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近几年来台湾的影视业不是很景气,张震这样的电影大咖是不是也受到了影响
近几年,台湾的影视业,因为种种的原因,非常的不景气,整个行业死气沉沉,毫无活力。这个情况,对于张震等少数的电影大咖,影响不大,因为他们的事业中心,不在台湾。这个情况,只是苦了台湾本土的电影人,他们受到很大的影响,有的甚至无工可开,处于失业的状态。
真正苦逼的,是那些本土的从业人员。以前有大把的戏拍,有大把的影片要制作,有大把的影片要宣传发行,有工开有饭吃,生活稳定而幸福。现在想开工没工开,随时有可能失业,有的已经失业。
B. 《大佛普拉斯》:这部台湾电影揭露的社会现实,真实得令人害怕!
看国产电影,下意识的谨慎。
总怕遇到没有味道的电影,嚼不动,吞不下。
这部《大佛普拉斯》让我惊喜,看完久久回味,不能忘记。
2017年10月于台湾上映,豆瓣评分8.4,是台北电影奖最佳剧情长片5项大奖最大赢家。
该片是台湾纪录片工会常务理事黄信尧导演的首部剧情长片,讲述台湾乡镇两级分化的灰暗社会, 看完让人震撼,这好像是所有社会的现状。
电影采用黑白色调,只有行车记录仪的那一头,采用彩色画面,那是底层人民想象的权钱阶级的绚丽生活, 带有极强的讽刺意味。
菜脯、肚财和释迦,生活在乡镇的底层,他们属于方言的世界。
菜脯白天吹号子做兼职,正式的工作是在黄启文的工厂里当夜班警卫,有10年之久。
为人老实憨厚,耐心服侍家中老母,在搭老母从医院回家的路上,老母还带着吊瓶,这个画面让人泪流不止。 何以为孝,这和富裕没关系,大概就是用心的陪伴和照顾吧。
肚财以前被关过,无父无母,阿嬷死后,他就成了一个无根之人。
在小镇上靠捡垃圾维持生活,晚上经常来菜脯的警卫室,外面的世界里肚财永远在点头哈腰, 大概只有菜脯一人供他欺负吧。
面对要收缴他垃圾车的两个警察,肚财终于进行人生唯一一次反抗,却落得送进派出所,没了垃圾车还上新闻的下场。
肚财没有抱怨,继续生活,仿佛之前经历的那些已经和他没有关系。
释迦是三年前突然出现在小镇上的,住在一个没人用的海防卫哨里,没人知道他的过往,连唯一的朋友肚财也只知道他每天晚上需要听着海浪声才能睡着。
释迦和别的流浪汉不一样,他每天都穿得很整齐,骑着自行车到处逛一逛,十分努力和勤快。在电影中基本没有台词, 永远沉默 。
在肚财的唆使下,菜脯偷拿黄启文旧宾士车上的行车记录仪到自己的小屋中播放,他们好奇老板平时的风流韵事。
对于他们来说,那是另外一个世界,一个他们惊羡又无法触及的灯红酒绿的生活。 视频只有车窗外的景象和车内的对话声音,却足够令他们兴奋。
无聊的视频有时会让他们打瞌睡, 却也让他们忘记时间,不愿停下 。
在听到老板和大三学生乱搞时,他们激动不已,那些对话和娇喘的声音,满足底层人们的情色幻想。
他们偷窥成瘾,想要发现更多躲藏在黑暗中的秘密,想象着那些充满色欲的生活。
老板黄启文身在权力阶级,拥有着令底层人民羡慕的地位和生活。官场上利益纠缠,看人说人话见人说鬼话。
夜场中,放飞自我,发泄性欲。那种胡作非为的生活至少是底层人们想要而不得的。
终于,肚财和菜脯发现更大的秘密,老板将跟随自己多年的叶女士杀害。
这并不让他两兴奋,反而惊恐的不知如何是好, 像丢了魂似的。
人们都说他们是见到了什么脏东西。
人有偷窥欲,偷窥那些在台面上说不得做不得的事情,对躲在黑暗的事情充满好奇。
像肚财和菜头这样的人,偷看老板的行车记录仪,发现不干净的事情后,魂都丢了,估计是没想到原来黑暗里还有这等事情,让他们一时缓不过来。
