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香港电影在国际影坛的地位怎样希望能举出具体例子
香港电影在国际上最重要的贡献就是动作方面,出了李小龙、成龙、李连杰这几位真正可以称得上国际巨星的人物,还有输出了很多动作指导,比如袁和平、元奎、甄子丹等,对好莱坞动作电影影响很大。
『贰』 【满分急求】为什么徐克在武侠电影的地位那么高
股侠aaa,你好,我也曾对你的这个问题非常感兴趣,以下所说旨在探讨,望楼主不要见笑。
曾经,香港电影在世界电影界也是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鼎盛期的香港电影每年大约贡献出200到300部电影作品。好像看起来不太多,但是对比香港这个弹丸之地的人口数量和面积,这就是一个很庞大的数字了。
香港电影所涉题材广泛,类型多样,也不乏一些知名导演,但是当得起大师级电影导演称号的确实不多,通常大家认为能称得上大师的,胡金铨(武侠片),李翰祥(风月片),张彻(武侠片),徐克(武侠片),行睁王家卫(文艺片),许鞍华(文艺片),吴宇森(黑帮片,开创暴力美学),寥寥几人而已,杜琪峰(黑帮片)也可勉强算作一个。这其中,为我们华语圈独有的却是只有武侠片一支而已,武侠电影可以说是中国独有的一种影片类型,跟美国的西部片,日本的武士电影一样,是中国电影对世界电影所做的独有的贡献之一,也是在世界电影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一种类型片。
扯远了,现在单说徐克,徐克的个人经历你可从网络中查阅,徐克是接受过西方教育的一个比较专业的电影人,尤其在创新方面,更是敢为人先。你说到了《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这个电影,你可以看看此片的制片人,监制,编剧等都有徐克参与其中,关于制片人,监制,编剧的具体负责事务你可看看网络,这里要指出的是,香港电影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电影市场,导演有失并不是最强势的人物,决定一部影片基调和艺术品味的往往是剧组里最有权力的那个人。大家都知道徐克较早成立了徐克电影工作室,跟李修贤的万能影业,杜琪峰麦兆辉的银河映像一样,属于专门为投资方提供影片的独立制作公司。这里所说的投资方是指金公主影视公司。哎呀,讲到这里又不得不提邵氏和嘉禾,怎么说呢,早期香港电影是邵氏独霸天下,后来是与嘉禾并列称雄。金公主属于后起之秀,在人才方面较之上述两大公司都有所不及。主要是靠投资给独立制作人来获得片源。徐克电影工作室正是这种独立制作人中最有名的一个。你可以看看徐克电影工作室的一系列作品,从开山之作《上海之夜》到《英雄本色》等等,佳作层出不穷。《英雄本色》更是让吴宇森开宗立派,名留青史,这其中,徐克作为老板,作为此片的制片人,监制,功劳可说是一点都不亚于吴宇森的。吴宇森在碰到徐克之前指导的大多是喜剧作品,甚至混迹台湾,无人问津。正是仔带芹在认识徐克之后才一飞冲天,成为首位在好莱坞星光大道留下名字的华人导演。此处可看出徐克的识人之明。
徐克跟程小东的关系较为复杂,一般认为是徐克和程小东共同开创了新派武侠电影。《倩女幽魂》系列和《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以及《新龙门客栈》这几部电影都有两人的共同参与。这里你可以对比过程小东的其他的没有徐克参与的作品(能记住几个呢),更可看出徐克在这几部电影里注入了什么。其实,大多数人提起程小东,更看重的是他在武术指导方面的成就和贡献,所谓的五大武指(程小东,元奎,刘家良,洪金宝,袁和平),程小东擅长高来高去,动作飘逸的武打设计,在武指界也是独树一帜的。至于你提到的另一位李惠民导演,你去看看这个导演的其他作品吧。对比之后就可明白。
徐克对武侠电影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创新方面,你可以看看老派武侠片的代表人物胡金铨,张彻,楚原的作品,再对比徐克所开创的新派武侠片,差别最明显的在于拍摄技巧和剪辑以及编剧方面。徐克擅长明快流畅的剪辑,再配上独具巧思的武打念毕设计,让观众获得了更好的视觉上的享受和快感。这里着重说说《黄飞鸿》系列,这个更是徐克式武侠电影的集大成之作。该系列不仅成功挖掘了李连杰这个日后扬名于世界的功夫片巨星,更是掀开了黄飞鸿这个电影史上被拍摄次数最多的人物的新的一页。你看看徐克之前的黄飞鸿作品,徐克之前,饰演黄飞鸿次数最多,也最深入人心的要数关德兴老爷子的黄飞鸿了,看看那个形象,再看看李连杰的形象,看看当时的武打设计,再看看袁和平为新《黄飞鸿》做的崭新的武打设计,就可以看出徐克为武侠电影带来了多少质变。实际上,如果仔细一想的话,我们能记住的,耳熟能详的武侠作品(这里不提胡金铨以及张彻的作品)有多少?成龙的动作片严格来说不算武侠片,属谐趣功夫片,周星驰的古装喜剧更称不上侠字了。我自认看港片也不算少了,勉强可算个武侠迷,但是真正经常被提及的,称得上代表性武侠作品的,也就徐老怪参与其间的那些作品最为津津乐道了。
