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国产电影 > 香港人为啥子北上拍电影

香港人为啥子北上拍电影

发布时间:2023-06-09 12:39:08

1. 香港娱乐界发展史

香港娱乐界的发展史基本上就是电影界和音乐界的发展史。

1940年代,香港「大观影片公司」美国分厂出品的《华侨之光》11是香港第一部局部彩色(三原彩色)立体电影。在同年春「南洋影片公司」主事人邵村人发起了一个名为「粤语片革新运动」,他认为若要改善香港电影必先需把影片的质素提高,并主张先从剧本著手,才能产生好电影,更罗致了各方各面的技术人员,,网络名符其实的一级演员及一群文字与电影艺术均有专业修养的青年担任编剧,例如古龙耕、冯凤歌等人。「南洋」在这次革新运动下创作出《千金一笑》,《怪侠一枝梅》,《望夫山》,《何日君再来》等名作。其后,香港陷入战乱时期,“从1941年12月日本入侵香港并炸毁了大观电影厂和其他电影设施,1946年年初,香港电影业处於完全停顿的状态。”12其实自1945年末已有「联艺」,「华声」,「联声」等电影公司复员,复业,但由於一些主要电影工作者如关文清,吴楚帆,白燕等还在外地,而且一些香港原有的电影制片场地如「南洋片场」,「大观片场」等受到破坏,已经变成废墟一片;加上一些制片器材亦缺乏,因此香港电影业直至1946年才开始正式复苏。
“港土重光后,娱乐事业日趋蓬勃,尤以电影院,观众更形拥挤,每逢佳片放映,老早即造满座。”13也有言“1940年代末到1960年代中是粤语影片的盛产期。每年有200部粤语片问世,其中不少是粤剧片。”14但其实自1946年代后除了粤语片外,国语片也同时发展起来,这更是由於在内战期间上海时局动荡,国内的著名电影人如张善琨,李祖永,朱石麟等;演员则有周旋,严俊和白光等纷纷南下。在此时张善琨与李祖永在香港成立了「永华影业公司」(1947-1954)并於1948年拍摄《国魂》及《清宫秘史》两套轰动一时的著名电影。在1940年代末还有「大中华」,「长城」,「国泰」等国语电影厂出现,这些电影厂更出产了不少著名电影,如「长城」推出《一代妖姬》一片,哄动一时,成为一代名片。
踏入50年代,被喻为是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15由於战后香港社会还未完全复原,加上大量难民涌入,造成不少严重社会问题。而此时的粤语片为了迎合普罗大众,为市民提供廉价娱乐,故推出不少粗糙滥造的粤话片,这些作品被称为“七日鲜” ,因为这些影片一个星期使能拍完。但此时亦有不少严肃认真之作,例如「中联」的《家》(根据巴金的小说改编),「中联」创业於1952年,其创办人共有二十一位,他们全都是粤语片中的精英份子,如:吴楚帆,张活游,马师曾,吴回,白燕,黄曼梨等。他们创立「中联」有一个共同目标:“抛开脱离现实,内容空泛的粤剧片,生产既娱乐大众又有教育意义的社会意识片。”16而在
“七日鲜” 影片充斥下致使香港粤语片变得低俗,为了改善香港电影这种粗制滥糙之风气,一批有志向的电影人如:吴楚帆,吴回,秦剑,高鲁泉,红线女,李月清等一百六十四人发起了一个名为「粤语片清洁运动」(图右)去提高影片之质素,改善香港电影之发展。
粤语片在50年代中到60年代初产量惊人,而且类型众多,有戏曲、武侠、喜剧、文艺、伦理等,可谓百花齐放。可是随著战后出生的一代逐渐成长,社会日趋繁荣和西化,年青一代有较高的教育水平,以往的传统粤语片己无法满足他们的口味,故出现了以经纪,白领及工厂女工为题材的都市喜剧、模仿西方间谍片的侦探动作片、全盘西化的歌舞片等,更出现了陈宝珠,萧芳芳等青春偶像片热潮。
而同时“其实自1961年「邵氏」在清水湾的影城落成大展拳脚,开拓新院线,引进新科技……国语片的制作已非小本滥拍的粤语片所能及。”17而在60年代中最受市民欢迎的莫过於国语武侠片,1967年「邵氏」推出《龙门客栈》和《独臂刀》轰动影坛,国语片在60年代中开始大行其道,相反由於市场之转变,国语片之冲击,加上1967年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启播,电视的普及吸引了一
批观众,粤语片之产量开始下降。同时当时的导演因粤语片产量下降为了维持发展他拍了许多低成本的粤语色情电影,踏入七十年代李翰祥导演开始以风月题材作为出发点,拍制了不少情欲电影,色情电影之兴起亦成为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电影业的一个特色。
1971年李小龙的《唐山大兄》再次把功夫片推上高峰,此时香港电影仍以国语片为主导,直至1973年才再次出现一部新的粤语片《七十二家房客》,翌年也有许冠文的《鬼马双星》到了1977年粤语片的产量才超过国语片,故到了1970年代中粤语片才重新兴起。
10月25日,第十五届金鸡百花电影节在杭州拉开帷幕。《神话》、《千里走单骑》、《十面埋伏》、《天下无贼》、《张思德》、《功夫》、《新警察故事》、《霍元甲》等10部风格各异的影片入围本届百花奖。

港片首度同内地影片同台争夺“金鸡”“百花”,这是否会成为下了多届“多黄蛋”的金鸡百花电影节评奖制度的有益促进,暂且难知。不过,这次金鸡百花电影节对香港电影敞开大门,或许意味着香港与内地电影已经实现了从形式上的合作,逐渐迈向真正的融合。

上世纪80年代,在《少林寺》成功敲开内地电影大门之后,港产片如潮水般涌进内地。虽然不乏武打片,但枪战片很快成为主流,港产片的火爆场面给内地观众留下了太多新奇的印象。这段鼎盛时期,香港年产影片300余部,创下了历史最高纪录。虽非每部影片都取得了绝佳票房收入,但是绝大部分影片最终闯进内地,并受到内地观众的广泛热捧却是不争的事实,一批香港影星也由此脱颖而出。

