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人物 > 电影人物林农

电影人物林农

发布时间:2022-05-29 23:03:56

『壹』 大渡河电影介绍

2.1980年林农与王亚彪执导电影 编辑本义项求助编辑大渡河目录

电影名:大渡河 外文名称 Cross The DADU River 上 映: 1980年 地 区: 中国大陆 颜 色: 彩色 胶片长度: 12本 类 型: 战争片 制作公司:长春电影制片厂 [中国]
导 演: 林农王亚彪 编 剧: 江西省《大渡河》创作组(黑龙江省文联鲁琪执笔) 摄影 Cinematography:王启民 Qimin Wang 剪辑 Film Editing:杨幸媛 Xingyuan Yang 美术设计 Art Direction by:刘学尧 Xueyao Liu 布景师 Set Decoration by:高廷伦 Tinglun Gao 录音 Sound recordist:陈文渊 Wenyuan Chen
角色 演员
刘伯承 傅学诚
毛泽东 韩适
朱德 刘怀正
周恩来 赵申秋
蒋介石 赵恒多
赵剑峰 陈宝国
沈晓莹 赵娜
警卫员 尚敬
万细伢 王卫平
沙玛洛嘎 王忠超
陈营长 翟乃社
老彝民 唐佐辉
刘钧 正华
魏高参 陈汝彬
孙营长 刘俊生
何湘辉 李宁
1935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队伍来到金沙江到大渡河之间的 大渡河
天险纵横的重叠山川中。数十万国民党中央军和军阀武装围追、堵截,蒋介石的座机也飞临川军首脑驻地,两种决定中国命运的力量对峙着……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伯承等同志部署了佯攻大树堡、暗渡安顺场的战斗。红军进入冕宁县城后,严格执行党的民族政策,释放了被反动政权拘押的群众,使这片彝族聚居地区,成为红军走向胜利的通衢。先遣团迅速夺取了安顺场渡口,17位勇士孤舟奋勇,直扑对岸守敌。老谋深算的蒋介石也迅速调整了部署,调集部队左右夹击安顺场,妄图半渡而击,将渡河的红军分割围歼,扬言要红军重蹈石达开的覆辙。毛主席等首长及时变通部署,将计就计,一面继续造成在安顺场涉渡的假象,一面另辟泸定桥为强渡点。之后,又以刘伯承佯攻雅安,作直取成都状,迷乱了川军,调开了固守泸定的川军二0八旅。蒋介石察觉了真相后,恼羞成怒,走马换将,命令新任川军司令何湘辉火速调二0八旅回援泸定。这时,我左路部队已占领桥头,攀着十三根凌空摇荡的铁索向右岸突击。当蒋介石打电话训示右岸守敌时,接电话的已是红军战士小张……毛主席安步走下泸定桥头,对身边的战友们说:"梦想我们当石达开第二的那个人作何感想呢?”
在线观看
大渡河