所以说,徐克的主要成就是为武侠片注入了崭新的理念和技术,用习自西方的技术来重新包装传统武侠片,当然,我也不是说徐老怪是完美的,尤其近年来所拍摄作品,在骨灰级武侠电影迷来看是大不如前了,从《新蜀山剑侠》到《七剑》再到你提及的《龙门飞甲》,一部不如一部。尤其是《龙门飞甲》,简直是徐克近年来最大的败笔之作。个人认为,这个电影是无法和《新龙门客栈》相提并论的,首先此片严重妥协市场,启用了一些根本不该出现在武侠电影里的人物。看似中港台三地精英荟萃,其实是为了照顾到更多的观影人群而不得已为之的做法。另外,武打设计方面没有新意,我看过之后能想起来的武打场面几乎没有。剧情方面更是前后不能自圆其说,漏洞百出,而最最不能忍受是,徐克居然为了突出3d效果,刻意增加了几场凸显该片3D电影的镜头。这个最令人讨厌了。可见,票房的成功不见得是影片有多高的质量水准。只能说明其营销手段正确了。其他的不多说了,这些可能您就不爱听了,呵呵。
我自己也只是香港电影的普通爱好者,水平自然有限,文笔更是极差,而且常常前言不搭后语,甚至文不对题。希望我没有让你越看越糊涂。好多地方我也没说清楚。如还想了解的更为广泛和专业,推荐你看一些比较专业人士的论述吧,一个是魏君子写的《香港电影史话》,此书较为详细的论述了香港电影自邵氏公司成立以来的关于香港电影的一些鲜为人知的历史和掌故。看过之后我没说清楚的地方你自然就清楚了。另外你可看看央视第十放映室的关于武侠电影的几个专题系列,对徐克作品的贡献和地位也有介绍。还有像《老梁故事会》里有一期专门讲《新龙门客栈》拍摄始末的,也可参看,如果想了解国外的专业人士对香港电影以及武侠电影所做的论述,可参看大卫波德维尔的《香港电影的秘密》一书。当然,这只是建议,其实多翻翻网络里的关于各个相关人物的介绍,也可大致了解一些了。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吧。
『叁』 印度的宝莱坞和中国的香港,哪个在国际的影响力更大(电影方面)
如跟香港电影行业比,毫无疑问是宝莱坞的影响力大。能跟庞大的宝莱坞进行对比的,目前只有好莱坞。对比影响力,不能只看一两部片子,而是应该从发展历史、制作能力、受众范围、电影行业产值、文化传播的影响镇乎此等多方面去综合衡量。
简单来说吧,印度电影已经有1个多世纪的历史了,香港电影?
观众群来说,印度电影是除好莱坞电影外,拥有最多电影观众市场,且还以每年15%的速度在递增。加上受宗教因素等影响,很多国家和地区的人不能看好莱坞以及其他地区的电影,但是可以看印度电影。可以不夸张的说,印度电影起码占据了地球上将近1/3的人口及地区的有绝对垄断的地位。顷瞎(甚至英国,每年都有几十部印度影片在院线上映,印度影片占据了英国院线总票房的35%,香港影片能在别的国家或地区做到这一点吗?)
从电影行业产值来说(以近五年为例),别说香港电影,就算整个中国电影的年产值加起来,与宝莱坞电影年产值比较,还不够人家一半呢;
剩下的就不详细分析了,如果有人认为宝莱坞的电影国际影响力为零的话,我只能说那你对于印度电影或者是宝莱坞的认识及了解基本为零。甚至就算比单部影片,《无间道》当然是港产影片的精品,但是仅凭说无间道被好莱坞改编就盲目认为港产影片的国际影响力超过了宝莱坞,这就太片面了。远的不说,印度电影《印度往事》《德芙达斯》御迅还接连提名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呢;而李安的《卧虎藏龙》,你说它是港片还是好莱坞片?
『肆』 徐克拍了很多经典的武侠电影,你影响最深的是哪一部
说起徐克我们应该不会陌生了吧,由他导演拍摄了很多武侠电影,这些电影大多都是经典而且深具意义。我在我印象中最深刻的就是徐克导演的《黄飞鸿》,这部影片由徐克导演,李连杰,张学友,关之琳等一系列著名演员,剧中的黄飞鸿是一个武师,他去有很深的爱国情怀,还有忧国忧民的意识,把那一时代的中国国情演绎的淋漓尽致,同时也具有很深的象征意义,许可也因为这部剧也获得了当年香港电影金奖最佳导演奖。
而且这部剧的音乐是以男儿当自强作为点缀的,男儿当自强这首歌本来就很有气势,而且很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特别适合这部影片。到时候的电影绝对经典,是我们几代人的回忆,不仅丰富了我们的日常生活,而且还提高了我们的人生阅历。
『伍』 像《无间道》《暗战》之类的香港经典电影在世界影坛里是怎样的地位,在外国人眼里的香港电影是怎样的...