80年代香港电影在内地的走红,主要得益于内地的文化短缺。这种短缺并非一味指内地影视作品的数量,而是内地影视作品本身质量参差不齐,经不住港片的冲击。但是,随着经济的突飞猛进,内地电影逐渐站稳了脚跟,一批在国际上颇有影响力的电影也慢慢收复了市场。而另一方面,香港电影人因为对内地经济腾飞带来的广阔电影商机“垂涎欲滴”,在影片中开始有意无意地添加些“内地元素”,以博取内地观众的好感。当内地观众对港产片那种打打杀杀开始感到腻烦的时候,香港电影人就不得不认真琢磨内地观众的口味。而这种兼顾内地观众“口感”的制作风格,必然导致香港本土观众的流失。但是,相对于内地数亿观众的广阔市场,谁还在乎过去的那种小打小闹呢?

还有,面对内地影视产业的迅速崛起,香港电影被迫越来越多地起用内地明星。《无间道》里我们看到了陈道明,《宝贝计划》里出现了陈宝国。另一方面,无论是张艺谋还是冯小刚,也努力试图在这两种文化之间找到某种平衡点,《十面埋伏》和《天下无贼》中就有刘德华、金城武以及刘若英。

这么看来,香港票房收入的减少,应该是两地文化融合不可避免的结果。这同时说明,香港电影已进入“后港片时代”。在“后港片时代”,从表面看香港本土艺人数量断档现象相当突出,目前仍旧为成龙、刘德华等寥寥几棵常青树艰苦把持。但是我们似乎不必为此过分忧心,因为越来越多的香港艺人开始了他们的“北漂”生涯,投身于内地发展。梁家辉就曾出演过《太行山上》,英俊小生魏俊杰在最近的电视剧《红色记忆》中也出演了英雄何世昌,尽管起先观众质疑声不断,但魏俊杰的出色表演最终还是为观众所接受。
“后港片时代”是香港电影发展史的一个标志,但绝对不是香港电影产业的末日,起码以国内这个广阔的电影大市场来看,香港电影与内地电影的融合是发展的必然。既然是融合,经过阵痛之后,总会回归到一个相对的平衡状态,而这或许应是香港本土影片的最佳状态。再说,尽管表面看来香港本土电影似乎少了,但实则上更多的影人“北上”带动了整个内地电影产业的进步,内地电影的“香港元素”也得以增加。

十年就会翻新人,确实,在复杂的娱乐圈,尤其是新人辈出的香港娱乐圈,TVB无线电视台和亚视ATV相互竞争,促进了香港娱乐圈的发展,港姐选举,港男选举,华裔小姐,亚洲小姐选举,TVB艺员培训班,各样的歌唱比赛,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新人!无论是现在的巨星还是未来之星,抑或是曾经的巨星,香港娱乐圈真是历经一切!当然在金融风暴,SARS时期的香港依旧那么团结,不管娱乐圈发生多少事情,香港演艺协会始终都是为香港人民在服务,保证香港艺人的安全!香港回归祖国后的更加繁荣,和内地台湾合拍片也更多!不过也有些不开心的事情,像张国荣,梅艳芳,柯受良,翁美玲,李小龙,邓丽君,黄家驹,罗文,陈百强等巨星的离世,也让香港娱乐圈的人都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应该要更加珍惜生命!

2.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香港电影的断层

香港电影没落必属趋势,以后的方向为港片重点转向内地,采取合拍片的方式,香港提供人才、技术,而内地提供资金、场地,当然还有一部分独立港片会继续存在。

那么问题是为什么没落?

1.香港市场本属狭小,受众很少,外界的冲击很大,如好莱坞电影的波及,造成港片的无力反击,本身港片以前基本上直接抄袭西方电影元素。

2.品质下降,长久以来形成的多快好省拍片的概念,让电影品质开始不断下降,这种问题在世纪末更是充分爆发;

3.经济危机的冲击,直接影响到了电影行业的发展,投资减少,很多电影公司倒闭转型;

4.盗版的问题,市面上很多盗版DVD横行,早年的录像厅时代,现在的网络时代,基本上未上映就能找到资源;

5.人才的缺乏,我们小时候或者年轻时候看的都是些30-40岁的港星,他们实力雄厚,粉丝无数,佳片也很多,现在都老了,打也打不动,而且加上市场不景气,很多电影制作公司不愿意扶持新导演,那些老导演一直走老路,吃老本,造成青黄不接的局面;

6.香港回归以来,电影制度审查很严格,很多题材受限制,造成剧本故事单调枯燥,这样出来的作品观众不买账也正常。

香港电影近些年确实是有些没落。似乎已经很长时间没有香港本土电影的经典之作了,而香港现在所发行的一些电影,往往都是褒贬不一的作品。

八九十年代的香港电影,是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代,那时代的,香港电影可以说是华语乐坛的顶峰,而那时代的香港演员也代表了华语 娱乐 圈,最鼎盛的阵容,无论是谭咏麟,张国荣四大,天王周星驰,梁朝伟,等等一系列明星,几乎每一个人都能够独当一面更不用说像周润发,梅艳芳,王祖贤等等,这些演员支撑起了香港 娱乐 圈的鼎盛

但是随着进入2000年之后,香港 娱乐 圈渐渐的衰落,而属于香港的那个巨星时代也已经过去,香港 娱乐 圈再也不复当年之勇,而现在的 娱乐 阵地明显的已经从香港转入到了内地,在内地的 娱乐 圈当中,香港演员也渐渐的往内地的 娱乐 圈转移,当然做的最好的我们就能看到,像angela, baby,想陈伟霆等等,但是香港本土的 娱乐 人却,越来越少,那些香港的大导演,像徐克,王家卫,喧哗等等,也都已经渐渐的在内地拍片,或者拍一些合拍片,而之前的那些,纯正的港片真的是越来越少见了。