这是他们无法想象的人生。
这次偷窥,改变了两人本就凄苦的命运。
肚财因酒驾出车祸而死,但村里的人都知道肚财是不喝酒也没有那么多钱喝醉的。
失去肚财的释迦,依然每天骑着自行车到处逛,但好像没有目的地。
菜脯不再当警卫,在黄启文旁敲侧击地威胁下过着心神不宁的生活。
肚财死去后,菜脯第一次走进肚财的住所,在这里他看到的是一个陌生的肚财。
屋子里到处都是肚财在娃娃机夹到的娃娃,作为一个中年男子,肚财很爱夹娃娃的理由是夹娃娃很疗愈。
还有那些肚财私底下收集的美女图片,都是从报废的杂志中找来的。
这些都菜脯感到陌生,他好像从未了解过肚财。
电影中有一个情节,电闪雷鸣的一个晚上,释迦在旁边一个露天的游泳池里洗澡,周围没有人,他安静的冲洗自己的身体,让我感受到强烈的孤独感。
或许那是底层人的内心,空空如也,了无生趣,安静而惘然,只有自己,没有妄想。
肚财就这样在几个熟知的朋友的目送下离开,好像什么都未曾留下,更没有多少人会在乎。这或许是那些底层生活的人们的宿命。
而“做错事”的有权阶级,或许一手遮天,继续过着平时那样正常的生活。
电影无比真实,让人深深感受到底层人民的无力感。
他们或许想象过改变生活,想要更好,可是刺骨的现实让他们很快明白。
这个世界,好像不属于他们。
C. 当年《东成西就》火了之后,台湾电影人也拍出了一部“仿制品”
《东邪西毒》和《东成西就》的幕后趣闻,想必很多人都已经了如指掌。如今这两部电影,都是“香港电影百大佳片”榜上的常客,尤其是《东成西就》,它不仅汇聚了多位当年香港娱乐圈的一线巨星,更将他们一个个都变成了搞笑天才,这样的组合,注定无法复制。
其实《东成西就》火了之后,台湾的长宏电影公司也在同年如法炮制出了一部风格与之接近的喜剧电影——《神经刀与飞天猫》。导演朱延平号当年被称为台湾的“王晶”,出过好片,也出过不少烂片。九十年代初武侠片大行其道之时,朱延平就接连拍了《新流星蝴蝶剑》和《剑奴》两部武侠电影,虽然这两部电影都谈不上是什么佳片,但却为朱延平累积出了武侠电影的拍摄经验。所以执导《神经刀与飞天猫》的任务,自然就落在了朱延平身上。
《东成西就》除了强大的明星效应外,最吸引眼球的另一方面是刘镇伟将金庸先生的经典《射雕英雄传》进行了颠覆和嘲弄,让原作中充满正义感的英雄和大侠们使劲儿地插科使砌,以娱乐观众。而拍摄《神经刀与飞天猫》时,长宏也拉来了王晶担任监制和编剧,更借助他的人脉,请来了梁家辉、张学友、张曼玉、张敏和吴孟达等等加盟本片。甚至还有影友评论,这部电影如果加入了哥哥和王祖贤,会更加完美~
至于故事情节,金庸已经被刘镇伟拍了,怎么办?所以,两人就把目光投向了古龙作品。电影中不仅有大小飞刀、大小风骚,还有神秘离奇的员外、诡秘的淫魔等等。可以说古龙小说各种成功的元素,在这里都被重新包装成了让人捧腹大笑的喜剧桥段,论笑点,本片绝对不输《东成西就》。
电影讲述了林志颖饰演的小飞刀和梁家辉饰演的大飞刀,和张敏、叶蕴仪饰演的大小风骚,在抢夺抓捕九尾狐(张学友)和飞天猫(张曼玉)夫妇过程中引发的一系列故事。而电影结尾,六人共同对抗曹员外的情节设计,也和《东成西就》如出一辙。
有趣的是,本片也是王晶对父亲电影的一次致敬。早在六十年代末,王晶父亲王天林就执导了一部与《一招半式闯江湖》风格类似的恶搞片《神经刀》,将当时流行的武侠电影中的经典元素通通颠覆了一遍,譬如日本盲侠、独臂刀、龙门客栈等响彻一时的经典符号,都“难以幸免”。直到今天,还有许多观众仍然记得这部被誉为是“港式无厘头”喜剧始祖的作品,因此影片在香港公映前夕,王晶和朱延平也将片名《九尾狐与飞天猫》更换成了《神经刀与飞天猫》。