无间道被美国翻拍过,马特达蒙和莱昂纳多主演,获得了奥斯卡,杜琪峰的《暗战》倒没怎么在外国火,但杜琪峰的电影一直都很好,使创办的银河映像成为香港电影的中坚力量,杜琪峰也拿过外国的奖项也做过电影节的评委
『陆』 港片对你影响有多深
香港电影“尽皆过火,尽是癫狂”。
曾经属于香港电影光怪陆离的时代,随着一阵呜咽结束了。
可是港风却留了下来,而且很多年轻人对此念念不忘,其实不是年轻人对港风念念不忘,而是对港味念念不忘。
港味是什么?港味就是功利主义。
观众喜欢看什么就拍什么,而且加倍给,甚至超级加倍。
简单来说,就是把观众当上帝,是那种正儿八经的上帝,掏心掏肺的尊重,赚实在钱儿。
1986年《英雄本色》火了,套用武侠浪漫主义的现代黑帮英雄片题材随之得道升天。
既然观众喜欢看,那就召集原班人马立马开拍第二部,小马哥、宋子豪、宋子杰再次在一年之后重聚大银幕。
即使小马哥在第一部已经死了,编剧也能让他活过来,重新披风衣、重新叼火柴、重新点美钞。
如果观众还是喜欢看呢?那就继续拍。
就算导演吴宇森撂挑子了,监制徐克也可以接班上任。
就算没有张国荣、狄龙,徐克也可以找来梅艳芳和梁家辉,还有观众最爱的周润发。
1985年《僵尸先生》火了。
一时间,香港大大小小的山上都是僵尸,五年内,有上百部僵尸题材的电影出现。
观众看得眼花缭乱,类型都是千篇一律,时间长了就容易厌烦,因为僵尸片跳脱不了纸笔墨刀剑、手眼身法步的框架。
既然观众反感了,那就尽心去改,而且还是从林正英做起。
《灵幻先生》加入人、妖、鬼的恩怨,鬼分好鬼和坏鬼,还独创了油炸鬼;《一眉道长》中中国法术对抗西洋僵尸,还有可爱调皮的小僵尸;
《驱魔警察》用警匪片的外衣套一个僵尸片的内核,《僵尸至尊》以阴谋内斗引发怪力乱神的诡异故事。
《非洲和尚》把场景放在国外,僵尸更是成了驱逐入侵者的领导者之一。
这个把僵尸加入“政”斗的概念,比韩剧《王国/李尸朝鲜》早了几十年,所以韩国的影视行业拾了很多香港电影的牙慧。
《音乐僵尸》引入变异元素,林正英还在片中秀了一大段僵尸语,与之前《僵尸至尊》中的鬼言鬼语不同,特有趣味。
《新僵尸先生》中甚至还加了林正英的两段感情戏,以及极具唯美质感的红白相撞。
直至最后林正英彻底没创意了,观众也啥要求了,僵尸片才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
『柒』 香港电影的历史发展
香港电影史的发展应该从电影传入香港开始。
1895年12月28日,法国人路易·卢米埃尔在法国巴黎公映了《卢米埃尔工厂的大门》、《火车到站》、《水浇园丁》等世界上最早的影片。
这一天,被世界各国电影界公认为“电影时代的开始”。
1896年初,路易·卢米埃尔的助手来了香港放映这些影片,而电影就是这样传入香港。
自他离开后,香港电影直至1898年才再有活动。
当年,美国汤默斯·爱迪生公司派出一位电影摄影师到香港拍了一批纪录片:名为《香港街景》、《香港总督府》、《香港码头》、《香港商团》和《钖克炮兵团》。
这几部有新闻纪录的电影虽然不是香港电影公司的出品,可是它们是在香港拍摄的,内容又是香港景物,可以把它们称为“香港电影”。
从1896年到1903年,香港放映过一些很短的纪录片,每次放映十套以上。
直至1903年10月5日,香港才有整部故事片公映。
有关报导是这样的:“现在中环街市对面,即同记办馆面前,准十五晚开演‘成套戏本’(即整部电影)。
”这部电影是法国导演下·齐卡当年的一部名片《基督的受难》。
1907年,香港有不少电影院纷纷开办,而且公映的次数和数量都较以往为多,因此被视为香港电影事业的第一个高峰年代。
1909年完成的《偷烧鸭》,是上海亚细亚影戏公司在香港拍摄的一部默片谐剧。
该片的导演梁少坡同为该片的主角,故事讲述一个小偷(由梁少坡饰演)想偷烧鸭,却被警察捉住了。
剧情十分简单,但不乏诙谐动作。
值得注意的是,《偷烧鸭》虽在香港摄制,却并非香港电影公司的作品。
该片出品人布拉斯基后来返唯世结束了他在上海的电影事业,回美国路经香港时,和黎民伟合作制作了香港出品的第一部故事片《庄子试妻》,并因而催生了香港电影事业,而黎民伟更被誉为“香港电影之父”。
这部电影的出现,象征香港电影史启蒙期的终结,萌芽期正式开始。
据《中国电影发展史》记载,香港的第一部故事片《庄子试妻》在1913年出产,编导是黎民伟、摄影师是罗永祥,主要演员是黎民伟和严珊珊。
这部电影创下不少香港电影纪录:
(一) 它是香港出品的第一部故事片;
(二) 第一部在外国公映的香港片;
(三) 第一部有女电影演员参演的香港电影;
(四) 也同时是第一部有特技摄影的香港电影。
黎民伟及其兄长海山、北海于1923年创办了香港第一间全由香港人投资创办的电影制片公司“民新制造影画片有限公司”。
他们并非为了名利,而是志在推动香港,以至全中国的电影工业。