虽然说现在像周星驰,刘镇伟,等一批香港导演还依然活跃,但是他们拍的影片大多也都是合拍片,而并不是纯正的香港电影,当年香港电影的那种有香港标志的,东西已经,渐行渐远,真正的属于香港本土的电影,现在几乎没有任何的,话语权,所以这事无疑是失败的,进步也是属于两地不断融合的结果,最终总有一天,香港的电影会彻底融入,到国内电影之中,两岸所做的一切,都是同一个步骤,部分香港和内地。

因为人才没有了。早年香港电影的辉煌,是一大批内地过去的人才(上世纪香港明星没有几个是本土出生的)加上香港发达的经济和开放的环境共同造就的。现在内地经济发展迅猛,香港却死守着粤语,形成壁垒,导致人才都不来香港了,本土青年一代又烂泥扶不上墙,自然发展不起来了。

香港电影的衰落必然导致人才出走,断层出现也就是必然。

一、资金异常

八十年代初,香港电影出现井喷,票房与口碑伴随一大批优质影片得到发展。也在侧面吸引各方资金进入电影市场。

其中有怀抱理想做正规事业的,比如潘迪生就是典型代表,虽然他是抱着捧杨紫琼的目的进入,但做的非常敬业。

其他人就不是如此了。大量黑 社会 资金进入电影圈,实际就是为了洗钱。投资影片,回报也不错,顺便将票房做高,钱就赚了,洗得干干净净的。

这些粗制滥造的电影虽在香港上映很难,但在东南亚及台湾,还有录像带行业都有一定的市场,也基本不会亏本。

二、恶性竞争

电影行市好,上下游产业也蓬勃发展。

一是影院暴增,90年代中末期,香港电影院异常增长到6条院线300家影院。可香港哪里有这么多优质电影上映?

白开了,电影院亏损?

当然造成大量粗制滥造的影片得以上映。

之前香港只有三条主要院线,电影质量还能控制住,这之后就只能上映烂片了。此举当然得罪了广大观众。

三、电影制作水平下降

80年代90年代初期,香港电影红火得只要有巨星就能卖片花。比如某导演或者某制片人手上有著名电影明星合约,就到处找人出钱,合约一亮,以台湾十大片商为主的买方就提前支付购片费,这就是卖片花。

尤其1992年香港艺员反黑大游行之后,港英政府丢了大脸,就大力打黑。黑 社会 的电影资金来源断绝,台湾片商就成为香港电影的主力资金提供者。而片花这么操作无形中虚高了明星身价,显然限制了电影的实际制作费用,结果是电影质量显著下降。

观众冲着明星脸来,但电影制作粗糙,故事简单又单调,自然逐步失望。

四,港英当局的阴谋

因为临近香港回归,港英当局逐步对美放开好莱坞电影限制。

因为前面所说的原因,香港电影有败于92(侏罗纪世界1)亡于98的说法(泰坦尼克)。被好莱坞彻底击败的香港电影,除周星驰等少数人在坚持外基本无影可拍,人才纷纷出走,少数去台湾,部分到内地,部分退出电影圈。毕竟香港仅存的两家电视台无法养活这么多人。

关注令狐伯光,带你了解中国影视 娱乐 大小事!

香港电影:衰落于市场狭小和工业革命,现在的结果自然是融入大华语电影的潮流了。

前面有一位回答者讲得很好了,从市场狭小,粗制滥造,人才流失,经济危机和盗版等五六个方面分析了一下。其实已经非常全面了,这里再补充一下,认为其中最重要的另外两个点。

一是香港电影衰落的基本盘,确实离不开香港电影崛起的大背景。

香港本土只有700多万人口,外加台湾的2000多万人口,满打满算三千万人口了,再算上东南亚和日韩的隐形市场,当时香港电影的市场基础还是不错,资本投资损耗比例没有问题。

历史 背景,香港在60和70年代,四大家族和四大探长时期,虽然治安非常混乱,但在6070年代全球大战略背景之下,香港的经济迅速腾飞,一跃成为香港四小龙,黑帮和资本资金疯狂注入影视市场。

于是乎,香港影视产业优秀从业者层出不穷,所以产出无数优秀经典电影。香港做大擅长电影类型,都是中国文化的武侠奇幻,鬼片灵幻片,本土喜剧爱情片,功夫动作片和黑帮枪战片。

二是美国电影的工业革命,对于全世界其它地区造成全面冲击

在1995年过后,香港电影大从世界形势大背景下的颓势,便已经充分显示出来。当时香港电影已经把功夫动作片,武侠奇幻片,喜剧鬼片拍到巅峰。与此同时,美国默默开启新一波电影技术革命。

美国导演最著名的电影技术狂人,詹姆斯.卡梅隆在1991年上映的《终结者2》,已经开启新时代第一波电影电脑数字领域革命的开端,同期还有斯皮尔伯格的《侏罗纪公园》等等电影,都是在电影技术上革命了。

后续,美国跟着拍出许多技术革命主导的电影,像同样运用电影数字技术,但效果归于平凡的《阿甘正传》,科幻作品《异形3》《侏罗纪公园2》等等。直到詹姆斯.卡梅隆1998年的《泰坦尼克号》上映,同期还有《星河战队》等技术革命电影。

从此,美国电影的新时代工业革命成功,从此向全世界的电影,全面的进入电脑数字领域的时代。

这种电影有一个共性,便是制作技术要求很高,特效场面,美术画面,十分宏大复杂。与之对应便有一点,那就是特别的烧钱,投资往往上亿美元。

作品:《黑鹰坠落》《黑客帝国系列》《指环王系列》《蜘蛛侠》《x战警》《加勒比海盗》等等。

香港电影,却还在拍功夫动作片,武侠奇幻片,本土鬼片喜剧。香港市场怎么只有700万人口,外加台湾2300万人口,东南亚和日韩只是隐形市场。香港优秀电影人,成龙,吴宇森,李连杰和周润发等等人才,又都外流去了美国发展。