『贰』 甲午风云的幕后制作


1959年初,吉林省委有关领导在长影小礼堂里,审查林农导演的《船厂追踪》完成片。吉林省委书记吴德和省委其他一些领导人在座。
《船厂追踪》放映之后,吴德赞扬了这部片子,又说:“今后还是可以生产一二部重大历史题材的影片的,像上海的《林则徐》,在全国放映很受观众喜爱。我们也可以搞一搞这样的片子嘛!……”
1959年的八九月,长影厂党委决定要拍《甲午风云》。支书吴必克通知林农说:“亚马(长影厂厂长)决定让你拍《甲午风云》了。 ”当时,林农并没有马上表示态度。他先是找到剧本看了一遍,然后,直接找厂长亚马,谈出个人的意见:“这个题材我实在难以掌控,没有历史认识,恐怕很难完成任务……”亚马回答他说:“你不拍谁拍呀,你先看看有关历史资料,熟悉熟悉情况。”其实,林农是有顾虑的。在头一年整党整风的时候,林农曾经莫名其妙地受到了留党察看二年、行政降一级的处分,理由是不配合形势,态度消极。对于拍摄新片、特别是驾驭历史题材,林农确实是从政治导向上心有余悸。
1960年年初,电影文学剧本即将完成之际,林农突然接到厂办通知,要剧组主创人员赶紧到省委去汇报《甲午风云》的筹备情况,省委领导都说这部影片对于反帝有现实意义。傅振声最后提了一点意见,他说剧本中慈禧坐船游颐和园一场可以去掉,因为毛主席曾说过,满清腐败,建立了海军也是不行,还不如留下一个颐和园,对于现在还有点用处……
回厂后,亚马指示:“赶快完稿,打印剧本,进入筹备,今年要拍完……”
1960年二三月份,《甲午风云》的剧本终于修改完稿,四五月间,正式开拍。这期间发生了几件事。
影片开拍不久,有人传话,说是传达厂党委的指示,对林农抗拒省委指示一事,开两天党支部大会,对林农进行批评教育。原来,省委领导明确指示不要慈禧出场,可在最后剧本定稿后,依然有慈禧的戏。虽然没有了游颐和园,但又加了上朝的戏,这是明显的阳奉阴违,这样做就是资产阶级的历史观。当时,林农急忙申辩:傅振声只是提出删掉慈禧游颐和园的戏,并没有说完全去掉慈禧这个人物;其二,慈禧仅有的一次出场,是揭露她的腐败无能向日本屈膝投降的场面,有着深刻的反面教育意义。怎么是资产阶级历史观呢?
会后,林农来到亚马的家里,反复申明自己的观点。亚马说:“好嘛,好嘛!对头!就按你的想法干……”
没想到,一波刚平,一波又起。
5月底6月初,内景的拍摄刚告一段落,一个周末的晚上,林农碰到了一位厂领导。这位领导说:“林农,我看邓世昌这个人物得搞成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家,他在美国留过学……”林农一听,忙说:“邓世昌没到美国留过学,他只到过德国,而且是去接受当时满清政府在德国订购的一只军舰。 ”领导很不以为然:“唔!我知道他留过学,你一定要搞成资产阶级革命家……”
林农很郁闷,但他转念一想,厂领导说话又不是权威,何况也没有下发正式文件。你说你的,我拍我的。
1960年6月底到7月初,大部分内景样片完成时,全组来看样片,林农特意请厂党委的领导也来审查一下。这一次,省里主抓文教的书记也来了。内景样片看完后,这位书记站起来,很不满意地说:“这要超过《林则徐》,够呛! ”林农跑上前去问道:“书记,您还有什么具体意见没有?”书记一面走一面说道:“你的创作思想有问题!”林农更加不解。书记说:“你这里头就没看到渔民的戏……”林农解释说:“这是内景样片,表现渔民和打日本的戏,大都在外景,现在还没拍呢! ”两人争论了几句,不欢而散。
第二天,摄制组大队人马拉到旅顺去拍外景,大约拍了十天左右,厂领导派人到外景地传达指示:一是历史是人民创造的,在戏中要突出人民的作用,具体地就是要在结尾时,加上渔民揭竿而起;二是邓世昌是资产阶级革命家,最后要同满清决裂。林农对这两点指示是不同意的,他的理由是:渔民揭竿而起,是不符合历史史实的,况且当时的渔民反对满清也是没力量的;其二,邓世昌不可能是资产阶级革命家,也不可能和满清做最后的决裂,没有资料记载邓世昌是反对满清的。
林农自始至终地坚持自己的观点,决不让步。这样僵持了两三天,当时,林农也考虑到自己的处境,如果再坚持下去,很可能引火烧身。果然,接着就开摄制组的党小组会,林农没再敢过于坚持己见。后来,林农召集李默然、庞学勤等主要演员,大家坐在一起出主意,想办法。在接下来的拍摄中共加了两场戏,一是在最后海战中,眼看北洋舰队就要失利的时候,邓世昌命令王国成下海游回威海去找李大爷,并说“要想打日本,靠朝廷不行了”;另一场就是邓世昌和日舰相撞后,王国成回到威海,由李大爷撞钟号召,渔民打起火把,从四面八方蜂拥而来,最后宣誓要抗日到底的场面作为结尾。
1963年年初,影片正式在全国公开放映。

