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人物 > 孔子电影中孔子人物形象

孔子电影中孔子人物形象

发布时间:2023-10-11 09:37:53

1. 电影《孔子》主要内容

《孔子》讲述了东周末年,诸侯割据,相互征战。孔子为了理想奔走在列国之间,孤独地和整个时代抗争,希望以他超越时代的思想和智慧来影响春秋诸国的历史进程。


剧情简介:

公元前六世纪,屹立数百年的周室王朝已朝不保夕,各诸侯国割据一方,为了达到称霸的目的而相互征战。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气势磅礴的时代,一个辉煌灿烂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中,有战争、有英雄,有思想、有著作。中国史称为"春秋"时代。

孔子名丘,字仲尼。他出身于当时一个小诸侯国——鲁国的没落贵族家庭,为社会的混乱情形而忧心忡忡,希望以他超越时代的思想和智慧来影响春秋诸国的历史进程。然而就像历史上的其他圣贤早年的经历一样,彼时孔子的时代还未到来。

虽曾仕官于鲁国,并以其勇敢和智慧带给鲁国以尊严和强大的希望,但最终政治理念破灭于现实之前。随后孔子为了理想率领众弟子奔走在列国之间长达十四年之久,传播其思想,想与整个时代抗争,只可惜霸道如此世间,不容其主张。

他曾数度被乱军围困而身陷绝境,也曾被卷入政治阴谋的旋涡,甚至曾被世人误解。于晚年返乡祖国--鲁国,他归而不隐,不懈于教育弟子众人及进行文献整理工作。孔子在失意中逝世,一腔报国热血空付东流。


(1)孔子电影中孔子人物形象扩展阅读:

主要角色介绍

1、孔子

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创始人。春秋时期鲁国人。名丘,字仲尼。孔子是全片的核心。也是正反双方争斗交战的焦点。

更有一位被传为“圣人绯闻”的卫国艳后“南子”。影片时间跨度20余年,涉及到春秋诸国的故事,于乱世的冲折与混乱中,唯见旷世一人——孔子。

2、季孙斯

春秋鲁国大夫,“三桓”之一。谥号桓子。季孙氏一支为鲁桓公子季友后裔。鲁定公五年(前505),父季平子死后,继任为卿。实权一度被家臣阳虎掌控。

3、南子

春秋时期卫灵公夫人。宋国贵族女。又称釐夫人,姓子。原与宋国公子朝相好,受卫灵公宠幸。鲁定公十四年(前496),告发太子蒯聩谋图行刺,蒯聩出逃。

2. 电影《孔子》中孔子的形象如何

近日观看了电影《孔子》,对孔夫子的敬佩之情更深一层。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据有关记载,孔子出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南辛镇鲁源村);孔子逝世时,享年73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先秦和秦汉保存下的《史记·孔子世家》。

电影中孔子出身于当时一个小诸侯国——鲁国的没落贵族家庭,为社会的混乱情形而忧心忡忡,希望以他超越时代的思想和智慧来影响春秋诸国的历史进程。然而就像历史上的其他圣贤早年的经历一样,彼时孔子的时代还未到来。虽曾仕官于鲁国,并以其勇敢和智慧带给鲁国以尊严和强大的希望,但最终政治理念破灭于现实之前。随后孔子为了理想率领众弟子奔走在列国之间长达十四年之久,传播其思想,想与整个时代抗争,只可惜霸道如此世间,不容其主张。他曾数度被乱军围困而身陷绝境,也曾被卷入政治阴谋的旋涡,甚至曾被世人误解……于晚年返乡祖国——鲁国,他归而不隐,不懈于教育弟子众人及进行文献整理工作。

传说此电影首次还原子见南子,这个,历史上算一个迷案,反正肯定是有点暧昧了,要么为什么孔子的学生子路大大方方的不悦,孔子诺诺的予所否者天厌之。这个地方南子说大家都能看见你的痛苦,可是没有人能体会你痛苦中的境界,实际有画蛇添足之嫌,讨论完了诗经和仁者爱人、好德如好色,南子噤声,再拜,退下,多好。痛苦的境界,
孔子62岁时,曾这样形容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种思想十分适用于我们的学习当中。他所述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又是多么的谦逊,让人为之赞叹。

孔子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试想一下在距今如此遥远的时代,就有人能发出如此真确的主张。熟话说:“半部论语治天下”。不错,只要真正掌握了孔子的思想,何愁无法在这世上立足?

