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是金钱扼杀了爱情吗——吴京的电影《黑拳》之赏析
也难怪,中国的动作片,以成龙、李连杰为代表,主题基本上千篇一律,若非高扬民族大义之旗帜,便是标榜正义战胜邪恶。观众观影的时候,只需贯注于精彩的动作,无需劳神追寻电影那一点即明的宏大主旨。几年后的今日偶然看到《黑拳》的粤语版,想来是未删减版,便又看了一遍。喜欢动作片的朋友肯定不会错过这部电影,但是电影的主旨容易被吴京那荡人心魄的动作以及长久以来动作片带给我们的偏见所掩盖,所以建议至少要看两遍,才能看清隐于动作之后的阴暗的色调,精致而深刻。我们经常批评中国的动作片缺乏文戏,这部电影文戏与武戏却结合的相当好,与《黑暗都市》有的一拼。 电影大部分时间都在平铺直叙,直到最后我们才发现,女主角竟然和主持黑市拳的老大有一腿!而此时男主角仍然蒙在鼓里,正在为解救他认为被绑架的女主角奋战,结果不得不以自残肢体而故意打输,以就范于那些暗箱操作的黑老大们的威胁。原来女主角一直在利用男主角打黑市拳牟利,如此尚罢,她竟然还为了钱出卖自己的肉体。女主角踹了黑老大的下体后,黑老大反手打了她一巴掌,之后又歉然说,别再生气,给你一万块钱补偿这一巴掌,我们稍加推测,便能想见两人之间卑劣的钱与色的交易。尽管男主角为她付出很多,但是女主角眼中只能看到钱,她的阴险龌龊,在此展露无遗,令人愤怒和心寒。但是这种卒章显志的拍摄方法,并没有让人感到突兀,因为电影此前已经做了铺垫。片中另一个女性角色,是女主角的朋友,这个角色所做的事都是钱与肉体的交易,而女主角一次次为其出谋划策,思路污浊,语气冷酷,颇令我们不解,与女主角娇俏可人的外表大相径庭,难道这才是女人的内心?也或许只是出于好友之间的关怀,不过是破罐子破摔的权宜之计。但仍然不能令我们释怀。直到最后我们发现女主角也是这种人,甚至比她的朋友有过之而无不及,我们的疑惑方才释然。这个伏笔埋的很漂亮。 电影还有其他伏笔。男主角为了输得不露马脚,故意踢断了一条腿,对于浸淫武术多年的他而言,断腿的后果只怕比谁都要明白。重要的是,女主角也很明白,因为电影开头曾经借女主角之口交待,男主角的大师兄因为受过一次伤,便再也打不出以前的水准。对于志在第三次夺取武术冠军的男主角而言,断了腿等于毁了前途。这番牺牲是否换来了女主角的真心?不知道,不过至少让女主角找到了良心,因为她最后跳楼自尽了。如此也足够了,至少让女性们明白,金钱至上的社会还有真爱。我们又想,以如今的伦理观念来看,贞洁并非什么大事,女主角既已悔过,两人似乎可以从新再来,但是很难,因为男主角曾经当着女主角的面斥骂她的朋友犯贱,可知对于他此种行为没有原谅的余地。更重要的是,她打着爱情的幌子,一直在利用他。并且她的价值观已经扭曲,可能直到最后都没有爱过他。 郑中基在电影中扮演一个有功夫而深藏不露的角色。他有一句台词,一个人有出众的能力,如果无权无势,最好不要显露,否则就会被权贵之人利用,而自身难有好下场。其实是男主角最终命运的注解。然而这句话又何尝不是现实社会的绝妙概括?有能力的人最终都要被体制的黑洞吞噬和同化,为其服务,想要游离于体制之外,总是很难被体制容忍。 从电影中我们看到,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在悲惨现实里的彷徨与挣扎。虽然电影描述的只是社会的一个角落,却可以反映整个社会的轮廓。如果不是为了钱,女主角不会主动接近男主角,而男主角空有一身功夫,如果没有这个靠打黑市拳赚钱的契机,即使他去追求女主角,想必她也不会答应。因为男主角无钱无权,而她只要钱。钱可以在男人与女人之间制造最远的距离。于是这就引出了对女性的批判,这也是当今社会的大病症。然而电影倘若只是邯郸学步一样批判女性的不自重、不自爱,也就沦为庸俗之列了,电影的亮点正在于导演对于这一病症的思考。 