据说王晶被邀请为本片担任制作人属于紧急救火。因为要赶档拍摄,于是王晶一拍脑袋,便将父亲《神经刀》里的旧把戏重进行了重新复刻。片中依次出现了日本伊贺派浪人、断掉手掌的“永远不死”、引退的官府高手夫妇开的客栈,还有陈宝莲的淫魔色相等等……
王晶的喜剧电影,总会当年卖座电影进行戏谑,这个“习惯”,其实直到今天仍然没有改变。譬如《英雄本色》火了,《追女仔》里便将“枫林阁决战“重拍;《本能》火了,《逃学威龙3之龙过鸡年》便将其中的情节拿来开涮一通。武侠片火了,王晶又推出了《鹿鼎记》、《铁鸡斗蜈蚣》,以喜剧风格与它们拉开了距离。在《神经刀与飞天猫》里最绝的就是塑造了一位气宇轩昂又有特殊嗜好的侠客,他就是-----西方求败,最后更是祭出吸星大法,难免让人大跌眼镜。
港片拍摄有过“七日鲜”的说法,而当年的台湾片商为学习香港电影的快产快销模式,也曾扎堆式地投资投拍武侠片和黑帮片等等。其中优劣混杂,水准参差,不一而足。也许《神经刀与飞天猫》和《东成西就》综合相比还是差了一截,但它被赋予的时代特色,同样让人过目难忘。
D. 跪求摇滚乐杀人事件2017年上映的由姚爱寗主演的百度云资源
《摇滚脊念乐杀人事件摇滚乐杀人事件》网络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https://pan..com/s/1eRjMrwwmxwfaL7VIsOtvUQ
导演:游智炜
编剧:吴德元
主演:姚爱寗、欧阳伦、宋柏纬、林辰唏、杨大正SamYangTa-cheng、李亦捷、舞阳、澎恰恰
类型:闭旅音乐
制片国家/地区:中国台湾
语言: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2018-09-14(中国台湾)
片长:90分钟
又名:KilledbyRockandRoll
一部向九〇年代台湾摇滚乐致敬的电影。赵一豪〈改变〉揭开主角「独裁者乐团」序幕,这首出自
1990年台湾最後一张禁歌专辑的歌,映照这群摇滚客如何离经叛道,坚持唱自己的歌,而在反抗威
权的同时,也被权势蹂躏糟蹋;片中警察滥权、桥下破烂演唱会等,诸多情节源自曾经的真实,结
局则让人意想不到。
董事长乐团贝斯手林大钧监制,灭火器、八十八颗芭乐籽、Trash等乐团乐手大银幕集合,澎恰恰神
来一笔客串,搭配〈你袂了解〉、〈爱我你会死〉、〈细粒的目睭〉金曲连播,以及「农友」最爱的,
「一二三轿野凳四,___!」
E. 台湾电影详细资料大全
台湾电影乃指台湾地区人民在台湾设立公司制作、编、导、主演,以国语发音之电影片。因台湾社会自由且富有创作力,因此能给予电影工作者良好的伸展舞台。不过因为种种因素,2006年台湾电影票房于台湾市占率仅1.62%,呈现衰退的现象。
F. 台湾问题一直扣人心弦,有什么记录台湾发展的电影吗
2009年,一部名为《海角七号》的影片席卷了台湾电影界,其总票房达到了5.3亿新台币,它也被誉为台湾电影业的一剂春药。影片通过一场为了迎接日本歌手中孝介而举办的沙滩演唱会展开,在当地人坚持下,暖场嘉宾由一支临时组建的当地乐团担任,故事也在主唱阿嘉和演唱会监督友子之间展开。影片的成功,在于它足够真实,贴近生活,引起当时台湾人的共鸣。
2、《夜奔》
“夜奔”两字,取自京剧《林冲夜奔》,这就像是影片中的少东与林冲雪夜分别,即使生离也是死别。这部影片围绕着三个人暧昧展开,这里面的夫妻,少东和英儿,他们爱着同样的人,同样的事。少东知道,他的内心永远留有两个位子,一个给英儿,一个给林冲,不过一个位子是妻子,另一个位子是爱人!