3. 求孔子电影的叙述,和对电影中的孔子和颜回的评价

万世师表,一片仁心

——中国电影影响世界,从《孔子》开始……

鼓瑟苍凉的《幽兰操》余音绕梁,字幕伴随着王菲的千古悲怆渐渐隐去,有人离去,更多静静等待着历史一点一滴的远去,所有的感动和温情、以及那礼义廉耻、圣贤犹在的春秋中国,经典远逝,斯文不存久矣……

鄙人没有先入为主的习惯,对于网上已毁片为己任的众多“不明真相”的影评家或者“愤青”网友的众多逻辑清晰、文采斐然的文章点评,鄙人还是习惯先行放下,让自己的眼睛决定自己的心灵,于是,我在昨日观看了誉满天下、同时也是谤满天下的《孔子》……观影结束后,我给自己两个结论,第一、2010年最伟大的电影换届了,只有一部,就是《孔子》;第二、这是迄今以来近35年人生最接近自己历史学印象和理想境界的影视剧人物,没有之一……

胡玫导演做的很成功,鄙人以观影千部的体会来看,孔子也足以进前十,古装片可以进入三甲,足以和《宾虚》、《埃及艳后》、《斯巴达克斯》等欧美古代经典一决高下,文戏粲然、武戏雄浑、既不失千古绝唱之璀璨风流,又讲究细节之美精雕细琢,从每一个陶瓷酒碗到每一尊青铜器物,再到每一款服饰华章、每一乘兵车战马,一砖一瓦彰显用心,一颦一笑张持有道……

周润发,中国电影百年难遇的演技之神,终于凭借此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巅峰,足以与马龙白兰度的《教父》一竞风流,如果说《英雄本色》和《喋血双雄》可以说是周氏电影中本色演出的殿堂之作的话,那么《孔子》就是属于“忘记周润发”的涅盘之作,说实在的,这是几乎唯一一部我完全沉浸其中,忘乎所以的华语历史大片,我的脑海中始终回荡着“仁者爱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朝闻道,夕死可矣……”

2010-1-25 13:49 回复

发丝一名
1位粉丝
4楼

电影中再现春秋史诗般的九大华章

关于仁爱——“祭坛救生”,这一段极为精彩大气,关于孔子的“人文主义情怀”曾经有一则流传甚广的小故事,故事是这样的:“关于中英两国对于生命的看待角度,话说英国女王的马车撞了人,女王会先问:“咱的马儿有没有受伤啊”,而孔子的马车如果发生了交通事故,老爷子会先问:“伤人乎”这就是境界,高下立判!!!”因此这段大殿廷辩的思想意义就极为深远,而且切合当前中国的实际,孔子在这出戏中的智慧与反应,足以傲视很多经典法庭辩论桥段,而透视出来的对于社会弱势群体的同情与关爱,更具现实意义……

精彩指数:★★★★★

关于礼仪——“齐鲁会盟”,这一段孔门大弟子颜回的表现亦是可圈可点,从外交礼仪的主客再谈到双方主君的封爵高低,不卑不亢,暖硬兼施,终于迫使骄横的齐侯下台阶迎接鲁公,交锋中闪烁出的智慧充分诠释了什么叫“名师出高徒”

精彩指数:★★★

关于韬略——“空城退敌”,这一段上演了一场真实版的“空城计”,但是相对于《三国演义》那一出的险中求胜的小概率事件,这一出可以说更为真实可信,因为司马懿那次是两军交战、大兵压境,完全可以派一部分军队杀进城去一探虚实,这次是外交为主,军事为辅,相对更多体现在一种心理上的压制,在现实中也更为真实可信……

精彩指数:★★★★

关于武功——“百步穿杨”,历史记载,孔子继承了父亲叔梁纥的英勇,身高九尺六寸,臂力过人,远非后世某些人认为的文弱书生的形象。并且,孔子酒量超凡,据说从来没有喝醉过。但孔子从不以武勇和酒量等为豪,这段表现某些脑残观众以为是戏说,只能说不读书让许多弱智习惯于“无知者无畏”。

