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这部越战电影叫什么名
《我们曾是战士》(We
Were
Soldiers)
《我们曾是战士》取材自退役美军少将哈若德·摩尔(Harold
G.
Moore)和约瑟芬·盖尔威(Joseph
L.
Galloway)所着的自传体畅销小说:《我们曾是年轻的战士--Ia
Drang河谷--一场改变越战的战役》(We
Were
Soldiers
Once..
and
Young:
Ia
Drang:
The
Battle
That
Changed
the
War
in
Vietnam)。片中讲述的是1965年越战初期,美军入侵越南中部高地Ia
Drang河谷时所发生的真实故事。
美军第一骑兵师第七骑兵团第一营的450名战士,在盲目的指挥下,竟毫不知情、毫无准备地降落在北越军队集结的中心区域。北越方面在降落地点周围早已部署有2000以上的兵力,第一营的战士不得不面对近5倍于自己的敌人。尽管他们背后拥有强大的远程和空中火力支持,但是毕竟众寡悬殊,一营的官兵不得不展开一场异常惨重的生存保命战。
所幸,北越部队的情报有限,指挥也十分谨慎,没有抓住乘虚而入一举歼灭整个营地的机会。经过两天伤亡逾百人的战斗之后,第一营终于可以脱离战场,与前来解围的第二营返回基地。但是,途中由于第二营营长缺乏经验,竟然只为了审讯两名战俘,而命令丛林中已拖至500码长的纵队停止前进。以火力薄弱面撞上了北越方面的生力军,在激战中一营几乎被一扫而空。
当时的第一营营长、指挥官哈若德·摩尔和记者约瑟芬·盖尔威亲身经历并记录了这场战役。这也是美军在越南战场第一次重大伤亡,对美军日后对越战态度的改变起了极重大的影响。不过本片并没有着力突出对越战大环境背景的描写,而是从一名名官兵的眼睛里,透视出美国军人经历战争时表现出来的勇气与精神。这是导演兼编剧兰道尔·华莱士和主角梅尔·吉布森所擅长表现的英雄主义风格。直面死神的大无畏精神以及可歌可泣的军营友情,将成为这部以真实事件改编的越战影片的主题。
类型:战争片
分级:R(暴力)
“你们正在向一个死亡之谷前进,在那你们将只能看到你身旁人的背影,他看你时也一样。你不
要去管他是什么肤色的,他叫什么名字。我们将面对的是一些骁勇而且顽固的敌人。我不能承诺
将活着带你们回家。但是我发誓,开战以后,我将是第一个走进战场、也是最后一个离开战场的
人。我不会留下任何一个同胞,不管是已经牺牲的还是仍然活着的。我们所有的人将一起回
家”。在带领士兵们进入战场的前一天,哈尔-穆尔(Hal
Moore,梅尔-吉布森饰,Mel
Gibson)中
校向他的士兵们和家人们说了上述这些话。
在穆尔的面前是一帮对战争一无所知年轻人,以及一些早已经受过战争考验、带着伤疤和战
争的荣耀的老兵们。哈尔-穆尔中校的妻子朱莉也坐在人群中间听着他丈夫的训话。朱莉常常看到
他的丈夫伏案至深夜,研读各种各样关于战争的史书,为他的士兵们制订最佳的作战方案。哈尔-
穆尔所率领的是第七骑兵团第一营,与乔治-阿姆斯特朗-卡斯特将军带领的是同一支队伍。
1965年11月14日(星期日)上午10时48分,哈尔-穆尔中校和他年轻的士兵们在Ia
Drang山谷的
X登陆区着陆,这个地方是越南着名的“死亡之谷”。作为言而有信的人,穆尔中校第一个踏上了
战场,结果却发现他和他所率领的400名士兵被大约2000名北越部队士兵所包围。接下来的战斗是
