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人物 > 红卫兵日地主女人电影

红卫兵日地主女人电影

发布时间:2022-05-30 23:56:59

『壹』 大串联的历史

1966年,中央文革表态支持全国各地的学生到北京交流革命经验,也支持北京学生到各地去进行革命串联。1966年9月5日的《通知》发表后,全国性的大串联活动迅速开展起来。
大约六七月间,全国已出现“串联”师生。外地来京者大多是到首都北京取“文革造反经”和接受毛主席接见的师生,北京赴外地者大多是去各地煽风点火帮助“破四旧”的师生,有红卫兵、“红外围”和一般学生,以大中学生为主,也有个别小学生跟着哥哥姐姐走的。
毛泽东主席分别于1966年8月18日、8月31日、9月15日、10月1日、10月18日、11月3日、11月10日、11月26日8次会见了红卫兵,受会见的来自全国各地的红卫兵、青年师生大约1300多万人。当时串联师生乘坐交通工具和吃饭住宿全部免费,成为“文化大革命”很特殊的一道风景。
因为发动“文化大革命”就要有人“冲锋陷阵”,先把中学生和大学生“串联”起来,通过“旅游”的方式组织一支“先头部队”,以此来冲击“资产阶级发动路线”,是一种事半功倍的好办法,比起动用工农兵来“成本”更低。1966年,“中央文革”表态支持全国各地的学生到北京交流革命经验,也支持北京学生到各地去进行革命串联。全国性的大串联活动迅速发展起来。外地来京者大多是到首都北京向毛主席接见的师生取“文革造反经”,北京赴外地者大多是去各地煽风点火,帮助“破四旧”的师生。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红外围”学生,大串联以大中学生为主,也有个别小学生跟着哥哥姐姐走的。那时各地都成立了很多“接待站”。红卫兵满天飞,不管“飞”到哪里都有人接待,接待站就像现在的旅行社一样搞全程服务,以保证“文化大革命”的“流程”顺利进行。各地政府生怕招待不周会“引火烧身”,因为得罪了红卫兵就是“破坏革命”,其结果自然就是吃不了兜着走。红卫兵来了,当权派就可能变成了“走资派”,他们明知对方气势汹汹,来者不善,明知红卫兵危险也得欢迎。红卫兵所到之处有吃有喝,这在那个年代是一件了不起的事,别人没有粮票就寸步难行,而红卫兵没有粮票却能在食堂里畅通无阻;城里的公共汽车也成了他们的“旅游公车”,不管到哪里都可以随便乘坐,不用买票爱到哪儿就到哪儿;至于火车就更是成为“红卫兵专列”了,一分钱不交就可以周游全国。这就是“文化大革命”初期“大串联”的“盛况”,也是改革开放以前唯一的一次“旅游高潮”。大串联是特殊时代难得的一次“消费机会”,多数学生外出是因为机会难得,他们想用“革命的名义”出去逛逛。当时我们国家穷老百姓更穷,大家都不具备外出旅游的条件,连吃饭都成问题谁还敢想别的?想不到“文化大革命”一开场就让学生“周游列国”,这个“大串联”很快就在全国各地“风起云涌”了,红卫兵所到之处都可以“横冲直撞”,他们“炮轰”、“火烧”、“揪斗”、“游街”,从“为所欲为”发展到后来的“无法无天”。

『贰』 《槐树》长篇鬼故事是谁写的

《槐树》长篇鬼故事没有作者的记载。
槐树得内容:

对于我们这个世界,人类的认识是肤浅的。我们永远无法真正看清这个世界,就好象我们不能隔着活人的皮肉去看清他的骨骼一样。
所以,在你我无法感知的四周,总会发生一些灵异难解的事情,如同在烛火尽头黑暗处的眼睛,无声凝视着我们。
南坪85号是一栋师范学院的家属楼。该楼于五十年代中期建成,木质大梁,一砖到底,分上下两层,每层四户。楼前有一棵硕大的槐树伸展着,遮天闭日,几乎阻挡了整栋楼的光线。
南坪85号中最早的住户是师范学院的校长系主任以及党委书记们。随着时代的变迁,住房条件的改善,校长书记们分批搬出了这栋破旧的老楼。取而代之的住户都是一些地位不高的教职员工和新分来的青年教师。
楼上203室从六十年代中期就一直空着,即使在师范学院住房最紧张的时候也是空着,没有人敢住。
据说,这套一室两厅的房子是凶宅。
如果要解释许多匪夷所思的事情,我想,我们必须从203室的过去讲起。
这间203室最早的主人叫郑作维,曾任师范学院的生物系。五十年代中期这栋楼建成后,郑作维和校长书记们一同搬了进来,在203室一住就是十多年。
据说,楼前那棵大槐树就是郑作维刚搬来时栽种的。
后来在如火如荼的文化大革命中,地主家庭出身郑作维受到残酷的折磨,精神几近崩溃。在一次批斗会上,他的左眼被红卫兵们挥舞的皮带扣打瞎了。
这位对革命忠心耿耿的可怜人悲愤与伤痛之余,终于失去了继续活着的勇气。第二天晚上从医院爬回家后,就在饭菜里撒下了事先备好的砒霜。
一家四口,连老婆带一儿一女,不到几分钟时间,全家共赴黄泉。
一周之后,要将革命进行到底的革命小将们踹开203室的房门,才终于发现这一家四口横死的尸体。由于当时天气炎热,每具尸体上都长出了斑驳的尸斑,情形相当可怖。
郑作维的老婆和女儿都倒闭在饭桌旁,22岁的儿子郑浩倒在门边。看得出郑浩在临死前想爬出203室,从他伸出的手以及地上的血迹可以推断,在死亡前他曾做过非常惨烈的挣扎。
郑作维的尸体倒在北边的窗户下。他的脸上浮着一种奇怪的笑容,鼻孔和嘴巴里都渗出血迹,仅存的一只右眼凝望着窗外那棵他亲手栽种的大槐树。
在公安机关对现场作出自杀的判断后,一家四口的尸体就被师范学院的革委会领导出面送进了医院进行尸检……
接下来,随着时间的流逝,伴着文化大革命人人自危的心理,这幕惨剧也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记忆。
文革后期,师范学院各部门逐渐恢复了正常工作。住房分配小组把这套空了几年的203室分给了一位姓邓的青年教师。这位邓老师年龄已经不小了,急着要房子结婚,所以并没在意这栋房子里曾死过人。
婚礼顺利举行。到了夜晚,在闹新房的朋友们散去之后,小两口宽衣上床,刚要开始羞涩的亲密时就听见几声怪笑。笑声清晰明亮,仿佛夹杂着些许伤感的味道,猛然听来竟很难分清是到底笑还是哭。
起先邓老师还以为是朋友们在跟自己开玩笑,并没有理会。
可是笑声一直不断,有时候还夹杂着几声女人的啼哭。再加上窗外随风摆动的槐树枝叶,在寂静的夜晚就显得出奇的恐怖。
邓老师终于明白这栋房子真的在闹鬼。于是,他连夜就搬出了203 室。
可是,恐怖的悲剧并没有因为他的离开而结束。
十个月后,邓老师的新婚爱人难产,在送往医院的路上就死了。到医院大夫们剖开孕妇的肚子,发现了一个早已死去多时的怪胎。
这个胎儿没有眼睛,鼻子上面是一个又大又软的额头。
有个好奇的大夫用手术刀轻轻划开了死婴的畸形额头,发现死婴的头颅里竟然没有长脑子,却长了密密麻麻几百个眼睛。
怪胎的事很快就被传开。处在丧妻之痛中的邓老师不久也调走了。
在一连串怪异神秘之后,已没有人再敢住进203室了。这套房子就这么一直空着,直到日历被翻到一九八七年。 2 槐树 (故事太恐怖,请在白天阅读)
八十年代后期是一个全国性的住房紧张时段。师范学院的很多青年教师员工因为没有分到房子,或者迟迟不能结婚,或者祖孙几代人被迫挤在十来平米的简易棚屋里。
学院负责分房的领导焦头烂额,情急之下又想起南坪85号这套空了十多年的203室。
这次分到203室的是一位新调来的研究生。刚来单位就能分到一室两厅的房子,研究生很是兴奋。他怀着钻研科学的诚恳态度想把房子粉刷一新。
在粉刷过程中,研究生奇怪的发现,明明刚刚粉刷过的雪白墙壁上不知怎么总会冒出一些血点。他把这里的血斑抹白之后,那里又会出现新的血斑,就像有人在故意开玩笑似的。
恰好这时候研究生的哥哥和嫂子抱着快三岁的小侄子来看他。小侄子一进203室就指着北窗户底下惊恐地大哭起来,仿佛看到了什么可怕的东西。研究生和哥哥寻声去看时,看到的只是雪白的墙壁,窗外依旧摇曳着沙沙做响的槐树,什么怪异也没有。
研究生的嫂子是个有些迷信的山里人。她曾听老辈人讲过,不到四岁大的小孩子能够看到一些大人们都看不到的东西,也就是能看到那些许多肉眼凡胎看不见的东西。所以一看到孩子被吓哭,她立刻明白在这套长期空着的203室里,一定有一些不干净的东西,而且此刻就坐在北窗户的下面。
最后,在嫂子的力劝下,研究生还是退掉了这套房子。
不久之后,有朋友的联系帮助,研究生辞去了师范学院的工作,南下闯深圳去了。
203室就这样继续空着。
在生活的嘈杂和烦乱中,凶猛和诡异总是容易从人们的注意中淡出。谁也不会永远警惕着空空的203室。周围的住户来来往往进进出出,谁家都没有出过怪事。对于师范学院的人们来说,只有在茶余饭后或者吓唬小孩子时才会有人拿出203室的故事,内容也在夸张和捏造中渐渐忽略了真实。
鲁迅说:时间永是流逝,街市依旧太平。
二OO二年四月五日,星期五。清明节。
王娟早早就完成了自己的工作。在办公室里其他人还在忙碌时,她却已一只手轻轻抚着茶杯,一只手握着鼠标,在网络中随心游荡。
MP3播放器中流动着舒缓的苏格兰音乐。风笛在悠扬婉转的情绪中弥漫着悲伤。
看完乃纲的帖子《精神力量》,王娟揉着眼睛开始收拾东西。下班时间快到了,对于像她这样的22岁年轻女孩来说,每个周五的下班就意味着一段疯狂浪漫的周末将要开始了。至于什么精神力量不精神力量,她更在乎今天晚上会和谁一起约会。
王娟长得不算漂亮,但是年轻女孩特有的娇嫩总是使她魅力无穷光彩照人。她明白自己正处于一个女人最鲜艳的年龄,所以她总是保持着健康的微笑,然后羞涩的等待爱情。
她心目中的白马王子是什么样的,她自己并不清楚。男人嘛,最重要的是感觉。如果爱情来了,无论对方是谁她都会全力以赴。
当然,最好也要帅一点,酷一点,就像刘德华和谢廷锋。
这时候,她的QQ上有个头像在跳动。
头像是一个独眼海盗,叫做花落无声。
花落无声说:“嗨,漂亮女孩,你好。”