精彩指数:★★★★

关于军事——“火攻平叛”,这一段场面之恢宏、攻防之惨烈,窃以为已经远超《赤壁》,更加真实惊艳的再现了古代战争画面,在火器尚未发明之前,火油和火箭基本上算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了,这也更好的诠释了鄙人“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这一修身观点并非近人才有,早在2000多年前孔子他老人家就很彪悍了,文武双全其实是古代士人一个重要修身要求,很多汉唐的文人才子都具备“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本事,只有现在,才会产生众多只会马甲骂人,不敢上场打架的“网络腐儒”,呵呵,不展开,要和谐……

精彩指数:★★★★

2010-1-25 13:50 回复

发丝一名
1位粉丝
5楼

关于亲情——“柴门炊烟”,好的电影是没有配角主角之分的,孔子并非不食人间烟火,张凯丽饰演的孔妻为他系上腰带和倚门目送先生远行那几段极为温情细腻,夫妻之间的恩爱就通过这一细节不经意间感动了每一个人,此时,他只是一个操持柴米油盐、事业不顺的丈夫……

精彩指数:★★★★

关于出奔——“暴雨车陷”,一个被官场排挤的落魄文人,一个要追寻理想的执拗老人,在那个风雨交加的傍晚,独自一人上路了,此时的孔子,有着和我们每一个在功利社会中败下阵来的读书人一样的痛苦,不一样的是他会从痛苦中领悟出更多的“道”,所以在煎熬纠结之后,他仰天长啸,终于彻悟了关于“道”的更高境界,指导后世的读书人至少在绝望中还有《论语》这样的经典可以读,考虑到受教育程度的差异,能读成“心灵鸡汤”也未必是坏事……

精彩指数:★★★★★

关于艳遇——“子见南子”,一个倾国倾城的美人,邂逅一位名满天下的大师,如果换成弱智恶俗的好莱坞导演,不知道会不会拍成又一部的《莎翁情史》来,但是万幸的是,胡导并没有“胡导”,她很虔诚,所以我们就看到了本片最为惊艳的演技对决,“别人都看到了夫子的痛苦,却无法理解夫子经历痛苦所领悟的境界”和“吾未见有人好德如好色者也”已然成就新的台词经典,“坐怀不乱”和“伯牙子期”,便成为鄙人形容这两位当世奇男子与绝代佳人的千秋幸会,周迅的演技很好,这次成功的扮演了一代美女(遗憾的是,其实鄙人一直都没有觉得周迅适合扮演南子,因为,她的容貌太现代了,但是遗憾的是那些古典的美女往往又缺乏演技,现在太缺乏当年潘虹和林青霞那样才貌双全的影后了,插一句,其实更适合这个角色还有一位美女演技派,那就是陈数,遗憾的是这位美眉的票房号召力远不如迅姐,所以也就成就了《孔子》最大的美中不足……)

精彩指数:★★★★★

关于德性——“陈蔡绝粮”,人性首先源自兽性,所以往往在困顿时,就以生存为名做恶,“穷山恶水出刁民”,海地目前的灾后骚乱就是最好的证明,在富裕时“饱暖思淫欲”,目前中国绝对数量惊人、相对数量“不详”的财富阶层,所以说从古至今,大家更愿意将圣人贴在墙上、供在庙里,然后自己该干嘛还干嘛,“时穷节乃见”断粮是检验一个人道德自律修为最为有效的残忍方式,因为关于我们这个地少人多的泱泱大国,几千年来都不断流传着“灾荒吃人”的优良传统,看了孔子,我们在理解为什么他老人家有资格被称为“圣人”,是因为他真正做到了“克己复礼”、真正做到了“推己及人”真正做到了“大爱无疆”,“无我”才是真正的“大我”,然而,在今日之中国,唉……

