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从中国电影史的角度 谈一下对类型电影历史与现状的认识
“重写中国电影史”的口号在电影史学界提出来已经有一段时间了,然而激烈论辩后,仍是众声喧哗,新的言说似乎仍在策论阶段而无有架构;随着社会上“电影热”的普遍升温,许多高校开设了电影史课程,然而得到公认的中国电影史教材,除了上世纪60年代程季华、李少白、邢祖文先生等编著的《中国电影发展史》外几乎没有扛鼎之作,而且,即使是权威教材,其传统史观也面临着新现象、新问题、新方法的多重检视,迫切需要自我更新。如何重写中国电影史?新近出版的、在中国当代电影史研究领域惟一一本被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的《中国当代电影发展史》(文化艺术出版社)终于迈出了实质性的第一步。
史观变迁,重新书写成为必需
长期以来,以《中国电影发展史》为代表的传统电影史的写作,更偏重于站在阶级的立场上对中国电影进行评价。“对某些电影的主张、电影运动、电影作品的评价存在偏颇,对某些电影导演、电影现象和电影思潮的评判也存在一定的片面性,有一些该说的还有遗漏。”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影视互动研究中心主任宋家玲告诉记者。所以,长期以来,电影学界形成了内地有内地电影史,台湾有台湾电影史,香港有香港电影史的状态。“站在国家和民族的立场上写一部完整的中国电影史非常有必要。现在,已经具备了这个条件。”宋家玲等学者表示。同时,北京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周星提出,由于史观的变迁,对史料的选择和搜集也存在重新审视的问题。很多东西如果再不重新书写,很有可能就消失了。所以,提供给大家一个公正的文献,让大家来考察和评价,也是重写电影史的意义,更有其现实的迫切性。
过去,对于电影我们过于偏重它的教育和宣传的功能,而现在它变成了人们娱乐、休闲的文化方式。《中国当代电影发展史》的主编之一、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院长助理贾磊磊告诉记者,他们在编著《中国当代电影发展史》的时候,把电影看成是一个产业,所以,《中国当代电影发展史》首次打破地域的局限,不再拘泥于行政区域划分的视野,将内地、香港、台湾统而观之,探讨在相同的文化传统中,由于不同的社会政治经济结构所产生的相同题材、相同类型的电影艺术作品所呈现的不同的表现内容和表现方式。“我们希望,对被忽略的历史进行重现和描述。”贾磊磊说。
直面问题,当代影史脱俗出新
目前的电影学界,很多问题还存在争论,而撰写相关的当代电影史注定要对这些问题做出回答。比如,“到底中国电影史应该分为哪几个时期?还有,对中国电影类型的认识,目前只是约定俗成,从学术角度来看是否科学,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另外的难点就是,“对电影作品、电影导演的评价,对电影思潮、电影现象的评价,包括某一时期电影的观念、思想、认识,大家分歧很多。”周星告诉记者。比如,对“十七年电影”(即1949~1966年的中国电影)的评价,直到现在电影学界还是存在不同观点。
《中国当代电影发展史》首次提出了新中国电影史六个历史时期的划分,即历史的时代、国家的时代、政治的时代、艺术的时代、市场的时代和产业的时代。周星认为,新中国电影史六个历史时期划分观点的提出,在电影学研究上是一个大胆的创新,或者可以解决从前电影分期过于简单、形式化的问题。“以一个时代电影的总体特征作为对新中国电影不同历史时期的分类,力图凸显一个时代电影形态的主要特征,是我们十多位学者20年来对中国电影的认知。”贾磊磊说。同时,在类型的划分上,贾磊磊告诉记者,他们并非按照预先的逻辑强加给电影史,并非完全按照类型或者完全按照题材,而是按照中国电影的具体存在方式寻找各个章节的内在逻辑,将中国当代电影分为了时政、都市、农村、军事、戏曲、惊险、武侠、古装'历史'传奇、儿童等部分。“确实具有类型电影划分的参考价值。”宋家玲评价。
教材建设,联合协作大势所趋
一直以来,除了60年代出版的《中国电影发展史》外,在电影学界得到公认的权威教材几乎是空白,其原因究竟为何呢?