电影中一再强调男女主角小时候家庭的贫困,其中女主角对贫困的感受尤其深刻,没有钱她就要饿肚子,而不会有人关心。这是一个弱肉强食并不公平的社会,男人有力气,起码能挣钱果腹,而底层女性因为身体的弱势,有时候甚至连工作都找不到,最基本的生活都难以保证。电影最后的画面,男女主角并肩坐在草地上聊天,所谈内容仍是儿时的贫穷,导演如此不厌其烦,谆谆絮叨,便是想告诉我们,女性为生存而堕落的无奈。很多底层社会的女性步入社会,像女主角一样,总要面临一个痛苦的抉择:生存还是道德?导演大概想原谅女主角,另一个女性角色最后就被安排了平安返家的结局,但是导演又背负了道德的压力,他找不到原谅女主角的充实理由。现实与道德,是整部电影的主线,导演在苦闷中思考,最后还是没有找到出路,因为他只能让女主角自杀收场。 二 当今社会,很多女性的堕落似乎不能等类齐观。有些女性是为生活所迫,正如电影中的女主角,有些却是因为好吃懒做,追求享乐,前者拙文《妓女背后的问题》有详细论述,而后者委实应该口诛笔伐,鸣鼓而攻之。 封建时代,男女的社会地位不平等,男性就像八路军的游击队一样,今天在这里放一炮,明天在那里射一枪,可以恣意玩弄女性,而女性由于束缚于旧道德的层层枷锁,没有选择的自由,只有被骗的哀怨。现代社会,男女平等,女性有了选择的自由,男人也开始尝到被女性玩弄的滋味。所幸多数女性还能遵守道德,但是即使此间的女性,多数人在择偶时还是以经济能力为主要参照。女性因为先天的身体劣势,选择经济力更强的男性,多数情况下并无可厚非,俗话说;“女怕嫁错郎”。这种选择往往为多数男性冷嘲热讽,男人的挞伐,也自有道理,一切向钱看,最终要给社会酿出大祸,然而在金钱面前,伦理道德却是如此无力! 罪魁看来还是金钱。自从人类发明了货币,它就开始为人类种种卑劣的行径担当罪责,正如这部电影,金钱好像是一把残杀爱情和生命的屠刀,人们对其责任的追究向来也只到这一步。然而金钱者,死物也,奈何以罪鞫之?人性的丑恶和社会的不公方是症结所在。 原始时代,部落之间为了抢夺地盘和食物经常互相厮杀,所以那个时代好武尚勇,男人只有勇敢杀敌,才能获得姑娘的青睐。施加给女性这样的择偶标准,正是为了激发男性的勇气,来保护自己的部落。在才子佳人的科举时代,女性的择偶标准是,男性要有才华,如此方能迫使男人刻苦读书,一朝玉堂金马,治国平天下。建国后的几十年,百废待兴,各个领域都要从基础做起,此时便需要脚踏实地的务实精神,于是这个时代的女性择偶标准是,忠诚耐劳。在如今的资本社会,金钱是社会运转以及发展的杠杆,女性的择偶标准自不免与金钱挂上了钩,观照以往,不过是时势所然,正可以激励男性拼搏奋斗,发展经济,使我们这个民族更加富裕和强大。想象很美好,然而现实却是,金钱凌驾一切,伦理道德与价值观陷于崩塌的边缘。但是我坚信即使在资本的社会,金钱也不应当扮演这样的角色。在一个成熟而公平的市场经济里,男人只要不是懒汉笨伯,通过自己的双手,都能挣到足够的钱,来满足与他门当户对的姑娘的正当要求。一个社会,身处此间的男人如果不能通过勤奋的双手,给予爱他的女人以安全感,那么不是男人的责任,也不是女人的价值观不健康,而是掌控这个社会的体制出了故障。在资本社会,女性以金钱为择偶标准之一,并没有错,错的是这个畸形的体制,和被畸形体制所扭曲的市场经济,以及由此所孕育的价值观单一的怪胎。我们开放了几十年,素来标榜自己实行的是市场经济,其实只是徒有其表,中国的经济体制全称应当是,国家和权贵可以上下其手的市场经济,其中缺乏公平,更缺乏言论自由,所以它像一个裹了足的老太太,改进的脚步总是十分蹒跚。 成熟的经济体制下,分配公平,价值观自然就会多样化,届时金钱仍然会是择偶标准之一,但再也不是凌驾一切之上的标准。可是面对今日的怪相,我们摆出一副道貌岸然的卫道面孔,总会被撞得头破血流,和电影里女主角的自杀一样,不过是狂风里的呼喊,恐怕连自己都很难听到。 .
