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看待陈果评价香港电影,为什么说香港电影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
陈果是一个香港导演,但是,他是在内地出生,香港成长的,和那些土生土长的香港人还是有区别的,就是拍的电影,也和香港土生土长香港导演拍的不一样。所以把人们他称为香港导演的一个异数,是很妥切的。
就连香港本地的许多导演和演员,也进入内地参加各种电影拍摄,香港电影辉煌时代,已经成为过去。尽管陈果,也非常想拍出一些好的艺术电影,但是在香港那个地方很难。首先是地方小,人口少,香港导演拍的电影 ,很难有大的格局,尤其是一些世界水平的电影 。香港电影娱乐至上,至多只是小品的水平,想受到世界人民欢迎是很难的。就连大陆市场,现在都不太喜欢看香港电影了,所以香港电影基本上完成了历史使命。
陈果的判断还是非常准确的。香港回归大陆,只有依1托大陆,靠大陆这辆顺风车,才能够有所发展,如果选择不好,那以后是更难了,总之,他们自己拍的自己看吧,自给自足,大陆对香港电影没有强烈需求。
B. 对香港电影的感想800
1909年,上海亚细亚影戏公司俄裔美国人宾杰门·布拉斯基(Benjamin Brodsky)在香港摄制故事短片《偷烧鸭》,导演是香港人梁少坡,布拉斯基充当摄影师,演员有梁少坡、黄仲文及黎北海,全片皆在香港拍摄及香港人参与创作.另外还有另一部故事片就是是《庄子试妻》(1913年),此片由华美影片公司(Chinese American Film)出品。从此香港电影纳判就产生了。
1930年代初期,有声电影开始流行,黎北海的中华于1933年先完成一部局部粤语对白电影《良心》(白玉堂、唐醒图),同年9月20日公映香港制作首部全粤语对白电影《傻仔洞房》(廖梦觉、杨倩侬)。
1934到1936年香港的电影制作公司数量倍增,以香港为基地大量拍摄粤语电影,成为香港电影的第一次繁荣期。
1940年-1960年代
战后,资金和人材不断从中国流入香港,令香港工业蓬勃发展,香港电影业也不例外。国共在1946年再开战(国共内战于日本侵华期间休战)和中国共产党于1949年获得胜利,都令资金和人才大量涌入香港.华语电影中心也因此南移至香港。另一方面,香港大量出口电影至东南亚国家(尤其是有大批中国侨民聚居的地方)和西方国家的唐人街(Bordwell,2000)。
随后香港电影双线发展:粤语电影和国语电影,由于当时香港电影配有英文字幕,是香港电影的发展更为快速。
盛世(1980年代早期-1990年代)
港产片于70年代播种,到了80年代和90年代的早期丰收:广东话的获胜、新式的电影院誔生、东亚市场的超强地位、和西方对香港电影的关注。
新艺城与德宝的兴起
到了八十年代,邵氏渐渐退出电影制作。以九龙巴士雷氏家族为首的金公主影线,拉拢奋斗公司的黄百鸣、石天、麦嘉改组成新艺城公司,新艺城在1982年的最佳拍档大收旺场,击败了嘉禾的龙少爷,于是嘉禾领先的优势被新艺城所威胁。新艺城制作了最佳拍档系列、英雄本色系列等知名的电影。在整个八十年代风光一时。
香港电影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功夫,代表人物有成龙,李小龙,李连杰,喜剧:周星驰,曾志伟,文艺:张曼玉,张国荣,
国际市场