当时,大陆电影市场未发展,香港本土撑不起动辄投资上亿美元的投资大片的,再加上工业革命成功的好莱坞大片在全世界攻城略地,日韩和东南亚市场先后沦陷,香港电影当然一蹶不振,快速衰落。

97年过后,中国大陆拥有13亿人口的市场,因为经济迅速增长。市场容量越来巨大,再加上香港文化,本来就是中国文化的原因,香港电影人才,自然而然只能选择北上和中国大陆融合,进入中国大陆市场。

一个是人才流失,另一个是台湾市场的奔溃。

其实1995年开始,香港电影就不行了,王晶亲口说过,便是台湾市场的崩溃,拍了电影卖不出去,香港市场又小,消化不了这么多电影。

这时大批的电影人士面临失业的危机,所以很多人把眼光转移到大陆。

自从2000年后,大陆影视市场吸引了大量的香港电影的工作人员北上捞金。

有些拍电影的导演、编剧也都来大陆拍电视剧,而且酬劳不菲。所以很多电影剧,你会发现,主角要么是台湾人,要么是香港人。全是大陆的电影和电视剧是极少极少的。

而且好莱坞电影对香港本土的电影的冲击也不少,毕竟大制作的电影在香港也少,而且香港一直走量,很少走质,大多都是一些粗俗下三滥的 搞笑 片段,或是拍烂了梗的武侠片。观众 也审美疲劳了。

而且当时盗版猖獗,损害了正版版权商的利益。

当然还有另一个原因,97年香港回归,很多黑道都收手了,不敢再拿钱来拍电影来洗钱。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便是内地经济的崛起,大陆有钱来拍电视搞 娱乐 ,此消彼长。而香港人拍的那电影,很多都过不审,是再拍些黑 社会 的电影来圈钱是很难的。

香港电影的繁荣昌盛与香港的黑 社会 脱不开关系,黑 社会 是影视业的桎梏但又是最大的金主,黑 社会 需要影视业并不是为了 娱乐 ,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钱。

都是香港是个法制 社会 ,但是我们无论是从野史还是电影电视上看,香港都是一个黑 社会 盛行的地方,尤其是古惑仔系列电影刷新了内地人的心灵尺度,原来做小混混还能这么帅?

黑 社会 赚钱,但是钱要洗干净啊,毕竟香港是个法治发达的区域,搞不好是很容易坐牢的,那钱怎么洗最安全呢,当然是拍电影。

拍电影洗钱真的是一项源远流长的活动,之前看过一篇美剧叫做黑钱圣地,而香港当年就是全世界的洗钱圣地,大量的资金涌入香港影视业,再这样的环境下,大浪淘沙终究还是有精品的。

可惜后来香港被严管了,这些黑钱没那么容易过水洗,加上大陆影视业渐渐雄起,人们的选择多了,香港终究是个小岛,市场有限,若不是依托大陆肯定是翻不起浪花的,自此我强你弱,影视业渐弱,黑钱不来。

香港电影不是断层,而且好景不再来的一败涂地的衰败!

如果说香港文化产业是断层,至少你还可以期待将来,香港或许会再度伟大。

可是事实上,整个电影产业,不管制片人,写剧本的,导演,演员,都是外流了,要不都死了。而且现在的香港环境已经出不来人才。

所以,香港电影正如香港一样,已经日薄西山落花流水了。

我们只是粗略简单啲评论。最有资格评论香港的电影事业。应该属于香港电影人电影评论员。最清楚香港啲电影的没落辉煌 历史 电影的断层这问题。

97/之后再没有香港味的精华电影了。之前香港的拍摄电影销往东亚,东南亚。北美等等诸侯各国。这些开埠的销售市场。有英语嘅地方就有销路市场。香港粤语电影带动了粤语在地球村具有影响力(当然也包括香港的粤语歌星的向世界推广中国香港文化),也是因为此被联合国将粤语定为世界上的一种国际语言。这就是见证香港电影史上的辉煌。为中国的粤语向世界推广成为一种国际语言已经作出最大的贡献。

后来因为各种条件的因素现在大部分这些海外的市场都被堵塞了。香港电影只能销往内地市场为主了(就是因为这种大环境的局限性才让韩国电影有机会超越了香港) 。 香港电影自然配合所选择的内容题材,必须性的适合内地市场的严格审核制度条件风格。所以失去了以前的浓浓的香港精华味道。

只有专业行家人士。才会深刻理解其中实质性的奥妙层面上嘅事儿,只有在这种层面探讨。其他非专业人士评估一切都是废伦顶的谬论。

聪明人一起说人话。不被任何人洗脑相信常识和专业。是我们的共同价值观。

台湾电影市场没落,是香港电影没落的重要原因之一,90年代香港电影在台湾获得广泛认同,很多港片到台湾拿到的钱就能收回成本,所以当时港片越拍越好。

很多香港电影习惯了靠台湾市场就能赚钱,为了商业利益,大家开始疯狂拍片,底线也无限放低,最终港片品质越来越差,想多拍一些烂片圈钱,

另一个是盗版严重和那批电影人老了,创作精力下降是必然,只能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香港经典时代一去不复返。

3. 有没有香港人帮忙回答个问题香港街头是不是经常可以遇到拍电影或者拍电视剧的。

现在香港生产电影很少 所以遇到拍电影 机会都少 拍袜裂电视剧的答粗多头告举闭一点 街头拍的一般在晚上12时-6时 行人少一点

4. 香港为何翻来覆去的拍警匪片

因为香港在世界上是座很特殊的城市,它是座间谍之都,半岛风云、东南亚国际冲突,大把比影视剧都精彩的现实事件可以拍了。

二是香港电影圈多数人心态着实暧昧。

第一个模式我们就退一步,纵然不将香港警匪片模式套到内地的城市,哪怕在香港一城正面展现祖国、欧美和日韩等势力的汹涌暗流。

但是在国家层面,现在你必须得遵守祖国不可逾越的红线,这是现在大家一致认同的条件。

但香港电影人的想法态度,因为现实各种原因,表现就有些暧昧了。如果真的能拍这类警匪片,我们想的是香港和祖国同心同德,齐心协力抗击背后势力,粉碎阴谋,最后一起携手发展。

现实中因为内地市场的原因,香港电影圈确实拍不了这种商业大片,但他们有交出类似的警匪文艺片啊。

三是香港电影人格局比较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香港警匪大片为何一直难以突破?