精彩指数:★★★★★

关于回家——“孔子归鲁”,树高千尺,落叶归根,68岁高龄的孔子,在经历了十多年的颠沛流离、风餐露宿之后,在弟子冉求等学生的活动下,终于回归了故国,“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孔子面对祖国沧桑斑驳的古城墙,行大拜叩首之礼、苍然皓首、泪流满面……在影片和历史之中,一生漂泊辗转、屡屡被逐的孔夫子,终于在近古稀之年,回到了故乡,为后世子孙,完成了千古不朽的《春秋》,同时用他一生的追寻,探求“仁义治国”、“礼乐兴邦”的伟大理想,尽管直到如此“先进” 、“和谐” 和房价暴涨、蚁民遍地的今天,夫子的理想依然还是理想,但是有了理想,就总有实现的一天,期待“仁爱礼仪”回归中国……有梦,就有光荣……

精彩指数:★★★★★

孔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顾哥看完《孔子》,心境平静如斯,说:中国电影如能影响世界,当从《孔子》开始……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曾子

4. 电影《孔子》里的孔子与史记里的孔子有何区别

这电影拍得简直是恶心,孔子当年自称自己惶惶如丧家之犬这句话,倒是很符合《孔子》这部电影。 你想深入了解两者的差别,下面的就好好看看。以下详细阐明论证了差别
电影《孔子》中人物形象与真实历史人物的辩证:
故事从鲁定公五年(前505年)季平子去世,季桓子继任开始,这一年孔子46岁。在电影里,孔子被鲁定公从中都宰(一个地方官)提升为大司寇,并希望他能改变鲁国“君不君,臣不臣”的局面。实际上,历史并不是那么回事。在季桓子刚刚登上历史舞台时,他与季世家中的包括阳虎、公山不狃在内的家臣是颇有一番权力争夺的。史载桓子有一位宠臣名叫仲梁怀,这位仲梁怀与阳虎的关系不佳,矛盾发展到不可调和之后,阳虎就囚禁了仲梁怀,季桓子大怒,阳虎干脆一不做二不休,连季桓子也囚禁了。好在季桓子好汉不吃眼前亏,和阳虎达成妥协之后被释放。此后的鲁定公八年,季世家臣阳虎和公山不狃再次发动叛乱,又把季桓子捉住了,命大的季桓子想了一个诡计,从阳虎的控制之下逃了出来。翌年,阳虎作乱战败,逃到了齐国。在季氏内部频发内乱的社会背景下,“鲁自大夫以下皆僭离於正道”,孔子决定不出仕为官。不过孔子与阳虎的一次见面改变了他的想法。此事见于《论语·阳货第十七》: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途,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吾将仕矣。”阳货即阳虎。孔子从小就讨厌阳虎,孔子年轻的时候,季氏家里有一次“飧士”,大约就是知识分子招待酒会的性质,少年气盛的孔子欣然前往,在门口被阳虎拦住,说我们家邀请的是“士”,不是先生您。孔子乘兴而来败兴而归,自此就对阳虎不怀好感。这次又被阳虎问了个哑口无言,于是决定出仕做官。
阳虎作乱失败奔齐,公山不狃接管了费邑(费邑是季氏的封地)。公山不狃准备依靠费邑造反,派人联络孔子。在电影中,公山不狃(我始终想不明白的一点就是公山不狃在电影中为什么改名叫公山狃。)也有一段想联合孔子共同反对三桓的情节,孔子答曰:“道不同,不相为谋。”断然拒绝了公山不狃的邀请。实际上,孔子心中还是非常希望通过这次机会出仕的,他说:“当年周文王和周武王凭借丰镐之地而称王,现在费地虽小,也和周文王周武王那时的情况差不多吧。”但是这次出仕行动被子路阻止了。直到鲁定公九年(前501年),鲁国政治渐趋稳定,孔子方才出仕为中都宰。这一年,孔子50岁,距离季平子之死已经过了4年之久。
