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国产电影 > 香港电影进入内地数量

香港电影进入内地数量

发布时间:2023-05-30 11:48:23

⑴ 港片从什么时候开始在内地上映

是的,那时候大陆跟香港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还不是很通畅,所以很多香港电影是以录像带的形式进入大陆市场,到后来就成了盗版的天下。
但是,在那之前,其实就已经有不少香港电影登陆大陆市场虚和了,比如说少林寺。虽然说这是“中港”合拍,可是除了演员是大陆的,主创人员全是香港人。这部电影可以算是地地道道的香港电影。
另外,在少林寺之前很久,就有“三笑”(陈思思版)、“画皮岩誉大”等香港电影进入内地,只不过数量很少罢了。
如果要问香港电影大规模进入内地市场,可能应该从周星驰之后说起了,我很有感触的是在录像厅看过了“唐伯虎点秋香”之后,过了大概有几个月的时间,突然发现电影院都在放这部片子。也许之前也有粗竖香港电影来了,但是没象“唐”剧给我这么深刻的印象。
我现在已经记不清“红番区”和“点秋香”哪个更早了。

⑵ 香港电影在大陆上映最早是什么时候我听爷爷说他们七十年代就在电影院看过邵氏电影

Wg后最早是1977年,1965年凤凰影业拍摄的《画皮》算香港电影里头一个被引进到内陆的。尔后的几年里,被引入内陆的香港电影都以凤凰与长城两家左派电影公司出品作品为主,如《三笑》(1964)、《屈原》(1977)等。被引进的邵氏电影应该不多,银都出品的《少林寺》风靡后,邵氏的动作片也才被内陆重视到。

⑶ 香港电影是哪年进入中国市场的

这个很难回答,在二战前中国就有电影了,也不分什么内地香港的,那时候内地电影反倒对香港影响很大,再之后的战争,以及文革,当然不是主旋律的是不会放的,改革开放以后,那是香港的邵氏和嘉禾还有很多公司拍了很多电影,在那时候还是录像带呢~流传到内地,之后慢慢形成了香港电影的概念~那时各地电影院也不是全国联网的,拿到什么胶带可能就会放什么,各地都不同,所以很难说具体哪一年。如果你说进入中国市场,那就是改革开放以后咯。。。
香港电影:
1897年电影开始传入香港。
1898年开始有商业性电影放映。
1901年出现第一家电影院喜来园。
1909年,上海亚细亚影戏公司在香港拍摄了影片《偷烧鸭》。
1913年,黎民伟和美国人合办了香港第一家制片机构──华美影片公司,摄制了故事短片《庄子试妻》。
1923年,黎民伟又和他的兄弟等创办了香港第一家全部由香港人投资的制片机构──民新影片公司,
1925年上映了它拍摄的香港第一部长故事片《胭脂》。
1950年代:伦理
1960年代:粤语片:胡枫、谢贤、吕奇;《黄飞鸿》系列
1970年代:邵氏武侠片;功夫电影─李小龙;许氏兄弟喜剧系列
1980年代:新浪潮电影;英雄电影─《英雄本色》、《龙虎风云》;喜剧电影─《最佳拍档》、《精装追女仔》;三级电影
1990年代:周星驰无厘头电影
2000年代:年产量锐减至不足百部,代表作有周星驰系列;王家卫的文艺电影;《无间道》系列;杜琪峰的电影等
2010年代:香港电影业以“北上合拍”和“本土创新”两条腿走路,新生代电影人蜂拥而出,新旧电影人互相辉映。《桃姐》、《岁月神偷》、《寒战》叱咤国际影坛。

⑷ 为什么《无间道Ⅱ》中,要加入香港回归的画面,有何深意


【为什么《无间道Ⅱ》中,要加入香港回归的画面,意义何在?】

2002年12月12日上映的《无间道》 ,被称为香港电影寒冬中的救市之作,同时也是新世纪香港警匪片的里程碑巨作。

后来在2003年接连上映了一部前传和一部续集,组成了一个豆瓣平均分接近8.6分的三部曲系列,比《英雄本色》系列和《倩女幽魂》系列都高。

《无间道》的故事主要发生在2002年,而刘德华梁朝伟两大主角,开始卧底的时间是1991年,足足卧底了12年, 两个三年又三年

《无间道Ⅱ》的故事发生在1991年到2002年之间,主要集中在1991年、1995年和1997年三个时间段。

《无间道3》的故事则是在2002年之后,集中在陈永仁牺牲和刘建明的卧底身份被彻底揭穿,两个时间点之间。

在《无间道Ⅱ》中,最意味深长的一段,是结尾加入了 香港回归的镜头 ,香港警察更换警徽和肩章。

然后新的黑帮老大韩琛,悲伤的看了一眼老婆的照片,转身就涌入欢庆回归的人群中,迎接新世纪的到来。

《无间道》系列明明是以卧底为核心的反黑反毒警匪片,为什么《无间道Ⅱ》中,要加入香港回归的画面,意义何在?