B. 一生必看经典电影
推荐一部国产电影,(更多关注 工种号 牦牛电影)
有一部电影,
没有知名演员,
没有跌宕起伏的剧情,
没有炫目的特效,
也只不过是讲述了一个老太太和大学生的简单故事。
却让无数人感动。
它就是电影《我们俩》
一、小马与老太太
北京,大雪
电影学院的学生小马,想在学校附近的胡同找一间便宜出租的房子。
瘦瘦小小的她,穿着不合身的军大衣,小脸冻得通红,骑着自行车,
在胡同里呼呲呼呲的埋头找。
推开一个破旧的门,小马见到了两位老太太,可怜巴巴的问有没有房子出租。
坐着的老太太倒是干脆利落,说院子有个小房间,200块。
小马跑去一看,确实挺小,除了些废品,家具这些啥都没有。
小马真的要离开时,老太太伤心的问,真搬了走?
眼睛里,语气里全是不舍。
有时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这么奇妙,
亲人间可能会情感生疏,甚至反目成仇。
刚认识一年的陌生人可能会有深厚的感情。
就像老太太女儿说给邻居听的,又像是说给自己的话:对自己家人都没这么亲,和一个外人,一起住这么两天,还这么舍不得。
我想这是善良的人才懂得的羁绊吧。
C. 有谁看懂《东邪西毒》的看了几遍没懂。
西毒大嫂——这是一个孤寂凄婉的形象,红衣浓唇,那空洞的眼神,显得冷艳而又孤独可怜,满腹怨恨。因为一时冲动她嫁给了西毒的哥哥,偏又倔强固执的拒绝和西毒一起出走。为此,她饱尝苦果,因为她深爱西毒,对爱情看得过于美好,看得过重。“有些事说出来就是一生一世。”“我觉得那句话很重要。”这是现代人的禁忌,情义极不确定又如何死守?终于西毒没有说出来。“现在想想,其实说不说也并不重要,有些事是会变的。”当她后悔的时候已经迟了。“当我照镜子的时候,我才发现我输了。在我最好的时光最爱的人却不在身边。”从那段蜡烛被摔碎之后,就是她感情伤痛的开始。她对西毒的爱使她孤独一生,憔悴不已。她从东邪处探听西毒的消息,一方面不让东邪告诉西毒自己的住处,另一方面又期盼东泄说出来。在爱面前,这个痴情的女子又一次的矛盾,因为她的身份,她已经没有机会在爱了,最终病逝。她痴痴的看着儿子的那场戏绝妙的表现了她的孤独。“看着他一天天的长大,我知道他总有一天回离开我。”说明她对孤独的恐惧,但是她本来就是孤独的。她痴痴的看着儿子的背影实际上是对西毒的爱的变相。在对这个孩子的描述中“明明想要却又不说,非要拿到他跟前,他才会要”,我们知道这个孩子在这里已经代表西毒(西毒对爱情不言而欲)。而这个儿子很可能是西毒的。张漫玉恰到好处的表现了这个冷艳孤独而又楚楚可怜的女子