“缺乏联合的精神。”周星一言以蔽之。宋家玲告诉记者,近些年虽然也有一些中国电影史教材出版,但几乎都特别简单,偏重于常识性的介绍,大都局限在梳理一些电影创作的发展情况,多是相关教师为了应付各自高校的教学任务而编写的,有的质量很成问题,暴露出中国电影史学研究还不是很系统、很成熟:“一些老的成熟的学科,比如中文、戏剧等等,在其史学学科的构建上具有系统、科学、全局性的特点,现在已出版的几部中国文学史的教材,权威机构牵头,相关高校研究力量联合协作,编写出来的东西就容易被大家认可,而且经过不断修订,越来越成熟。但中国电影史教材这一块,好像就没有统一的规划。”学者们表示,作为教材,特别是史学一类的教材,不能各说各的,误导学生。
同时,由于电影学科形态的特殊性,非常强调对直观史料(主要指影片本身)的占有。非常遗憾的是,“有些部门的史料并不是完全公开的”。周星说。显然,如果仅仅是从纸面到纸面地研究电影,权威电影史教材是不可能产生的。
所以,“电影全史的个人写作时代结束了,一个人要写一本中国电影史的时代结束了。”贾磊磊告诉记者,中国艺术研究院出资调集了该院影视所的核心力量,加上国内当代电影史学的专家共十多位学者,共同参与了《中国当代电影发展史》的编写,每个人,每几个人,只是侧重于这50年来电影的某个题材、某个类型,才可能保证新中国以来的电影,编写者完全看过,才可能保证电影史写作的质量
㈡ 求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文化研究院艺术史与视觉文化考研参考书资料
一、专业解读艺术史与视觉文化研究方向介绍:“艺术史与视觉文化”方向旨在培养以艺术史(含电影史)为主要研究领域的复合型研究人才。该方向强调在“视觉文化研究”等新兴知识领域中开展艺术史(含电影史)的研究,强调艺术理论,特别是影像理论在艺术史书写中的关键作用。
该方向要求考生具备有关艺术史和电影史的基本知识背景,了解视觉文化研究的基本理论、观念、方法和议题,能对艺术史进行除编年史之外的深层次、多元化的把握,为未来继续深造,或从事创意与策展、艺术编辑等工作打下专业基础。
二、考试科目概述北电除了中国电影高新技术研究院之外的院系,初试考试科目类似,咱们先说相同的地方。相同之处在于前面三门课程:政治、英语一、艺术基础理论。专业一同学们可以点击2022年北京电影学院专业一艺术基础理论考研专题解读
专业二考试科目:艺术史与视觉文化专业二考试科目介绍:主要考察学生对艺术史(含电影史)知识的熟悉程度,要求学生对东西方艺术史的发展脉络有大致的认识,对艺术的生成与生产、艺术的风格与流派、重要的艺术运动以及艺术与文化的关系等有初步的掌握,此外,要求学生对视觉文化研究具备基本的理解,对艺术史与文化理论相结合的史学研究方法有所了解。所以,下面的真题解读跟参考书目,考这方向的同学或者还没决定考什么学院的同学,都可以一起来看。
三、真题解读
中国电影文化研究院的艺术理论方向,近几年的题型很固定,主要是名词解释、简答和论述。
从题目上来看,很多别的专业的同学也可以做,因为一眼望去,一大片知识点专业一里都有涉及。
只用专业一的书籍来答,一定是答不全的,而且也有很多知识点没有覆盖。
下面小编会很贴心的给大家精选一些参考书给那些没什么时间复习的同学来参考着看的。
至于参考书,既需要记忆,也需要理解。
四、参考书目
这门科目在官网里没有公布参考书,根据近年来考题的考试形式,以及考上的同学的复习情况,同时也有高分大神的指点,我们归纳总结出来了下面的参考书。
经典必读类:
《艺术理论》罗伯特·威廉姆斯北京大学出版社
本书对从古至今的西方艺术思想史进行了独特的考察,将理论与各时期的实践、智力与文化历史潮流相联系,由此证明了历史的角度对于理论问题的价值,其突出优点是展示了作为一种批评实践的现代艺术概念是如何从更古老的观念中发展出来的。
这本资料是专门针对中国电影文化研究院的艺术理论中所要考到的媒介与受众的关系所汇编的。
㈢ 求上海戏剧学院业务课一614电影电视基础理论考研解读与资料
2021年的考研初试已经结束,上戏业务课一改革的面纱终于被揭开了。
从21年初试的真题来看,这门科目并没有特别为难同学们,考察的内容相对而言,比往年611文艺研究能力综合测试与336艺术基础的戏剧、戏曲部分要基础很多。
现在就跟着才思小编一起来看看这门科目的特点吧,才思小编将以这个科目的内容、考试范围、考试题型、参考书资料以及真题解析来给大家介绍!