《无间道Ⅱ》是2003年10月1日在中国香港上映 ,2003年11月1日在中国内地上映。在《无间道》和《无间道Ⅱ》上映之间,发生了一件大事。

2003年6月29日 ,内地和香港签署了《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 香港电影不再受引进片额的限制 ,从此可以合拍片的形式进入内地市场,香港电影一个新的时代来临了。

在此之前,香港电影和其他外国电影一样,在大陆影院上映是受名额限制的。那个年代大陆也能看到很多港片,其实主要看的是盗版影碟,真正的院线电影,如1995年的《红番区》和《大话西游》等,只是极少数。

在此之后,香港电影只要加入几个大陆演员或其他重要岗位工作人员,就可以成为合拍片,不受名额限制的进入大陆市场上映。

也就是说,香港电影从此不再只是针对香港,及曾经的东南亚,而是获得了整个中国大陆市场。

这对香港电影来说, 无异于一场回归级的大变革

两部《无间道》续集都加入了大陆的电影制作发行公司,《无间道Ⅱ》有大陆演员胡军参演,《无间道3:终极无间》有大陆影帝陈道明和黄志忠加盟。

所以,《无间道Ⅱ》中,加入香港回归的画面,正是对这个事件的呼应。

《无间道Ⅱ》给中港合拍片开了个好头,但那年的 大陆票房并不好,只有800万 ,《无间道3》因为有刘德华主演,票房3600万,排名第6。

2004年大陆的票房冠军,是周星驰的《功夫》,1.73亿;刘德华主演的《十面埋伏》和《天下无贼》分列第2和第3。

之后,中港两地之间的电影合作越来越频繁,但效果却并不十分理想。因为大陆的电影审查制度,让香港电影在内容创作上,增加了很多的限制。

2004年,香港与内地的合拍片一共32部,几乎是当年全港电影年产量的一半;2005年,合拍片数量开始明显减少,特别是港片主流的警匪和黑帮题材几乎没有了;2006年,合拍片就只有18部了。

所以,在《无间道Ⅱ》海报中有这样一句话:

《无间道Ⅱ》虽然是一部黑帮警匪片,但内容元素远不止黑帮和警匪那么简单。

新加入的吴镇宇成为男主角,他饰演的黑帮二代倪永孝,是全片最大的看点和惊喜,很多影迷喜欢《无间道Ⅱ》,都是因为他。

从倪永孝的角度来看, 《无间道Ⅱ》就是一部 枭雄

吴镇宇是公认的演技派,曾经5次提名香港金像奖影帝,可惜至今未获奖。在吴镇宇最有机会拿金像奖影帝的2000年和2004年,都输给了刘德华。

2000年的时候,刘德华凭借《暗战》获封影帝,而吴镇宇是那年的金马奖影帝,作品是《枪火》。

可是在那届金像奖上,吴镇宇提名影帝的却是《爆裂刑警》,《枪火》连影帝提名都没有,而最佳导演却是《枪火》的杜琪峰。

2004年,《无间道Ⅱ》的吴镇宇是公认的大热门,却仍然输给了《大只佬》的刘德华。

拿香港电影金像奖的影帝,不仅要讲实力,还要讲命。

《无间道Ⅱ》的吴镇宇拿不到影帝,似乎和电影中的角色倪永孝一样,没有输在实力,输在命。

《无间道Ⅱ》的故事一开场,香港黑帮龙头倪坤被暗杀,一时间社团群龙无首,五个分区大哥除了曾志伟饰演的韩琛忠心,其他四位大哥都各怀鬼胎,决定联手反倪家。

这一晚之后,倪永孝顺利上位,香港的黑帮天下还是倪家的。


四年之后的1995年 ,根基稳固财力雄厚的倪永孝,开始着手清理门下的五位大哥了,除了当年想反的四位,还包括忠心的韩琛。

因为倪永孝查到,当年老爸是韩琛老婆派人暗杀的,而下手的正是韩琛派到警队的卧底刘建明。

四位大哥顺利被铲除,韩琛的老婆也被干掉,胡军饰演的高级督察上了黄秋生饰演督察黄志诚的车被炸死;只有韩琛命大逃过一劫,但只能在泰国流浪。

甚至,张耀扬饰演的警方卧底也被倪永孝除掉了。

这一晚之后,倪永孝的黑帮天下更稳固了。

不久,倪永孝开始学讲普通话,把他的黑道事业洗白,并积极向政坛发展。

这时候,远在泰国的韩琛和黄志诚开始合作,他愿意做指证倪永孝的污点证人,因此倪永孝参加回归晚宴的请帖被收回,其顾问候选人的资格被取消。

回归前夜 ,倪永孝在大排档被爆头,连他早早移民加拿大的家人,也被泰国帮冚家铲。

6年时间,香港最大的黑帮家庭倪家被连根拔起,香港从内到外都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代表旧时代的倪永孝被取代,这是 历史 的必然,也是他的命。