西毒——“着四十多年来,总有些时你不想在提,有些人你不想在见,因为他们对不起你……..”其实这里所说的是他自己的事。因为自幼丧父,与哥哥相依为命,“从小就懂得保护自己”,这是一个在感情旋涡中极易受伤的形象。他的现代文明的能指身份我不在多说。因为他对情义没有信心(因为多次受伤),所以没有对大嫂说那句话。致使大嫂一气之下嫁给了哥哥,使两个人痛苦一辈子。他也为此而自闭“要想不被人拒绝。最好的方法就是先拒绝别人。”着也是感情的一种自卫尽管他 出世来到冷清的沙漠,但是他 心中难以忘却,对着陌生女人的背影,不由得想到大嫂,对于慕容焉的抚摩,的抚摩,他将之视为大嫂,在梦中也不断的梦到大嫂。和大嫂一样,“越是越是想知道自己是否忘记,反而会记得越清楚”这段伤痛反复折磨他,所以他变的冷漠,变的狠毒。“任何人都可以变的狠毒,只要他尝到什么是嫉妒”。他对哥哥嫉妒,对洪七幸福的带着老婆闯荡江湖嫉妒。“我曾经也有这样的机会。这种嫉妒转为对世人的冷漠和报复。这里体现了都市人的冷漠的形象,似乎在接读这种冷漠提供一种模式。他不会为一个鸡蛋而得罪太尉府的刀客,又想要轻薄陌生女人,因为洪七不听他的话,他不会为他请大夫(这里代表了他对正统价值的愤恨,因为他没有得到正统价值所肯定的真爱)。冷漠背后是一颗已经受伤害怕再次受伤的心,都市社会中他不能相信天长地久(传统道德)。“每个人都要经历这样的阶段,看到一座山,就想知道山后面是什么,我已经不想知道了。”可见他已心灰意冷。但同时他又说,“回过头看,发现这边会更好,但是我已经不能回头了。”又表现他对出走沙漠的悔意。这里“不想知道山那边是什么”,也代表他对已经已经拥有的珍惜,可惜没有机会了。当洪七带着妻子闯荡江湖时,他的价值观开始震动,“曾经我也有这样的机会”,羡慕同时也是肯定。当后来嫂嫂病势,他决定“当一个人不能再拥有,唯一可以做的就是令自己不要忘记”。他的价值观开始变动。直至他捡器地上的鸡蛋(喻指对洪七和陌生女人的肯定),放火烧了客栈,返回白驼山,成就了霸业从逃避现实到面对现实,从出世到入世,显示了一种归位,也是王家卫的一种暗示吧。张国容身上特有的颓废气质在这里表现的非常完美。因此,他在忘家卫的电影中一贯饰演这种颓废的人物
本片中每一个人的台词都十分经典,悲切之极,道尽了都市人的感伤的内心独白。王家卫列举了现代人的各种受伤的方式,表明现代人极易受伤的特点。现代文明到来后,人成为物质的奴隶,情义被淡忘,沟通的缺失,心灵的沦陷,感情变的极不确定,又极其复杂。而从一而终的古典情义被遗忘后,让许多人受了伤,他们渴望情感又害怕受伤。在物质面前,感情基础不牢靠了,终于出现了感情的沙漠。这也是港人的精神沙漠。
这不是一部简单的武侠电影,没有高低起伏的矛盾冲突分别叙述了几个人的段落故事,形成了西毒的主角和配角的换位影片注重渲染一种颓废末日的情绪。影片加入了意识流手法,最为突出是慕容焉潜入西毒房间,抚摩他的那段戏。西毒将她视为嫂嫂,而而她将西毒视为东邪。这种潜意识换位,绝妙的表现了两人的孤独和渴望。
影片中反复用皇历解说事宜,“驿马动,火逼金行,大利西方”,“室空当值,大利北方”,“尤忌七数,是以命终”,“初十日,立秋,晴,凉风至,宜出行访友,忌新船下水”,“夫妻工,太阳化极,婚姻有实无名”。这么准确是否是一种宿命呢?
