寇、黑衣社骑着破烂自行车过来时,只听“嘭,嘭,嘭敌人就被炸死了。鬼子虽然一次次的挨炸,但他们并不甘心。他们先用“探雷器”去探雷,然后把雷起出来。但民兵们也有办法对付他们,他们发明了蝎子雷”。这种雷,当鬼子去起雷时,就会有一个小小的铁夹子蹦起来引爆地雷,把鬼子给炸死。

经过民兵造出种种让人意想不到的地雷这件事,我懂得了,要多动脑筋,大胆发挥想象,才能在学习上取得成功。不向困难屈服,争取报效祖国。

《地雷战》观后感7

抗日战争,战火纷飞;中原大地,到处都是断壁残垣;乱世中,厮杀声片片;智慧啊邂逅了中华儿女的热血情怀。

日寇的残忍,民兵的勇敢,百姓的智慧都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之中,久久,难以忘怀。

故事发生在1942年,艰苦的环境,紧缺的资源,丝毫没有扑灭民兵的满腔热血。那次,日寇攻进赵家庄,民兵们没有退缩,开始研究武器——地雷,开始的拌雷,踏雷就使得日寇们伤亡惨重,大败而归。第二次,日寇们请来了青岛的工兵,弄来了地雷探测器,成功的攻进赵家庄。同志们愈战愈勇,发明了比之前更高级的雷:连环雷,碎石雷,头发丝雷等。连环雷可一次性炸掉日军一大批兵马。碎石雷一旦触发,天罗地网之下的日军无一生还。头发丝雷可以成功躲过日军的探测器,趁日军不备,让他们粉身碎骨。

这就是传说中的地雷战,一场智慧发起的战争,那些自以为是的日寇,常常在出其不意之时,被民兵来个措手不及。

中华民族,智慧的民族,长城的壮丽,战争的策略,凝结成一段段震撼人心的史话。历史的真实,时空的浩瀚,时光老人带走的不光是年华,他带走的是上一代人的缺陷,带来了下一代人的长处。作为中华儿女的我们,继承着中国人的血脉,还应该有智慧。上一代人谱写下的史话,我们应该珍惜,应该永远传承下去!

《地雷战》观后感8

今天,我看了《地雷战》这部具有教育意义的老电影。我非常佩服抗日军民无法比拟的智慧和勇气,他们用仅有的几十个雷,加上巧妙的埋雷方法,赶走了成千上万的鬼子。

那是1937年抗日战争时期,日本鬼子对赵家庄进行扫荡。红军赵队长刚学好埋地雷的方法,教了大家伙儿。准备用地雷对付鬼子,并趁机抢鬼子的枪。民兵们凭着自己卓越的智慧,每一次都为鬼子“量身定做”一种新品种的雷,如“真假雷”、“连环雷”、“头发丝雷”、“碎石雷”等。赵队长还给碎石雷起了个优雅的名字——天女散花。

有一次,鬼子想出了一个极其恶毒的手段,让抓来的老百姓走在前面踩雷,他们则走在后头。民兵们得到消息后,又发明了一种“长藤雷”。前面的老百姓走后,他们迅速引爆地雷,炸得鬼子魂飞胆丧,人肉模糊。

就这样,敌人陆地运粮“吃”地雷,海上运粮“吃”水雷。鬼子死伤无数,民兵终于获得了胜利。

《地雷战》让我看到了以前革命家大无畏的爱国精神,他们为了祖国人民的幸福,将生死置之度外,这种勇敢、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是我要好好学习的。他们身上有着坚持不懈的精神,是我缺少的。如果没有像当时赵家庄那样的人民坚持英勇抗战,哪有今日祖国的繁荣昌盛?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要从读书做起,学好知识,全面发展,成为祖国明天的栋梁。

《地雷战》观后感9

今天下午,我看了电影《地雷战》,尽管是部老电影,只是短短的几十分钟,但电影中那紧张动人的情节,却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中。

日本鬼子真是无恶不作,可恨至极。他们到处杀人放火,就连老人和孩子都不放过。村里的粮食、牛羊都被他们抢光了,房子也烧光了。人们都被迫逃进了山里,个个忍饥挨饿。看到这里,我的心里充满了对日本鬼子无比的仇恨。