香港电影的人的不思进取,抱残守缺是个很重要的原因。

未来的香港大片,像翁子光的《风再起时》演员阵容十分强大,再看前作《踏血寻梅》的细腻手法,当得起未来最期待的香港警匪大片之一。

但它故事重是拍香港“四大探长”,拍得好就能比肩《追龙》和《树大招风》。但你拍得再好,再和巅峰时代的同类香港警匪电影比一下呢。

5. 为什么现在香港几乎没什么电影了,也不出明星了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以前香港电影是很赚钱的,现在赚不了钱了。

香港自《无间道》后再没有优质的作品,原因是其主要市场为台湾,日韩,东南亚市场及大陆地区。香港几百万人的市场是养不起电影工业的。随着美国大片的入侵,原来的市场基本被占领。再加上大陆经济的腾飞,香港电影人才纷纷北上,导致香港电影的没落。另外,大陆电影水平的提高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现香港没有邵式,嘉禾等制作中心,等于没有电影制片厂,有点跟大陆一样,过去多少个老制片厂己不复存在演员老的老死的死,还好留下不少经典杰作,香港也一样,那些拍片秀女们尽都老,有的这些年就去世了,剩下部分人到大陆来拍片,如今影业不景气,让一些个人拍片给顶了,拍好片难得,尽拍一些垃圾没人看的片,熬费物资白当洖工夫,拍片不行导演差劲,演员不行,找些小品,相声演员,小品不说拍片,从中挣钱,丈着有名望拍些没人看片。

因为没落了。

别把什么政审,制度拿来说。1980~1995年香港电影辉煌的时候就没这些吗?

第一,香港电影死于抄袭与恶意竞争。

第二,香港电影死于全球化。

第三,香港电影死于人才凋零。

辉煌时期,香港负担着特殊地位,形成链接内地与西方的窗口,所以自1970年代开始,香港电影开始展露头角,比如李小龙为代表的功夫片。

80年代初,洪金宝开创的灵幻功夫片:

林正英的僵尸道长:

乃至陈晓东的倩女幽魂:

吴宇森的英雄本色:

同时,香港黑 社会 大量渗透电影圈,绑架演员,压缩控制片酬,洗钱等行为极其泛滥,严重威胁到演员和制片人利益,1992年1月15日,香港电影演员导演等等300多人公开游行,抗议黑 社会 暴行。

陈欣健李修贤是组织者:

以前,香港电影有大量黑 社会 资金,现在黑 社会 资金来源断绝,台湾所谓十大片商进入,玩起了片花制度。

什么叫片花?

台湾片商是想赚钱,只看电影中大牌明星多不多,以前香港明星片酬适当,一个大明星配几个普通二线三线,片酬加起来不过三四百万,导演还能构筑剧情。

此后,明星片酬暴涨,无论一线二线,导演只能用更多钱找更多明星,现在片酬都超过两千万,负面影响就是,电影实际拍摄投资急剧减少,剧本粗糙重复,等于只卖大明星的脸。

香港电影的国际开拓者邹文怀:

同时,电影火爆,更多的电影院出现。

1980年代,香港电影院大约50家。到了最多时达到6家院线150家,本来就狭窄的香港电影市场,出现恶性竞争。

潘迪生:

以前,院线少,上映质量能保证,粗制滥造的电影只能卖录像带,走东南亚与台湾市场收回成本。现在电影院多了,大量原本排不上的粗劣电影在恶性竞争下也能公开上映,观众大呼上当,后果就是电影口碑下跌。电影收益减少,只能继续缩减投资,增加软广告,质量越发降低。

此时,具备代表性的两大好莱坞电影进入香港,所以这就有后来说的,香港电影败于1993(侏罗纪),亡于1997(泰坦尼克号)的说法。

台湾片商退出,东南亚经济危机重创亚洲市场,谁都在谨慎投资电影。而香港本地两个电视台根本无法养活原来9万电影从业人员,只能分流,少部分留守,部分去台湾和大陆,一部分转行。

香港电影自1992年的巅峰极速衰亡。

没有好莱坞的大笔投资与数字化,也没有本地市场支持甚至从业人员都失去了。

因为香港的电影大部分都是打砸抢和黑 社会 ,内陆受香港电影的影响多少年来出现了多少黑 社会 。影视媒体的影响,左右了 社会 的发展方向。香港的喜剧片还是非常好看的,至今内陆电影无法超越。

改开前,香港是大陆的窗口。这么多年过去了,一个小小的香港,不可能不被大陆湮没。

原因很简单,像一些向、刘、成、周、洪等等明星大佬完全控制了香港 娱乐 圈,这些人自己演不动了,还不想失去影响力,所以根本不想捧新人,所以几十年下去了,香港 娱乐 圈还是这些老面孔,那能外出什么好作品

香港文化衰落了。
中国以前因为文革的原因,老百姓的文化生活很单调,对香港武侠片强烈需要,带来视觉和心理上的刺激。现在呢,老百姓对文化需求出现多元化,武侠片打砸片份量轻了。欧美日韩片占有相当大市场。从文化上看,香港已经不是窗口,只剩下金融和转口贸易。
以前香港成衣也很历害的,现在也不行了。
最可悲的是香港创新力严重不足,而且出现内斗和内耗。从经济上看,几大家族垄断地产和商业,大部分平民面对高房价无可奈何。阶层已经固化,利益格局已经成熟,港人优越感曰渐衰微。
没有产业支持,巨星就没有土壤。