3、《最遥远的距离》
几年前,一句“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火遍大江南北,当时的人们,不管在什么时候都会来上这么一句,似有淡淡的哀愁。这部影片,就是那关于那个最遥远的距离。小汤在努力的寻找丢失的爱情,小云在努力的找录音的主人,阿才则在努力寻找昔日的情人。三个人,好像毫无瓜葛,但却紧紧连在一起。他们在经历一段叫做追寻的旅途。影片的最后,小云在海边的左边,另一个身影慢慢走进画面的右端,就这样,小云与小汤,在同一个海滩。他们是否相遇了?这是导演给我们的留白。这一段距离,也就构成了最遥远的距离。
G. 琼瑶小说改编电影在台湾经历了几次变化
琼瑶小说改编电影在台湾经历了两次变化。第孝卜一次迹迟琼瑶电影演员的选取以及表演非常本色,小说创作有读者群体,在选择演员的时候就是比着读者心目中的小说形象选取的,很多演员都是首次触电,属于本色演出。第二次突破了原有台湾电影的场景限制,将电影中的场景大量拉至户外,就实景来摄制,通过对自然光的采用、捕捉和姿慎李应用,使人物形象看起来更柔和、生动、真实。
H. 2000年至今台湾电影的发展
2000年以后的台湾电影年产量已降至19部(2000年)/10部(2001年)/16部(2002年)/15部(2003年)的窘境,主要原因是延续2000年以前的衰颓(例如信息发达,娱乐多元,电影不再是唯一)。其他原因则是产销关系崩解,早期投资电影辅导金的片商,即使无法赚钱,尚能赢得声誉,如今几乎完全丧失市场机能,片商已经毫无投资报酬率可言,于是形成不断压缩投资,制作沦于粗糙,卖座更形惨淡的恶质循环,最后只有靠极少数打代跑的独立制片奋力而为,造就了目前的年产量。卖座纪录更是惨烈,居然会有卖座破百万,登上年度冠军因而“含泪庆祝”的荒谬场面。年产量太少的情况下,必然会衍生出两个问题:一是按照常态分配原则,量少则不易质优。二是样貌窄化,无法开发出千姿百态的素材/形式/风格。
I. 火了!2020年获奖最多的台湾片《怪胎》,有粉丝连追主演3周
2020年的夏天,当大陆电影市场开始逐渐复苏,蠢蠢欲动的时候,你一定想不到8月份有部台湾电影火了,在台湾地区上映后,而且几乎场场爆满。
上映一个月,全台票房就逼近4500万,甚至有粉丝连续三周都在追主演,从台中奔赴台北参加见面会,一睹影人风采。
是什么电影这么火爆呢?
它叫《怪胎》,全亚洲首部iPhone电影,由林柏宏、谢欣颖主演,廖明毅导演。
电影一经上映,便获得国内外连连好评,不仅成为第57届台北影展拿下最多奖项的影片,在第四届FILMICFest影展上更是打败了全球84个国家、超过1500部参赛的作品,拿下世界首奖最大奖。
同时,还获得意大利乌迪内远东影展获得观众票选水晶桑奖和紫桑奖、富川奇幻影展拿下亚洲电影奈派克奖、加拿大奇幻影展观众票选奖以及纽约亚洲电影节评审团荣誉大奖等众多奖项。
本片也成为今年台湾电影市场上,目前获得奖项最多的影片。
值得一提的是,本片导演廖明毅曾担任过《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吃吃的爱》、《六弄咖啡馆》等高口碑影片执行导演。
廖明毅导演在《怪胎》中身兼编剧、导演、摄影、剪辑于一身,作为首部自己的影片,能获得如此成绩,可喜可贺。
除了影片本身受到欢迎外,这部电影还起到了联动效应,在台湾地区掀起了一股“怪诞美学”风潮。
让我们来说说这部电影吧!