然而,故事远没有结束。

韩琛渐渐接管倪家的地盘,成为新的老大,和泰国的新毒枭成为拍档;卧底的陈永仁和刘建明,都还没有暴露,任务在。

【1992年,曾志伟凭借《双城故事》,战胜大热的《跛豪》吕良伟获得金像奖影帝,他是真有影帝命。】


在《无间道Ⅱ》故事中的这6年,不仅是香港电影从辉煌的巅峰急速衰落的关键几年,也是香港市民人心最动荡的几年。

1991年,中国华东水灾,香港600万市民在赈灾时表现出的全是团结和爱国;然而到1993年开始,就迅速进入移民潮的高峰。

在1997年前的10年里,有 超过30万香港人移民国外 ,多以中产为主,其中大部分去了加拿大。【许冠杰在1992年移居海外,周星驰也曾想移民加拿大,无奈因特殊原因被拒。】

神奇的是十年后,也正是《无间道Ⅱ》上映的2003年,香港开始出现明显的移民回流潮。

一方面是香港回归后,虽然经历了一轮灾难级的金融风暴,房价暴涨,香港却能继续安定繁荣,依然有更好的发展;同时,加拿大等移民目的地国家的生活很舒适,但却不适合事业的发展。

所以,《无间道Ⅱ》中表现出的香港人过去的移民心态,和当下拥抱回归的心态,也正是香港电影人对整个中国大陆电影市场的渴望和挣扎。

从这个时候开始,大批香港电影人北上发展,香港电影渐渐融入中国电影;中国电影也迅速从亿元票房发展到50亿元级别的规模。

这对香港电影来说,确实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⑸ 香港电影没落了吗原因是什么

香港电影兴起于70年代,在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达到鼎盛,在当时世界电影中有着重要的影响力,世界电影只要看两极,一个是代表西方的好莱坞,另一个就是代表东方的香港。

但是到了90年代后期,香港电影就开始衰落了,从之前年产量几百部影片,到后来的不足50部,一下子从天堂回到石器时代,纵观个中原因复杂。有人说是回归后才导致港产片衰落的,个人认为港片衰落与香港回归中国没有半毛钱关系,回归后香港文化与教育各方面都没受到大陆多少影响,看看如今的“港”就知道了。

在当时,97年的亚太金融风暴重创香港,电影行业受此影响也极大,但这也不能是衰落的主因。可以用事例看到,韩国电影娱乐业与印度电影的崛起正在之个时期前后,难道韩国与印度没受当时金融风暴影响吗?其实韩国当时所受的创伤比香港更重,这个时期韩国电影娱乐能崛起正是由于有政府的大力推动与支持,香港电影衰落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香港当局的政策太宽松了,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没有重视电影行业的转型与引导,最终没有跟上时代变化而衰落。

在当时香港电影已经到了题材枯竭综合期,以前那些金庸古龙等名人名著,黄赌黑等等都被拍了个遍,自然题材与新意就会越来越越少,再加之金融风暴的重创,投资人拍电影没人看,然后没人看电影投资就会变少,恶性循环,这个时候政策都没有去引导创新,还是一味在“炒冷饭",那自然就是由市场与资金去决定香港电影的兴衰了,不过可惜的是香港电影辉煌从此不再了。

当一个人在生病初时没有得到重视与治疗,待它到了癌症晚期你再去救就意义不大了,香港电影就是这这样一个真实写照。

若问香港电影何时雄风再起?那就要它投胎重头来过了,在当时成龙周润发等明星的当打之年都没有续写辉煌成功,如今若再论,何其之难?人才断档就是最大的短板,连香港TVB这家“明星大学”如今都揭不锅了,港片复兴,路漫漫长。

⑹ 香港电影是什么时候传入内陆的

上世纪80年代,在《少林寺》成功敲开内地电影大门之后,港产片如潮水般涌进内地。虽然不乏武打片,但枪战片很快成为主流,港产片的火爆场面给内地观众留下了太多新奇的印象。这段鼎盛时期,香港年产影片300余部,创下了历史最高纪录。虽非每部影片都取得了绝佳票房收入,但是绝大部分影片最终闯进内地,并受到内地观众的广泛热捧却是不争的事实,一批香港影星也由此脱颖而出。

80年代香港电影在内地的走红,主要得益于内地的文化短缺。这种短缺并非一味指内地影视作品的数量,而是内地影视作品本身质量参差不齐,经不住港片的冲击。但是,随着经济的突飞猛进,内地电影逐渐站稳了脚跟,一批在国际上颇有影响力的电影也慢慢收复了市场。而另一方面,香港电影人因为对内地经济腾飞带来的广阔电影商机“垂涎欲滴”,在影片中开始有意无意地添加些“内地元素”,以博取内地观众的好感。当内地观众对港产片那种打打杀杀开始感到腻烦的时候,香港电影人就不得不认真琢磨内地观众的口味。而这种兼顾内地观众“口感”的制作风格,必然导致香港本土观众的流失。但是,相对于内地数亿观众的广阔市场,谁还在乎过去的那种小打小闹呢?