电影结尾处字幕:“随着这座城市暗光沉睡之时,我们有否已淡忘了光辉的过去?不知今夕何夕……”

香港作为亚洲的金融中心,近些年经济飞速发展带来的后遗症正在这座城市愈演愈烈,城市压力过大导致 社会 问题增加。

在彭浩翔的电影中展示了当代香港的一则恐怖寓言:如果你要生存在这个疯狂的楼市,你就必须变得更加疯狂。

人都是被 社会 现实逼疯的,主角郑丽嫦的连环凶杀是有形的杀戮,而楼市的飙升和业主的哄抬则是种无形的杀戮。

怪咖彭浩翔用B级片的套路来发泄了广大房奴们的愤怒,但思想上却折射出楼价暴涨大潮中个体的彷徨与无能为力。

《维多利亚一号》:一个疯狂的城市,要想生存,就须变得比它更疯狂

这座城市正在老去,

这个地方的规则和秩序正在被丢弃,

这个时代的 历史 正在消亡,如同记忆中的香港电影一样……

编辑于 2016-10-11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赞同 275

评论

SydneyCarton

先说结论:

作为一个特殊文化意义上的“香港电影”这个概念,已经死掉了,基本是对 历史 的追溯与概括,基本谈不上再有较大的更新。这个概念截止期没有明确界线。在我看来,9-7只能算ICU,而且更多显现出来的是“果”而非“因”,《无间道》系列倒是可以看成“香港电影”这一概念的最终挽歌。关于这一点,我在(如何评价《无间道》三部曲?) 下有具体阐述。

这个概念死掉,不是说它不再做电影了,或者说在电影界地位不重要了。这么多年的积淀摆着,而且背后还有依旧庞大的 娱乐 业,香港仍然是一处电影重镇。而香港的电影人依旧会在华语电影中占有一席之地,像杜琪峰为首的银河、许鞍华、林超贤等导演依然保持着旺盛的创作力,并且也不时推出佳作。但这些都无法挽救香港电影这个概念的死亡。为什么?听我慢慢道来。

旧时中国的电影首都应该是上海,但得益于大陆变局,正如纳粹肆虐使欧洲艺术家逃往北美,不少电影人也前往香港。来的除了人才,更有资本,这些使得香港部分继承了旧上海电影工业的衣钵。而香港虽然是在港英政府治下,但在相当长的阶段里,相对的自由度都比海峡两岸的政权更为宽松。这些都促使香港电影产业兴起。

后来我们就看到了邵氏的做大。别看邵氏家大业大,旗下也是明星无数,其实邵氏拍片比较省钱,跟现在这种烧钱拍片根本不能比。首先那些明星演员、导演都是邵氏员工,靠工资过活的,管你人前多么风光,邵跑跑不多给你一个子儿你一点办法没有。你牛逼你可以走啊,但出了邵氏也不好混,又有乖乖回来的,比如整天吐槽老板抠门的李翰祥。而且邵氏是行业垂直垄断型企业,片场影院一把抓,有片场,拍片场地布景等花费可以省不少,有影院,全产业联动,都是我的。再加上彼时观众对视觉工艺要求还不是特别高,所以邵氏那些成本很低现在看起来“粗制滥造”的片子,一样有市场。就算票房相对低一点有啥关系,成本这么低,回本压力小多了。而且香港片彼时在东南亚市场还颇为吃香,有本埠做基底,外埠再卖一卖,日子还是比较好过的。

那么为什么香港片会在东南亚一带有市场?流行文化比较接近是一个方面。这还是要回到前面说的香港的相对自由度,再加上高度的商业性,使得香港人拍片时既没有海峡两岸的郑智负担,又会主动而有的放矢地针对市民阶层的口味开掘 娱乐 。以邵氏片为例,你们以后后来王晶、周星驰的无厘头没下限,呵呵,看看邵氏武侠片,才知道什么叫脑洞大开、节操洗地。这种以模糊而游动的道德标准为底线,在界限内肆无忌惮的“勇敢”,是其他各方万万不及的。这种口味取向也为后面埋下了伏笔。

或许很多港片影迷提港片会以邵氏为正宗,但我是在八九十年代港片中长大的,所以八九十年代的港片在我眼里可能地位会更高。为什么?这里要提到的就是香港电影新浪潮了。邵氏虽然雄霸多年,但毕竟还是高度功利的商业指向,大片场经营更是把指标卡得死死的,所以,虽不能说邵氏对香港电影的拍摄语言革新没贡献,但是相较它的江湖地位,相对而言,贡献有限。而香港电影新浪潮则可以看成是一批少壮派影人带来的香港电影语言的狂飙突进。谭家明、许鞍华、徐克等电影作者以突破性的姿态在电影形式和内容上大举开拓。这次狂飙突进不仅是艺术上的,更是将一些当时看来前卫的手法与内容推而广之,使得香港电影更加肆无忌惮。前面说到邵氏片虽然玩得狠,但邵氏的三观其实仍是保守和传统的,电影拍摄方法还是相对守旧的,而经过新浪潮的冲击,香港电影拍摄上玩得更high,内容上也越来越挑战传统底线。(顺便说一句,徐克的《蝶变》我觉得一般,但《第一类型危险》是真的好,手法到精神上的刺激,high爆了)我是先看的八九十年代港片,再看的老邵氏,最后补了一些新浪潮的课,新浪潮在中间带来的美学变化很明显,这也带动了观众观赏口味的变化。而随着新浪潮而来的不止是电影形式与内容之变,更是市场竞争的加剧。邵氏作为一个老片场,多少在这场狂飙突进里有些守成了。本来邹文怀、何冠昌分出来的嘉禾就几乎可以分庭抗礼,80年代后一干其他公司兴起,邵氏却仍坚持着片场产品。作品质量和新颖程度和这些新贵比,明显有所不及。

