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电影《屈原》屈原的主旨思想是什么
如果屈原生在现在的时代,肯定有用武之地。因为现在的社会比古代改进了很多。虽然也有贪污犯,但只是少数。现在的社会领导者是为国家、为人民着想的。我觉得屈原正直,不慕荣利,为国家、人民着想,有远大的抱负但无力实现。好在他的付出是有回报的,人民很爱戴、尊敬他。当然正因为有了屈原这样的人物,才显出另一些人的可恶。尤其是像南后、大臣们的形象让我心里产生愤怒。这些人真让人厌恶,还有不明事理认为屈原是叛贼,夺了他官职的南王。而如此的官吏也突显出百姓的善良。屈原在一位善良的老人家家里修养,还有大娘大叔们给他们送粮食。后来楚国被攻打,屈原担心国家就回去了,但被南后贬官。而屈原的学生也为了自己的前途和荣华富贵背叛了屈原,离他而去。在这时,婵娟出来了。她愿意追随屈原,不离弃他。一些百姓同屈原商量变法事宜,被公子子兰带人搅了。屈原痛骂张仪,被囚了起来。屈原都那番落魄了,但那些人还不放过他,在他的酒里下毒。那杯毒酒误被婵娟喝了,最后屈原离开了。
我有时在想,如果这个世界上有时光机,可以回到过去,要把像屈原这样的人才救出来,不埋没人才
2. 屈原写橘颂的背景
《橘颂》写于屈原初出仕途之时;更有认为《橘颂》写于屈原任楚国左徒,第一次出使齐国,联齐抗秦之时。理由虽皆不充足,但品读文字,特别是从第5节读至最后,还是能强烈地感受到作者正当少壮,意气风发,踌躇满志的气概,因此,我认同《橘颂》是屈原的早期作品,应写于屈原初出仕途的少壮之时。
至于写作背景,大概难以考证。有认为是屈原写给他的学生宋玉,郭沫若认为是屈原写给婵娟的(萧兵《楚辞全译》),也有认为是屈原出使齐国时,齐人劝屈原留在齐国,屈原写此诗以明志(丁家桐《屈原的故事》)。我认为《橘颂》是一首砥砺自己的品质和情操的自励诗,是屈原写给自己的。
3. 《橘颂》有怎样的作品特点
《橘颂》全用四字句,有着独特的语言风格。以兮字为叹。这种句式简朴而有节奏感,使读者读起来朗朗上口。
全诗通过对橘树的歌颂,抒发了诗人自己坚贞不移的高洁品格,也表达了自己与橘相知相交之情,洋溢着一种开朗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也充满了诗人热爱祖国的真诚。《橘颂》 不仅是对一个坚贞美丽性格的肯定,更是对一个坚贞美丽灵魂的歌颂。
《橘颂》赞美了橘树淡泊宁静,疏远浊世,超然自立,豁达正值的精神品质。表现了屈原对“受命不迁”、“秉德无私”、“闭心自慎”品德精神的敬仰和爱慕,充满着热爱祖国的情怀和坚贞不渝、绝不同流合污的精神。
(3)香港电影屈原橘颂扩展阅读:
橘颂
原文: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深固难徙,更壹志兮。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
曾枝剡棘,圜果抟兮。青黄杂糅,文章烂兮。
精色内白,类任道兮。纷缊宜脩,姱而不丑兮。
嗟尔幼志,有以异兮。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
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
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秉德无私,参天地兮。
愿岁并谢,与长友兮。淑离不淫,梗其有理兮。
年岁虽少,可师长兮。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
译文:
辉煌的橘树啊,枝叶纷披。
生长在这南方,独立不移。
绿的叶,白的花,尖锐的刺。
多么可爱啊,圆满的果子!
由青而黄。色彩多么美丽!
内容洁白,芬芳无可比拟。
植根深固,不怕冰雪氛霏。
赋性坚贞,类似仁人志士。
啊,年青的人,你与众不同。
你志趣坚定,竟与橘树同风。
你,心胸开阔,气度那么从容!