民新的成立为香港电影业带来很大的推动作用,它不仅在1923年出品了香港第一部新闻纪录片《中国竞技员赴日本第六届远东运动会》,又在1924年在广州成立了香港第一个演员培训所民新演员养成所,发掘有演戏潜质的人。
此外,民新还摄制了香港出产的第一部故事长片《胭脂》。
于1924年,珍贵的新闻纪录片《中国 *** 第一次全国大会》、《孙大元帅检阅军团警会操》以及1925年出产的《孙大总统东较场阅兵》等亦是民新的出品。
事实上,1924年至1925年,香港电影事业已渐渐成长,可是由于黎民伟具有同盟会的背景,漏肢港英 *** 禁止民新于香港开设摄影山正场,香港电影发展被迫中止了。
1925年5月30日,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无理残杀中国人民,中国各地纷纷 *** 、 *** ,以示 *** 。
同年6月,内地的 *** 热潮扩展到香港。
香港大 *** 期间,每天都有商店倒闭,百业凋零,所有娱乐活动,包括电影放映一律停止。
这个现象令刚萌芽的香港电影事业夭折。
次年10月 *** 结束,但香港电影事业仍然未能复苏起来,因为有实力的电影工作者都去了广州或上海发展。
虽然期间有些影片公司招考演员,但这都是有名无实,直至 1929年末,仍没有一部香港电影生产过。
1930年初,黎北海等创办了香港影片公司,制作出创业作《左慈戏曹》,然后香港才陆陆续续再有电影制片公司的成立,香港电影事业才见起色,得以复苏。
1930年,香港的电影业随着黎北海(黎民伟兄长)创建香港影片公司而开始复苏。
不过,真正令香港电影业站稳住脚的是1930年10月25日,由黎民伟的上海民新与其他几间电影公司合并而成的“联华影业公司”。
“联华”可以说是为香港电影业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力,是战前中国最大的电影厂之一。
为了培养人才,联华在1931年4月开办演员养成所,教授的课程包括编剧、导演、表演、摄影等,堪称一间电影全科学校。
它培训了一批杰出的粤语片导演,如李铁、黄岱等,对香港电影贡献良多。
“联华”香港分厂一向都是拍默片,虽然当时有声电影兴起,创办人却不敢冒险。
于是,第一部粤语有声片就由上海天一电影厂的汤晓丹执导拍成,就是《白金龙》。
有声电影问世后,香港的电影公司纷纷拍摄有声片。
1934年“联华”香港分厂解体,黎北海另创了香港第一家有声电影制片厂“中华”,并导演了一部局部有声片《良心》(1933)及第一部有声片《傻仔洞房》(1934)。
进入1935年,香港电影正式步进有声时代。
从1935年开始,香港的粤语片产量每年递增,从1935年的32部增至1937年的85部,增幅超过一倍。
受到抗日热潮的影响,香港生产了多部爱国电影,其中包括大观影片公司出品的《生命线》。
1936年,社会教育片成了香港电影的主流。
除了社教片之外,爱国片在同年增多了产量。
当然,故事片在香港电影史上从来也并未受过忽略。
1936年的代表作之一就是由南海十三郎编导的《儿女债》。
1937年到1938年,由于“七七事变”的发生,香港抗日气氛高昂,因此电影工作者也纷纷开拍抗日爱国片,顿时间,爱国片成了主流,在1937年出产的85部故事片之中,就有25部为爱国片。
1939年秋,受到欧洲国家的战争所影响,1940年的港产片产量下降到不足90部。
1941年12月日本入侵香港,使香港电影业陷入低潮。
大观电影厂及其他电影设施被炸,大量的香港电影拷贝和底片也被烧毁或遗失,以致1945年前出品的近600部影片,只有百分之一残留至今。
到1946年初,香港电影业处于完全停顿状态,在这期间,只有一部反英的故事片和几部由日本电影公司拍摄的纪录片问世。
战后初期,电影制片厂的数目较战前为少,大中华是其中一个较有规模的,因为它拥有李丽华、周璇等上海明星,以及名导演朱石麟和吴祖光。
1946年至1949年,大中华生产了34部国语片和8部粤语片,可惜到了1949年,产量却愈来愈少,被迫关门。
总括来说,日本入侵对香港电影业造成了很严重的破坏。
香港电影经历了四年的停产,才在1946年上映了战后首部港产片《情陷》。
而到了1940年末,上海电影界很多左派人士为了逃避 *** 的政治压力,或中国内地通货膨胀的影响,纷纷定居香港。
故此,香港的国语电影业便愈来愈蓬勃,到了70代初更达至高峰。
香港电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迅速复兴,而在1949年以后渐趋蓬勃。
不无原因,1949年后大批中国内地的电影工作者因政治及经济理由纷纷南下,在香港设电影厂,跟本地影人合作拍摄电影,使香港成为南中国唯一的也是最大的电影中心。
再加上20世纪50年代中期,新加坡、马来西亚电影势力过渡到香港,以及香港原有被美、日、欧电影文化所带来的冲击,遂令香港电影迈向成熟的雏型。