『叁』 电影大渡河的主要人物有哪些

电影《大渡河》的主要人物有:刘伯承(傅学诚 饰),毛泽东(韩适 饰),朱德(刘怀正 饰),周恩来(赵申秋 饰),蒋介石(赵恒多 饰), 赵剑峰(陈宝国 饰), 沈晓莹(赵娜 饰)。

这是一部爱国主义影片,电影讲述了1935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队伍来到金沙江到大渡河之间的天险纵横的重叠山川中。

数十万国民党中央军和军阀武装围追、堵截,蒋介石的座机也飞临川军首脑驻地,两种决定中国命运的力量对峙着。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伯承等同志部署了佯攻大树堡、暗渡安顺场的战斗。

(3)电影人物林农扩展阅读

剧情简介:

长征途中,红军在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的危情下,来到金沙江与大渡河之间的群山之中。此时,蒋介石已布重兵数万,和红军拉开决战架式,妄图让毛泽东做当年的石达开。

敌情重重,风声鹤唳,毛泽东(韩适 饰)、周恩来(赵申秋 饰)、朱德(刘怀正 饰)、刘伯承(傅学诚 饰)等红军高级将领临危不惧,紧急布署了佯攻大树堡、暗渡安顺场的作战方案。

十七勇士抢渡大渡河,另一路飞夺泸定桥。蒋介石随既调整方案,妄图分割围歼渡河红军,毛泽东将计就计,分兵几路迷惑敌人,当蒋明白过来,临阵换将,令川军何湘辉(李宁 饰)部回援泸定时,泸定桥头已被红军占领并控制,当蒋来电询问守桥情况时,一切已晚矣。

『肆』 饰演旧版封神榜中纣王的达奇的介绍现况如果可以,请找找有没有他的个人网站

达奇

达奇,原名齐福君,著名电影演员。1934年农历3月18日出生在吉林省阜丰山下怀德县的一个铁路工人的家里,他在长春市读完小学和中学。中学时代,在语文老师的诱导下,他阅读了一些古今中外的名著,尤使他着迷的是那些情节离奇、人物颇有些传奇色彩的武侠小说。他经常将这些书中有趣的地方绘声绘色他讲给同学们听,从而锻炼了他的讲述和表演才能,为尔后走上艺术之路打下了基础。

1950年,达奇被学校保送到长春铁路业务所学报务。翌年,到长春邮电高级职业学校学习。由于他是业余文艺活动的积极分子,经常参加一些演出,1953年被调到列车段文艺车班工作。是年,刚刚成立的哈尔滨铁路文工团(中国铁路文工团的前身)把他选中了,十九岁的达奇从此成为专业话剧演员。在铁路文工团里,达奇接受了表演基本功的训练,比较系统地学习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表演理论;参加了《四十年的愿望》、《二七风暴》、《三千里江山》、《十二次列车》、《西藏的枪声》等剧目的演出。这段时间,他随文工团沿着铁路干线巡回演出,跑过许多地方,不仅丰富了舞台实践经验,而且使他有机会在观摩其它的剧种中汲取营养,开阔了眼界,积累了生活。

1956年,长影著名电影导演林农执寻我国第一部彩色故事片《边寨烽火》,他选中了达奇饰演男主角多隆。达奇做为外请演员,虽然是第一次来到水银灯下,但他却成功地塑造了一位勇猛剽悍,闪射着民族独特光彩的景颇族小伙子的艺术形象。他的表演细腻、生动,充溢着真情,比较准确地表现了人物火辣辣的个性。当影片在第十一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放映后,受到评论家们的赞许,授予达奇以青年艺术家奖。