当时,香港电影工业是少数之一,在面对好莱坞日益壮大的全球影响力下仍然能够茁壮成长的。事实上,香港洞慎改电影在香港及其邻近地区中拥有媲美好莱坞的支配地位。不论戏院还是影带店,像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韩国,这些地区的观众一向是香港电影的重要市场,而且现在香港电影比之前更受欢迎。台湾已成为起码其中一个如同本地般重要的香港电影市场;在90年代初,一度蓬勃发展起来的台湾电影工业,在香港进口电影突击猛攻之下,几近灭绝(Bordwell,2000)。在日本,他们的电影业已高度发展,资本亦比香港充裕,日本观众又酷爱美国电影,香港电影只得到较少立足点,即使如此,异常地,成龙在日本广受欢迎。
近乎偶然,建基于从70年代的功夫热得来的注意力,香港也能伸展更远,到达西方。香港电影在唐人街的电影院放映或在影带店租售,令到西方的电影文化人有机会接触香港电影,从而被当中的“异国情怀”吸引。在随后的时代逐渐浮出到更广大的大众文化之中。
年代中期至今,电影业处于危机中
在 20世纪90年代,香港电影业由盛转衰,而且一直未能复苏。2003年是香港电影业最黑暗的一年。除了经济继续低迷之外,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又称非典型肺炎、非典、沙示、SARS)病毒爆发,使许多戏院空空如也,并令电影制作停顿四个月; 该年只共拍摄54部电影 (Li,2004)。香港的两位著名歌手兼演员──张国荣(46岁)和梅艳芳(40岁)──的死,对电影业更是雪上加霜。
著名的香港演员
张国荣,代表作:《英雄本色》、《倩女幽魂》、《胭脂扣》、《阿飞正传》《霸王别姬》、《东邪西毒》、《春光乍泄》
周星驰,代表作:《功夫》《喜剧之王》《大话西游》《九品芝麻官》《食孝贺神》
周润发,李小龙,成龙
C. 港片对你影响有多深
香港电影“尽皆过火,尽是癫狂”。
曾经属于香港电影光怪陆离的时代,随着一阵呜咽结束了。
可是港风却留了下来,而且很多年轻人对此念念不忘,其实不是年轻人对港风念念不忘,而是对港味念念不忘。
港味是什么?港味就是功利主义。
观众喜欢看什么就拍什么,而且加倍给,甚至超级加倍。
简单来说,就是把观众当上帝,是那种正儿八经的上帝,掏心掏肺的尊重,赚实在钱儿。
1986年《英雄本色》火了,套用武侠浪漫主义的现代黑帮英雄片题材随之得道升天。
既然观众喜欢看,那就召集原班人马立马开拍第二部,小马哥、宋子豪、宋子杰再次在一年之后重聚大银幕。
即使小马哥在第一部已经死了,编剧也能让他活过来,重新披风衣、重新叼火柴、重新点美钞。
如果观众还是喜欢看呢?那就继续拍。
就算导演吴宇森撂挑子了,监制徐克也可以接班上任。
就算没有张国荣、狄龙,徐克也可以找来梅艳芳和梁家辉,还有观众最爱的周润发。
1985年《僵尸先生》火了。
一时间,香港大大小小的山上都是僵尸,五年内,有上百部僵尸题材的电影出现。
观众看得眼花缭乱,类型都是千篇一律,时间长了就容易厌烦,因为僵尸片跳脱不了纸笔墨刀剑、手眼身法步的框架。
既然观众反感了,那就尽心去改,而且还是从林正英做起。
《灵幻先生》加入人、妖、鬼的恩怨,鬼分好鬼和坏鬼,还独创了油炸鬼;《一眉道长》中中国法术对抗西洋僵尸,还有可爱调皮的小僵尸;
《驱魔警察》用警匪片的外衣套一个僵尸片的内核,《僵尸至尊》以阴谋内斗引发怪力乱神的诡异故事。
《非洲和尚》把场景放在国外,僵尸更是成了驱逐入侵者的领导者之一。
这个把僵尸加入“政”斗的概念,比韩剧《王国/李尸朝鲜》早了几十年,所以韩国的影视行业拾了很多香港电影的牙慧。