而在这场激烈竞争中,大量中小公司涌现出来,融资、拍片方式更加灵活,内容上更无拘束。香港电影在亚太市场真正达到高峰。到这时,“香港电影”这个动态概念才慢慢定型,我把它归纳一下,大致有几个特征:

第一,肯定不用讲,香港片商投资,或以香港制作班底为主。

第二,以香港市民文化口味为主,融合有英国的欧美式中产阶级文化、广东地方文化、香港本地民间文化,并对4-9前上海市民文化也有一定程度的继承,呈现出来的是杂糅状态。

第三,以商业利益的追逐为终极目标,为达到此目标,底线可以无限放低。

这里的“放低”是中性含义,一方面是趣味上可以无限低俗,像有一阶段邵氏片无论必要与否每片必有裸镜,如果这还不算难以接受,我们也可以拿好莱坞做个对比,同样是狂热追逐商业利益,在美国的清教传统之下,《人肉叉烧包》、《乌鼠机密档案》中直接表现对儿童的虐杀是无论如何都不会在主流影片中出现的。但香港电影对此的容忍度比较高。

而在另一方面,这个“放低”可以理解为,为了赢得最大 娱乐 效果,香港电影可以怪招频出,无名山村里的吃人魔王可以cosplay林肯,流氓地痞的生身父亲也可以是Chairman Miao……这些固然会引起争议,但也使得香港电影呈现出无与伦比的创作活力。后来常说的“无厘头”就是这种风格的部分总结。

第四,尽皆狂欢,如果不是喜剧,至少也会有喜剧因素。这一阶段香港电影哪怕是很悲情的故事,像89年版的《人海孤鸿》,94年的《暴雨骄阳》都是不乏 社会 反思和道德劝诫的苦情片,即便如此,片中仍不乏“查乳癌查舌癌”、“奶罩倒穿”等笑料。所有场次,只要编导想要,只需一秒钟,统统变喜剧。这一点对我影响蛮大的。

第五,这是波德维尔提到过的,原话不记得了,大意是:即便香港电影呈现出高度量产的状态,这些影片平均来看,并非完全的烂作,细看每一部要么在技法上要么在内容上都会有些想法,但总体制作会因为赶时间而显得粗糙。所以港片往往呈现的是有佳句少妙章的状态。

这话既可以理解为急功近利,也可以从积极的意义上理解:香港电影的主要班底,少有学院科班出身的,大部分是仅受过速成培训,甚至速成培训都未经历直接在片场拜师学艺摸爬滚打练出来的。这样出身的班底,虽然很少能提出什么理论,但手活儿极熟练,个别混得不错的,脑子都很灵活,能想出一些匪夷所思的招数。所以虽然速度快,但东西都还挺有个样子,甚至里面不乏亮点。

这五点大致就是我对“香港电影”在艺术呈现上的定义,它的成因可以从前面我提到的大的脉络看出。

那么,香港电影是怎么衰落的?为什么会衰落?

有人粗制滥造太多,有人说黑帮控制,有人说97回归,有人说大经济环境不佳……都有道理。

归结一下,时代变了。

其实我们回过头看看它成功的过程可以看出来,香港电影能成功是一个诸多原因促成的产物。

幸运地站在海峡两岸之外,既没有太大郑智压力和负担,又吸收了人才和资金。

本土文化、郑智氛围都很宽松,而且对商业有着强烈的追逐意识。

但一切到了90年代中后期,事儿都变了。

1、影片的普遍制片成本提升,单靠本埠市场支撑不住,而大陆市场尚未成形,更谈不上开放。

2、粗制滥造太多导致影片淤积,资金回笼成问题,本土经济不景气,台湾片商也在撤资,缺乏金主。

3、周边重要电影市场,比如韩国,自身的电影产业发展迅猛,而且还设了国产片保护。

4、自身电影人才瞅准机会早早抽身,但造星断档,青黄不接,周润发、成龙、李连杰(这个算出口转内销吧)纷纷投身好莱坞,,带来的空缺很能被填补。

5、上面这些原因造成的拍片量下降又直接导致原有片场师徒传承制实际破产——师父自己都吃不饱呢,所以带来的是人才的全方位断档。别的不说,香港原来世界最强的电影岗位——武术指导,你有见到多少新面孔吗?

香港电影人不能混吃等死啊,大家都想办法救市啊,这才有了《无间道》的应运而生。但大家看这个系列可以看出来,片子是非常不错,但原来意义上的“香港电影”在这个系列中基本荡然无存了。而且它这一个系列成功了,但并没有因此拯救香港电影,只是带来的是随后一小段时间的跟风——题材、拍摄形式上统统跟风。中间虽然也不乏一些能看的作品,但没有一部能达到《无间道》的成功,而在这个过程中,香港电影自身的特质基本丧失了。

香港电影人怎么办呢?他们的目光瞄向了北方,中国大陆,这个正逐渐开放并兴起的新市场。90年代合拍片还只是部分试水,到了这时候香港电影人已经是成批涌入大陆了。有一个段子,一个朋友去见文隽,刚好一个香港编剧找文。编剧问他:文生,导演协会已经开了普通话培训班,什么时候编剧协会也开一个?文隽有点尴尬,把那编剧敷衍几句打发走了。跟90年代香港人来大陆排片不同,时代不一样了,大陆人不再是那个又土又穷的表姐,土或许还是土,但穷——至少对于金主们来说,是一点都不穷了。

大量香港电影人在大陆获得了工作机会。我在这里要强调一下,这不是说大陆是香港电影人的救世主,其实就是个工作机会。大陆毕竟熟谙商业电影拍摄法的人才还不够多,这时候很需要拥有大量经验的香港人参与。而即使让香港人来操盘,也不是没有代价的,你要在大陆拍片,并且要在大陆公映,你就得面对严苛的大陆%^&(大家都懂的)。更何况香港人的口味跟大陆观众又有相当的区别,本来就不是最佳创作状态,又在高度限制下开工,这样状态下出来的作品,你觉得还能叫“香港电影”么?

