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求一部香港片。一个男子向一位老奶奶买了一束鲜花带来了好运。然后他就当上了某某老大。
《奇迹》(英文:Miracles / Mr. Canton and Lady Rose)是1989年一部香港喜剧动作影片,由成龙自编、自导、自演,改编自意大利裔美国导演法兰克·卡普拉的两部经典作品《一日贵妇》(Lady for a Day)和《锦囊妙计》(Pocketful of Miracles)。该片得到了包括梅艳芳、午马等众多香港知名影星的加盟,被认为是成龙执导的最好的一部作品之一。该片获得了1990年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动作设计。
剧情
郭振华(成龙饰)来到英属香港谋生,却被骗走了钱。后来答锋买了一位卖玫瑰花的老太太高夫人(归亚蕾饰)的玫瑰花而交到好运。更偶然地成为了黑帮的老大,由黑帮师爷海叔(午马饰)辅佐。黑帮下属一家餐厅,前股东杨老板欠了餐厅很多钱,其女儿杨露明(梅艳芳饰)答应做事来赔偿餐厅的损失。被海叔包装成歌星,餐厅也改为“丽池夜总会”。
郭振华率领的黑帮与段一虎(柯俊雄饰)率领的另一黑帮利益冲突渐大,警方探长何国粱(吴耀汉饰)提出与郭振华联手,铲除黑帮。
由于高夫人的玫瑰花屡次为郭振华带来好运,郭振华逢事必买。有次却找不到高夫人,四处探寻得知高夫人卧病在床。经询问,得知高夫人有一女儿高贝儿(叶蕴仪饰)在广州求学,高夫人为免女儿为费用担心,谎称自己与一位富商结婚,家境殷实。此次女儿携男友顾东元(倪震饰)以及顾东元父亲——广东十大首富之一——顾新全(田丰饰)回家探望。顾家亦有意就双方的婚事进行磋商。眼看谎言被揭穿在即,女儿的幸福有可能付诸流水,高夫人病倒了。杨露明颇为感动,与郭振华决定帮助高夫人。
杨露明为高夫人在高级酒店订了一间豪华套房,找了个职业骗子董大千(董骠饰)冒充高夫人的富商丈夫。一切准备妥当,一行人来到码头接船,不料来接船的并不仅仅只有他们,何国粱带着手下来接顾新全。最终海叔想办法打发走了何国粱,独自接到了顾新全。然而顾新全来香港,报社早已知悉,派记者相候,无奈,郭振华派人将记者绑架。
顾新全一行顺利入住酒店,与高夫人等相谈甚欢。但顾新全在香港的商人朋友前来拜访,无奈,郭振华又派人将商人绑架。同时,顾新全又清亮晌要找何国粱,杨露明冒充接线员告诉顾新全说何国粱去外国出差了。不料何国粱了解到顾新全所住酒店,自行找来,无奈,只得由董大千冒充顾新全来应付何国粱。一时间,各种麻烦弄得郭振华等焦头烂额。
段一虎派人来请郭振华去吃早茶,结果来人托大,被郭振华等拿下,关了起来。郭振华手下李志飞(罗烈饰)不服郭振华做老大,暗中告诉段一虎说郭振华把他派去的人给杀了,想借段一虎之手来解决郭振华。
同时,董大千以股票为幌子,骗取了何国粱大量钱财。顾新全与高夫人订下了儿女的婚事,并准备回广州结婚,但却想请香港各界名流来举行订婚典礼。无奈,郭振华召集很多黑道混混及其情妇们,扮演名流企图蒙混过关。假名流们在丽池排练的时候,被何国粱的手下发现,何国粱包围丽池准备一网打尽。
郭振华逃出丽池准备去找何国粱让他撤消包围,途中键哗遇到段一虎派人追杀,失手被擒。段一虎准备杀郭振华为手下偿命,被传被杀的手下突然回来,李志飞的骗局穿帮,李志飞与郭振华翻脸对打,最终郭振华获胜。
郭振华来到警署请求撤消包围被拒绝。恰逢何国粱的上司来质问记者和商人失踪案的进展,郭振华主动承认是自己绑架的,在司法界高层的审讯中将整件事情和盘托出。
与此同时,杨露明被迫解散假名流的排练。一切失败,高夫人准备向顾新全等人坦白。恰在此时,郭振华带领司法界高层来到酒店,这些真名流真诚地为高夫人献上祝福,订婚典礼圆满成功。
⑵ 高分!好莱坞对香港电影产业的影响!!