『叁』 梁晓声代表作有哪些

梁晓声代表作有:《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父亲》、《雪城》、《一个红卫兵的自白》、《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等。列举五个如下:

1、《今夜有暴风雪》

《今夜有暴风雪》是梁晓声著的中篇小说 ,获全国优秀小说奖。作品在粗犷、浓烈、严峻的气氛里,通过对知青生活、命运、成长、斗争的具体描绘,刻画了曹铁强、刘迈克、裴晓云等令人肃然起敬的知青形象,热情讴歌了他们垦荒戍边、建设边疆的生活战斗风貌以及崇高的献身精神。

整个作品气势雄浑、沉郁悲壮,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气息浓郁,被视为“知青小说”里程碑式的作品。1984年获全国最佳中篇小说奖,是几十万北大荒知青生活的一个缩影,曾感动了无数读者。同时还有同名电影《今夜有暴风雪》。

2、《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是1985年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梁晓声。小说集中描写了屯垦“满盖荒原”的男女知青——李晓燕、王志刚、“我”及其妹妹梁珊珊壮烈的行动,丰富的情感,美好而辛酸的爱情,以及因爱情而引起的同性间的纠葛。其中写得颇有特色的是李晓燕和王志刚。

3、《雪城》

《雪城》是梁晓声著的一部经典长篇小说。是一部典型的现实主义作品,曾被改编成电视连续剧热映。本书是“中国当代名家长篇小说代表作”之一,也是梁晓声的长篇代表作之一。

《雪城》以电视连续剧的形式通过大众媒体,走向了千家万户,尤其是刘欢激情演唱的主题歌更是传遍大江南北,使梁晓声的声誉达到了顶峰。

4、《一个红卫兵的自白》

《一个红卫兵的自白》是2009年中国物资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梁晓声。本书通过一个红卫兵自己的自白,从一定程度上再现了那一段伤心,痛苦,荒唐的历史。

《一个红卫兵的自白》内容简介:七户大杂院,四月十六日的《北京日报》,批判“三家村”,站毛主席一边,人民群众,人变“鬼”,红五类、红袖标、红卫兵,大黄楼批斗,批斗父亲,三十元钱,美丽的囚徒,卧轨,进京火车,到了北京,见到毛主席,离开四川,张珊和姚舞,我回家了,家非家,“炮轰派”灭亡。