还有,面对内地影视产业的迅速崛起,香港电影被迫越来越多地起用内地明星。《无间道》里我们看到了陈道明,《宝贝计划》里出现了陈宝国。另一方面,无论是张艺谋还是冯小刚,也努力试图在这两种文化之间找到某种平衡点,《十面埋伏》和《天下无贼》中就有刘德华、金城武以及刘若英。

这么看来,香港票房收入的减少,应该是两地文化融合不可避免的结果。这同时说明,香港电影已进入“后港片时代”。在“后港片时代”,从表面看香港本土艺人数量断档现象相当突出,目前仍旧为成龙、刘德华等寥寥几棵常青树艰苦把持。但是我们似乎不必为此过分忧心,因为越来越多的香港艺人开始了他们的“北漂”生涯,投身于内地发展。梁家辉就曾出演过《太行山上》,英俊小生魏俊杰在最近的电视剧《红色记忆》中也出演了英雄何世昌,尽管起先观众质疑声不断,但魏俊杰的出色表演最终还是为观众所接受。
“后港片时代”是香港电影发展史的一个标志,但绝对不是香港电影产业的末日,起码以国内这个广阔的电影大市场来看,香港电影与内地电影的融合是发展的必然。既然是融合,经过阵痛之后,总会回归到一个相对的平衡状态,而这或许应是香港本土影片的最佳状态。再说,尽管表面看来香港本土电影似乎少了,但实则上更多的影人“北上”带动了整个内地电影产业的进步,内地电影的“香港元素”也得以增加。

⑺ 香港电影为什么衰落了

老导演不思转型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香港电影进入颠峰时期。这个时期的香港电影无论从影片的数量、类型还是质量上都达到较高水准。这时的香港电影界更是能人辈出、实力当道!!!香港电影此时到达颠峰,享有“东方好莱坞”之美誉。
然而,进入二十一世纪香港电影一落千丈,不仅影片数量年年递减,佳片更是屈指可数。究竟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急剧滑落?原因在哪里,有人说是经济问题,也有人说是后继无人的问题,还有人说是好莱坞的冲击的问题等。

当然,内地这几年发展快也是值得肯定的。我们这些土老冒憋足了气,奋力顶内地票房。呵呵,不过从最近几部叫座不叫好的电影看我们,大家看的是热闹而不是按需所求的看电影。

⑻ 曾被称为东方好莱坞,香港电影没落的原因是什么

1、随着内地电影市场的兴起以及好莱坞、东南亚等电影市场的冲击,香港电影难以延续往日的辉煌,隐老陈旧的制片模式以及同质化电影所带来的审美疲劳,都让香港电影逐渐走向了落寞。

2、邵氏停产、嘉禾电影被收购且不再涉足上游影视业务、新艺城也因利润分配不均、创作观念发生分歧等问题仅存活11年就宣告解体。面对市场的大浪淘沙,其他香港影视公慧携扮司即便能继续出品电影,产出量也极低,基本一年1-2部甚至几年一部。

3、香港电影人才青黄不接,至今仍活跃在电影舞台并具有票房保障的导演和演员依然是黄金时代的电影人。

(8)香港电影进入内地数量扩展阅读:

面对香港电影的衰弱,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前灶表示:“香港电影僵化的制作模式和内容单一都让港片市场份额不断缩减,而内地电影的快速发展吸引了大量香港电影人才和资本。

对于相对狭小的香港市场来说,电影公司很难应对内地、东南亚、好莱坞多个市场的分流,而一些公司海外投资的失败更让电影公司雪上加霜。”

在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魏鹏举表示:“港片想要进入内地市场只能走合拍片的道路。而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下,视频平台或许能够成为香港电影公司的下一个依托。”

从业者认为,由于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电影院上映的影片数量有限,再加上现阶段欲在院线上映的影片众多,香港电影若想要借该渠道获得较高的票房会面临较大的竞争,而视频网站则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影响,并可直接对接受众以获得市场。

⑼ 为何武侠片没落了

多种原因。

首先,类型片的没落往往是周期性的,武侠片也是如此。在一种类型片因为过于成功而泛滥时,观众逐渐开始对这一类题材失去兴趣。部分类型经胡中过一段时间的沉寂后,依然会卷土重来。我认为武侠片也会如此,即使如今武侠流行度降低。