香港誉称东方好莱坞!
先从好莱坞与香港的电影历史背景来看一下.为什么世界电影第一大产业,在美国好莱坞形成?美国建国只有短短二百多年,但也富强了整整二百多年,这在世界上是屈指可数的,欧洲被二战差点拖垮,但美国却成了二战最大的受益国,社会政治济经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大批人才纷纷涌入,值当盛世之际,娱乐业重镇自然也非它莫属.苏联的电影业听说当时也是很强,还产生了塔尔科夫斯基这样的大师,俄罗斯在文学上是我精神的故乡,但现代的电影我看的不多,就我看过的象<雁南飞>这样的电影,显然不能和好莱坞比,极*权*体制必然讲求单一的文化结构,我估计当时的大部分电影都是泛政治化教育片,充其量和印度电影水平差不多,只数量多根本没用的.在艺术片的领域,现在的英国,法国,意大利完全可以与好莱坞相抗衡,但商业片领域几乎没有涉及.
在亚洲最有可能成为电影业基地的,其实是日本.日本从十九世纪甲午战争以后,已经取代了中国,成为亚洲的宗主国.虽然二战是战败国,各大城市还被美国飞机夷为平地,但五十年后,进步神速的日本无疑在各方面仍然是亚洲的最强盛国家.他们的卡通片一直是霸主的地位,九十年代日本青春日剧风靡全亚洲,而他们的电影业水平,比卡通差点,比日剧强点,总体水平也很高,绝不下于中国内地和台湾.但日本文化谁都看得出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那就是单一,太单一了.根据<菊与刀>作者的分析,日本的民族性格也很矛盾和复杂,用耻感文化来形容,我真觉得太像了.但不知怎么回事,日本文化表现出来的就是单一,美是美到极处,但敏感脆弱,固守于一处.他们所有的优秀发明,都归到了一个套路里.所以,曾经令我着迷不已的日剧,现在整体水平还不如中国内地刚兴起的连续剧.但日本国家实力摆在那儿,后劲很足,哪天他们福至心灵,我们追都别想追.撇开日本,能成为电影业基地的还有印度韩国,但印度至今宗教信仰浓厚,极度缺乏现代性,不说了,而韩国影视业的兴起,是近两年的事,我看过一些,应该说比较不喜欢,只有金基德给我印象深刻,韩国影视虽然现在很火,但文化特色,总体水平根本无法和日本中国相比,我不看好他们,也不说了.
中国内地有上百年的天灾人祸,建国后三十年封闭,原来旧上海的电影从业者都去了香港,香港便成了东方好莱坞,从这种简单比较是不是能看出,香港电影产业的辉煌是不是也很侥幸呢,是不是也具有历史环境上的天生不足之处呢.
第二我们从文化内涵上看.何为艺术?广义上说,只要美的,独特的,都算艺术.狭义上说,艺术不是商业片讲求的感官刺激娱悦,而是一个民族国家文化命脉的显现,是历史社会血肉的一个有机部分.可我们惊讶的发现,香港电影从李小龙那个时代起,虽然影响巨大,但成功的都是商业片,竟然没有几个真正意义上的艺术片导演.王家卫在形式画面情调方面,做出了新意,表现现代人的孤独失落上,也算有些内涵.而关锦鹏,许鞍华,陈果,张婉婷拍的其实都是伪艺术片,没有一点心灵的冲击力.
我看过好莱坞60年代以来的所有获奖电影,我发现大部分都是艺术片,就说<魔戒><勇敢的心>这样的商业片,也都冠以史诗二字,香港那么多商业片,有哪部敢称之为史诗(比如影响巨大的武侠片)?面对好莱坞艺术片赚钱(<阿甘正传><教父>风靡全球),商业片又极具艺术价值,香港电影集体失语.问题在于,香港影人只为赚钱拍片,比如一个片子火了卖钱了,就一定要跟风把它拍烂拍死为止,而很多人说香港是文化沙漠,也绝非虚词妄言. 周星驰搞笑片十多年来的一枝独秀,恰恰说明了港片精神上的单薄可怜.造成的结果就是,港片林林总总数不胜数,但没有一点厚重感.只能以<夏日么么茶><求爱上上签>这样的片子博小姑娘青睐,以华而不实的枪战片古惑仔片欺骗无知少年.昔日的辉煌,在于港片突然横空出世,新鲜刺激,但技术与文化内涵也只是刚具雏形,现在,吴宇森,林岭东,去了好莱坞,徐克和唐季礼最近几部电影差强人意.世道漓俗,人心不古.俱往矣!