20世纪50-60年代是国、粤语片起飞的时期,其中由40年代末到60年代中更是粤语片的盛产期。
这段黄金时期粤语片有以下几个主流:
粤语片
1:粤剧戏曲片
据估计,在20世纪50年代每年就有200部粤剧戏曲片问世,差不多每三部粤语片之中就有一部是粤剧片,而在1958年更达到了高峰,这一年的160部电影中,粤剧占了一半。
舞台式的粤剧片基本上制作费不高,电影技巧也不特别考究,因为大部份都沿用粤剧舞台上的大老倌演出,只唱主要情节,其余的排场做手都不严格。
因此,这类戏曲大多被揶揄为“五日鲜”、“七日鲜”。
当然其中也不乏制作认真,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的不朽经典,如《帝女花》(1959)、《紫钗记》(1959)、《李后主》(1968)等。
而戏曲片的演员亦有不少为人熟悉的名字,包括:任剑辉、白雪仙、新马师曾、薛觉先和林家声等等。
至于粤剧戏曲片为何会在20世纪50年代大受欢迎呢?这是因为战后粤剧发展蓬勃,进棚看戏成为上流社会的消费享受。
至于一般市民只好听电台话剧或听粤曲,有见及此,电影公司便把大量经典粤剧拍成电影,让戏迷可以以低廉的戏票欣赏传统的粤剧戏曲。
2:文艺片
这时期的文艺片背景多为民国或当代,讲求戏剧结构,又或改编自中外文学、流行小说,或袭取好莱坞通俗剧的故事模式。
而提到这类环绕家庭伦理、男女之爱的文艺片,就不得不提粤语片电影公司中的佼佼者——联合电影有限公司(中联)。
中联创建于1952年,共生产了44部电影,出品了不少粤语片中的经典,如李铁的《危楼春晓》(1953)、《天长地久》(1955)、楚原的《可怜天下父母心》(1960)等等,都是家传户晓的作品。
中联的21位精英,有见于影艺界充斥着粗制滥造之歪风,遂以认真的拍摄态度、主题健康的电影信念为大前提,创办中联以抗衡媚俗投机而质素低劣的七日鲜货色。
这批电影界精英包括导演李铁、吴回和十三位著名演员:吴楚帆、张锳、张活游、白燕、黄曼梨、紫罗莲等等。
中联电影每每针对香港社会种种问题,批判上流大亨的伪善丑恶,带有浓厚的教化意味,更大大提升了中国电影的美学层次。
大概是因为过分执着于传统道德使命,中联渐渐跟时代脱节。
到1967年,它也随着粤语片的息微而关闭,但其对香港电影的影响是绝不容忽视的。
3:古装武侠片
20世纪50年代的古装武侠片大多以民间熟悉的侠义神怪故事为骨干,但武打场面并不讲求真实感,发展至后期(20世纪60年代初、中期)日渐注重动作场面设计,大量加进了特技花款(如怪兽、怪人装扮和模型特技)、曹达华和于素秋就演了不少这类古装武侠片,如《如来神掌》系列。
4:喜闹剧
这类电影大多以诙谐搞笑的喜剧演员挂帅,桥段不外乎“大乡里出城”、“癞蛤蟆想食天鹅肉”之类的故事,如新马师曾、邓寄尘主演的“两傻系列”。
以上各类型的粤语片虽然在电影美学角度上来说,艺术感略嫌粗糙,但论到能否带给观众共鸣,则可谓绰绰有余,难怪这段时期,粤语片的产量可观,令粤剧片达至高峰期。
5:国语片
事实上,从1967至1969年,粤语片的产量仍高于国语片,只是到了1969至1970年,情况才开始扭转。
国语片由低沉转盛的转折点,是五十年代中期国际发行公司”与邵氏父子改组,分别成为电影懋业公司和邵氏(兄弟)公司。
邵氏和电懋资本雄厚,野心勃勃,改组后锐意在香港电影业大展拳脚。
它们不但全力推动国语片,还建立完善的发行网来开拓海市场。
1957年邵逸夫掌舵邵氏,制作大量高质电影,首部成功的作品是李翰祥执导的《江山美人》、《不了情》,达到前所未有的以十万为单位的票房成绩。
邵氏电影制作豪华瑰丽,粤语片中的烂衫戏可谓相形见绌,加上制作重质不重量,鲜有七日鲜的电影出现。
国语片的热潮不独使国内兴起的黄梅调电影带到香港并使之流行起来,更创作了新派武侠片,包括改编自金庸及梁羽生的武侠作品:胡鹏导演的《射雕英雄传》(1959)。
单在1963年,武侠片的产量已高达61部,而武侠片之中的代表作则是胡金铨的《龙门客栈》(1966)及张彻的《独臂刀》(1967)。
狄龙和姜大卫、王羽这些武打明星的出现,亦可视为70年代李小龙冒起的前奏。
事实上,从20世纪50年代起,国、粤语片的确并存,虽然两者存在竞争,但本质上是相容的。
可是,随着国语片从1970年迅速发展,加上粤语片青黄不接,于1970-1971年间,国语片的产量多达116部,而粤语片只有22部;于71-72年间,国语片数量依然上升,反观粤语片却只剩一部,邓丽君主演的《歌迷小姐》。
之后的数年,国语片一直领导着香港电影市场。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在20世纪60年代末期,粤语片面对着国语片雄霸市场的威胁,但仍力求在戏种上有所突破,青春歌舞片顺势兴起,并造就了两位当时得令的年青人偶像-萧芳芳和陈宝珠,电影界追捧偶像的热潮可说是由她们而起。