5、《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

《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是于1997年12月由经济日报出版社出版的图书,该书作者是梁晓声。该书主要对中国社会各个阶层进行分析。

《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经济日报出版社版,在生产力发达而先进的时代,一无所有的人必是少数。这样的时代,经以往任何时代,都更加明白有责任,有义务,有使命关怀和体恤一无所有的人们的存在。最重要的是,它有能力,因为有能力渐渐富有经验。

由阶级而细分为阶层的社会不再发生阶级斗争。对于中国而言,生产力正在摆脱落后,经济基础正在摆脱虚弱,商业时代正方兴未艾地孕熟着,阶级正日愈加快地分划为阶层……故曰阶层分析,而非阶级分析。

『肆』 有个老电影讲的是一个人趁另一个人睡着了把他手放在胸前,让他做噩梦

你好,是大陆恐怖老片《雾宅》剧情介绍: 一天傍晚,蜜月归来的女子和丈夫回到了历经沧桑的百年古宅。古宅内古树参天,怪石林立,一年四季弥漫着浓重的雾气。新婚女子是这座古宅的唯一继承人,她在一家剧院担任舞美设计,其父在“文革”期间被红卫兵折磨致死;母亲因患精神恐惧症而自杀。古宅内还有一位耳聋的看门老头。妻子刚进卧室,就闻到有股“摩尔牌”香烟的异味。走进卫生间,又见水龙头在流水,正当妻子觉得奇怪时,又听到一个怪声从房梁穿过。入夜,妻子又被一阵由弱变强的声音惊醒:是当年红卫兵审讯父亲的声音和父亲的惨叫声。第二天,妻子向丈夫讲诉着自己经历的一切,丈夫对她好言相慰,用温情平抚妻子惊恐未定的心。可每当入夜,妻子就能听到这时隐时现的脚步声、女人呻吟声,拷打声、嘶喊声……妻子开始怀疑自己是否也得了母亲的那种恐惧症。于是,丈夫请来中学同学、精神病专家陆大夫为妻子看病,尽管妻子百般解释,但最终在丈夫和陆大夫的劝说下,去医院接受治疗。丈夫偷看到陆大夫为妻子做电休克治疗,心痛难忍。在医院,妻子回忆起在古宅发生的一切怪事,为保住腹中的胎儿,她偷偷地跑回家。丈夫听到妻子怀孕的消息后兴奋不已,这时凄惨的叫声又在耳边响起,这回,丈夫确实听到了。自从妻子从医院回来后,丈夫也开始对古宅的夜晚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恐惧。夫妻俩决定,在举行完妻子父母金婚纪念宴会后,搬出古宅。可在宴会上,陆大夫莫名其妙地出现在人群当中。音乐响起,妻子邀丈夫跳舞,并请陆大夫帮忙拍照。一曲终了,陆大夫凶狠地举起刀子向丈夫刺去,然后跑向地下室。地下室内,残存着红卫兵时代的各种照片。一台老式录音机里传出女人凄惨的叫声。真相终于大白了,害人的人得到了应有的报应!

『伍』 文革时期被盗的墓有哪些

文革时期被盗的墓有以下这些:

1、炎帝陵主殿被焚,陵墓被挖。焚骨扬灰。

2、造字者仓颉的墓园被毁,改造成了“烈士陵园”。

3、山西舜帝陵被毁,墓冢挂上了大喇叭。

4、浙江绍兴会稽山的大禹庙被拆毁,高大的大禹塑像被砸烂,头颅齐颈部截断,放在平板车上游街示众。

5、世界佛教第一至宝,佛祖释尊在世时亲自开光的三圣像之一八岁等身像被捣毁面目。

6、孔子的坟墓被铲平,挖掘,“大成至圣先师文宣王”的大碑被砸得粉碎!庙碑被砸碎了,孔庙中的泥胎塑像被捣毁。孔子的七十六代孙令贻的坟墓被掘开。

7、和县乌江畔项羽的霸王庙、虞姬庙和虞姬墓,香火延续两千年,“横扫”之后,庙、墓皆被砸成一片废墟。“文革”后去霸王庙的凭吊者,见到的只是半埋在土里半露在地上的石狮子。