第三,成也市场,败也市场.97前后,大批香港电影人奔赴好莱坞,跑掉了一批中坚力量,这有多方面原因.价值认同感与归属感是一大原因,但市场的吸引也是主要原因.在资讯发达的年代,市场服从的是赢家通吃的规则.比如,在电视上转播乔丹比赛的时候,你还有兴趣换台看国内的甲级男篮么.好莱坞历史上多次吸引外来生力军,强大自已,这次它把视线转向东方,利用自已强大的资本和市场,挖香港电影的墙角,结果我们看到了,好莱坞真的又一次赢了.而香港电影的后备力量却严重不足,有才华的新锐导演没有几个,港片自然举步惟艰.本来拍片就是为赚钱,面对巨大利益何乐而不为呢,在好莱坞拍一部主流商业片,导演的酬金一般是几百万美金,而在香港只有几十万美金.成龙在好莱坞拍了那么多烂片,他自已也有点过意不去,但说起那边来,钱确实好赚啊,他的身价一部就是二千万美金.换作你,你去不去?
这几年香港电影吸纳了许多内地演员,许多方面也作了交流互动,这是可喜现象,说明香港影人很聪明善于变通,但我估计内地帮不了什么忙,为什么呢?这我到第五点时再说.
第四,还是市场.八十年代,徐克的<新龙门客栈>仅在内地就取得了一亿多的票房,八十年代啊,简直乐坏了电影公司,再到东南亚跑一圈,还不赚个盆满钵满,这种一本万利的投资有谁不愿意?到了九十年代末期,香港经济滑坡,失业率居高不下,电影业自然受到牵连,据说制片人有了个好本子,根本已找不到人来投资了.到底是个什么具体情况我不得而知,但来看看我们内地市场.
改革开放二十年,内地经济以每年平均百分之八的速度高速增长,有钱了生活水平提高了,内地的市场巨大,应该需求比原来更加旺盛啊,可还是败在市场手里.因为市场空间被其它娱乐形式大大挤压后,市场反而变小了.八十年代看电影是人们主要的娱乐方式,可现在青年人最喜欢的是上网.就算要看电影吧,网上看,或者,七块钱买张盗版DVD,一块五租个碟(我们这儿的价钱),回家对着家庭影院,坐在沙发上舒舒服服服的看,所以,除了谈恋爱的已经很少人跑电影院了.
我九八年参加工作,是在文化宫,电影院也呆过,亲眼见证了我们这个苏北小县城电影市场的萧条.最多那时,我们城区一共有五六家电影院,各个乡镇也都有一家,当然,所谓的城区,只是一条叫人民路的主干道,加上几条破旧不堪的次干道.但到九八年时,电影公司倒闭,下属摩登影厅关门大吉,只剩下了我们工人影院和人民影剧院两家.不过就是那时,每逢大片和周末工薪场,影院里还总是坐满了人,承包老板只要一年搞好几个大片,拉几个学校,那是稳赚不赔,碰上<泰坦尼克>,一个片子据说就赚了十多万.而时代与社会的变革的影响,那时已在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方面深深体现了出来,随着国企纷份倒闭,工人下岗,私人企业增多,城市不断拆建改造,服务业娱乐业兴起,我们这个小县城是一年就变一个样,游艺房,茶餐厅,加啡馆,保龄球室,泡脚按摩店,迪厅,演艺厅,KTV,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冒起,每隔一段时间就听朋友谈起,哪儿又开了一家好玩的去处,而且由于我们这儿是小地方,只要是新开的休闲娱乐场所,必定是蜂拥而去.前两年,我在报上看到,我们这个小小的县城网吧竟然达到了六十多家,而我估计,现在起码有一百家左右了.在此情形下,电影院的生意就可想而知了.我师傅有次回来,闲聊间向我问起,今天有几个人呐?我回答,今天不错,有十几个人.我师傅瞪大眼睛,你说什么?十几个人就算多了?我说,你老知道的,以前就算是暴雨狂风,也是从来没有”白板”的,现在晚上到了放映时间,往往左等右等不来人,常常关门提早下班,有时来了两三个人吧,老板掐指一算,还不够开消电费呢,所以退了票仍然是提早下班!后来,人民影剧院被改做演艺厅,而我们工人影院在04年终于因为城市改造被拆除.在原址上建起了一座现代化的的影城,有位市长要求我们影城必经营电影,我们主任不同意,说做电影朝天蚀本,怎么养这么一大帮人?我估计最终方案是折中一下,只有一个厅做电影,豪华装修提供贵族享受,其它三个厅全部出租.