民兵们想出了各种打法,和鬼子们进行战斗。在战斗中,村民们又制造了许多土地雷,如臭雷、头发丝雷等等,它们发挥了巨大的威力。其中最厉害的地雷,要数"天女散花"了。这可是村民石大爷和民兵队长赵虎苦思冥想制造出来的。这种雷,只要人一踩上去就会爆炸,爆炸时碎石满天飞,落下来就会砸死鬼子,看到这,我心里暗暗叫好。

鬼子虽然一次次的挨炸,但他们并不死心。他们先用"探雷器"去探雷,然后把雷引出来。这样,他们又可以烧杀抢掠。但民兵们很快就想出了对付他们的办法——那就是"蝎子雷".这种雷,当鬼子去引雷时,就会有一个铁夹子蹦起来引爆地雷,把鬼子炸得魂飞魄散。

看了这部电影,我知道了当年抗日战争的艰苦,了解了日本鬼子的品行,看到了我们老百姓的智慧。我也懂得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抗日英雄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我想,从现在起,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学好本领,将来建设好我们的国家。我们还要发明许许多多的先进武器,使我们的国家不再受敌人的欺负和侵略,使人们都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地雷战》观后感10

今天我在电脑上看了《地雷战》这部电影,非常感人。

故事发生在抗战时期,日寇横扫了我们的家园,日军的武器非常先进,如果我们正面交锋只会害了老百姓,这时毛泽东主席领导群众,鬼子少了我们干,鬼子多了我们转。体现了毛泽东作战方法灵活,也是在他的领导下人民群众采用地雷战术,地雷是抗日的有力武器,地雷品种繁多,有:土地雷、连环炮、天女散花、神经过敏……有了这些武器,每次日本鬼子,黑衣社的人骑着自行车时,只听"砰砰砰——"这些小日本不是被炸到水里,即使炸到树上,不是死了就是残废。有些小日本哭爹喊娘的说为什么母亲把他生的那么早。虽然他们武器比我们先进,但我们领导有方,我们的人民群众非常坚强,不想遇到困难就低头,于是几个人几个人的就组成了游击队,他们宁死不屈用身体挡住子弹,这种大无畏的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地雷战让我们看到了老一辈革命家爱国精神的高大,他们为了祖国人民的安定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每一代每一个人学习的。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人民的安定团结我们还有什么不能贡献的呢?只要祖国需要我们,我们就应该义无反顾的扑上去,事实可以证实一切。08念得灾难,但我们祖国人民以绝对的爱心,为那些受苦难的汶川同胞减少苦难,大家都相信爱的力量。虽然说现在的年代比较和平,没有以前的打打杀杀,人们都说现在的年轻人爱国精神都不强烈,其实不是这样的。我在这里祝福做过母亲健康,寿比天长,祝福我们这个大家庭和和睦睦,繁荣昌盛。

《地雷战》观后感11

六一儿童节,是我们这群孩子皆大欢喜的日子,于是学校组织了六一看革命电影的活动。

我看得是《地雷战》,《地雷战》这个故事发生在郊东抗日根据地。片中主要讲了赵家村民兵队长赵虎同志带领乡亲们,与日本鬼子做了机智勇敢的斗争。最开始他们用的是最简陋的武器,但是他们用智慧,布下巧妙的地雷,将鬼子炸到九重天,杀得落花流水,大伤元气,捕获了许多武器。

没错!中国人不是东亚病夫!我们是强大的。回顾往事,当时八国联军来打我们中国,可是我国的勇气与不断增加的实力将那些自视甚高的侵略者赶回了老家。

《地雷战》这部对我来说深有感触——中国人是在进步,我们能用智慧造出世雷、子母雷、钉子雷、连环雷、随时雷、铁夹子雷、头发丝雷、水雷……数不清的雷种的背后显示出中国人并不差!种种成就,真让我为祖国高兴。

我作为一个中国人,能有这样不断增强、繁华昌盛的祖国而自豪!看了《地雷战》这部影片,知道日本帝国里的那些中国汉奸们,我心头不禁涌上一阵怒火,太可恶了!背叛自己的国家与老祖宗,还不知道羞愧,反而更上一层楼,帮着可恶的日本鬼子杀人放火,偷东偷西,侵占土地……真是罪该万死,走狗!