在沛演多隆的过程中,寻演严格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给了达奇以深刻的影响。他首先要求达奇深入生活,了解景颇青年的性情、了解他们的习俗,特别是景颇人民在旧社会所遭受的苦难;进而要求他能够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准确地表达出角色的思想感情,在刻画人物的独特性格上下功夫。林农告诉他:做一名合格的电影演员,要有多方面的生活积累和修养,一个没有理想和抱负的演员,是不会成为艺术家的。

饰演多隆的成功,使他产生了成为一名专业电影演员的愿望,并希冀自己能够塑造出各种各样性格的角色。

1961年,达奇正式从铁路文工团调到长春电影制片厂,从此,他成为专业电影演员,他在长影拍摄的影片《独立大队》和《景颇姑娘》中分别扮演中牯和文帅老人,很好地完成了角色任务。

正当达奇壮志在怀,要在银幕上大展宏图的时候,空前的动乱使他同广大电影工作者一样,被剥夺了创作的权利。1969年,他被下放到吉林省舒兰县农村插队落户,直到1972年才回到长影。

1975年,经过将近十年的生活磨难,他又重新登上了银幕。在尹一青导演的影片《车轮滚滚》里,他成功地饰演了支前模范耿东山。“四人帮”被粉碎后,1977年和1978年,他又先后在影片《熊迹》和《渔岛怒潮》中扮演老魏爷和王四江。

自从扮演多隆之后,他心中的理想之火一直在熊熊燃烧。即便在“四害”横行的时候,他仍然坚持读书,研究文艺理论,浏览文艺作品;学习绘画、摄影、弹钢琴、打球、游泳、滑冰、击剑……以此来丰富自己并掌握演员应具备的各种技能。

达奇实现自己夙愿的机会终于来临了。1978年,导演李光惠和齐兴家,要把部队作家陈立德的电影文学剧本《吉鸿昌》搬上银幕,达奇读过剧本后,深深地被民族英雄、抗日名将吉鸿昌的形象所打动,他景仰那悲壮的业绩,喜爱那箭一样勇往直前的性格。他多么希望能饰演吉将军!然而,尽管导演对达奇有所了解,但是对他能否塑造好吉鸿昌这个感情幅度变化较大的艺术形象,还不敢轻易下结论。当达奇把对吉鸿昌这一形象的理解写成了一叠厚厚的材料送到导演的手里时,导演仍没最后下决心。直到经过三个月的“试戏”之后,几乎把影片中的全部重场戏都试过了,导演最后决定由达奇来饰演,在一同试戏的五名演员中,导演认为:达奇不仅形似,而且接近神似

在饰演吉鸿昌这一角色的过程中,达奇使用了全身的解数来着意刻画人物的性格,既细腻地表现了吉鸿昌追求真理,忧国忧民,从善如流,疾恶如仇这些性格的本质方面;同时也真实生动地表现了他固执粗暴、江湖义气、简单轻信等性格的另一面,准确地展示了一个国民党的军官转变为共产党人的思想性格的发展过程。

1979年8月,彩色故事片《吉鸿昌》(上、下集)摄制完成后,作为国庆三十周年的献礼片在全国上映,受到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在第三届大众电影“百花奖”中,被评为最佳故事片之一。

吉鸿昌艺术形象的成功塑造,凝聚着达奇的心血和汗水。抗日民族英雄吉鸿昌牺牲于1934年,而这时,达奇才刚刚出生。为了了解吉鸿昌生活战斗的特定环境和他为国为民探索、奋斗的一生,达奇研究了大量的文史资料及有关书籍,拜访了许多老前辈,访问了吉鸿昌烈士的女儿吉瑞艺以及其他家属。然而,正如达奇所说:理解并不等于表现。他在表演上,能够准确地掌握人物复杂的不断变化的情绪和心理,也经历了一个过程。在处理吉鸿昌出场的戏时,开始,达奇设计骑马赶到法场后,先勒马扬蹄,随即下马,迅速利落地解开披风,“刷”地甩给老周,旋即环视四周,“咔、咔、咔”地虎步登上练兵台等一连串“帅”的细节动作,来展示吉鸿昌久经戎马生涯的武将风度,可是后来他觉察到这种亮相忽略了吉鸿昌此时此刻的内心活动和精神状态:当时吉鸿昌奉蒋介石之命调到大别山与红军作战,他本来就想不通,加上屡吃败仗,心绪烦躁,又有士兵连连开小差和倒戈,就更加剧了他心中的矛盾。在实拍时,达奇把原来设计的动作改为表情严肃沉郁、心事重重,当吉鸿昌一出场,就让观众感到他心绪不宁、“一脑门子官司”的心境。这既表现了他久战疆场的将军风度,又展示了他忧国忧民的情怀。