所以,这样来说文化生态也是变动发展,自生自灭,强求不得.香港电影人曾发出求市的倡议,此话很不通,市场可以救么?艺术可以救么?电影业曾经担负的娱乐主体地位,已被更强势的电脑游戏互联网所取代,而它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也将逐渐被边缘化,取而代之的可能将是未来互联网上的某种新艺术.以前的古典音乐,绘画,文学,不也是早让位于现代流行艺术了.现实与艺术的相互影响本该就是这样,香港电影人可以执着,也可以离开,不管什么选择,实实在在做些事才是最重要的. 当然,电影在今天仍然是主流的艺术形式,我们说港片的没落也是相对于以前的港片和好莱坞相言的.
第五,前不久奥斯卡直播,一档娱乐节目请了一个香港导演做嘉宾,面对举世注目的奥斯卡,确实有点叫人眼馋,这位嘉宾说,我听说中国不久将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经济体,为什么我们要去羡慕他们,我们可以把自已的电影业做强了,然后把全世界的人请来.我当时一听有点心动,就象拯救香港电影有种说法,内地发展力不可估量,可以强强连合优势互补,溶入内场电影业寻找出路.这种想法可能很普遍,但不过是打官腔说套话罢了,这个香港导演片子拍得不咋样,但我想还不至于如此无知.
我们这个最大的经济体,真是那么神奇么?以人均GDP算,我们还是小康社会啊.以前太穷了,现在有了点钱以后,常有人喜欢这么说大话.我们其实仍然不富,更不强.我们的企业长期处于产业链低端,做人家的廉价加工厂,利润率极低,但遭到国外多次反倾销,还被迫汇率升值后,便急着谈创新型国家了.好吧,就算再用二十年,技术创新上可以比比日本韩国了,那么基础科学领域呢,我们未来五十年可以出几个诺奖获得者么?再说,关系着国家民族精神根基的人文思想领域,由于历史革命和意识形态等原因至今一片荒芜.而教育这么重要,为什么迟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改善?有一种观点是,经济发展了富裕了,民*主*自*由自然会瓜熟蒂落,但反过来说也一样有道理,如果不从制度上来保证,那么社会的发展当然是危险的,比如象拉美非洲一些国家,总是出乱子.国外学者甚至把中国未来会发生什么,看成是世界未来二十年的三大不安定隐患之一.
前几天,我们单位一个承租户来办公室找我们主任谈话,他是大承租户,财力雄厚,在停车位广告位方面要求得到更多的份额,我们主任不同意,说必须照顾中小承租户的利益.但不管我们主任怎么说,他胡搅蛮缠装听不懂,最后,说着说着终于说漏嘴了,他说,现在社会就是这样,强者生存,他们没本事,就得让我们有本事的.我知道他这样说一点都不稀奇,平时里我接触的一些人更卑劣无耻,可当时我还是惊讶了.这就是我们中国的现实处境啊.别看我们中国人表面上和气客套,其实很多人内底里全是魔性鬼气,没一点人样,.而我在媒体上经常听说的是,目前形势一片大好,中国要维护世界和平什么的.
香港电影曾被称作奇迹,可要说奇迹,本来就是长不了的.它难道注定要如夜空的烟花,绚丽灿烂,却只能经历短短的一瞬么?我不知道,我可没有法子,我也不抱什么期待.