看了这部影片,我呼吁大家:我们现在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后不做叛国贼,要好好报效国家,是自己的祖国繁华昌盛,是自己为国家的栋梁。嘿,如本片中的赵虎同志,我是分敬佩他,因为做到忠心报国!

《地雷战》观后感12

在十一国庆假期里,我和妈妈一起观看了《地雷战》。看了这部电影,民兵的机智、勇敢和爱国的精神,让我由衷的敬佩。

事发生在一九四二年抗日战争最坚苦的`年月,在武器装备都没有敌军先进情况下,赵家庄民兵们齐心协力,以智慧和勇气与日本鬼子进行了一场激烈的地雷战。在与敌人斗智斗勇的过程中,民兵们发明了几十种地雷,“踏雷”、“绊雷”、“真假雷”等,让敌人防人不胜防,吃过十几次苦头的敌人当然不甘心,狡猾的敌人也想尽了各种办法来对付这些地雷,他们甚至让百姓在前面踩雷,但这仍然无法难住那些聪明的民兵,为了百姓的性命,民兵们又发明了“蝎了雷”,不仅成功救出了百姓还打了个胜仗,让敌军个个草木皆兵。

看了这部电影,让我感到在当年的抗日战争中,人民为保卫自己的家园,不畏牺牲,殊死拼搏的精神,红军为坚守祖国,不被别人欺凌,奋力抗日的艰苦,也让我感受到了中华人民的智慧和气魄。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和人民团结一致的努力下,终于将侵略者赶出了我们的国土。

我们现在生活在和平的年代,但我们一定要学习他们这些知难而上、坚持不懈、不屈不挠的精神。以后我碰到了困难、挫折,也要像哪些民兵一样,还有什么困难能够难倒我呢?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儿女,我要珍惜眼下和平、幸福、美好的生活,好好学习,学好本领,为祖国未来的繁荣富强出一份力。

《地雷战》观后感13

今天我看了一部革命影视电影,名字叫做《地雷战》,使我深深的应在了脑子里。

电影讲述了当时日本侵略者对中国发起了侵略,拿着当时最先进的武器欺负我们中国人,中国人当时没有先进的武器,就想到了用地雷。可是地雷不是埋在地里的,需要用手扔。但是在游击队的帮助下,发明了真正的地雷。

影片中有这样一段“顺口溜”:“鬼子少了咱就干,鬼子多了咱就转,躲在暗地打冷枪,埋好地雷远远看,鬼子挨炸又挨打,一个人影看不见”。这就是民兵们对付鬼子的最好办法。民兵们就是按照这种打法,和日本鬼子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战斗。在战斗中,村民们运用自己的智慧,制造了许多地雷,有踏雷、拌雷、飞雷、子母雷、蝎子雷等等。有了这些武器,每次日寇、黑衣社骑着破烂自行车过来时,只听“嘭,嘭,嘭敌人就被炸死了。鬼子虽然一次次的挨炸,但他们并不甘心。他们先用“探雷器”去探雷,然后把雷起出来。但民兵们也有办法对付他们,他们发明了蝎子雷”。这种雷,当鬼子去起雷时,就会有一个小小的铁夹子蹦起来引爆地雷,把鬼子给炸死。

通过民兵造出种种让人意想不到的地雷这件事,我懂得了,要多动脑筋,大胆发挥想象,才能在学习上取得成功。不向困难屈服,争取报效祖国。

《地雷战》观后感14

今天晚上我看了一部情节幽默有趣的电影——《新地雷战之神勇小子》,虽然这部电影的情节时常让我忍俊不禁,但是更多的是它让我感触很深。

这部影片讲述了抗日战争期间,一个爱国孩童麦包,不畏惧日本人的凶残,巧妙地潜入了日本人的基地,不仅探取了许多重要情报情报,还多次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给八路军送情报,让狡猾的日本人被骗了还浑然不觉。当然,聪明的中华人民,更是摸透了敌人的心理,巧妙地利用了兵法的“虚虚实实,实实虚虚”,用地雷一次又一次地赶走了敌人,让敌人只能干生气却无计可施。影片的最后时刻,当汉奸蔡丁抓住了麦包的妹妹麦米时,大人们都束手无策了,但机智勇敢的麦包就好像有用不完的锦囊似的,再一次用自己的才智救出了麦米,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神勇小子”。