更何况大陆电影人也在慢慢自己成长,渐渐的,投资方发现,与其让香港人来拍,不如试试大陆自己的导演,他们可能更了解大陆人的口味。从影片艺术水平上来讲,不好说是耶非耶,但从商业成绩来看,香港人的“优势”也在逐渐消弭。哪怕是一些比较成功已经成名的大导演,像陈可辛,从《如果·爱》开始,一直拍到《中国合伙人》才算第一次真正在商业和口碑上赢得了大陆的认可。陈可辛这种文化接受力很强且血统多元一早就倡导“亚洲电影”概念的作者尚且如此,你觉得其他人会更好多少么?

虽然大陆电影产业问题非常之多,但有资本的力量,并且也确实有一些有见识有能力的企业与制作人在推动,“香港电影”这个概念逐渐消亡了,而标志着大陆、香港、台湾乃至东南亚华人作者更大程度上融合的“华语电影”概念在这几年逐渐形成。香港仍然是一块电影重镇,仍然有杜琪峰、许鞍华等作者,并且也不时会有个别新人涌现,但这些成就已经是大“华语电影”的成就了。无论从地域人才的参与,还是电影内容的接近,呈现出来的分别是电影作者的分别,而非大地域文化概念上的分别了。

消亡说起来令人伤感,但只要还有大批热爱电影的人仍然在保持创作,仍不时推出好作品,你管它到底是“香港电影”还是“华语电影”呢?

本文纯粹“印象派”,本人也非香港电影研究者,只是个港片影迷,想到哪儿写到哪儿,挂一漏万,权当抛砖引玉。见笑,见笑~

喜欢香港老一带的艺人,他们敬业自律,不像内地的一些人有点名自以为是,牛哄哄,还有的唱一两首歌就觉得自己是大师

6. 香港人为什么特别喜欢拍打打杀杀题材的电影 可事实上香港并不是那样的社会 因为我今年去过香港

从动作明星角度讲,李小龙、周润发、成龙、李连杰等作用很大,从导演角度讲,李翰祥,吴宇森、徐克等居功至伟;从传统武打到城市英雄系列风靡东南亚,也让世界震惊。美国当代电影理论家和作家大卫·波德维尔著作《娱乐王国:香港电影的秘密》,暴力美学大师昆汀·塔兰蒂诺也是香港动作片的拥趸,《骇客帝国》《杀死比尔》等多部动作电影都邀请袁和平做武术指导。对世界电影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希望能帮到你,下面是从网络截取的。
20世纪70年代是香港普及文化的重要转折点,而香港电影也随着电视的普及化,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以至香港人心态的转变而受到种种冲击,以致70年代的香港电影是趋向多元化及地道化。承接60年代中期的凌厉气势,邵氏在70年代初期依然在香港电影业占着领导的地位,拥有东南亚电影王国的美誉,出品了大量国语武打片,大导演包括李翰祥、张彻及刘家良等等。他们都以熟悉的刀剑拳脚功夫片作依归,电影世界里都是强烈的阳刚味,其中张彻的电影更造就了偶像级武打明星,如王羽、狄龙、傅声等。1970年的《龙虎门》就是当年邵氏最卖座的功夫片之一。

李小龙配合着邹文怀的嘉禾电影公司的崛起,在70年代初叱吒一时。从首部作品《唐山大兄》(1971)到之后两年间拍摄的《精武门》及《猛龙过江》令李小龙进运国际影坛,创造出香港电影事业的神话。

20世纪80年代初,新艺城影业公司异军突起,吸纳大批当时崭露头角的导演:吴宇森、徐克、林岭东、高志森等,炮制一部一部商业挂帅的电影,其中以喜剧为主。这些电影的共通点是以电视台集体创作的模式来度桥创作,充满密集的笑料及动作,一切以迎合观众口味为依归,代表作品有许氏兄弟的《最佳拍档》系列及周润发担纲的《英雄本色》、《龙虎风云》等。除新艺城之外,80年代叱吒一时的电影公司还有德宝电影公司。德宝成立于1984年,一方面拍喜剧(《双龙》系列、《富贵逼人》、一方面也拍动作片《皇家师姐》系列、或者都市优皮小品路线 (《三人世界》、《单身贵族》),务求达到片种多元化的要求。
至于嘉禾电影公司则继续以成龙作头牌,让他从《师弟出马》、《龙少爷》的功夫小子形像
《英雄本色》小马哥深入人心
,渐渐成为《A计划》中稳打稳扎的真正打星,而到了《警察故事》及《奇迹》,更是成龙的颠峰之作。
同样是武师出身的德宝明星洪金宝却凭《鬼打鬼》(1987) 开创了灵幻片的潮流,之后的《僵尸先生》系列也是走相近的风格。而他的另一系列片《奇谋妙计五福星》以至《运财五福星》也取得很好的票房成绩。

阅读全文

与香港人为啥子北上拍电影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乔布斯电影经典台词 浏览:873
女人身上开花什么电影 浏览:475
电影情圣片头英文歌曲 浏览:443
国家级电影演员 浏览:774
内地电影古装爱情电影 浏览:541
停尸房收藏电影恐怖吗 浏览:563
带有孩子的电影 浏览:563
2020科幻电影女王 浏览:893
qq看电影怎么退出 浏览:362
第一次去看电影流程 浏览:565
漂亮的女孩儿电影 浏览:278
电影毕业生中英文剧本 浏览:623
电影香港警匪片 浏览:272
新电影反应好的 浏览:713
励志电影一百字介绍 浏览:283
韩国两个字动作搞笑电影 浏览:794
小伙白天被打晚上直接抄家是什么电影 浏览:751
中国贫困孩子励志学习电影 浏览:888
电影分类伦理电影 浏览:275
常用电影背景音乐搞笑 浏览:212