影片中较多的使用了冷色调,以古朴的蓝,黄为基调。大部分服装颜色为灰色,象征着心灵的疲惫,对世事的倦怠,或者精神上的桎梏。即使慕容焉和大嫂身上的红色也是冷艳与孤独的化身。
本片使用放大胶片微粒的方法,使一望无垠的沙漠充满荒凉感,场景转换时使用美丽的空镜头。有时用平静的水面倒影拍摄,代表着死寂,慕容焉练剑时,激起的万丈浪花,其实是愤怒的外化,之后缓慢荡漾的水面,代表了一种倦怠的心境。使用慢镜头拍摄盲武士最后应战时的场景,呈现出一种悲壮。荒凉的沙漠,破旧不堪的小店,粗布衫衣,呈现出颓败与荒芜。
在拍摄打斗时,晃动的影象,鸟笼因为不断转动而使得呈现在人物脸上的光影不断变化,以及水面回荡,光点在盲武士妻子脸上不断闪烁,水面荡漾时呈现的扭曲变形的天空,一再阐述了人世不可知的哲学命题。甚至西毒直接说出:“我这才发现,我到这里这么久,却没有看清这里的天。”
影片中蒙太奇的运用十分到位,西毒得知大嫂死后,画面转为一阵飞鸟掠过,划破寂静的天空,代表了西毒的内心的震动。盲武士说“不知道哪个女人会不会为我流泪”,闪回妻子的画面,表明他是在和妻子作别。他死后,也有一阵飞鸟掠过,给了观众的内心震动,跳接到他妻子的画面,也说出了妇人为他担惊受怕。盲武士最后说出东邪与妻子的关系,倒叙出东邪因为失约而受慕容的剑伤,也是蒙太奇的运用。
正如片头所说:佛典有云,旌未动,风也未吹,是人的心在动。但是身处尘世之中,又岂能心如止水?
D. 《一个勺子》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呢
《一个勺子》,虽然片名有点“勺”,但其实是一部老少皆宜的作品。老一辈的可以在电影中找到自己的“乡音”,年轻一辈的更是能从中收获“寓味”。
从片名看,许多人第一个联想到的就是它字面上的意思,一种喝汤盛饭的工具。在电影开头,有一段时间的黑屏字幕,上一句是勺子作为工具的基本释义,下一句是指这部电影里勺子的真正含义,勺子,西北方言“傻子”同音,指一个人很傻。陈建斌很巧妙地抓住了这一点奠定了整部电影的隐喻基调。
带有寓言风味的开头小食,让人似乎找到了记忆里翻看伊索寓言时的童年回忆。
而《一个勺子》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呢?其实很简单,就是两场颇具黑色幽默的荒诞PK赛。一个勺子和一个“勺子待进化体”的个人PK赛,进而延伸成“勺子完成体”和一群骗子的团体混战PK赛,最终以一个小人物的悲剧告诉我们一个通俗却“难懂”的道理:好人终究没好报,傻人终究没傻福。不是傻人有傻福,而是傻人命更苦。差别就在于聪明人懂得自己身在苦中,傻子却不明白为什么自己身在苦中
电影从逻辑构成上讲,它有毫不掩饰的首尾呼应的闭合结构,拉条子遇到一个“甩不掉”的勺子,在一系列的荒诞事件后,他自己却变成了一个“甩不掉”的勺子。如此明显直白却又不太高级的隐喻手法,显然也是为了照顾经常抱怨“看不懂”的观众。