⑶ 刘德华主演的电影
刘德华二十多年演艺生涯得奖无数,其中音乐奖项更是堪称世界之最,也因此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说到电影,据不完全统计,从1982年主演的影片《投奔怒海》至今,华仔共主演120多部电影,同样无人能及。很多人说刘德华是香港商业电影的宠儿,不过似乎还可以说刘德华是香港商业电影的巨人,缺少刘德华,香港电影便缺少一分独特的色彩。2005年,香港UA娱艺院线举行“全港最高票房电影颁奖典礼1985-2005”,刘德华以17亿港元的成绩雄踞最高票房男演员之首,由此可以看出华仔在香港电影圈的号召力。闲话少叙,我们看看华仔的经典吧。
1. 《法外情》 中文片名:法外情 导演:吴思远 主演:叶德娴、刘德华 发行年:1985年
本片是刘德华从影十多年来最让人赞赏的电影作品之一。当时加入电影圈不久的刘德华跟叶德娴饰演母子,虽然初出茅庐,然而其精湛的演技绝不逊色于前辈级的叶德娴,更与她演绎出一段感人至深、赚人热泪的母子情。加上故事讲述一名低级妓女被诬蔑杀害一名富有商,提出当时低下阶层对社会贫贱富贵的控诉及法与情之间的矛盾,让观众产生极大震憾与共鸣。
《法外情》上映后,票房极佳,影响亦大,并成功引领以法庭辩斗为题材的港片风行一时。1988年,麦当雄电影制作公司更将此片成功续拍,改名为《法内情》上映。《法外情》虽是刘德华早期作品,但演技却已不俗,其坚强正义的律师形象在当年风行一时。
《法外情》,获得1986年香港金像奖两项提名
2. 《旺角卡门》 中文片名:旺角卡门 导演:王家卫 主演:刘德华、张曼玉、张学友、万梓良
发行年:1988年
《旺角卡门》的出现,在香港电影可谓是一部“惊世之作”,之所以这样说,不仅因为影片在当年的香港电影中堪称顶级之作,更因为《旺角卡门》成全了王家卫和张曼玉,同时重新塑造了一个不同的刘德华。本片是导演王家卫的处女作。王家卫把自己独特的影像风格和传统的香港黑社会动作片结合起来,用MTV式的抽象视觉和诗意的浪漫感觉带入到这部影片,从而表现出一种与其他动作片不同的另类风格。
《旺角卡门》是典型的香港电影黑帮片,带有浓重的香港电影的味道,是继《英雄本色》之后又一经典黑帮电影。这部戏现在看来未必精彩,但却对香港电影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且开创了王家卫独特的电影风格。王家卫很好地控制住了刘德华惯有的戏剧腔和做作,使刘德华的表演显得真实、自然。结尾处刘德华中弹倒地后的抽筋打动过不少人。这部影片当时也让人看到了作为偶像的明星所具有的另外一种演技魅力。
《旺角卡门》,获香港金像奖十项提名,张学友凭借此片获得“最佳男配角”的殊荣,张叔平获得“最佳美术指导”的殊荣。
3. 《天若有情》 中文片名:天若有情、追梦人 导演:陈木胜 主演:刘德华、吴倩莲、吴孟达
发行年:1990年
《天若有情》也成全了一个人——吴倩莲。影片从始至终可用一个“梦”来形容,不仅是帮助观众完成了一次梦境,也帮助香港电影圆了一个美好的梦。从影片类型上看,《天若有情》可看作一部黑帮电影,但又不同于一般的黑帮片,影片中贯穿着一个感人的爱情,这也是影片超出同类型电影的因素。
电影中,刘德华再一次扮演了一个黑社会中的小角色,这种角色在刘德华主演的黑帮片中可谓司空见惯,而他对这种角色的把握也可以说是信手拈来,非常自然而且恰到好处,只有他刚毅、明朗的面庞让人感觉不像一个蛊惑仔。影片最后的刘德华骑着摩托,边飞奔边擦鼻血的一幕,成为这部电影中最为动人的一刻,伴随着黄家驹演唱的《追梦人》,恐怕没有在这一刻不为之动容,这一幕也成为香港电影的一个经典时刻。在此提醒读者注意,请观看该片的香港版本,才能有真切的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本片的监制是杜琪峰,刘德华两次得到“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演员”都与之有关。
《天若有情》获得1991年“香港电影金像奖”五项提名,最终吴孟达获得“最佳男配角”的殊荣。
4. 《龙在江湖》 中文片名:龙在江湖、没有明天 导演:王晶 主演:梁咏琪、刘德华、关秀媚
发行年:1998年