《吉鸿昌》是一部传记片,其中吉鸿昌个人的镜头几乎占二分之一以上,达奇深深感到,如果仅靠面部表情去刻画人物的性格,是颇为困难的,必须探寻更多的表现手段。如对道具“箫”的运用,“单骑”平叛徒立于马上的强烈动作,“偷酒喝”的细节,以及就义前吉鸿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等等,他都非常用心地去思索,使得表演真切感人。

对于吉鸿昌在不同的环境和心境下的不同笑声,达奇也赋予角色以不同的感情色彩和思想内涵。如在大别山驻地,秘书聂庆鸣心怀忐忑地对吉鸿昌说:“南京有人说你都快赤化了!”吉鸿昌笑道:“叫他们去说好了,可我还不知赤化是什么样子呢!”这笑声是豪爽的大笑,表现出吉鸿昌襟怀坦荡、无所畏惧的性格。随后,他又对秘书聂庆鸣笑说:“庆鸣,你的性情太软了,你跟我这些年,光提笔杆,可别忘了腰杆!”这笑声,是亲呢的微笑,有关怀,更有提醒,体现出吉鸿昌对小兄弟的期望;当孙梅提醒吉鸿昌,国民党可能与日本人重新勾结时,吉鸿昌一笑,说:“勾结肯定是会有的,但在军事上不可能吧!”这笑声,是十分自信的笑,表现出他性格中致命的弱点:固执;当他被捕后叛徒林万鹏摆宴劝降时,吉鸿昌冷笑着喝道:“拿你的性命担保,我活着会比死更难受!”这笑声充满了鄙夷和藐视,表现了吉鸿昌疾恶如仇的可贵品质;刑场上看到刽子手惊恐万状的样子,吉鸿昌坐在椅子上放声大笑,这笑声是共产党人的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笑,它充满着吉鸿昌对祖国和革命事业的一片赤胆忠心。

达奇十分赞同大诗人白居易所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他认为有情方能感人。他在饰演吉鸿昌时,特别注意自己的感情分寸。如周光远探狱一场戏。开始,达奇一见到周光远,便热泪夺眶而出。但他很快意识到,这种表演是不准确的,因为它没有使人看到这种感情形成的过程,缺少层次。实拍时,他做了改正,见到周光远没有立即流泪,而是紧紧握住他的双手,直到读完中央的电报,抬起头来,两行热泪潸然而下,接着倾吐了一腔肺腑之言。虽是决别,却没有悲凄的哀叹,而是充满了对胜利的祝愿和向往,准确地表达了一个共产党人的崇高信仰和坚定的信念,达奇说:“感情澎湃的戏,不怕不激动,就怕没节制,控制着的感情,才是最容易打动人心的!”在饰演吉鸿昌的过程中,达奇对于如何准确地展示人物的感情进行了精心的设计。他要求自己:既要有大江东去,惊涛骇浪般的雄伟气概,又要有小桥流水,平湖如镜般的幽静典雅;有些场次得用大笔触去勾勒,浓浓地涂上几笔;有些场次需用工笔画的手法,细致入微,一声轻轻的叹息,一个深沉的微笑,一个凝思的眼神,都要做到准确、质朴、逼真。

当人攀上一个山峰,会觉得心胸开阔;极目远望,顿时还会发现新的高峰,当达奇成功地塑造了民族英雄吉鸿昌的形象,实现了自己的夙愿之后,他深深懂得,艺术的峰峦是没有尽头的,要在银幕上塑造各种各样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还须继续努力攀登。