孔子既然在季平子死时并未出仕,电影中援救季氏逃奴漆思弓的情节就更是编剧的杜撰了。查孔子门徒七十二贤中无漆思弓。有人认为漆思弓即孔子门徒漆雕开,《孔从子·诘墨》中称他“形残,非行己之致,何伤于德哉,”可见他身有伤残,确与电影中失去一臂相符,此处的杜撰倒有一些依据。但并无史料可以说明漆雕开是季氏的逃奴,也没有孔子营救他的记载。《论语》中记载孔子曾经对他说:“子之齿可以仕矣,时将过。”他回答说:“吾斯之未能信。”表示不愿出仕为官,孔子听了之后很高兴。仅此而已。另外,孔子似乎并不反对人殉,孟子提到孔子曾经说过“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大意是说,第一个作陶俑代替活人为私人陪葬的,难道是因为没有后代吗?对于用陶俑代替人殉的行为表示出强烈的反感。按人殉应为古制,《墨子》曰:“天子杀殉,众者数十,寡者数人;将军、大夫杀殉,众者数十,寡者数人。”在当时社会应属常见现象,人殉制度虽有悖于仁道,然孔子遵从周礼,亦未必强烈反对之。此外,孔子和公山不狃在朝堂上关于何人去殉葬的辩论,其原型似乎来自《礼记·檀弓下》陈子亢反对以活人殉葬事:陈子车死于卫,其妻与其家大夫谋以殉葬,定而后陈子亢至,以告曰:“夫子疾,莫养于下,请以殉葬。”子亢曰:“以殉葬,非礼也;虽然,则彼疾当养者,孰若妻与宰?得已,则吾欲已;不得已,则吾欲以二子者之为也。”于是弗果用。陈子亢亦孔子弟子,师徒二人对于人殉问题竟有如此分歧。
鲁定公十年春,齐鲁于夹谷会盟。齐国并没有在会盟过程中动手脚,也没有安排伏兵,当时代理国相的孔子出于安全考虑,带上了一些保卫人员。在讨还失地的问题上,孔子确实立了很大的功劳,但绝非利用齐景公一时失口,用“君无戏言”这样的这种看似儿戏的无赖手段迫使齐国就范的。古有“天子无戏言”之说。《史记·晋世家》:成王与叔虞戏,削桐叶为珪以与叔虞,曰:“以此封若。”史佚因请择日立叔虞。成王曰:“吾与之戏耳。”史佚曰:“天子无戏言。”这就是有名的“桐叶封弟”。上古有“天子无戏言”之说,而并没有“君无戏言”的说法,齐国的国君并非天子,自然不能用“无戏言”的标准来要求了。实际上,当时作为盟主的齐国在会盟时文艺节目安排有问题,请了一些倡优侏儒前来演出助兴,大概就如同现今两国首脑会晤时,请来郭德纲、小沈阳之流参加表演,属于非礼的情况。孔子看到这种情况,愤然发飙,冲上会场,大叫:“以匹夫迷惑诸侯的应该杀!”当时有关部门就把郭德纲和小沈阳之流的手脚都砍了下来。齐景公回国之后,自知理亏,就把汶上三城归还了鲁国。电影中的“堕三都”情节与史实大同小异。堕三都的功败垂成并不是因为齐国的入侵,而是确实没能攻陷孟孙氏重兵把守的要塞郕邑,尽管孟孙氏担心郕邑如果被拆毁,齐国的军队会毫无遮挡地杀到曲阜的北门以外。
电影漏下了一个孔子一生中非常重要的情节:诛杀少正卯。《史记》称少正卯是“鲁大夫之乱政者”,似乎是个乱臣贼子形象。但《荀子》中却称他为“鲁之闻人”,孔子指出少正卯有五条大罪:“一曰心达而险,二曰行僻而坚,三曰言伪而辩,四曰强记而博,五曰顺非而泽。此五者,有一于人,则不免君子之诛。而少正卯兼有之,故居处足以聚徒成群,言谈足以饰邪荧众,强记足以反是独立。此小人雄桀也,不可不诛也。”然据北朝刘昼著《刘子》载:“少正卯在鲁,与孔子同时。孔子门人,三盈三虚,惟颜渊不去,独知圣人之徳也。”说明少正卯也应是位自主办学的学者,曾经和孔子争夺过生源,同行是冤家,故孔子做了代理相国之后,给他安了一个“小人雄桀”的罪名杀掉了。电影回避了诛杀少正卯的敏感内容,维护了孔子正面完整的形象。
鲁国中了齐国的反间计赶走了孔子,孔子开始周游列国。临行之时,季桓子赠以玉玦的细节,其事虽无可考证,然《荀子·大略》云:“聘人以珪,问士以璧,召人以瑗,绝人以玦,反绝以环”,这个细节虽为杜撰,但合乎历史背景和人物身份。