影片讲述的是男主角陈柏青(林柏宏 饰)是一名患有严重神经性强迫症(OCD)的患者,有非常严重的洁癖。
每月15号是他唯一一天出门采买的日子,就在某个命运的15号,他遇见了与他“同病相怜”的另一个怪胎陈静(谢欣颖 饰)。
原本以为自己要永远孤单活在这世界上的两人,老天让他们相遇,发展出一尘不染的爱情,仿佛拥有了彼此就不再害怕被世界遗弃。
然而这对命运般的眷属,却在陈柏青的强迫症突然消失之后,关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首先,电影在形式上使用iPhone拍摄,大胆创新。
从预告片便可看出,影片在构图和剪辑上有着巧妙的想法,画面色彩饱和度极高,氛围轻松明快,小清新风格十分明显。
故事前半段画面使用了1:1的正方形比例,是典型的置中构图,不仅将观众的目光全部聚焦于主人公的行为动作上,同时还带给人一种空间上的压迫和不对称感。
随着剧情不断发展,男主角的OCD消失,画面比例也突然变得正常,从正方形转为16:9的横屏模式,冲突越来越明显,距离高潮点也越来越近。
影片用画面比例的改变来代表男女的关系开始走向分离,前半段剧情的正方形比例如同强迫症的强迫性思维一样,必须在一个平整安全的秩序中生活,如果打破这一束缚。
如同面临灾难性事件一样,就像影片中女主角在外面超过三个小时就会患红疹、男主角洗手如果多洗一次就要从头再洗15次、物品必须摆放的整整齐齐、房间必须一尘不染。
不得不感叹导演根据剧情改变构图的大胆尝试,加入奇幻与写实的风格,呈现出的效果完全不输专业拍摄器材,值得称谓的是,导演廖明毅只用3台iPhoneXSMax就完成了此片的拍摄。
其次,内容表现上并没有因拍摄器材的短板而受到桎梏。
男女主角因为身患OCD而变得自卑和有压力,走路时总是低着头且迅速穿过街道,驼背和躲闪的眼神,因自信低落而无法与人正常交流。
出门必须穿雨衣、戴口罩、隔着手套触碰一切,坐地铁永远都是站着。
病态的不断打扫、固定时间睡觉起床、穿同样的衣服,被人叫住时总会受到惊吓。
这些细节的表现让更多的观众能够真切的感受到患有OCD的人是有多么痛苦,现实中每个人其实都或多或少会有些许强迫症,但当这种症状严重到成为一种病的时候,就很难摆脱,更难以通过药物方式治好,只能达到缓解。
另外,这部电影除了形式和内容的创新外,服化道也体现着“怪诞”二字,男女主的服装及居住房间充满着饱和度极高的颜色,多是大块单面的红、蓝、黄等。
女主出门必定会穿亮黄色雨衣,头戴黄色雨帽,蓝色裤子,手上戴着一副同样蓝色的手套,在家也总是穿着一件大红色卫衣,而男主所有的衣服都是蓝色无印花T恤,出门必穿白色雨衣,头戴白色雨帽,手戴湖绿色手套。
男女主家里的墙壁、物品及家具也多是大面积亮度颇高的单色。
这样的设计颇具实验性,虽然他们身穿这样的奇装异服坐地铁、逛超市,但并没有人会因此而注意他们,导演的用意也许是想将OCD症状的怪异以这样的形式外化,以此来更好的诠释患有此症状人内心的煎熬,冲击力更强。
有趣的是,电影中这些特殊怪诞的设计引起了粉丝的模仿和二创。
粉丝们为了配合林柏宏和谢欣颖在电影中的角色设定,同时表达对这部影片的喜爱,电影在举行见面会的时候,粉丝们不仅穿上了电影中的招聘雨衣和背包外,还自备牙刷,以呼应男女主在影片中同步刷牙的桥段。
说到以上这些细节便不得不提到两位主演,林柏宏和谢欣颖。
男主角林柏宏曾以《六弄咖啡馆》获得第19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电影频道传媒大奖最受传媒关注新人男演员。
女主角谢欣颖是被著名导演侯孝贤挖掘的演员,曾出演电影《刺客聂隐娘》,扮演田季安宠妾胡姬一角。
纽约亚洲电影节评审团荣誉大奖给这部《怪胎》的获奖理由是:
虽然,本片被定义为小清新的爱情电影,但却一点看不到台湾典型小清新爱情电影的样子,更多是披着爱情的外衣讲述更深的内里,这样的爱情电影反而在观众心里能够留下更深的印象。
影片中一直在说的OCD[Obsessive-CompulsiveDisorder]就是大众普遍说的强迫症,指有意识的不断强迫自己重复做某些事情,进而达到预期目的。
近年来统计数据显示,强迫症的发病率正在不断攀升,约2/3的患者在25岁前发病,内心所经历的矛盾、焦虑只能通过强迫性的症状表达出来。
这些人无法控制的反复做着同一件事,被人认为是“怪胎”,如同这部电影,当找到那个“你懂我”的人时,会感到温暖,感觉自己不再是个怪胎。
当这种症状突然消失时,于自己值得庆幸,可是于身边那个“你懂我”的人而言,便不得不再次伪装起自己,从头到脚,回到只有一个人生活的时候。
影片讲述的是两个“怪胎”的爱情,反观,爱情中的我们又哪一个不是“怪胎”呢?