武侠电影的没落与香港电影没落也有着分不开的关系。从早期的《龙门客栈》、《三少爷的剑》到之后的《笑傲江湖》、《东邪西毒》、《新龙门客栈》以及《黄飞鸿系列》都是香港出品。但香港电影的不少中坚力量都是外部流入。49年,胡金栓、金庸等一批香港武侠奠基者从内地到了香港。在香港市场不足,制作受限时,他们中的许多又转向他处。比如王家卫、吴宇森去了好莱坞,比如更多的人重回内地。

香港的好电影是被逼出来的,在一个商业为重的弹丸之地,一次票房失利就可能迅速被淘汰。这逼迫不少电影创作者练出了在短时间、低成本、简陋环境下,也能做出观众喜欢的高质量电影的能力。

但二十一世纪香港电影没落后,不少香港电影人北上进入内地,正赶上《英雄》、《无极》、《黄金甲》等一批商业片所带领的内地商业电影初起。同时也是内地GDP开始快速上升的时期。大量的投资与增长中的观影群体,让香港段陆电影人在这种“不差钱”和环境下压力骤减,自由度增加,人才随资本分流。如曾经的《新龙门客栈》等那种能够聚集一批幕前幕后大牌的那种影片已经难得一见。许多影片中我们能看到它在摄影或者声音或者服化道等方面做得不错,但总有些其他缺憾,正是因此。

而且高价带来的不是高质已成为目前常态,不少大师也开始出行活。

当然,影片本身质量不高,让他们不愿太过费心有一定关系。但也有些失了本心,就让武侠失了魂。这也是极重要的一个原因,毕竟武侠最重要的不是武,而是侠。我们在武侠片里看到的也往往不只是人物和故事,更有侠义、 历史 和时代。现在拍武侠的人能有几个想胡金栓那样考究武器,精通明史?

武侠片因古装、动作戏通常成本不会太低,因此投资方通常选择更为保险的方式。因此,为能够上映,在内容方面会受到一定限制。

不少武侠片改编自文学作品,而曾经,武侠本属流行文学。作为成本不低的古装动作片,粉丝基础也是投资方考虑的重点之一。然而随着网络文学的兴起,许多爽文替代了武侠的地位,高质量武侠文学作品因此减少。而这,也影响了武侠电影。粉丝量降低,失去IP优势的武侠也因此不再为投资方所重视。

但相信这种状态并不会持续太久,低潮之后,武侠片应该会再出现一批高质量作品,虽然可能会如《英雄本色》那样,进行符合时代的转化。但侠义定不会变。

中国武侠电影的没落一直都有这种声调,而且我觉得说的也是事实。最直观的确认,现在影院上映的武侠电影基本没有票房好的,口碑更不用提了。就那暑期档徐克的《狄仁杰之四大天王》来说吧,无论从剧情上,还是特效,甚至导演徐克的威望,执导的能力,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上来看,这部电影都胜过《西红市首富》很多,但是从票房上,《四大天王》一个月下来勉强过六亿,而《西红柿首富》票房二十多亿。当然,票房并不是唯一的标准,时间会证明,从电影工业的发展来看,我们会更感谢《狄仁杰之四大天王》对中国电影工业的一种提升,但是从观众的喜爱程度来看,大家更喜欢合家欢的戏剧,打打杀杀的武侠电影,确实受众一般。

如果《四大天王》院线受冷还是个别现象还好,时间往前捋一下,徐克和尔冬升共同打造的《三少爷的剑》折戟沉沙,根本没什么票房,当然那部电影的制作确实很有问题,烂片无疑;王家卫的《一代宗师》,确实是一部好武侠电影,有章子怡、梁朝伟、张震的加盟,拍出了时代的气息,是经典之作,但是票房也不高;《卧虎藏龙2:青冥宝剑》握做顷虽然有袁和平导演,杨紫琼和甄子丹的加盟,也逃不了票房的厄运;再往前看,吴宇森监制,苏照彬导演的《剑雨》,这部武侠电影确实是质地精良的上乘作品,但是仍然逃不脱票房的厄运,如果再往前只能提起李安的《卧虎藏龙》,这部电影可是在奥斯卡上大放异彩的经典之作,但是在国内依然是寥寥无几的票房。