不知道看过《龙在江湖》的朋友是不是有这种感觉:这部电影似乎是不能登上大雅之堂的一部电影,这并不是因为它是一部黑帮片,而是因为它的格局不大,有一种“小家子气”的感觉,事实上王晶的电影和电视剧都有这种感觉。不过这并不妨碍刘德华在影片中的发挥,在角色方面,这次刘德华扮演的仍然不是一个大佬的角色,而是一个比较尴尬的角色,既非大佬又非小弟,对于习惯了出演黑帮电影的刘德华来说,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体验。而对于经过了十多年影视磨练的刘德华,这部电影的表现堪称上乘,在演技上有了一个很大的突破。
影片中,刘德华充分表现了一个小人物内心的苦闷和现实境遇,看此片的人都会有一种郁闷的感觉,这也正是刘德华的成功之处。较之另一部很相似的电影《龙在边缘》,这次的角色更有难度,也更能表现出演员的功力,但刘德华却将它演艺得恰到好处,收放自如而不张扬。特别是影片结尾伴随着他演唱的《你是我的女人》,男主角倒在血泊中,更给影片增添了一丝悲壮的色彩。由此看来,似乎悲壮的结局更能打动观众的心。
5. 《暗战》 中文片名:暗战 导演:杜琪峰 主演:刘德华、刘青云、蒙嘉慧 发行年:1999年
《暗战》是一部比较特别的影片,不仅对于刘德华。可以说这是华迷必看的一部电影。刘德华也从此走上了影帝之路。一般都把该片定位为警匪片,也有定位为动作片,甚至有定位为黑帮片,由此观之,该片是比较特殊的。影片没有惊险的动作场面,但却时时刻刻扣人心弦;没有正义和邪恶的分界线,却有着英雄惺惺相惜的大义;没有轰轰烈烈的天地誓言,却有含蓄隽永的淡淡爱情。这一切都注定《暗战》成为香港电影中的经典之作,但至今似乎不能简单的称为经典,无论是后来的《暗战II》还是《双雄》等类似的影片都不能同《暗战》匹敌,甚至不能望其项背,至少从现在看来,《暗战》很难超越。
这部电影真正的成为了刘德华的转型之作,也可以说是他的巅峰之作。对于演技颇受争议的刘德华,《暗战》也成为了衡量他演技的分水岭。影片中,刘德华摆脱了以前表演中惯有的扮帅、生硬的形象,取而代之的是低调、内敛的气质,这是这一转变铸就了影片的成功,当然影片的成功同另一位主角刘青云的表演是分不开的,也正是这两位主角出色的发挥讲影片的质量提升到一个难以逾越的高度。
影片延续了杜琪峰一贯的风格,灰色而充满希望。虽然男主角大口大口的吐着鲜血,但影片并没有让人产生失望的悲观的情绪,在英雄末路之后却给人一丝心灵上的希望。影片融入了一丝淡淡含蓄的爱情,却没有因此破坏电影的主题。
可以说无论从剧本、导演还是演员来看,本片都堪称是一部顶级之作。刘德华在此片的成功和他多年来的从影经历是分不开的。
刘德华因此片第一次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演员”的称号。
6. 《阿虎》 中文片名:阿虎 导演:李仁港 主演:刘德华、常盘贵子 发行年:2000年
说起《阿虎》,一定要知道,这是刘德华主演的第100部电影,确实比较特别。刘德华此片第一次扮演父亲角色,可谓难度颇高。虽然影片延续了一向类型电影的老套路,但仍然赢得了不少影迷的眼泪。影片中刘德华扮演因入狱而从没见过自己女儿的父亲,稳重而不失风度,虽然表演上透露出一丝扮帅的特征,但也不能掩盖刘德华在片中的出色发挥。不知道观众有没有发现刘德华成功影片的特点,就是很多都有满身是血,英雄末路的镜头,而这次的成功仍然是这样。影片末尾男主角倒在拳台上相信能得到不少女观众的眼泪。
刘德华因此片获得“香港电影金紫荆奖最佳男主角”的殊荣。
7. 《孤男寡女》 中文片名:孤男寡女 导演:杜琪峰、韦家辉 主演:刘德华、郑秀文 发行年:2000年
这部影片是刘德华难得的“正装喜剧”,我想了半天,大概只有这个词能够形容了。之所以叫做“正装喜剧”,即情节正式而幽默,不像《超级学校霸王》这类不能登大雅之堂的乱搞喜剧。《孤男寡女》同时开创了香港轻喜剧电影的先河,也为当年低迷的香港电影探索出一条新的方向。
本分的讲,这种类型的影片很难表现出演员的功力,但之所以叫轻喜剧,需要演员很好的揣摩角色的感觉,既不能保守又不能过火,既严肃又轻松幽默。因为本片是轻喜剧,不再多谈,但确实很好看。
8. 《瘦身男女》 中文片名:瘦身男女 导演:杜琪峰 主演:刘德华、郑秀文 发行年:2001
这部影片是刘德华和郑秀文的二度合作,延续了《孤男寡女》的风格,但不能说是“姊妹篇”,因为后来又出现了《龙凤斗》,但“三部曲”称得上精彩的应该是前两部。