美国历史上最残酷的一场战斗,也是美军和北越部队之间的第一次正式交火。《我们是士兵》这
部影片描述了战火之中的这些士兵勇猛的场面,揭示了他们对国家、对战友的忠诚,以及家里和
海外男男女女们之间的英勇主义和他们所作出的无法想像的牺牲。
《我们是士兵》由派拉蒙影片公司(Paramount
Pictures)和图标制作演示公司(an
Icon
Proctions
Presentation)联手推出。影片是由图标公司和舵手室娱乐制作公司(Wheelhouse
Entertainment
Proction)联合制作生产的。兰德尔-华莱士(Randall
Wallace)担任了本片的编
剧和导演,梅尔-吉布森、马德琳-斯托(Madeleine
Stowe)、格雷格-金尼尔(Greg
Kinnear)、萨
姆-埃利奥特(Sam
Elliott)、克里斯-克莱因(Chris
Klein)、凯瑞-拉塞尔(Keri
Russell)和巴
里-佩珀(Barry
Pepper)分别在片中饰演角色。影片的制片是布鲁斯-戴维(Bruce
Davey)、斯蒂
芬-麦艾维迪(Stephen
McEveety)和兰德尔-华莱士,吉姆-莱姆利(Jim
Lemley)和阿恩-L-施米特
(Arne
L.
Schmidt)担任影片的执行制片。
⑵ 求一部电影名字
《战场》
对我们而言,二战美军101空降师之名是从《兄弟连》得来,对美国人而言,是从巴斯托捏得来。《兄弟连》讲的是这支连队从集结到战争结束的整个过程,《战场》讲的仅仅是这次战役,同《兄弟连》一样,《战场》反映的也只是一个连队,确切的说应该只有一个排的士兵在艰苦的巴斯托捏的战斗。
我在网络搜索“巴斯托捏战役”未果,想起了小说《兄弟连》中的那个章节,搜了下“突出部战役”,结果找到了,内容很长哈
1944年诺曼底登陆成功后,由美、英等国军队组成的盟军迅速向西线防御的德军发起了进攻。1944年深秋,战线向德国本土逼近,德国面临绝境,为扭转这一局面,希特勒决定集中兵力在西线发动一场使盟军猝不及防的攻势,夺回主动权。为此,从9月底,元首就和他的最高统帅部十分秘密地着手制定西线最大的阵地反击战——阿登反击战计划。这个计划被命名为“莱茵河卫兵”。该计划的主要设想是:集中优势兵力,迅速突破盟军防线,在列日与那慕尔之间强渡马斯河,夺取盟军的主要补给港口安特卫普,把盟军一分为二,切断美军第1集团军和英军第21集团军群的后方交通线,并制造第二个敦刻尔克大撤退,稳定西线形势。然后再转过头来对付东线苏联。
希特勒选择的反攻地点在德国、比利时、卢森堡三国交界处,就是4年半之前(1940年)德军突破法军防线的阿登山区。他的计划不可谓不大胆,如果他有足够的人力物力做后盾,或许他能成功。但是他没有。
盟军在西线共计有87个师,其中25个装甲师。然而在阿登一线却只有6个师的兵力。而且盟军高级指挥官们对德军反攻的可能性预料不足,认为目前德军的处境已不可能发动大规模的进攻战了。
12月16日拂晓,德军分兵分三路突然出击。密集的大炮对几乎所有的美军阵地猛轰,蜷缩在睡袋中的美军士兵从睡梦中惊醒,连滚带爬地钻入掩体,惊恐中不知发生了什么事。紧随着炮火,几百架探照灯又罩住了美军阵地,为在暗夜中发起进攻的德军提供照明。在混乱中,德军突击部队在坦克的掩护下向美军阵地发起了猛烈攻击,美军阵脚大乱,损失惨重。