你不随波逐流,也不固步自封。
你谨慎存心,决不胡思乱想。
你至诚一片,期与日月同光。
我愿和你,永做个忘年的朋友。
不屈不挠,为真理十到尽头!
你年纪虽小,可以为世楷模。
足比古代的伯夷,永垂万古!
4. 《橘颂》的翻译
屈原《橘颂》: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译文:你天地孕育的橘树哟,生来就适应这方水土)
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译文: 禀受了再不迁徙的使命,便永远生在南楚)
深固难徙,更壹志兮。
(译文:你扎根深固难以迁移,立志是多么地专一)
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
(译文: 叶儿碧绿花儿素洁,意态又何其缤纷可喜)
曾枝剡棘,圆果抟兮。
(译文:层层树叶间虽长有刺,果实却结得如此圆美)
青黄杂糅,文章烂兮。
(译文:青的黄的错杂相映,色彩哟简直灿若霞辉)
精色内白,类任道兮。
(译文:你外色精纯内瓤洁白,正如堪托大任的君子)
纷緼宜修,姱而不丑兮。
(译文: 气韵芬芳仪度潇洒,显示着何其脱俗的美质)
嗟尔幼志,有以异兮。
(译文:赞叹你南国的橘树哟,幼年立志就与众迥异)
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
(译文:你独立于世不肯迁移,这志节岂不令人欣喜)
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
(译文:你扎根深固难以移徙,开阔的胸怀无所欲求)
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
(译文:你疏远浊世超然自立,横耸而出决不俯从俗流)
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
(译文:你坚守着清心谨慎自重,何曾有什么罪愆过失)
秉德无私,参天地兮。
(译文:你那无私的品行哟,恰可与天地相比相合)
愿岁并谢,与长友兮。
(译文:我愿在众卉俱谢的岁寒,与你长作坚贞的友人)
淑离不淫,梗其有理兮。
(译文:你秉性善良从不放纵,坚挺的枝干纹理清纯)
年岁虽少,可师长兮。
(译文:即使你现在年岁还轻,却已可做我钦敬的师长)
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
(译文:你的品行堪比伯夷,将永远是我立身的榜样)
(4)香港电影屈原橘颂扩展阅读
《橘颂》作者屈原介绍——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中国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芈姓,屈氏,名平,字原。
周赧王六年(前309年),秦武王二年,齐宣王欲为纵长,恶楚之与秦合,遣使遗楚王书,怀王犹豫不决,昭睢力谏,遂不合秦而合齐以善韩。屈原不能参与朝政,极可能通过昭睢等大臣敦怀王合齐。
周赧王十一年(前304年),屈原流浪汉北(汉江以上,今河南南阳西峡、淅川一带)。秦楚复合,与屈原谋划相反,而奸人必有谗言害之,避地汉北,当有不得已之情在,故《九章·抽思》有欲归不得之意。
5. 演唱 电影屈原橘颂 是谁
剧中由婵娟的鲍起静饰演唱,她是主演及导演鲍方的女儿,现在还活跃在香港影坛上,演过肥猫的妈妈。
6. 《屈原》里的扮演者
电影《屈原》中的主角屈原是由鲍方饰演的。电影《屈原》是由鲍方,许先执导的历史片,鲍方、张铮、朱虹参加演出。楚国大诗人、政治家屈原力主对外联齐抗秦,对内改革变法,但遭到以上官大夫靳尚为首的贵族集团反对。
屈原努力不懈,促使楚怀王接纳其主张,并在弟子宋玉和婵娟的协助下,撰修了限制贵族特权的新法令。靳尚拉拢怀王宠姬南后郑袖出面与屈原对抗,更在秦国宰相张仪访楚之际,对屈原大肆诽谤。