8、在横扫一切的风暴中,霍去病的霍陵也遭了殃,香烛、签筒被打烂之外,霍去病的塑像也毁于一旦。

9、颐和园佛香阁被砸,大佛被毁。

10、王阳明文庙和王文成公祠两组建筑包括王阳明的塑像,全部在“文革”中被平毁无遗。

11、古城太原的新任市委书记三把火,第一把是砸庙宇,全市一百九十处庙宇古迹,除十几处可保留外,通通毁掉。他一声令下,一百多处古迹在一天之内全部毁掉。山西省博物馆馆长闻讯赶到芳林寺,只捡回一包泥塑人头。

12、医圣张仲景的塑像被捣毁,墓亭、石碑被砸烂,“张仲景纪念馆”的展览品也被洗劫一空。“医圣祠”已不复存在。

13、河南南阳诸葛亮的“诸葛草庐”(又名武侯祠)的“千古人龙”、“汉昭烈皇帝三顾处”、“文韬武略”三道石坊及人物塑像、祠存明成化年间塑造的十八尊琉璃罗汉全部被捣毁,殿宇饰物被砸掉,珍藏的清康熙《龙岗志》、《忠武志》木刻文版被焚烧。

14、汉中勉县“古定军山”石碑,也因诸葛亮是个“地主分子”而被砸毁。

15、书圣王羲之的陵墓及占地二十亩的金庭观几乎全部被毁,只剩下右军祠前几株千年古柏陪伴书圣失去了居所的亡魂。

16、文成公主当年亲自主持塑造的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二人的塑像(安放觉拉寺),被捣毁。

17、合肥人代代保护、年年祭扫的“包青天”墓,也毁于一旦。

18、河南汤阴县中学生将岳飞等人的塑像、铜像,秦桧等“五奸党”的铁跪像,连同历代传下的碑刻“横扫”殆尽。

19、杭州革命青年砸了岳庙,连岳飞的坟也刨了个底朝天。岳武穆被焚骨扬灰。

20、阿拉腾甘得利草原上的成吉思汗陵园被砸了个稀烂。

21、朱元璋巨大的皇陵石碑被拉倒;石人石马被炸药炸得缺胳膊少腿;皇城也拆得一干二净。

22、海南岛的天涯海角,明代名臣海瑞的坟被砸掉,一代清官的遗骨被挖出游街示众。

23、湖北江陵名相张居正的墓被红卫兵砸毁。焚骨。

24、北京城内的袁崇焕的坟被夷成了平地。

25、黎平故里安葬的是明末名臣何腾蛟,他的祠堂中的佛像被扫了个一干二净,而且把黎平人最引以为荣的何腾蛟的墓给挖了。

26、吴承恩的故居在江苏淮安县河下镇打铜巷。他的故居不大,三进院落,南为客厅,中为书斋,北为卧室。几百年来,曾有无数景仰他的人来此凭吊此故居和他

的墓。可是“文革”时《西游记》成为“封、资、修”(封建主义、资本主义、修正主义)里的“封”,吴氏故居也就“被毁为一片废墟”。

27、红卫兵掘开蒲松龄的坟,教书匠蒲松龄真穷,墓里除了手中一管旱烟筒、头下一迭书外,只有四枚私章。他们对蒲氏私章不屑一顾,弃之于野。尸体被捣毁。

28、建于1959年的吴敬梓纪念馆在“文革”中被铲平。

29、山东冠县中学红卫兵在老师带领下,砸开千古义丐武训的墓。掘出其遗骨,抬去游街,当众批判后焚烧成灰。

30、张之洞的坟被刨开。张是个清官,墓里没一点珍宝,红卫兵将张氏夫妇尚未腐烂的尸体吊在树上。张氏后人不敢收尸,任尸体吊在树上月余,直到被狗吃掉。

31、北京郊区的恩济庄埋有同治、光绪两朝的宫廷大总管李莲英的墓,凿开的墓穴里,只有头骨,不见尸骸,衣袍内满是珠宝,后不知所踪。

32、河南安阳县明赵简王朱高燧的墓被挖毁。

33、黑龙江黑河县有座“将军坟”,因为属于“帝王将相”,也遭到严重的破坏。

34、宋代诗人林和靖的墓也在被毁之列。

35、清末章太炎、徐锡麟、秋瑾,乃至“杨乃武与小白菜”冤案中的杨乃武的墓,都在“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口号声中做了牺牲品。

『陆』 三体中红色联合和四二八兵团都是什么组织二者有什么关系

“红色联合”和“四二八军团”都是虚构的当时红卫兵时期的不同派系,具根据历史记载,并没有这2个派系,因为《三体》毕竟只是小说,如果点名真实的派系,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但是根据当时的时代和描写和剧情,能推断出一出场的“红色联合”与“四二八兵团”的争斗,就是现实世界中清华存在“井冈山兵团”与“四一四兵团”的斗争。