美军在战斗打响后的开始两天里,还没有完全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盟国远征司令艾森豪威尔急调第82和第101空降师火速赶往巴斯托尼——圣维特一线进行增援,阻止德军西进。麦考利夫将军指挥的第101空降师驰援巴斯托尼。
19日,艾森豪威尔在凡尔登召开高级将领会议,商讨对策。会议决定采取南攻北守的方针。具体部署是:巴顿的美第3集团军北上攻击德军的突出部;德弗斯的美第6集团军向北靠拢保护巴顿的右翼;霍奇斯的美第1集团军必须顶住从北面和南面突入阿登地区的德军,扼住西去的咽喉要道,坚守阵地,并准备由北向南反攻,与巴顿的美第3集团军合围德军。
德军曼陀菲尔指挥的第5装甲集团军在20日包围了巴斯托尼的美军第101空降师后,第47装甲军以两个装甲师又继续向马斯河沿岸进攻。德军南面战线上的第7集团军右翼的第5伞兵师继续向前推进,并构成了对美军防守的巴斯托尼的合围。第5装甲集团军进展迅速而第6装甲集团军的攻势远远落后。希特勒决定把原计划由第6装甲集团军但任的主要进攻任务转移到第5装甲集团军。
12月22日,巴顿率美第3集团军从南面发起了攻击。德军也在当天要求被围在巴斯托尼的美军投降,但只得到第101空降师代理师长麦考利夫一个词的回答:“有病!”(英文原文:「Nuts」,也可译为“该死!”)。这个美国俚语含意颇深,从此在二战史上传为美谈。巴斯托尼成为阻挡德军推进的一个钉子。德军只得饶过巴斯托尼向前推进。18000名美军死守孤城,抗击德军的进攻。直到圣诞节德军也没能突破第101空降师的防线。由于作为交通枢纽的巴斯托尼被美军占据,导致德军的后勤供应大量被堵塞在道路上,使突出的德军装甲师腹背受敌,补给困难。巴斯托尼防御战成了盟军整个防御计划取得胜利的决定性环节。第101空降师因此获“优异集体嘉奖”,这是二战期间美国陆军唯一的全师获此荣誉的部队。
12月24日,巴顿的第3集团军摧毁了德第7集团军在左翼建起的保障中央进攻的屏障依托。紧接着,巴顿命令加菲将军的第4装甲师“拼命狂奔”,全力解救陷入德军重围的巴斯托尼。12月26日凌晨,加菲的第4装甲师的战斗群突破了德军对巴斯托尼的包围。次日,大部队沿打通的道路驶入城内,加强了该城的防御力量。25日以后,德军又重新开始了对巴斯托尼的争夺战,许多师陆续被调到这一地区投入攻城战。
24日开始,天气逐渐转晴,盟军的飞机大批出动,对敌人运输道路进行地毯式轰炸,使德军后勤供应机构几乎瘫痪。与此同时,盟军的空军对已前出到塞勒斯的德军第5装甲集团军的第2装甲师及装甲教导师猛烈轰炸。塞勒斯是德军推进的顶点,距马斯河只有5英里。于是中部战线形成了一个凸出部(阿登战役因此又称为凸出部战役或凸角之战)。在圣诞节那一天,德军第2装甲师与刚赶到的美第1集团军之第7军第2装甲师爆发激战,到该天结束,德军第2装甲师阵亡2500人,1050人被俘,损失81辆坦克(原有88辆)。是役美军第2装甲师获得了“活动地狱”的称号。26日,德军遂开始后退。德军强渡马斯河的希望落空了。
1945年1月1日,德军出动1000多架飞机对盟军机场进行了几个月以来最猛烈的轰炸,盟军的260架飞机被毁。接着,德军地面部队向巴斯托尼发起了围攻。
1945年1月3日,盟军转入反攻,巴顿的第3集团军由巴斯托尼向东北出击,霍奇斯的第1集团军由北向东南出击。德军也在这一天对巴斯托尼发动了最猛烈的攻势,从而展开了阿登战役中最激烈的战斗。双方血战了5天,最终德军仍未能拿下这个重镇。虽然德军停止进攻,但仍然控制着在盟军防线上的突出部,盟军在攻势刚开始时,在严寒天气以及德军抵抗之下进度受到限制进度十分缓慢,多数德军以边战边撤的方式成功的撤离战斗区域,因为油料的缺乏使德军大多数的装甲车辆被放弃。