青石电影 | 清源(特约)
J. 第47届台湾电影金马奖的相关评价
金马奖颁奖典礼前晚曲终人散,但赛果爆冷,《十月围城》的王学圻意外败给《艋舺》的阮经天,让很多人大跌眼镜,《唐山大地震》的徐帆大热倒灶输给《玩酷青春》的吕丽萍,无缘封后。不少中港电影人批评大会偏帮台湾片,连今届金马奖评审宁浩导演也透露开会时火药味很浓,香港导演张同祖也觉得赛果偏帮台湾电影。
金马奖可信度依然比金像奖高。中国媒体黑社会式的吹捧冯小刚徐帆不惜报道假新闻,令人生疑。
金马奖近年屡被指为小圈子游戏,据悉其评选准则也欠权威性,初选仅由5位台湾评审检阅所有报名影片,进入复选才增至11名台湾评审选出入围名单,决选再加入2至4名海外评审选出得奖名单,控制权全在台评委手里。今年大会明显要热捧台湾本土电影,所以赛果才会爆冷连连。
曾执导《疯狂的石头》的导演宁浩也是今届金马奖评审之一,他说:“金马奖是票选制,我们只能投出自己的选择,其实评审的讨论火药味很浓,比如摄影奖,那怕你不是这块的权威,一样有投票权。”宁浩对徐帆失影后奖也很无奈。
11月20日晚第47届台湾金马奖颁发,小成本电影继续受到鼓励,但影帝阮经天和影后吕丽萍均称得上冷门。对于影后热门徐帆的“失利”,冯小刚在微博上称影片票房好遭人恨,“她是路线斗争的牺牲品。”对此本届金马奖终审评委黄建业回应称:“评委是就表演论表演,很难说票房好坏影响到选择。”此外,对于影帝为何颁发给阮经天,是否有意保护台湾本土片等质疑也一一做出回应。
疑问1
徐帆为何输掉影后?
因表演猛烈不够讨喜
金马奖揭晓前,徐帆因在《唐山大地震》中的出色表演被认为是影后热门人选,而最后的“失利”让冯小刚略感不服,颁奖次日晚他在微博上写道:“‘唐’大卖就已铸成今天的结果,卖了6.6亿还把奖给你?恨你还来不及呢。这是生态平衡……她是路线斗争牺牲品。”徐帆则通过丈夫的微博称不在乎得失。
对于冯小刚的言论,黄建业称:“我个人很喜欢徐帆的表演,但评委都是就表演论表演,很难说票房好坏影响到他们的选择。而且每个演员表演都有正反面意见,徐帆的表演有比较猛烈的部分,可能有些评委不喜欢。”黄建业透露,前两轮汤唯和徐帆陆续淘汰,就剩下张艾嘉和吕丽萍,“吕丽萍饰演的单亲妈妈撑起《玩酷青春》全片,她在遭逢生活上的困难及教养孩子的无奈中,有很强的演绎。由于同是演绎朴实的单亲妈妈,出局的徐帆的票数就落到了吕丽萍身上,最终后者以一票之差胜出。”
疑问2
阮经天如何赢老戏骨?
因有所突破以示鼓励
王学圻在《十月围城》中的表现一直被看好,但继年初在香港金像奖上输给《岁月神偷》的任达华,此番又输给《艋舺》中的阮经天。黄建业称阮经天此番摘掉偶像的标签,得到多数评委看好。来自香港的评委舒琪也认为结果合理,他透露,“我个人投给了阮经天,以他的资历有这样的表现很不错。但王学圻则用一个传统的手法演绎,反而没有阮经天突出。”对于王学圻的落败,黄建业表示:“王学圻在《十月围城》的戏份被割裂得很严重,导致整体戏份偏少。”此外他认为倪大红在《透析》中的表现也很突出,只是电影气氛太压抑,让其演绎较难表现出来。
疑问3:
台湾本土片受到保护?