《音乐僵尸》引入变异元素,林正英还在片中秀了一大段僵尸语,与之前《僵尸至尊》中的鬼言鬼语不同,特有趣味。
《新僵尸先生》中甚至还加了林正英的两段感情戏,以及极具唯美质感的红白相撞。
直至最后林正英彻底没创意了,观众也啥要求了,僵尸片才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
D. 如何看待港警匪片
1、善与恶的命题
类型片向来是讲善恶的,久已如是,百年来似乎没什么变过,要变,也无非是复杂些。
早在香港警匪片出现前便是如此,民间的行侠仗义,是为善,恶人呢,总是与官府勾结或者一片官派作风。碰着一个“官”字便十恶不赦起来。英雄与政治总脱不了关系。
那时讲究的是反抗,政治总是污浊的,从《火烧红莲寺》到《黄飞鸿》,反抗的姿势千奇百怪,鲜有说“为人民服务”的,政治使然,人们不相信。
等到《警察故事》或者《省港骑兵》,那已经是廉政公署之后的事了,香港人开展“整风运动”,警察的形象才好起来,变成了善的代表,你看《点指兵兵》,满是同情的口气,这恐怕是香港警察这个词所罕见的待遇。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香港警匪片输出世界,成为我们对港片的记忆。
说起来,香港警察的形象很大程度是由警匪片树立起来的,只不过大家乐得接受,倒也相安无事,平和了一段时间,成龙两夺金马影帝,靠的也多是输出的形象分。只是这种情况放到九七之后便有些不伦不类起来,民众对警队日趋不满,还谈什么健康形象?
于是善与恶便在这里纠结起来,一方面成龙式的形象全然没有说服力,一方面为了内地市场也不好说警队的不是,两头不靠,郁闷得很。
似乎只有杜琪峰看得清楚,警匪,在杜琪峰电影中没有明确的定义,可以全部是警,也可以全部是匪,杜琪峰的警匪片只是借助这个壳的自我表达。同理的还有《无间道》。
所以你看,九七之后的警匪片大多不成气候,在合拍计划之后,几乎全军覆没。
《扫毒》有善恶,警方是善毒贩是恶,《风暴》也有善恶,警方是善抢匪是恶,不同的是《风暴》里关于善恶的处理更人性些,但大方向看来,还是脸谱化严重。
《风暴》讲法制,只是搞不懂刘德华这样的信念从何而来,朋友怎么看,民众怎么看,全然没有交代。
在《风暴》中,民众是缺席的,因为这个缺席,电影的可信度便降了很大一截。但你若要在电影里加入民众,恐怕香港人自己看了都会发笑,在这里,善与恶的处理变成了一个费解的难题,香港警匪,只能打打擦边球。
所以所谓纯正的香港警匪是再也寻不着的,观众的印象停留在八九十年代,形势却又是变得翻天覆地,最多像《扫毒》一样,玩玩“空想警匪主义”了。
2、现实与幻想的脱离
我们还是从早期说起。最早的警匪片大约是可以分为三个派别的,新浪潮的写实派,吴宇森的浪漫派,还有一些所谓记录历史派。
写实派自不必讲,关注社会是新浪潮的特点,不分警匪还是武侠,而即便吴宇森,也是融入了自己的时代印记和社会看法的。《英雄本色》只能是那个时代的《英雄本色》,《喋血街头》也只能是吴宇森自己的《喋血街头》,让人哂笑的是许多年后陈木胜用了《喋血街头》的壳来讲一个所谓“兄弟情”的故事,他不知道的是,没有了那股个人体验,这个故事已经气韵顿失了,他的所谓兄弟情,只是老电影里的兄弟情。
桂洪志的一些电影,麦当雄的一些电影,却在严格地从大环境里寻题材,内地与香港的关系成为他们必然记录的话题,你看《省港旗兵》,无论过去多少年,在几乎所有的评选中都能占据前十的位置,这部电影已经等同于时代。