这部电影中几个很有隐喻意味的角色定位,更是让不同年龄层的人,不同社会层面的人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定位。电影通过这些小人物勾勒出了一个大社会。首先,当然就是勺子,勺子≈傻子≠笨蛋,勺子相对于智商上的缺陷,更多的是情商上的缺失。勺子的世界里只信奉一种价值体系,只有一种语言法则。没有明面里和暗地里的双面计较,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不懂什么花花肠子。所以勺子在这个人人戴假面的现实社会总显得格格不入,属于被排斥的个体。(人们总是会出于本能自卫式地排斥与自己相反的事物。)骗子,与其说是耍弄骗术,不如说代表社会中信奉利己主义的“信徒们”,圆滑、世故、狡黠,懂得如何在社会中更好地生存,如何在最恰当的时候明哲保身,懂得如何利用手段和他人来为自己获取最大的利益。骗子总是狡黠且心虚,喜欢戴上伪善的假面,隐藏起自己贪婪的嘴脸。因此,骗子是字典里的贬义词,却是生活中的褒义词,讽刺荒诞且无奈。
痞子,痞子≠流氓,痞子的特点是能说会道,能把死的说活了,把弯的说直了。千万别和痞子讲道理,因为痞子总有自己的一套人生法则,而你也总是能在他所营造的拟态环境中被“催眠”。痞子不轻易说道理,一说道理一定语出惊人。痞子有痞子的人格,为痞之道也不是一句两句能说清楚的。
E. 如何评价电影《受益人》
评价电影《受益人》:
《受益人》反映了小人物真实的悲苦,比如将“直播女”这个具有标签化的符号进行了还原;比如揭露了社会的某些不平等,是一部真诚的作品。
这部电影部分反映了社会分配的不合理,贪得无厌者如钟会计在权贵的指示下挪用公款,一人就拥有多套房产;而贫穷如吴海,只能不断地被欺骗和伤害;至少淼淼,看似虚荣,其实也背负着沉重的家庭负担,她的背后代表着被剥夺殆尽没有出路的那群人。
作为一个不得已的骗子,他身上的污点数不胜数,碰瓷、装病、骗婚、骗保……但他居然把污点背后所有的无奈都呈现出来了,还让观众顺理成章地接受了,走投无路的悲苦与绝望被他诠释的十分到位。
与以往电影的最大的不同是其完整度和对于人物情节的掌控度很独到,整部电影戏剧性很强,掺杂喜剧的元素,前半段是搞笑,后半段是感动。人物设定和柳岩的演绎交相呼应,三大主角和配角们的演技都非常棒。情节紧凑,笑点不低级。
(5)不要欺负小人物电影扩展阅读:
角色介绍:
吴海(演员大鹏):
早上看守网吧,晚上做代驾的丧偶父亲,为了让得了哮喘的孩子有更好的条件,被相识多年的好友怂恿去骗岳淼淼结婚从而得到杀妻骗保的钱。
岳淼淼(演员柳岩):
一个山村出来的女生,家里有瘫痪在床的父亲跟不学无术的弟弟,为了养他们出来做直播赚钱遇到了被包装成有钱人的吴海。
钟振江(演员张子贤):
吴海的好友。公司会计,因为挪用公款补不上钱,吴海在他的唆使下,疯狂求爱网络女主播岳淼淼,企图娶妻骗保却意外丛生。
F. 《人生大事》:人生除死无大事,小人物是如何揭示生死间的爱恨情仇
《人生大事》:人生除死无大事。剧中的主角都是小人物,男主是由朱一龙扮演的。他的名字叫做莫三妹,在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很多人都觉得这是一个女孩子的名字。可以看出他的爸爸妈妈基本上是不爱他的。
除了这两位角色之外,其他几位角色的形象是非常丰满的。莫三妹突然间就成为了小文的亲人,默默的守护在对方的身边。并且小文也非常希望三妹能够真正的快乐哦,虽然两个人有着一定的年龄差,但是照顾以及保护小文也就成为了三妹日常会做的事情,很多观众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流下了感动的泪水,相信大家也会更加的珍惜身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