七十年代
20世纪70年代是香港普及文化的重要转折点,而香港电影也随着电视的普及化,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以至香港人心态的转变而受到种种冲击,以致70年代的香港电影是趋向多元化及地道化。
承接60年代中期的凌厉气势,邵氏在70年代初期依然在香港电影业占着领导的地位,拥有东南亚电影王国的美誉,出品了大量国语武打片,大导演包括楚原、张彻及刘家良等等。
他们都以熟悉的刀剑拳脚功夫片作依归,电影世界里都是强烈的阳刚味,其中张彻的电影更造就了偶像级武打明星,如王羽、狄龙、傅声等。
1979年的《英雄无泪》就是当年邵氏最卖座的功夫片之一。
踏入1971年,此类古装刀剑片的锋芒其实以较在60年代逊色,原因大抵是一代武打明星李小龙的出现。
李小龙配合着邹文怀的嘉禾电影公司的崛起,在70年代初叱吒一时。
从首部作品《唐山大兄》(1971)到之后两年间拍摄的《精武门》及《猛龙过江》令李小龙进军国际影坛,创造出香港电影事业的神话。
1973年李小龙骤然暴瘁,令功夫片热潮未能延续。
而随着本地文化的普及,香港观众对远离现实的功夫片渐渐失去兴趣,反而对反映当时社会状况,讽刺现实的电影加以青睐,这就解释了楚原的《七十二家房客》在1973年成为最卖座电影的原因。
《七十二家房客》里的演员,如郑少秋、沈殿霞都是当时的电视艺员,而由于电视已成为当时的重要媒体,因此他们对观众来说有一定的吸引力。
而这部电影的成功,不但为以后的新电影类型作了开端,更令粤语片得到重新振兴。
自此,很多电影都走地道市井的风格,演员的演绎亦带有嘻笑怒骂的味道。
从电视跳到电影的许氏兄弟也因此而冒起,成为70年代、以至80年代香港电影的中流砥柱。
由于从70年代中期开始,大家的主导阅读方式是电视模式,很多粤语片的题材或灵感都是来自电视内容,如《阿福正传》(1974)、《大乡里》(1974)、《新啼笑姻缘》(1975)。
许冠文、许冠杰两兄弟也跳出了电视趣剧的框框,走上大银幕,以其独有的笑话公式拍摄了一系列非常卖座的喜剧 :《鬼马双星》(1974)、《半斤八两》(1976)、《卖身契》(1978)等等。
这些电影不但令喜剧在香港电影史上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更促使了后来功夫喜剧的诞生。
1978年袁和平执导《蛇形刁手》和《醉拳》奠定了功夫喜剧的地位,使其成为70年代末最具代表性的电影类型。
功夫喜剧离开电视感性,以密集的功夫设计及谐趣的杂耍风格吸引观众;可以说是揉合了传统功夫片及许氏兄弟式的喜剧精粹。
演员方面,成龙,洪金宝等也摆脱了以往武打明星的英雄模式,改而以反叛贪玩的形象来亲近观众。
除了以上提及的片种,提到70年代的香港电影,不可不提的是大导演李翰祥从台湾返回香港东山再起,大拍风月绰头及骗术奇观电影。
好像他在1971年拍下的《骗术奇谭》,不但开始了他的电影生涯新的一页,也象征着70年代香港电影意识的转变-金钱至上、绰头化的风格抬头,这个影响一直延续到80年代。
不过,1979年香港电影新浪潮的出现却为香港电影带来了富神采而短暂的变奏。
1979年是香港电影的重要里程碑,那是香港电影新浪潮的开始。
大批电视幕后工作者转投电影圈,他们包括许鞍华、章国明、谭家明、严浩、徐克、余允抗等等,他们本着对电影的热诚,及年轻人特有的创意和社会触觉,拍出不少充满个人色彩的电影作品,为香港电影打开崭新的一页。
最先掀起新浪潮的是1979年的三部作品:《疯劫》(许鞍华执导)、《蝶变》(徐克执导)、《点指兵兵》(章国明执导)。
其后这批或在外国学习电影,或在电视台少林寺出身的年轻导演继续拍摄了一部又一部风格化的电影,包括方育平的《父子情》(1981)、《半边人》(1982)、徐克的《第一类型危险》(1980)、谭家明的《烈火青春》(1982)等数十部作品,都很能表达这些导演对当时社会气象的感觉及情怀。
虽然这些新导演全被以“新浪潮导演”之名,但事实上,他们每一位的作品都极富个人色彩,并没有陷入香港电影类型化的传统模式。
许鞍华的作品流露出深刻的人文性、高度的女性敏锐;徐克有一股神经质的张力;方育平作风朴实,真实感浓厚;严浩浪荡于青春暴烈及淡然含蓄之间;谭家明走中产美学;章国明擅拍 *** 片等等,这些特质都体验到新浪潮电影的“作者论”美学。
“新浪潮”标志着香港电影与上一代中国本位粤语片的决裂。
五、六十年代的粤语片往往背负着沉重的民族包袱,未能突破创新;而“新浪潮”电影则带有浓厚的都市色彩,流露强烈的本地感性;这跟导演们于香港成长、受西方教育很有关系。
此外,这时期的电影都慎用大明星,制作成本亦得到控制,跟后来的港产片标榜卡士明星,动辄千万制作的营运模式可谓截然不同。
八十年代
香港的电影界从来都是以商业挂帅,新浪潮电影叫好不叫座,自然难免被淘汰的厄运。