1981年,达奇应邀去北影,在李文化导演的历史题材的影片《海囚》(宽银幕上、下集)中,饰演男主角华工首领唐金龙,较好地刻画了一个具有民族气节的宁死不屈的华工形象。

饰演唐金龙需要会武功,为此,他冒着酷暑学习拳术和剑术,饱尝了“台上三分钟,台下三年功”的甘苦。在练功中,他受至很大启发,把练武功的一些要领,巧妙地同塑造人物融为一体。比如南拳讲究以形为拳,以意为神,形神兼备。他觉得饰演唐金龙也应该如此。如果在表演中只注意形的美,忽略了神的真,就会徒有其表;只注意了神的真,忽略了形的美,也不能表达人物的深刻本质。在影片中唐金龙有很多武打动作,但是达奇并不是为打而打,他的一招一式都是用来刻画人物的。

达奇是一位艺术上的有心人,他所走过的道路是一条发愤图强、不断求索的道路。他的不断的成功是与他总是抱有信心,既不妄自菲薄,同时又踏踏实实地去顽强奋斗连在一起的.

国际影帝(1958年获第11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青年演员奖)

墨尔本的中国导演 如果大家看过电影“吉鸿昌” 或者电影“封神榜”,还记得剧中扮演吉鸿昌或者商纣王的角色的男主角, 就是达奇。这位从艺多年的黑龙江籍的老艺人, 早在10几年前就移民到了澳洲,开始在澳洲进行他新的演艺道路。

从70年代起,他早就开始演电影了,90年代初, 他移民到了墨尔本,开始了新的艺术生活。尤其在澳洲发展他的影视中心, 开办了一些演艺培训斑, 话剧团。

澳大利亚达奇影业有限公司现名为澳大利亚达奇影视工作室。是由侨居澳大利亚的华裔名导演兼制作人达奇先生创办的一家专门从事电视、电影制作的机构。

2004年,达奇先生作为上海澳大利亚电影节的澳方代表赴中国参加了该电影节的开幕式。此间,由达奇先生主创的电影剧本“勿忘悉尼”在电影节中脱颖而出。将成为两国首次合拍的电影作品。

在以后的洽谈中,达奇先生表示,如果想完成最好的艺术构思和创意,目前中澳双方商定的出资总额还有缺口。希望有更多的资金注入。经过了Tigerson董事局主席与达奇先生在北京的面晤后,郭先生表示愿意出资200-300万澳币,入股达奇先生将要成立的--澳大利亚达奇影业有限公司。协助达奇先生成功的完成这部具有深远意义的影视作品的拍摄及将来更有潜力的艺术创作工作。
(butterfly, 2004, “Tigerson将于2005年入股澳大利亚达奇影业公司

下面是他的个人博客

『伍』 一个女警察利用手铐抱着女儿逃生的电影

电影名:党的女儿导 演:林农 编 剧:林杉 主 演:陆小雅 田华 陈戈 李林 夏佩杰上 映:1958年地 区:中国大陆 颜 色:黑白 类 型:战争片党的女儿 (1958)故事梗概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江西老根据地的红军北上抗日后,兴国县桃花乡处于白色恐怖之中,地下党组织遭到严重的破坏。女共产党员玉梅里逃生,又受到叛徒马家辉的纠缠,幸亏马家辉妻子帮助,玉梅才脱离了危险。她独身一人上东山去找党的组织,半道上遇见了秀英和惠珍。三位坚强的女共产党员自发地成立了党小组,由玉梅当组长,领导群众坚持斗争。不久,通讯员小程到玉梅处来取党小组为游击队准备的给养,被敌人包围。为掩护小程,玉梅挺身而出,英勇就义。 该片描写了共产党人历尽艰难,前赴后继的英雄业绩。影片在展现悲壮的历史画面时,不回避战争年代的苦难,自始至终充满了悲剧气氛,但是悲并不令人沮丧,悲而益显其壮烈正气。本片意在悲剧气氛中突出英雄主义,它没把主人公写得非常高大,但却写出了这位党的女儿真实的感情和真实的行动,田华的表演贴切自然,能与角色令人信服的融为一体;她所赋予角色的真实性、充沛的激情以及驾驭激情的能力,是她才华和情感的自然流露。茅盾同志曾中肯地评价该片的成就,并认为“田华同志塑造的李玉梅的形象,是卓越的。没有她的杰出的表演,这部影片不能给人以那样深刻而强烈的感染。”影片在苏联上映时亦十分轰动,导演林农曾收到许多苏联观众的感人来信。