影片中的麦包仅仅只是一个不到八九岁的孩子,而作为一个即将迈入初中的六年级学生,我们又何尝不应该去学习影片中的麦包,为祖国振兴,尽自己的一份力呢?虽然我们处于和平年代,没有战争,但是清代的梁启超先生曾在《少年中国说》中振奋激昂地说道:“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智则国智,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我们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希望,也许暂时我们不用像麦包那样与别国交战。但是,落后就要挨打。我们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好好读书,长大以后做祖国的可用之才,为振兴中华付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新地雷战之神勇小子》这部影片给我的不仅是快乐,更是激励我更认真学习良药。

《地雷战》观后感15

《地雷战》是一部非常经典的抗日战争影片,每次看完都会令人回味无穷。

这部影片讲述的是在1942年抗日战争期间,八路军在黄村与日本鬼子的战斗。那时八路军的武器十分落后,很多战士都没有qiāng,只有大刀和长矛,而日本鬼子的武器先进,气焰十分嚣张。在敌我战斗力量相差悬殊的情况之下,八路军发动和团结广大群众不畏敌人,协同坐战,发明和自制了许多种地雷,对付日本鬼子,狠狠地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最后取得了重大的胜利。

电影中最让我难忘的场面是:秋收的季节,八路军和村民们为了不让日本鬼子把粮食抢走了,连夜抢收粮食。为了拖延和阻击敌人的追赶,八路军和老百姓预先在敌人来的路上埋好了地雷,当大批鬼子赶来时, “轰”的一声巨响,紧接着第二颗,第三颗地雷都响了,炸得日军鬼哭狼嚎,粮食被我们顺利地转移走了...... 另一个让我难忘的情节是日本鬼子把抓到的村民们当成先锋,踩地雷,幸好机智的八路军提早意识到这一情况,专门针对发明了一种地雷,这种地雷被踩了之后,不是被踩的地雷炸,而是后面的地雷炸,结果炸死的还是鬼子,而村民们被八路军救下了。

影片给我最深刻的启示是:我们一定要发挥聪明才智,不畏条件落后,环境艰险,机智勇敢,同心协力克服困难,取得胜利。自古以来,我们中华民族都有这样崇高的品德,占胜了一个又一个的敌人,度过了一个又一个的险境。这些美德,值得我们年青一代不断学习,继承发扬,让我们的国家更强盛。

;

9. 地雷战电影简介150字

地雷战的剧情简介 :
1942年,赵家庄等经常遭受日军的突袭,区武委会雷主任和民兵队长赵虎联合附近村庄用土制地雷组成各式各样的地雷阵,将日军沉重打击。
日军为对付地雷阵,搬来工兵攻入赵家庄大肆烧杀抢掠,民兵们及时棚迅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不断改进制雷技术和布雷方法,使得日军防不旁和锋胜防。进入麦收季运晌节,日军本想趁民兵抢收麦子时一举拿下赵家庄,不想民兵早已设下了布局更为精妙的地雷阵。

阅读全文

与电影地雷战的村庄叫什么名字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电影亲密的敌人谁演的演员 浏览:395
所有女人肚子膨胀电影 浏览:124
电影72房客歌曲 浏览:520
金童玉女老电影在线观看 浏览:482
小女孩无意间捡回了个美女机器人电影名字 浏览:194
成龙全集电影粤语百度云盘 浏览:663
如何才能找到小电影 浏览:808
电影夜盗珍妃墓有带字幕的吗 浏览:902
肌肤电影结局 浏览:59
三级无厘头搞笑电影 浏览:847
合租电影剧情 浏览:40
孤儿泪电影国语完整版 浏览:717
外星人激光扫射电影名字 浏览:578
红色经典电影亲子配音 浏览:953
韩国剧情电影合集5小时 浏览:685
国产电影考试没满分被打死 浏览:578
电影七公主中文版全集下载 浏览:707
有一个外国电影讲的是叔叔 浏览:570
想看非洲电影网的电影伦理剧情 浏览:95
田雨老师演的电影名字 浏览: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