绝非评委团主流依据
黄建业告诉记者,在投票过程中,地域是比较少被考虑到的,或许一两位评委身上会有,但绝对不是主流。对于台湾影片得到保护,拿了最佳影片奖的张作骥导演认为:“保护不来的,要吃汉堡的还是会吃汉堡,有的人却偏爱小笼包。我只希望《当爱来的时候》票房再好一点。”
【金马影帝鲜有本土演员】
自1999年柯俊雄凭《一代枭雄:曹操》获得金马影帝以来,阮经天是11年来首个获得影帝的台湾演员。影后方面,除2004年杨贵媚和2005年的舒淇,11年来金马奖影后全部是大陆、香港演员。 金马奖对于华语电影工作者来说,是一年的总结,在每年的11月份颁发,之后的12月份没有重要的奖项开颁,在这个时间点上,金马奖也算是辞旧迎新了。金马奖的时间缺陷在于,它会错过12月份的许多华语大片,因为贺岁档才是大制作影片的汇集地,所以《十月围城》这样在2009年12月份上画的电影,就只能等到2010年年底才能亮相金马,有个时间差的遗憾,金马就不能像香港电影金像奖那样将贺岁档的大片一网打尽,或许金马奖可以考虑像美国奥斯卡那样,改在每年的2月份举办,这样子或许会使的金马奖更有看头,而不是让去年年底的一些影片来金马奖争夺奖项了。
1、 越来越小众化的金马奖
台湾电影目前在华语电影圈之内仍然是很尴尬的局面,每年并没有多少部台湾电影能够引起足够的关注,今年最火的台湾电影就是《艋舺》,阮经天凭借这部影片夺得金马奖影帝桂冠,为台湾电影新人增添了几分力量。本届金马奖台湾电影大获全胜,在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新导演等多个奖项上都是独占鳌头,侯孝贤作为金马奖主席,强推台湾电影也无可厚非,但这样台湾电影是否真的强到这种地步了吗?
本届金马奖不管是入围的台湾电影,还是获奖的台湾电影,都是相对小众的影片,和去年《不能没有你》横扫金马奖情况一样,文艺片今年依然是金马奖的心头所好,可是这些影片真的拥有广泛的观众群吗?不要说在内地或者香港,即使在台湾,《当爱来的时候》、《第四张画》、《父后七日》都不是备受瞩目的影片,金马奖的文艺气息越来越重,扶持文艺电影是对的,但似乎不要一条道上走到黑,台湾电影连年低谷,不也是因为台湾商业电影的极度匮乏吗?现在金马奖难道要和台湾电影一样走向同样的低谷吗?
2、 难以捉摸的金马奖
曾国祥和尹志文执导的《恋人絮语》入围本届金马奖最佳新导演奖的角逐,这个奖项的颁奖嘉宾是他的爸爸曾志伟和姐姐曾宝仪,在之前外界看来,曾国祥此次获奖的几率很大,大家都想看到一个全家在颁奖台上团圆的景象,但是,这幅美景最终没有出现。奖项的角逐对于入围来说,是四分之一的机会,所以提名人都有机会得奖,曾国祥没能获奖,或许也是彰显了金马奖的公正吧。
但阮经天战胜王学圻,《当爱来的时候》战胜《十月围城》,多少还是让人感到意外,最佳导演的角逐上,钟孟宏的脱颖而出也是堪称黑马,种种结果都让人看到了台湾电影的绝对优势,这样看来,金马奖似乎又不是那么公正和令人信服。金马奖既然是把两岸三地的优秀电影和电影人都汇聚一堂,那么为什么会造成台湾电影大获全胜这样的局面呢?况且是在有《十月围城》这样出色作品参与的情况下,金马奖不应该成为一个地域色彩越来越浓烈的奖项。
3、 能否激励台湾电影的金马奖
金马奖今晚让台湾电影扬眉吐气,张作骥在2002年凭借《美丽时光》夺得金马奖最佳影片之后,今年又凭借《当爱来的时候》又一度捧得金马奖,两度将金马奖最佳影片收入囊中,这样的成就连金马奖现任主席侯孝贤都未能达到,侯孝贤目前为止还未能夺得金马奖最佳影片大奖,这在台湾影坛也算是怪事一件。现在侯孝贤担任金马奖主席,对文艺类电影也展现出了偏爱。但文艺片始终不是市场的主流,金马奖评委不跟随大众的脚步,一心一意支持文艺电影,精神可嘉,但对于市场而言,这并不是明智之举。