一、614电影电视基础理论概述
614电影电视基础理论是21年上戏考的一大改革,其实这个科目可以直接对应往年611文艺研究能力综合测试跟336艺术基础的电影、广播电视的内容。
614电影电视基础理论是学术型硕士戏剧与影视学电影史论研究、影视与新媒体研究,专业硕士电影专业、广播电视专业的业务课一考试科目。
这门科目在考试时,是第二天上午的时候考察,考试时间为8:30-11:30,考试分值150分。
通过分析21年的真题,上戏对614电影电视基础理论的考察范围主要集中于:中国电影史、世界电影史、电影理论、中国纪录片史、广播电视史论以及电影电视作品分析这几个部分。
二、614电影电视基础理论真题解读考题类型:简答题(5道)
答题要求:1.要有论据来论证论点,论据切勿重复2.研究生考试初试考察的是考生的创新能力和学术素养,自命题的主观题部分凡发现“模式化、雷同化”答题内容,一律给予评分标准的最低等次的分数。
真题解析:从21年的真题来看,614电影电视基础理论的题量不多,但每道题的分值高达30分,对同学们的答题能力是个考验。但同学们不用太担心,614电影电视基础理论的考试内容还是比较基础的内容,如“德国新电影”、《肖申克的救赎》这类题都是很基础的内容。从21年的真题里,我们可以看到考察的知识点都是很基础,在参考书里很经典的内容。这就要求同学们熟读书籍,掌握基础考点。接下来给同学们介绍一下复习应该怎么进行。首先是答题训练。同学们在复习的过程中,可以做一做参考书里的课后习题,这些书大都是本科教材,题目应该不难找。还有就是可以通过往年专业一真题里的戏剧、戏曲题目,来进行练习。其次是中国电影史,这官网给的是《电影名片十五讲》、《当代中国电影的工业与美学 1978-2008》,有一定的阅读难度,但也是必读的书籍。这里比较推荐同学们可以加入李少白先生的《中国电影史》,这本中国电影史将中国电影发展历程分成十个时期,可以很好的整理中国电影史的框架。还有就是可以通过钟大丰《中国电影史》,就是北影的小灰本,阅读难度很低。外国电影史的内容比较杂乱,大卫《世界电影史》是按照时间顺序来梳理世界电影的发展,整理起来的难度比较大。同学们在总结的时候最好是按照国别整理,这样可以更好的针对世界电影史里的重点国家进行梳理复习。这个工作量很大,如果没有时间可以看才思考研《中外电影史论三驾马车·外国电影史论》,全部给你整理好啦。电视史其实可以跟纪录片一起进行复习,两者的结合还是比较深的,官网给出的是吴保和《中国电视剧史教程》,这本书一定要读,掌握中国电视剧的发展阶段以及每个阶段的基本特征、代表人物及代表作品。同样的复习思路也可以用在方方的《中国纪录片发展史》上。在复习的过程中,同学们可以做一做参考书里的课后习题,这些书大都是本科教材,题目应该不难找。还有就是可以通过往年专业一真题里电影、电视的题目来进行练习。
三、614电影电视基础理论参考书目
这门科目在官网里有公布参考书,在加上近年来考题的考试形式,以及考上的同学的复习情况,同时也有高分大神的指点,我们归纳总结出来了下面的参考书。
《电影名片十五讲》 厉震林 文化艺术出版社
这本书是老师上课讲义,分析了中外的经典影片,去年初试里的《肖申克的救赎》在这本书里就有解读。
这本书的内容简练,用于打基础最为合适。
这本资料紧密结合广播电视飞速发展的现实,以新的时代理念和中外参照的视野,总结了中国广播电视艺术发展理论,并比原书更好把握。
8.《614电影电视基础理论考研真题》·才思考研考博上海戏剧学院教研组编
2021年上海戏剧学院614电影电视基础理论的考研真题,重要性不必多说。
㈣ 中国电影史
中国电影一开始,就和中国传统的戏曲和说唱艺术结合起来,发展出一套独特的电影类型。但是最早尝试拍摄这种电影类型的丰泰照相馆只属小本经营,算不上是电影机构。直至商务印书局“活动电影部”的出现,才真正代表中国制片业的开始。在这段期间,除了“商务”之外,先后出现的电影制片机构还包括由美商投资“亚细亚影戏公司”、“幻仙”、“中国”、“上海”、“新亚”等,由于他们的成员多是来自戏剧舞台,所以当时的电影题材和内容大多源于中国戏曲和文明戏。此外,他们也开始拍摄剧情短片和长片,对电影这种艺术作最初步的探索和尝试。