『陆』 大渡河电影故事梗概

电影讲述了1935年5月,中央红军部队在四川省中西部强渡大渡河,主力由安顺场沿大渡河右岸北上,红四团官兵在天下大雨的情况下,在崎岖陡峭的山路上跑步前进,一昼夜奔袭竟达120公里,按时到达泸定桥西岸,创造了人类行军史的奇迹;

黄团长率领22名突击队员,沿着枪林弹雨和火墙密布的铁索踩着铁链夺下桥头,并与左岸部队合围占领了泸定桥越过天险,一举粉碎了蒋介石妄图把红军变为石达开第二的阴谋。从而打开了北上抗日的通道。

(6)电影人物林农扩展阅读:

《大渡河》电影详述——

1935年5月上旬,中央红军长征从云南省皎平渡巧渡金沙江后,沿会理至西昌大道继续北上,准备渡过大渡河进入川西地。蒋介石急令第2路军前线总指挥薛岳率主力北渡金沙江向四川省西昌进击;令川军第24军主力在泸定至富林(今汉源)沿大渡河左岸筑堡阻击;“第20军主力及第21军一部向雅安、富林地区推进,加强大渡河以北的防御力量。

企图凭借大渡河天险南攻北堵,围歼中央红军于大渡河以南地区。大渡河是岷江的一大支流,河宽300米,水深流急,两岸是险峻的群山,地势险要,大部队通过极其困难。5月24日晚,中央红军先头部队第1师第1团,经80多公里的急行军赶到大渡河右第7团1个营筑堡防守。

当晚,红1团由团政治委员黎林率第2营到渡口下游佯攻,团长杨得志率第1营冒雨分3路隐蔽接近安顺场,突然发起攻击,经20多分钟战斗,击溃川军2个连,占领丁安顺场,并在渡口附近找到1只木船。25日晨,刘伯承、聂荣臻亲临前沿阵地指挥。

红团第1营营长孙继先从第2连挑选17名勇士组成渡河突击队,连长熊尚林任队长,由帅士高等4名当地船工摆渡。7时强渡开始,岸上轻重武器同时开火,掩护突击队渡河,炮手赵章成两发追击炮弹命中对岸碉堡。

突击队冒着川军的密集枪弹和炮火,在激流中前进,快接近对岸时,川军向渡口反冲击,杨得志命令再打两炮,正中川军。突击队迅速登岸,并在右岸火力的支援下奋勇冲杀,击退川军的反扑,控制了渡口,后续部队及时渡河增援,一举击溃川军1个营,巩固了渡河点。随后,红1军团第1师和干部团由此渡过了被国民党军视为不可逾越的天险大渡河。

『柒』 李玉梅 党费改编而成的电影叫什么名字

《党的女儿》

《党的女儿》是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林农执导,田华、陈戈、李林、李萌、杜凤霞主演,1958年上映的一部剧情片,根据著名作家王愿坚创作的小说《党费》改编。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军北上抗日后,白匪军卷土重来,江西老根据地地下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共产党员玉梅在被敌人枪决时,死里逃生。在寻找党组织的路上,她遇到了两个女党员——秀英和惠珍,三人成立了党小组,领导群众坚持地下武装斗争,但最后,玉梅为了掩护游击队员而英勇就义。