20世纪80年代初,新艺城影业公司异军突起,吸纳大批当时崭露头角的导演:吴宇森、徐克、林岭东、高志森等,炮制一部一部商业挂帅的电影,其中以喜剧为主。
这些电影的共通点是以电视台集体创作的模式来度桥创作,充满密集的笑料及动作,一切以迎合观众口味为依归,代表作品有许氏兄弟的《最佳拍档》系列及《龙虎风云》等。
除新艺城之外,80年代叱吒一时的电影公司还有德宝电影公司。
德宝成立于1984年,一方面拍喜剧(《双龙》系列、《富贵逼人》、一方面也拍动作片《皇家师姐》系列、或者都市优皮小品路线 (《三人世界》、《单身贵族》),务求达到片种多元化的要求。
至于嘉禾电影公司则继续以成龙作头牌,让他从《师弟出马》、《龙少爷》的功夫小子形像,渐渐成为《A计划》中稳打稳扎的真正打星,而到了《警察故事》及《奇迹》,更是成龙的颠峰之作。
同样是武师出身的德宝明星洪金宝却凭《鬼打鬼》(1980) 开创了灵幻片的潮流,之后的《僵尸先生》系列也是走相近的风格。
而他的另一系列片《奇谋妙计五福星》以至《运财五福星》也取得很好的票房成绩。
据统计,80年代的十大卖座香港电影之中,新艺城占了四部,嘉禾占了五部,再加上多产量的德宝(1984至1989的五年间,拍制了47部电影)整个八十年代可称为三雄各据的时期。
跟20世纪70年代末兴起的新浪潮相比,我们会发现到80年代的香港电影由于太过侧重剧情堆砌,明星包装,因此电影类型单向化,更遑论什么作者论了。
有人认为这时期的电影造就明星、扼杀导演、编剧的创作,使香港电影走上穷途没落,加上1989年经济、影带市道不发达等种种因素下,令80年代末期的香港电影市道滑落。
尽管如此,若不以电影质素或创意来衡量,单看票房成绩及投资者的态度,说20世纪80年代的香港电影属飞黄腾达的时期实在不为过。
1990年,周星驰以《赌圣》大破纪录,开始他的票房神话,90年代至今基本是周星驰的天下。
综观20世纪90年代的香港电影,基本上仍可称之为百花齐放,我们不但有从80年代顺利跨向90年代的新一代导演:张婉婷(《秋天的童话》)、王家卫(《旺角卡门》)、关锦鹏(《胭脂扣》)、陈嘉上(《小男人周记》)等等,可是,依照香港电影的传统,卖座的片种总有跟风者,而当跟风者众、水准参差的时候,亦即该电影类型走向死亡之路。
武侠动作片热潮如是,赌片热潮及后期的古惑仔系列也没有例外。
到了90年代中期,港产片票房连续下挫,西片逐步抬头。
《侏罗纪公园》(Jurassic Park)先在93年创下六千万元票房佳绩,1998年的《泰坦尼克号》(Titanic)更以一亿一千万元攀上顶峰,这部映了195天的好莱坞A级大制作还占了“本世纪百部卖座片”中的榜首位置,完全压倒了在80年代威风一时的新艺城作品《最佳拍挡》系列。
另一个令90年代香港电影褪色的原因是盗版问题。
80年代录影带市场兴起已经令电影收入大打折扣,到了90年代后期,盗版VCD更为香港电影市道带来了重击。
不少电影在午夜场或首映过后便出现盗版,海关和警方又互相推卸责任,后来香港 *** 才开始正视这个问题,海关逐渐加强扫荡,才使盗版VCD活动略为收敛。
香港电影界曾多次组团访京,与港澳办及电影局商讨创作自由、版权问题等,亦促请中央 *** 开放市场。
1997年回归后,香港特别行政区首长 *** 先生首次在《施政报告》中提到香港电影,并拨出一亿港元开发电影科技及接受资助申请,令香港电影人略为安慰,更把2000年的香港电影金像奖搞得有声有色。
可喜的是,香港电影人扬威国际,张曼玉、萧芳芳、王家卫先后在柏林、戛纳等国际影展中获奖,香港电影渐受国际影坛重视。
可惜的是,这也导致影圈人才外流,吴宇森、唐季礼、袁和平、林岭东等著名导演纷纷前往好莱坞发展,周润发、成龙及杨紫琼等巨星级演员亦被好莱坞罗致。
20世纪90年代的卖座保证是“双周一成”(周润发、周星驰及成龙),
有外流亦有外援加入,香港电影人在亚洲区寻找了不少新面孔,成绩最突出的是在台湾一脱成名的舒淇,在香港成功转型,由脱星变性格演技派,成绩斐然。
还有90年代中期之后,香港掀起日本电视剧热潮,连带电影界亦多找了日本演员参与港产片,其中又以女星为主,包括《星月童话》、《东京攻略》和《阿虎》,当然亦少不得成龙电影里插科打诨的一众日本美女。
科幻特技也顺着世界性的大趋势融入香港电影之中,《风云之雄霸天下》与《中华英雄》是其中成功的例子,而动作片《特警新人类》及《紫雨风暴》、《蓝血人》更特别邀请外国特技效果专家设计爆炸场面,令观众叹为观止。
总括来说,20世纪90年代的香港电影虽然较诸于80年代有所失色,但似乎在创作意念及电影制作方面则有过之而无不及。
一些小成本制作的独立电影如《过海隧道》、《天上人间》等亦有公映的机会,加上数码电影的冒起,而剧本创作亦得到应有的重视。
相信踏入新纪元,香港电影将会追求更高的质素,并带领整个亚洲区的电影业迈向国际影坛。