但是你看现在的香港警匪片,大多存在于幻想世界中,你要大格局,于是去了泰国,但这里的泰国仅仅只是一个符号,泰国警方不起任何作用,泰国匪帮也和香港匪帮没有二致,除了可以上演直升机追车的老套戏码,实在看不出任何作用。
更幻想的是所谓炸掉中环,你炸中环的可行性到底有多少,导演不去估计,中环向来如潮的人流在哪里,导演选择失明,这么大阵仗去抢银行合理性有多少,导演依旧不理,可以这么说,这里的中环只是导演心中幻想出来的中环,与香港扯不上半点关系,如同泰国也与泰国无关一样。
在发布会上有人问导演,电影里搞那么大动静,隔壁的驻港部队怎么不出动?导演笑而不答。于是许多人联想到政治隐喻,我却以为,幻想的世界本就不存在什么合理性的考虑。
我不知道香港人如何看待这类“臆想电影”,至少我是无法接受的,这和早年内地盛行的古装大片几乎没有区别。
3、怀旧的迎合
似乎从几年前开始,国人怀旧的风潮便愈演愈烈,对于经济与电影都处于起步阶段的群体来说,这样的怀旧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
香港电影的怀旧是源自合拍片的几年之后,起初只是简单的技术重复,到这些年,便上升的夸张的地步了。究其原因,无非是看录像厅的那一代人长大了,而且多渗入电影行业之中。
你我都抵挡不了身边人三三两两的吹风,人们喜欢什么样的电影,什么样的电影才是好的,如果精力旺盛地整天泡在网上,难免受到“过滤数据”的影响,所以,连孙建君也会认为自己的电影是好的。
但市场反映也是如此。人们喜闻乐见,创作者便懒得思考了,更何况,他们还能在此去唏嘘昔日的荣耀。
从本质来说,《扫毒》是和《光辉岁月》一样的两个侧面,一个收集符号,一个收集人,《扫毒》把吴宇森、林岭东、杜琪峰扫了个遍,《光辉岁月》则把七八十年代的武打巨星聚集了起来,《扫毒》扫的是八零年代后生人的票房,而《光辉岁月》,则把岁数再往前推二十年,按照电影市场年龄分布的规律来看,也难怪差异得那么明显了。
怀旧不是不可以,我觉得问题是出在怀旧的迎合上。
两三年有一部电影叫《打擂台》,也是怀旧,年龄段更早,却把这个旧怀得轰轰烈烈,情怀不断,而《扫毒》,却只在拼贴符号,究其原因,我想就是心机的区别。《扫毒》的迎合心机太明显。
迎合是香港导演目前的通病,美其名曰“接地气”,在内地要接内地的地气,在香港要接香港的地气,所以同一个导演拍合拍片和拍纯港片是截然不同的,更有甚者,香港的地气逐渐演变为粗口与政治隐喻。似乎香港人就是这样的。
彭浩翔便是一个显然的例子,《春娇与志明》被港人批评讨好内地,他便捣鼓出《低俗喜剧》来,极尽恶俗之能事,还安排了一个广西佬,种种企图用心明显,港人当然盛赞。只是奇怪的是,今次的《飞虎出征》他把嫖妓地点从原定的深圳改为了澳门,这个改动让人猜想甚多。
当然,《飞虎出征》虽然也有警匪,但却是不值一提的电影。
或者可以这么说,迎合,让香港导演丢失了创作的动力。
4、惰性与吹捧
吹捧无处不在,尤其是一些只喜欢香港电影的人进入这个行业后这种情况越发明显。
别以为导演对社会舆论都是了如指掌的,我便保证这篇关于香港导演的文字不会有任何一个香港导演读到。社会的反应,再不济,也是五五分,你看孙建君、郭敬明们有如此自信就可以知道。所以看到《小时代》三、四部的开拍或者《四大名捕2》的上映也不用多过惊讶,身边的工作人员总能找到在某一处的成功,别低估了他们的智慧。
持续的吹捧会让这些导演以为复制这条路是对的,这很容易理解,想想你爹妈在你耳边整天唠叨要生一个孩子就知道。只是与生孩子不同,复制,是拍电影的捷径。
捷径走多了,难免不思进取。既然得到的利益差不多,为什么还要苦费心思?利益,成了拍电影的终极目标。