扩展材料

红卫兵是指“文化大革命”中,大、中学生成立的群众组织,也指其成员。1966年5月29日,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成立了第一个红卫兵组织,此后迅速遍及全国。是文化大革命时期在极“左”思潮支配下产生的以青少年为主体的一种群众性组织。

广义的红卫兵泛指将自己系上红色袖标的各种民间团体,包括工人、农民、军事院校的学员和机关、文艺团体的从业者等,狭义的红卫兵则是指大学和中学里青年学生所自发组成学生团体。

参考资料:网络-红卫兵

『柒』 中北大学什么在1977被停办

没有停办
1971年,归属到第五机械工业部,同年7月,奉本部军管会命令学校停办。 1981年1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下文通知太原机械学院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全国首批)。 1991年,太原机械学院“电子测压蛋”项目获得了国家发明二等奖,实现了山西省高校国家发明奖零的突破。 1993年12月,太原机械学院更名为华北工学院,隶属于兵器工业总公司。 1997年6月,山西省人民政府和兵器工业总公司签署共建华北工学院协议。 1998年6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下文通知华北工学院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全国第七批)。 1999年4月,华北工学院学院下放地方,成为由国防科工委与山西省人民政府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高校。 2000年,华北工学院“仪器科学与技术”成为一级博士授权学科,实现了山西省高校一级博士学科零的突破。 2002年1月,华北工学院有线电视台正式挂牌开播。 2002年5月,华北工学院获得接收外国留学生资格。 2002年月,北京军区与华北工学院签订联合培养军队干部协议。 2002年9月,华北工学院“电子测试技术实验室”通过专家验收成为国家级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这是山西省唯一的国家级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2002年11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授予华北工学院“航天科技人才贡献奖”,成为全国地方高校中唯一一所获奖高校。 2002年12月,华北工学院获得高校教师教授评审权资格。 2004年3月27日,在成都举行的教育部院校设置委员会会议上,与会专家全票通过,同意华北工学院升格为大学。 2004年4月25日,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在华北工学院举行庆祝“神箭”首次将中国航天员送入太空答谢会。 2004年6月29日,教育部正式发文,同意华北工学院更名为中北大学,学校由理工类院校向综合性大学转型迈出了坚实一步。 2004年9月1日, 该校正式启用中北大学校名。 2004年9月26日,中北大学正式更名。 2004年12月17日,中北大学动态测试技术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通过专家组考核验收。 2005年7月,中北大学首次在全国11个省份进行一本招生,同时首次面向十大军兵种招收国防生。 2006年12月18日,山西省人民政府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在北京签署共建中北大学协议。 2008年,中北大学已经在全国24个省份一本招生,向着全国一本招生的目标不断迈进。

『捌』 与“沉浮”有关的成语有哪些

1、随波逐流

读音:suí bō zhú liú

释义:比喻没有坚定的立场,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只能随着别人走。

2、与世沉浮

读音:yú shì chén fú

释义:随大流,大家怎样,自己也怎样。

3、载沉载浮

读音:zài chén zài fú

释义:在水中上下沉浮。

4、沉浮俯仰

读音:chén fú fǔ yǎng

释义:形容人、事物、时势的盛衰。

5、浮瓜沉李

读音:fú guā chén lǐ

释义:吃在冷水里浸过的瓜果。形容暑天消夏的生活。

阅读全文

与红卫兵日地主女人电影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很虐的爱情电影中国 浏览:203
哪里可以看武汉日夜电影 浏览:510
中国人的最新外国电影 浏览:79
韩国电影纹身带字幕 浏览:264
济宁看电影 浏览:457
香港电影临死前给个秘方 浏览:991
哪个盗墓电影女尸会冰冻 浏览:99
决胜21点电影国语版 浏览:672
电影婚姻故事最后心理 浏览:338
香港电影皇家师姐1国语版 浏览:947
电影演员杨吉儿 浏览:513
电影中国女兵1981 浏览:600
谈恋爱除了吃饭看电影 浏览:731
超励志的微电影 浏览:148
电影一个男的和好几个女人谈恋爱 浏览:151
电影信天翁哪里能看 浏览:93
调皮美女的电影 浏览:175
电影小青春 浏览:57
女主李慧珍电影 浏览:907
好看的中文电影推荐 浏览: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