《瘦身男女》自然也不必多讲,得需要你亲自去轻松一下。
但在此,我们需要为两位演员致敬。
据华仔自己称,演《瘦》片中的肥佬这个角色,在他所演的所有角色中算是演起来最累的一个。每次出场前长达三、四个小时的化装就令人难以忍受,专门从美国请来的好莱坞的化装师,做事一丝不苟,不到看起来天衣无缝绝不罢手。时间长点也罢,但那套耗巨资制作的硅胶肥肉道具穿起来的滋味实在是不好受,不仅行动不便,更是毫不透气,一场戏下来比洗桑拿出的汗都多。据说,华仔为了擦汗光小毛巾就买了三十多条,其辛苦程度可见一斑。Sammi的日子也好过不了,最惨的是Sammi的脸,因为化装师每次都要在她的脸上涂很多胶水,所以开始时有些难以适应的Sammi满脸瘙痒难忍。后来略微适应之后,加以药物治疗才有好转。
《瘦身男女》获得2002年“香港电影金像奖”多项提名,不再赘述。
9. 《无间道》 中文片名:无间道 导演:刘伟强、麦兆辉 主演:梁朝伟、刘德华、黄秋生、曾志伟
杜汶泽、林家栋、吴廷烨、尹志强 发行年:2003
《无间道》无疑是香港电影的一座里程碑,是低迷的香港电影的一个奇迹。影片阵容堪称香港电影史上最豪华的,四个影帝、三个天后,而影片的质量也和影片的阵容一样,堪称顶级。由于影片取得了巨大成就,好莱坞也破天荒的买下了版权准备重拍,虽然美版的《无间道》已经上映,我也没时间欣赏,但我大胆的猜测,好莱坞是拍不出来超越香港本土的《无间道》的,因为《无间道》是一部香港电影。
刘德华和梁朝伟两位影帝的对手戏恐怕是最精彩的,两位影帝在影片中表现出了深厚的功底,不分伯仲,共同奠定了《无间道》里程碑式的地位,由于梁朝伟凭借《无间道》获得了“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演员”,而后“台湾金马奖”评委会有意无意的将“金马奖最佳男主角”的殊荣授予刘德华。
《无间道》获奖无数,我们来看看吧。
《无间道》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十六项提名。
《无间道》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影片”、“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刘伟强、麦兆辉)”、
“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梁朝伟)”、“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配角(黄秋生)” 、“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原创电影歌曲”、“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编剧”、“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剪辑”、第四十六届日本蓝丝带电影大奖“最佳外语片”、台湾金马奖Golden Horse Award 2003年度“最佳影片”、“最佳导演”、“Best Actor”……
10. 《天下无贼》 中文片名:天下无贼 导演:冯小刚 主演:刘德华、刘若英、葛优、李冰冰
发行年:2004
2004年是刘德华收获最多的一年,所拍电影票房总收入达到三亿,不愧为“票房之王”。
相信这部影片大家都目睹过。
⑷ 香港电影没落了吗原因是什么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香港电影进入颠峰时期。这个时期的香港电影无论从影片的数量、类型还是质量上都达到较高水准。这时的香港电影界更是能人辈出、实力当道!!!香港电影此时到达颠峰,享有“东方好莱坞”之美誉。
然而,进入二十一世纪香港电影一落千丈,不仅影片数量年年递减,佳片更是屈指可数。究竟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急剧滑落?原因在哪里,有人说是经济问题,也有人说是后继无人的问题,还有人说是好莱坞的冲击的问题等。
故设此题目,大家共同探讨。 1.脑残电影导演的增多
2.老导演不思转型
3.由于香港的回归 幕前幕后的电影工作者被才大气粗又xx不堪的大陆电影制片厂的挖掘