中国电影诞生于1905年,历经了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革命战争时期,新中国建设时期,文革时期,改革开放时期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时期等各个历史阶段;经历了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模拟到数字,从传统到现代的技术变革进程。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中国电影都留下了优秀的代表作:20年代拓荒时期,有《孤儿救祖记》等关注社会改造的进步电影;抗日救亡时期,有《狂流》、《中华儿女》等鼓舞斗志、弘扬爱国主义的影片;抗战后,《八千里路云和月》、《一江春水向东流》等又深刻揭示社会矛盾和本质,形成现实主义的创作潮流。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的17年间,涌现出《白毛女》、《祝福》、《林家铺子》等一大批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优秀作品,塑造了一大批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银幕形象,形成了新中国电影发展的第一次高潮;经历十年文革浩劫,中国电影走出低潮,拍摄出《小花》、《人到中年》等一大批反映改革实践、针砭社会时弊的优秀影片。尤其是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开国大典》、《大决战》等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和《焦裕禄》、《凤凰琴》等现实题材影片,形成了第二次高潮。
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电影先后实施了影视合流改革、电影精品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电影股份制、集团化改革等主要措施,艺术质量和形式都有崭新的突破和提高。除《孔繁森》、《离开雷锋的日子》、《喜莲》、《那山那人那狗》等作品外,还出现了《不见不散》等贺岁片、喜剧片的新样式,涌现出一大批新生力量。进入新世纪,中国电影形成了国有、集体、民营多种所有制协调发展的新格局,电影发展走上了良性循环的轨道。《邓小平》、《可可西里》、《台湾往事》等力作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英雄》、《神话》等国产大片共同占据了中国市场的主导地位,并在世界影坛创造了中国电影的票房奇迹。中国有30多部影片在40多个国际电影节上获奖,标志着第三次发展高潮的到来。
个人觉得着重写一下以后的发展方向和建议,,
㈤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考研
新祥旭辅导班艺术学应该只有一对一辅导,听朋友说效果不错,毕竟别人是专门针对北大的!
参考书就只知道这些了
现代美学体系 叶朗 北京大学出版社 Jan 1 1999 12:00:00:000AM 其它各门课程均不指定参考书目。
02 艺术学概论 彭吉象 北京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