(7)电影人物林农扩展阅读

李玉梅——演员田华

坚定、沉着、机智、英勇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对党无限忠诚,在残酷的对敌斗争中,无论处境多么艰难,都百折不挠,坚贞不屈,始终想着党,坚持战斗。

马家辉——演员李林

原区委书记,卑污懦怯而又狠毒,对白匪军官逢迎乞怜,背叛了党组织,向敌人交出了全区党员名单,导致桃花乡的党员尽遭残杀,可以说是血债累累、罪行滔天。

秀英爷爷——演员高平

善良的老赤卫队长,尊重党、爱护党。面对白匪残杀党员又不许家人收尸的残暴行径,他感到无比悲愤,向玉梅要求党出面领导群众斗争。

『捌』 查找名词解释(林农)

林农(1919~2002.07.21),男,四川省南充县人,中国导演。其导演的《甲午风云》、《西安事变》等影片深入人心。
除导演作外,林农还编写了电影文学剧本《西安事变》等。

『玖』 党费改编而成的电影叫什么名字

经典革命形象李玉梅出自于根据王愿坚小说《党费》改编而成的电影是《党的女儿》。

《党的女儿》是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林农导演,田华、陈戈、李林、夏佩杰、李萌、杜凤霞、孟宪英、周文彬等主演的故事片。由编剧林彬根据王愿坚《党费》改编,于1958年全国公映。讲述了红军开始长征后,苏区党员李玉梅带领团结群众同白色匪徒斗智斗勇的故事。本片采用倒叙结构,即由“父女相见”到“回忆过去”展开影片主体部分。

(9)电影人物林农扩展阅读:

《党的女儿》该片鲜明有力的表现了党在群众中间的威信怎样的高,成功塑造了党所培养教育出来的党形象,出色地描写了李玉梅的忠贞、勇敢和机智,给观众以学习的典范。它用简练的手法表现了白匪的疯狂残暴。

著名文学家茅盾同志曾中肯地评价该片的成就,并认为“田华同志塑造的李玉梅的形象,是卓越的。没有她的杰出的表演,这部影片不能给人以那样深刻而强烈的感染。”影片在苏联上映时亦十分轰动,导演林农曾收到许多苏联观众的感人来信。

『拾』 电影《甲午风云》故事,被误解的沙子炮弹,被冤枉的刘步蟾,还有什么

老电影《甲午风云》拍摄于上世纪中叶,那个时候中国史学界对甲午海战的认识还存在不少误区。甲午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充斥着最多扑朔迷离谣言的一段历史,很多真相长时间不为人所知。

除此之外还有一点需要注意,那就是甲午战役之所以失败,很大程度上的因素是炮弹问题。根据中日双方的数据对比,不难发现,甲午海战直到结束,日本的开花弹还剩下1200多颗,而北洋水师在此次战役开始之前仅仅有3000余枚炮弹,而3000余枚炮弹当中很少是开花弹,更多的是实心沙土的,这样的沙土弹威力更小,影响力更小,在战场过程当中所能够起到的打击能力更是少之又少

不过这部电影主要是为了宣传民族英雄,致远舰管带邓壮节公,所以以当时的研究水平来说,只要大方向没错就行了。

阅读全文

与电影人物林农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如何做到别人找你做电影海报 浏览:774
新电影叫什么女生 浏览:434
彩虹女神电影中文版 浏览:447
科幻电影中的空间美学 浏览:329
偷窥1993电影中文字幕 浏览:653
电视电影如何截屏 浏览:322
老板娘香港电影播放 浏览:864
丁勇岱中国电影里大佬人物么 浏览:429
香港现代粤语电影 浏览:416
游侠电影故事 浏览:868
学校学生对付恐怖分子电影 浏览:156
60农村爱情老电影 浏览:121
茂名维也纳电影院在哪里 浏览:943
电影人物替换自己 浏览:519
316电影bd高清在线观看 浏览:52
很虐的爱情电影中国 浏览:203
哪里可以看武汉日夜电影 浏览:510
中国人的最新外国电影 浏览:79
韩国电影纹身带字幕 浏览:264
济宁看电影 浏览: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