剧情简介
战国时期的楚怀王十六年(公元前313年,距秦始皇统一中国约百年前),在楚国某地,为楚国南后郑袖(朱虹饰)修建行宫的奴隶们,不堪忍受官兵的欺压和宰割,杀死监工的士兵,集体暴动逃跑。消息传到王宫,南后和楚怀王(李清饰)暴跳如雷,下令缉拿、追杀逃跑的奴隶。
楚国大夫、左徒屈原(鲍方饰)出使齐国归来,启禀楚怀王:齐国已经同意与楚国结为联盟,共同抵御秦国。但王宫里的奴隶主贵族大臣们则对联齐抗秦说三道四,甚至公开反对,主张与秦国媾和,以求得平安。屈原据理力争,严厉驳斥了奸臣们的谬论,坚决反对向秦国卑躬屈膝。
7. 屈原的《橘颂》的主旨
主旨:诗人以橘树为喻,表达了自己追求美好品质和理想的坚定意志。
《橘颂》是一首咏物抒情诗。前半部分缘情咏物,以描写为主;后半部分缘物抒情,以抒情为主。两部分各有侧重,而又互相勾连,融为一体。诗人用拟人的手法塑造了橘树的美好形象,从各个侧面描绘和歌颂,橘树的形象是诗人用以激励自己坚守节操的榜样。
题解: 赞颂橘树之美。“颂”是一种诗体,取义于《诗经》“风、雅、颂”之“颂”。前人多以为此诗作于屈原青少年时代,也有人以为作于放逐江南时期。清姚鼐“疑此篇尚在怀王朝初被谗时所作”,似更符合诗中“闭心自慎,不终失过兮”等句透露的诗人境遇。
南国多橘,楚地更可以称之为橘树的故乡了。《汉书》盛称“江陵千树橘”,可见早在汉代以前,楚地江陵即已以产橘而闻名遐迩。不过橘树的习性也奇:只有生长于南土,才能结出甘美的果实,倘要将它迁徙北地,就只能得到又苦又涩的枳实了。《晏子春秋》所记“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说的就是这种情况。这不是一大缺憾吗?但在深深热爱故国乡土的屈原看来,这种“受命不迁,生南国兮”的秉性,正可与自己矢志不渝的爱国情志相通。所以在他遭谗被疏、赋闲郢都期间,即以南国的橘树作为砥砺志节的榜样,深情地写下了这首咏物名作——《橘颂》。
《橘颂》可分两节,第一节重在描述橘树俊逸动人的外美。开笔“后皇嘉树,橘徕服兮”等三句就不同凡响:一树坚挺的绿橘,突然升立在广袤的天地之间,它深深扎根于“南国”之土,任凭什么力量也无法使之迁徙。那凌空而立的意气,“受命不迁”的坚毅神采,顿令读者升起无限敬意!橘树是可敬的,同时又俊美可亲。诗人接着以精工的笔致,勾勒它充满生机的纷披“绿叶”,晕染它雪花般蓬勃开放的“素荣”;它的层层枝叶间虽也长有“剡棘”,但那只是为了防范外来的侵害;它所贡献给世人的,却有“精色内白”,光采照人的无数“圆果”!屈原笔下的南国之橘,正是如此“纷緼宜修”、如此堪托大任!本节虽以描绘为主,但从字里行间,人们却可强烈地感受到,诗人对祖国“嘉树”的一派自豪、赞美之情。
橘树之美好,不仅在于外在形态,更在于它的内在精神。本诗第二节,即从对橘树的外美描绘,转入对它内在精神的热情讴歌。屈原在《离骚》中,曾以“羌无实而容长”(外表好看,却无美好的内质),表达过对“兰”、“椒”(喻指执掌朝政的谗佞之臣)等辈“委其美而从俗”的鄙弃。橘树却不是如此。它年岁虽少,即已抱定了“独立不迁”的坚定志向;它长成以后,更是“横而不流”、“淑离不淫”,表现出梗然坚挺的高风亮节;纵然面临百花“并谢”的岁暮,它也依然郁郁葱葱,决不肯向凛寒屈服。诗中的“愿岁并谢,与长友兮”一句,乃是沟通“物我”的神来之笔:它在颂橘中突然揽入诗人自己,并愿与橘树长相为友,面对严峻的岁月,这便顿使傲霜斗雪的橘树形象,与遭谗被废、不改操守的屈原自己叠印在了一起。而后思接千载,以“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收结,全诗境界就一下得到了升华——在两位古今志士的遥相辉映中,前文所赞美的橘树精神,便全都流转、汇聚,成了身处逆境、不改操守的伟大志士精神之象征,而高高映印在历史天幕上了!