4.韩国电影的崛起 ,其实不算崛起,只是这年头观众也开始脑残了。
其实正是香港电影制作的"明星制"造成的不光是电影明星
也包括导演明星一直注重用明星大导演来吸引人
不注重培养新人
结果
明星会老的,导演的才华也会尽头的于是
终于衰败了...............这还用说吗
回归了 创作 环境 不自由了
并不是说香港采取了什么具体措施限制创作
而是整个潜意识的影响其实香港不光是电影衰落,电视、音乐全面下滑。貌似香港娱乐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风光不再了。跟风太多
没有内涵
粗制烂做
经济萧条别的不说,喜剧片都成儿童片了,那些弱智的玩笑,根本不能让我笑,只能让我觉的看这样的电影很丢人,我都不知道他们怎么敢拍出来?很久不碰香港喜剧片了,太傻了,低级趣味。如果片子的成败是由少数人掌握而不是所有观众的话,那么,衰落就是必然的。
香港电影就是因为那种权力太集中了,电影就不是电影了,它是权力的工具,是骗钱的工具。观众不重要了,导演,演员也不用打拼——只要收拾好某有权的人就行了。
于是香港电影就这样了。
香港电影的市场在哪?当然是内地。九十年代内地互联网刚起步,我们啥也不懂。为回归和讨好香港,政府加大两地交流,免费引进港剧港片,这样才给香港电影大力发展空间,我们由于视野狭小,疯狂地爱上他们的“时尚”,更促使港片的发展。所以他们允许“良莠不齐”可以大胆创新。
而现在香港已经回归了,政府就不需要额外“照顾”了,自然没了优惠政策,且网络的发展,我们可以接触到更时尚的好莱坞,也没有必要死磕港片。(以前很喜欢香港武侠剧里的配乐,现在才知道全是国外的)
当然,内地这几年发展快也是值得肯定的。我们这些土老冒憋足了气,奋力顶内地票房。呵呵,不过从最近几部叫座不叫好的电影看我们,大家看的是热闹而不是按需所求的看电影。
总之,现在除了大导演拍港片,想发展就要依靠内地的金钱,也就受限制,不是纯粹的了。 没有人发现香港似乎到陈可辛之后几乎就没有新的成功导演诞生了吗? 当然现在可能游乃海等出来了。 我认为本来香港电影就是一个东方的奇迹,一个弹丸之地的香港理论上也不应该有如此发达的电影工业,他自己根本支持不来。中国的崛起开放,让外国人能直接地了解中国不用通过香港这座桥梁,香港面对的市场已经改变了,再上90年代的香港经济开始走下坡,投资商锐减。烂透的商业电影工业又阻碍电影的转型,这么一折腾,把一大批不成熟的年轻的新锐力量都淘汰了,只剩下那帮老家伙。越是老一套固步自封,电影的寒冬就越寒冷,不停的恶性循环最终导致香港电影的衰落。
我认为是香港的回归,使一大部分有才华的演员导演通通移民了
新一代的演员很多都是我们不怎么接受的,这样就给电影造成了一种真空状态,加上内地市场的挤压,很多香港演员把目标描上了内地这块黄金地。在内地政府的统治下,很多人也不敢说话 跟拍现实的片子了,于是大家就失去了兴趣,繁华下流着的是跟我们一样的沉寂,还有香港一直在沿用90的年代的思路拍片,无法取悦现在观众的口味,我相信只要香港电影可以重新进行定位以及转型的话,内地电影是是没有多大竞争力的。 1、盗版VCD、互联网BT摧毁了香港电影工业最关键的外销市场(台湾、东南亚)。
2、电影人才流失,好莱坞、大陆挖走了许多电影香港电影专才(成龙、李连杰、周润发、吴宇森、袁和平、程小东、关锦鹏等)。
⑸ 你认为为什么说周星驰是过去三十年里面影视圈的奇迹
提起周星驰的名字,可以说是比较家喻户晓了。他是一位中国香港的男演员,同时也是一名优秀的导演,而且还是国家一级演员。拍摄过很多优秀的影视作品,而且也自己导演过很多的作品,这些作品都获得了非常好的反响,而且他也因为这芹备祥些作品得到了很多奖项。让周星驰这个名字逐渐被大家记住了。那么你认为,为什么说周星驰是过去三十年里面影视圈的奇迹呢?
综上所述可以说周星驰是过去三十年的香港影坛中一个不可或缺的人物了。而他的光芒是不会被掩盖的,即使现在的他已经很少拍摄作品了,但是他在香港影坛的地位以及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仍然是不会动摇的。可以说是香港影坛中的一缕荣光,也可以称之为影视圈的一个奇迹。希望周星驰在未来也能够带给我们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