从这些看,中国的武侠电影的没落是既成事实。但是为何会如此呢?中国的武侠电影曾经是最盛行的电影类型,中国的电影工业不成熟,很多类型电影都不成型,但是只有武侠电影,放眼全世界,无人能敌,从当年邵氏出品,必属精品,出产了无数武侠电影,到大陆从《少林寺》开始的武侠热,然后八十年代徐克的《黄飞鸿》系列,《笑傲江湖》系列,成龙的《醉拳》系列,这些都是在口碑和票房上大满贯的武侠经典系列,但是新世纪之后,大多数人都这种飞来飞去的武侠片丧失了兴趣。武侠武侠,武只是手段,侠义才是目的,如果没有侠义的约束,武只能飞来来去,不着地面,确实让人感觉丧失了根基。这些年徐皓峰拍摄的新武侠,《刀背藏身》《师父》《挟刀揉手》,算是替武侠片矫枉过正了,把武侠重新拉回到了地面之上,也收获了不少的赞誉。但是武侠电影没落已经是个不争的事实。

近十年来,越来越多的武侠电影过多的依赖于令人眼花缭乱的电影特技,而打动人心的武侠情怀日渐式微,武侠电影的出路着实令人堪忧!

《东方不败》

武侠这个题材,十年前是各大名导走向大片的必经之路,可随着过于依赖电影特效,武侠电影的质量愈发不尽如人意,武侠电影的数量也是逐年削减,票房愈发微弱,近年来的武侠,虽有偶尔的特效大场面来笑傲江湖,现在也有了英雄末路的味道!

2015年,侯孝贤的《刺客聂隐娘》、陈凯歌的《道士下山》、尔冬升的《三少爷的剑》、袁和平的《卧虎藏龙2》,大牌导演、动作影星、当红小生的组合都没有抵挡得住武侠特效失败带来的扑街口碑!

《道士下山》

《新龙门客栈》《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东邪西毒》《倩女幽魂》。。。这些经典的武侠其实都说明了一个事实,就是武侠要分成“武”和“侠”两部分,而现在的所谓武侠片,过分的强调“武”而忽视了“侠”,“武”是特效,是入眼,“侠”是感觉,是走心!

《东邪西毒》

对于电影而言,也是有周期性的,可能武侠电影已经发展到了一个顶峰时期,没有了新的创意,就要开始一个转型,去变成新武侠,新特技片。

当然,除了类型循环的原因之外,创作方面的原因才是主要原因,包括对同一题材的过分挖掘,过多的把成本和资金花在视觉效果的营造上面、明星的酬金上面,当然这个没有错,但是千万不要忽视了剧本本身的力量,好的剧本就相当于好的汤,有好汤才能煲好菜,汤不好放再多的鸡精也没啥滋味!

《新龙门客栈》

作为最具中国特色的电影类型,武侠片的前景还是很大的,而且这种侠义精神只能滋生在中国这片沃土上面,希望此后的武侠片能把注意力更多的集中在“侠”字的打造上面,而不要只在绚丽的画面上下功夫,这样就真的成了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如今的武侠片已经没落,主要原因是 社会 环境发生了变化。以前的武侠片演员基本上都有练过,都有一定的武术功底,如今很多演员不可能在这方面吃苦,他们更愿意只是站在那里,随便摆几个动作,其他的就交给特效了,如此拍出来的影片是武侠片吗?显然不是。

记得著名影星谢霆锋说过,当时他拍武打片,每天都要练功,家里放有很多兵器,一有空就要练。一个人有没有功夫,直接看他会不会耍兵器就行。

影星于荣光也说过,当时的武打演员都是真功夫。反观如今,演员最看重的是个人形象,拍影视剧时总是做特写,总是慢动作,这样不会受伤,不用费心劳力练功,收益还高,何乐而不为呢?

以前的武打演员,受伤是家常便饭,如今的演员,很多只是手破点皮,就觉得天塌了,这样的态度,是不可能拍出武侠片的。

关注令狐伯光,带你了解影视 娱乐 大小事!

上面的回答很全面了,本人再补充一个观点,上一个贴子也写了现在的武侠片,和90年代武侠片对比的问题,有兴趣的观众翻看上篇贴子便是。

武侠片为何没落了?

除了其它回答说的原因,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

90左右年代的香港武侠片,走的飘逸潇洒的动作设计路子,由于香港拍到了巅峰,难以突破了。现在现在对于动作审美,回归到现实竞技搏击模式。

90年代香港武侠飘逸的动作设计,不再符合当下观众对于动作片的审美观,说得难听点,早期香港武侠片飘逸动作设计过时了。

中国武侠片在2000年逐渐衰落是事实,现在只能说有继承,比起80年代和90年代香港武侠片,鼎盛时期差距有很远。徐克的《狄仁杰系列》是魔幻电影,武侠只是一种类型,不是纯粹的武侠电影。

其它只有两个导演值得一说,一是徐浩峰的武侠作品。在动作设计上面,可以用作品《师父》,和同期香港大导演陈木胜,集齐香港全明星阵容的《危城歼霸》对比一下。

《师父》演员只有廖凡和宋佳,廖凡和宋洋都不是练家子。而《危城歼霸》有吴京,刘青云,古天乐和彭于晏,阵容强太多了,但结果便是《师父》口碑和动作设计,全面胜出了。

另一个,便是大陆青年路阳导演的《绣春刀系列》!