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相对于20世纪80年代电影公司大洒金钱,演员一天九组戏的好景日子来说,2000年代的香港电影的确危机重重,阴霾满布。
还有90年代的奇迹及几个国际知名的名字,周星驰、周润发、成龙等等。
2003年是香港电影业最黑暗的一年。
除了经济继续低迷之外,非典型性肺炎(SARS)病毒爆发,使许多戏院空空如也,并令电影制作停顿四个月;该年只共拍摄54部电影。
香港的两位著名歌手兼演员张国荣(46岁)和梅艳芳(40岁)的死,对电影业更是雪上加霜。
周星驰独有的“无厘头”喜剧深得民心,他的作品如《逃学威龙》、《唐伯虎点秋香》、《食神》等等都是90年代的喜剧经典。
从《喜剧之王》开始,周星驰导演的作品全都是香港电影年度票房冠军。
周星驰明显减产,一边休养生息,一边走上幕后之路。
周润发拍了一连串英雄片、动作片,虽偶有票房失利,但基本上还算有观众缘。
其进军好莱坞,除拍摄一贯的动作片(如《血仍未冷》) ,还尝试拍如《安娜与国王》。
到大陆转型做配角(如《让子弹飞》《大闹天宫》,也只能拍《大上海》这种老本行电影,可惜在香港竟只有500万港元的票房。
至于成龙则大致维持一年一部大制作,票房上依然不俗,但相对于90年代的成绩,2000年后成龙主演电影已不算大卖。
可惜在电影风格上难求突破。
《十二生肖》在香港更只有800多万港元的票房。
导演方面,“双王”王晶和王家卫可谓双映成趣,一个擅拍商业味道极重的电影,更被揶揄为“屎尿屁”导演;一个专挑大明星合并,产量少、艺术味浓,往往得到国际影展的垂青,两人电影风格回异,但在21世纪的香港电影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另外,新浪潮创将之一杜琪峰颇受瞩目,作品叫好又叫座,愈来愈有个人风格。
还有凭《香港制造》打出名堂的陈果亦成功地从独立电影导演变为香港主流电影导演之一。
『捌』 上个世纪香港电影在亚洲的地位
香港电影是中文电影的先驱者,有谓「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香港电影的影踪」,港产片多年来风靡全球,成为华人文化的一大标记。 相较於中国电影、新加坡电影和台湾电影,香港电影的质素和数量已经有在长时间累积下来的实力及口碑。
多年来,香港电影广为华人熟悉,香港电影金像奖亦为华人电影的一大指标。香港一直以来都是大中华地区的电影殿堂,被誉为与印度宝莱坞、美国荷里活、日本东京、尼日利亚瑙莱坞齐名的全球五大电影生产基地、出口基地。1980年代的港产片无论在产量、票房,还是质量与艺术性上均创作出了惊人的奇迹,形成了庞大的电影工业,电影总产值超越亚洲电影强国印度的宝莱坞,跃居世界第二位,仅次於拥有全球市场的泱泱美国荷里活,香港更为亚洲第一大的电影生产基地和电影出口基地,被称为东方荷里活、华人娱乐码头及华语梦工场。
『玖』 世界三大电影制作基地是哪里
世界三大电影碧嫌李制作基地分别是美国好莱坞,印度宝莱坞,中国香港。
好莱坞,又称荷里活,位于美国西海岸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郊外,由于美国许多著名电影公司设立于此,故经常被与美国电影和影星联系起来,好莱坞是世界闻名的电影中心,每年在此举办的奥斯卡颁奖典礼则是世界电影的盛会。
宝莱坞是宝莱坞制片厂外景的简称,位于印度孟买电影基地,代表部分印度电影产业,宝莱坞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影生产基地之一。
香港简称“港”,全称为中华人悔迟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地处中国华南地区。香港电影始于1913年的首部香港电影《庄子试妻》,二战后,大批内地电影人才及资金南下,香港先后成立多家电影公司,令粤语片在1950年代异常繁荣。当中1949年开创的《黄飞鸿》系列电影,连拍60多部,成为世界史上最长寿的系列电影者毕。有一段时期,东亚各国 *** 一度只容许香港电影进口,令香港享有“东方好莱坞”之称。
『拾』 从产业和文化输出两方面看,香港电影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如何
香港电影在国际上的地位算是可以。香港电影的存在,为中国的娱乐产业在国际上提高了很高的档次,但是它在我们普通群众的心中其实也是不可磨灭的记忆。记得小时候,并不是家家都有电视里的时代,于是我们就经常去邻居家或者村里面比较有钱的人家去看电影。甚至于有时候别人家的电视机还是黑白的,但是并不能磨灭我们的激情,也正是从那个时候结识了香港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