中国电影市场最大的畸形就在于此,目的都是在于钱,冯小刚说“钱是王八蛋”,是许多年前王朔的口吻,但是,既然如此,你拍出这个片到底是为了什么?为了造福大众?这是慈善的施加恩惠?恐怕没人同意。
《风暴》的惰性在于全盘复制,人物性格、人物设置、剧情走向,你都可以在以往的电影中找到模板,至于轰炸中环,如此表面化的视觉呈现都可以叫创新?那我说《富春山居图》的迪拜之战在全球电影中都算创新,人家没拍过。
《扫毒》更甚,你都找不出一个原创的符号,“誓要入刀山”,一首歌就可以代表的电影。
温水青蛙死得慢,但终究会死,如果不用点心思,只能是在劫难逃。
5、 旧思维的贪恋
说到底都是一个贪字,贪恋票房、贪恋捷径、贪恋曾经的辉煌。
曾经的辉煌是骄傲,也可以成为桎梏。你的怀恋过去和求新求变一样都是建立在往日基础上的,号称警匪片新出路的《风暴》也只是在皮毛上下了些工夫,实则并无二致。
早年香港电影新浪潮为什么给港片打出了一片新天地?只是因为这些导演多有国外的经验,他们彻底抛弃了更辉煌的邵氏时代,方向和技法不同,从而出现许多好作品,而如今的导演,有些是辉煌年代的从业者,有些是辉煌年代的影迷,他们挥之不去那种根深蒂固的影响,谈彻底决裂,对他们来说很困难。
香港警匪片的困局也在于此,你不自觉地就走向了传统的那一面。
太过迷恋光辉岁月,便不容易看到自己的不足,某某是这么干的,某某某也是这么干的,前人的经验变成了教条,你便失去了创作的能力,陈木胜的《扫毒》受到很多人的欢迎,其实人们喜欢的不一定是《扫毒》,而是《扫毒》里出现过的许多电影。
这两年内地出了许多新导演,尽管质量欠佳,但总归是新鲜的念头新鲜的路,他们代替不思求进者,恐怕也是早晚的事。
E. 如何评价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
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真的是非常辉煌,一方面作品种类丰富,以功夫片为代表,涌现了诸多的动作明星,成龙、洪金宝、甄子丹等。他们通过影视作品,让世界人对于中国功夫有了更多的认识。还有以曾志伟、周星驰、黄百鸣等人为代表的港式喜剧片,也让华语影坛增添不少光彩。另一方,无数的经典,那个年代香港的影视产业已经形成了工业化制作,产业链完整,经典作品不断,如《霸王别姬》《赌神》《卧虎藏龙》《少林寺》等。
F. 香港电影的发展以及现状
香港电影的发展不好,现在逐渐衰败。进入21世纪,香港电影的辉煌已经不再,互联网科技的发展,韩国、好莱坞等地的文化冲击,以及香港回归后拍渗正与内地文化的交融对香袭悔港喜剧电影的影响,让以周星喊和驰为代表的香港影人对香港喜剧电影进行着改变。
G. 八九十年代的香港电影怎么那么好看你怎么看
在近几年之中,香港的电影一直都处于一个尴尬的地位,真的不如80、90年代的好看了,每次都抱着期望看,每次都抱着失望结束。在这两年除了在今年香港金像奖的最佳影片提名中,《红海行动》基本是一部彻头彻尾的内地电影,其他的就只有《无双》算是实至名归。实际上,香港金像奖这种“无片可提、滥竽充数”的窘境,已经持续了快20年了。
而在那个年代的周润发,周星驰,刘德华、张敏、王祖贤等等,都是拼演技的,而现在的香港片有什么?演技没有,全靠特效吗?在众多人看来,真的是太难看了。当然,也有人说,是因为80、90年代的演技和大咖们太多了,导致现在的无论是谁演绎,都不再有那种浓郁的香港味儿。再加上,现在社会的发展,很多演员已经不是再靠演技吃饭了~
·
H. 看了一天香港电影给我的一点感受