本片更像传统武侠电影,对好莱坞新时代类型片也有学习和继承,非常的优秀。学习继承主要是一点,同样动作设计方面。以前香港武侠片,早期是硬桥硬马,中期徐克式飞来飞去,灵幻飘逸。

《绣春刀》这种尽量归于现实劈砍刺打斗,镜头快速切换的动作风格,已经是接近,现在好莱坞动作片的设计。

《绣春刀系列》数量太少,在市场上反馈算不错,但谈不上有多好。两到三亿的票房,与《战狼2》《红海行动》相比,连个领头都达不到。

即使比起《前任3》《羞羞的铁拳》等片,差距也是太远。《绣春刀3》能不能再拍都没有后续,其它同类古装武侠片,看不到任何明天。

从现在中国电影市场观众的反馈来看,《绣春刀》的质量,跟《狄仁杰》差距不会太远,票房反馈却天差地远,绝对不会是《绣春刀》男主角张震,没有《狄仁杰》男主赵又廷帅。

《绣春刀》打造角色的功力,比起两部《狄仁杰》要强不少。《绣春刀1》里的搞基师兄周一围饰演的师兄,《绣春刀2》里的雷佳音饰演的裴纶,辛芷蕾饰演的丁白缨。

原因是现在中国电影市场上,工业大片的奇幻类型电影,比起武侠片吃香得多,市场上的观众也比较接受这种模式,还有便是《战狼2》《红海行动》当代军事动作片。

所以,武侠片没落是肯定的,现在无论是徐浩峰还是路阳,除了动作设计回归写实,在类型题材上,也更符合大时代,小人物的写实状态,过去飘逸武侠片,没落已成事实,难以逆转了。

这些年来新的武侠片似乎没有多少,大多都是翻拍以前的武侠小说。而真正新的武侠片却很少了。而随之而崛起的似乎是另外一种题材 的 玄幻电视剧、仙侠电视剧 ,比如 《花千骨》、《青云志》、《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等等。

很多人说这是一个 武侠没落 的年代,确实层出不穷的玄幻仙侠类小说的出现以及武侠片的没落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那么为何武侠片会没落呢?
没有好的武侠题材以及作品
这一点是十分致命的,大家都知道拍电视是需要剧本的。而武侠这一块的题材近些年来似乎并不是很多。

很多导演还是热衷去拍摄以前 金庸、古龙 等的作品。确实他们的作品是十分优秀的,在武侠这个题材中可以说是巅峰的作品。但是这么多年的翻拍,修改之后,这些作品已经不足以抓住观众的眼球了。

因为再经典的翻拍的多了就不会再去观众了。那些大师大多封笔不写了,而其他作者又没有好的作品题材,那么观众只能把目光投向更加吸引人的玄幻仙侠题材的作品了。
观众喜欢其他影视剧,兴趣爱好多样化
这是一个观念的转变,武侠在十几年或者二十几年前可以说是火遍大江南北的。但是新一代对于这个的概念似乎不深,相反的由于他们从小接触的是 玄幻小说,仙侠小说 。对于传统的武侠小说似乎兴趣不大。

拍摄出来的影视剧对于他们来说吸引力也不大,而且不仅仅是小说,对应的 游戏 等冲击这新生代的观念,他们对于 游戏 等的认知度绝对是远高于传统武侠内容的。
武侠片的投入相对少
这些年拍摄的武侠片除了翻拍之外,有一个就是角色不是很适合。现在流量在小鲜肉的身上,所以他们的身价倍增,甚至有的拍一部电影上亿的片酬。而且武侠片因为拍摄难度会高,所以很多流量小生是不愿意拍摄的。

这也就导致了选主角,要么是 老戏骨 ,年龄不适合;要么是请不起;要么就是花了大价钱演技太差。这些也导致很多作品的口碑不好。 小鲜肉 演员吃不了苦,就算制片方投入再多,也未必能够赚到钱,因为演员的成本太高了。

那么制片方赚不到钱,自然就不愿意投入大价钱去认真做了,出不了好的作品。

武侠小说是成年人的童话,武侠片以前很受欢迎,但是现在翻拍,拍来拍去没啥新意,而太离谱又不符合原著,观众普遍觉得翻拍武侠片没有原来好看,而且看过几版大概意思也都知道了,没啥看头了。

现在新版武侠小说面临断代,后继乏人,武侠小说还停留下梁,金,古龙时代的作品,总是翻来翻去,观众有麻木了。

现在仙侠类,魔幻类,兴起,而最激动人心,引起共鸣的军旅题材影视大受年轻观众喜欢,看后热血沸腾,群情激奋,血脉喷张,释放激情,从《亮剑》开始,到《我是特种兵.利刃出鞘》,《我是特种兵.火凤凰》,吴京的《战狼1》,《战狼2》,到《红海行动》,军旅题材影视剧一路飙升,一路高歌猛进,势不可挡!