从目前台湾电影的生存现状来看,或许就像钮承泽的电影片名和内容一样——《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台湾电影人就是在夹缝求生,立足于台湾的金马奖是面向整个华语电影圈的,台湾电影本身不给力,也导致了金马奖的营养不良。本届金马奖的获奖影片即使在艺术质量上过关,但影响力较小也导致了金马奖自身的影响力削弱,这势必不是一个长久之计。从长远来看,台湾电影和金马奖都需要能够造成良好市场反响的艺术佳作来增添活力,魏德圣明年正在制作的大片《赛德克·巴莱》,或许能给台湾电影带来一些全新的改变。
金马奖自1996年开始改革为面向全球华语片(包括内地、美、加、新加坡等地,而改革后的首届便是由内地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获得最佳电影、最佳男主角等)的电影奖,并为了保障本土电影及电影从业者而次年增设评审团大奖(奖励台湾电影)及评审团特别奖(奖励台湾电影人员)。不过,在金马奖的四十七届历史里,绝大部分时候还是由台湾本土电影获得金马奖的主要奖项,无论是台湾电影没落的九十年代末还是随着“超过世代”崛起的今天。
而本届金马奖,整体上又是一次对“超过世代”的肯定:获得台湾杰出电影的《第四张画》,其导演钟孟宏的导演处女作《停车》便是超过世代的代表作,凭《艋舺》获得年度台湾杰出电影工作者的李烈,在当年也曾监制影片《囧男孩》成为当年超过世代的代表作品之一(另外则是《海角七号》、《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九降风》等),而获得最佳男配角、最佳改编剧本的《父后七日》的导演王育麟与刘梓洁,也可以归入到超过世代……
另外,本土化还包含了另一层意思,即这些获奖的台湾电影往往带有着比较浓厚的本土生活气息与色彩,如《艋舺》,表现出八九十年代台湾艋舺地区的血与泪及复杂的情绪,而《父后七日》充满着浓厚的乡土人情风俗,《第四幅画》则通过儿童的眼光构成一幅现代社会的浮世绘。
平衡化:
既然金马奖是一个面向全球华语电影的奖项,评审团还是在本土化的基础上尽量的寻求平衡,包括台湾本土以外地区的平衡,艺术性与商业性的平衡。
去年只有三部香港电影入围五个奖项遭遇了不少人的诟病,今年则有《十月围城》、《月满轩尼诗》、《叶问2》等九部影片入围,并获得最佳动作设计等奖项,但比较特别的是,《狄仁杰》、《十月围城》、《叶问2》各自获得一个奖项,带有些分猪肉的味道。如果再加上菲律宾影片《台北星期天》,内地电影《透析》、《玩酷青春》等都仅是获得一个奖项时,这种分猪肉的意味更加明显。
相比于香港电影金像奖的比较注重于商业性与电影工业的影响,内地金鸡百花电影奖的注重于主旋律影片,金马奖则侧重于电影本身的艺术性,即使是在这商业化流行的时期,金马奖还是坚持着努力平衡艺术性与商业性之间的关系。如获得最佳动作设计的《叶问2》、最佳造型设计的《十月围城》都是商业性比较浓的影片,但在其它的技术性奖项里,同样有《艋舺》的最佳音效、《当爱来的时候》的最佳摄影等平衡;而吕丽萍凭借《玩酷青春》获得最佳女主角,也有平衡的意味。
纵观本届金马奖的获奖结果,过度保护本土电影及分猪肉这两点,可能会成为影迷群体的诟病之处,倒是如今的金马奖相比金像奖、金鸡百花奖等,更加的敢于、勇于不断的改革改进,被台湾影评人黄仁赞为是“虽然每年风波不少,却是当今全球唯一力求改进的华人影展”。
何况,实行轮替制的金马奖主席及不断变动的评审团成员(每年都在20名左右),也使得金马奖既带有专业性(评奖过程有所类似于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等,评审团成员集体讨论再表决出各项奖项),又有变化(如前几年时金马奖更侧重于商业性作品与香港电影,这两年再度侧重本土化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