子见南子之事,《史记》、《论语》均有记载,但是大多语焉不详。《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周游列国中第二次到达卫国,这位“美而淫”的南子夫人托人给孔子捎话:“四方的仁人君子想要和我们国君称兄道弟的,都得见见我们国君夫人。我们夫人也很想见您。”孔子本来不想见这名声不好的女人,再三辞谢还是见面了。南子夫人身在帷幔之中,孔子在帷幔之外,互相施礼,孔子只听到环佩叮当之声不绝于耳。孔子出来之后和学生们说:“我一开始不想见她,现在见了她也是以礼对答的。”但孔子的学生子路还是因为孔子见了这个名声不好的人而深感不快。孔子于是对子路赌咒发誓地说:“我前去见南子,是为了通过她使卫灵公接受我们的主张,如果我不是抱着这个目的,就让老天抛弃我吧!”过了一月有余,有一天,卫灵公驾车出巡,同车的正是这位南子夫人,孔子被安置在第二辆车上。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这样安排无可厚非,但是在春秋时代,当众和宠妃共乘一车是件挺丢脸的事。正如汉代班婕妤对汉成帝所说的:“观古图画,圣贤之君皆有名臣在侧,三代末主乃有嬖女,今欲同辇,得无近似之乎?”孔子感慨道:“我从来没见过有人像爱好女色一样爱好德行!”孔子看透了卫灵公是个扶不起的阿斗,干脆离开了卫国。南子之死,史记未见记载,电影中认为她被政敌刺杀而死,似乎有些根据。据《左传·定公十四年》:卫灵公太子蒯聩曾经图谋刺杀南子,但是事情泄露,蒯聩遂逃亡。
最后说说颜回和子路之死。颜回之死,《史记·孔子世家》有明确记载:“鲁哀公十四年春……颜渊死。孔子曰:‘天丧予’!”而孔子早在鲁定公八年就被迎回了鲁国。回国之后,颜回的生活境遇也许并没有太大的改观,继续以“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乐观态度面对生活,孔子也多次在别人面前不吝惜对颜回的喜爱之辞。让回鲁国后又过了六年安贫乐道生活的颜回,在周游列国途中为了几册竹简死在寒冷的冰窟之中,编剧先生是不是有点感情过剩了呢?这出戏确实很感人,但是历史剧的情感首先要寄托在对历史真实的尊重上,设若观众了解到真正的颜回并没有落水冻死,而是回国后又活了很长时间,编剧凭空杜撰出来的感人情节还能赢得观众的唏嘘和眼泪吗?关于子路之死,电影中的介绍基本符合史实,特别是子路临死时重新戴上帽子的细节,在《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都有明确记载。唯一不符合史实的是,子路之死发生在鲁哀公十五年,即孔子死前一年,并不是如电影中表现的死于孔子返回鲁国前夕。爱徒子路之死对于风烛残年的孔子的打击是巨大的。《礼记·檀弓上》载孔子闻听子路的死讯,在中庭痛哭流涕。听使者说子路死后被剁成肉酱,孔子赶紧命人讲家里的肉酱收起来,不忍再看。随后孔子生病,次年,即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孔子逝世,享年七十三岁。

阅读全文

与孔子电影中孔子人物形象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台湾最新高分犯罪惊悚电影 浏览:926
经典台词电影中国 浏览:791
印度电影如何引进 浏览:707
配音的英文电影 浏览:940
黄霑不文电影全集粤语 浏览:307
80年代香港电影女神 浏览:500
14岁儿童喊我看电影 浏览:141
关于高中毕业的中国电影 浏览:406
有一个美国电影罪犯当老师 浏览:832
经典大山电影 浏览:672
英语电影三人台词 浏览:58
秋霞在线看电影 浏览:627
贝爷经典电影片段 浏览:575
孤香港电影 浏览:313
爱奇艺电影投屏怎么弄粤语 浏览:778
女人比男人帅的电影 浏览:921
电影地狱剧情解析 浏览:750
动漫和电影哪个烧钱 浏览:38
哪个平台能发布电影解说 浏览:406
沈腾哪个电影过百亿 浏览: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