从现在所能见到的诗作看。《橘颂》堪称中国诗歌史上的第一首咏物诗。屈原巧妙地抓住橘树的生态和习性,运用类比联想,将它与人的精神、品格联系起来,给予热烈的赞美。借物抒志,以物写人,既沟通物我,又融汇古今,由此造出了清人林云铭所赞扬的“看来两段中句句是颂橘,句句不是颂橘,但见(屈)原与橘分不得是一是二,彼此互映,有镜花水月之妙”(《楚辞灯》)的奇特境界。从此以后,南国之橘便蕴含了志士仁人“独立不迁”、热爱祖国的丰富文化内涵,而永远为人们所歌咏和效法了。这一独特的贡献,无疑仅属于屈原,所以宋刘辰翁又称屈原为千古“咏物之祖”。
【整体感悟】
一、谋篇立意
诗人通过赞颂橘树灿烂夺目的外表、坚定不移的美质和纯洁无私的高尚品德,表达了诗人扎根故土、忠贞不渝的爱国情感和特立独行、怀德自守的人生理想。
二、文章脉络
全诗可分为两节。
第一节(开头至“姱而不丑兮”),重在描绘橘树俊逸动人的外在美。
本节虽然以描绘为主,但从字里行间,却透出诗人对“嘉树”的赞美之情。
根————深(坚定不移)
叶————绿(生机勃勃)
花————素(蓬勃开放)
枝————曾(叶繁叶茂)
棘————剡(防范侵害)
果————形抟、色精、内白(无私奉献)
第二节(“嗟尔幼志”至文末),诗人热情讴歌橘内在的精神品质。
独立不迁、廓其无求、横而不流、闭心自慎、淑离不淫、梗有其理
三、写作方法
(1)据有关资料显示,《橘颂》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咏物诗。在《九章》中,《橘颂》的内容与风格都比较特殊,毫无失意的悲愤情绪,情调十分开朗乐观。作者托物言志,巧妙抓住橘树的生态和习性,运用类比联想,将它与人的精神、品格联系起来,给予热烈的赞美。借物抒志,以物写人,橘的崇高精神全部流转、汇聚,成了身处逆境、不改操守的伟大志士精神之象征,也和遭馋被废、不改操守的作者叠印在一起。这样既沟通了物我,又融会古今,由此营造出了清人林云铭所赞扬的“看来两段中句句是颂橘,句句不是颂橘,但见(屈)原与橘分不得是一是二,彼此互映,有镜花水月之妙”的奇特境界。这种借咏物来寄志的写法,开创了我国咏物诗的先河,给后代以积极影响。
(2)就诗歌写作的艺术技巧而言,《橘颂》全用四字句,间以“兮”字做衬。这种句式,简朴而有节奏感,适合于表现青春进取的内容,将诗人对橘树所象征的精神追捧宣泄得淋漓尽致,感情汹涌奔泻,可以称得上是我国诗歌发展史上“咏物诗”的开山之作。“兮”字放于句尾,说明诗人创造的楚辞体还处于探索和形成阶段。
8. 谁有很久以前香港电影《屈原》里的音乐《橘颂》啊或者帮忙提供个地址!
试试网络的MP3搜寻结果:
http://mp3..com/m?f=ms&rn=&tn=mp3&ct=134217728&word=%E9%D9%CB%CC&lm=-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