追求新奇,激发斗志,引起共鸣,谁掌握了时代脉波,谁就赢得市场!

个人不是觉得没落了,而是现在 科技 发达了,武侠片总是被各种翻拍,翻拍就翻拍吧,有着五毛特效真的是辣眼睛!

还有演员的修养问题,现在演员大部分都是白面小生,有的根本就不符合武侠小说的人物定位就来做主演!只能说拍电视都是想要收视率,谁火用谁!

还有就是那些魔幻武侠电视剧的介入!看看电子书还行!电视剧真看不下去!

现在也没有好的武侠题材小说了,除了翻拍就是魔幻,就让经典留在我们那个年代吧!

武侠片没落了……

曾几何时在香港电影发展的黄金时期!香港武侠片可以说是有着男人心目中“女神”的地位!看的让人激动不已!剧中高手如云,身轻如燕,各个都身怀绝技!让我们羡慕不已!

而今天的武侠片却没有了往日的辉煌!更多的也是都市喜剧片或者 科技 动作片之类的!之所以现在的武侠片失去了竞争力,我个人觉跟人们的认识和思想观念有很大的原因!

举个例子 科技 发展到今天的成果!机器逐渐代替了手工!自动化成都也越来越高!以前用刀剑,现在有枪炮!两者相比后者更直接、更刺激更能俘获观众芳心!再者,现在不论是在特效还是影片的制作上都非常的逼真!更注重观众视觉的享受!科幻片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都市喜剧片为什么也受欢迎?因为,现在人们生活压力都很大!闲暇之余人们渴望在轻松舒适中开心的度过!所以去电影院选择一部喜剧让自己放松是再好不过的了!可以什么都不用想,只需要准备好你的“笑声”就行!这也就成了现在武侠片光环逐渐暗淡的原因!

武侠?

不管是影视剧,还是小说,说他是成人童话一点也不夸张

从小时候开始接触最多的就是武侠,那时候的武侠以金庸和古龙小说为代表

看武侠影视剧的时候,我们会常常幻想自己是里面的某个角色,某个侠客能够仗剑江湖,行走跳崖

但是,幻想是幻想,影视剧就是影视剧,想想过后还得回到现实中来,该做什么还得做

好了,话入正题

武侠为什么会没落呢?我的理解大概有这么几点

1点

过时了,实在跟不上时代的变化

2点,没有更好的作家写出更优秀的文字和作品,即使写出来看得人也少,读者多半要有武侠情节才会看

我们看过的武侠作家除了金庸 古龙 梁羽生,就是黄易 温瑞安 萧逸 卫斯理 倪匡等知名作家

3点,没有进步,反而在落后(也就是你说的没落)

我记得起点中文网有个写手说过这么一句话:武侠就是拯救与被拯救

这句话一点也没有错

我们看到的所有武侠作品都是拯救与被拯救两个套路,即使金庸名言: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也没有逃出“拯救”的怪圈

除了一个人,他首创“玄幻”和“异侠”系列才打破了以“拯救”为主的怪圈,这个人就是黄易

有人说过这么一句话:如果不是黄易的“玄幻”出世,我们现在还在看金老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4点,文字和文章质量

现在的写手(谈不上作家)为了多写几个字,多赚几个钱,而忽略了内容和文章的质量。其实这是没有办法的事,都是网站逼的。一个写手写了新东西,运气好与网站签约了,你就得赶速度,用手和键盘来码字。

结尾语:其实武侠没有消失,也不可能消失,它只是以另外一种方式存在。“异侠”,不错,它进化成了与“玄幻”和“异侠”相关的载体

阅读全文

与香港电影进入内地数量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青春悲剧电影男主眼瞎 浏览:596
最新搞笑动画片电影 浏览:267
有哪些同性恋限制级伦理电影 浏览:166
贾玲电影里刘德华的歌曲叫什么 浏览:224
卫兰电影全集粤语版 浏览:639
20世纪福克斯公司有哪些电影 浏览:93
成龙电影国语全部 浏览:606
中国电影第一个公司 浏览:267
暮光之城高清电影下载 浏览:290
捍战台湾电影完整版 浏览:626
继父系列伦理电影 浏览:26
留学生爱上资助人的电影 浏览:639
韩国电影女人陷阱 浏览:713
粤语电影3D豪情 浏览:194
电影搞笑解压 浏览:349
大人物差不多的电影 浏览:561
电影常用英语台词 浏览:13
电影特效专用英语 浏览:923
看电影解说大全 浏览:611
法国电影三剑客演员布尔维尔 浏览: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