1月8日,希特勒终于下令德军撤退。1月12日,苏军在东线提前发动进攻配合作战,希特勒不得不从西线抽调兵力到东线作战。盟军迅速乘机推进。1月16日,霍奇斯的美第1集团军和巴顿的美第3集团军胜利会师,到1月28日,德军被彻底赶回到原来的阵地。
《兄弟连》刚开始播放的时候,曾经有影迷在网络上写过相关评论,认为美国人拍摄的电影是“战壕真实”,而前苏联和我国的战争电影则是“司令部真实”,上面这一段关于巴斯托捏的描述,应该是不折不扣的“司令部真实”了吧,而《兄弟连》和《战场》则是标准的“战壕真实”
我个人以为,“战壕真实”还是“司令部真实”,不仅仅取决于拍摄者的立场和态度,还要看制片方的能力。
“司令部真实”其实不仅仅是只反映高层领导人的作品,它也有相当刻画底层士兵的画面。前苏联和我国的“司令部真实”电影其实也就是80年代以后才开始出现的,以前拍摄的大部分也是普通士兵的故事。计划经济下拍摄此类电影相对容易,可以用国家形式投资,召集各类演员,而且动辄都篇幅很长,我们没有《解放》这样5个小时的长篇,但是把《大决战》全部加一块也差不多这个时间了,这样的电影在描绘历史的背景下,也是国家的一种政治历史教育
而好莱坞这样的商业制片公司,在1949年是不太可能花大钱去投拍一部反映战役全景的电影,毕竟能不能收回投资才是他们重点考虑的原则,而这样一部全男星电影,已经汇集了当时米高梅旗下比较出色的男星阵容(并不是一线男星,因为战争电影投资大,只能在二三线中找演员,而恰恰就是这一批演员才可以真实反映战场上普通士兵的心理)。纵观当时的二战电影,几乎没有脱离这样的模式,直到60年代,被电视业冲击的电影界才有了反映全景的战役电影,而当时的明星制度已经由大制片厂签全约,变成了“演员个体户”,制片方不必为他们付周薪,而是改成了片酬,这也保证制片方可以在一部电影里选择最适当的明星阵容,而不要考虑太多跨厂问题。到了现在,“司令部真实”又成了电影个性化的障碍,于是反映人性的战争电影电视(《兄弟连》是电视剧)才成了潮流
⑶ 这个电影名字叫什么
决不撤退! Retreat, Hell!
【剧情简介】1950年11月,美军冲过三八线追击溃败北朝鲜军队的美军海军陆战队第一师和第七步兵师,在中朝边境进攻清津水库地区时,遭到中国人民志愿军优势兵力的猛烈反击,陷入中朝军队的重围之中。美军总部下令全面撤退。美军海军陆战队史密斯将军却公然违抗总部命令,下令部下反击中朝部队。海军陆战队斯提夫上尉率领一个营担任掩护任务,经过浴血激战,终于和主力部队一起冲出对方的包围圈。
影评界认为这部影片是正面描写朝鲜战争双方的少有影片之一。它一方面以正面手法再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初期排山倒海的反击规模,同时也歌颂了美军海军陆战队顽强作战的斗志。影片中一个美军下士,刚满17岁,但是在一次夜战中身负三处枪伤的情况下坚守阵地,保证了主峰的安全。该片的另外一个独特之处是大量使用战场实地拍摄的记录片片段。当炮弹在镜头里爆炸时,摄影机剧烈抖动,使观众有如临其境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