我想说一点自己的感受,在没工作的日子里,看了好几部香港电影。
看的好几部香港的电影,大部门都是张国荣哥哥的,《金枝玉叶》、《星月童话》、《渗郑茄阿飞正传》、《为你钟情》、《大三元》、还有黎明和金城武的《堕落天使》、印度的《甘地传》。这里面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大三元》这部电影,相比其他的不算很出名,但是里面几个片段很触动我。电影《大三元》主要讲了张国荣饰演的神父洪中在一次告解中无意间了解到袁咏仪饰演的会所小姐白雪花正在被高利贷追债,神父决定去帮助她改变人生。里面有一段袁咏仪在被高利贷追债时跑去教堂告解间躲避时遇到张国荣时的对话,我反复看了很多遍,这个片段的打光和配乐让我有种说不出的感动,会所小姐白雪花讲起自己过去的经历和现在的处境,神父体现出来的包容与温柔,时不时出现的水晶高跟丛谨鞋的画面,让我觉得又美又心碎。当神父问她为什么要出卖自己肉体时,白雪花说对自己的人生没有未来,男朋友不要她、没人关心她、再过一个礼拜就要被卖去中东做鸡还高利贷。我感受到一点八九十年代的丛察香港环境,那是很繁华又很虚无的时代,无形中似乎和我现在的感觉很相似,可能正是因为引起了我的共鸣了吧,所以才会这么有感触。
I. 香港电影没落了吗原因是什么
香港电影兴起于70年代,在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达到鼎盛,在当时世界电影中有着重要的影响力,世界电影只要看两极,一个是代表西方的好莱坞,另一个就是代表东方的香港。
但是到了90年代后期,香港电影就开始衰落了,从之前年产量几百部影片,到后来的不足50部,一下子从天堂回到石器时代,纵观个中原因复杂。有人说是回归后才导致港产片衰落的,个人认为港片衰落与香港回归中国没有半毛钱关系,回归后香港文化与教育各方面都没受到大陆多少影响,看看如今的“港”就知道了。
在当时,97年的亚太金融风暴重创香港,电影行业受此影响也极大,但这也不能是衰落的主因。可以用事例看到,韩国电影娱乐业与印度电影的崛起正在之个时期前后,难道韩国与印度没受当时金融风暴影响吗?其实韩国当时所受的创伤比香港更重,这个时期韩国电影娱乐能崛起正是由于有政府的大力推动与支持,香港电影衰落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香港当局的政策太宽松了,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没有重视电影行业的转型与引导,最终没有跟上时代变化而衰落。
在当时香港电影已经到了题材枯竭综合期,以前那些金庸古龙等名人名著,黄赌黑等等都被拍了个遍,自然题材与新意就会越来越越少,再加之金融风暴的重创,投资人拍电影没人看,然后没人看电影投资就会变少,恶性循环,这个时候政策都没有去引导创新,还是一味在“炒冷饭",那自然就是由市场与资金去决定香港电影的兴衰了,不过可惜的是香港电影辉煌从此不再了。
当一个人在生病初时没有得到重视与治疗,待它到了癌症晚期你再去救就意义不大了,香港电影就是这这样一个真实写照。
若问香港电影何时雄风再起?那就要它投胎重头来过了,在当时成龙周润发等明星的当打之年都没有续写辉煌成功,如今若再论,何其之难?人才断档就是最大的短板,连香港TVB这家“明星大学”如今都揭不锅了,港片复兴,路漫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